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进口工程用地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进口工程二九年十月*进口工程用地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职 责姓 名签 名报告编写审 核项目负责总工程师总 经 理*进口工程二九年九月目 录 TOC o 1-2 h z HYPERLINK l _Toc144591341 前 言 PAGEREF _Toc144591341 h 1 HYPERLINK l _Toc144591342 第一节 评估任务来源 PAGEREF _Toc144591342 h 1 HYPERLINK l _Toc144591343 第二节 评估工作依据 PAGEREF _Toc144591343 h 1 HYPERLINK l
2、 _Toc144591344 第三节 评估工作主要任务和要求 PAGEREF _Toc144591344 h 2 HYPERLINK l _Toc144591345 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 PAGEREF _Toc144591345 h 3 HYPERLINK l _Toc144591346 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交通 PAGEREF _Toc144591346 h 3 HYPERLINK l _Toc144591347 第二节 边坡概况 PAGEREF _Toc144591347 h 3 HYPERLINK l _Toc144591348 第三节 以往工作程度 HYPERLINK l _Toc14
3、4591349 第四节 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PAGEREF _Toc144591349 h 4 HYPERLINK l _Toc144591350 第五节 评估范围及级别的确定 PAGEREF _Toc144591350 h 5 HYPERLINK l _Toc144591351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PAGEREF _Toc144591351 h 8 HYPERLINK l _Toc144591352 第一节 气象水文 PAGEREF _Toc144591352 h 8 HYPERLINK l _Toc144591353 第二节 地形地貌 PAGEREF _Toc144591353 h 1
4、0 HYPERLINK l _Toc144591354 第三节 地层与岩石 PAGEREF _Toc144591354 h 11 HYPERLINK l _Toc144591355 第四节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PAGEREF _Toc144591355 h 13 HYPERLINK l _Toc144591356 第五节 水文地质条件 PAGEREF _Toc144591356 h 16 HYPERLINK l _Toc144591357 第六节 工程地质条件 PAGEREF _Toc144591357 h 17 HYPERLINK l _Toc144591358 第七节 人类工程活动对
5、地质环境的影响 PAGEREF _Toc144591358 h 19 HYPERLINK l _Toc144591359 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PAGEREF _Toc144591359 h 20 HYPERLINK l _Toc144591360 第一节 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PAGEREF _Toc144591360 h 20 HYPERLINK l _Toc144591361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PAGEREF _Toc144591361 h 20 HYPERLINK l _Toc144591362 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PAGEREF _Toc144591
6、362 h 23 HYPERLINK l _Toc144591363 第五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PAGEREF _Toc144591363 h 28 HYPERLINK l _Toc144591364 第一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量化指标的确定 PAGEREF _Toc144591364 h 28 HYPERLINK l _Toc144591365 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PAGEREF _Toc144591365 h 29 HYPERLINK l _Toc144591366 第三节 XXXXX北侧政府备用地适宜性评估 PAGEREF _Toc14459
7、1366 h 29 HYPERLINK l _Toc144591367 第四节 防治措施 PAGEREF _Toc144591367 h 29 HYPERLINK l _Toc144591368 结论与建议 PAGEREF _Toc144591368 h 31前 言第一节 评估任务来源*进口工程边坡位于*山坡脚地带,坡面松散坡积层下沿宽约50米左右,向山顶逐渐收缩,延伸高度大约在5070米,呈三角形与山体岩石面相连,两侧有小型冲沟发育,发生较强降水时可汇流成具有一定冲刷能力的坡面径流。易造成滑坡地质灾害,*高速*标段标委托陕西省地质勘察院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第二节 评估工作依据一、法规和政
