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矿工程及矿体充填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采矿工程及矿体充填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采矿工程及矿体充填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采矿工程及矿体充填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采矿工程及矿体充填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第九作业区I号铜矿带150万吨/年采矿工程及田、IV矿体充填工程施工组织设计铜陵中都矿建云南分公司公司大红山项目部二。一一年十月第一章工程概况3第二章编制依据与原则9第三章施工准备和大临设施10 TOC o 1-5 h z 第四章掘进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12第五章采矿工艺17第六章出矿进度安排及三级矿量平衡的措施24第七章III IV矿体充填工程26第八章辅助系统27第九章工期承诺和保证措施 28第十章项目组织机构、劳动力计划和材料投入计划30第十一章机械设备设施投入计划 32第十二章质量承诺和保证措施 3212.3.3.1确保混凝土强度等级的技术措施 34第十三章安全

2、生产和文明施工措施及违约承诺38附图附表41附件一质量管理体系41附件二安全环境管理体系41附件一 48质量管理体系48附件二59安全环境管理体系59第一章工程概况矿区地理和交通大红山铁矿是昆钢集团公司的重要铁矿石原料基地,矿山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 族、傣族自治县戛洒镇。矿区往东有公路通往新平县城( 81km )、玉溪市(165km ), 昆明市(271km ),往西有公路至楚雄市(178km )、昆明市(344km )。从矿区经新 平、玉溪至昆钢本部公路距离 260km ,至戛洒生活区10.5km ,对外交通方便。 1.2概述及米充范围大红山铁矿I号铜矿带150万t/a采矿工程是大红山铁矿

3、800万t/a扩产工程的一部 分,初步设计为云南华昆工程技术股份公司和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的大 红山铁矿I号铜矿带及三选厂铜系列150万t/a采选工程初步设计。大红山铁矿I号铜矿带150万t/a采矿工程白建设于07年展开,基建探矿工程已完 成,并提交了I号铁铜矿带首采区基建探矿地质报告 ,开拓工程已完成大部分,基建 采切工程基本结束。从基建探矿提交的探矿资料看,矿体大部分变得层数较多,且层间距有厚有薄,矿体 局部地段较厚大。根据矿体的变化情况,为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保证 I号铜矿带之上露天 开采的安全,将原设计的空场法嗣后充填变更为点柱充填法。本次采矿范围为大红山铁矿I号铜矿带400

4、-500m 标高矿体的B44线以西地段及I 号铜矿带500-600m标高的矿体。本次采充工程主要为本采区内的打眼、爆破落矿、二次爆破、铲装出矿至溜井、铲装 后至15t运矿卡车倒运至溜井卸矿,在480m水平将480m中段溜井内的矿石汽车倒运卸 入380m中段溜井内,直至矿石从380运输平巷溜井放矿口放入矿车内为止的一切工程。 同时负责对I号铜矿带采空区的充填,三选厂26m深锥高压型浓缩底流泵站、尾矿砂浆 泵送线路、充填制备站及井下充填管线的管理、维护保养、充填管的更新,充填料制备, 空区内泄水井及泄水管制安,漏浆、跑浆、堵管的处理,采场支护、安全管理、采区通风、 照明、道路维护、放矿设备及溜井的

5、维护检修、溜井降段封堵保养、采区的供排水、供电等相关内容。并负责完成III、IV号矿体的分段空场法的采空区尾砂充填工作,包括 III、 IV矿整个充填工艺的工作,采场联道钢筋混凝土密闭墙、拦砂墙封堵,空区内泄水井泄水 管制安,充填管路的维护及更新,漏浆、跑浆、堵管的处理,除尾砂以外的主、辅材料, 通风,供、排水,照明等相关充填工作内容。地质及矿体特征矿区水文地质条件属以弱裂隙含水层充水为主的简单偏复杂类型,工程地质条件整体中等。矿床为古海相火山岩型铁铜矿床。矿带主要赋存于曼岗河组中上部石榴黑云角闪片岩夹变钠质凝灰岩段(Ptdm3)中,铁、铜共生。矿岩以半坚硬岩石为主,部份坚硬岩石,稳固性较好,

6、局部黑云片岩分布地 段稳固性差。矿体与地层产状一致,倾角在 18 0 -44.5之间,呈单斜构造,产状变化小, 构造简单,断层破坏少。主要侵入岩体有辉长辉绿岩、辉绿岩和石英白云石钠长石岩、钠 长石岩等,基建探矿范围内铜矿石综合 Cu品位为0.58% ;其中富铜矿石综合Cu品位为1.29% ; 贫铜矿石综合Cu品位为0.65% ;表外铜矿石综合Cu品位为0.37%。基建探矿范围内铁 矿石综合TFe品位为25.08% ;其中表内铁矿石综合TFe品位为28.07% ;表外铁矿石综 合TFe品位为21.77%。设计开采对象大红山铁矿I号铜矿带位于A29A49勘探线间,50m850m标高范围,近东西向

7、展布,走向长2.2Km,倾斜宽0.879Km ,勘探面积1.93Km 2。矿带自上而下有I c铁矿体、 13铜矿体、I b铁矿体、I 2铜矿体、I a铁矿体、I 1铜矿体、I 0铁矿体。根据大红山铁矿的总体规划、矿体赋存情况及压矿关系、I号铜矿带中段生产能力验证及矿量情况等,选择I号铜矿带400-500m 标高矿体的B44线以西地段及I号铜矿带 500-600m标高矿体为首采地段。基建探矿按下述原则圈定矿体,工业指标为:铜矿:0.3 &Cu 0.5%的为表外矿,0.5&Cu1%的为富矿;夹石剔除厚度2m,贫矿可采厚度2m ,富矿可采厚度1m;当铜矿中伴生的TFe15%时计算铁金属量。铁矿:20

