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颐和园》教学设计(15篇)_第1页
2022年《颐和园》教学设计(15篇)_第2页
2022年《颐和园》教学设计(15篇)_第3页
2022年《颐和园》教学设计(15篇)_第4页
2022年《颐和园》教学设计(1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2022?颐和园?教学设计(15篇)?颐和园?教学设计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案性和决策性活动。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我整理的?颐和园?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送大家阅读。?颐和园?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颐和园是一座依山抱水、气象万千的皇家园林,是中国传统典范。课文共六个自然段。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了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大体是: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全文蕴含着对建造颐和园的劳动人民的赞美,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民族自豪感。教学设计思路在品读、欣赏中让学生了解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感受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了解并学习本课按空间变换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学习作者写景状物要抓住特点。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从中得到陶冶;在欣赏、品读养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一、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哪儿吗?颐和园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又大又美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游览这又大又美的颐和园。板书:颐和园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上节课我们大致了解了课文,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画出二五自然段的第一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2作者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

3、殿,就来到长廊,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长廊有什么特点?你从哪句话看出的,说一说?1长廊的颜色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长廊上有红有绿十分美丽。2长廊的形状美,“长廊有700多米长,分成273间。像一条长成卧在万寿山脚下。3长廊上的画美,“每一章的横槛上都画着五彩的国这些画颜色各异,内容丰富,精美绚丽,堪称艺术珍品。4长廓周围的风景美,“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一句写出了长廊两边鲜花盛开,五彩缤纷就像一条鲜花铺成的小路。5长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气爽看出游人的心情十分舒畅。3小结:这一段描写了长廊的颜色、形状、画、花、游人的心情等几方面的美,突出了长廊的精致美

4、观,以及那些创造者的高超技艺。4指导朗读。1谁愿意带着大家去游览一下著名的长廊,通过你的朗读,让同学们体会到长廊的美。2教师评议,再指名朗读,找同学评议。三、学习第三段。1作者走完长廊,又来到了哪里?万寿山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什么?请同学看图答复。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你从哪些词或句子感受到的?万寿山雄伟壮丽,佛香阁巍峨壮观,排云殿金碧辉煌。2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万寿山的这种美?注意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观察顺序“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滑可以换成“划吗?为什么?3指导朗读指导朗读。注意重点词要读出重音。例如“大半

5、、“静、“绿、“一点儿等。小结:这一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物,突出了万寿山雄伟壮丽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了哪里?四、自学第四段。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讨论,说一说昆明湖有什么特点?1同学自由讨论。2指名发言,检查自学情况,其他组的同学补充发言。3每组选出代表读课文,比一比,那一组读得好。拓展练习:说说石狮子有的在 ,像在 。5教师小结:这一段写了昆明湖的静和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美的风景画。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哪些美景呢?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学生齐读“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时机去细细游赏。五、根据板书总结

6、全文。、当小导游介绍你喜欢的一处景点。2、作者按游览的顺序,以万寿山为中心,描写了长廊、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几外景物的特点。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3、。通过本篇课文的学习,你知道游览景点的文章应怎样写了吗?按顺序、抓特点、突出重点六、布置作业。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颐和园?教学设计2教养方面:1、认识本课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堤岸、隐隐约约等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表达的顺序。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局部。教育方面:了

7、解祖国灿烂的文化,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开展方面: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表达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教学难点:领悟并学习作者按游览地点变化、抓住特点写景的方法。教学方法:以读为本、情境教学法、探究性学习法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初读课文,学习学生所选择的内容教学过程:一、引题,板书课题,交流资料二、初读课文1、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带有生字、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的序号。2、课件检测掌握生字的情况。

8、3、快速默读课文,把课文第二至第五自然段开头的第一个句子画下来,边读边想: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颐和园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4、汇报,相机板书:长廊万寿山下万寿山昆明湖5、引导、点拨:作者是按一定的游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6、课件出示:聘请导游怎样才能做好导游三、再读课文,把描写你所喜欢的景点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为什么喜欢它。并用自己习惯用的标记方式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四、按照学生的意见,选择学习内容引入学习描写长廊的相关段落,重点学习第二自然段,体会长廊的美。1、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质疑。2、集中交流:在学生谈体会的过程中,利用插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了解长廊的特点,体会、领悟作者的表达方

9、法。对于学生不理解的地方,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学生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自己的感受谈体会,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3、师生共同朗读、背诵,深入体会、感悟长廊的美。引入学习作者描写万寿山的相关段落,体会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万寿山后所感受到的不同的美。四人小组用学法合作探究学习,全班交流、展示学习成果。五、创设情景、拓展思维,进行语言训练。1、结合课文、参考相关的资料,用自己的语言,采取自己喜欢的各种形式让学生展示自己。自由组织导游词2、同伴合作,演导游3、竞聘导游、评价4、学生自由展示第二课时教学要点:总结全文,竞聘导游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二、用学法学“昆明湖的相关段落三、质疑问难、

