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_第1页
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_第2页
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_第3页
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分析摘要目的对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临床运用情况加以观察与探析。方法于2017年7月2018年6月抽选该院的8名护理人员作为该次研究的对象,按护理管理方式不同分成甲组与乙组。同时在两组护理人员所照看的患者中,分别抽取50例患者前者常规护理管理,后者运用目标管理理论和层级护理管理。对两组的护理质量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加以观察。结果乙组文书书写、护理态度、沟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的评分均高于甲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护理满意度(92.0%)高于甲组(7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74,P0.05)。结论在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采取目标

2、管理理论,可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关键词护理管理;目标管理;护理质量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654(2019)03(c)-010902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andanalyzetheclinicalapplicationoftargetmanagementtheoryinclinicalnursingmanagement.MethodsFromJuly2017toJune2018,8nursingstafffromourhospitalwereselectedasthesubjectsofthisstudy.Theyweredi

3、videdintoGroupAandGroupBaccordingtothedifferentwaysofnursingmanagement.Atthesametime,50patientswereselectedfromthepatientsenrolledbythetwogroupsofnursingstaff.Theformeristheroutinenursingmanagement,andthelatteristhetargetmanagementtheory.Thequalityofcareandsatisfactionofthetwogroupswereobserved.Resu

4、ltsThescoresofwriting,nursingattitude,communicationabilityandprofessionalliteracyofgroupBwerehigherthanthoseofgroupAandthedifferencewassignificant(P0.05).ThesatisfactiondegreeofgroupB(92.0%)washigherthanthatofgroupA(74.0%),statisticallysignificant(%2=3.674,P0.05),存在可比性。方法对甲组护理人员采取常规护理管理方式。对乙组护理人员应用目

5、标管理理论于护理管理中,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几方面。1)目标制定:结合医院与科室的现状,制定两个目标,即科室目标与个人目标,并将其作为临床护理管理的一个方向。其中,前一目标的制定,需参照医院本身的发展与临床护理工作的操作流程,待知晓大概的框架之后,再结合其他因素,如护理人员工作安排、专业护理知识等,对科室目标进行合理调节1。后一目标则在科室目标的基础之上,依据各项护理工作的特点,对其进一步细化。2)目标实施:目标的贯彻执行,是实现目标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日常护理工作中,应全面贯彻落实各项目标,且在此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且给予一定的工作自由,以确保护理人员能够主动参与到护理工作

6、中,充分发挥其才能,同时能在工作中获得成就,并进一步促进其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3)目标激励:可对护理人员实施物质激励,即依据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比如出勤、业绩等,再联系目标管理制度的执行状况,为其发放相应的奖金。可对护理人员予以精神樊励。护士长在工作中可较为直观的了解每一名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据此,针对工作中表现优异的护理人员,护士长可予以精神鼓励;针对表现较差者,可主动与其交流,了解其想法,同时予以鼓励2。另外,还应鼓励护理人员不断学习,主动参与各项专业培训活动,以提升其专业技能与素质。观察指标对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情况加以评估,主要评估内容包含4个方面,即文书书写、护理态度、沟通能力、专业

7、素养,各项满分皆为50分,得分越高,说明各方面水平越理想3-4。另外,在两组护理人员所照看的患者中,分别抽取50例患者,并对其发放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以评估不同护理管理措施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调查表主要分成3个等级,即10分满意(80分以上)、较为满意(6079分)、不满意(60分以下)。统计方法利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该次研究中所得出的相应数据展开分析,其中,分别采取频数和百分比(衿、(xs)代表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再分别以/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护理质量情况分析经研究统计,乙组在文书书写、护理态度、沟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等方面,均优于甲组,差异有

8、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分析经研究统计甲乙两组对应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4.0%、92.0%,组间满意度相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讨论护理质量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病患的疾病的康复乃至生命健康,因此,如何切实做好临床护理工作,强化护理管理,是当今临床上所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目标管理理论是依据医院或科室的实际情况及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以及总目标,上下管理者相互协作,结合护理人员具体的工作情况,制定个人目标,以作为护理工作的大致方向,进而为护理人员的工作提供一个目标5-7。在临床护理管理中采用目标管理理论,不但能够提升护理人员的护理水

9、平,还能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通过该次研究发现,采取目标管理理论的乙组,护理人员各项指标(文书书写、护理态度、沟通能力以及专业素养)的评分均比甲组高,差异明显;这说明该管理方式能有效改善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与专业技能,进而提升护理的质量。另外,从护理满意度角度而言,乙组护理满意度比甲组高,即92.0%vs74.0%,表明目标管理理论的实施,可促进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综上所述,在临床护理管理过程中采取目标管理理论,不但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同时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护理管理方式。参考文献黄晓青.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探析J.吉林医学,2014(18):4095.韩西兰.目标管理理论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9):136-138.宋玉芝,侯立虹,冷成香.目标管理理论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培训中的应用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5):22-24.陈雪叶,刘震宇.目标管理模式在外科患者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2):152-153.胡凌燕,张之娟,王芙蓉.目标管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及对护理人员绩效管理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