8、&TFe25%的为表内矿;夹石剔除厚度 2m,矿体可采厚度2m;当铁矿中伴生的 CuR.1%时计算铜金属量。圈定矿体顺序为先圈定富铜矿、贫铜矿,再圈定表内铁矿,接 着圈定表外铜矿。基建探矿后提交资源量见表1-1及1-2。剖面法计算结果汇总表(铜)表1-1控制 程度贫矿表外矿表内矿 矿石量 合计(万吨)表内 矿平 均 品位 (%)合计(万吨)平均 品位(%)矿石量(万吨)平均 品位(%)矿石量(万吨)平均 品位(%)矿石量(万吨)平均 品位(%)A级35.661.33946.100.64461.430.36981.760.661443.180.57B级29.991.23286.650.68129

9、.440.37316.640.73446.070.62C级0.0021.360.636.690.3621.360.6328.050.56合计65.651.291254.100.65597.560.371319.750.681917.310.58伴生铁金属量380.00万吨。剖面法计算结果汇总表(铁)表1-2控制 程度表内矿表外矿合计(万吨)平均 品位 (%)矿石量 (万吨)平均品位()矿石量(万吨)平均品位()A级755.8028.11592.2421.821348.0425.27B级108.0427.79137.8421.74245.8824.33C级13.2627.9826.7920.87

10、40.0423.14合计877.1028.07756.8721.771633.9725.08伴生铜金属量2.93万吨。按采充合同供矿品位,进一步确定表内外铜矿石和表内外铁矿石作为开采范围。采矿相关指标设计开采规模I号铜矿带深部设计开采规模为150万t/a ,按两个中段同时生产考虑,单中段生产 规模为7080万t/a。基建采切工程进度及生产持续采切工程量基建采切工程:根据生产的需要,基建 380、480两个中段。380中段采切工程基建 400、420两个分段,两个分段均基建 B48、B60、B72共3个盘区,B44B78共18个 矿块。480中段采切工程基建 500、520两个分段,两个分段均基

11、建 B26B38、B44B68 共20个矿块。B40B42两个矿块为保证400万t/a 一期及田、IV号矿体的回风通道, 安排在后期开采。B26矿块以东,B68矿块以西部分为生产持续地段。与上述基建地段相配套,还须完成相应的采场溜井及进、回风工程的基建,目前除溜 破系统外,主体基建工程基本结束。生产持续采切工程:440、460、480m 分段,540、560、580m 分段,及400、420、 500、520m基建范围之外部分为380、480两个中段的生产持续地段,经估算,生产持 续采切工程量:掘进:449377m 3,支护:6590m 3,钢材:41210kg,详见表1-4。生产持续采切工程

12、量计算表表1-4序号巷道名称支护型式巷道断面(m2)长度(m)工程量(m3)材料消耗净掘进混凝土(m3)木材(m3)钢材(Kg)一380中段(一)溜井1溜井联道喷锚13.0113.707.1798.224.95177.08喷砂13.0113.7035.85491.1024.73不支13.0113.01100.371305.820.002卸矿口166.5616.731932.40(二)进回风上山及联道1进风上山联道喷锚9.359.9518.26181.7110.96451.07喷砂9.359.9591.31908.5454.79不支9.359.35255.672390.500.002进风上山喷锚

13、6.787.1416.79119.866.04414.64喷砂6.787.1483.94599.3030.22不支6.786.78235.021593.440.00(三)440、460分段采准干线1斜坡道联道喷锚13.0113.703.3045.232.2881.55喷砂13.0113.7016.51226.1511.39不支13.0113.0146.22601.320.002采准干线喷锚15.0815.8390.831437.8068.122243.44喷砂15.0815.83454.147189.00340.60不支15.0815.081271.5919175.520.00(四)440、4

14、60、480 分段回采联道及回风上山1回采联道喷锚13.0113.70361.414951.32249.378926.83喷砂13.0113.701807.0524756.591246.86不支13.0113.015059.7465827.220.002回风上山不支4.004.001890.007560.000.00(五)不可预计1170.1813756.35202.061211.75合计12871.94151319.842222.7013329.28二480中段(一)溜井1溜井联道喷锚13.0113.7010.99150.537.58271.40喷砂13.0113.7054.94752.67

15、37.91不支13.0113.01153.832001.350.002溜井联道开口处刷圆角361.283溜井7.077.07700.004949.000.004卸矿口270.1012.801479.00(二)进回风上山及联道1进风上山联道喷锚9.359.9519.88197.8211.93491.06喷砂9.359.9599.41989.0859.64不支9.359.35278.342602.440.003进风上山喷锚6.787.1416.05114.605.78396.45喷砂6.787.1480.25573.0128.89不支6.786.78224.711523.540.00(三)540

16、, 560分段采准干线1斜坡道联道喷锚13.0113.705.0068.503.45123.50喷砂13.0113.7025.00342.5017.25不支13.0113.0170.00910.700.002采准干线喷锚13.0113.70158.652173.56109.473918.75喷砂13.0113.70793.2710867.79547.36不支13.0113.012221.1528897.210.00(五)540、560、580 分段回采联道及回风上山1回采联道喷锚13.0113.70755.7510353.81521.4718667.09喷砂13.0113.703778.765

