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_第1页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_第2页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_第3页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_第4页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背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工人罢工斗争达100多次,参加罢工人数有30万,出现了中国工人运动第一高潮。其中包括香港海员罢工、安源路矿罢工和京汉铁路罢工等。1 1923年2月在帝国主义支持下,反动军阀吴佩孚调集军警,血腥屠杀罢工工人。 工人运动转入低潮。2 中国工人运动失败的教训: 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认识到,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单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的,党应该采取积极步骤去联合其他进步势力,建立工人阶级其他民主力量的联合战线。3 在几经挫折,特别是经历1922年广东军阀陈炯明叛变的打击之后,孙中山的思想发生了很大变化。

2、4 材料二:“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俄国虽迟我革命,而已成功;我虽早六年革命,而仍失败。” (孙中山:国民党改组问题,1924年1月) 材料一: 孙中山说:“中国革命六年之后,俄国才有革命。俄国革命党不仅把世界上最大威权之帝国主义推翻,并且进而解决世界经济政治问题,这种革命,真是彻底成功,皆因其方法良好之故。”5 在失望之余他终于省悟到,要进行民族民主革命,就不能指望从英、美、日等国获得援助,不能幻想利用一部分军阀来反对另一部分军阀。此外,他还认识到,国民党内许多人已日趋消沉腐败,全党需要重新改造。6 1919年3月,列宁领导创建的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团体的国际联合组织,总部位于莫斯科。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十月革命的胜利,促进了各国共产党的建立,客观形势要求建立新的共产国际组织。 1919年3月2日在莫斯科召开了国际共产主义代表会议,有来自21个国家的35个政党和团体的52名代表参加。大会通过了告国际无产阶级宣言、共产国际行动纲领、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等文件,宣告第三国际成立。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正式加入第三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