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曲三首 (2)_第1页
诗词曲三首 (2)_第2页
诗词曲三首 (2)_第3页
诗词曲三首 (2)_第4页
诗词曲三首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诗词曲三首课件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解题宣州:今安徽省宣城县。谢眺楼:南北朝时齐朝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在宣城外陵阳山上所建的一座楼,人称谢眺楼,也称北楼。校书:官名,校书郎的简称。云:李云。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读诗文 理解诗句要求:1、结合注释,逐句理解课文的大意(不懂的词句可与周围同学讨论)。2、把课文译成现代白话文。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弃:抛弃。抛弃我而离去的,是那无可挽留的昨日时光;扰乱我不得安宁的,是眼前诸多的烦恼和惆怅。 开首二句,不写叙别,不写楼,却直抒胸臆,道出心中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酣高楼:在谢眺楼上畅饮。遥望秋空,万里

2、长风吹送鸿雁南飞,面对这样的美景,激起高楼畅饮的豪情。 三、四句突作转折,从苦闷中转到爽朗壮阔的境界,展开了一幅秋空送雁图。一“送”,一“酣”,点出了“饯别”的主题。 蓬莱:神话传说中的海上仙山,传说仙府图书都集中藏在这里。蓬莱文章:即汉代文章,这里只指李云所写的文章。建安:东汉献帝年号(公元196年公元214年)。建安骨:建安时期,曹操父子、孔融、陈琳等人的诗作,反映了当时动乱时代的社会现实,诗作风格刚健清新,后人称为“建安风骨”。小谢:指谢眺。世称刘宋时代的诗人谢灵运为大谢,称谢眺为小谢。清发:指清新秀发的诗风。这两句虽是赞美建安诸子和谢眺,但也有暗喻李云和自己的意味。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

3、间小谢又清发。您的文章有建安时代的风格,我的诗句像谢朓那样清新秀发。赞美对方文章如蓬莱宫幽藏,刚健遒劲,有建安风骨。又流露自己才能,表达了对高洁理想的追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文艺观。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俱:都。都怀着高雅超越凡俗的兴致,雄心壮志飞动,要到那九天之上把明月揽取在手中。 抒发诗人神驰宇宙的豪情,表达作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追求。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抽刀断水水流得更急,用酒消愁更添许多无法排遣的愁思。 语言豪放自然,音律和谐统一,是诗中最于精彩的一句,用来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深刻地表现了诗人理想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矛盾的心情,也是千百年来描绘愁绪的名言。希

4、望洒脱的抽刀断水,但是过往的日子就像流水般的纠缠无法摆脱。所以诗人只能举杯消愁,在日渐增长的愁意中不能自拔。最贴切的形容了诗人当时不得志的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人活在世上总是不能称心如意,倒不如明天就散着头发,驾一叶扁舟,归隐江湖。这是作者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的思想核心是一个字: 烦将开头两句诗翻译成现代汉语答:抛弃我而离去的,是那无可挽留的昨日时光;扰乱我不得安宁的,是眼前诸多的烦恼和惆怅。 开头两句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答:烦忧练习诗人在此诗中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举一例说说其作用。答:“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用

5、生活中的现象比喻内心的苦闷无法排解,显得奇特而富有创造性。诗的最后两句表现出了诗人消极的态度,对此,你如何认识?答:逃避现实并不是他的本意,但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不愿同流合污的清高放任的性格,是他不可能找到更好的办法,这表现了诗人对现实不满的激愤之词。 身在浊世,烦恼剪不断理还乱。当诗人的理想与黑暗的现实产生矛盾之时却又无法发泄。可贵的是作者虽然精神上承受着苦闷的重压,但却并未因此放弃对理想的追求。全诗灌注了慷慨豪迈的情怀,正如在悲怆的乐曲中奏出了高昂乐观的音调。 诗中蕴含了强烈的思想感情,如奔腾的江河瞬息万变,波澜迭起,和艺术结构的腾挪跌宕、跳跃发展完美结合。 整体赏析第二课时 词,就是有曲谱

6、的歌词,是一种密切配合音乐用以歌唱的抒情诗体。源于唐初,宋朝大盛。主要分为豪放、婉约两大流派。渔家傲范仲淹范仲淹(9691052),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庆历三年七月,授参知政事,主持庆历改革,因守旧派阻挠而未果。次年罢政,自请外任,历知州、邓州、杭州、青州。卒谥文正。他不仅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成就亦杰然可观。散文岳阳楼记为千古名篇,词则能突破唐末五代词的绮靡风气。有范文正公集,词仅存五首。作者简介:解题:宋仁宗康定元年,作者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

7、惊破胆。”这首词就作于此时,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角连声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笛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渔家傲 范仲淹赏析诗歌: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点明了地点,“秋来”点明了时间,“异”字统领全词。衡阳雁去无留意这是用拟人手法写人的感受,突出边塞的异常苦寒:雁尚且无留恋之情,将士又何以忍受?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边塞黄昏的苍凉景色:“边声连角起”表明战事紧,“孤城闭”暗示

8、敌强我弱。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浊酒”表明边塞生活的艰苦,“家万里”表现了思乡之切。慨叹功业未建,边患未除,归乡无期。这入夜的悠悠羌音、浓浓白霜,渲染悲凉气氛,更使人惆怅难眠。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不寐”的是将军也是征夫,流下的是思念家乡的泪,更是功业无成、壮志未酬的英雄泪!渔家傲范仲淹上阕写景衡阳雁去边声连起千嶂孤城长烟落日渲染荒凉萧瑟气氛 下阕抒情异家万里- 归无计羌管悠-霜满地燕然未勒抒发思乡报国之情泪借景抒情苍凉悲壮, 沉郁雄浑 1、“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问题: 2、怎样理解“

9、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面对浊酒一杯,映着将军花白的头发和士兵的眼泪。表现了将士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的抑郁情怀。 边境上秋天一来风景全异,向衡阳飞去的雁群毫无留恋的情意。从四面八方传来的边地悲声随着号角响起。重重叠叠的山峰里,长烟直上落日斜照孤城紧闭。 喝一杯陈酒怀念家乡远隔万里,可是燕然还未刻上平胡的功绩,回归无法预计。羌人的笛声悠扬,寒霜撒满大地。征人不能入寐,将军头发花白,战士洒下眼泪。 参考译文:中心思想 渔家傲这首词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慨叹功业未立和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复杂心情。关于元曲“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曲”分类剧曲散曲散套小令散曲,是为配乐所写的歌词,是继诗词兴起的一种新诗体,主要分为小令、散套两大类。源于宋金之际,元代大盛。代表作家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关汉卿。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曲牌名)(题目)体裁:小令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被人称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这首小令被称为“秋思之祖”介绍作者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烘托思乡苍凉荒凉恬静游子思乡图写 景抒 情1、这首小令哪几句三写景的?哪几句是抒情的?2、写景的句子分别写出了景物什么特点?抒情的语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情?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