17、1769.052607.35不支13.0113.0110580.54137652.760.002回风上山不支4.004.003360.0013440.000.00(六)不可预计2338.6527096.13397.092534.73合计25725.18298057.434367.9627881.98总计38597.12449377.276590.6641211.26主要开采指标1、盘区生产能力:40-50万t/a ;2、废石混入率:11.85% ;3、损失率:22.38% ;4、副产比:2.16% ;5、采切比:40.3 m 3/kt采矿服务年限基建中段采矿服务年限,按1736万t的采出矿量和

18、150万t/a的生产规模,估算为11.6 年。第二章编制依据与原则编制依据本施工组织设计执行的规程、规范、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安全生产法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冶金矿山井巷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爆破安全规程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规程工程测量规范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普通碎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业主提供的资料GBJ213-90YBJ218-89GB6722 -2003GB16423 -2006GB500262006GBJ5204-2002GB502042002GB50086-2001JGJ52

19、 2006JGJ53 2006玉溪大红山矿业有限公司I号铜矿带150万吨/年采矿工程及田、IV矿体充填工程招 标文件及承包合同编制原则方案优化的原则科学组织,合理安排,尽量利用520m分段采切工程已有的设施。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优选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充分利用时间和空间,组织工程与工程、工艺与工艺之间的平 行与立体交叉作业。积极合理地推广和采用国内外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施工组织管理经验,积极采用新技术,尽可能减少工程投资和施工成本。优质高效的原则坚持质量第一,确保安全施工。认真执行有关规程、规范、制度、标准、规定。标准化管理,控制成本,降低工程造价。安全第一的原则切实执行国家的有关安全法令

20、、法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严格遵循技术可靠、措施 得力、确保安全的原则。在安全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的前提下组织施工。确保工期的原则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协调安排各类工程。应用信息化技术,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实 行网络控制,搞好工艺衔接,实施进度监控,确保实现工期目标,满足业主要求。科学配置的原则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广国内外先进经验,选用成熟配套的施工设备与工艺,提高机 械化程度,保证必要的投入,改善劳动条件,降低劳动强度,做好人力、物力的综合平衡, 提高施工的连续性和均衡性。环境保护的原则加强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工业卫生、劳动保护意识。第三章施工准备和大临设施施工准备技术准备1、参与业主和设

21、计单位组织的施工图技术交底,掌握了解工程的设计意图和技术要 求。根据设计图纸编制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对工程的关键部位、关键工艺、特殊过程编制作业指导书。编制施工图预算、质量计划及作业指导书,做工料分析,编制材料计划, 保证各种材料按期进场,确保施工正常投入使用。2、项目部对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组织作业人员学习施工组织设计、熟悉施工图 纸、领会设计意图及要求。根据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保证作业人员的技能能满 足采矿工程施工的要求。3、和业主进行测量控制点的现场和资料交接,并做好复算复测工作,经检查确认无 误后方能使用。4、砂石、水泥、钢材等材料必须进行质量检验与试验,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做出

22、浇碎、 喷碎的配合比设计。物资准备1、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编制设备、材料供应计划。2、材料供应部门负责落实货源,按供应计划组织采购按时到货,做到既要确保施工 需要,又要避免积压浪费、占用资金。3、质检部门要协同物资部门做好工程所需材料订货工作,并提供材质的具体要求, 搜集设备、器材、材料原始质量记录。4、材料供应部门及时提供原始质保资料,并做好有关原始材料的复试报告,对于不 合格的设备、器材、材料严禁入场。人员准备1、成立工程项目部,按合同要求,及时组织现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2、组织人员进场,安排食宿。3、对现场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按业主及国家相关规范要求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大临设

23、施根据合同给定的施工条件,需要建筑或租赁一些大临设施。大临设施包括办公室、派 班室、材料库、维修室、水泥库、职工宿舍、食堂、浴室、厕所等,总建筑面积4490m 2第四章掘进工程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掘进工程施工方案掘进工程主要包括采准干线、回采联道、进回风上山、采场溜井等采切工程。均采用 钻爆法施工。在围岩稳固性较差的地段采用短掘短砌的施工方式,必要时加超前锚杆,段长根据围岩稳固情况取1m、1.5m、2m等;在围岩稳固性较好的地段采用掘进与支护平行施工的 方式,掘进超前10米左右。采切工程施工顺序:由采区斜坡道联道进入施工下盘沿脉采准干线,施工采准干线的过程中,陆续按一定间距掘通和施工布置于沿脉采

24、准干线一侧的采场溜井及进、回风上山,以改善施工条件、排磴条件。回采联道在采准干线施工一定距离时,再进行施工,以便使 回采联道施工不至于影响采准干线施工这个关键线路。回采联道施工到端部后,即可开展 沿要回采矿体最上层的上盘布置的矿块回风上山的施工。平巷及斜坡道工程施工方法凿岩爆破采用Boomer281液压凿岩台车或YT-28气腿式风动凿岩机打眼,乳化炸药配段发 塑料导爆管光面爆破。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爆破参数进行合理调整,以提高爆破 效率,保证巷道成形质量。1、爆破参数的确定(1)炮眼深度炮眼深度3.03.2m ,爆破进尺2.5m 3m。(2)炮眼数目按具体的断面进行炮眼设计后定。(3)炮

25、孔直径炮孔直径? = 40mm ;(4)药卷直径药卷直径?=32mm ,药卷长度200mm ,重量150g。(5)掏槽眼布置采用直眼桶形掏槽。(6)辅助眼及底眼布置取 E=600-700mm , W = 800 mm ;(7)周边眼布置:取 E=600-700mm , W = 600-750mm 。2、凿岩爆破(1)凿岩严格按炮眼排列图布眼,必须掌握好眼位、眼向和眼深,以提高巷道成形质量。爆破 物品严格按爆破安全规程的要求进行管理。当班未使用完的爆破物品应退回库房。(2)装药工作I、装药前认真吹好每个炮眼,将炮眼内残留的积水和岩磴吹干净。II、装药应严格按爆破图表进行,采用正向偶合连续装药。I