10、回读全文、理清课文结构四、环境教育五、阅读收集到的关于“颐和园的资料,联系课文,组织召开“资料信息会,汇报形式如下:1、朗读摘抄下来的自己喜欢的句、段,体会文章的语言美。2、编写导游解说词,竞聘“颐和园的小导游。3、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汇报。板书设计:10颐和园美丽的大公园长廊万寿山下万寿山上昆明湖?颐和园?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1个生词,正确认读二类字,并能正确读写并理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耸立等词语。2、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

11、方法。教学重点难点: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 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的11个生词,正确认读二类字,并能正确读写并理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耸立等词语。2、介绍颐和园,自读课文,初步了解顺序。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11个生词,正确认读二类字,并能正确读写并理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耸立等词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首先我们来看几幅图片课件播放颐和园图片。你们知道这是哪里的美丽景色吗?没错,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

12、习的?颐和园?请学生上台写课题,讲解颐的写法。二、 学习生字词1、自由朗读课文,将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划出来。2、展示生字卡,提出注意生字词易写错的地方。3、请学生上台听写,划出错的多的字,让生注意。4、让学生提出不懂之处,并讲解神清气爽、金碧辉煌、隐隐约约、耸立等词语。神清气爽:形容人头脑清醒,精神爽快。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美,光荣夺目耸立:高高地直立。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很清楚;感觉不很明显。用词语造句三、初读课文,了解作者游览顺序1、 请去过的同学介绍颐和园。2、 初读课文1听了他的介绍我真想去颐和园看看,同学们想去吗?好咱们现在就出发播放录音朗读。注意哪里停顿哪里重读,哪里语

13、调轻柔,用笔在书上标出来。2怎么样,说说游览了颐和园后有什么感受。3师:想走进颐和园细细欣赏一番吗?通过图片感受到颐和园的美,需要一双爱美的眼睛和一颗爱美的心,通过课文感受颐和园的美还要美的智慧,你们行吗?相信同学们一定行。那好,咱们就来一次集体旅游。请一个学生做导游朗读课文,提醒学习录音朗读,读出颐和园的美3、 指导朗读,了解作者游览顺序1读完一二段,提出刚刚学习了神清气爽,知道了神清气爽的感觉,让学生再读这句,把这种感觉读出来。2我想问问同学们,导游刚刚是带我们游览了什么地方?3好,继续我们的行程,刚刚那位导游介绍得很好,陪我们走了那么久,我想他累了,我想换一个导游,谁想来试试?好,游客们

14、我们上路了,快跟上可不要落伍。4读完第三自然段后,问学生刚刚导游又带我们游览了哪里?5用换导游的方法指名读第四自然段。6读至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停下师:我感觉导游这里介绍得非常好,我好似真的看到水平如镜的昆明湖。来,我们都像小导游那样把这句话读一读,看谁能超过这位小导游。7读完第四自然段,哎呀,我一路只顾欣赏风景,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你能告诉我吗?这儿可是站得高看得远,你们都看到什么?8用上面的方法指名读第五自然段。9问生游览的顺序。四、作业1、 抄写生字词2、 分四大组查找颐和园资料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赏美爱美情趣,受到美的熏

15、陶,并能有所感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并学习课文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大致游览了颐和园,这节课我们来细细地游览。二、了解颐和园,感受颐和园的美1把学生分成颐和园总介绍、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四个组,各个小组的学生根据自己搜索查寻颐和园的相关资料,推荐三名同学作为导游面向全班学生进行演示讲解。同时各小组之间通过互相提问、相互解答等形式到达共同学习、共同理解的目的。2学生相互问答间引导学生体会颐和园的美a. 长廊的特点?看看作者是如何观察的?体会观察、表达方法从整体上看,从里看,从里向外,向两旁。作者又是怎样写长廊的?出示句子,比拟:A:原

16、句B:这条长廊很长,分很多间。体会作者运用数字说明的好处。b. 登上万寿山看到的景色美不美?这样美,作者又是怎么来写的呢?体会作者有顺序、抓特点:建筑物的特点c. 昆明湖的特点?这段话是抓住了昆明湖平静的特点来描写的。描写得很具体、形象。昆明湖漆氽得像一面镜子,这个比喻句写出了昆明湖水面平静、水波不兴的特点。绿得像一块碧玉写出了湖水晶莹透亮如碧玉一般的特点。湖水非常绿,也说明昆明湖湖水的水质好。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说明湖面非常平静。d. 出示下面两句话: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儿用了一个滑字,能改用

