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2022学年河南省南阳市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基础练习:(26分)1、下面关于红楼梦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楼梦中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饮的仙茶叫“千红一窟”,品的酒叫“万艳同杯”,听的歌曲名叫“红楼梦”。B.被宝玉邀请陪读,进家塾念书的人是秦钟,所以后来才有“起嫌疑顽童闹学堂”的情节发生。C.王夫人是林黛玉的舅母,薛宝钗的姨母,王熙凤的姑母。D.红楼梦第二十三回黛玉听曲时,令她“心痛神痴,眼中落泪”的诗词戏文辞句是“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答案】 D 【解析】【分析】试题分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
2、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D 所听之曲是牡丹亭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等句。“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出自西厢记。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把握作家作品的能力。这类题目的解答需要学生在熟悉并掌握相关名著内容及情节的前提下,根据题目要求作答。学生平时学习中应该多读名家名著,一方面扩展知识面,提高文学修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解答题目。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9分) 又到一年赏花时,作为中国民间一项重要习俗,踏春赏花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喜爱。我们今天仍可在众多的诗文和游春图中一窥当年古
3、人赏花盛况,而历经千年,人们踏春赏花的热情不仅未减,带火了乡村旅游,催长出“赏花经济”,为赏花文化导入时代内涵,线上直播等“云”赏花形式更令人耳目一新。在古代,赏花是一项受众广泛、几乎人人可以参与的审美活动。不用香车宝马、鸣锣开道,只要有一颗不误春光之心,便可呼朋引伴,亲近自然。杨巨源写道:“ 甲 。”在唐代,每逢各处园林春花盛开,长安城街道上便人头攒动。花如云,人亦如云。吴惟信写道:“ 乙 。”繁花正盛,苏州城中半数人都会出城寻赏。可见在古人生活中,逢春赏花是一项 的审美活动。赏花文化 千年,与我们民族独特的文化情结 。在古人观念中,昼夜 化生阴阳,阴阳变化推动万物规律地运动。素问中记载:“
4、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而冬藏春发,春天正是阴阳更替、万物重生的转折,因此被赋予万象更新、充满希望的文化涵义,正如萧统纂要所说“ 丙 。”(1)依次填入甲、乙、丙处的诗句,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A.B.C.D.(2)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集体化 延续 休戚与共 演替 B.集体化 继续 息息相关 演变C.大众化 延续 息息相关 演替 D.大众化 继续 休戚与共 演变(3)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
5、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不仅人们踏春赏花的热情未减,线上直播等“云”赏花形式更令人耳目一新,还催长出“赏花经济”,带火了乡村旅游,为赏花文化注入时代内涵。B.人们踏春赏花的热情不仅未减,线上直播等“云”赏花形式更令人耳目一新,还带火了乡村旅游,催生出“赏花经济”,为赏花文化注入时代内涵。C.人们踏春赏花的热情不仅催长出“赏花经济”,带火了乡村旅游,为赏花文化导入时代内涵,线上直播等“云”赏花形式更令人耳目一新。D.不仅人们踏春赏花的热情带火了乡村旅游,催生出“赏花经济”,为赏花文化导入时代内涵,线上直播等“云”赏花形式更令人耳目一新。好教育云平台()【答案】 (1)B(2)C(3
6、)B 【解析】【分析】(1)甲处由语段中“赏花是一项受众广泛、几乎人人可以参与的审美活动”可知,强调的是“人人参与”,而第个句中的“出门俱是看花人”正印证了这种现象;乙处由语段中“繁花正盛,苏州城中半数人都会出城寻赏”可知,正好和句的“游子寻春半出城”相照应;丙句由语段中“春天正是阴阳更替、万物重生的转折,因此被赋予万象更新、充满希望的文化涵义”可知,正好和“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相照应。 (2)第一组中,“集体化”强调的是集体性,团体性,“大众化”强调的是普遍化,句子强调“逢春赏花”是人人都参与的,所以应选“大众化”;第二组中,“延续”指照原来的样子继续下去,“继续”指与某一事有连
7、续关系的另一事,根据文意“赏花文化”,应该强调“这种风俗的延续性”,所以应选“延续”;第三组中,“休戚与共”指有幸福共同享受,有祸患共同抵挡,侧重于情感方面,“息息相关”指事物之间关系密切,根据文意,强调的是“赏花”和“文化情结”关系密切,所以应选“息息相关”;第四组中,“演替”是指演变更替,“演变” 指变化发展,根据文意,强调的是“化生阴阳,阴阳变化推动万物规律地运动”,所以应选“演替”。 (3)本题划线句子语序不当,关联词“不仅更”的主语都是“人们”,所以排除AD;“赏花的热情”作主语的,谓语不能是催长经济,不能带火旅游,属于不合逻辑,所以排除C。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语句衔接连贯的能
8、力。所安排的衔接句一定要结合整个语段的语境,分析每个句子的不同,结合不同点主要从陈述对象的一致,虚词的运用,句式选用、情感基调、前后的逻辑顺序和音韵和谐的角度选取答案。 本题考查近义词语的辨析能力。应对此类试题一定要结合语境,从近义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语体色彩、感情色彩、语法功能等角度加以辨析。作答时,可先选择自己较为熟悉的词语来逐个排除选项,最终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应对此试题要注意明确病句的类型,以及典型的错例,答题时从结构和内容的角度分析句子,对照错例,找到错误。3、阅读漫画,完成后面的问题。(9分) (1)请从比喻、拟人、排比、对偶中任选一种修辞手法,对画面进行生
