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三第三章时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_第1页
必修三第三章时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_第2页
必修三第三章时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_第3页
必修三第三章时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_第4页
必修三第三章时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地理(dl)信息技术应用第1课时 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技术考点突破考点一 GIS及其应用基础梳理 概念:是一种以 、 、 管理、分析和描述 与 有关数据的 系统 发展历程: 期 期 期 时代GIS及其应用(yngyng)GIS采集存储地球表面地理分布空间信息开拓巩固发展大发展用户共四十九页 GIS硬件:包括 、 数据(shj) 设备、数据 设备、 数据 设备和 设备 地理数据:分为 数据和 数据 功能:提供 的功能 包括:数据 与 、 数据管理、数据操作以及数 据 和 等 GIS人员:包括从事GIS系统开发的 和使用GIS完成工作的 应用模型:是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 模型GIS及其应用(y

2、ngyng)GISGIS软件计算机主机输出传输存储基础专题存储、显示、分析地理数据输入编辑显示输出数学专业人员用户输入组成共四十九页 GIS的 是多种多样的 各种数据资料需经过 和 方可输入 图形数据输入的常用方法是 后进行 采用“ ”技术 一个GIS系统(xtng)中,可能包含多 个工作过程地理(dl)数据的地理数据的 数据源分类格式转换扫描纸质地图数字化处理分层图层输入存储GIS及其应用GIS共四十九页工作过程地理(dl)数据的和地理信息(d l xn x)输出是GIS应用的 ,它可使各类数据之间的关系以 的形式表现出来可输出地形图、 图、剖面图、 等基础直观专题三维地图操作分析GIS及其

3、应用GIS共四十九页 GIS的应用领域:主要有 、 环境评估、 、国土 管理、 、邮电通信、 、公安、水利、 、商业金融等人们(rn men) 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 和管理 管理 与管理 管理 GIS GIS与虚拟GIS地理信息系统(xtng)与城市管理GIS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典型应用GIS的新发展资源调查灾害预测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公共设施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土地利用生态环境网络三维GIS及其应用共四十九页深化探究1区别两个概念 地理信息系统中存储和处理的数据,可分为空 间数据和属性数据两大类。 (1)空间数据:反映事物地理空间位置的信息, 如经纬度。 (2)属性数据:与位置有关(yugun)的反映

4、事物其他特 征的信息,如城市人口、经济总量。共四十九页2掌握两种基本方法(fngf) (1)图解记忆法:充分利用图表的优势展示地 理信息系统的工作流程和地理信息系统与遥感、 全球定位系统的区别与联系。 (2)简化记忆法:地理信息系统的流程可简化 为:源据库析达。共四十九页强化专练1地理信息系统() A主要是记录地理事物的计算机系统 B具有空间分析能力,没有动态预测能力 C是地图(dt)绘制系统 D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解析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是专门处 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D共四十九页考点二 RS技术及其应用基础梳理 概念:是指借助对 敏感的仪 器,在不与探测目标接

5、触的情况下, 记录目标物对 等信息,揭示目标物的 的综合探测 技术 原理:不同物体对 优点:视域广阔, , 能够(nnggu) 、 、 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 等RS技术及其应用RS技术概况电磁波电磁波的辐射(fsh)、反射、散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电磁波发射、反射和吸收的特性不同监测范围大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实施动态监测共四十九页 系统(xtng)组成:遥感平台、 、 、数字或图 像处理设备以及相关技术等遥感(yogn)技术系统与遥感类型分类标准主要类型遥感平台的高度 遥感:覆盖范 围大,不受领空限制, 可 遥感:机动性强 :几十米以 内的遥感,用于 的遥感 航天定期、重复观测航空近地遥感中高分

6、辨率类型:RS技术及其应用RS技术传感器信息传输装置共四十九页辐射源 遥感与 遥感 电磁波的波谱范围 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 遥感、 遥感应用领域或专题 遥感、大气遥感、 遥 感、 遥感、地质遥感、 遥感、林业遥感等 主动式被动式微波(wib)多谱段紫外环境(hunjng)资源海洋农业遥感技术系统与遥感类型类型:RS技术及其应用RS技术共四十九页 应用领域:主要有 等 传统探矿法:到处 , 分析 来寻找矿苗(kungmio),但工作效率低 遥感探矿法:借助遥感技术发 现 ,划定蕴藏 矿产的大致区域,大大缩短 探矿时间,效率高遥感(yogn)与资源普查探矿方法RS技术及其应用勘探矿产资源,

7、调查生物资源、水资源取样地质构造和岩层分布矿产的存在共四十九页 方法:通过 ,提 取植被的分布、 、 结构、 、产 量等信息 服务(fw)部门: 、林业、 、环境保护 等部门生物资(wz)源的调查遥感图像解译或图像处理技术类型健康状况农业城市绿化遥感与资源普查RS技术及其应用共四十九页 遥感技术的作用:提供(tgng) 的信息资 源,改变 ,提高 人们对 优点:遥感监测 洪涝灾害, 作用:为 提供决策依据遥感与环境灾害(zihi)监测遥感与洪涝灾害监测RS技术及其应用高分辨率人们的生产、生活与交往方式 周围生活环境 与灾害的认识实时和准确 分 洪和灾后重建共四十九页深化探究1.部分遥感影像(y