17、划字吗?如果用划字,就表示用桨来划,每划一桨,湖面就会产生许多波纹;而文中说,游船、画舫在湖面驶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这样的话,就显得自相矛盾了。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面镜子,我们都知道,镜子是由玻璃制成的,外表很光滑,这儿用滑字就显得很准确,而用划字就没有这样的好处了。文中说昆明湖绿得像一块碧玉。跟玻璃一样,玉的外表也很光滑,这里应该用滑字。而且滑字还以动的画面反衬出昆明湖的静。这段文字的形象性很强,闭上眼睛,想一想,在头脑中就能浮现出昆明湖平静的美,给人以一种安逸、舒适的感觉。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 读自己最喜欢的局部,看谁读得好。2、 全班深情朗读一遍。作业:写一

18、次游览活动婚姻爱情 (原)春天随想?颐和园?教学设计4颐和园 教学设计与反思北常保小学 马艳君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神清气爽、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隐隐约约、堤岸、雕刻、姿态不一等词语。2、重点学习昆明湖的片段,初步学习课文写景文章的表达顺序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了解同一景物,站在不同的观察点观察,所看到的景物特点不同的写作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优美句段。4、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培养民族自豪感。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表达顺序及同一景物,站在不同的观察点观察,所看到的景物特点不同的表达方法,并学以致用。2、通过关键字词,联

19、系生活实际,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颐和园风光片3分钟;课件;课堂练习纸。1课时。教 学 过 程一、激情引入,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刚刚片子里播放的是哪里的风光吗?板书:颐和园师:是的,她,构思巧妙,建筑精致,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她就是颐和园;她,闻名世界,享誉中外,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她就是颐和园。学生有感情读题,注意“颐的写法。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在人们心目中,颐和园简直就是人间天堂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颐和园,去领略皇家园林的魅力。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到87页,自学要求: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反复读,并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颐和园?2、

20、生读课文,教师巡视。3、反应。1认读生字新词。大殿 长廊 堤岸 雕刻 画舫 横槛 栽满 葱郁 掩映金碧辉煌 神清气爽 隐隐约约 姿态不一2交流:这是一个怎样的颐和园,请用一个词语来形容。课件:这是一个 的颐和园。学生选择积累的词汇。3过渡:课文也有两个句子很概括地写了这是一个怎样的颐和园,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章,找到句子划下来。4反应交流。随生答复出示句子:第一自然段和最后自然段齐读句子。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时机去细细玩赏。5课文读完了,谁来说说导游带你们游览了哪几处景点呢?学生边说教师边归纳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6同学们怎么

21、这么快就发现了呢?A自由读课文第2-5自然段,用“画出每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B师:这些句子能否交换位置?为什么?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表达的?理清表达顺序。板书:按游览的顺序7用上表示方位的词语,出示课文的主要内容,说说发现了什么?北京的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有名的长廊。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颐和园到处

22、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时机去细细游赏。师生总结:“总分总的结构;首尾照应的写法;过渡句的连接。三、品读4、5自然段,感受昆明湖的美丽1、在课文中作者用的笔墨最多,写得最详细的是关于哪一局部的内容呢?直接出示第5自然段,师说:颐和园的美无处不在,我们先来领略昆明湖的美。2、生自由读课文,思考:看看昆明湖的哪些景物最吸引你。3、预设:1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两岸栽着数不清的垂柳。有长长的堤岸,有数不清的垂柳,这使你联想到什么诗句呢?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2湖中心有个小岛,远远望去,岛上一片葱绿,树丛中露出宫殿的一角。A、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边听边想,此

23、时,我们就站在昆明湖畔,范读句子,你好象看到什么?B、是啊,站在湖畔,印入我们眼帘的是满目的葱绿,这是多么美的景色啊,让我们也美美地来读读,齐读。春湖落日水拖蓝,天影楼台上下涵3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A、生找到句子,出示并让学生说说为什么喜欢。B、给“姿态不一找个近义词。形态万千、千姿百态、姿态万千等C、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了几张狮子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出示狮子图片,引导学生朗读。D、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也来写一写你想象中的姿态不一的小狮子吧!拿出练习纸,学生动笔写句子反应。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

24、,有的 好似 ;有的,好似 ?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E、这些栩栩如生、姿态万千的狮子,真是巧夺天功啊,让我们再读一读这个句子齐读本句。4、出示第四自然段:师:在第4自然段中,也有描写昆明湖的句子,你们发现什么了吗?生找。1出示句子生自由读,读了这个句子,你有什么感受?“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2你读出了什么?理解“滑与“划,哪一个更好更适宜。预设学生多种答案。联系生活实际。3指导朗读个别读,集体读,想象读。5、师:同样是写昆明湖,作者为什么不把这段文字放在第5自然段呢?一是站在万寿山上看到的,一个是站在昆明湖畔看到的,由远到近