8、策依据1、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国土资发【2004】69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3、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二、评估技术依据1、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2004年3月25日;2、区域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综合勘察规范(1:50000)(GB/T14158-93),1993年;3、地质灾害勘查指南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4、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5、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1;第三节 评估工作主要任务和要求根据*进口
9、工程边坡及周边地质环境条件,本次评估工作的主要目的是*进口工程边坡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发育现状,预测其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并提出防治措施。具体工作任务和要求如下:1、调查评估区及周边的地质环境条件,对其复杂程度做出评价。2、通过野外综合地质调查,查明边坡及其影响范围内的现状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范围、规模、稳定状态、危害对象和损失情况,并进行现状评估。3、根据边坡处的位置、岩土体特征及影响范围内的建筑分布情况等,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对边坡一带可能出现的地质灾害进行危险性预测评估。4、综合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现状和预测评估结果,对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5、针对评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
10、征和危险程度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第一章 评估工作概述第一节 地理位置及交通第二节 边坡概况一、边坡及其影响范围内的工程概况*高速*标段标*进口边坡位于*山坡脚处,以前为茶园,因工程需要征地刷坡,东侧边坡总长约120m,最大刷坡高度10m,最小坡高7m,坡度约为1:0.75;西侧边坡长度约90m,最大坡高8m,最小坡高7m,坡度约为1:0.75。1、西侧边坡该段边坡东起*进口便道与侯家沟村上元社乡村道路的相接处,呈东西向延伸,总长度约120m,边坡由西向东及由北向南逐渐增高,高度850m,*进口左侧刷坡分为2级刷坡,之间有2m平台,坡面角3050,坡体为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主要由松散块石
11、土及强风化绿英石片岩组成,坡面上岩石裸露,坡顶地段为松散块石及堆积土。坡面未采取支护措施,坡脚为排水沟及*高速*标段标*进口工程施工生活区,距生活区活动板房平均约2m。2、东侧边坡东侧边坡坡脚线延伸长度约90m,坡顶延伸长度约200m,边坡走向呈东西方向,坡面弯曲,形态不规则,坡高62m,总体坡度3050,局部坡面呈倒坡状;坡体为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主要由松散块石土及强风化绿英石片岩组成,坡面上岩石裸露,坡顶地段为松散块石及堆积土。坡面绿植被茂密丰厚,边坡顶部为平缓的自然山坡,坡面植被较茂盛,坡脚东部位村民住房,建筑物距坡脚约10m,西段为*高速公路施工临时设施区。第四节 工作方法及完
12、成工作量一、工作方法本次评估工作在技术方法、工作程度和工作量投入上,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及其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开展工作,采用现场综合地质调查,收集资料等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按照确定的评估范围展工作。具体工作如下:1、收集资料评估工作首先收集了已有的气象水文、区域地貌、区域地质、区域稳定性、区域地震和评估区地形、以往的评估等资料。2、现场调查调查区内地质环境条件;调查区内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及危害程度;调查和访问区域开发历史和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影响范围及程度;调查及访问区内地质灾害防治与环境保护措施及其效果。3、物探
13、在资料分析、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安排野外物探工作,了解场地岩土体及场构造发育情况。4、室内综合分析与研究在研究以往资料、现场调查、物探等资料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区内构造和岩土体物理力学特征,对已有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估,预测边坡及用边工程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类型、危险性和危害程度。综合分析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结果,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和分区评价,对地质灾害提出防治措施建议。二、工作概况我公司于2009年9月初开始准备和搜集资料、现场踏勘及编制评估工作大纲。2009年9月接到*高速*标段标的委托后,于2009年9月20日至25日对评估区进行野外地质灾害调查,9月27日进行物探工作
14、。2009年9月28日至10月8日进行室内资料整理、图件编制、编写报告。本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按图1-2的程序开展。三、完成工作量评估工作完成的工作量见表1-1。 表1-1 完成工作量统计表项 目工作量单位数量综合地质灾害调查面 积m2路线长度km0.8崩 塌处无滑 坡处1地质点点2数码照片张/选用张80/15地质雷达点收集资料区域地质报告份1水文、工程地质报告1其它报告份2成果评估报告份1第五节 评估范围及级别的确定一、评估区范围根据边坡分布范围及特征、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种类,评估范围西侧、东侧至山体第一斜坡带。具体范围为边坡向西侧、山坡外扩60200m,评估区面积约12630m2
