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控制程序_第1页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控制程序_第2页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控制程序_第3页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控制程序_第4页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控制程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控制程序文件编号:编制人日期审核人日期批准人日期目录 TOC o 1-5 h z HYPERLINK l bookmark4 o Current Document 1目的34 HYPERLINK l bookmark20 o Current Document 2适用范围34 HYPERLINK l bookmark8 o Current Document 3职责343.1总经理负责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的批准、 发布。343.2管理者代表组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写、修改、审批。.34 3.3行政部是文件的归口行政部

2、门,负责所有文件的标识、发放、收回、归档、作废处 理和更改等活动的控制管理。343.4行政部负责组织其他的管理性文件的编写、修改。343.5行政部负责外来文件的管理343.8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文件的编写、修改,并负责部门的文件管理工作。343.9各职能部门负责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适用的外来文件的接收。343.10文件持有人负责文件的使用和保管。34 HYPERLINK l bookmark32 o Current Document 4工作程序344.1按标准要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以下五大类:344.2文件的编写、审核、批准35审核的方式有文件签名,会议评审的文件应提供审核会议纪要

3、。354.3文件的标识35a)文件采用文件编号、版本号、以及文件的受及“受控”和“非受控”印章标识35 4.4文件和资料的编号采用如下方法:354.5体系文件的发放、收回364.6文件的评审和更改364.7作废文件的管理374.8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体系文件,记录分为产品和服务质量记录和体系运行记录 两类。374.9外来文件的管理384.9.1任何部门的人员在接收到、或收集到适用的外来文件时,均应到行政部进行外来 文件登记,但不包括由客户提供的关于产品和服务类的技术要求,或作为合同的附件 使用的外来文件,以及属于客户的知识产权的文件,通常这类文件被视作顾客财产由 行政部直接转给相关部门,并由行

4、政部进行登记和管理。38 TOC o 1-5 h z 4.9.2外来文件登记后,原件保留在行政部,根据外来文件的内容由行政部发放到相关 部门,或由相关部门进行领用。38 HYPERLINK l bookmark64 o Current Document 5 相关文件38文件发放、回收记录38文件借阅登记薄38文件控制清单38文件更改通知单38文件销毁申请单384.2 数据的来源69组织环境与相关方要求管理程序1目的为保证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策划能实现预期的结果,识别、监 视并评审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的内、外部环境;识别、监视并评审与公司质 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相

5、关方需求和期望;并确定这些需求和期望中哪 些会成为合规义务。根据内、外部因素与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结合本公司已有的优势和劣势,识别出 风险和机遇;针对识别的风险和机遇,策划应对措施。2范围适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有相关的部门与过程。3职责3.1行政部:确定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需求和期望。3.2总经理:批准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3.3管理者代表:组织各部门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识别评价、 并拟定应对措施,对结果进行审核整理。3.4各部门:配合进行内、外部环境因素和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的识别评价、并拟定应 对措施。4程序4.1组织内、外部环境1. 1在建立与持续改进质量环境

6、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公司将充分识别理解并 考虑那些与公司的宗旨战略方向相关,并影响公司实现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 系预期结果能力的内部和外部环境。4.1.2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估: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识 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a)行政部:内部(公司价值观、企业文化、人员能力、体系运行、过程能力、产 品、活动、产品和服务、业绩表现、环境因素、危险源等),外部(地理位置、现 存污染、法律、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环境因素、危险源 等)。b)管理者代表:内部(战略、知识、人员能力、业绩表现、环境因素、危险源等), 外部(社会和经济环境、

7、环境因素、危险源等)。4.1.3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 进行汇总整理。1. 4内外部环境要素监测与更新: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与评审。另 外各部门在获得内外内外部环境要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者 代表对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进行修订。2相关方需求和期望管理2. 1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与评估: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顾客、所有者、组织中的成员、供应商、银行、工会、合伙 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或行业协会。在每年的管理评审前,由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 识别并评估其适用性,具体部门及识别项目如下:a)管理者代表:

8、所有者、合伙人、竞争对手或社会团体。b)行政部:顾客、外包方、供应商、竞争、员工代表、附近企业及居民、银行、工 会对手或社会团体。4.2.2各部门将识别结果登记在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表上,提交管理者代表进 行汇总整理。4. 2. 3管理者代表每年在管理评审前组织一次全面的识别与评审。4.2.4各部门在获得内、外部环境要素信息变化时,应及时告知管理者代表,由管理 者代表对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表进行修订。4.3每次管理评审前,管理者代表汇总企业内外部环境要素情况及相关方的期望与要 求的相关资料,并提交管理评审。5相关文件无6记录表单:6. 1组织内外部环境要素识别表6. 2相关方需求和期望识别表风

9、险和机遇控制程序1目的确定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能够面临的风险和机遇,以确保管理体系实 现其预期结果,增强有利影响,避免或减少不利影响,实现改进。2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管理体系运行和产品实现的全过程。3管理职责3.1总经理负责组织风险和机遇的识别工作,确定公司面临的风险和机遇,并确保 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得到确定和执行。3.2各部门负责识别本部门活动过程有关的风险和机遇,并按照有关规定,执行应 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3.3行政部负责汇总公司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表,以提供管理者代表确定公司面 临的风险和机遇的参考和依据。4.管理流程控制方法1考虑因素5.1.1在识别和确定风险和机遇时,应考虑对