25、的顺序师小结写法:由此可见,同一景物,站在不同的观察点,所看到的景物特点也各不相同。四、小结余韵,再赏颐和园。师:“碧水 画舫 游船;绿岛 石桥 狮栏多么美的画卷呀!配乐朗读昆明湖的片段。这节课我们徜徉在昆明湖畔,尽情领略了昆明湖的美,颐和园还有许多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完,道也道不尽,下节课我们再去细细游览。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吧!教学反思:根据课文特点,本课较为恰当地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设置情境,学生如同置身其中.教学步骤的安排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整体感知到颐和园的大与美,从课文找出直接写颐和园特点的段落进行教学,理清文章结构,再通过文中的过渡句,理清文章表达的顺序,层层深入,环环

26、相扣。教学中穿插生字教学与朗读指导,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自由学习生字,在读中理解,读中领悟,读中激发感情,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与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去朗读、背诵、复述,将语言自然内化,到达对语言文字的切实积累,不失语文教学之本色。但在教学中亦有不少缺乏之处,如师在设计的一个问题:课文哪些自然段告诉我们颐和园又大又美的?学生在文中找了很多地方反映出颐和园的大与美的句子,而师的用意是想让学生找出课文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个自然段总写颐和园的大与美的句子,由于教师表述问题不够明确,所以指引学生的过程花费的时间较多,对整堂课的教程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又如在指导学生理清课文表达的顺序的教学上,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这个知识

27、点,而教师却放得太开,先让学生理清什么顺序,再说通过哪些词知道。虽然只是一个教学顺序的改变,却没有了先扶后放的过程,所以学生对此都较茫然。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明白了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对问题的表述必须明确,切不可因为要表达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放得太开,导致阅读知识的把握不够扎实,费时又少效!?颐和园?教学设计5一、导入新课导语:在我国的首都北京西郊,有一个世界著名的皇家园林。它就是颐和园,那里有著名的长廊、佛香阁、昆明湖、十七孔桥等人文景观。今天就让我们寻着作者的足迹,一同来饱览颐和园的美景。教师板书课题:颐和园二、出示幻灯片认识颐和园的几个著名景观,从直观入手,对颐和园的美景先有一个感性的认识。

28、三、学习生字新词、自由朗读课文:将生字词和不懂的地方画出来。、出示生字卡认读:指导学生注意生字,词易写错的地方。四、初读课文,理清文章条理、教师指导学法:默读课文,图文对照,初步了解课文大意和记叙的游览顺序,划分段落。、学生自学。五、检查交流课文学习情况、指名读课文,正音。、检查交流学生了解课文大意情况。、检查学生了解课文记叙顺序。 课文记叙的游览顺序是: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及十七孔桥。 从文中找出写游览过程的动词,学习作者移步换景、过渡连接的表达方法:进入、绕过、来到、走完、登上、下来。、划分段落,理清条理。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一写长廊的景色;二写万寿山的景色;三写昆明湖的景色。全

29、文有六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对颐和园的总体印象。第二自然段:写长廊的景色。第三、四自然段:写在万寿山下及万寿山上看到的景色。第五自然段:写在昆明湖畔所见的景色。第六自然段:表达作者赞美的感情。除首尾两段外,课文是按游览顺序表达的。六,小结本文采用“总分总的方法,以游览路线为线索,把各个景点串连在一起,条理十分清楚。本文首尾照应,从整体上表现颐和园之美。课文字里行间洋溢着对古代建筑物的赞叹及由此引起的自豪感。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记述了颐和园的美景。二、三、四、五自然段的开头一句都是过渡句,这些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很自然的将读者从一个景点引向另一个景点,使文章段与段之间衔接得非常自然。此外,文章的字里

30、行间蕴含着对建造颐和园的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洋溢着民族自豪感。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写景与抒情相结合。?颐和园?教学设计6教学目标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7个生字。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体会顿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背诵第7自然段。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以及其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教学重点1、体会连段成篇的方法.2、了解颐和园景物特点及其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课时安排:2 课时第1 课时教学目标学会11个生字及新词,认读7个生字。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篇的方法。教学重点学生能够体会同为游记但?记?与?颐和园?的写作顺序不同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出示学生在颐和园中照

31、的照片,说一说你们去过颐和园中的哪些景点。新授一学习生字1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画出本课要求会认和会写的生字两个同学互相读这些生字,要求读准字音2生字从课文中走了出来,出示会认的生字,你们认识吗?找同学读全班齐读回忆课文中所组的词语全班齐读词语3出示会写的生字分成小组利用部首查字法,把这些生字注上拼音小组内读这些生字,把字音读正确读课文中的词语4记住生字字形自己看生字,找到易写错的地方同学互相交流观察田字格里的生字,说一说怎样写才能漂亮自己练写生字全班进行交流5这些生字你们都认识了,能把课文读得更加熟练吗?自己练习朗读课文请同学读课文全班齐读课文6课文中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你还不理解,画下来查阅汉语词