15、。二、评估等级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及其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的要求,评估级别根据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项目的重要性来确定评估等级。1、工程项目重要性根据前述可知受评估边坡属较重要建设项目,高速公路隧道属重要建设项目,因此,综合考虑受评估边坡影响的建设项目重要性为重要项目。2、地质环境复杂程度评估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地层岩石简单,地质构造中等,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工程地质条件中等,该区地震动峰值增加速度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4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区域地壳基本稳定,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对地质环境影
16、响程度强烈,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3、评估等级根据受边坡影响的工程重要性属重要项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确定*高速*标段标*进口边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一级。图1-2 工作程序框图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第一节 气象水文一、气象工程所在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干春旱,由于地理位置和地貌的影响,气候垂直分带明显,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具春季气温回升比同纬度地区稍快,稳定性差,秋季降温迅速的特点。该区年平均气温17,七月至九月最高,为33.936.4,十二月及一月份最低,为6.6。年平均降水量8001000mm,年平均湿度在7080%之间,日照数13001400小时,无霜期265天
17、。隧址区降水充足,据气象站记载,19511985年平均降水量为993mm,1981年最多,为1587.2mm,1965年最少,为580.9mm,最大年际差达1006.3mm,年际降水变化大。每年降水分布也不均匀,主要集中在510月,降水量约占全年的7080%。降水量随地理变化也有所变化。工程区灾害性天气频繁,常出现冬干、春旱、夏洪、秋涝灾害,并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山洪等山区地质灾害。二、水文1、地表水该评估区峪谷相间,沟谷切割强烈,溪沟及冲沟呈树枝状发育,最大地表水体为隧址区外围的白龙湖及进口的清峪沟。而隧址区内地表水体以清峪沟为界,分为东、西两个水文地质单元,清峪沟以东位于隧址区进口外侧
18、以东,西侧单元以可根据*老鹰岩、*上安山简家山、*庙台山三条山脊走向线划分为呈“Y”形的北、南东及南西3个水文单元,各水文单元内主要分布有龙洞子沟、董家沟、唐家沟、杨家沟、李活窖沟、三场寺沟、罐子沟、成家沟、侯家沟及清峪沟、三堆沟、白龙湖等。其中侯家沟为清峪沟主要支流,纵向流经隧道浅埋段,并发育四条支沟,一般期流水量分别为3.20L/s、7.59 L/s、5.33L/s、11.46 L/s,在雨季均可增加56倍流量,伴随基岩裂隙下降泉发育,一般流量0.050.35 L/s。评估区地表水注入白龙湖后汇流于嘉陵江,为嘉陵江水系,具雨涨晴消,涨退迅速的山溪水流特点,洪水期流量可增加大约510倍,受降
19、雨影响大。地表水流方向与构造线方向基本一致或小角度相交。2、地下水1)地下水类型及含、隔水层的划分隧址区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基岩裂隙水及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1)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漂卵石及碎块石类等粗、巨粒土中,含水层分布不均,富水性及渗透性差异大。赋存于漂卵石层中的地下水分布于隧道进口下部的冲沟一带,渗透性强,与冲水沟互为补给关系,富水性强,含水量丰富。而碎块石土分布于山地斜坡、山间沟谷一带,其地下水主要靠大气将水补给,部分地段由基岩裂隙水补给,其渗透性强,但其富水性差。在隧道出口及线路穿越的沟溪段该类地下水埋藏较好,但其水量大小主要受季节降雨影响,故该类地下水埋藏浅,水量不丰
20、富。(2)基岩裂隙水:根据地下水的赋存特征和水量丰富及含水层的水理性质可将该类地下水分为4类:赋存于基岩浅表裂隙带,水量较丰富,富水性及渗透性较好;随着岩体埋深增大,岩体节理裂隙发育较少,岩体逐渐趋于完整,含水空间随埋深增大而减小,地下水减小,富水性及渗透性减弱。其含水量受降雨影响,雨季较丰富,不具承压。赋存于碧口群变质岩系中的砂质板岩、安山凝灰岩、加里东期的石英闪长岩中。该类岩体呈块状构造、板状构造,为岩浆岩及碎屑变质岩,岩质具有性脆质硬,具埋深大,分布广的特征。该类岩体大部分位于青峪沟水文地质单元内(),而砂质板岩及部分安山凝灰岩多分布在三堆沟水文地质单元内(),为隧道穿越的主体岩性之一。
21、该类地下水埋藏一般30m,石英闪长岩及安山凝灰岩岩体为该类地下水富水带;砂岩板岩具有一定的静水贮量,富水性及透水性中等,随季节变化较小。闪长岩段主要特征为富水性、导水性不均匀,其富水性及透水性强于砂质板岩。大部分地段无水,局部地下水较丰富,具承压性。赋存于碧口群各类片岩、千枚岩、凝灰岩、凝灰质砂岩中。该类岩体多为泥质变质岩,为片状、千枚状构造,岩质软,分布面积广,位于隧道出口段的三堆沟水文地质单元内,为隧道穿越的又一主体岩性,该类岩体富水性极弱,渗透性微弱,为贫水岩石,故该类地下水埋深较浅,分布广,但水量及其贫乏,无压或局部具微压。脉状裂隙承压水:该类地下水主要赋存于石英闪长岩、安山凝灰岩、砂
