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心理状况形成(xngchng)的影响因素 心理矫治中心-赵立群共三十五页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共三十五页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便(su bin)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们训练成我所选定的任何类型的特殊人物,如医生、律师、艺术家、商人或乞丐、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们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 华生共三十五页心理状况形成影响(yngxing)因素家庭因素 家庭结构、家庭教养(jioyng)方式、家庭关系社会因素 社会文化、学校教育、同辈群体的影响、大众传播工具的影响个体因素 生物学因素、认知因素、个性因素、情
2、感因素共三十五页一、家庭结构核心家庭核心家庭指两代人组成(z chn)的家庭(夫妻两人及其未婚孩子 )大家庭即几代同堂的家庭,目前中国一般为三代同堂家庭。破裂家庭只有父母一方和孩子所组成的家庭。共三十五页核心家庭独生子女(d shn z n)家庭 独生子女的优势自信(zxn);与父母感情融洽;感情及独立能力比较强 独生子女的缺点任性;占有欲强;易霸道;孤独感强;自私 单独二胎,全面二孩共三十五页大家庭几代同堂(tn tn)家庭优点:受成人教育及爱抚时间较多,社会适应能力强。 缺点:易出现隔代溺爱(n i),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代际不一致导致孩子无所适从,形成焦虑不安、恐惧等不良特征共三十五页破裂
3、(pli)家庭单亲家庭青少年性格扭曲心理(xnl)调适困难在情绪、品德、性格、学习方面出现困难共三十五页二、家庭(jitng)教养方式民主型理性、民主(mnzh)、严格、耐心专制型严厉、不近情理、惩罚溺爱型极端宠爱、不加控制忽视型漠不关心、不提要求共三十五页1、民主型教养(jioyng)方式调查显示,“民主型”家庭教育方式有利于子女创造力的培养。从父母文化程度(chngd)与“权威型”教育方式的关系看,越是文化程度(chngd)高的父母越会采取“权威型”教育方式。 共三十五页“宋氏三姐妹(jimi)”之父宋耀如的家教之道 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是中国著名的“宋氏三姐妹”,是20世纪中国最显耀的
4、姐妹组合。她们对20世纪的中国拥有(yngyu)不可思议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共三十五页2、专制型教养(jioyng)方式这种传统的家庭教养风格强调家长的权威形象,孩子必须服从父母的权威,没有商量的余地,只有孩子听父母的,父母从不听孩子的。这种教养方式的好处是父母负起了管教孩子的责任(zrn)。在这种管教方式下成长的孩子成才的几率也比较高,但易出现焦虑、退缩等负面情绪和行为。共三十五页专制(zhunzh)的流行虎妈战歌共三十五页3、溺爱型教养(jioyng)方式溺爱型这是在包办型基础上向极端发展的家教方式。家长视孩子为心肝宝贝,不能让孩子受一点“委屈”,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
5、顺,甚至违背社会公德而满足孩子的不正当要求。有的家长为了给自己的孩子出气而去邻居(ln j)打架;孩子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公益劳动,家长就给孩子写“病假条”。 共三十五页4、忽视型教养(jioyng)方式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漠不关心,既不提出具体(jt)要求和行为标准,也不会表现出对孩子的爱。他们不会付出努力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和成长条件。这种极端的忽视可以被视为是对孩子的一种虐待,也是对孩子感情和物质生活的一种剥夺。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容易出现适应性障碍。对学习不感兴趣,自控能力较差,成人后表现出较高的犯罪倾向。共三十五页三、家庭(jitng)关系良好的家庭氛围是个人成长的根本保障,和谐的家庭关
6、系为子女树立榜样,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问题家庭成长的孩子缺安全感、缺友爱(yu i)、缺亲情,倾向于从外部寻求刺激,弥补空虚,投入不良群体的几率较高。共三十五页澳大利亚著名医学教授布鲁斯.罗宾逊的研究表明:导致青少年吸毒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少一位与其(yq)关系密切、对其关爱的父亲。共三十五页儿时被忽视、被贬低、被摧残的孩子成人后带有隐藏的伤疤,他们(t men)很多人选择的补偿方式是让自己残忍、无情、愤世嫉俗,倾向于心怀怨恨、寻求报复或战胜对手。流行心理学:暴徒多是那些缺乏安全感的人,恶棍多是那些尽力掩盖自尊缺失痛苦的人,大声疾呼并自我推销的多是那些缺乏自信的人。共三十五页谈一谈你的家庭(j