26、II、炮眼内药卷以外空间,应用炮泥封堵填实 20cm左右,炮泥用粘塑性较好的砂土 混合而成,配合比为三砂一泥”配制。(4)联线工作起爆雷管用塑料导爆管,注意塑料导爆管段数的使用。联线采用族联法,用电磁雷管 引爆。(5)放炮工作I、放炮前,必须指定专人在可能进入放炮地点的通道上设岗哨;II、放炮时,只准放炮员一个人进行作业;III、放炮必须采用起爆器引爆;IV、放炮后待炮烟排尽后才能进入工作面。掘进装岩出硝1、装岩采用3m3柴油铲运机或ZL50装载机装岩。2、装岩注意事项(1)装岩必须选用有设备操作经验的操作人员;(2)注重对设备的保养和维护,以确保设备效率的发挥;(3)装岩时必须注意顶板变化,

27、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值班长,隐患排除后方可继续作 业。3、运行查采用15t矿用卡车或东风自卸卡车运磴, 主要运输到采空区进行充填。不能充填时运 输到甲方指定地点。巷道支护1、确定支护方式巷道开挖后,应根据现场开掘后岩石的稳定性来确定巷道采取的支护方式或不支护。 当岩石结构完整,稳定性较好,巷道就不需要支护;当岩石结构不完整,局部有风化裂隙 时,一般对巷道进行喷碎支护;当岩石较破碎,局部存在大块冒落危险时,在掘进后及时 进行锚杆支护或喷锚网支护。2、锚杆施工锚杆眼的位置与方向应因地制宜确定,原则上锚杆眼的方向应尽量与岩层层理面垂 直。当岩层层理不显著时,锚杆眼应沿巷道轮廓线均匀布置,并尽量垂直于巷道

28、周边。锚 杆眼凿好后,应用风管吹掉孔内岩屑。注眼砂浆采用3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与中石英砂制成的M15标号以上的砂浆,注眼时,将注浆管插入眼底,而后送压风至砂浆罐,逐步 拔管,使砂浆顺注浆管从眼底逐步注满锚孔。3、钢筋网施工钢筋网可采购或事先加工好,各搭接头应焊接牢固或用铁丝绑扎牢固,块度不宜过大(规格可控制在1.0X1.5m),以便于施工。钢筋网在铺设时应通过锚杆压板使之与岩壁紧贴, 同时将每块网之间的搭接宽度不宜小于 200mm。4、喷碎支护第一次喷碎前应清除浮石,并用高压水冲洗岩帮。喷射顺序应是先墙后拱,自下而上, 边墙应自墙基开始,拱部应自拱脚开始,封拱区宜沿轴线由前向后,作业段施喷顺

29、序自外 向里。喷射材料由汽车运输到支护工作面进行支护,喷浆机型号为PZ-6B 0回风上山施工方法回风上山断面较小,断面积为4m2,因此,回风上山自下而上全断面掘进,一次成巷, 在施工过程中采用局扇和高压风解决通风问题。凿岩爆破采用YT-28气腿式风动凿岩机打眼,实行定人、定机、定位凿眼,炮眼深度 2.5m , 爆破进尺2.0m o乳化炸药配段发塑料导爆管光面爆破,联线采用族联法,用电磁雷管引 爆。装岩运输当回风上山坡度较小,工作面爆破的什石不能自动从底板滚落到回风上山底部时,在回风上山底部施工电耙碉室,安装一台2DPJ-30型电耙绞车,将工作面肝石耙到回风上山 底部进行铲运;当回风上山坡度较大

30、,工作面爆破的什石能自动从底板滚落到回风上山底 部时,不需要施工电耙碉室。在回风上山底部采用3m 3柴油铲运机或ZL50装载机装岩,装入15t矿用卡车或东风 自卸卡车,主要运输到采场进行充填。不能充填时运到甲方指定地点。溜井施工方法利用反井钻机施工小断面溜井,然后从上往下刷大成型,刷大采用YT-28气腿式风动凿岩机打眼,实行定人、定机、定位凿眼,炮眼深度2.3m ,爆破进尺2.3m。乳化炸药配段发塑料导爆管光面爆破,联线采用族联法,用电磁雷管引爆。装岩运输同上施工技术措施1、根据合同要求,施工单位自备压风设施,因此,为减少措施工程量,拟投入移动式空压机供风。2、回风上山坡度角14o55o,当坡

31、度角较小,工作面什石不能自动滚落到上山底部 时,需要采用电耙将工作面肝石耙到上山底部进行铲运,因此,需要在回风上山底部施工 电耙碉室。3、预防涌水、突水措施:在水文地质条件较复杂地段施工,首先采取施工超前探水 孔的方法进行探水,探水孔沿巷道周边进行布置,若探水孔出现大量涌水,影响正常施工 时,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采用我公司已有成熟经验的综合防治水技术进行治水,确保施工 安全。当施工现场出现需要进行综合防治水时,则另编制防治水施工单体设计。4、通过软岩破碎带施工措施(1)短段掘砌法当穿过破碎地段时,可采用短段掘砌的方法施工。根据围岩的破碎程度,可采取一掘 一砌或两掘一砌。应尽量缩短围岩暴露时间,防