22、质板岩、石英片岩等脆性岩石侵入带、接触带或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中,该类岩体含水层垂直延伸较大,富水性主要受破碎带宽度控制,一般富水空间不大,富水性中等,渗透性较好。该类地下水呈带状分布于隧址区,在侵入带上地下水较丰富,具承压及垂直渗流特征,而在断层破碎带附件贫乏或无水,静水贮量有限。综上所述:石英闪长岩富(导)水性在隧址区相对较强,其次为砂质板岩,安山凝灰岩等,而中微风化片岩、千枚岩及凝灰岩其富(导)水性最弱。而在石英闪长岩、砂质板岩、安山凝灰岩等含水层中具富(导)水性不均一。2)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条件隧址区内地下潜水主要接受地表溪沟水、大气降水的补给,而层间裂隙承压水主要接受后山地下
23、水的补给,地下水的补给条件受季节影响较大。由于隧道区山体地势较陡,地形坡度大,植被不甚发育,纵向沟槽发育,价值侵蚀基准面低,故有利于地下水的径流和排泄。各类地下水在接受补给后,经短距离运移,一部分在地形低洼处以呈散流或泉的形式排泄于沟谷或地表,另一部分沿裂隙带向斜坡下部径流,最终排泄于第一水文地质单元拟建隧道进口侧的青峪沟,以及第二水文地质单元拟建隧道出口侧的三堆沟,地下水流向与山体走向及地表水流向基本一致,即*以西隧道进口端地下水流向以自东向西为主,而*以东隧道出口端地下水流向以自西向东为主,在隧址区深部整个大的水文地质单元内,为由西向东流,最终汇入白龙湖,在隧址区中上部地下水流运动行为非稳
24、定空间混合流,以紊流为主,整体上为弱富水区。青峪沟为隧道进口地下水及地表水的主要排泄点及最低侵蚀基准面,青峪沟大致由西向东汇入白龙湖。总体而言,评估区气象条件对边坡工程影响大,斜坡类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强台风、暴雨有密切关系。第二节 地形地貌该评估区*位于川西北与甘肃省交界的龙门山山脉北端中山区,穿越坪头山。隧址区距广元市青川县SE向约27km,北端进口位于甘肃文县中庙乡下院社清峪沟村清峪沟,距姚渡镇约3km,南端出口位于四川省广元市青川县沙洲镇三堆村三堆沟安瓜坪,距沙洲镇约5km。隧道进出口外侧均有乡村机耕道向外通往G212国道,交通条件较方便。该评估区位于龙门山北部中山区,区内山势陡峻,沟谷纵
25、横,呈现岭谷相间的自然景观,属构造侵蚀中山地貌。隧道穿越坪头山主要山体*,该山体总体延伸方向呈北东向,与区内主要构造线走向呈小角度相交。相对高点为*,标高约1650.6mm,相对低点为隧道进口外侧的青峪沟(标高约为700mm)和出口外侧的三堆沟沟床(标高约为670mm),相对高差达980余米。隧道穿越的该段的该段山体冲(溪)沟发育,地面切割强烈,地势陡峻,多陡崖急坡,一般坡度约为4060,山体浑厚。地表杂草丛林发育,其中丛林以灌木为主,此为乔木,基岩出露于陡崖沟谷处。综上所述,评估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地势起伏大。第三节 地层与岩石一、地层(一)区域地层根据区域资料、评估区综合地质调查成果,出露
26、的地层为新生界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崩坡积层、冲洪积层、下古生界前泥盆系碧口群中亚群第三段地层及加里东期侵入岩闪长岩。1、第四系全新统坡残积层以粉质粘土为主,呈褐黄色、软塑状,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质较纯,断面平整光滑,手捻略有滑感,局部夹少量强风化绿英石英片岩角砾,呈棱角状。该层主要分布于进口外侧的侯家沟两岸斜坡,并在洞身段的宽缓斜坡及山脊附近零星分布角砾土等,厚06m。2、第四系全新统崩坡积层以块石为主,次为碎石土,呈灰、黄灰、绿灰等杂色,稍湿,松散中密,一般粒径组成为:200mm约占2580%,20060mm约占1045%,602mm约占510%,余为粉、粘性充填,石质成分以石英片岩、闪长岩
27、、安山凝灰岩、砂质板岩等,呈棱角状,局部具架空现象。广泛覆盖于隧道洞身及进口斜坡上。进口覆盖块石土,厚3.5m4.5m,稍湿,松散。3、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主要沿隧道进口外的溪沟沟床附近分布,在洞身段冲沟一带亦有分布,以漂、块石土为主,浅灰绿色,潮湿饱和,松散中密,一般粒径组成为:200mm约占80%,20060mm约占10%,602mm约占5%,余为砂质及粉粘粒充填,石质成分以强风化绿泥石英片岩和石英闪长岩为主,呈次棱角状为主。4、加里东期侵入岩(石英)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浅灰白,浅灰绿色,半晶质斑状结构,似斑状结构,块状结构,具若变质现象,微具千枚状构造,矿物成分以角闪石、斜长石、石英为
28、主,次为少量绢云母,绿泥石,黑云母,弱绿泥石化,千枚化,片理化,局部夹流纹岩透镜体。该地层岩性岩质坚硬,锤击声脆,震手,岩体较完整完整,局部见节理密集带。出露于*以北地区,地层呈角度不整合关系,夹大量安山凝灰岩透镜体及石英岩条带。5、下古生界前泥盆系碧口群中亚群第三段该地层岩性区内主要为安山凝灰岩、石英片岩、绿泥石英片岩、石英千枚岩、捐云千枚岩、砂质板岩及凝灰岩等呈不等厚互层状产出、夹安山岩、蚀变大理岩、石英岩及流纹岩透镜体,为主要基岩地层,呈平行整合接触关系,加里东期闪长岩呈岩墙、岩脉状侵入其中,呈角度不整合。2、地震根据2008年6月11日发布的GB 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分
29、图国家标准第1号修改单,该区地震动峰值加速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征周期0.40s,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度。第四节 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一、地质构造边坡位于秦岭地槽褶皱系之摩天岭加里东褶皱带之牙包咀复背斜南翼,南距龙门山后山断裂F4青川大断裂约4km,受来自北西方向的挤压和龙门山断裂带的影响,区内常伴有高倾角逆冲断层及次一级轴部紧闭褶皱。区内小型褶皱及断层发育。1、断层Fj1:该断层为钻孔揭露,断于前泥盆系碧口群、中亚群第三段石英千枚岩中,为隐伏断层,破碎带为碎裂岩。灰绿色、灰色,破碎结构,块状、层状构造,岩芯挤压揉皱现象明显,偶见镜面,岩质软,小刀易刻划,岩芯破碎,多呈扁柱状,碎块状,块