9、动形象的描写,不超过50个字。(6分) (2)为漫画起一个简明的题目。(3分) 【答案】 (1)手臂上写有“呵护”的大手,如天宇一般罩住了一棵无法伸直腰身、只能“卑躬屈膝”寻找阳光的稚嫩的小树苗。(2)“爱”与“碍” 【解析】【分析】(1)本题解答时要根据漫画展开合理想象,注意场景和主题的要求,必须按要求选择一种修辞手法,语言尽可能生动形象。(假如选比喻这一修辞)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只“呵护”的大手,如同一座巨大的轮盘罩住了一棵无法伸直腰身、只能“卑躬屈膝”寻找阳光的稚嫩的小树苗。(2)漫画标题要浓缩画面意思,必须要简洁、确切、醒目,要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出画面的主要内容,点明其意义并要求富有吸引力
10、,标题一般为短句。漫画中的大手,名为“呵护”,实际已经妨碍了小树的生长。可拟题为:“爱”与“碍”。故答案为:手臂上写有“呵护”的大手,如天宇一般罩住了一棵无法伸直腰身、只能“卑躬屈膝”寻找阳光的稚嫩的小树苗。“爱”与“碍”【点评】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能力。题型上属于图文转换题,归纳漫画蕴含的道理。漫画是一种具有讽刺性或有幽默性的绘画,多从政治事件和生活现象中取材,通过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幽默、诙谐的画面,借以讽刺、批评或颂扬某些人或事。了解漫画的特点,把握命题的方向,理顺答题的思路,是做好漫画文字转换题的关键。此题考查语言表达运用能力。题型上属于图文转换题。一幅漫画主要由标题、主体、画
11、注三部分构成。标题即题目,往往告知人们漫画的主题思想;主体是画面各“因素”构成的画情画景;画注是对画情画景的提示与注解。通过对这三部分的仔细品味,就能从整体上概括其寓意。4.下面是某校一学生写给母校百年庆典的文章片段,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找出并作修改。 (5分) 金秋十月,惊闻母校百年庆典,我夜不成眠!饮水思源,永难忘怀!回想在母校生活和学习的这几年,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了我兄弟般的鼓励和帮助!今年,是您百年诞辰!弦歌百年今又始,桃李不言满庭芳。祝福您,我的母校!祝愿各位恩师扬名杏林!祝愿莘莘学子们学业有成!【答案】 “惊闻”改为“欣闻”或“喜闻”;“夜不成眠”改为“激动万分”;“兄弟般”改
12、为“亲人般”;“杏林”改为“杏坛”;“莘莘学子们”改为“莘莘学子”。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得体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要求找出并修改语段中表达不得体的地方,然后根据语言使用的场合、使用的对象以及对象之间的关系辨析正误并进行修改。“惊闻”使用不当,“惊闻”的宾语一般是不好的消息,而此处是说“母校百年庆典”,是喜事,可以改为“欣闻”,意思是“听到好的消息后大为喜悦”。“夜不成眠”不当,该成语一般用于焦虑、担心的情形,语境中是激动,应改为“激动万分”。“兄弟般”使用不当,前面说“所有的老师和同学们”,所以可以改为“亲人般”。“扬名杏林”中的“杏林”不当,“杏林”
13、是中医学界的代称,而此处是说教育界,可以改为“杏坛”,“杏坛”泛指授徒讲学之处,今喻教育界。“莘莘学子们”重复赘余,可将“们”删去。 故答案为:“惊闻”改为“欣闻”或“喜闻”;“夜不成眠”改为“激动万分”;“兄弟般”改为“亲人般”;“杏林”改为“杏坛”;“莘莘学子们”改为“莘莘学子”。【点评】此题考查语言表达与运用中的得体、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题,从四个方面考虑:是否正确使用谦敬词语;是否正确使用书面语、口语;语言有没有歧义;转述是否得当。古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冯唐者,其大父赵人。父徙代。汉兴,徙安陵。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
14、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唐具以实对。文帝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为官率将,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时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那,杀北地都尉卬。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
15、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将军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遣选车千三百乘,彀骑万三千,百金之士十万,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其后会赵王迁立,其母倡也。王迁立,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尽家人子,
16、起田中从军,安知尺籍伍符。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臣诚愚,触忌讳,死罪死罪!”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馀,不能复为官。(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
17、牧乃得尽其智能B.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C.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D. 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委任而责成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能力。文言断句的前提是粗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职名、文言虚词、句子结构以及语段中动词的宾语或补语等断句。好教育云平台()“居边”的主语为“李牧”,二者联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AC;“军市之租皆自用飨士”,翻译为“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主