32、止围岩风化变形,尽快支护是对此类围岩 最好的处理措施。在破碎围岩地段施工时,一定控制好爆破参数,做到多打眼少装药,必 要时辅以风镐修整周边,避免爆破震动对围岩造成过大的破坏。(2)超前锚杆支护法当平巷穿过严重破碎地段时,可采用超前锚杆进行超前支护,超前锚杆布置在巷道拱 部,锚杆可采用圆钢、轨道或钢管。具体施工时,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超前锚杆支护材料 和参数。(3)固结注浆法当平巷穿过少量涌水的破碎地段时, 可采用工作面预注浆的方法将破碎岩石固结,达到加固围岩和堵水的目的。固结注浆一般采用单液水泥浆,用低压水流量注入破碎岩体内, 当浆液流失严重时,可采用水泥一一水玻璃双液浆注浆,以控制浆液扩散范围

33、。具体施工 时,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单体设计第五章采矿工艺开采范围及开采规模大红山铁矿I号铜矿带位于A29A49勘探线间,50m850m标高范围,近东西向 展布,走向长2.2Km,倾斜宽0.879Km ,勘探面积1.93Km 2。矿带自上而下有I c铁矿体、 13铜矿体、I b铁矿体、I 2铜矿体、I a铁矿体、I 1铜矿体、I 0铁矿体。选择I号铜矿 带400-500m 标高矿体的B44线以西地段及I号铜矿带500-600m 标高矿体为首采地段。II 1矿组附近I号铜矿带400-500m 标高矿体的 B44线以西地段及I号铜矿带 500-600m标高矿体。I号铜矿带深部设计开采规模

34、为150万t/a ,基建380、480两个中段,按两个中段 同时生产考虑,单中段生产规模按 7080万t/a安排。开拓系统采用箕斗竖井-斜坡道综合开拓方式。在二道河北岸三选厂北侧的一级阶地设置箕斗竖井,井口标高720m,井底标高40m ,采用11.5m 3双箕斗提升矿石,井筒净直径5.5m。斜坡道利用已建400万t/a工程辅助无轨斜坡道,供无轨设备上下通行,及运送人员、 材料,坑口标高710m ,正常段净断面19.48m 2,坡度主要段14.28 % (1/7 ),缓坡段5 %。 为便于采掘工作面上下联系,在矿体下盘设置采区斜坡道 ,基建形成400m-600m 标高段, 生产期根据生产情况适时

35、向上、向下延伸,斜坡道坡度正常段 15%,分段岔口段3%,弯 道段5-8% ,净断面15.65m 2。采区斜坡道与400万t/a工程斜坡道之间在480m标高设 联道联通。在矿段的西侧、曼岗河南岸设置进风竖井,井口标高760m ,井底标高380m ,井筒净直径6.8m。作全矿段新鲜风流及供水管、电缆下井通道。回风斜井布置在矿体北侧曼岗河东岸 837m标高,设置两条回风斜井,1#回风斜井为 500m以上区段服务,井筒长度812m ,净断面15.61m 2; 2#回风斜井服务400m以上区 段,井筒长度1054m ,净断面20.64m 2。两斜井平行布置于I号铜矿带矿体下盘,相距25m ,倾角 25

36、 0。井下采用无轨采掘,有利于采用大中段开采,中段高度100m 0 400m标高以上矿体, 集中在380m标高设置有轨主运输水平,与 400万t/a工程380m阶段运输水平相协调。 480m、580m标高设置无轨转运水平。400m标高以下,中段开拓与 400万t/a深部矿 体协调设置,规划考虑设置180m有轨运输水平,280m无轨转运水平。基建380、480 两个中段。井下破碎碉室位于箕斗竖井南侧 140m标高。碉室设置两条上矿仓,一条服务 于400m以上,一条服务200m-400m 之间矿体。采矿方法选择I号铜矿带150万t/a工程基建探矿后,矿体形态变得较为复杂,为适应矿体的变化, 提高资

37、源利用率,保证I号铜矿带开采引起的岩石移动不影响上部露天开采的安全,确定 采用点柱式上向分层充填法开采。采场布置及矿块结构参数阶段高度100m ,分段高度20m ,分层高度2.5-4m。矿块长度50m ,矿块宽度为 矿体水平厚度(多层矿体时为多层矿体加夹石厚度),矿块高度按一个分段高度划分,相 邻矿块间留4m宽间柱。矿块内按18m间距留6X6m点柱;采场溜井按300m间距设置, 进回风上山按600m间距设置。根据生产的需要,基建380、480两个中段。380中段采切工程基建400、420两个 分段,两个分段均基建 B48、B60、B72共3个盘区,B44B78共18个矿块。480中段采切工程基

38、建 500、520两个分段,两个分段均基建 B32B38、B44B72 共19个矿块。B40B42两个矿块为保证400万t/a 一期及田、IV号矿体的回风通道, 安排在后期开采。B32矿块以东,B72矿块以西部分为生产持续地段。与上述基建地段相 配套。回采工艺凿岩爆破:采用Boomer 281掘进台车打眼,孔径?45mm ,炮孔排距0.8m1.0m , 孔间距1.0m1.2m,眼深2.5m4.0m ,非电毫秒塑料导爆管雷管起爆,2#岩石硝钱炸药爆破。矿块出矿:采用3m 3柴油铲运机出矿,铲运机经各分层回采联道进入到各分层,铲矿后运至采场溜井卸矿,在运矿距离较远的矿块,可采用 1020t卡车配合