10、公司管理体系有影响的各种内、外 部因素以及相关方的要求。5.1.2对公司管理体系有影响内、外部因素包括正面和负面的要素和影响。对于外 部因素,可从国际、国内和本地的法律法规、技术、竞争、市场、文化、社会和经济 等方面进行考虑;对于内部因素,可从公司的价值观、文化、知识、绩效等方面进 行考虑。5.1.3与管理体系有关的相关方可能包括:顾客、公司股东、公司员工、供应商、 外包方、银行、监管部门、工会、合作伙伴、竞争对手或其他对公司有负面影响的 团体。5.2风险和机遇应的识别和确定1各部门结合与本部门有关的活动,识别与本部门相关的风险和机遇,识别 结果记录于风险和机遇的应对措施表并报管理者代表。5.

11、2.2管理者代表从公司层面,综合考虑各种内、外部因素以及相关方的要求, 并结合各部门识别的风险和机遇,确定公司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5.3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1管理者代表和各部门针对确定的需应对的风险和机遇,考虑其对产品生产 符合性的潜在影响,结合公司现有的管理体系,共同确定应对的风险和机遇的措施 以及其有效性的评价方法。5.3.2在确定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时,应考虑技术选择、财务、作业和业务上 的需求。其中,应对风险的方式可能包括:规避风险、承担风险、消除风险源、 改变风险可能性和后果、分担风险、延缓风险等。5.3.3确定的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应与现有管理体系各过程相结合,并与相关 风险和机遇潜

12、在影响相适应,必要时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方案以确保有关措施与现有 管理体系的结合。5.3.4各部门按照相关要求,实施本部门需承担的应对风险和机遇的相关措施。管 理者代表按照既定的评价方法,对相关措施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作为管理评审的输 入之一。4风险和机遇的更新5.4.1当管理体系发生变化,或者影响公司管理体系的内外部因素,以及相关方的 需求和期望发生变化时,应对确定的风险和机遇进行评价,必要时更新。当出现不 符合时,对不符合采取的措施亦可能包括更新有关的风险和机遇。4. 2当确定风险和机遇时,管理者代表和各部门应评价既定的应对措施的充分性 适宜性,必要时更新有关应对措施及其有效性的评价方式。相关文

13、件管理评审控制程序记录风险和机遇评价与应对措施策划表风险和机遇应对措施评价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控制程序1目的识别公司环境管理体系中各项活动、产品生产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评价出重要环 境因素,并就此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以确保环境因素得到有效的控制。本公司在设 定环境目标时,应确认已将这些重要环境考虑进去。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活动、产品生产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识别、评价与更新。3职责1管理者代表批准重要环境因素清单。2行政部负责对环境因素的识别、评价与更新,并评价重要环境因素。3其他各相关部门负责本部门范围内的环境因素的识别。注:环境因素定义:一个组织的活动、产品生产或产品和服务中能与环境发生相 互

14、作用的要素。重要环境因素定义:具有或能够产生重要环境影响的环境因素。4工作程序1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时机a)公司建立环境管理体系,初始对环境因素辨识和评价;b)管理评审后,在设定第二年的环境目标和指标时;c)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变更时;d)本公司的活动、产品和服务以及相关方的要求等情况发生变化等。2环境因素的识别2. 1环境因素的识别应收集以下资料:a)水、纸张材料的消耗;电,能源的消耗;b)产品生产耗材的消耗;c)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噪音、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d)设备运转、维修、保养过程产生的固废、噪音等;e)外部所接受的产品和服务资料;f)员工的意见等。4. 2.2行政部向各部门发放环境因

15、素识别、评价表,组织各部门进行环境因素的 调查识别。识别的过程顺序为:1部门、2各部门管辖的区域、3区域内涉及到 活动/产品/产品和服务。4. 2. 3各部门环境管理人员根据4. 2. 1条款内容,结合现场的观察和工作流程进行本 部门范围内的环境因素调查识别,填入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中,经本部 门负责人审核后,交行政部汇总。4.2.4在识别环境因素过程中,应尽可能确定出每一个独立的活动单元,全面地识别 其环境因素。通常由行政部识别各部门在办公区域的环境因素,各部门识别其 他管辖范围内的区域。4.2.5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以下几种情况:4. 2. 5. 1环境因素的三种状态Q正

16、常状态:指在日常产品、管理、运行的条件下,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b)异常状态:指在产品、机器修理等可以预见的情况下产生的与正常状态有较 大不同的环境问题;c)紧急状态:突发情况带来的环境影响,女口:火灾、爆炸、设施设备的故障及 洪水等天灾等。4. 2. 5. 2环境因素的三大时态Q过去:以往遗留的环境问题或过去曾发生的环境事故;b)现在:现有、现存的环境问题;c)将来:将来发生的环境问题;女口:将来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及其更新计划 中的活动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新项目、方法改进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等。4. 2. 5. 3环境因素的六种类型Q大气排放;b)水体排放;c)废弃物处置;d)噪音;e)原材料