30、径815cm不等,锤击易碎,遇水及风化涨裂。其母岩成分为石英千枚岩。层状倾角与母岩一致,两盘岩石较脆易裂。Fj2:该断层地面表现为岩体破碎,后经钻孔证实。断层在测区内自刘家山穿鞍部沿陡崖及顺沟槽延伸,断层面略呈阶梯状,具擦痕及阶步,走向在N50N80E之间,倾向NW,倾角约66左右,为压扭性逆冲断层,发源于前泥盆系碧口群中亚群第二段中,断层破碎带宽520m,带内岩体为断层角砾、夹少量断层泥。其上下盘岩体破碎,产状紊乱,岩性均为凝灰质角砾岩,两盘影响带宽约2050m。Fj3:该断层地面表现为韧性断层,岩性为麋棱岩,宽15m不等,与上述Fj2相距约45m,走向在N5080E之间,倾向NW,倾角约6
31、8左右,为压扭性逆冲断层。至前泥盆系碧口群中亚群第二段凝灰质砂岩与捐云千枚岩呈断层接触。根据钻孔揭露为灰黑色,麋棱结构,眼球状构造。基质含量约占50%,矿物成分为石英及绢云母等;碎斑成分为石英及千枚岩等,呈次棱角状及少量次圆状,一般粒径为15mm,最大约15mm。具碳化现象,稍污手;岩质极软,指甲易刻划,手可捏碎,保水状态局部会产生崩解;其上下盘岩体破碎,产状紊乱,上盘为凝灰质砂岩,下盘为捐云千枚岩,产状变化不明显,为33771,两盘影响带宽约520m。Fj4:该断层距Fj3之南约100m平行展布,其性状与Fj3相同,产状32764,断层岩为麋棱岩,破碎带窒窄,约2m,其上下盘岩体破碎,产状紊
32、乱,上盘为捐云千枚岩,产状33771,下盘为凝灰质砂岩,产状31540,两盘影响宽约520m。Fj5:该断层在老鼋里以北的鞍部向E、W延伸,断层面略呈阶梯状,具擦痕及阶步,走向在N5080,之间,倾向NW,倾角约67左右,为压扭性逆冲断层。该断层至凝灰质砂岩与砂质板岩呈断层接触。断层带宽510m,破碎带岩性为碎裂岩及断层角砾,夹断层泥。其上下盘岩体破碎产状紊乱,上盘为凝灰质砂岩,产状为31540,下盘为砂质板岩,板埋主体产状1272,两盘影响宽带约1020m。Fj6:该断层位于老院里南侧。在地表调查中,由于坡体强风化层厚度大,坡体岩性产状变化大,在老院里南东侧寻得断层点,倾向NNW,倾角72,
33、以北推测该处为断层,根据区域性质,采用其产状为板理产状,1272.断层断于砂质板岩中,断层岩为断层角砾,宽1030m,上盘产状为1272,下盘产状为30231,两盘影响带宽约2050m。Fj7:该断层为推测断层。由于砂质板岩与石英片岩接触带风化层厚度大,覆盖好,且在完整岩体处调查得产状背立。故推测断层的存在性。根据区域资料推测其产状同Fj6,上盘砂质板岩产状30231,下盘石英片岩产状18033。破碎带为断层角砾,宽约510m,两盘影响带宽约1020m。上述7条断层,除Fj1Fj3由于钻孔查明其宽度外,其余断层由于洞身地表覆盖层厚,强风化层厚度大,故断层的定性及破碎带宽度的确定存在误差。除上述
34、7条断层外,洞身可能还隐伏有其它更多的小型断裂构造或造破碎带。(2)拖曳褶皱受构造及区域作用影响,区内岩层均具挤压揉皱现象,且明显,岩层具扭转现象。在*出口外侧形成,倾向NNW,产状33272。北侧岩层受Fj7影响,倾向NEE向,产状82961827,南侧倾向NNW,片理产状03422529。(3)节理受区域构造及区域变质作用影响,区内节理,裂隙较为发育,特别是洞口埋深较浅段,岩体较破碎较完整,呈裂隙块状及块状,层状结构。(五)评估区内构造1、断裂根据*进口地质资料,西侧断裂(F103)从评估区南东侧通过,但在野外实地调查中,该断裂构造表现不明显,仅在南段边坡见一宽3m的节理裂隙发育带(带内节
35、理、裂隙、石英脉、中性岩脉发育),即为Fj1断裂在该处的表现。Fj1断裂的活动性较弱,对评估区的主要影响即通过处节理裂隙发育,岩石的完整性较差,总体对评估区的影响较小。2、节理裂隙评估区边坡上节理裂隙较发育,根据其所处位置的差异,其节理裂隙发育也具有一定的差异。评估区北侧边坡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密集,一般34条/m,裂隙面较光滑,大多呈波状弯曲,延伸长度一般较小,约23m,主要发育如下几组: = 1 * GB3 28843 = 2 * GB3 1391597080 = 3 * GB3 24370 = 4 * GB3 5661南侧及西侧边坡节理裂隙发育程度较北侧边坡弱,节理裂隙密度一般12条/m
36、,但裂隙平坡,延伸长度较大,一般35m,甚至达10余m,主要有如下3组: = 1 * GB3 2352505060 = 2 * GB3 3070 = 3 * GB3 1855055二、新构造运动区域新构造运动以差异断块升降为主要特征,形成了多级河流阶地、海成阶地、水下岸坡、断陷盆地、断块三角洲、低丘陵台地等一系列独特的地貌单元。断裂也有不同程度的活动,火山、地震、温泉的活动也与其有关。实测资料*范围内边坡上升速率为0.281.25mm/a。三、地震(一)区域地震活动空间分布特征评估区在位于青川地震活动带,历史上未发生过8级的强震。(二)区域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图 青川地震带序列MsT图(,14
37、00-1999)综上所述,评估区地质构造中等,处于地震基本烈度度区内,区域地壳稳定性为基本稳定,对评估边坡的影响较小。第五节 水文地质条件一、地下水类型根据评估区内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含水岩组特征,将其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基岩裂隙水两种类型。1、松散岩类孔隙水分布在第四系残坡积层的颗粒孔隙之中,一般属潜水性质,局部具承压性质,主要含水层为残坡积粉质粘土层。残坡积粉质粘土含水层:含水层由粉质粘土和砂质粘性土构成,厚度一般2.07.0m,分布于山体表部,土质较松散,利于降水的入渗及地下水的渗透,透水性中等;由于含水层分布于高陡的斜坡上,地下水补给及径流通畅,地下水迅速向坡下渗流,不利于地下水的赋存,
38、水量贫乏,仅局部有上层滞水。根据区域资料,该含水层渗透系数为0.00290.078m/d,渗透系数平均值0.0340.049m/d。2、基岩裂隙水分布在评估区基岩山区及第四系孔隙潜水的下部,主要为块状基岩裂隙水,含水岩组为侏罗系火山岩,赋存于基岩的节理裂隙中,呈网格状及脉状,分布不均匀,水力性质以潜水为主,在山间谷地一带局部具承压性质。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雨补给,由于区内地形高差较大,地下水径流较通畅,排泄于山间低洼的溪沟中,在备用地周边的高陡采石面上,可见多处地下水沿基岩裂隙渗出。地下水动态较不稳定,雨季和降雨后地下水位上升,水量增大;枯季则地下水位降低,水量减少。根据以往调查溪沟测流结果,