8、n xin)的解译标志直接解译标志间接解译标志色河流、湖泊等水文要素深蓝或蓝黑色线状地物与湖泊相连河流人工建筑灰白色或浅蓝植物红色与村庄相连道路形自然事物边界圆滑人工建筑边界棱角明显共四十九页形 湖泊、城市面状点状或块状地物与道路相连接村庄村庄不规则的点状或星状河流 河流线状、宽度变化且弯曲与河流相连接池塘道路线状、宽度不变且较顺直 原则先易后难,明确时空,结合实际,综合分析 共四十九页2.遥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作用 (1)遥感可以提高研究工作的精度(jn d)和质量, 节省人力、财力,提高效率。 (2)遥感信息作为重要的信息源,为区域地理 环境从定性到定量、从静态到动态、从过程到 模式的

9、转化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共四十九页例如,极地冰盖和高山冰川消融,土地沙漠化、盐渍化和水土流失及生态环境恶化,还有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对江、河、湖、海的污染,油轮污染对海洋的污染等环境问题,都可借助遥感及时、全面获取信息,并对此予以监测。遥感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广泛应用,对社会发展和环境可持续(chx)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遥感广泛应用于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领域。共四十九页(3)遥感在森林资源调查中应用(yngyng)的分析:共四十九页在此应指出的是:季节对影像有一定影响,中纬度的冬季由于地表裸露,图像就能较好地反映地表物质(岩石、沉积物、土壤、积雪等)的光谱特征;而在夏季

10、就不能反映;春秋两季,由于不同植物的生长季节不同,就可能更细地区别(qbi)其他类型。共四十九页强化专练2一种物质所产生的自身辐射或对外来辐射所 产生的反射和透射,形成(xngchng)了该物质的一种特殊 标志波谱特征。下图显示了松林、草地、 红砂岩和泥浆的反射波谱曲线,读图回答 (1)(3)题。共四十九页(1)红砂岩具有高反射率的波段是()A红外线BX光C可见光D紫外线(2)在近红外线波段反射率变化最大的是()A泥浆 B草地 C红砂岩 D松林(3)图中显示出直接利用遥感的工作是()A判断水域状况 B预测植被类型C估算地物面积 D判断土地利用类型解析此题考查了学生读图分析能力,同时(tngsh

11、)考查了遥感在土地资源调查中的应用。 CBD共四十九页考向调研考向一 遥感技术的应用【例1】(2009安徽文综)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现 状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安徽省 土地总面积中,各类土地比重约为:平原49.6%, 山地15.3%,丘陵27.0%,水面8.1%。完成 (1)(2)题。 (1)调查(dio ch)全省土地利用现状快捷、高效的手段 是() A遥感 B地理信息系统 C全球定位系统 D数字地球共四十九页(2)下表中项符合安徽省土地利用现状(xinzhung)的是()表土地利用类型结构(%)A. B C D共四十九页解析第(1)题,结合各项地理信息技术的功能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2、。在各项地理信息技术中,遥感主要是获取地理信息,地理信息系统主要是分析地理信息,全球定位系统主要是进行定位、导航。第(2)题,要结合题干中安徽省各类土地的比重和表中数据(shj)进行分析。如果用排除法也可迅速得出答案,根据水面比重可排除(其他用地比重应高于水面比重);平原比重大于山地、丘陵比重,前者适合发展耕地,后者适合发展林地、草地,由此可排除。答案(1)A(2)B共四十九页方法(fngf)指导 “3S”技术的联系如下: 共四十九页【预测1】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人类 对自然演化过程和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捕捉、 监测、描述、表达的能力迅速提高,为生产的 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也极大(

13、j d)地方便了 人们的生活。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全球定位系统在交通运输中的作 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车辆跟踪 B合理分配车辆 C降低能耗 D提高运营成本共四十九页(2)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主要使用了()遥感技术地理信息技术全球定位(dngwi)技术A BC D共四十九页解析全球定位系统可以对交通车辆进行实时监控,综合各个车辆的运行情况,总结反映出各交通线路上车辆的总的运行情况,从而指导车辆走最合理的路线,达到在各交通线上合理分配车辆的目的,对各个车辆来说可以加快运行速度,降低能耗,提高运行效率。国家气象局每天为电视(dinsh)新闻提供的卫星云图是

14、通过遥感技术获得信息,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加以处理后得到的。答案(1)D(2)A共四十九页考向二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例2】(2008海南地理)下图示意(shy)为某专题研 究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统(GIS)图层。据此完成 (1)(2)题。共四十九页(1)该专题研究可能是() A耕地分类和评价B工业分布与交通的关系C商业分布和规划D学校布局(bj)(2)若利用该地理信息系统进行深埋垃圾场选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大气污染区域规划造纸厂、印刷厂分布水文地质A B C D 共四十九页解析第(1)题,图中图层有水系、土地利用、居民点、地形、土壤,这些(zhxi)地理要素均为影响耕地的因素,故正确