17、与自然资源的使用和消耗;f)土地污染、其他地方性或全球性的环境问题。4.2.6在识别环境因素时,应考虑本公司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产品原材料、辅料等)、 外包的合同方,废弃物处理、运输等相关方的活动、产品和服务等所产生的环境因素。4. 3环境因素评价4. 3. 1部门环境管理人员对所调查出的本部门环境因素进行逐一评价,并将评价结果 填入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中,经部门主管确认后,交行政部进行汇总。4. 3. 2环境因素评价方法采用评分法和直接判定法4. 4环境因素评价方法4. 4. 1直接判定法凡属于以下情况之一者就可以评价为重要环境因素:(1)违反相关的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要求的(2)违反相关方的合理

18、要求或相关方有严重的合理抱怨的(3)环境影响已经或可能波及到公司或公司以外的(4)公司的整体规划已经对其有规划、措施或要求的(5)能源资源消耗有较大不合理的或有较大潜力可挖的(6)可以利用的、有较大利用价值的废弃物未得到合理利用的(7)环境行为有较大改善余地的或负面环境影响有较大降低余地的(8)在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下能产生重大环境影响或人员伤亡事件的4. 4. 2打分法对于可以进行计量或定量分析的环境因素(如可采取计量管理的能源资源的消耗、 可采取计量管理的污染物的排放等等)可以使用打分法的4个因子即概率因子冬 范围 因子b、程度因子c和相关方关注因子d进行综合评价(1)评价方法M=aXbXc

19、Xd注:M环境因素得分;a为发生的频次;b为影响范围c为影响的严重程度;d为公众的关注程度;M225为重要环境因素。(2)发生概率(a):发生频率(a)分值每天都要发生5平均每天至每星期发生一次4平均一星期至一月发生一次3平均一月至一季度发生一次2平均一季度以上发生一次1(2)影响范围(b):环境影响范围b分值公司范围外的周围地区5公司范围内区域4本部门范围内3岗位周围2本岗位1影响程度(c):环境影响严重程度c分值对公司的形象有重大影响的、已经或可能造成重大环境影响的5在公司内影响较大、对环境可能造成一定影响的4在公司内有一定影响、对环境有影响但不严重3有一定影响的、对环境有影响但很轻微2影

20、响或可能的影响极轻微的1相关方关注程度关注程度d分值国际高度关注5我国高度关注4地区性关注3公司内部关注2不为关注14. 5重要环境因素的登记4. 5. 1行政部将评价和确定的重要环境因素记录于重要环境因素清单中。4. 5. 2重要环境因素清单由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确认。4. 6重要环境因素的管理重要环境因素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进行管理:4.6.1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进行控制。对已确认的重要环境因素,应制定相关的 目标、指标和环境方案,执行方针、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控制程序。4.6.2环境运行控制,对重要环境因素,应按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 规定进行运行控制、或制定相应的作业

21、文件、管理规定进行管理。4.6.3应急控制,对于潜在的紧急情况,制定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按程序 要求执行业主的相应的紧急预案,在紧情况发生时,按预案要求处理。4.6.4对因经济状况、技术条件等原因暂时无法实施的,要制定出具体的实施计划。4. 7重要环境因素的更新4.7.1行政部应每年定期组织本公司各部门对环境因素进行重新识别、评价,以保持 有关环境信息的有效性和适用性。4. 7. 2出现以下情况时,及时更新重要环境因素:a)相关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变更或提出新要求时;b)因产品工艺、技术条件、管理、产品和服务活动变更出现新的环境因素时;c)管理产品和服务活动变更、产品活动发生较大性质

22、改变时;d)相关方有合理要求时;e)环境因素识别有遗漏时等。8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的相关记录的管理,执行成文信息控制程序。相关文件1)目标、指标和方案管理程序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3)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6记录1)环境因素识别、评价表2)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危险源辨识和评价控制程序编号: GS/CX-041.目的通过本程序的建立,确保公司在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中能最大 限度、充分地进行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机遇评价,确定不可接受危险源并及时更新,实 现对危险源与不可接受危险源的有效控制。2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对公司所有经营、管理活动、产品和服务中能够控制和可望施加影 响的危险源的

23、辨识和评价。3.职责1行政部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公司各部门对危险源的辨识、风险评价工 作和不可接受危险源的确定。3.2各部门负责识别、评价涉及本部门的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确定本部门的不可接 受危险源。3.3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公司不可接受危险源清单。程序1危险源辨识步骤:4. 1. 1围绕公司所有经营活动、管理活动、产品和服务过程、库房区管理和运输、 办公、生活后勤等所有场所、所有活动;4.1.2进行危险源辨识,识别所有活动、产品和产品和服务中包括涉及相关方的 危险源;4. 1. 3进行危险源的定性和定量评价;4. 1.4确定不可接受危险源。4. 2危险源辨识应选择的活动、产品和产品和服

