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硅偶联剂选用常识_第1页
有机硅偶联剂选用常识_第2页
有机硅偶联剂选用常识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有机硅烷偶联剂的选择原则有机硅烷偶联剂的选择一般凭借对有机硅烷偶联剂侧试数据进行经脸总结,准确.地预测有 机硅烷偶联剂是非常困难的。使用有机硅烷偶联剂后增大的键强度是一系列复杂因素的综 合,如浸润、表面能、边界层的吸附、极性吸附,酸碱相互作用等预选有机硅烷偶联剂可遵循以下规津:不饱和聚醋可选用乙烯纂、环氧基及甲基丙烯陈氧基 型有机硅烷偶联剂;环氧树脂宜选用环氧基或氨基型有机硅烷偶联剂;酚醛树脂宜选用氨基 或服基型有机硅烷偶联剂;烯烃聚合物宜选用乙烯基型右机硅烷偶联剂;硫磺硫化的橡胶宜 选用疏基型有机硅烷偶联剂等, 一、选用硅烷偶联剂的一般原则已知,硅烷偶联剂的水解速度取于硅能团Si-X,而与有

2、机聚合物的反应活性则取于碳官能 团C-Y。因此,对于不同基材或处理对象,选择适用的硅烷偶联剂至关重要。选择的方法主 要通过试验,预选并应在既有经验或规律的基础上进行。例如,在一般情况下,不饱和聚酯 多选用含CH2=CMeCOOVi及CH2-CHOCH2O的硅烷偶联剂:环氧树脂多选用含 CH2CHCH2O及H2N硅烷偶联剂:酚醛树脂多选用含H2N及H2NCONH硅烷偶联剂:聚 烯烃多选用乙烯基硅烷:使用硫黄硫化的橡胶则多选用烃基硅烷等。由于异种材料间的黏接 强度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诸如润湿、表面能、界面层及极性吸附、酸碱的作用、互穿网 络及共价键反应等。因而,光靠试验预选有时还不够精确,还需综

3、合考虑材料的组成及其对 硅烷偶联剂反应的敏感度等。为了提高水解稳定性及降低改性成本,硅烷偶联剂中可掺入三 烃基硅烷使用;对于难黏材料,还可将硅烷偶联剂交联的聚合物共用。硅烷偶联剂用作增黏剂时,主要是通过与聚合物生成化学键、氢键;润湿及表面能效应:改 善聚合物结晶性、酸碱反应以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生成等而实现的。增黏主要围绕3种体系: 即(1)无机材料对有机材料;(2)无机材料对无机材料;(3)有机材料对有机材料。对于 第一种黏接,通常要求将无机材料黏接到聚合物上,故需优先考虑硅烷偶联剂中Y与聚合 物所含官能团的反应活性:后两种属于同类型材料间的黏接,故硅烷偶联剂自身的反亲水型 聚合物以及无机材料

4、要求增黏时所选用的硅烷偶联剂。硅烷偶联剂牌号偶联剂应用领域偶联剂作用KH-540KH-550胶黏剂行业提高粘接力及粘接寿命在潮湿和干燥的条件下仍具有 良好的粘结效果更佳的耐溶剂性、提高储存寿命KH-560KH-570KH-7Si-60292Si-563KH-540KH-550涂料行业有机聚合物和无机表面之间的 附着力促进剂粘合体系的交联剂和固化剂,共聚单体填料和颜料的分散剂在抗刮和抗腐蚀涂料中充当粘 结组分及涂层KH-560KH-570KH-792Si-602Si-563A-151A-171A-172KH-540KH-550玻纤行业无机材料与高分子基材之间的 粘合促进剂提高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和

5、电 性能改善玻纤的集束性、保护性和加 工性能KH-560KH-570KH-792Si-602Si-563A-151A-171A-172KH-540KH-550橡胶橡胶与填料之间的粘合促进特种橡胶的耐磨剂橡胶加工的改性剂KH-560KH-570KH-792Si-602A-151A-171A-172KH-590KH-570A-151电缆行业提高聚乙烯的热稳定性,及高温 时的强度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填充的橡胶 中,具有和好的湿电气性能 优异的耐化学稳定性,显著提高 产品的电性能A-171A-172KH-540KH-550铸造行业酚醛树脂和呋喃树脂是铸造工 业重要的合成树脂粘合剂,硅烷 偶联剂可以对这些

6、树脂进行改性 以获得高强度的树脂材料提高铸造型树脂的机械强度和 加工性能Si-602KH-540Si-602纺织行业改善纺织产品的手感柔软性改 进剂Si-78 0KH-590提高染料与织物的粘结力、耐久 力提高织物防水、防油、防污的能 力KH-540KH-792塑料行业高分子聚合物与填料之间的附着力促进剂硅烷交联聚乙烯的交联剂填料的润湿分散剂和偶联剂塑料的物理、化学性能提高剂加工改性剂Si-602A-151A-172KH-540KH-550填料行业改善树脂和填料的相容性改善填料的分散性控制体系的流变性改善机械强度和电气性能减小膨胀性和水蒸汽的穿透率 使填料与树脂之间形成高补强 性能KH-560KH-5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