7、itng)你的家庭(jitng)结构是怎样的?小时候你接受何种家庭教养方式? 你现在的家庭关系怎样?你现在有孩子吗?他(或她)的现状怎样?你准备对他(或她)采用怎样的家庭教养方式?共三十五页社会因素对心理状况(zhungkung)形成的影响一、社会文化的影响(yngxing)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文化受到西方“异质”文化冲击,其中有文明,亦有糟粕。文化碰撞形成社会多元文化,其价值观引起青少年思想上的骚动和价值观的失范。共三十五页吸毒(x d)亚文化的形成在西方文化的渗透(shntu)下,社会上产生了毒品亚文化或称吸毒亚文化。这种亚文化包括一定的社会风尚成分,或者干脆说, 有一种视吸毒为荣、崇尚
8、吸毒的道德风尚。正是这种风尚腐蚀着人们的灵魂,破坏着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共三十五页二、学校教育(jioy)的影响学校是人们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学校教育不当(b dn)将导致青少年心理失调,导致心理障碍,并产生各方面的问题行为。共三十五页三、同辈(tngbi)群体的影响同辈群体又称同龄群体,是由一些年龄、兴趣、爱好、态度(ti du)、价值观、社会地位等方面较为接近的人所组成的一种非正式初级群体。同辈群体是一个人成长发展的一个重要的环境因素,尤其是在青少年时期,同辈群体的影响日趋重要,甚至有可能超过父母和教师的影响。同辈群体具有平等性和自发性。同辈群体亚文化
9、,对青少年社会化有重要影响。正面的影响主要是提供最初的比较正式的角色承担的机会和提供人际交往的机会。而负面的影响是背离主流文化,如吸毒群体的形成。 共三十五页近朱者赤(jn zh zh ch),近墨者黑美国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尔把毒品上瘾看成是一种(y zhn)习得行为,即把吸毒看作是一种学习过程,这种过程是用毒者在其他毒友的“毒品文化”薰陶下发生的,经过“毒品文化”的浸洗,毒友们都学会一套特有的毒品语言。的确,这些操着共同语言的毒友们只将精力放在为自己和友人搞到需要的毒品上,由此他们几乎断绝了自己与正常人、与社会的交往,把自己塑造成被社会遗弃的人,被遗弃的孤独、失落又使他们更加疯狂地陷进“毒品
10、文化”中不能自拔。 共三十五页四、大众传播工具(gngj)的影响对于“80后”、“90后”的年轻一代来说,电视、数码产品就像家中的桌椅一样平常普通,而电脑更是作为令人着迷的技术奇迹般地进入他们的学习生活。另外,由于这一代都是“独生子女”,缺少玩伴,所以他们把更多时间发在电视和网络中。有研究表明,90的青少年从媒体中获得对社会的认知和规则,媒体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成长。因此,媒体的发展变化对青少年的社会化成长影响已经不容忽视。青少年成长与现代传媒的发展息息相关,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已将传媒列为除家庭、学校、同龄(tn ln)群体以外影响青少年发展的重要因素。 共三十五页传媒(chun mi)的负面
11、影响大众传媒已经成为社会成员获取信息和社会生存资源的重要途径,它的主要载体是报纸(bozh)、电视、电影、杂志和互联网。人们充分享用着传媒的快捷和便利的同时,也不断对大众传媒中的诸多弊端表示忧虑。媒体减少了家庭成员的交流、造成未成年人阅读时间减少和观众“傻瓜化”倾向传媒的不良宣传: 1.对性题材的滥用 2.对暴力的崇拜 3.对超自然力量的渲染 4.对美的另类化 共三十五页第三节个体因素(yn s)的影响一、生物学因素的影响 1、遗传因素,常言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指的就是生物的普遍现象遗传。遗传因素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人的某些心理问题的形成,与其父母的某些遗传因素有直接(zhji)联系
12、。德国精神病学家卡尔曼的研究表明:父母均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发病率为68.1%;有一方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子女发病率为16.4%;家庭无精神分裂症患者,发病率为0.85%。研究表明:多动症儿童与遗传素质有关,如同卵双生子同病率为85.7%,异卵双生子为33.3%。 共三十五页2、病毒感染由病菌、病毒(如脑梅毒(mid)、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会损害人的神经组织结构并导致气质型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病毒感染是造成儿童智力迟滞或痴呆的重要原因。共三十五页3、躯体(qt)疾病及其他因素躯体(qt)疾病所致精神障碍是由于脑以外的躯体(qt)疾病,如躯体(qt)感染、内脏器官疾病