32、典,掌握词语的意思请同学交流这些词语的意思,说一说他们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二初读课文1自己小声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讲了什么?把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进行批注同学之间进行交流,订正再读全文,思考?记?与?颐和园?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小组内交流,请同学发言。2你们在读书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提出来。认为能够解决的同学之间相互解决最后提出解决不了的三、稳固朗读课文作业1读课文2写生字词语作业收集有关的资料课后小结:帮助学生比拟了?记?与?颐和园?的写法的不同,并且进行了分段,还给学生补充了一篇按照游览顺序记叙?颐和园?的例文,学生更是对写作的顺序一目了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了解按总述、分述、总结的顺序连段成

33、篇的方法。体会顿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背诵第7自然段。了解颐和园的景物特点以及其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教学重点1、体会连段成篇的方法.2、了解颐和园景物特点及其地位,产生热爱首都之情。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她,构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国各地有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细细游赏这个美丽的大公园。二、新授1认真默读每一个自然段,思考:这段写了哪里?景物有什么特点?自由选择最喜欢的一处景点,结合课外资料,变文中语句为自己的语言向大家介绍。要求突出景物的特点;语言简练。2学习并背诵第7自然段。自由默读,

34、思考:这段是围绕着哪一句话写的?介绍了哪些景点?各有什么特点?放到全文中体会与其他景点的描写有什么不同?师引读,生接读,引导背诵,体会特点。独立背诵。3出示两个句子比拟,体会逗号和句号的用法不同。帮助学生进行总结用法的不同,练习朗读这样的句子三、稳固以竞赛的形式训练词语积累。课后小结:文章语言优美,内容十分容易理解,因此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请学生多读书的方面上,采用了品读,学生在反复的读书中,能够感受景色的壮丽与优美。?颐和园?教学设计7学习目标1、学习生字词,认识15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3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玩赏等词语。2、正确、流利

35、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4、初步感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重点: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颐和园的美丽。2、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教学难点: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体会作者的情感,并充分领略作者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教学准备:收集颐和园有关的资料及图片教学步骤一、检查预习导入1、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预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2、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栽zi,葱cng翘舌音朱zh,前鼻音殿din,后鼻

36、音廊lng爽shung葱cng。3、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的地方。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1、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2、学生自学,师生交流。3、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 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第一段第1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第二段第2至5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照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三、学习词语1、指导分段朗读2、提出词语,讨论词义 讲解词义 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 联

37、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清爽:清洁,凉爽。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 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 葱绿:草木青翠。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美,光荣夺目。 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和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表达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2、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难点:学习随着观察位置的变化有顺序地观察和抓住景物特点描绘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2至5自然段开头一句的作用,理清文章的写作顺序。2、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语言。教学准备: 教科书

38、、多媒体课件、相关补充材料教学步骤一、理清脉络,把握顺序1、欣赏颐和园课件填空:颐和园是一个 的公园。2、今天作者会带我们去游览公园的哪些景点呢?默读课文25小节,用画出表示作者游览路线的句子,并把线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画出来。3、生上台交流游览线路图。并完成板画。1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十七孔桥2通过线路图你知道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吗?小结:作者就是按照自己游览的先后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这种方法就叫移步换景,也叫作地点转换顺序或游览顺序。二、讲练结合,细品韵味1、作者是如何把这些地方的景物描写具体的呢?在听读课文、欣赏画面的根底上,你对哪个景点最感兴趣?自己再去细细品味。 用“ 画出景物,

39、抓住景物特点长廊1小导游讲解长廊。边讲边演示图片2其他学生对导游的解说进行评价。3长廊的长和美你是怎么体会出来的?通过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分成273间。学习作者用数字说明事物的方法,理解这种方法的用处。4你能用不同的方法来描写长廊的长吗?5如果此时此刻你就站在长廊的一头,会看到什么?用向前看向上看向两旁看的句式说一说6漫步长廊,欣赏着五彩的廊画,闻着微风送来的淡淡花香,你会说: 长廊真是世界上最 廊佛香阁和排云殿1请学生介绍佛香阁和排云殿。2听完讲解你能感受到佛香阁和排云殿的特点吗 (雄伟高大,金壁辉煌)3这些特点是从那些词句中体会出来的? (耸立、金壁辉煌、一排排)4指导朗读,读出气势。昆

40、明湖1导游讲解昆明湖。2昆明湖可是镶嵌在颐和园的一块碧玉呀!作者是如何用语言表现的呢 (打比方)出示句子: 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的像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儿痕迹.。3品读句子,理解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句式练习: 昆明湖真美呀, 。 昆明湖的水真绿呀,。4换词法体会“滑字。(通过滑划的互换,体会昆明湖的静,游船,画舫的慢,间接表现昆明湖的美)5背一背这句话。十七孔桥1导游讲解十七孔桥。2发散思维:十七孔桥上的狮子有哪些形态呢?(出示练习题: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子,柱子都雕刻着小狮子,它们有的、有的、有的 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这17孔