18、谓宾俱全,句子结构完整,且“赏赐决于外”是介词结构后置,正确语序为“赏赐于外决”,这两句意思各自独立,需从“飨士”之后断开,排除D。译文:我的祖父说,李牧在赵国边境统率军队时,把征收的税金自行用来犒赏部下。赏赐由将军在外决定,朝廷不从中干预。君王交给他重任,而要求他成功,所以李牧才能够充分发挥才智。故选B。好教育云平台()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匈奴,汉朝时活跃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屡次进犯边境,对西汉政权造成强大威胁。B. 文帝,指汉文帝刘恒,因为他擅长于政治经济的治理,所以庙号被尊为“文”。C. 尺籍伍符,指记载军令、军功簿籍和军士中各伍
19、互相作保、不容奸诈的守则。D. 持节,节即符节,缀有牦牛尾竹竿,古代使臣奉命出使时,必执符节以为凭证。【答案】 B【解析】本题考核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此类试题多考核古代文化中天文、历法、乐律、地理、官职、科举、姓名、宗法等,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B项,“所以庙号被尊为文”错,应该谥号被尊为文。故选B。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冯唐回答文帝疑问,直言冒犯龙颜。文帝向他询问李齐的情况,他认为李齐不如廉颇和李牧,直言文帝即使得到像廉、李一样的大将,也不能重用,文帝大怒。B
20、. 冯唐谈论将帅,借古制劝谏君王。他告诉文帝,古代帝王派遣将帅,礼节隆重;国内大事由帝王决断,因功封爵赏赐之事由将军在外裁定上奏,朝廷不从中干预。C. 冯唐被推举为官,却年事已高。汉景帝即位,任命他为楚国丞相,不久被免职;汉武帝即位时,征召贤良之士,大家举荐他,但他已九十多岁,不能再做官了。D. 冯唐性格耿直,论魏尚出于公义。魏尚厚待军吏,威慑东胡,因报功有误被削去爵位;他直言文帝法律严苛,赏轻罚重,文帝采纳了他的劝谏,赦免魏尚。【答案】 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解答此类题要理解文意,把握结构思路,了解写作特色。本题涉及的多为理解词句含义或者思想内容、写作用意,结合文本
21、细心揣摩即可。D项,“威慑东胡”错误。由原文“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可知,魏尚威慑的是匈奴。故选D。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间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2)乃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是以兵破士北,为秦所禽灭。【答案】(1)(文帝)召见冯唐责备他说:“你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不能私下告诉我吗?”冯唐谢罪说:“我这个鄙陋之人不懂得忌讳回避。”(2)(赵王迁)竟听信郭开的谗言,最终杀了李牧,让颜聚取代他。因此军队被击败,士兵溃逃,被秦人俘虏消灭。【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语句的能力。答此类题,一定要事先还原语境,切忌
22、直接读句子翻译。翻译时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l)让,责备;奈何:为什么;间,私下里;鄙人,谦辞,指第一人称“我”。(2)乃,竟;卒:最终;是以,因此;北,失败;为秦所禽灭,被动句,“为所”表被动;禽,通“擒”,俘虏,擒住。【点睛】文言翻译的原则是:信(准确、忠实于原文、不歪曲、不遗漏、不随意增减意思。)、达(表意明确、语言通畅)、雅(简明、优美、有文采)。(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下面的问题。移居(其二)好教育云平台()陶渊明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农务各自归,
23、闲暇辄相思。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注】纪:经营。1.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这首诗写得流畅自然,通过对日常生活琐事的叙述,表现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热爱。B.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意思是“这种乐趣岂不比什么都美吗?不要匆匆离开此地”。C. 作者认为,田园生活虽然很有乐趣,但衣食之事也要认真经营,努力耕作才会有收获。D. 这首近体诗从不同角度写出田园生活的特色,而且集叙述、抒情、议论于一体。【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鉴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项,“这首近体诗从不同角度
24、写出田园生活的特色”分析错误。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唐代形成的一种格律体诗。本诗是魏晋诗人陶渊明的作品,应属于古体诗。故选D。好教育云平台() 2. 作者笔下的田园生活有哪些乐趣?请简要概括。【答案】在美好的时光登高赋诗。邻里乡亲关系融洽,淳朴自然。农忙时各自耕种,农闲时聚在一起喝酒聊天,兴趣无穷。【解析】本题考查概括诗歌主要内容的能力。诗人描写自己“登高赋新诗”,意为在美好的春日登高赋诗;“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写朋友们相互呼唤,斟酒品尝的情景,体现出了乡村邻里之间融洽的人际关系;“农务各自归”,写农田忙碌时的情景;