24、务4.2.1策划活动、经营、管理活动,设备使用、维修、技术管理方面:4.2.2产品和服务、管理过程、作业人员的所有操作活动;4.2.3设备设施的安装、运行、维修维护等活动;4.2.4有毒有害原材料、危险爆炸品储存、运输与使用;4.2.5办公设施管理、使用和维护活动;4.2.6经营现场、办公现场、安全防护、消防管理。4. 3识别公司所有活动、过程和产品和服务中的危险源4. 3. 1公司范围内的危险源存在于以下几个环节:A、管理方面:经营活动、产品和服务水平,技术、管理人员技能,培训教育控制 程度;B、人员素质:人员意识、操作技能、经验方面的不一致或不好控制程度;C、环境条件:经营、库房区现场、库

25、房区存储、产品和服务、运输现场作业环境 与条件;D、职业卫生:环境噪声、粉尘、电脑放射对使用人员听力、肺部、眼睛的伤害;E、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应包括:所有常规的和非常规 的活动、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供方人员和参观访问者)的活 动、工作场所的所有设备设施(包括本公司和外界所提供、租用借用的所有设备、工 具)。4. 3. 2危险源分类:A、职业健康安全事故分两大类型,即职业伤害事故与职业病。职业伤害事故:职业伤害事故是指因经营过程及工作原因或与其相关的其他原因造成 的伤亡事故。按照事故发生的原因分类:按照我国企业伤亡事故分类标准标准规定,职业 伤害事故分

26、为20类,涉及本公司的如下:物体打击:指落物、锤击、碎裂、崩块、砸伤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因爆炸而 引起的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指被车辆挤、压、撞和车辆倾覆等造成的人身伤害;机械伤害:指被机械设备或工具绞、碾、碰、害V、戳等造成的人身伤害,不包括车 辆、起重设备引起的伤害;起重伤害: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发生的机械伤害事故,不包括上下驾驶室时发生 的坠落伤害,起重设备引起的触电及检修时制动失灵造成的伤害;触电伤害:由于电流经过人体导致的生理伤害,包括雷击伤害;灼烫伤害:指火焰引起的烧伤、高温物体引起的烫伤、强酸或强碱引起的灼伤、放 射线引起的皮肤损伤,不包括电烧伤及火灾事故引起的烧伤;火灾伤害:

27、在火灾时造成的人体烧伤、窒息、中毒等;高处坠落:由于危险势能差引起的伤害,包括从架子、屋架上坠落以及平地坠人坑 内等;高处作业可能造成的伤害。2米以上作业为高处作业;坍塌:指建筑物、堆置物、货物倒塌以及库存物品塌方等引起的事故伤害;中毒和窒息:指煤气、油气、化学气体、一氧化碳、油漆稀料废气挥发,中毒等; 其他伤害:包括扭伤、跌伤、砸伤、压伤、磕伤、碰伤、摔伤、野兽咬伤等。B、职业病事故,可能涉及的职业病:如库房区搬运、产品生产,可能导致的听力 受损:其他尘肺;高温环境作业可能导致的职业病:高温中暑;4. 3. 3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的方法应依据危险源的范围、性质和时限性进行确定,应确保危险源辨识和

28、评价的方法 是主动性的而不是被动性的。本公司主要采取以下基本方法A、询问与交流、现场观察、查询判断、获取外部信息、安全检查表法;B、直接判断法。确定不可接受危险源采用经验/直接判断法或LEC法确定不可接受危险源。4. 4危险源辨识、评价方法4. 4. 1直接判断法和重大危险源清单确定A、本公司对危险源的评价主要采用经验/直接判断法。判断、评价时要考虑三种时 态(过去、现在、将来)、三种状态(正常、异常、紧急),通过定量和定性(重大危险 源清单)的评价方法分析危害导致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直接判断确定是否 为重大危险源清单。B、直接判断时参照以下二个因素,这二个因素是: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29、;发生事 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可能性很大或者可能造成的后果很严重即可判定为重大危险源清 单。C、辨识、评价出的重大危险源清单是公司制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是 为了能够采取措施以防范重要危害事故的发生。4. 4. 2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是用与体系危险性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之积来评价危险的 大小,这三种因素是:L-发生事件的可能性大小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一旦发生事件会造成的损失后果其简化公式是:D=LXEXC1)L值的确定方法:事件或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当用概率来表示时,绝 对不可能的事件发生概率为0;而必然发生的事件概率为1,但在作为系统安全考虑

30、时, 绝对不发生事件是不可能的,所以人为地将“发生事件可能性极小”的分数定为0. 1, 而必然要发生的事件:分数定为10。介于这两种情况之间的情况指定了若干中间值, 如表1所示。表1发生事件的可能性(L)分数值事件发生的可能性10完全可以预料6相当可能3可能,但不经常1可能性小,完全意外0. 5很不可能,可以设想0.2极不可能0. 1实际不可能2) E值的确定方法:人员出现在危险环境中的时间越长、频次越多,则危险性越 大。规定连续暴露在此危险环境的情况定为10。而非常罕见地出现在危险环境中定为 0.5。同样,将介于两者之间的各种情况规定若干个中间值,如表2所示。表2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E