13、、内分泌障碍、营养代谢疾病等,引起脑功能紊乱而产生的精神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主要有:意识障碍 、认知障碍、人格改变、精神病性症状、情感症状、神经症样症状或以上症状的混合状态。 共三十五页二、认知(rn zh)因素的影响认知对心理行为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认知失调,就会产生认知的矛盾和冲突,使个体感到紧张、烦躁和焦虑。认知因素(yn s)之间的失调程度越严重,则人们期望减轻或消除失调的动机也就越强烈。如果这种需要和动机长时间得不到满足,则可能产生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那些不良认知、歪曲的、不合理的、消极的观念或思想,常常会导致情绪障碍和非适应性行为。认知的严重失调,还会损害人格的完
14、整性和协调性,甚至导致人格变态。我们要保持自信,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对于外界刺激要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以保持正确的认知。共三十五页三、个性因素(yn s)的影响个性因素是心理活动(hu dng)因素的核心,它对心理健康影响最大。例如,同样一种生活挫折,对不同个性的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有的人可能无法承受或消极应付,从此自暴自弃;有的人则可能接受现实,正视挫折,加倍努力,奋发图强。相关研究表明,特殊人格特征往往是导致相应精神疾病,特别是神经官能症的发病基础因此,培养 健全的人格,是保持身心健康的关键因素之一。 共三十五页个性(gxng)影响心理健康性格的构成,有百分之四十来自先天成分,而剩下的百
15、分之六十是与家庭环境,生活经历有关系的。心理学家指出,如果孩子的至亲,比如父母,如果经常陪在婴儿身边留意婴儿的需要,那么这个(zh ge)婴儿因为感受到了被爱而变得有安全感和自信。在行为表现上,比较愿意和别人玩耍,喜欢接触外在的环境,有着很强的社交能力。共三十五页四、情绪(qng x)因素情绪是一个人内在精神世界的反映,是观察一个人内心世界的窗口,同时它标志着一个人个性成熟积极的情绪不但能调控不良情绪,而且还能治病;消极的情绪不但导致心理疾病,而且还可以导致生理疾病。例如情绪冲突、压抑与情绪急噪、易怒、好与人争斗、抑郁(yy)等有明显关系,也与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冠心病)、消化系统疾病(胃炎、胃溃疡等)有直接关系。 共三十五页共三十五页内容摘要心理状况形成的影响因素。从父母文化程度与“权威型”教育方式的关系看,越是文化程度高的父母越会采取“权威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DB15T 3593-2024黑土地农田侵蚀沟治理技术规程
- DB15T 3481-2024设施二氧化碳气肥施用技术规程
- 机器人结构优化设计考核试卷
- 水果种植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考核试卷
- 玉米种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优化考核试卷
- 围墙果园施工方案
- 危险品仓储安全事件处理流程考核试卷
- 氨纶纤维的生产工艺流程考核试卷
- 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体系建设考核试卷
- 2025年边角涂布印刷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下学期高一语文期中必刷常考题之作文
- 2025北京丰台高三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示范高中皖北协作区2025届高三3月联考试卷语文试题(含答案)
- 儿童福利政策课件解读
- 公司关联担保效力裁判规则完善研究
- 茶台买卖合同5篇
- 辽宁省营口市大石桥市第二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开学考试数学试卷
- 2025年法治素养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临床医师定期考核必考复习题库及答案(900题)
- 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对比分析
- 3万高炉转炉混合煤气柜技术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