25、“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写思念朋友则披衣拜访等场景,写出了农村生活的闲适恬淡,乐趣无穷。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这种纯真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不过多修饰,采用白描手法。(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默写。(1)我们经常用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_,_”两句来表达过去不可挽回,未来则可把握。(2)庄子逍遥游中,表达真正的无所待即无所凭借应该达到时空无际的境界的两句是“_,_”。(3)陈情表中的“_,_”两句概括了李密的坎坷命运。【答案】 (1). 悟已往之不谏 (2). 知来者之可追 (3). (若夫)乘天地之正 (4). 而御六气之辩 (5). 臣以险衅 (6). 夙遭闵凶【解析】本题考
26、查考生识记名句名篇的能力。重点字词:已、谏、御、辩、衅、闵。三、现代文阅读(30分)1.(2020高一下滕州月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1分) 材料一: 红楼梦是小说,是文学艺术,表达思想的方式是塑造典型形象,使用的语言是生活语言。作者只用寥寥数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并且语言具有鲜明个性特点。第二十四回自“贾芸出了荣国府回来”至“一面趔趄着脚儿去了”,一千八百多字,却写了四个人:贾芸的舅舅卜世人、贾芸的舅妈、醉金刚倪二和贾芸。前面三人虽然都只是寥寥数笔,但俱各传神,世人夫妇的鄙吝和倪二的仗义,皆历历如绘。人物的语言也符合各自的身份和性格。“一碗茶也争,我难道手里有蜜!”这是初恋中的
27、智能的语言,反映她心里的甜意。“你忙什么!金簪子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这是金钏的语言,反映她因受宝玉的赏爱而心悦意肯、别无他虑的心态。“呦呦鹿鸣,荷叶浮萍,小的不敢撒谎”。这是李贵的语言,反映他护送宝玉读书,但不识字,也不理会读书,只是从旁听闻的状况。红楼梦里最能言善语的要数黛玉、王熙风、红玉、麝月几人。林黛玉慧心巧舌、聪明伶俐”王照凤先意承志、博取欢心;红玉伶牙俐齿,如簧百转;麝月在教训老婆子时词锋逼人,势猛气锐。作者对这四个人的语言是精心设计的,是特写。 红楼梦在古典长篇小说中确已成为“绝唱”,这是无庸争议的,但它还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不仅仅是因为红楼梦里有许多诗,而且它从开头至
28、八十回的叙述,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诗是什么?是抒情,抒喜怒哀乐各种各样的情而不是干巴巴的纪事,红楼梦确有这种抒情性的特点。 (摘编自冯其庸红楼梦的语言魅力) 材料二: 红楼梦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正如鲁迅所言,经学家见易,道学家见淫,子见缠绵,革命家见排满持自传说、索引说、阶级斗争说者亦众,此现象实属正常。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其实开篇作者就借空空道人说出,即“大旨谈情”。红楼梦可称为“言情小说”但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不同。我们可以从“情”字来赏析红楼梦的主题思想: 第一层,是将“情”理解为
29、爱情之情,认为红楼梦单纯是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 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国立传、女儿正名。刘鹗老残游记言:雪芹之大痛深悲,乃是为“千红”一哭,为“万艳”同悲。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受父笞打、黛玉来探,却只嚷不疼,希望黛玉不要伤心 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体贴,以己之心体人之心,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也是“仁”的内核。当时“仁”道日渐僵化,而作为躯売的“礼”反据要津,
30、红楼梦中亦有暗讽,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而宝玉形象是对“仁”“礼”平衡的一次披乱反正。有人说红楼梦的内核是对封建道德的反抗,宝玉就是代表、实则大谬,宝玉蔑视的是虚伪,是礼,而非道德,他领会到了仁道精髓,即体贴,是真道德的践行者。 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更是充满无限情怀的天真之书、博爱之书。“仁”道建立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上,推己及人,即可得仁。宝玉对一切美好、纯净的事物都充满关爱,第三十五回说宝玉“看见燕子,就和燕子说话,河里看见了鱼,就和鱼说话,见了星星月亮,不是长吁短叹,就是咕咕哝哝”宝玉之“多情而善感”毫无矫揉、发乎真心,他有仁心,
31、坚持、热爱、有信仰;他有诗心,天真、浪漫、充满想象。二者结合,便是宝玉这个“混世魔王”的真实面貌、而这或许也是红楼梦一书“大旨谈情”之“情”的真实面貌。 (摘编自王学良如何赏析作为“言情小说”的(红楼梦) 材料三: 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黛玉进府,是贵族少女兼伶仃孤女角度;刘迷姥进大观国是穷人兼世故老妪角度;查抄大观园是从权力顶峰跌落的王熙凤角度。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红楼梦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
32、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有重要联系。 在红楼梦前三回中得到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风、宝玉、黛玉。熙风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黛玉到荣国府,王熙风说:“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自算见了。”她夸黛玉长得好,主要为逗老祖宗开心,所以还有下边的话:“这通身的气派,倒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嫡亲的孙女。”至于黛玉标致到什么程度?曹雪芹却故意不写,他要将黛玉的外貌放到最应该观察的人眼中写,绛珠仙草只能在神瑛侍者面前显露世风姿。林黛玉“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合含情目”必须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且要接着说:“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从林黛玉眼中,贾宝玉“面若中秋之