31、)分数值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10连续暴露6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3每周一次,或偶然暴露2每月一次暴露1每年几次暴露0. 5非常罕见地暴露C值的确定方法:事件造成的人身伤害变化范围很大,对伤亡事件来说,可从 极小的轻伤直到多人死亡的严重结果。由于范围广阔,所以规定分数值为1-100,轻 伤规定分值为1,把造成十人以上死亡的可能性分数规定为100,其他情况的数值均在1 与100之间,如表3所示:表3发生事件产生的后果(C)分数值发生事件产生的后果10010人以上死亡8039人死亡5012人死亡30伤残15重伤1轻伤D危险性分值根据公式就可以计算作业的危险程度,但关键是如何确定各个分值和总分的评价。

32、 根据经验,总分在70以下,被认为是低危险也叫可容许风险;如果危险分值达到70 160之间,就有重大的危险源,需要及时整改;如果危险分值在160-320之间,是 必须立即采取措施进行整改的特别重大危险;分值在320以上的表示非常危险,应立 即停止生产直到危险得到改善为止。危险等级的划分是凭经验判断,难免带有局限性, 不能认为是普遍适用的,应用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予以修正。危险等级划分如表4所Zj O表4危险等级划分分值危险程度危险等级320极度危险1160320特别重大危险270160不可接受危险32070一般危险420稍有危险54. 4. 3危险源的控制A、依据直接判断法评价的结果/重要危险源

33、,由行政部分别制定目标和管理方案,各 部门对一般危险源,由各作业岗位自行控制。B、行政部汇总各部门的识别、评价结果,组织各部门进行集中的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 价,填写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和重大危险源清单清单;C、因本公司不属于重大风险行业,故暂不采取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打分的方法进行危险源评价。4. 5危险源控制4.5.1行政部应监督、协调各部门对评价出的不可接受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对不可 接受危险源的控制可采用以下方法:A、对不可接受危险源分别制定目标及管理方案;B、加强安全生产培训与教育;C、必要时制定应急预案,执行应急准备与响应控制程序;D、对识别出的一般危险源制定运行程序、管理制度等,进

34、行常规控制;E、加强现场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4. 6危险源的更新和定期确认4.6.1当发生以下情况时,主管部门应及时组织更新公司危险源,重新识别危险源;A、当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发生较大变更时;B、当本公司活动、产品和服务发生较大变化时;C、当相关方有合理抱怨及顾客有较大投诉时;D、当发生重要安全技术事故和人身事故时,或是主管部门监督检查责令整改时;E、当公司职业健康安全方针进行修改时。4.6.2公司如发生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产品范围有变化等情况时,应结合部门、经 营现场的具体情况,识别确认可能产生的新的危险源及不可接受危险源。并将新增的 危险源填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报主管部门评价确

35、认;4.6.3行政部在对经营、管理现场及各部门的日常工作检查时,应注意是否有识别不 足或新出现的危险源,如有则应及时评价、更新并进行控制策划;4.6.4正常情况下,公司每年应对危险源进行重新辨识、评价和确认。4. 7危险源辩识与风险评价人员资格:参加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人员应具备3年 以上经营、管理工作经验,如部门负责人、技术人员、安全员、班组长、业务骨干等。5相关记录危险源辨识与评价表重大危险源清单编号:GS/CX- 合规义务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1目的为获取、更新、识别适用于本公司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 要求,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对与环境/职业健康安全

36、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 更新、识别及合规性评价的控制。3职责1行政部是本程序的主管部门。负责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识别并及时更新。 负责主持对适用法律法规的遵守情况进行定期评价;3.2各部门负责将接收到的新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反 馈到行政部。4工作程序1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取渠道类别获取渠道查询时间主管部门联系方式备注国家 法律网站需要时行政部走访或电话、传真网上查询、购买等省、市、 区法规各级环保、安监部门、街 道、社区等每半年一次其他媒体、书店、标准出报社、 互联网查询、购买等每月一次行政部4. 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识别和确认4.2.1行

37、政部在获取到新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后,应针对公司目前的经营活动、产 品和服务活动、管理活动是否适用等进行识别和确认。4.2.2确认的依据为:本公司实际情况、行业特点、相关方要求等,公司环境因素和 重要环境因素清单,危险源清单和不可接受危险源清单,其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他 要求。原则上不得遗漏。4.2.3确认的方法为:根据本公司的实际情况识别出适用于环境因素/危险源的法律 法规和其他要求的名称、版本编号、使用执行部门、具体适用的条款编号等。4.2.4经识别和确认后应确定这些要求如何应用于公司的环境因素/危险源。可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运行程序、工作手册、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中进行规定。3法律、法规

