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群的特征 (2)_第1页
一种群的特征 (2)_第2页
一种群的特征 (2)_第3页
一种群的特征 (2)_第4页
一种群的特征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4章 种群和群落第1节 种群的特征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对使用除草剂前后的农田的杂草数量进行统计,如何简便又准确地获得数据呢?台湾草竹叶草酢浆草鬼针草种群:在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种群特征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的调查何时捕?捕捞多少?才能既不会使资源枯竭,又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种群密度的调查调查农田上某种杂草的种群密度Part 逐个计数法估算法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多数情况下用此方法估算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调查农田上某种杂草的种群密度小组分工安排Part 探究课题负责小组调查区

2、域调查植物图示用不同的取样数量调查某一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1、2学习小组P1酢浆草 不同的取样方法调查某一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3、4学习小组P1、P2、P3P1、P3:酢浆草P2:车前草不同的取样形状调查某一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5、6学习小组P5三叶鬼针草调查样方面积与物种种类的关系7、8学习小组P2、P4 小组分工安排学生汇报与交流Part 思考与讨论1.拟定的课题是什么?最终得出的结论是什么?能否呼应课题?2.该调查存在什么问题?请提出并与同学互相交流。用不同的取样形状调查三叶鬼针草的种群密度第五组调查成员:崔安琦 梁家葱 林辰 杨旭泓 谢穗恩 陈嘉敏 周蕴莹 李玉石林梓斌 孔亮宸李

3、晓莹 陈芷艺 李湘怡 黄家乐 胡明源 林家欣ppt制作:崔安琦 林家欣三叶鬼针草,中药名。为菊科植物。分布于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各省区。基本形态态特征为:小叶3枚,两侧小叶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背面褐色,具黄色边缘,内层较狭,条状披针形。无舌状花,盘花筒状,瘦果黑色,条形,略扁,具棱。研究课题:不同的取样形状对调查某一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的结果是否有影响地形与区域面积:长条形,长23m宽3m(广州市劳动技术学校)样方面积:1m*1m取样的方法: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准备工具:卷尺、绳子、记录本、笔、相机三叶鬼针草的种群密度调查情况形状数量小样方种群密度(株/每平方米)形状数量小样方的中群密度

4、形状数量样方样方一正方形3333圆形3636三角形30样方二正方形2626圆形2727三角形23样方三正方形55圆形44三角形4样方四正方形3636圆形3030三角形27样方五正方形3131圆形3333三角形31种群密度2班正方形26.2圆形2626三角形23种群密度7班正方形27.3圆形25.7三角形23.6种群密度8班正方形26.8圆形25.3三角形22.5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反思问题: 在数株数时没有注意到其分生情况,将一株的两个分枝数成两株 ,造成数株数困难等距取样对边缘计数不清晰刻意避开杂草少的地方反思:从根部数起,不能光看分支计数时,若有正好在边界上的,只计样方左上方相邻两条边上的

5、个体。同种植物无论大小都应计数。应该找多个同学多次计数。尊重自然地形,严格按照等距取样法取样回顾调查过程 总结调查结果一开始面对这么多的杂草是在毫无头绪,于是比较混乱地就进行了调查,当时没有注意到等距取样的严谨性,人为主观地进行了圈地数草,而且圈地取样地点都不在一条直线上,既不严谨又难以代表自然的生态情况。后来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更正了调查方法,用卷尺在一条直线上严格地测量了每个样方之间的距离,相对于第一次测量,更多的避免了偶然性。从上一张幻灯片中可以看出来,样方三的种群数量与其他四个样方数量明显不同的,因为在那个样方上面,杂草数量少,所以三叶鬼针草的数量也相对变少。我们在每个样方对三叶鬼针草

6、进行了三种形状的数量测量,分别是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可以很明显的观察到,其实不同的形状对三叶鬼针草的数量影响是不大的,相对来说,在选用三角形调查时,被圈起来的三叶鬼针草数量会少一些,但与其他两种形状相去不大。对此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在均匀图形中,不同形状的取样对种群密度的不大,基本可以忽略。但是最好选取比较规整的图形,例如正方形和圆形。这次种群密度的调查让我们更加感觉到了科学所需要的严谨,由于刚开始的测查方式有误,我们不得不将所测的前几组数据废除,重新测量,但最后还是顺利完成了这次调查任务。回顾调查过程 总结调查结果Thanks For Watching归纳与总结Part 样方法:在被调查

7、种群的分布范围内,_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_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随机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1.适用范围:2.调查对象:3.调查步骤:4.取样原则:5.取样方法:6.取样面积: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双子叶草本植物,不宜选择蔓生或丛生单子叶植物。随机取样计数求平均值样方1样方2样方3样方4。样方NM1M2M3M4.Mn种群密度=M1+M2+M3+M4+.+Mn N随机取样(不能有主观偏见)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等一般草本的样方一般在1平方米,灌木林样方在10平方米以上,乔木林样方在100平方米以上样方法调查不同样方面积与植物种类关系 高二(

8、2)班第7组员:方宇、黄蓝莹、毕钟月、吴雨晴、徐翔、蔡思远、陈乐然调查课题:样方法调查不同样方面积与植物种类关系调查地点:广州市中学生劳动技术学校组员分工:测量:方宇、徐翔、陈乐然、蔡思远记录:毕钟月、黄蓝莹分析:蔡思远制作PPT:徐翔工具:绳子、皮尺、调查记录表、笔测量地形:偏正方形,长约15m,宽约15m取样方法: 五点取样法样方面积:0.25*0.25m2、0.5*0.5m2 、0.75*0.75 m2 、1*1m2样方形状:正方形样方数量:5 实验步骤:1.用皮尺和绳子量取5个不同面积的样方2.数出样方中所含有的不同植物种类3.记录数据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量取样方面积数样方中植株数

9、量次数样方数量样方面积(m2)种类植物名称150.06252台湾草、酢浆草20.254台湾草、酢浆草、一点红、淡竹叶30.56256台湾草、酢浆草、一点红、淡竹叶、牛至、荩草417台湾草、酢浆草、一点红、淡竹叶、牛至、荩草、小雏菊结论:随着面积的增大,植物种类逐渐增多。调察中遇到的困难1.不太清楚各种植物的名字解决方法:1)把植物拍下来,用手机识别2)用检索的书目,根据植物的形态去查阅2.不太清楚同一种植物的各个形态导致弄混种类解决方法1)求助老师2)使用生物百科大全,查找各植物不同生长周期不同形态个人感想 感谢这次调查机会,让我了解了一些平时常见的植物的名称,也让我了解了一片区域内的植物也是有许多种类的。 蔡思远 这次调查让我了解更多常见植物,同时让我明白团结合作是非常重要的。 徐翔 这次生物调查活动,不仅使我了解了各种生活在我们周围的植物,也丰富了我对各种植物不同周期的形态认知。 黄蓝莹结语 此次活动不仅让我们了解了许许多多生活中毫不起眼、叫不上名字的植物,而且提升了我们的课外实践能力,同时让同学更懂得分工合作。 平时在课本上所学的理论知识看似用不上,其实我们只是不懂得去运用到课外实践中,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和学习。归纳与总结Part 样方法: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_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