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生态工程_第1页
林业生态工程_第2页
林业生态工程_第3页
林业生态工程_第4页
林业生态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面的红色字体为最近几年的真题1、植被保护2、石质侵蚀沟道特点和防护要求及其水土保持林体系配置3、草地退化的原因及更新复 壮方法4、沙地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5、小老树林带特点及改造技术6、沿海防护林体系 规划的原则和目标7、土地复垦需要考虑的因素8、林业生态工程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任务 9、从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资源环境容量的两层含义分析该地区植被建设所要遵循的原则1、 盐碱地主要特点是、含氧量高、ph值高2、影响林带防风效应主 要因子是、林带特征、地面特征3、风沙防治措施有 、化学固沙、 风力固沙和生物固沙4、林业生态工程设计包括总体布局和2、 可持续发展3、流域改良4、水土保持林体系5、植物篱6、

2、林带透风系数1、生态工程理论上包括的三个方面的技术2、天然林保护的的战略措施3、我国六大重点林业生态工程项目4、干瘠石质山地造林技术5、坡面水土保持林配置的总原则6、放牧饲料林树种选择要点8、煤矿废弃物的特点9、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抗旱节水造林技术措施1、流线2、保护及管理工程1、径流林业的主要特点和核心技术2,如何确定不同结构护田林带的混交类型和混交方 法3、盐质海岸的特点及防护林带的配置4、风力治沙的基本原理5、生态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合理性体现6、植被恢复的主要问题及主要措施第一章绪论林业生态工程:根据生态学、林学及生态控制论原理,设计、建造与调控以 木本植物为主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的工程技术,其

3、目的在于保护、改善与持续利用自然资源与环境。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 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状况的总称。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界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林业生态工程的主要内容:生物群落建造工程环境改良工程食物链工 程全球环境问题:温室效应、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荒漠化扩大、土地 退化、水资源危机、大气污染、臭氧层破坏、噪声污染等。第二章林业生态工程学的理论基础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系统和环境系统共同组成。生物系统包括有生 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还原者)。环境系统包括有太阳

4、辐射以及各种有机和 无机的成分。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联系,这三者是生态系统整 体的基本功能。干扰体系:是所有干扰类型、干扰频率和干扰强度在某一段时间过程中的总 和。生态学干扰:发生在一定地理位置上对生态系统结构造成直接损伤,非连续 性的物理作用或事件。生态学胁迫:生态系统在结构未受到直接损害时,其功能受到影响的情形。系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 元素(事物或工程)组成的。系统论的基本原则:系统的整体性原则系统的相关性原则系统的自组 织性原则与动态性原则系统的目的性原则系统的优化原则决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5个基本要素:资源的承载能力区域的

5、生产能力环境的缓冲能力进程的稳定能力管理的调节能力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原则:区域系统的整体性原则要素贡献的最小限制原则系统在空间分布上的连续过渡原则区域相似性与差异性互补原则区域系统演进趋势的趋稳性原则区域过程的振荡节律原则要素功能的双向递减原则环境的基本特性整体性和区域性变动性和稳定性资源性和价值性环境结构:指的是环境整体(系统)中各独立组成部分(要素)间数量的 比例关系、空间位置的配制关系以及联系的内容和方式。环境状态:是环境结构的运动和变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环境容量:在人来生存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前提下,环境可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称为环境容量。环境系统的功能特性:整体性、有限性、不可逆

6、性、隐显性。环境质量:是环境系统客观存在的一种本质属性,并能用定性和定量的方 法加以描述的环境系统所处的状态。环境质量的价值:多维性、动态性。水土保持林的配置:是指在一定的水土流失区域内,根据地形地貌特征和 水土流失规律,以及针对防护对象而营造的防护林。农田防护林规划设计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害设防、宜带则带、宜网则网。林带结构的3种基本类型:紧密结构、疏透结构、通风结构。营造防风固沙林的原则: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防护林体系:是指在一个自然地理单元(或一个行政单元)或一个流域、 水系、山脉范围内,结合当地地形条件,土地利用情况和山、水、田、林、 路、渠以及牧场等基本建设固定设