39、铲运机出矿。 为保证合格的大块下溜井,一是在采场铲装的时候,将不合格大块剔除,二是在溜井口设 置格筛,格筛上的大块采用爆破的方式破碎。顶板管理:每次爆破结束后,锚杆台车进入采场对采场顶板浮石详细清找,局部顶板 不好的地段采用锚杆台车进行锚杆支护,锚杆采用胀管式进行支护,网度为 1mX1m,锚 杆长度为1.8m到2.5m ,采场岩性较差的区域采用长锚索加锚杆护顶技术, 一次锚深可达 15m ,网度3m X3m ,视顶板岩石的稳定情况作适当调整。二次破碎:回采过程中的大块,根据大块块度和形状,分别选用糊炮球或用浅孔凿岩 机打眼装药爆破的方式,破碎可以与采场落矿同时进行。回采分层高度的划分:回采分层

40、高度可视凿岩、锚顶、出矿、充填等作业环节的方便, 在2.5m4m (IP 20m分段高度分58层回采)间选取,为方便充填、通风及爆破,回 采分层高时视情况可采取两采一充,每一次充填完成后宜留 2.0m左右的空顶高度,相应 地,中段首采分段的首采分层要多采出空顶高度,即此层回采高度为正常分层高度+ 2.0m 左右的空顶图度。根据类似矿山的情况,拟采用分层高度3.3m ,空顶高度2.2m ,首分段首采分层回采 高度5.5m ,采后充填厚度3.3m。当有多层矿体时,采用由里往外回采、分穿分爆分运的方式减少贫化损失,尽可能利 用夹石层留设矿柱,减少矿量损失,遇有崩落夹石时利用现场条件用以充填空区。爆破

41、炮孔布置示意图装药结构示意图OO00CC浅孔爆破参数表孔号孔深(m)倾角装药量(Kg)装药长度(mm )堵塞长度(mm )非电雷管段别非电雷管数量孔直径(mm )药径(mm)1p-1490338002002#245321p-2490338002002#245321p-3490338002002#245321p-4490338002002#245321p-5490338002002#2453249033800200245322p-1490338002004#245322p-2490338002004#245322p-3490338002004#245322p-4490338002004#2453

42、22p-5490338002004#24532.33800200245325.6试采工作5.6.1试采准备目前首采400m、500m分段已基本具备回采作业条件,风、水、电临时管缆线自建设单位提供地点已引入到回采作业面,满足生产要求。500m分段供水、供电已从490m水平接入。水量、水压满足施工要求,供风取自自备的移动空压机;400m供水、供风可利用现致中致和公司管路系统和空压机,供电取自甲方指定地点。需要说明的是,甲方480m、380m两个中段即将进行中段永久风水电安装, 目前临时施工用预计到12月即可 结束。人员、材料等辅助运输利用现有 710斜坡道系统,可以满足要求。通讯系统方面, 500

43、m、400m分段可利用现有采切工程配备通讯系统,逐步建立健全通讯信号系统。通 风系统方面,建设单位已经初步形成了相对完整的通风网路,但各中段通风调节设施有待完善。排水方面,初期回采联道还是负坡,采场排水只能采用水泵外排至500干线,经措 施斜坡道自流入490水平,经400万吨回风斜坡道自流至380泵房。出矿、出渣目前由 甲方指定的运输队伍运输,由甲方统一协调安排。采场结构参数调整考虑I号铜矿带的矿岩稳固性现状,结合类似矿山情况,我们认为设计中推荐采场内 空区垮度过大,不利于采场顶板安全,结合已有采场结构参数,从有利于安全管理、矿石 贫损率等综合考虑,决定采场点柱中心距 11m X10m,点柱尺

44、寸4m X4m4m X5m ,采 场空顶高度5.0m。由于400m、500m分段风、水、电系统安装工程要到今年底才能安 装完成,为了满足生产需要,在 400m和500m分段局部开采范围内安装了临时风、水、 电管线。首采采场选定在 500分段5032、5034、5036、5044、5046、5048和400分 段 4052、4054、4056、4058 共十个采场。切割拉底巷施工为保证回采自由面,需要预先开掘进切割拉底沿脉,每两排矿柱之间均要先掘进切割拉底 巷,切割巷规格2.8m X2.8m ,按照测量放线施工,掘进到设计位置即停止掘进,掘进过 程中地质技术人员要每班检查,防止因矿岩发生变化而使

45、切割巷进入废石,发生进入废石 由地质人员负责改变掘进方位。采场内切割工程施工顺序为从上盘向下盘。采用 YT-28 气腿式风动凿岩机打眼,浅孔爆破,孔径 38-42mm ,孔深2.5m ,选用岩石乳化炸药, 非电毫秒塑料导爆雷管起爆。采用 3m3柴油铲运机出矿,初期运输选用东风汽车外运, 后期直接倒溜井或配坑内卡车倒溜井。矿房扩采整条切割巷施工完毕后即可进入矿房扩采,以切割巷及回采联道作为回采自由面,打 平行孔片邦压顶,分两次扩采至 7mx5m (B/5)(宽X高),第一次扩采至5m X5m ,前 后平面台阶差一荏炮即可,要求顶板必须采用光爆施工,扩采施工过程中,两边先留条柱, 向前推进至采场问

46、条柱位置。采用Bomer281台车凿岩,孔深3.5m ,选用岩石乳化炸药, 非电毫秒塑料导爆雷管起爆,炮孔排距 0.7-0.9m ,孔间距0.8-1.0m。在矿体中施工要注 意贫化损失,现场服从矿石质量管理人员的指挥,回采边界不要超出设计范围,采场内的 回采顺序为从上盘进路向下盘进路推进。出矿初期可选用ZL-50装载机装入东风汽车外运,后期采用3m 3柴油铲运机出矿。变条柱为点柱相邻两条矿房均回采到位,顶板支护完毕后,即可进行条柱变点柱工作。测量技术 与采矿技术人员预先在现场标未好矿柱位置与尺寸,施工过程中严格按预留位置形成点柱。从进路最里侧向外后退式形成点柱,同一采场内自上盘向下盘方向后退形

