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5科学探究 同步练习_第1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5科学探究 同步练习_第2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5科学探究 同步练习_第3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5科学探究 同步练习_第4页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册 1.5科学探究 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5科学探究同步练习一、选择题以下仪器必须垫石棉网才能加热的是 A. 试管B. 烧杯C. 蒸发皿D. 坩埚【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考察石棉网的应用,一些实验仪器在加热时必须使用石棉网,防止受热不均匀而破裂。【解答】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坩埚等仪器都能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仪器必须垫石棉网才能加热,否那么由于受热不均匀,而破裂。应选B。将一金属块浸没在盛满酒精的杯中,溢出酒精10克;假设将该金属块浸没在盛满水的一样杯中,从杯中溢出水的质量是酒精0.8103千克/米3 A. 15克B. 10克C. 12.5克D. 8克【答案】C【解析】【分析】因金属块的体积不变,

2、所以金属浸没在水中时溢出水的体积和放入酒精时溢出酒精的体积相等,根据质量计算公式可以求出溢出水的质量。【解答】金属块放入酒精时,溢出酒精的体积:因金属块的体积不变,所以金属浸没在水中时溢出水的体积和放入酒精时溢出酒精的体积相等,即V水=V酒精=12.5cm3,溢出水的质量:m水=水V水=1g/cm312.5cm3=12.5g。应选C。正确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以以下图示实验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察的是学生的实验技能,难度不大。A.根据给试管内液体加热的本卷须知进展分析解答;B.根据向试管内倾倒液体的方法进展解答;C.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

3、法进展解答;D.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进展解答。【解答】A.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A错误;B.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紧靠试管口,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朝向手心,故B错误;C.用胶头滴管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滴管不能伸进试管内,故C错误;D.量筒内的液体读数时,视线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程度,故D正确。应选D。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小明仰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36毫升;然后倒出部分液体后,俯视读数,读出液体的体积为20毫升,那么实际倒出的液体体积 A. 大于16毫升B. 小于16毫升C. 等于16毫升D. 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

4、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程度,俯视度数大,实值那么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因为仰视读数偏小,所以该量筒内的液体的实际体积大于36mL;而俯视读数偏大,所以倒出部分液体后,剩余的液体体积数应该是小于20mL,故小明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大于16mL。应选A。如下图的装置可以用来发生、洗涤、枯燥、搜集气体。该装置最合适用于 A. KMnO4分解生成氧气B. 双氧水制氧气C. 碳酸钙和盐酸反响生成二氧化碳D. 锌和盐酸反响生成氢气【答案】D【解析】【分析】此题考察了常见气体实验室制备的原理、除杂、搜集等知识的运用,主要考察装

5、置的选择、除杂试剂的选择、搜集气体的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根据装置图可知该气体制取是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的反响,可以用水洗涤,用浓硫酸枯燥,能用向下排气法搜集,说明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和水、浓硫酸反响,比空气密度小且不会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响,据此分析。【解答】由装置图可知该气体制取是固体和液体不需加热的反响,可以用水洗涤,用浓硫酸枯燥,能用向下排气法搜集,说明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不和水、浓硫酸反响,比空气密度小且不会和空气中的成分反响;A.KMnO4分解生成氧气,是固体加热的反响,生成氧气密度比空气大应用向上排气法,故A错误;B.双氧水制氧气不需要加热,制备装置符合,但氧气比空气密度大应用向上排气

6、法,故B错误;C.碳酸钙和盐酸生成二氧化碳,制备装置符合,二氧化碳也可少量溶解于水,二氧化碳比空气重,搜集方法应用向上排气法,故C错误;D.锌和盐酸发生反响生成氢气,反响不需要加热,氢气与水不反响,能用浓硫酸枯燥,密度比空气小,符合题中要求,故D正确。应选D。以下有关CO的实验中,只能证明CO2物理性质的实验是A. B. C. D. 【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除了要熟记二氧化碳的性质之外,还要学会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假如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否那么属于物理性质。【解答】二氧化碳倾倒后右端下沉,只能证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因此D