38、及其他要求的登记、发放和更新确认后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应纳入公司法律法规清单。并及时对其进行更新。 发放执行文件控制程序规定。4.4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传达和培训行政部负责将最新获取的适用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以文件、通知、培训等形式传达到 各有关部门及相关方,培训工作执行人力资源控制程序。4. 5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合规性评价4. 5. 1为了履行公司对遵守法律法规要求的承诺,由行政部主持按法律法规及其他 要求清单中确定的公司各部门适用法律法规,结合公司环境运行控制情况、目标指 标方案的完成情况和监视和测量的结果对其遵守情况进行合规性评价;4.5.2评价内容包括:法律法规是否最新有效版本、日

39、常检查发现的问题及处理、政 府部门监督检查结果、主管部门综合评价、评价结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和采取纠正 措施的必要性等;4.5.3评价方式可采取会议、填表、会签、调查、讨论等形式进行;4.5.4合规性评价正常情况下每年进行一次,一般在管理评审前进行。如发生政府主 管部门对本公司监督检查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整改要求,以及本公司发生了重要环境事 故的情况时应增加评价次数,并评价以后重复发生的可能性和采取纠正措施的必要性;4.5.5参加合规性评价的人员应为公司各部门负责人,应保持合规性评价的纪录。5管理记录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清单合规性评价表合规性评价报告编号:GS/CX- 管理方案控制程序1目的依据公司

40、管理方针,针对重要环境因素和不可接受危险源分别制定目标、指标及 管理方案,确保管理方案在计划时间内得以实施,从而实现对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 理的持续改进。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在经营管理活动和产品和服务过程中,制定管理目标、指标及管理 方案并加以实施、评审和修订的控制。3职责3.1行政部作为主管部门,负责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的制 定,并负责对公司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日常监督检查,实施相应的纠 正预防措施;3.2各部门负责实施涉及本部门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4工作程序4. 1工作流程行政部制定公司环境和安全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报管理者代表审

41、批,实施、 检查和评审。4.2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4. 2. 1建立目标指标应考虑的因素:A、公司自身的重要环境因素;B、与本公司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活动有关的适用法律法规和其它要求;C、可选的技术方案、财务能力、生产、管理运行和经营等方面的要求;D、相关方的观点、抱怨和重大投诉。4. 2. 2目标、指标的量化要求A、根据以上要求,确定公司目标指标的内容,尽量按增加或减少的比率或要达到的 具体数量/数值来表示目标的各项内容,如可行时指标尽可能量化;B、从公司环境因素辨识和评价表、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中查找重要环境 因素、不可接受危险源的产生部门、岗位;C、将公司环境和安全目标、指标按以上路

42、径逐一分解,结合生产、经营和管理的自身情况,制定公司环境、安全目标指标,尽可能落实到具体部门、工序或岗位。4. 3管理方案4.3.1管理方案是实现目标、指标的行动计划和具体部署,因此应针对重要环境因素 和不可接受危险源制定适宜的管理方案、控制方法及措施;4.3.2管理方案的内容为:针分别针对重要环境因素、不可接受危险源采用一定的技 术、管理措施,措施应尽量细化和可操作。应明确规定各有关职能和层次的职责分工、 实现目标指标的方法和实现的时间要求、财务资金投入等;4.3.3管理方案应随环境、安全目标指标的变化应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补充。4. 4实施与检查4.4.1行政部组织制定的环境和安全目标、指

43、标和管理方案应由管理者代表批准后, 作为正式文件下发至各有关部门实施;4.4.2各部门对各自工作范围内的环境和安全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 自行检查,如发现有偏离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要求时,执行环境运行、职业健康安 全运行程序中的相关规定;4.4.3主管部门对公司目标、指标和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每半年检查一次,保留相关 检查记录。如发现有偏离目标指和管理方案要求时,应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4.5管理方案的评审4.5.1管理方案按职责分工、方案内容、时间要求等实施完成后,主管部门应对其实 施效果进行评审,评审目标、指标是否实现及方案的合理性,必要时方案在实施中也 可进行评审,评审后如发现

44、目标指标和方案制定方面的不合理情况应及时进行修订;4.5.2行政部在每年的管理评审之前应将公司环境目标、指标的实现情况和管理方案 完成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填写公司总的目标指标及方案完成情况统计表,作为管理 评审输入内容之一;4.5.3在每年的管理评审中,应根据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企业自身发展要等及客观 条件、环境因素、危险源的变化,必要时对公司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进行调整和修 改。5相关纪录环境目标、指标及管理方案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及管理方案目标指标及方案完成情况统计表编号:GS/CX-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1、目的:对从事影响产品和服务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代表本公司 工作的人员应

45、具备的能力进行明确,通过进行相应招聘、培训、考核,确保公司各岗 位的人员都能满足管理体系运作的需要。2、范围:适用于公司所有从事与产品和服务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有关的人力资源管 理,以及代表本公司工作的人员,必要时还包括相关方的人员。3、职责:3. 1行政部是本程序的归口部门负责3. 1. 1负责组织编制各部门的岗位任职要求;3.1.3负责收集公司各部门人员培训需求状况,编制年度员工培训计划;3. 1.4负责人员招聘、培训工作的实施,并对培训工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3.1.5负责人员绩效评估;1.6负责培训记录的保存。3.2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年度员工培训计划。3.3总经理负责批准岗位任职要求

