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6)_第1页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6)_第2页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6)_第3页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6)_第4页
第1课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讲 古代中国早期的政治智慧-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考纲要求 商周的政治制度考纲解读 1.殷商的政治 商朝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王权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2.西周的政治 权力的分配: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天下归周; 权力的继承:宗法制家庭生活政治化天下归宗; 权力的认同:礼乐制等级观念生活化天下归心。 考纲解读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研究纲领】 考纲考情分析 【明晰考向】 最新考纲知识点试题角度备考分析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1)2017全国卷,24:西周分封制对社会文化的影响(2)2014全国II卷,24:从周代“雅言”考查分封制、礼乐制(3)2013全国卷,24:从战国时期墓葬等级规定考查分封制瓦

2、解(4)2011海南卷,1:从明、清封王制度考查分封制在后代延续及其内涵的变化1.高频考点: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2.教材空白点:分封制在后世的延续及内涵的变化;家国同构的统治观念。3.备考策略:(1)分封制和宗法制,作为政治制度早已在春秋战国后解体。但是,作为思想观念却一直存在于中国社会中,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是学习的重中之重。(2)坚持论从史出,从具体的历史现象中找寻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影子”。宗法制(1)2016全国卷,27:从福建族谱对台湾人迎祖先牌位的记载考查宗法制的影响(2)2016全国卷,24:从青铜器铭文考查宗法制对文化传承的影响

3、(3)2016海南卷,3:从“父母官”这一文化现象考查宗法制的影响(4)2011课标卷,24:从董仲舒大一统理论考查宗法制对后世的影响课标解读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研究纲领】 时空观念1.夏商周时代的时空定位;2.分封制的演变历程; 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1.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内涵;2.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特点;3.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唯物史观1.认识分封制度瓦解的原因2.宗法制瓦解的原因; 家国情怀1.分析宗法制的社会价值; 时空观念 夏商周时期的时空定位约前2070年以本为本 夯实基础 【研读教材】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权力承袭:从禅让制到 位禅让制-是我国原始社会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制度。

4、知识梳理王位世袭制世袭有两种形式: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夏朝以传子为主。该制度一直延续到1912年。认识: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是“公共权力” 日益蜕变为个人及家族权力的结果;顺应了历史潮流,推动了社会进步;“公天下”到“家天下”局面逐步形成;“大同之世”到“小康之世。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礼记礼运篇【研读教材】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2.王权特点: 王权 权臣的制约(如伊尹); 占卜人的制约;(卜人集团通过占卜等活动来干涉军国大事) 方国侯、伯的制约。(商朝时期列国林立、强者称王的时代,学

5、术界称之为“方国联盟体制”。它是由部落联盟发展起来的一种国家体制,类似于邦联制。)知识梳理神权政治受到一定限制王权具有 色彩。 商人迷信天命鬼神、崇拜祖先;迷信天命鬼神、崇拜祖先主要体现在“占卜”和“人祭”上。 3.行政制度:夏商已初步建立起一套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商朝行政管理制度内外服制度 “内服”:由商王直接统治的王畿之地,商王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设立相、卿士等内服官。 “外服”:指王畿外臣服(被征服)商王方国,册封方国的首领为侯、伯为外服官,有很大的自主权,义务是定期纳贡和奉命征伐。【研读教材】 一、夏、商

6、的政治制度 商王朝是以商族为中心的松散的方国联盟,商王是盟主,方国有义务。 外服方国保持原有的血缘界限,有享有自治权。商王对外服即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除对商承担应尽的义务外,有很大的自主权。有的附属国还经常与商处于战争状态。知识梳理“商朝国家内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显然还不是非常严密的,地方势力在相当大程度上享有自治权。”谢维扬中国早期国家【研读教材】 二、西周政治制度的创新“周”本是商朝的外服方国,发源于今陕西渭河流域一带(“关中”)。 知识梳理“封邦建国”: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武王伐纣灭商,疆域大而控制力弱;生产力水平低(如交通、通讯不发达)。3.目的:拱卫

7、王室,巩固边防,实行有效的统治。有观点认为:西周的“分封制”是一种武装殖民,将功臣和宗室分封到各地,镇压反抗、拓展势力、拱卫王室。(一)权力的分配方式-分封制1.含义:2.背景:【研读教材】 二、西周政治制度的创新 知识梳理4.内容:周王:分封对象:王族(主体)、功臣、先代贵族; 主要封国:王族:燕国、鲁国、晋国、卫国 功臣:齐 先代贵族:宋、陈、许、楚; 分封内容:授土(封地均称国)、授民、授爵(公、侯、伯、 子、男五等爵)诸侯:权利:享有世袭统治权,在领地再分封;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孟子:“天子适诸侯曰巡狩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

8、朝六师移之。”所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周天子为天下共主,但实际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是都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西周作为一代王朝,虽显示出一定的统一性、集权性,但国家结构上依然具有分散性、松散性。商王乃诸侯之长,方国多系臣服之旧国关系似邦联、如兄弟;周王乃诸侯之君、天下共主,封国多系分封之新国,关系似联邦、如父子。显而易见从殷至周,君主权力进一步加强。 王国维 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 分封制的特点和影响材料一西周的社会结构图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分封制的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材料二思考:这种分布特点体现了什么样的统治策略?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封制的历

9、史影响。【解答】 (1)明问题,找方向:“特点”据材料概括,“影响”注意辩证分析。(2)定时空,找关联:西周在政治上实行宗法分封制,建立起一套严密的统治体系,适应了西周统治的需要,在历史上具有重要积极意义。同时,这种制度又带有一定的分散性,到西周后期产生消极影响。(3)提信息,找关键:体现分封制下周王为天下共主,显示出统一性。周王“宏观政治决策”体现这一制度有一定的集权性。体现分封制有利于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体现分封制在民族融合方面起了一定作用。体现西周在国家结构上具有分散性,由此对后期政治统治产生消极影响。【提示】影响:积极:形成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加强;推动民族融合。消极:诸侯国有