7、施,根据影响当地生产生活条件的主要灾 害特点,所规划营造的以防护林为主体的和与其他林钟相结合的总体。第三章全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总体规划中国大陆划分的9个生态环境类型区:三北地区:风沙综合防治区域,主攻方向及建设:在边缘地区控制沙漠化扩 大。南方丘陵红壤区: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护滩护岸防护林,农田防护网,改 造坡耕地,发展经济林果,人工草地,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第四章 林业生态工程的规划设计规划:为实现一定目标而选择和制订的一个最优的行动方针的自觉过程。生态规划:在深入分析人和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合理规划人类活动的安排, 称之为生态规划。林业生态工程规划:在一定地区范围内,根据当地的社会和自然条件以

8、及社 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对生产发展方向土地利用布局,生产奋斗目标及相应的 措施和技术指标实施步骤所做出的时间空间上的合理安排。设计:对规划和设计对象的体型和空间环境所做的整体性构思和安排。林业生态工程设计:对近期林业工程建设的具体安排。规划与设计之间的关系:规划是设计的前提和依据,设计是规划的深入和具 体体现,规划是反映战略的长远设想和全局安排,是领导决策和制定林业生 态工程建设的依据,设计是林业生态工程实施的依据,两者相辅相成,构成 一个完整的林业生态工程设计体系。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作用:是实现工程目标的重要途径合理安排工 程建设任务的一个重要手段工程项目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有效的控制工

9、程成本增强人们对林业生态工程重要性的认识规划设计的指导思想:全局性长远性实践性群众性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任务:制定林业生态工程总体规划方案提供林 业生态工程的设计指导林业生态工程的施工加强林业生态工程的科学性 保证林业生态工程的质量提高林业生态工程成效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整体性原则协调性原则灵活性 原则主体性原则循环再生原则可行性原则一般林业生态工程规划设计的内容:(1)基础调查:区域内的森林资源的状况、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自然资 源调查。(2)规划设计方案的提出:“三个表”的编制a立地类型表b林业生态工程典型设计c森林经营类型表落实林业生态工程用地进行各种规划设计文件的编制分

10、析评价,根据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在合理安排 土地利用的基础上,对宜林、荒山、荒地、绿化用 地进行分析评价。编制科学合理的工程建设规划,设计先进实用的工 程技术措施及投资规模和方式。(3)附属项目的设计(4)施工的设计规划设计的工作程序:规划设计目标,并初步形成报告编制方案对 规划设计的管理规划设计的系统诊断与环境辨识:确定林业生态工程规划与设计的对象 及其边界地理环境条件分析社会经济调查与分析综合分析林业生态工程典型设计的编制方法(如何编制林业生态工程典型设计?)(1)调查与收集资料 现有天然林树种和人工造林、零星植树的林种生长 状况现有林和散生林生长的立地条件(立地类型)及适应情况当地引进

11、树种的生长表现及其抗性等(2)整理分析调查资料(3)编制林业生态工程典型设计(4)编制造林类型表林分经营措施及其类型划分幼林抚育型间伐抚育型林分改造型封山育林型采伐利用型修、垦类型造林技术措施设计:(判断正误)(1)整地设计(2)造林方式、方法设计(3)造林密度设计(4)幼林管理 设计第五章林业生态工程构建技术水平配置:是指水土保持林体系内各个林种在流域范围内的平面布局和合 理规划。立体配置:是指某一林种组成的树种或植物种的选择,和林分立体结构的 配合形成。水土保持林林种:按一定的树种组成一定的形式配置在水土流失地区不同 地形地貌部位上,具有特定防护作用和生产目的的水土保持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