39、地下水径流模数5.74547.659L/Skm2,平均值为15.785 L/Skm2。由于区内大气降雨丰富,地表植被茂盛,岩石风化裂隙较发育,因此有利于地下水的补给、渗入和储藏,区内基岩裂隙水水量中等,局部裂隙较发育处水量较丰富。二、地下水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评估区第四系孔隙潜水分布范围较局限,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径流及排泄较好,排泄于下部的基岩裂隙水、溪流中。由于含水层分布于高陡的山坡上,有利地下水的径流和排泄,同时其厚度较小,分布范围小,不利于地下水的储藏,地下水量贫乏。基岩裂隙水的受含水层岩性、裂隙发育情况的控制,富水性及透水性极不均一。火山岩在构造变动作用下,岩石裂隙延伸长度
40、较大,裂隙一般呈开启状态,含水层富水性及透水性较好,在断裂裂隙附近甚至可形成水量丰富的强透水带。在基岩山区上部,由于岩石受风化作用的影响,裂隙大多呈开启状态,含水层富水性及透水性均较好。评估区地下水以基岩裂隙水为主,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由高处向低处径流,向附近沟谷、山前第四系含水层排泄及通过地下径流最终排泄入海。三、地下水水质1、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根据区域地下水资料分析结果,水化学类型以HCO3Cl-NaNa为主,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标准判别,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无腐蚀性。2、块状基岩裂隙水根据XXX地下水资源调查资料,评估区块状基岩裂隙水水
41、质类型为HCONaCa型,矿化度15.81258.33mg/L,pH值在6.07.2间。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标准判别,区内基岩裂隙潜水对混凝土无腐蚀性。四、地下水对边坡工程稳定的影响评估区地下水主要受降雨补给,当降雨入渗量大大超过土体排泄量时,岩土体易处于饱水状态,土体容重增大,抗剪强度降低,在自重及地下水渗流作用下,易产生边坡崩塌或滑坡破坏。同时,地下水沿岩石节理裂隙渗透,产生较大的动静水压力,对边坡岩石分离块体的稳定不利,是边坡岩石分离块体产生崩塌的重要因素。综上所述,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但对边坡稳定性有小量影响。 第六节 工程地质条件一、岩土工程地质分类根据岩土工
42、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将评估区的岩土体划分为松散土体、软质岩类及硬质岩类等3种类型。(1)残积层以粉质粘土为主,呈褐黄色、软塑状、干强度及韧性中等、质较纯,断面较平整光滑、手捻有滑感,局部夹少量强风化绿泥石英片岩角砾,呈棱角状。该层主要分布于进口外侧的侯家沟两岸斜坡,并在洞身段的宽缓斜坡及山脊附近零星分布角砾土等,厚06m。以块石为主、次为碎石土,呈灰、黄灰、绿灰等杂色,稍湿、松散中密,一般粒径组成为:200mm约占2580%,20060mm约占1045%,602mm约占510%,余为粉、粘粒充填,石质成份以石英片岩、闪长岩、安山凝灰岩、砂质板岩等、呈棱角状,局部具架空现象。广
43、泛覆盖于隧道洞身及进口斜坡上,覆盖块石土,厚3.54.5m,稍湿、松散;出口堆积块石土,厚度约6.2m(K5535)15.5m(K5598R12.35m),松散中密。(2)绿泥石英片岩浅灰、灰白色、变晶结构、片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含绿泥石及少量绢云母及黄铁矿晶粒。岩质坚硬,小刀可刻划,锤击声脆,片里结合较差,局部具碳化现象及绿泥石英化黑硬现象,碳化后岩石呈深灰、黑灰色,层间结合较好,该层浅部风化及卸荷载裂隙发育,岩体破碎,单层厚度不均,与闪长岩和安山凝灰岩、砂质板岩等接触产出,与安山凝灰岩互层。(3)基岩石英片岩:灰、浅灰绿色,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次为绿泥石,片里发育,层间结合较差,岩
44、体完整性较差,局部片理面见火山碎屑,局部夹石英及透镜体。岩质较硬。二、工程地质条件评价评估区地层岩石类型较简单,地质构造不发育,局部地段节理裂隙较发育,对岩质边坡的稳定性具明显影响。评估边坡岩土体组成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坡积层,顶部覆盖少量残坡积粉质粘土,位于边坡顶缘残坡积土层及强风化岩,稳定性较差,对边坡的稳定性影响明显,边坡目前出现的崩塌及滑坡主要出现于该类岩土体中。边坡岩体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好,局部地段节理裂隙较发育,对边坡稳定不利。综上所述,评估区工程地质条件中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为边坡稳定性问题。第七节 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估区位于*进口边坡,原始地形为茶地。因*高速公路建设,
45、进行了场地平整、人为切坡等,改变了原有地形地貌,形成了高陡的人工边坡,破坏了边坡的自然平衡,形成崩塌、滑坡等边坡地质灾害隐患。因此,评估区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强烈。小结:评估区地形地貌条件复杂,地层岩石简单,地质构造中等,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工程地质条件中等,地震基本烈度度区内,区域地壳基本稳定,人类工程活动强烈,对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强烈,因此,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复杂。致灾因素分析:人类工程活动开挖山体形成的边坡高陡临空面是形成评估区地质灾害的控制因素,降雨是导致地质灾害发生的激发因素,其余因素为从属因素。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第一节 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根据实地调