15、选项为A。第(2)题,深埋垃圾场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因此深埋垃圾场的选址必须考虑水文地质条件和区域规划情况。答案(1)A(2)D共四十九页【预测2】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可应用于鲁尔 区煤矿整治研究(ynji)。读下图,完成(1)(3)题。共四十九页(1)GIS技术的()A关键装置(zhungzh)是传感器B数据模型用点、线、面表达C主要功能是空间定位D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2)图中城市()A位于规划区 B位于非矿区C位于现矿区 D位于原矿区(3)图示地区采矿业向西、向北迁移,主要是趋向()A原料地 B消费地C水资源 D交通线共四十九页解析(1)GIS技术是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16、。GIS是地图的延伸,凡是用到地图或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领域,都可以借助GIS技术。它的数据库由若干图层组成,主要有地图、图像、统计图表、数字等。(2)根据两幅图的图例进行仔细分析,可通过两幅图的对比、合成从而选出正确答案。(3)鲁尔区采矿业向西、向北方向扩展明显,从矿区(kun q)分布看,规划区、现矿区(kun q)资源丰富,也就是向资源丰富的原料地迁移。 答案(1)D(2)C(3)A共四十九页对点训练题组一:GIS的应用 GIS即地理信息系统,现已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得到了广泛(gungfn)的应用。读图回答12题。共四十九页1下列课题中,主要应用GIS进行研究的有() 近50年来某省粮食

17、总产量与人均产量变化趋 势分析近20年来,某市市区人口分布变化 特征与城市建设相关性分析某市郊区土地 利用状况(zhungkung)与农业结构变化特征分析某市市 区主要道路交叉点交通流量状况分析及公交线 路、站点分布的方案设计 A B C D共四十九页2图示数据库最有可能用来进行() A农业布局规划 B工业布局规划 C商场选址规划 D学校选址规划 解析第1题,对近50年某省粮食总产量与人 均产量变化趋势分析,只需应用信息系统即可 解决(jiju),而不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存 储和处理的数据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反映事 物地理空间位置的信息,称为空间数据;另一 类是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反映事物

18、其他特征的信 息。第2题,图示数据库显示的信息主要包含 与农业布局密切相关的水系、土地利用、地形、 土壤等,所以最有可能用来进行农业布局规划。 答案1.C2.A共四十九页 GIS是用于空间分析的计算机系统,某中学地理学习(xux)小组将它作为课题研究。据此完成34题。3下列四图,是同学们为家乡所作的“自然和 社会经济方面的资料分析图”,其中只适宜用 GIS数据库软件制作的是()共四十九页4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tiojin)的关 系,在GIS数据库中,需调用的专题图层有下 列中的() 地形图层土壤图层气候图层人 口图层商业网点图层农业图层工 业图层城市图层 交通图层 A B C

19、D共四十九页解析GDP增长情况、进出口贸易增长和降水的年变化是纯数字或表格、曲线图类的数据,不涉及三维空间,贫困人口分布是三维空间分布,可以用GIS数据库处理。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需调用的专题(zhunt)图层有地形图层(用于了解地形与人口分布的关系),土壤图层(用于了解土壤与人口分布的关系),气候图层(用于了解气候与人口分布的关系)和人口图层,而商业网点图层、农业图层、工业图层、城市图层、交通图层等属于人文地理范畴。 答案3.C4.A共四十九页题组二:RS技术及应用 判读卫星遥感图像时常使用对比分析法,具体说就是对不同时间、不同地面物体的卫星图像进行对比和分析

20、。如下(rxi)图,虚实两线分别代表玉米和大豆两种农作物对两种不同电磁波的反射强度(图中符号分别代表播种30、75、100、140天后的农作物反射的电磁波的强度)。读图,回答56题。共四十九页5要区分该地区两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要参 考的最佳遥感图像应该是拍自播种() A30天后 B75天后 C100天后 D140天后6该卫星图像可能拍自() A松嫩平原 B江汉平原(jin hn pn yun) C洞庭湖平原 D太湖平原 解析第5题,主要是借助图中图例反映的事 物选择,重在对“区分”两字的把握。第6 题,该区域的粮食作物主要是玉米和大豆,可 推知为东北地区的松嫩平原。AA共四十九页7下图是根据

21、遥感照片测算的19861996年黄 河三角洲陆地(ld)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共四十九页(1)黄河三角洲陆地(ld)面积的增减反映了 。(2)说明该期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的增减变 化特点。(3)简要分析导致这一地理现象产生的可能原因。共四十九页解析 本题以根据遥感照片测算的19861996年期间黄河三角洲陆地面积增减的变化情况(qngkung)为背景资料,展示了遥感技术在国土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由图可知,黄河三角洲河流泥沙沉积与海水侵蚀是其发展中矛盾的两个方面,在图中给出三种数据资料:不同时间段的年增加面积、年减少面积和年净增(减)面积;从年净增(减)面积可以看出1990年前后是一个增减的转折点,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