33、月,色若春晓之花”的外貌得到了详尽展示,他的通灵玉却绝对不能从林黛玉眼中叙出,所以当袭人要拿通灵玉给黛玉看时,被婉拒。宝玉的通灵玉只能从最终兑现了“金玉良缘”的薛宝钗眼中叙出。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摘编自马瑞芳红楼故事及文本写作)(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绝唱”,红楼梦在艺术上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作者通过塑造典型形象来表情达意,人物的语言富有生活气息。B.材料一认为红楼梦不仅是小说,也是一首不用韵的诗,这源于作品中穿插着
34、很多诗,而且从始至终都是叙述与抒情的交融,具有梦幻色彩C.材料二列举了关于红楼梦主题的众多说法,指出其主题即作者开篇说的“大旨谈情”,我们可以从“情”字入手去理解把握小说的主旨。D.材料三重点关注了红楼梦中的叙事特点,通过列举事例、引用原文,对红楼梦叙事特点进行阐释,准确到位。(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好教育云平台()A.红楼梦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精妙传神,表现力很强,寥寥几笔就将智能、金钏以及李贵等人描绘得栩栩如生。B.红楼梦精心设计了黛玉、王熙风、麝月等人的语言特写,符合人物身份,凸显了人物性格,具有高度个性化的特点。C.红楼梦与现代意义的“言情小说”
35、有相似之处,因此仅仅把它当作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D.红楼梦中“情”的实质可能是“仁心”与“诗心”的结合,这种结合在宝玉身上表现为坚持、热爱、有信仰与天真、浪漫、充满想像。(3)下列说法中,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 (3分) A.红楼梦中的多次点戏、听戏都与小说人物命运紧密关联,如宝钗过生日时点了涉及和尚的戏,暗示她未来的丈夫将会出家。B.红楼梦中很多文字是写景和叙事的最天然的结合,也是富有诗的素质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我们要读出它的味外味、韵外韵来。C.胡适用“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研究方式,考证了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还得出了红楼梦是曹雪芹自传的结论。D
36、.无论人或物、有情或无情,宝玉都可以体贴其悲音,感谅其情愫。对他来说,不但草木,凡天下之物,皆是有情有理的,也和人一样(4)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6分) (5)请结合材料三,概述红楼梦在叙事方面的主要特点。(6分) 【答案】 (1)B(2)C(3)D(4)论证方式多样。文章采用了例证、喻证、引证、对比论证等。作者引用了鲁迅、刘鹗的语句,选取了宝玉与玉钏儿、龄官、黛玉的交往,运用了饺子、西瓜子等比喻,让自己的论证更清晰、更有说服力。论证结构清晰,运用总分结构,分条论证。作者从“情”字入手,分析了从“情”字理解小说主题的四个层面,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论证语言浅显明了。作者通过比
37、喻、对比、举例等手法,用通俗浅显的语句,将自己的观点一一展示,化难为易,通俗易懂。(5)每个章节可以从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对主要人物、关键情节的描写,通过特定的人物去实现;(5)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 【解析】【分析】(1) B项,“从始至终都是”“梦幻色彩”说法错,作者只是说在前八十回的叙述中“也都有诗的素质,它的叙述与诗是交融的,是一体”,而不是说从始至终,另外,“梦幻色彩
38、”说法也不对。故选B。(2)C项,篡改原文,“也是解读红楼梦的重要门径”说法错,材料二中“若如此看待红楼,可谓未窥门径,枉费曹公十年辛苦”。故选C。(3)材料二的观点是:红楼梦主题是“大旨谈情”。好教育云平台()A项,是说小说中“戏文”与人物命运的关联;好教育云平台()B项,说的是红楼梦富有诗意,具有言外之意;C项,是作为考据派的胡适的成果;D项,是从“情”的角度来谈宝玉的,所以可以论证红楼梦的主题。故选D。(4)首先,从论证方法上看,引用刘鹗老残游记中的话,使用了引证法;列举“贾敬死后,贾珍、贾蓉直哭到天亮喉咙都哑了方住,回府后便寻欢作乐”,使用了例证法;“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
39、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人间百态尽在其中”,使用了喻证法;“宝玉在女子面前自卑、自轻、自我否定、自我牺牲。与玉钏儿一起,他烫了手、反急问玉钏儿烫着没有。龄官画蔷,天降大雨,他只提醒龄官快避雨去罢,却不在意自己也在雨中”使用了对比论证法。其次从论证结构上讲,文章采取的是总分的论证方式,首先,提出总的论点是红楼梦主题是“大旨谈情”,接下来从四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层,是将“情”理解为爱情之情;第二层境界,认为红楼梦是为国立传、女儿正名;第三层境界借写宝玉对女子的珍重体贴,探究人与人应如何相处;第四层境界、(红楼梦不仅是仁爱之书。可以说条理非常清晰。在者,在语言上也很有特色,比
