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思考来源:网络|作者:王春燕|时间:2008-4-4| 浏览:1137 |责任编辑:李玉佩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及其思考王春燕自然主义教育理论是西方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理论。它萌发于古希腊哲 学家的思想中,在近代社 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它的发展进程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西方 资产阶级教 育家在力图使教育理论逐步走上科 学化进程中所做的努力,同 时也反映了人类在认识自身、认识教育本质的历史过程中所作的积极探索和思 考。其中涉及的问题对我们当今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价值。本文主要针对17 19世 纪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进行剖析。以便 阐明当时的一些思想家、教育家对自然主
2、义教育的理解,从而引发人 们的思考。自然主义教育理论发端于古希腊一些哲 学家的思想中。柏拉 图在其著作理想 国中曾阐述了这样的信 念:“知识的种子存在于每个人的心灵之中,教师的作用是帮助学生自己去发现真理,教师的任务是帮助心灵 走向光明,这是完全自然的运动” 1在柏拉图看来,外来的教导并不是真正的教育,他把真正的教育看作是 一个将已存在于学生身上的潜在能力吸引出 来的过程。柏拉图认为,一个人的教育是紧紧与社会相联的,教 育是实现理想国的重要手段。“教育是以适合儿童第一本能一一美德的 习惯所进行的训练。而美德即是心灵的 和谐。” 2书长通过均衡发展人本性的各 个方面,造就完美的理想 国家。可见,
3、柏拉图尽管受其哲学观的影 响,受其所处时代的限制,还不可能提出明确的 顺应儿童本性进行教育的思想,但 从中我们却可以看出其思 想的端倪。亚里士多德也从他的哲学观出发,甘瞰育看成是一个内在发展的过程,是自我的展 开和自我实现 的过程。 3他根据对儿童身心发展的观察,把人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从出生到7岁;(2)从7岁 到性成熟期;(3)从性成熟到21岁。他的这个年龄分期就是建立在根据生物 学原则的自然适应性的基础 上,考虑了人的机体发育的生理特征,从而首次提出了教育要与人的自然发展相适应的观点,他认为,在个 人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中,成长的某个方面是最为明显的。第一阶段是身体成长时期;第二阶段
4、是爱好至上 的时期,第三阶段是理智占上 风的时期。在他看来,在每一种实体和物质中,自然都赋予发展的可能性。在 人类中这种天赋的可能性依靠 教育变为现实。自然密切联系着人类泥”的三种本源一一植物的本源(繁 殖、营养和生长的能力)、动物的本源(运动和感觉的能力)和理性的本源(思 维的能力)。教育应当遵循 着人的本性,努力按照儿童身体发展的阶段安排教育工作,但要把体育(植物的本源)和抑制人的 动物本源 的德育跟发展理性本源(思 维能力)的智育密切 联系起来。从上我们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自然教育的主张 是简略的,但他的思想却是深刻而富有 内涵的。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由于受其时代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
5、,在其著作大 教学论中指出,旧学 校的最大弊病是 违背自然,用无用的知 识填满学生头脑,造成儿童学习时间和精力的极大浪费。他认为要想 改革旧教育,就必须贯彻适应自然的原则,所谓“源自然”,按夸美纽斯的看法,包括两层涵义(1)遵循自然界的“秩序”。他认为在自然界存在着一种起支配作用的普遍法 则,夸美纽斯称其为“秩序”。他把火门看 作是整个自然的一部分,因此人的 发展以及对人进行的教育应服从于这一普遍法则;(2)依据人的自然本 性和身心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他说“凡事都要跟随自然的领导,要去观察能力发展的次第,要使我 们的方法 依据这种顺序的原则” 4夸美史斯认为,人生而具有智慧,道德和信仰的 种子
6、,但这些种子的发展如何,取 决于人所受的教育。所以“实施这种教育的时候不用鞭笞,无需 严酷,也不用强迫,尽可以实施得尽量和缓、 快乐,尽量自然。正如生物的体格长大,丝毫不要勉强或强迫肢体去伸展一样,因为如果合适地得到食物, 照料和运用,身体是 会逐渐地、不知不觉的自然生长,并且变强壮的。同样,我主张把养料、照顾和运用谨 慎地供给心理,把它自然而然地导向智慧、德行和虔信。” 5他说 教与学的行动本来是件自然的、令人高 兴的和惬意的乐事。自然的事情无需强制。水 从山上往低处流无需任何力量,每 个生物很容易在其本性喜 欢 的方向上发展,鸟儿学飞,鱼学游水,野兽学跑,无需任何强制。只要 它们觉得自己四
