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亭送别,古诗鉴赏_第1页
谢亭送别,古诗鉴赏_第2页
谢亭送别,古诗鉴赏_第3页
谢亭送别,古诗鉴赏_第4页
谢亭送别,古诗鉴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1、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这首诗表达了缠绵的离愁,突出别后的怅惘、孤寂与落寞。12、作者是怎样表达离愁别绪的? 答:“劳歌一曲解行舟”,“劳歌”,本指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成为送别的代称。点明送别。 “红叶青山水急流”,画面感强,色彩明丽,洒脱飞动。这一句看似与离别不协调,实际上是反衬。景色越美,越显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一来写友人已远去,诗人谢亭暂憩,不觉已是黄昏。二来写酒醒有特别之处。大多数写送别都直接借酒写意,将离愁别绪淋漓尽致地表现于分别之时。而此诗却却

2、写别后的感受。酒醒之后,独留谢亭,友人已去,天空暮色苍茫,满楼风雨凄迷,一腔孤寂。三来极写景物的凄黯迷茫,寓情于景,以景结情。221,按照要求,把下面的三句话改写成一句话,并保留原有信息(可酌情增减词语)。(4分)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曹雪芹是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被红楼梦揭露了。以红楼梦为主语以曹雪芹为主语(09北京卷)3红楼梦是曹雪芹创作的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 曹雪芹是以揭露封建制度的黑暗腐朽和没落为主题的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红楼梦的作者。404浙江卷请为图书馆的对联拟写下联 上联:知识藏古今 下联:学问贯

3、中西5 分析题目作用,要把握文章中心,联系主要内容,考虑题目的来源,拟题的依据,题目的内涵,深层意义,考虑题目所用的手法,分析题目的比喻义、双关义、象征意等等,此外,还要考虑题目的句式结构,综合各种信息、分析具体情况,再做全面表述。常见的题目作用有:线索、文眼、新颖、吸引读者、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文章中心等。6一、概括文章所叙之事,很多记叙文的文题是对文章所叙之事的概括,抓住了这样的文题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事件。1、如:课文最后一课,文题就概括了故事的中心事件:小弗郎士的最后一堂课;2、如:文言文两小儿辨日,文题也概括了课文的中心事件:两个小儿争辨一个关于太阳远近的问题。7二、标明文章行文线索1、如课文祝福就是就是以祝福景象作为行文线索的;2、如课文背影就是以父亲的背影作为文章的线索的。8三、点明文章的中心思想 有的记叙文就是以文章的中心思想作为文章的文题的。抓住了这样的文题当然也就抓住了文章的中心思想。1、如以前的一篇老课文普通的人,伟大的心,其文题就是中心思想:赞美罢职以后的彭老总有一颗为人民作想的伟大之心;2、如课文谁是最可爱的人,其文题就是中心思想:赞美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9四、指出文章的主要人物如文言文乐羊子妻木兰诗卖油翁等课文的文题都指出了课文的主要人物。10 综上所述,文题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只要我们注意了它,我们就或把握了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