46、。3.4各部门配合行政部进行培训工作的开展。4、工作程序:4.1人力资源规划行政部负责人力资源的规划,并负责根据公司的发展规划确定适合的组织机构、对 公司内部人力资源系统实行定岗、定编管理。4.2 岗位职能的确定及满足4.2.1行政部通过岗位分析,明确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岗位的工作 职责,并分析相关岗位对能力的要求,制定岗位任职要求在分析岗位能力要求时 应考虑:a)岗位特点和工作性质;b)该岗位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运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影响重要性;C)可能引起的风险;d )法律、法规和行业对岗位任职的要求。岗位任职要求对岗位的工作职责、任职要求的内容进行规定,

47、由行政部编制,管 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后生效,作为对人员招聘、培训、竞选、考评的主要依据之 一。行政部通过,培训、招聘、人员转岗等手段来瞒住岗位对能力的需求。4.3培训4.3.1行政部负责收集、培训要求。培训需求主要来自:a)为达到“入职要求”而提出的培训需求;b)考评不合格产生的能力培训需求;c)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策划及产品和服务实现策划提出的培训要求;d)岗位变动带来的培训需求;e)特殊岗位的培训需求。f)企业发展需求;培训的类型分为,内部培训,委外培训;按培训的对象分为,新员工入职培训,在 职人员的能力保持及拓展培训,人员的转岗培训等。4.3.2培训计划的编制和实施4.32

48、1行政部负责在每年年底下发培训需求,各部门根据需要提出培训需求,经行政部 汇总后,编制年度培训计划,确定培训对象、内容、时间安排、培训方式等,经费 预算。年度培训计划经行政部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生效。4.322部门临时需要培训时,报行政部,由行政部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培训 工作。4.3.2.3除委托培训外,公司组织的培训在实施之前由行政部策划编制培训记录表。 明确培训项目参加人员名单。应聘教员、选用教材、培训日程安排、考核方法以及对考 核不合格人员的处理方法。4.3.2.4培训实施计划须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培训过程应予以记录。4.3.2.5行政部根据公司识别和评价的重要环境因素,对

49、涉及该岗位的人员提供必要的培 训,明确环境污染后果的严重性。4.3.3培训的内容培训人员培训内容及方式新员工入职培训员工手册公司简介、组织结构、相应的职责、员工的权利与义务;规章 制度,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及目标、管理体系的基本理念;产品 和服务知识培训;安全教育与注意事项等,内训。特殊工种、特种岗位法律法规、行业规定或公司要求持证上岗的,应按规定的时间参加有关部门 的上岗证培训、年检培训和复检培训,以取得上岗资格,如电工、会计、内 审员等。外训各级管理人员管理理念,管理工具的使用,根据工作性质和知识更新的需要,采取学历 教育、委培、短训、会议等不同的方式培训。对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

50、,不断进行知识更新,采取学历教育、委培、短训、考察访问等不 同的方式培训。产品操作人员产品和服务质量要求、工艺要求、环境管理要求。涉及的环境要素等应根据 产品和公司发展需要,不定期进行培训,以公司自训为主。转岗员工的培训当员工发生岗位变动时,在新岗位上岗前,应根据新岗位的职位和技能要求 及员工的素质,识别培训需求,以满足新岗位的要求。转岗员工的培训由新 岗位所属部门负责实施。复岗员工的培训离岗6个月以上又回到原岗位工作的,应根据岗位现有的任职要求及本人近 况识别培训需求,由岗位所属部门负责实施。重要环境因素、不可接受危险源岗位人员环境因素、不可接受危险源的重要性,以及造成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影响

51、后 果的严重性,应急预案,日常的管理操作管理知识。4.4培训的有效性评价培训效果的评价:,行政部负责在培训结束时,按培训实施计划规定的方法对培 训效果进行考核。考核和考评可选用理论考试、操作演示、业绩评议等各种方法进行, 考核和考评结果应予以记录在培训记录表上。5相关文件岗位任职要求6记录年度培训计划培训记录表编号:GS/CX-08基础设施控制程序1目的确保基础设施满足产品合格的要求以及环境管理的需求。2范围本程序适用对基础设施的确定、提供和维护进行控制。3职责3.1建筑物、工作场所、办公家具由行政部负责管理; 3.2办公设备、网络、通讯设备由行政部负责进行管理;3.3产品生产过程设备设施由生

52、产部负责管理。4工作程序4.1设施、设备添置管理流程设施、设备购(添)置的操作流程图责任人备注使用部门使用部门提出设备配置申请表。NO相应的门部部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相应的设备运营部门使用部门根据使用部门提供申购计划进行初申、选 型,填写设备配置申请表。按相关批准程序批准后的申购计划才能进 行米购。相应的部门提供技术支持。负责协助设备厂家完成设备的安装、调试。 设备试用合格后,组织相关部门验收并填写设备验收单设备调试完成后,登记到使用部门设备台帐 并办理移交手续。4.2设备的台帐管理、档案管理、4.2.1生产部编制生产设备管理台帐422设备资料原件统一归档到生产部保管,应完整,不得遗失,损坏,