7、肢强壮,便本能 地做这些事情。” 6夸美纽斯以适应自然、合乎自然的秩序(顺序)来论证自己教育改革的主张有一定的合 理性,反映了他力求 摆脱神学,使教育工作科学化的良好愿望。尽管其中有些片面、机械,但他的 这些真知 灼见对我们当今的教育实践不无启发意义。随着欧洲文艺复兴运动的展开,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了 “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的林,抗议封建 专横的教育,反对强迫纪律和对儿童施用暴力,反 对对儿童个性和自由的摧 残,卢梭作为当时启蒙运动的思 想家,教育家也在批判 当时经院主义教育不顾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强迫儿童呆读死记宗教教义的同时,提出 教育应回到自然,适应自然,乃至建立在自然的基 础上,所
8、以继夸美纽斯之后,卢梭再次提出并强调了教育 的自然适应性原则。“自然” f ,在卢梭看来,主要是指一种事物保持其本 来面貌,原始倾向,外界不强加 干预,非人为的意思。涉及到 教育,自然主要指 儿童的天性。卢梭认为,一切自然界的 东西都是与自然相适 应的,因此教育应当遵循成长中的人的发展的自然进程,考虑其年龄特征,适应其本性施教。那么教育为什 么要适应自然呢?卢梭认为:“本性的最初的冲动始终是正确的”,“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旦 到了人的手里,就全 变坏了,他强使此地出 产外地的物品,甲树结出乙树的果实,混淆时间、地点和自然条 件” 7所以教育的首要前提是 从天性善这一人性论因素着眼
9、,教育必须顺应儿童天性的发展。他说“大自然 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 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子,它们长 得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 会腐烂,我们将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8其次, 卢梭还从天性、环境、教育的角度,进一步论证了教育适应自然的必要性。他 认为,人的成长受到三种因素 影响,“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事物。我 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发展,是自然的 教育; 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教育,是人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物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 9卢 梭指出:如果一个儿童身上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互相冲突,那 么他们
10、接受的就是恶劣的教育,只有使三方面 教 育协调一致,儿童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但如何做到这一点呢?卢梭认为“右这三种不同的教育中,自然的教 育完全是不能由我 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在有些方面才能 够由我们决定,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 正加以控制的。10因此从中可以看出,卢梭要求“事物的”与“人的教育必须与人们无法控制的“自然的” 教育结合起来,也就是要与儿童的本性、天性的自然 发展一致起来,按照儿童自然发展的要求和顺序去进行 发展,以培养卢梭所谓的“自然人”。当然卢梭所讲的“自然人”,并不是指让儿童“阪自然”成为脱离社会生活的、纯生物的人,而是指“不受传统束缚而率性(即按本性)发展的人,是
11、具有自身价 值的独立实体,是体 脑发达、身心健康的人”。11卢梭是西方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他的自然 教育论及其思想完成了教育中儿童观的革命,使 教育发展方向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他要求人们重视儿童的个性,了解儿童的本性及自然 教育的思想,对后世 的教育发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思想,至今仍 闪耀着光芒。对我们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小学教育中,不顾 儿童的天性、抹 杀儿童的兴趣,把儿童当作一个知识技能的收容器的 教育是一个猛烈的抨击。它又一次向我 们的教育工作者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声音:教育必须适应儿童天性的自然 发展,“如果把教育看作是一种人为的 艺术,教育事业的成功几乎是不可能的,因 为成功的主