12、体系:是区域(或流域)人工生态系统的主体和其有机 组成部分。建设坡面水土保持(或水源涵养)用材林的目的:(1)由于过度放牧、樵采等而使原有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覆盖度很低,而引 起严重水土流失的山地坡面,需人工营造水土保持林防止坡面进一步侵蚀, 在增加坡面稳定性的同时,争取获得一些小径用材。(2)在小流域的高山远山的水源地区,山地坡面由于不合理的利用,植被状 况恶化而引起坡面水土流失和水文状况恶化。(3)由于山地道路、水利工程或山区矿山开发而出现的大面积坡面裸露的地 方,往往是水土流失严重,容易引发山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策源地,配 合必要的工程护坡措施和人工营造水土保持护坡林可收到良好的护坡效果

13、。发展护坡薪炭林的目的:主要在于解决农村生活用能源的同时,控制坡面 的水土流失。营造薪炭林选择树种的原则:热值高、萌芽力强、生物量高、适应力强。护坡薪炭林的配置特点:(1)土地利用规划中,可选择距村庄(居民点) 较近、交通便利而又不适于高经济利用(如农业、经济林、用材林、草场), 或水土流失严重的坡地作为人工营造护坡薪炭林的土地。(2)树种选择,一 般应选择适应于干旱、瘠薄立地,再生能力较强,耐平茬,生物产量高,并 且有较高热值的乔、灌木树种。(3)造林密度,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适当 密植,尽量营造混交林。发展复合林牧护坡林的目的:为恢复植被并提高牧草产量及载畜量或为人 工培育牧草创造必要的条

14、件,利用林业本身的特点为牲畜直接提供饲料,并 保障牧坡或草场免于水土流失和牲畜免受大风、寒冻之害。复合林牧护坡林的配置:(1)树种选择:适应性强,耐干旱、瘠薄;适口 性好;营养价值高,含有较高蛋白质和其他营养元素;生长迅速;萌蘖力强; 除主要作为饲料树种外,应同时具有其他的经济效益。(2)配置:a根据地形 条件采用短带状沿等高线布设,每带长1020m,每带由23行灌木组成, 带间距46m,水平相邻的带与带间留出缺口,以便牲畜通过。b沿等高线均 匀灌丛配置c短带状与均匀灌丛相配合d灌木带与牧草混交e在牧场的周围 建护牧林,带状沿等高线配置,每条带种23行,带间距56m,带与带之 间宽度是林带宽度

15、的810倍,留有缺口,供牲畜通过。土质沟道水土保持林的配置特点:(1)侵蚀发展基本停止,沟道农业利用 较好,沟道采用了打坝淤地等措施并已达到稳定沟道纵坡、抬高侵蚀基点的 地区。利用坡缓、土厚、向阳的沟坡,建设干、鲜果果园。利用沟坡造林时, 造林地的位置可选在坡脚以上沟坡全长的2/3为止。(2)侵蚀沟系的中、下 游,侵蚀发展基本停止,沟系上游侵蚀发展仍较活跃,沟道内进行了部分利 用。在沟底业已停止下切的一些沟壑,如果不宜于农业利用时,最好进行高 插柳栅状造林。栅状造林是采用末端直径510cm,长2m的柳桩,按照株距0.51.0m,行距1.52.5m。(3)侵蚀沟系的上、中、下游,侵蚀发展都很 活

16、跃,整个侵蚀沟系不能进行生产利用。若侵蚀沟距居民点较远,现又无力 投工进行治理时,可采取封禁的办法,减少不合理的人为破坏,使逐步自然 恢复植被,或撒播一些林木、草类种子,人工促进植被恢复;若侵蚀沟距居 民点较近,对农业用地、水利设施(水库、渠道等)、工矿交通路线等有威胁 时,应采取积极的治理措施。河川、河滩防护林的配置:雁翅形丛状造林。多采用插条造林方法,丛状 栽植,栽植行方向要顺着规整流路所要求的导线方向,林带与水流方向构成 3040角,行距2m,丛距1m,每丛插条3根,一般多采用12年生枝条, 长3040cm,直径1.52.0cm。可深栽高杆杨、柳树;栽植深度:林缘、浅 水区为80cm,林