40、如“有些文学作品就像饺子,就为了中间那口馅儿,有些文学作品就像点缀在西瓜里的那些子儿”,就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在第二个境界中大量列举实例,通俗易懂,使深刻的道理浅显化。(5)材料三第一自然段中“人物视角叙事是古代小说常用的叙事观点、红楼梦可以从每个章节的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对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比如文章列举林黛玉和刘姥姥王熙凤的例子,这是作者熟谙人物视角叙事的结果;“曹雪芹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也是作者叙事的特点之一;“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他(或她)和所叙之事或人又肯定
41、有重要联系;“详尽外貌描写的依次是熙风、宝玉、黛玉。熙风和宝玉都映现在黛玉眼中”,所以对主要人物都有特定的描写手段;“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一丝不苟又一丝不乱。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这也是红楼梦取得前所未有叙事成就的主要原因。综上所述,可以说在叙事上红楼梦使用了多种手段,所以才深得读者的喜爱。故答案为:BCD 论证方式多样。文章采用了例证、喻证、引证、对比论证等。作者引用了鲁迅、刘鹗的语句,选取了宝玉与玉钏儿、龄官、黛玉的交往,运用了饺子、西瓜子等比喻,让自己的论证更清晰、更有说服力。论证结构清晰,运用总分结构,分条论证。作者从“情”字入手,分析了从“情”字理解小说
42、主题的四个层面,结构严谨,层次清晰。论证语言浅显明了。作者通过比喻、对比、举例等手法,用通俗浅显的语句,将自己的观点一一展示,化难为易,通俗易懂。 每个章节可以从不同人物视角来读,同一件事也可以从不同人眼中写出;善于使用人物视角叙事,喜欢变换视角,但目标却始终围绕着贾宝玉和贾府盛衰;人物视角叙事既考究且华丽,站在叙事视角的人物一定有特别深刻的叙事角度;对主要人物、关键情节的描写,通过特定的人物去实现;(5)每个情节都有一个主要的人物叙事视角,多种叙事视角的综合运用和自如转换。【点评】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逐个分析选项,分别找出选项中的关键词,然后依据选项中
43、的关键词在原文中确定有效的答题区间,注意有时答题区间并非一个。考生要全面、准确地比较选项和原文,看二者的意思是否一致。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应对此类试题,首先要读懂所给的材料,其次浏览选项,然后在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整合或转述)和文中内容的差别,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逻辑错误、强加因果、因果颠倒、篡改原文、无中生有等问题。本题考查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理解能力。需要考生认真阅读材料信息,概括各段材料的主要内容,辨析其中的异同点。之后浏览选项,将选项内容与原文进行分析比较。本题考查分析非连续性文本论证特点的能力。此类题重点考查论证方
44、法的类型,论证方法主要有例证、喻证、引证、对比论证、类比论证、因果论证、归谬论证等,还有论证结构方面的特点以及语言方面的风格。本题考查探究文章叙事特点的能力。此类题型主要答题的角度是:不同人物,不同的叙事视角,转换视角,特定的情节等。2、(2020高二上宁县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日前,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八位老教授回信强调,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这一要求充分体现了美术教育的重要性,有助于通过美育为青少年涵养一颗“美丽心灵”。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一朵云在大人眼中是
45、一团水汽,在孩子眼中是大象、城堡乃至一整个奇异世界,而美育就是回归对孩子生命直觉的引导,用美来温润孩子的眼睛和心灵。今天,美育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不论是校园里的美育课、家庭中的亲子绘画,还是美术馆里孩子们的身影,都反映出“以美育人”理念的深入人心。通过绘画、音乐、文学作品等,让美的元素进入孩子的世界,在潜移默化中获得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成功的美育,能让孩子们感受到什么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什么是中国画的“远山如黛、近水含烟”,什么是诗词书画背后的人生机遇、家国情怀。也正是这种可感可知的审美,可以引导孩子领略古今中外的艺术瑰宝,让美进入日常生活,进而在审美中感受我们的历史与文化。美育不
46、是应试,也不仅仅是传授技能,而是让孩子们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勿庸讳言,一段时间里,美育在整个教育中相对属于短板。在一些人看来,美育工作是少数人的事,也不是每一个孩子都要接受美育;在具体的美育工作中,存在着以技代艺、重应试轻素养等现象;在社会上,各种类型的美术培训机构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存在功利导向、利益驱动,“美术考级热”就是其中一例。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都要更加重视美育,摒弃功利化的美育倾向,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让他们受益一生的美育。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正如中央美术学院首任院长徐悲鸿所倡导的,中华美育精神应该是中庸里阐述的“尽精微
47、,致广大”。从细处说,美育是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追求美,让美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铸基。近代以来,从王国维将美育和智育、德育并举,到鲁迅写就拟播布美术意见书,再到蔡元培发表文化运动不要忘了美育,思想家们从来都是站在民族兴盛、文明赓续的高度看待美育。也正是因为美育有着塑造灵魂的重要作用,更需要通过美育工作,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把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孩子们的内心,让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继承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汲取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哲学家以诗意的语言说:“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美育