12、要条件,不是人力所能支配的。”12瑞士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 齐在其思想中也提出了有 关自然主义教育的理论,他由于受德国哲学家莱布尼 兹关于单子自我发展学说的影响,认为每个人生来就蕴藏着以各种暧昧状态存在于人体内的结合为统一体的 各种能力的萌芽,它们具有从不活动状态到充分发展的倾向,所以裴氏也非常重 视人的天性,要求根据人的 天性自然进行教育。他说么是真正的教育呢?它就如同是一位园丁的艺术,在他的照看下,百花齐放,万 木争春。他对花木实际的生长没有任何作用,生 长的要素寄存于树木之中,园丁种植浇水,但是上帝 让其生 长教育家也同样如此。他不能给人任何一点力量,他 既不能给人以生命,也不能 让他呼吸
13、,他仅仅能注 意不让外来的暴力损害或打扰他,他要关照让发展沿着固有的规律前进。” 13因此裴氏适应自然的教育一 方面受到了卢梭的影响,但另一方面又与卢梭有所不同,他并不认为人的天性是尽善尽美的,他在“关于人类 发展的自然进程的研究”中,指出,所有的人都有两面性,即低级天性和高级天性。低级天性指的是自我保护 及可能由此发展而来的损人利已、狡猾 贪婪的品性,即动物性;高级的天性则指的是人所独具的理性,包括 追求真、善、美、自我完善、 热爱上帝、利他等特性。二者 实质不同。但又互相 联系。高级的天性以低级的 天性为基础,并从中产生、发展起来。所以裴氏认为教育一方面要遵循 儿童的天性,但另一方面又要通
14、 过教 育的作用,把人性提升到更高的道德境界。他 认为,只有教育才能把人身上以 暧昧状态潜在的能力发掘出 来,教育的目的就在于“促进人的一切天赋能力和力量的全面和 谐的发展。14另外,裴氏还力图通过自己 的研究与实践,将自然教育思想进一步深化。1800年后,裴氏多次强 调指出:“教育应当被提高到一种科学 的水平,教育科学起源于并建立在对人类本性最深刻的认识基础上。15所以在教育史上第一个明确地指 出了教育心理化”的口号,这样就使其教育适应自然的理论又有了新的内涵,除了教育要使人的固有的、内 在的能力得到培 养和发展外,还要求教育活动应当与儿童的心理特点协调一致,注意个别差异,区别对待素 质不同
15、的儿童,这样教育适应自然的思想在裴斯泰洛 齐这里达到了更高、更深的 层次。福禄贝尔曾师从于裴斯泰洛齐,他在其著作人的 教育一书中也阐述了他适应自然的教育思想。他说 人的天性本是完善的,良好的 教育、教学必须效法、遵循自然事物 发展的正确道路,小心翼翼地追 随儿童的 本能、天性。福 禄贝尔曾以园丁修剪葡萄藤作比 喻形象地说明了这一点。“葡萄藤应当被修剪,但修剪本身不 会给葡萄藤带来葡萄。相反地,不管出自多 么良好的意图,如果园丁在工作中不是十分耐心地、小心地 顺应 植物本性的话,葡萄藤可能由于修剪而被 彻底毁灭,至少它的肥力和结果能力被破坏。16他声称“我n给动植物以空间和时间,因为我们知道根据
16、生存在他 们身上的法则规律,它们能茁壮成长,对幼小的动植物要 耐心,不能采用拔苗助 长的方法。因为任何相反的做法都 会打扰它们纯洁 的展开和良好的发展,这是众所周 知的。可是,幼小的人 类却被当作一块蜡,一堆泥,可以由人去任意捏造。在 处理自然界的事物 时,我 们走的路是对的,可是在处理人时,我们却迷了路。而在 两者中起作用的力量却是 来自同一源泉,遵循同一 规律。” 17所以福禄贝尔认为“只有对人和人的本性的 彻底的、充足的、透 彻的认识,根据这种认识,加以 勤恳的探索,自然地得出有 关养护和教育人所必需的其他一切知 识之后才能使 真正的教育开花结实,欣 欣向荣”。18但是,由于福 禄贝尔深
17、受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特别是谢林哲学的影响,使他自己对教育的自 然适应性的解释带上了一层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他认为,儿童天性善良,并表现为四种本能:即活动的本 能、认识的本能、艺术的本能及宗教的本能。但 这些本能都是“神的本源”的体现。在他看来,教育就是自我 揭露和人的内部的“神的”实质的外向揭露,教育是要把一个自然的儿童,通过人的儿童变成一个“神的”儿 童。他说:从有限中表现无限,从暂时中表现永久,从地下表现天上,从人和通过人表现神,从神的本源的 化育表现人生这是一切教育的唯一目的。” 19由此可见,福禄贝尔在理解、解 释自然适应性教育原则 方面有一定的合理性、 积极性,但其宗教神秘主义色彩的