17、内60cm,滩地50cm。平均用条量30004500kg/hm2,去弯取 直。河川护岸林的几种类型:(1)人工开挖河道梯形断面护岸林(2)人工开挖 河道的复式断面护岸林(3)天然河道的不规则断面护岸林(4)深切的天然 河槽护岸林(5)天然河道简单断面护岸林(6)天然河道平缓河岸护岸林第六章平原与风沙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技术农田防护林:是以一定的树种组成、一定的结构成带状或网状配置在田块 四周,以抵御自然灾害(风沙、干旱、干热风、霜冻等),改善农田小气候环 境,给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创造有利条件,保证作物高产稳产为主要目的的 人工林生态系统。农田防护林的林带结构:林带内树木枝叶的密集程度和分布状况或

18、林带内 透风空隙的大小、数量、分布状况。农田防护林的三种类型:紧密结构、疏透结构、通风结构。紧密结构:树叶密集,中级风力基本不能通过,大部风力由林带上部绕行, 林带背面形成静风区或弱风区,林带防护距离短。疏透结构:透光空隙均匀分布,一部分空气从林带筛过,在背风面形成小漩 涡,另一部分风从上方绕过,在林带背面形成弱风区,防风距离大。通风结构:林冠层透光空隙小或不透光,下部干层栅栏状透光,一部分从下 层穿过,另一部分从上层绕过,穿过林带风速可能比狂野还大,背风面风速 减弱,防风距离大。林带结构与疏透度,透风系数有关。林带胁地与对策:林带胁地范围一般在林带两侧12H范围内,其中影响 最大的是1H范围

19、以内,林带胁地程度与林带树种、树高、林带结构、林带走 向和不同侧面、作物种类、地理条件及农业生产条件等因素有关。一般侧根 发达而根系浅的树种比深根性侧根少的树种胁地严重;树越高胁地越严重; 紧密结构林带通常比疏透结构和通风结构林带胁地要严重;农作物种类中高 秆作物(玉米)和深根系作物(花生和大豆)胁地影响范围较远,而矮秆和 浅根性作物(小麦、谷子、养麦、大麻等)影响较轻;通常南北走向的林带 且无灌溉条件的农作物,林带胁地西侧比东侧严重,东西走向的林带南侧比 北侧严重,在有灌溉条件下的农作物,水分不是主要问题,由于林带遮阴的 影响,林带胁地情况则往往与上面相反,北侧重于南侧,东侧重于西侧。产生林

20、带胁地的原因主要有:(1)林带树木根系向两侧延伸,夺取一部分 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土壤水分和养分(2)林带遮阴,影响了林带附近作物的光 照时间和受光量,尤其在有灌溉条件、水肥管理好的农田,林带遮阴成为胁 地的主要原因。减轻林带胁地的对策有:(1)挖断根沟。够深一般为4050cm,最深不 超过70cm,沟宽3050cm。(2)农作物合理配置。在胁地范围内安排种植受 胁地影响小的作物种类。(3)树种的选择及林带的合理配置。选择深根性树 种,并结合田边、水渠、道路合理配置林带。(4)保证水肥。窄林带、小网格类型农田防护林主林带间距:(1)尘风暴危害地带:主林 带间距应以当地林带成林树高的1520倍。(2)以干热风为主的危害地带: 主林带间距按当地成林时高度的25倍。造林方法:植苗造林、埋干造林、扦插造林护田林带的更新:(1)更新方法:植苗更新、埋干更新、萌芽更新(2)更 新方式:全带更新、半带更新、带内更新、带外更新农林复合经营:是指在同一土地管理单元上,人为地将多年生木本植物(如 乔木、灌木、棕榈、竹类等)与其他栽培植物(如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