41、桥真 !3师小结: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三读写结合,临摹章法1、一篇文章先讲什么,再讲什么,最后讲什么,叫表达顺序。2、分男女生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联系刚刚我们学过 的内容,想想这篇文章的表达顺序。指名答,归纳小结板书3、学习?颐和园?这篇文章我们最重要的是学会作者按地点变换的顺序表达、抓住特点写景状物的表达方法。四布置作业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模仿?颐和园?的描写手法进行小练笔,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颐和园?教学设计8第一课时目的: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颐和园的大和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一、引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几幅画,你们想看吗

42、?请你仔细观察,看看图上画了什么?你想到了什么?你知道这图上画的是哪里的美丽景色吗?这是颐和园里的美景。板书:颐和园指导读音和写法,请你看老师写颐字,写这个字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学习其它生字时,你也应该这样,想想应该怎样记着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看到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你想从文中了解什么呢?好,就让我们一起读书,讨论,弄懂这些问题,看看从哪里可以看出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二、学习课文,通过读书,感受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1请同学们自由读书,拿着笔,可以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号,画出生字词,你喜欢的词语,读懂的和不懂的地方。通过读书,你读懂了什么?颐和园是个美丽的大公园2颐和园的

43、大和美表现在什么地方呢?请你再次读书,把作者带大家游览的地方画出来。板书:长廊,万寿山,昆明湖3同学们,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长廊,万寿山和昆明湖去细细游赏吧。你喜欢哪一处景物就来读那一段,想想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出颐和园的大和美?你就把这些句子画出来。4你喜欢哪一处景物?为什么喜欢?你从哪里读出了大和美呢?5指名发言,读出句子,说说从哪里体会出来的,相机理解词语意思,换词体会用词的准确:滑过,游过。点明作者使用的说明方法。你能读出来吗?应该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指导读书总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读书,知道了到长廊,万寿山,昆明湖处处有美景,让我们感受到颐和园确实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可作者为什么先写长廊,

44、再写万寿山,最后写昆明湖呢?他为什么这么写呢?我们下节课来讨论。三、布置作业:同学们,颐和园那么美丽,可还有许多中外朋友不知道,我们国家在开拓旅游产业,旅游局希望能在电视上做做这方面的广告,请你们课下帮助设计个广告词,能吸引广阔游客,说出颐和园的特点。你们愿意吗?好,比比看谁的广告词写的好。第二课时目的:体会中心,学习写法体会中心,学习作者按游览顺序介绍景物的方法。1同学们,颐和园是个大公园,为什么作者只带我们游览这些地方呢?生自由发言,能说出这些景物有代表性,能突出颐和园的大和美作者怎样写出颐和园的大和美呢?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物?你觉得这样介绍好在哪里呢?你能当一个小导游,来

45、带着大家游览颐和园吗?3想开去:和作者一起游览了颐和园,你有怎样的感受呢?用上书中的词语说说自己的感受。作业:你能这样来介绍我们的校园吗??颐和园?教学设计9、认识个生字,学会其中的个;正确读写“大殿、长廊、绿漆、栏杆、昆明湖、神清气爽、佛香阁、金壁辉煌、宫殿、朱红、痕迹、堤岸、雕刻、隐隐约约、玩赏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表达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学习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导入、颐和园在什么地方?在北京西郊。预

46、习了课文,记住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学生自由发言,能说几个就说几个,互相补充。、用生字生词卡检查生字读音:指导读准:平舌音栽zi葱cng翘舌音朱zh前鼻音殿din后鼻音廊lng爽shung葱cng。、开火车朗读课文:每人读一个自然段。读后适当评议,重点纠正读错字和读破句的地方。二、初步理解课文内容、默读课文:弄清作者游览颐和园的顺序和颐和园主要景点的方位;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分段的根据是什么?、学生自学。、师生交流。、讨论分段,并指导概括段意,明确:按“总分总的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第一段第自然段:写作者对颐和园总的印象。第二段第至自然段:分别介绍了长廊、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第三段最后一个自

47、然段:是全文的总结,和开头一段相照应,表达了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三、学习词语、指导分段朗读。、提出词语,讨论词义:讲解词义:琉璃瓦、横槛、宫殿、画舫。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清爽:清洁,凉爽。隐隐约约:看起来或听起来不清楚。举目远眺:抬头向远处看。葱绿:草木青翠。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异常华美,光荣夺目。形态各异:形状各不相同。四、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五、布置作业、抄写生字词。、朗读课文。第二课时学习目标、学习课文写景状物的表达顺序以及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是哪儿吗?颐和园谁去