53、按成文信息控 制程序的要求保管。4.3设施、设备的标识。设施设备应编号管理,编号与台帐相符,设备状态应在设备的醒目位置做出标识, 包括完好、故障、停用、报废。对设备的危险部位,还应做出警示标识。4.4设备的使用4.4.1生产部根据设备操作的复杂程度,编制相应的设备操作规程,并对该岗位人员 进行相应的操作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操作。4.4.2行政部对办公设备的使用及相应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办公设备的正确使用。4.4.3对生产设备的使用情况,由生产部门不定期进行检查,发现不符合现象及时予以纠 正。4.5设备的维护、维修、保养。4.5.1由生产部对生产设备明确设备的维护、保养要求及办法。4.5.2操作人

54、员按设备日常检查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内容对设备进行初级保养。每 月上报点检表到生产部。生产部每年底编制第2年的年度设备检修计划,规定设备 的年度检修计划,报经理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执行。在对于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过程应 填写设备检修记录。对于自己无法完成的保养工作,应由具有相应资格的专业机构、 公司执行。4.5.3设备出现故障时,由使用人及时停机,并报生产部门进行维修,维修及验收的过程 填写在设备检修记录上。4.6本程序产生的记录按成文信息控制程序进行控制。5相关文件成文信息控制程序6记录生产设备台帐设备配置申请表设备验收单设备日常检查表设备检修记录编号:GS/CX-09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1目

55、的为及时、准确地收集、传递及反馈供方、顾客、合同方及相关方有关信息,做好 信息的管理,特制定本程序。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部门间的内部信息以及与外部有关组织间的信息的交流,包 括:信息的收集、分析、传递、沟通、处理。3管理职责1行政部是本办法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1. 1本办法的制、修订,并组织宣贯实施。3.1.2负责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对内、对外相关信息的传递、处理与沟通。3.2其他各部门负责其工作范围内信息的收集和交流。4管理内容与要求1内部信息的交流1. 1内部信息沟通和交流的主要内容a)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管理体系运行情况;b)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获

56、取和更新;c)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的完成情况及其效果;d)内部体系审核、管理评审、外部审核及环境监测结果、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e)公司人员的培训情况;f)各管理层之间、各部门之间的日常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面的联络、 常规报表及其信息通报;g)紧急情况信息;h)重要环境因素、不可接受危险源的控制情况。4.1.2内部信息交流的方式a)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通过培训、文件、宣传板报等传递到全体员工;b)管理者代表将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实施情况及效果以文件形式通过相关会议、管理评审向总经理汇报;C)各部门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

57、全体系运行过程中产生的信息,通过电话、会 议、各类报表和信息交流单等形式实施;d)行政部将监测部门对公司的环境监测结果、监测结果向有关部门公布。e)公司各部门间的日常交流可通过文件或“工作联系单”进行交流。4. 2外部信息交流4. 2. 1外部信息的内容a)各有关部门接收到的有关环境和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b)上级环保安全管理机构有关信息;c)来自外部合同方、顾客的投诉、抱怨;d)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的对外宣传。4. 2. 2外部信息的交流方式a)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的传递按合规义务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进行;b)有关部门接收到的外部信息,由接收部门填写工作联系单并及时传递到行政

58、部, 并由行政部组织进行内部传递;c)对合同方提出的投诉、抱怨,由行政部部根据信息内容的重要性向总监汇报, 由总监对相关信息进行处理,报管理者代表和总经理批准,形成意见后于一星期内答 复;d)客户投诉则由营销部按相关要求处理。e)行政部负责对外提供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4.2.3公司的外部信息交流决定需登记在“环境相关方一览表”中,行政部随时更 新。4.3异常、紧急情况下的信息交流4.3.1在异常、紧急情况下,当事人应采取应急响应措施,同时报告相关领导。必要 时,组织紧急会议,制定应对措施。4. 3. 2各部门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需确保沟通顺畅,如发现信息中断或处置不当造成的 损失,按

59、工作质量考核相关责任人员。5相关文件合规义务及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6相关记录相关方一览表致相关方的一封信成文信息控制程序编号:GS/CX-10 1目的对文件的编写、批准、收发、更改和存档、作废等活动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 文件的适用性、系统性、协调性和有效性,使对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效 运行起重要作用的各个场所都能使用相应文件的有效版本。2适用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的控制,包括适 用的外部文件。3职责1总经理负责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目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的批 准、发布。2管理者代表组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写、修改、审

60、批。3行政部是文件的归口行政部门,负责所有文件的标识、发放、收回、归档、作废处理和更改等活动的控制管理。4行政部负责组织其他的管理性文件的编写、修改。5行政部负责外来文件的管理3.6质技部负责技术文件的编制、管理,并组织评审;3.7总经理负责重要技术文件的批准发布;3.8各部门负责本部门文件的编写、修改,并负责部门的文件管理工作。3.9各职能部门负责相关法律法规和其它适用的外来文件的接收。3.10文件持有人负责文件的使用和保管。4工作程序1按标准要求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以下五大类:a)形成文件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b)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