46、查,评估区已发生的地质灾害为滑坡一种类型。一、滑坡经过调查评估区已发生滑坡共有一处,其特征如下:滑坡位于评估区南侧,边坡为原始地形边坡,边坡总长约100m。由于评估区连降强暴雨,大量的地表水迅速补给坡体。7月16日该边坡发生滑动破坏,主滑方向50。滑坡体在平面上呈半椭圆形,面积约300m2,滑坡体厚度1-3m,滑坡体积约600m3,属于浅层小型土质滑坡滑坡由坡残积层组成,主要为块石土组成,最大厚度3m。块石结构不均匀,其下为不同风化程度的捐云千枚岩。强风化岩裂隙发育,岩质软,浅表层岩体受各种不同的结构面相互切割,支离破碎,以散状结构为主。边坡为土质坡,坡度50,坡高60m。滑坡形成主下由以下因
47、素控制: = 1 * GB3 滑坡体原始边坡由坡积层及捐云千枚岩构成,土; = 2 * GB3 200年7月15日前后,青川地区连续强降雨入渗,使边坡土体浸水,土体自重增加,强度降低; = 3 * GB3 降雨入渗在强风化基岩与上覆残坡积土层接触面附近形成上层滞水带,使该带土体饱和,强度降低,形成较强的动、静水压力,从而导致边坡沿该带形成软弱面,产生滑移变形。该滑坡目前已采用削坡减载,坡顶及坡面排水,隐患已消除。第二节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一、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标准地质灾害危险性是判别可能产生地质灾害严重程度的依据,危险性大小取决于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和受灾体被危害程度(危害性)。根据国土资源部
48、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结合广东省国土资源厅广东省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实施细则(试行)有关规定,依据表3-1、3-2综合评估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及危险性。表3-1 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分级确定要素发育程度规 模活动性稳定性治理难易程度强发育大型强差难治理,宜避让或采取专门治理措施中等发育中型中等中等较易治理弱发育小型弱较好易治理表3-2 地质灾害危险性分级 确定依据危险性分级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危险性大强发育危害大危险性中等中等发育危害中等危险性小弱发育危害小建设项目及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和人员伤亡情况,危害性大小主要与地质灾害危害对象的破坏程度或影响程度及其损失情况有关,采用
49、表3-3分级原则对评估区内地质灾害的危害性进行评估。表3-3 地质灾害危害程度分级 危害对象危害程度分 级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破坏程度对场地和地基稳定性影响程度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情况危害大强烈破坏大大危害中等一般破坏中等中等危害小轻度破坏小小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1、滑坡已发生1处滑坡,体积约503000 m3,为小微型滑坡。滑坡造成道路人行道变形破坏,挡墙裂缝,后缘表成拉张裂缝,使交通中断,为治理该滑坡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其危害较严重,危险性中等。评估区已发地质灾害主要为滑坡,规模较小,滑坡造成的损失较大,危害及危险性中等。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一、边坡稳定性定性
50、分析1、边坡稳定性定性分析边坡顶部覆盖的残坡积土层面起伏,分布不稳定,厚度变化较大,土质不均匀,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由于5.12地震顶部为拉张松驰区,在降雨及地表坡流的冲刷作用下往往产生崩塌及滑坡,其成为影响*进口施工区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之一,已发崩塌及滑坡往往位于该段;由于该层分布不连续、土质不均匀,受切坡高度和坡度的控制,形成的崩塌、滑坡分布较局限,规模较小。综上所述,评估区自然山体边坡经过长期的地质作用,达到自然平衡,处于稳定状态。后经*高速施工削坡,在坡脚形成高陡人工边坡,破坏了山体的自然平衡,产生小规模滑坡,边坡未出现大规模的变形、破坏迹象,总体处于稳定状态。2、工程地质类比法
51、*进口施工区边坡稳定性评价工程地质类比法主要采用自然斜坡类比法,该方法是通过统计地质结构、岩性、构造部位、水文气象条件等与拟评价边坡相似的稳定天然斜坡的坡高、坡面水平投影长度的之间关系,从而判断设计边坡或拟评价边坡的稳定性。自然斜坡的外形受地质结构、岩性、气候条件、地下水赋存状况、坡向等多因素影响。稳定的自然斜坡的高度和坡面投影长度一般依循下列关系:式中 H自然斜坡高度L自然斜坡坡面投影长度a、b常数将与拟评价斜坡相类似的自然斜坡调查所得H、L进行统计回归分析,即可判断拟评价边坡的稳定性,也可估计拟设计边坡的稳定状况,或推测更高的自然坡的稳定坡度,由于新开挖边坡岩土体较新鲜,在相同高度下其稳定
52、性比自然斜坡好,即新开挖斜坡的坡度根据岩土体组成的差别可比自然斜坡高35。由于工作区范围较小,可供进行统计分析的边坡露头较少,经踏勘和分析区域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根据构造以及地下水赋存等与工作区地质环境条件相近的天然斜坡进行坡高和坡长统计。将选取的天然斜坡按60m高度划分为若干档次,将所获数对建立线性方程,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得:对数回归方程: 幂函数回归方程: 相关系数: 根据该回归关系,对*进口施工区边坡各坡段的稳定性进行分析:西侧边坡:由于该段边坡长度大,坡面曲折有变化较大,因此选择两段进行稳定性分析,北段选择在II3-871控制点西侧坡顶凸出位置,坡顶标高755m,坡脚标高约693
53、m,坡高62m,坡面水平投影长90m,坡率为1:0.69;根据回归关系分析,该边坡高度在60m时,其水平投影长度90m,坡率为1:0.58时,边坡即可达到稳定,因此,西段边坡北段总体处于稳定状态。东侧边坡:选择其最高点进行分析,坡顶标高740m,坡脚高程度约693m,坡高47m,其水平投影长度120m,坡率为1:0.39,根据回归关系分析,该边坡高度在47m时,其水平投影长度120m,坡率为1:0.32,因此,该边坡属基本稳定边坡。其余地段边坡高度不大,坡度一般在45左右,其整体稳定性较好,在此不再逐一进行分析。综上类比分析表明,*进口施工区边坡整体处于稳定状态。3、边坡岩石结构面稳定性分析岩