48、的根本目的是人格的养成、灵魂的塑造。美育关乎孩子们的快乐幸福,关乎国家民族的未来,需要从学校教育到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整体美育环境和美育共识。通过春风化雨的美育工作,让孩子们成长为有信念、有情怀、有担当的人,成就更加丰富和饱满的人生。(摘编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关于“美育”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强调指出美育的重要性,说美育关乎祖国青年身心的健康成长。B.当下时代美育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人们都认为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C.美育不仅是应试和对技能的传授,更应该是让孩子们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D.美育从细处说是在教育孩子发现美、理解美、
49、追求美,从大处说是在以文育人、以美化人。(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开头言简意赅地叙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大学老教授的事件,并鲜明地引出了文章观点。B.文章第二段中三个“什么是”句式铺排而出,含蓄而富有文采的表明了美育的重要作用。C.文章第三段条分缕析地列述了我国美育的不良现状和短板问题,从反面论述了美育,要义。D.文章第四段运用举例论证的手法,借王国维、鲁迅、蔡元培的素材论证了美育的重要作用。好教育云平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如果孩子靠着生命的直觉画出了蓝苹果、黑苹果、紫苹果等五颜六色的样式,我们要积极地引导
50、。B.美育是情操、心灵教育,美育工作者应该通过美育引领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深植优秀传统文化于内心。C.如果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能摒弃功利化的美育倾向,就能确保每个孩子接受到受益一生的美育。D.民族伟大的复兴要靠青少年来赓续接棒,当代学生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从而成为有信念、情怀、担当之人。【答案】 (1)A(2)B(3)C 【解析】【分析】(1)B项,“人们都认为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说法有误。原文“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是作者的观点,不是“人们”的观点,且“都认为”说法过于绝对。C项,“美育不仅是,更应该是”递进关系不当。原文说的是“美育不是应试,也不仅仅是传授技能
51、,而是让孩子们的眼睛因为发现美而闪亮”。D项,“从大处说是在以文育人、以美化人”说法有误。原文说“从大处说,美育是以美育人、以文化人,让中华美育为文化自信铸基”,选项曲解文意。故选A。(2)B项,“含蓄表明了美育的重要作用”说法有误。三个“什么是”并不“含蓄”,而是直接鲜明。故选B。(3)C项,“如果,就能确保每个孩子接受到受益一生的美育”说法有误。原文中说的是“从学校到家庭和社会,都要更加重视美育,摒弃功利化的美育倾向,保护好孩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让他们受益一生的美育”,选项说法过于绝对,且前后逻辑关系失当。故选C。 【点评】(1)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的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综
52、合能力。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总之,考生要根据对原文内容的把握,充分理解内容和选项,认真细心的去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 (2)本题考查考生对文中观点与论据及论证过程、方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53、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3)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推理能力,包括分析内容要点、依据文章内容合理推理、判断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这类题目由于信息较分散,概括性较强,观点较隐蔽,故难度较大。做题时应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要据文推断、合理推断,不可妄加推断。四、写作(60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一则寓言说: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但总有人会觉得行路背负大木头太沉太辛苦,就不断将大木头削减至更短更小,行路也更轻松。直到有一天,遇到了凭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那些一如既往背负大木头前行的人将大木头搭在沟壑上而有了桥,从而继续前行:而停在原地