48、过颐和园,颐和园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呢?又大又美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去游览这又大又美的颐和园。板书:颐和园二、讲授新课、讲读第二自然段:请同学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游览颐和园的?填空练习:进了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 。走完长廊,就到了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 。明确:长廊、万寿山、昆明湖。、作者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长廊,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读课文,想一想长廊有什么特点?明确:又长又美你从哪句话看出长廊的美,说一说?长廊的颜色美:“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长廊上有红有绿十分美丽。长廊的形状美:“长廊有多米长,分成间。像一条长成卧在万寿山脚下。长廊上的画美:“每一章的横槛上

49、都画着五彩的国这些画颜色各异,内容丰富,精美绚丽,堪称艺术珍品。长廓周围的风景美:“栽满了花木,这一种花还没谢,那一种又开了“这一句写出了长廊两边鲜花盛开,五彩缤纷就像一条鲜花铺成的小路。长廊上游人的心情美:“神清气爽看出游人的心情十分舒畅。、小结:这一段描写了长廊的颜色、形状、画、花、游人的心情等几方面的美,突出了长廊的精致美观,以及那些创造者的高超技艺。、指导朗读:谁愿意带着大家去游览一下著名的长廊,通过你的朗读,让同学们体会到长廊的美。教师评议,再指名朗读,找同学评议。三、讲读第三段、作者走完长廊,又来到了哪里?明确:万寿山作者在万寿山脚下看到什么?请同学看图答复。明确:佛香阁、排云殿这

50、些景物有什么特点?明确:万寿山雄伟壮丽,佛香阁巍峨壮观,排云殿金碧辉煌。“耸立指高高的直立,这个词说明了佛香阁巍峨雄伟。“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亮表现了佛香阁的建造气势恢弘。“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表达了佛香疾的造型精巧。“下面的一排排金碧辉煌的宫殿说明排云殿很多,“金碧辉煌指宫殿十分雄伟,像一朵朵金光闪闪的云排列在佛香阁下面。、还有哪些地方表现了万寿山的这种美?明确:第四自然段请同学们默读这一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句子画下来。“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万寿山很高,站在半山腰就可以看到大半景色。这里的“大半景色指的是山前的景色,因为作者的观察点是在佛香阁前面,所以后山的景色看不到

51、。“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从这句话可以看出很高,从半山腰望去能看到掩映在绿树中的屋顶和红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句话也体了万寿山的高大,向前望,美丽宽阔的昆明湖变成了一面镜子,一块碧玉。“游船画舫在湖面慢慢地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由于山高离得很远,所以看不到看不到静静的湖面上浅浅的波纹。“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这一句更加说明了万寿山的高,站在半山能望见城里的景物。、指导朗读:指名读:注意重点词要读出重音。例如“大半、“静、“绿、“一点儿等。教师评议,找学生练习读。齐读第三段,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通

52、过朗读表现出来。、小结:这一段描写了作者在万寿山脚下和登上半山腰所见的景物,突出了万寿山雄伟壮丽的特点。从万寿山下来,作者又来到了哪里?四、自学第四段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讨论,说一说昆明湖有什么特点?、同学自由讨论。、指名发言,检查自学情况,其他组的同学补充发言。、每组选出代表读课文,比一比,那一组读得好。、教师小结:这一段写了昆明湖的静和绿,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秀美的风景画。在颐和园中除了精美的长廊,壮美的万寿山,秀美的昆明湖,还有哪些美景呢?明确:智慧海、知春亭、大戏台、玉带桥、石舫正像大家所说的那样,“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学生齐读“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时机去细细游赏。、根据板书总结全文:作

53、者按游览的顺序,以万寿山为中心,描写了长廊、佛香阁、排云殿、昆明湖、十七孔桥、湖心小岛几外景物的特点。赞美了祖国园林艺术的辉煌成就和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五、布置作业观察一处景点如学校、公园、游乐场等,按地点转换的顺序把它写下来。?颐和园?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词, 并能正确读写。、 正解、 流利、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感受长廊的美。、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从而理解长廊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美。教学重点: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想象词语所描绘的情境, 感受长廊的美。教学难点:想像词语描绘的情景,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

54、。孩子们, 你们到过北京吗? 这节课老师带你们去领略一处迷人的北京风光。出示图片 宏伟的万寿山, 佛香阁在郁郁葱葱的松柏掩映下熠熠生辉, 流光溢彩; 著名的十七孔桥静静地卧在昆明湖上, 如长虹偃月倒映水面, 宏伟而又秀丽; 徜徉在颇具特色的苏州街, 会让你领略到江南水乡 独有的秀美; 风景如画的长堤犹如一条翠绿的飘带, 贯穿南北; 漫步在这世界上最长的长廊,沿途看山赏水, 那真是美不胜收。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颐和园。在颐和园的那么多景点当中, 最著名的景致要数长廊了, 大家齐读课题。29.颐和园的长廊颐和园的长廊在 1992 年已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 孩子们, 对颐和园的长廊, 你们特别想知道什