54、质边坡的稳定性与组成边坡的岩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边坡的规模、形态、空间分布,软弱面的发育和分布特征有着紧密的关系。(1)西侧边坡该边坡坡脚因修建道路进行了修整,坡脚易于到达,因此,选择两段进行了节理裂隙统计,JL1位于边坡东段,该段边坡岩石节理裂较发育,密度较大,一般34条/m,大多数裂隙延伸长度不大,约23m,裂隙面弯曲,但较光滑,共测得37组数据。经节理裂隙密度统计分析,主要有四组优势的节理裂隙结构面(图4-1a)。根据边坡优势结构面的极射赤平投影图(图4-1b)可见, = 1 * GB3 组裂隙与坡面倾向相反, = 2 * GB3 、 = 4 * GB3 组裂隙面与边坡呈大角度相交,且较陡
55、直,边坡上的岩石块体不具备沿 = 1 * GB3 、 = 2 * GB3 、 = 4 * GB3 组裂隙面滑移的空间条件; = 3 * GB3 组裂隙与坡面处于同一侧,倾向较接近,但由于该组裂隙很平缓,岩石块体不具备沿该结构面产生滑移的动力条件。从JL1点4个结构面组合情况看, = 1 * GB3 组裂隙与 = 2 * GB3 = 3 * GB3 = 4 * GB3 组裂隙的组合交线A、B、C均处于边坡面对侧,倾向与边坡相反, = 2 * GB3 = 4 * GB3 组裂隙组合交线虽位于边面的同一侧,但其落在边坡面投影之内,倾角大于坡角,因此岩石块体缺乏沿上述结构面的组合面滑移的空间条件; =
56、 2 * GB3 = 3 * GB3 组裂及 = 3 * GB3 = 4 * GB3 组裂隙的组合交线虽位于边坡的同一侧,且在边坡面投影的外侧,但其倾角很缓,岩石坚硬,裂隙面强度及摩擦力大,边坡岩石块体不具备沿组合面产生滑移的动力条件;由上分析可见,在*进口施工区西侧,边坡岩石块体不具备沿节理裂隙面及其组合面产生滑移破坏的空间条件和动力条件,稳定性较好。但在现场测量中发现,由于该点的裂隙较发育,密度大,切割岩石形成的块体较小,受 = 2 * GB3 = 3 * GB3 = 4 * GB3 组裂切割形成的小块体,在坡面水流及强降雨入渗至裂隙形成的动、静水压力作用下,可以获得足够的滑移和转动倾倒动
57、力,形成小块体的撒落。图4-1a 节理裂隙倾向等密度图 图4-1b 极射赤平投影图节理裂隙统计点JL2位于*进口施工区西侧,该段边坡岩石节理裂较发育,密度较大,一般34条/m,大多数裂隙延伸长度不大,约23m,裂隙面弯曲,但较光滑,共测得41组数据。经节理裂隙密度统计分析,主要有三组优势的节理裂隙结构面(图4-2a)。根据边坡优势结构面的极射赤平投影图(图4-2b)可见, = 1 * GB3 组裂隙面与坡面交角较大,且倾角平缓, = 2 * GB3 组裂隙面与坡面近垂交, = 3 * GB3 组裂隙与坡面处于同一侧,但倾角较坡角陡,因此,边坡岩石块体不具备沿上述结构面产生滑移的条件;从JL2点
58、3组结构面组合情况看, = 1 * GB3 = 2 * GB3 组裂隙组合交线A虽与处于边坡同一侧,倾向与坡向相近,处于边坡面投影的外侧,但其倾角平缓,仅为20,同时岩石坚硬,裂隙面强度及摩擦力大,边坡岩石块体不具备沿该组合面滑移的动力条件; = 1 * GB3 = 3 * GB3 组交线B位于边坡的同一侧,但其与坡向垂交, = 2 * GB3 = 3 * GB3 组裂隙组合交线虽位于边面的同一侧,但其落在边坡面投影之内,倾角大于坡角,因此岩石块体缺乏沿上述结构面的组合面滑移的空间条件;由上分析可见,在*进口施工区西侧,边坡岩石块体不具备沿节理裂隙面及其组合面产生滑移破坏的空间条件和动力条件,
59、稳定性较好。(2)东侧边坡*进口东侧边坡坡脚线延伸长度约120m,边坡走向呈东西走向,坡面弯曲,形态不规则,坡高847m,总体坡度4560,由于该坡面高陡,坡脚地段难以通达,所以,仅在边坡南段坡脚岩石露头较好地段进行节理裂隙测量(JL3点),通过观测后,确定该这坡发育的主要节理裂隙有三组(图4-3),裂隙面光滑平直,密度12条,延伸长度较大,可达35m,所切割形成的岩石块体较大。从边坡节理裂隙极射赤平投影图可见, = 1 * GB3 组裂隙面与坡面方向相近,且倾角较陡,而小于坡角,边坡岩石块体易沿该结构面滑移; = 2 * GB3 、 = 3 * GB3 组裂隙与坡面大角度相交,边坡岩石块体不
60、具备沿其滑移的空间条件。从JL2点3组结构面组合情况看, = 1 * GB3 = 2 * GB3 组裂隙及 = 1 * GB3 = 3 * GB3 组裂隙的组合交线A、B均位于边坡投影的同一侧,且位于边坡投影的外侧,倾角为35及45,但其倾向与坡向的交角大于40,因此,边坡岩石块体不具备 = 1 * GB3 = 2 * GB3 组裂隙及 = 1 * GB3 = 3 * GB3 组裂隙的组合面滑移的空间条件,但边坡面转折与组合面相近时,边坡岩石块体可能发生滑移破坏; = 2 * GB3 = 3 * GB3 组裂隙组合交线虽位于边坡面的对侧,其组合面与边坡构成反向坡,因此岩石块体上具备沿 =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销售部门年度工作总结
- 科技公司专利代理协议(3篇)
- 数学主题演讲5分钟(34篇)
- 技术工程师岗位职责(33篇)
- 工程技术员个人年度工作总结范文
- 2024年铝锻压材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茶文化与茶艺鉴赏 教案 项目三 明茶礼-茶艺礼仪
- 智慧视觉AR交互装置技术要求征求意见稿
- 上海市市辖区(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统编版质量测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深圳2020-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专题06 阅读匹配(原卷版)
- GB/T 41365-2022中药材种子(种苗)白术
- GB/T 18371-2001连续玻璃纤维纱
- GB/T 12527-2008额定电压1 kV及以下架空绝缘电缆
- 一级建造师考试题库及答案(全国通用)
- 竣工工程销项工作计划表
- 公司社会责任管理制度
- 高速公路施工全流程标准化手册
- 2022届北京市东城区高三语文一模语文试卷讲评课件
- 通力电梯技能培训教材系列:《KCE控制系统课程》
- 模板-侦查阶段第二次会见笔录
- 2023年惠州仲恺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