47、成点柱,禁 止相邻进路正在采矿的情况下进行点柱切割施工。采用YT-28凿机片采逐步形成点柱,过程中距点柱位置应减少药量,防止对矿柱造成损伤,矿柱严禁超采。铺设钢筋网首采分层回采完毕,采场矿磴清理完毕后即可进行底部钢筋网的铺设,按照施工图设计要求采用?16mm螺纹钢筋以200mm X200mm网度铺设,钢筋网应提高离地 150mm距离,钢筋网格用细铅丝绑扎。钢筋网铺设好后全部用1: 4灰砂比的水泥尾砂浆进行充填,以利于下中段最上分层的回采。充填工艺充填前采场的准备工作采区充填系统的管道与需要充填的采场相连接,并设置闸阀,将管道沿充填上山铺设到采场充填平面待充。分层回采结束后,用钢板制作圆形泄水井

48、,井壁内设置滤水孔,视滤水效果决定滤水 孔的设置参数。采场长轴方向埋设管道制成的滤水管,滤水管可用直径 100mm的钢管加 工制作而成,管壁开孔,外裹滤水材料,一端与滤水井连接,一端向上形成滤水塔,以上 工艺针对多层矿体时分别埋设。充填方案采用水力分级尾砂充填方案,分层充填高度为 4米,尾砂体高度3.4米,最后用尾砂 水泥混合物胶结结面,高度为 0.6米。如果分层充填高度为3米时,尾砂体高度2.4米, 最后用尾砂水泥混合物胶结结面,高度为 0.6米。即保持尾砂胶结体的厚度不变,尾砂充 填体的高度根据回采高度进行调整。充填前的准备工作完成后,将充填管道由上水平巷道通过充填上山接到采场,并用支架进

49、行适当固定,充填方向为由采场背离滤水井方向先升高,逐步向滤水井平整,以方便 余水的泄出。对下中段还没有回采,而上中段要先回采的情况,考虑在先回采中段最下一个分层全 部用1:4灰砂比的水泥尾砂浆充填,并在其底板铺设 200 X200mm , ?16mm钢筋网,以 利于下中段最上分层的安全回采。充填料浆主要参数对比类似矿山,充填料浆主要参数暂定如下:充填用尾砂分级时考虑将 -19um 粒径 尾砂含量控制在10%以下,充填用尾砂浆重量浓度6570% ,水泥尾砂浆量重量浓度68 74%,灰砂比1:4。生产中充填料浆有关参数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尾砂充填脱水采用溢流脱水和渗透脱水相结合的方式脱水,可按

50、需要设置一定数量的脱水管;首采分段最下两个分层的标高低于沿脉干线,充填时脱出废水要在回采联道爬坡段下口处设置 潜水泵将废水泵到沿脉干线排出,有条件时也可打泄水孔泄水到运输水平,首采分段其它 分层则可自流到沿脉干线排走;其它分段则在最下层矿体下盘、回采联道一侧设泄水下山(充填时埋设铁皮管)泄水到首采分段沿脉干线排走。废水排至首采分段沿脉干线后,再 经400万t/a工程I号回风斜井、380运输水平自流到380m泵站,之泵送至720m平坑 再自流排出地表。通风各中段最下一个分段为进风水平,并经进风上山分风到其它水平。回采时新风从下盘 沿脉采准干线、回采联道进入到回采工作面,废风经矿块回风上山、上分段

51、回采联道、上 分段沿脉干线、中段回风上山回到中段回风平巷。 必要时采场内可安装局扇进行局部通风。第六章 出矿进度安排及三级矿量平衡的措施出矿进度计划安排大红山铁矿I号铜矿带设计生产规模为150万t/a ,工作制度为:年工作330天,每天3班,每班工作8小时。按基建探矿后提交资源量,暂定按表内外铜矿的80%,表内铁矿的50%作为利用矿量,按采矿方法贫损指标估算出的矿量,估算基建探矿范围采出矿石量1736万t,其中380m中段采出矿量估算为868万t,按此数据进行I号铜矿带基建480、380两个中段 出矿进度计划安排,考虑到生产中对系统有一个熟悉、适应的过程,按两年达产安排。出矿进度初步计划安排如

52、下表:出矿进度计划表中段回采指标采出 矿石 量(万t)年出矿量(万t)损失率废石混 入率第1年第2年第3年第4年第5年第6年第7年第8年第9年第10年第11年第12年480中段22.38%11.85%868507575757575757575757568380中段22.38%11.85%868507575757575757575757568合计173610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50136如果因生产需要,在作好一定准备后,可以加大出矿量。对周边基建探矿未探的资源, 生产中也将一并纳入开采范围。生产中将加强管理,保证达到招标资料提出的废石混入率不大于11.85%

53、 ,损失率不大于22.38%的要求。三级矿量平衡的措施基建完成后,480、380中段运输水平,大部分采场溜井,充填回风上山、400、420、 500、520采准干线,400分段18个矿块、500m分段19个矿块等工程已完成,估计将 形成400万t以上的备采矿量。生产持续期间,按3.5m/kt、40.3m 3/kt的采切比、150万t/a的生产规模计算,每 年需完成5250m/60450m 3以上的采切工程量,在生产到一定时期,必要的生产持续的探 矿和开拓工程也要投入,而且,考虑到生产扩大产能的需要,生产持续的采掘量还要增大。 为保证生产能持续进行,采切工作要提前安排、提前实施、留有余地、满足生