18、教育思想也要求我 们认真地分析,批判地吸收。德国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第斯多惠也接受了 卢梭和裴斯泰洛齐的影响,并进一步发展了对自然适 应性教育原则的解释。第斯多惠把“遵循自然”的教育原则列在教育的首位,他 说在教育中我们是同人打交 道,因此在人的教育中,一般地说一切应按照人的本性来进行,他认为:教育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 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如果你能证明某种教学方式、方法等等是适 应自然的,那末 这就 已经证实了它的正确性,反之,凡不得不承 认是违反儿童天性和违背自然的东西,那绝对是不适用的,所 以,不论是对医师也好,对教育者也好,最主要的乃是 认识人类一般的和特殊的
19、天性,以便忠 实地为它的特 性、特征和意向服 务只有为它们服务才能获得顺利的结果。” 20因此第斯多惠在承认自然适应性是教 育的最高原则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到:人生来就具有素质,自然适应性教育的任务就在于发展这种素质。 这样就给教育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认识儿童的本性,认识人的本性,并且必须研究儿童的本性和儿 童本性的发展过程。他说,“所以,你要倾听和遵从自然的声音,准确地遵循自然所指示的道路,只有跟自然 联盟,才能得到幸福和造福 别人,不信任人的天性,就不可能有适 应自然的、成功的 教育。21因此,在 第斯多惠这里,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发展。他不仅继承了夸美纽斯、卢梭等人的儿
20、童的 发展是根据一定自然 规律进行的观点,而且进一步强调了适应自然进行教育必须研究儿童的本性,研究儿童 的心理,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循着儿童不同的心理特点进行教育。他说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 点。所以必须在开始教学之前就确定这个出发点。22然而,第斯多惠不同于前人的地方 还在于,他不仅提出自然适应性教育原则,而且还提出了文化适 应性 原则,并指明了自然适 应性原则与文化适应性原则的关系。他说“由此,我们一般地为教育和教学制定一个文 化适应性原则,并且把它和自然适应性原则并列起来。同时文化适应性原则从属于自然适应性原则。适应自 然地行事是 对任何教育者的最高的、最一般的形式的要求。这是一
21、个必须力求达到的永恒的理想。但是 这个原则本身还没有规定和确定在 教育中必须注意的一切。比 较确切的定 义还包括着文化适 应性原则,即包含着一种思想,认为在教育中必须注意一个人所出生或将来生活所在的地点和 时间的条件,一句话,要注意 就其广义和包罗万象的意义来说的全部现代文化,特别是学生祖国的文化。” 23自然适应性原则是最高的 原则,是我们作为理想要争取达到的,但是,在遵循 它的同时,还必须考虑文化适应性,考虑时间和地点的 具体历史条件、文化水平,如果遵循自然而 轻视文化历史的话,那我们的教育就太肤浅了,所以在进行教育 时,必须在自然适应性这个最高原则主导作用下考虑文化适应性原则。那么在文化适应性原则与自然适应性 原则发生矛盾或冲突 时,第斯多惠认为,文化适应性原则应当服从于自然适应性原则,他说“曲文化与适应 自然越能一致,则生活就显得越崇高,越美好,越淳朴,所以要力求使文化和自然协调地结合起来” 24这是我们教育要达到的理想状态。由上可见,教育的自然适应性原则从萌生、发展一直到十九世 纪,在第斯多惠的 教育学中达到了它的顶 峰。他不仅论证了这个原则,而且还明确地指出了如何 实施这一原则,并把文化适应性原则也列入到自然适 应的教育原则中。同时还阐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血橙提取物化妆品项目发展计划
- 软件开发保密协议承诺书(2025版)
- 人力资源咨询服务合同协议范本2025年
- 买卖碎石合同协议书(2025版)
- 期房现房购房合同分期付款及合同履行
- 双方自愿离婚协议书参考样式2025年
- 食品代加工保密协议(2025版)
- 手机合同协议书大全2025年
- 劳务分包班组合同模板(2025版)
- 模具钢材采购合同的采购合同(2025版)
-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三位数的加法笔算》教案
- 7年级数学试卷(有答案)
- 干热河谷优秀课件
- 误吸预防与处理
- 台风过后复工前安全检查表
- GB/T 20840.8-2007互感器第8部分:电子式电流互感器
- GB/T 2007.1-1987散装矿产品取样、制样通则手工取样方法
- 《歌唱祖国》-课件
- 天津临港海洋重工建造基地码头工程(PPT)
- 双方责任及关键工程分工界面
- 图像西方与想象西方——《良友》西方形象的重构与呈现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