55、么? 作者也有自己的想法、 自己的疑问, 预习时你们发现了吗? 翻开书勾画出作者的疑问, 作者的疑问是什么? 一起读: 长廊到底是什么地方引人注目呢?是啊, 颐和园的长廊到底是什么地方这么引人注目?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到课文中去找找答案吧! 相信通过对课文的学习, 一定能解开你们心中的疑问。二、 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标出段落的序号。带有生字、 新词的句子多读几遍。2、出示课件, 检测学生掌握生字新词的情况。编辑 斗拱 典范 颐和园 引人注目 凉风习 习 依山傍水 精湛技艺 赏心悦目 意犹未尽 装饰衬托 引人入胜孩子们, 斗拱的斗是多音字, 在这个词里读斗,

56、 三声。请跟我读: 斗拱 斗拱 引人入胜的胜是后鼻韵引人入胜 引人入胜。 另外, 颐和园的颐, 注意它的笔顺。师教一遍我请这边两组的孩子来读读前两排: 编辑 斗拱 典范 颐和园 引人注目 凉风习习。另外两组的孩子来读读后三排: 依山傍水 精湛技艺 赏心悦目 意犹未尽 装饰衬托 引人入胜 现在请大家一起读, 每个词两遍。 编辑 斗拱 典范 颐和园 引人注目 凉风习习 依山傍水 精湛技艺 赏心悦目 意犹未尽 装饰衬托 引人入胜3、开火车朗读课文, 每人读一个自然段。 读后适当评议, 重点纠正读错字和读破句的地方。三、 整体感知。1、学生默读课文, 探索作者的游览颐和园的左右顺序和颐和园主要主要景点

57、的方位; 再看课文可以分成几段, 分段的根据是什么?学生自觉。2、师生交流。明确: 按“总分总 结构方式把全文分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 写作者对颐和园的总体印象。第二段第二至五自然段: 分别介绍了长廊、 万寿山、昆明湖的特点。第三段最后一个自然段: 是全文的总结, 和开头一段照应, 表达了 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四、 熟读课文。1、课件朗读课文, 学生认真听。2、学生朗读课文。五、 作业。1、抄写生字词。2、 积累优美词句。第二课时一、设疑自探。1、默读课文,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 什么。重点介绍了颐和园长廊的美。2、 引导质疑: 是啊, 在颐和园里最著名的景致要数长廊, 书中有这么一句话来赞

58、美长廊“长廊, 可以说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集中表达。齐读 读了 这句话你有什么疑问?1长廊的建筑艺术表达在哪里?2长廊的绘画艺术表达在哪里?3、 提示引路, 自主探究。1出示自读提示: 默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提出的问题,找出描写长廊建筑艺术绘画艺术的语句, 在旁边做出批注。2学生自读自悟, 教师巡回指导。二、 解疑合探欣赏长廊的建筑美 过渡: 长廊的美, 是建筑艺术和绘画艺术的集中表达, 这就是长廊引人注目的地方, 首先我们来欣赏长廊的建筑美。1、 感受长廊的造型美绝 “全长728 米的长廊, 整体造型从地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但是如果坐在飞机上从空中看, 就会发现它的形状像一只倒挂的蝙蝠。 读

59、了这一句, 你发现了作者采用了什么修辞?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读后你仿佛看到了 什么?2、 感受长廊的风水 “长廊北倚万寿山, 南临昆明湖。 从挡住了 气候上看, 冬天,万寿山挡住了 北边的寒风; , 夏天, 从南面的昆明湖上吹来阵阵凉风。 从环境上看, 长廊依山傍水, 构成美丽的图画。 如果你行走在这里会什么样的感觉? 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一下?3、 感觉长廊的结构绝 “长廊是斗拱结构, 全部是由木头搭成的, 竞没用一颗钉子。 读这一句, 你想说些什么?小结: 我国民间有在建筑物上画刻蝙蝠的习俗, 而蝙蝠倒挂的意思就是表示福到了。 而长廊所处的地理形势非常绝, 即考虑了 气候, 又考虑了 游人

60、对园中美景的一览无余, 真是人在廊中走, 景在身边移。 造型更是非比一 般, 我们的祖先给我们留下了多么精湛的技艺啊! 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啊! 让学生选择自己的喜欢的方式读, 齐读、 赛读等形式, 读出长廊的美, 因势利导, 感觉其中几个句子的妙处, 并反复感觉感觉长廊三绝的精美。 这三段的中心句是学生齐答 过渡: 长廊的美, 不只表达在建筑艺术上, 还表达在生齐答: 绘画艺术上二、 欣赏长廊的绘画美。“在273 间长廊随处可见赏心悦目的彩墨画, 一共有14000多幅。 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从这些数字中, 你体会到什么? 引导: 大家想不想知道这些画有什么来历, 画的是什么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