54、产的需要、 保证三级矿量的平衡。根据生产的需要,拟投入的人员、设备、材料等见后述及附表。第七章III、IV矿体充填工程概述III、IV矿和I号铜矿带的充填系统是共建的,两个矿段共用一个充填系统进行充填。此充填系统大致如下:在地表三选厂附近,采用26m深锥高压型浓缩机对三选厂提供来 的尾砂进行分级和浓缩,得到重量浓度 60%左右的尾矿浆,通过隔膜泵加压输送到田、IV 号矿体回风斜井口;在田、IV号矿体回风斜井口设充填站,用立式砂仓对尾砂进行储存和 再次分级和浓缩,造浆后形成70%左右的砂浆从田、IV号矿体回风斜井、各矿段充填通道 等自流输送到井下充填采空区充填;I号铜矿带需要胶结充填时(垫层充填

55、),在田、IV 号矿体回风斜井口充填站处增设水泥添加搅拌装置,将水泥加入尾砂浆混合搅拌后自流输 送到井下充填。田、IV号矿体采用分段空场法、房柱法(以分段空场法为主)开采,采后用废石及分 级尾砂充填。招标资料确定的田、IV号矿体充填工作的内容为:三选厂 26m深锥高压型浓缩机底 流充填加压泵站、尾矿砂浆泵送线路、充填制备站、井下充填管线的使用、管理、维护保 养及更新(主泵除外),充填料制备,III、IV矿整个充填工艺工作,采场联道钢筋混凝土 密闭墙、拦砂墙封堵,空区内泄水管制安,漏浆、跑浆、堵管的处理等。充填前采场的准备工作当田、IV号矿体采矿单位完成采矿作业、并完成需要的废石充填、提出尾充填

56、的请求后,尾充填工作方可进行。在进行充填之前、需完成下列准备工作:1、采场底部出矿进路、出矿联道等通道的密闭。采用钢筋混凝土密闭墙对上述通道 进行密闭,防止充填时跑浆。2、充填脱水设施的安装般在密闭墙上安装适当数量的滤水管,滤水管可用直径100mm的钢管加工制作而成,管壁开孔,外裹滤水材料,使采场内充填尾砂中的充填水 可由滤水管排出。3、充填管的铺设。在充填主管上接充填支管至采场顶部的充填井或充填孔。充填参数充填料浆主要参数:根据充填体的工艺的要求,充填用尾砂分级时考虑将-19冲 粒径 尾砂含量控制在10%以下,充填用尾砂浆重量浓度6570% ,生产中充填料浆有关参数 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调整。

57、充填操作以充填制备站为调度中心,分别与尾矿浓缩系统泵站、回风斜井井口、井下各充填水平间、充填管线上用电话及声光信号进行联系,巡管工和采场充填管理工在充填过程中发 现有跑、漏尾砂时,及时通知地表停止放砂;编制充填管堵管的应急抢险救援预案与管理 制度,成立抢险救援队;为确保生产万无一失,可充分利用大红山充填用巷道作通道的优 势,在田、IV号矿回风斜井、各中段充填回风平巷至各充填盘区干线分别铺设耐磨钢管与 无缝钢管作为备用。井下充填时,先放水进行冲管,直到井下采场确认系统正常后,方可放尾砂充填,为 保证充填采场的安全,并使采场有一定的脱水时间,充填够一次充填计划的数量时应停止 充填,停止充填先停止放

58、砂,同时打开水管放水冲管,将管内的尾砂冲洗干净后方可停水。尾砂充填脱水:有条件时宜采用溢流脱水和渗透脱水相结合的方式脱水,充填溢流脱 水和渗透脱水从沿脉干线自流至 400万t / a排水系统排出。第八章辅助系统供电从各采区变电碉室搭接施工用电至各分层水平高低压配电点,再向各用电设施供电。供风施工单位自备压风设施,拟采用 20m 3风冷移动式压风机供风。供水施工用水供水管按用水量的需要选用57100的钢管,从供水主管上接到各用水点,采用挂桩固定在巷道帮壁。排水各分段施工废水汇入到400万吨t/a工程380m中央排水泵站排出地表。因此,在 采区采准干线及各联道施工时,同时将巷道水沟掘出,利用巷道水

59、沟将巷道出水排至 380m 中央排水泵站。回采联道施工时,可采用潜水泵将工作面废水排至采准干线水沟进行排放。通风各分段巷道施工期间,井下通风问题是施工难点,因此,应加强主干线路施工的通风, 改善井下作业环境,对加快施工进度显得特别重要。与现有工程贯通的工程要优先施工, 以缩短独头施工的距离。独头巷道施工时,要采用机械通风,保证工作面的施工环境,及时排出炮烟和粉尘。较长距离的独头巷道施工,要有详细通风设计,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和通风系统。照明在各分段巷道设置照明变压器,将来自 480m、380m分段变电碉室的380V电源变 压为127V和36V电源,供巷道、采场照明使用。工作面 50m以内采用36

60、V照明线路进 行照明,50m以外采用220V照明线路照明。第九章工期承诺和保证措施施工准备根据承包合同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完成施工人员组织和进场安全培训;施工设备和施 工材料进场;工业大临和生活大临工程施工,使坑下具备正式施工条件。施工进度指标根据所配备的施工装备和施工能力,同时结合工程的技术特征、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条件以及总工期要求,确定的进度指标如下:采准干线施工:150m/月斜坡道施工:80m/月回采联道施工:150m/月其它联道施工:90m/月回风上山施工:50m/月工期承诺我公司承诺在2012年10月31日正式投产,在2013年底产量达到150万吨/年的采 矿能力。工期保证措施组织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