10、一定的独立性,随着血缘关系的疏远,导致西周后期诸侯割据。直击高考【典例1】 (2017全国卷,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模拟演练1西欧中世纪,“我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众多大领主分封的中小贵族可能会不接受最高王权的管辖。类似的情形,在我国西周时期A.可能出现,周天子通过层层分封间接控制天下B.可能出现,地方百姓只服从自己宗族长的管理C.不可能出现,周天子对臣属具有绝

11、对的控制权D.不可能出现,周天子与臣属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典例2】 (2013全国卷,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直击高考【研读教材】 二、西周政治制度的创新 知识梳理6.瓦解:原因:1)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使用,井田制瓦解2)王室衰微,诸侯强大,宗法血缘纽带松弛。3)战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唯物史观

12、认识分封制度瓦解的原因表现:田氏代齐;周郑交质;楚王问鼎。礼乐征伐诸侯出、自大夫出 时空意识分封制的历史遗存(1)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分封。(2)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宋、鲁、郑、陈等。(3)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研读教材】 二、西周政治制度的创新 (二)权力的继承-宗法制知识梳理同祖曰宗,“法”即行为规范,“宗法”意为宗族之法、宗族法规。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1.含义:2.目的:3.原则: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为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

13、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家国情怀的源头-宗法制 历史解释与史料实证 宗法制的特点和影响4、特点:1)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2)大小宗有相对性 3)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一体4)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5)大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5、影响:1)保障各级贵族享有世卿世禄的特权;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家国同构;2)利于形成重视家庭建设、同心同德,尊老爱幼风气,社会稳定,民族凝聚力3)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民族传统美德;4)等级森严,家长制盛行,人为划分远近亲疏尊卑,重男轻女,亲贵合一,裙带作风,缺乏理性,自主意识、平等权利受约束,不利于民主法治。“忠

14、”“孝”等伦理观念;重视家庭建设、尊老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任人唯亲等现象思想观念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的修建;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传统观念及祭祖扫墓等社会习俗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对祖宗的崇拜;“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封建政治6、瓦解:春秋时期瓦解,但宗法观念犹存【典例3】 (2016海南卷,3)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

15、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试题分析】 解答本题可以采用排除法。中国古代执政的基础应该是封建经济,不能从思想层面寻找,A项错误。“官员考核”主要依据其政绩,“民本”是虚,“君本”才是实,C项错误。“为民父母”“爱民如子”是执政的理想境界,其实,没有官员或者皇帝能达到这一境界,这种理想境界往往用来掩盖真实的政治诉求,D项错误。“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了家国同构的执政思想,是“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答案:B直击高考模拟演练3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16、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A.禅让制 B.分封制C.宗法制 D.中央集权制1诗经大雅板记载:“价人维藩,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这充分说明A.宗法制维系社会统治的功效B.中央集权得到充分体现C.分封制下诸侯权力空前强大D.大宗和小宗是完全相对答案1234567891011121314解析解析材料中的“维翰”“维城”等指的是宗法制在维护社会统治方面的作用,故A项正确。模拟演练4分封制宗法制目的有效统治防止纷争范围国家内部宗族内部性质贵族分权贵族继承制标准血缘和功劳大小父系血缘亲属和年龄天子地位天下共主天下大宗只要材料说的是这方面的内容,都要选与分封制相关的内容只要材料说的

17、是这方面的内容,都要选与宗法制相关的内容技巧是统治阶级内部根据宗法血缘关系,联合同姓及异姓贵族在权力和财产方面的再分配制度。核心内容是规定了周王与诸侯之间的权力和义务是家族内部根据血缘的亲疏,确立的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实质“分封授民”“授民授疆土”“拱卫王室”“随从作战”“朝觐述职”“交纳贡赋”“等级森严”“相对独立性”“世卿世禄”“凝聚宗族”“血缘亲疏”“家族祖先”“家庭关系”“嫡庶之辨”“大宗与小宗”“家族等级关系”关键词分封制宗法制项目【研读教材】 二、西周政治制度的创新 (三)维护等级观念的礼乐制度知识梳理为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1.目的

18、:2.内容:3.作用: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礼乐制度就是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例如祭神、结婚、丧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讲究和同。这里的“乐”已经超越了音乐范畴,带有浓厚的政治与社会色彩。这反映出周代的“乐”的主要目的是稳定统治秩序。刑和礼:西周社会的运转,所依靠的是两项权力原则:刑和礼。礼的应用范围只限于贵族,刑的应用范围是普通百姓。周礼说:“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礼乐制度有利于加强天子权威,有利于形成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礼”的本质是“异

19、”,即差异,用来显示等级之间的差异,绝对不能混淆。有一“礼”必有一“乐”。在音乐、歌舞中,拉近了等级之间的距离,强化了向心力、亲和力。因此,“乐”讲究合同,有利于社会和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豆:古代盛食器具) 摘自礼记【材料二】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食:干饭类食品;羹:有浓汁的食品) 摘自礼记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燕通宴) 摘自周礼【材料三】羹之有菜者用枝,其无菜者不用枝。(枝;筷子) 摘自礼记【材料四】考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 据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人饮食生活的状况,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不得直译和摘抄原文)宴饮时,按身份(等级)分配食品;食具有筷子;食具有叉子;食品的摆放有一定的规定;食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饮食行为有礼仪要求。饮食之礼起到加强宗教团结,沟通社会关系的作用;周代已经形成一定的饮食礼俗;饮食礼俗体现了等级有差,贵贱有序的思想。能力提升探究: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核心突破】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