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3)_第1页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3)_第2页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3)_第3页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3)_第4页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乐民之乐,忧民之忧【学习目标】 1、了解第一则选文和第三则选文的思想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把握孟子“乐民之乐,忧民之忧”的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学习重点】 1、学习对比描写在说理中的作用。 2、掌握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学习难点】 1、正确理解作者的观点态度。 2、领悟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学习其关注民生疾苦的火热情怀。 【自主学习】 一、阅读“引入话题”,结合注释及相关资料疏通一则文字。 二、读准下列加点词的字音。 (1)王语暴(y) (2)庶几(sh j) (3)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l)(4)直好世俗之乐(zh)(5)举首蹙頞(c )()羽旄之美(mo) 三、

2、归纳文言现象: 1、找出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今之乐由古之乐 (“由”通“犹”,如同。) 可得闻与(“与”通“欤”,语气词。) 直好世俗之乐耳(“直”通“只”,只是。) 2、解释下列加红词的意义。 王语暴以好乐 (语:告诉。好:喜欢,爱好。) 王变乎色曰(色:脸色。) 3、归纳词类活用现象。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乐:名词活用为动词,娱乐。) 与少乐乐,与众乐乐 (少、众: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少数人、多数人) 今王鼓乐于此(鼓:演奏。)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王:名词活用为动词,称王。) 庶民子来(子:名词作状语,像儿子一样。) 而民欢乐之(欢乐:形容词意动用法,以为欢乐。) 4、分类列举本

3、文出现的文言句式。 宾语前置句: 好乐何如 何以能鼓乐也 何以能田猎也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介词短语后置(状语后置)句: 王语暴以好乐 王尝语庄子以好乐 今王鼓乐于此 今王田猎于此 被动句: 暴见于王 他日,见于王曰 四、简要概括一则的主旨(主要意思)。 1、孟子主张人君应“与民同乐”,实行“仁政”的思想。 【合作探究】 梳理课文内容: 第一则记录了孟子与庄暴、齐宣王的两次谈话。第二次谈话的主要内容有: 探究问题: 1、孟子是如何调控与齐王谈话的气氛的? 首先,齐王把自己和孟子对立起来,谈话气氛非常僵硬,齐王简直是给孟子来了一个大关门。孟子与齐王谈话,是从齐王好乐开始的,可是,齐王根本不顾孟

4、子的面子,变了脸色,还说“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这等于是堵住孟子的嘴巴,不让孟子谈他的“先王之乐”,而事实上,孟子的谈话肯定是离不开谈“先王之乐”的,因为孟子的音乐观是与王道有关的。其次,我们要看清孟子面对这并不融洽的气氛所用的对策。如果孟子勉强硬谈先王之乐和世俗之乐的是非,谈话气氛可能更加紧张,更关键的是达不到劝说齐王与民同乐、行仁政的目的。所以,孟子在此时转换了谈话的内容,几乎是迎合齐王似的说了那句“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其目的很明显,那就是想通过引起齐王兴趣,改变谈话气氛。但是这句话却是很有文章的,它已经巧妙地把谈话内容引入了政治领域。紧接着,孟子又说“今之乐犹

5、古之乐也”,这话是承接齐王的“先王之乐”与“世俗之乐”而言的,但更应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其间孟子已经改变了原来的概念,于是,出现了四个概念:“先王之乐”、“世俗之乐”、“今之乐”、“古之乐”。这四个概念的出现,使孟子转换了话题,为齐王钻进自己的圈套作好了准备。至此,孟子就已经完成了化被动为主动的转移。要指出的是,孟子为了缓和谈话气氛所用的手段,并没有改变自己原来对音乐的立场,却把谈话引入了自己想说的领域。 2、体会孟子与齐王谈话中的两层铺垫的作用。 这两层铺垫就是孟子的两次提问和两次回答,孟子的两问是“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和“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齐王的两次回答“不若与人。”和“不若

6、与众。”说这话的前提是齐王忍不住主动地说“可得闻与?”孟子在此故意不直接阐述自己的道理,其目的很明确,一是蓄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加重谈话气氛,诱导齐王在思想上趋向自己与民同乐的观点。 孟子描绘了人民个个“疾首蹙頞”“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 离散”的悲惨图景和人人都“欣欣然有喜色”,祝福国君身体健康的太平景象这两幅画面,其作用是什么? 避免直接的、枯燥的说教。通过描写来说理,在议论文中可以借鉴使用。 思考:孟子“与民同乐”的思想在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针对春秋战国朝代连年战争、生民涂炭的现实,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仁政”思想,使之成为一种政治思想体系。它对两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生了异乎寻常的影响。孟子的“仁政”学说虽然以维护封建制度为出发点,但是对于稳定经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