54、垂头丧气、追悔莫及的,正是之前那些不断削减大木头以致无法搭桥的人。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请围绕以“负重和减重”为主题的周一班会上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一篇演讲稿。要求: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负重前行,方得始终班主任、各位同学:大家好!听了大家在班会课的演讲,感觉受益良多。下面我也来谈谈我的看法,抛砖引玉,希望大家能踊跃发言。我演讲的题目是负重前行,方得始终。人一出生,身上便有了无形的“大木头”,人们背着大木头前行却各有各的选择:有人选择抛弃;有人为轻松些选择将大木头越削越短;有人则默默无闻,始终负重前行。然而材料告诉我们
55、,只有负重者才可以凭自身力量跨越沟壑。其实这所谓的“大木头”,就是我们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啊!一个人始终将责任放在心上,不断砥砺行进,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能力,遇到困难时,便会用自己超出旁人的能力化解。其他人嫌弃这责任太沉重,便不断地降低对自己的要求,遇到问题时自然只能低头叹息。曾参言:“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肩负这“任重”方能达到先贤指明的“道远”,压在身上的大木头就仿佛是无形的生活压力,不断地压迫自己,有的人不堪重负,倒下,却没能再站起来;有的人选择忽视逃避,做了一个只会放弃自己的人;能承受住压力并勇敢前行的人是胜者,是令人敬佩的。虽然负重和减重前行的人在前期并没有差别,但到最后,胜利的
56、人是负重者。日本颓废派作家太宰治在其作品人间失落中写道:“生而为人,我很遗憾。”为什么要遗憾?太宰治的遗憾,是在认清了人之本性和社会现实中的虚假、黑暗与冷淡之后的遗憾,他多次自杀未遂,最终还是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也许就是不堪重负倒下的例子吧。可认识到现实残酷的人不止他一个,为什么他不堪重负而死了呢?勾践遭受亡国之痛,却能卧薪尝胆;司马迁遭受宫刑,却忍辱负重完成史记;古代女将花木兰,迫于家庭“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情况,承担起替父从军的责任,以区区女儿身竟混迹军队中12年,还成为了将军;宋濂担起求学的责任,手冻僵也要继续,一日三餐,只吃两餐,且无鲜肥滋味之享,缊袍敝衣,无慕艳意;司马光家
57、穷,点不起油灯,便凿壁偷光;马丁路德金多次受到死亡威胁,几乎在监狱度过半生,却仍然初心不改;海伦凯勒盲聋哑,却以自己坚强的意志书写了自己的人生华章。这些人中,哪一个不是忍辱负重,哪一个不是负重前行,这些人有谁是一帆风顺的度过人生呢?负重前行是给自己施加一种无形的压力,是激励自己继续努力,是一种期望,也是一种信仰。不忘初心,负重前行,方得始终。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解析】【详解】(一)审题:本题考查写作能力。本题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本题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给出的是材料,第二部分给出的是任务和要求。第一部分由两则材料组成,一则直接说理,出自传统儒家经典论语;一则借助寓言形象说理。第一则材料,
58、“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意思是:读书人不可以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联系现实思考,个人前途与国家民族命运是紧密交织在一起的,青年学子应牢记自己的使命,勇于担当,勇于奋斗。第二则材料中的“每个人生而背负大木头前行”紧承第一则材料,告诉我们:奋斗的过程是艰难的,负重前行,步履维艰。因而有人不断将背负的大木头“削减至更短更小”,以获得暂时的轻松,可一旦遇到凭借自身力量无法跨越的沟壑,便被拦下,不能再继续前行。背负的“大木头”象征着前进路上的种种磨难,也象征着自身的种种责任和使命,而这些正是前行路上必须肩负的重量,对其不放弃、不拋弃,在未来的某一天它们有可能成为我们前进
59、路上重要的助力。综合两则材料可知,二者都强调了“担当”和“奋斗”,这就是立意的方向。第二部分给出的是任务和要求。“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与思考”,意味着审题时必须综合考虑两则材料,不可只择其一;“请针对负重和减重谈谈自己的看法”,即要求考生对两组示范性的词有所辨析,可以是具体的语句体现,也可以是行文思路中的体现。行文时可从材料入手提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进行论证,论证过程中注意结合古今的典型事例及思想理论。要注意文体是演讲稿,情境是周一班会,身份是学生。(二)立意:负重奋斗使生命更精彩;青年人当担负使命,负重奋进;减重获得一时轻松,却行而不远,负重前行终致远;人生需要负重;负重前行,任重道远;负重前行,方跃鸿沟;负重前行,向阳而生;用你的负重给未来搭桥。(三)素材:1、马拉松长跑是一项考验人耐力与意志的比赛。一位长跑冠军谈起他的成功经验时说:平常的训练他都坚持在脚上捆一些沙包,久而久之,习以为常,比赛时取下沙包,便能健步如飞,身轻如燕了。2、一位理科状元在毕业以后因无法适应社会,自杀身亡。他的遗嘱中写道:小时候,过分的爱与安逸的生活,使我在面对如今社会残酷的竞争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4876-2024外科植入物骨科植入物的清洁度通用要求
- 亚运会应急预案
- 肺性脑病的业务学习
- 移动设备管理与安全
- 银行述职报告2024年
- 皮肤科护士述职报告
- 高中生物人类遗传病试题
- 机器人安全培训
- 糖尿病饮食资料
- 社交渠道规划
- MOOC 房地产管理-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2.3周而复始的循环课件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1
- 水中嗜肺军团菌检验方法 酶底物定量法
- ISO内审检查表(完整版)
- 耳穴压豆治疗糖尿病
- (2024年)计划生育完整版课件
- (2024年)冠心病的诊断和规范化治疗
- 卡西尼卵形线在高考中应用
- (高清版)TDT 1068-2022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实施方案编制规程
- 2023年-2024年应急救援员(五级)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机电安装给排水基础知识及识图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