7、选项符合题意。应选D。反推是科学学习中的常用方法,以下相关反推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溶液的特点是均一、稳定,那么均一、稳定的物质不一定是混合物B. 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响产生气体,那么能与稀盐酸反响产生气体的不一定是金属C. 碱性溶液的PH7,那么PH7的溶液不一定是碱性溶液D. 酸与碱反响生成盐和水,那么生成盐和水的反响不一定是酸与碱的反响【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难度不大,考察反推理法的应用,学生应能根据不同知识的特点推理,但不能盲目推理,要做到详细问题详细分析。【解答】碱性溶液的PH7,PH7的溶液一定显碱性,是碱性溶液,故C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应选C。以下实验操作或设计中,错误

8、的选项是 A. 甲:检验装置的气密性B. 乙:排空气法搜集氧气C. 丙:铁丝在纯氧中燃烧D. 丁: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答案】C【解析】【分析】1根据检验装置的气密性的本卷须知分析;2根据搜集氧气的方法进展分析;3根据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的本卷须知分析;4根据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正确实验操作进展解答。【解答】A.把导管的一端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观察现象,假设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且松开手后,烧杯中的导管内形成一段稳定的液柱,那么装置不漏气。说法正确 ,不符合题意;B.向上排空气法是搜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时所采用的一种气体搜集方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如氧气等.且该气体不与空气中成分发

9、生反响.氧气进入开口向上的搜集瓶中,因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氧气可以到瓶底,空气从瓶口被挤出 ,因此可以搜集氧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注意:瓶底要放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下来,炸裂瓶底.说法错误;符合题意;D.白磷是可燃物薄铜片上的白磷与O2接触,同时温度到达白磷的着火点,故白磷可以燃烧,,热水中的白磷温度到达了其着火点但没有与O2接触,所以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可以验证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应选C。用体温计测小明的体温为37.3,假设未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小英和小刚的实际体温为37.1和 38.4,那么两次测量结果应该是A. 37.3和38.4B. 37.1和3

10、8.4C. 7.1和37.4D. 37.3和37.4【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体温计的构造以及使用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是一道根底题,要解答此题需掌握:温度计有一特殊的构造,即液泡上方有一缩口,液柱不能自动下降。【解答】由体温计的特殊构造可知:体温计在使用前必须用力向下甩一下,假如没有甩,直接测病人的体温,假如被测病人的体温比原来病人的体温高,那么准确,假如比被测病人的体温低,液柱不会下降,那么仍然是原来的示数。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7.3,假设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就去测量小英和小刚的体温,此时体温计的示数为37.3,假如小英的实际体温为37.1,比小明的体温低,体温计的液柱

11、不再下降,示数仍为37.3;假如小刚的体温38.4,比小明的体温高,那么体温计的液柱上升,示数为38.4,故A正确。应选A。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要对图甲的叶片进展脱色处理,处理方法如图乙所示。图乙中大烧杯内盛放液体A,小烧杯内盛放液体B,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液体A、B都是清水B. 液体A是清水、液体B是酒精C. 液体A、B都是酒精D. 液体A是酒精、液体B是清水【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考察的是光合作用,难度不大,掌握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是关键。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暗处理设置对照、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脱色时装有酒

12、精和叶片的小烧杯,一定要隔水加热,这是因为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展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解答】脱色时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目的是用酒精溶解叶片中的叶绿素,叶片变成黄白色,便于观察到淀粉遇碘变蓝的颜色反响,由此可见:大烧杯内盛放的是清水,小烧杯内盛放的是酒精,故B正确。应选B。某同学把不慎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放入装有热水的杯中如下图,观察到乒乓球恢复了球形。此过程中,对于球内气体而言,没有发生变化的量是 A. 温度B. 质量C. 密度D. 体积【答案】B【解析】【分析】此题考察解答此题时,可以先从比较容易判

13、断的选项去分析,当我们分析出这个选项中物理量的变化情况时,我们就可以利用这个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去进一步分析其它选项中物理量的变化情况。做选择题最常用的方法是排除法,我们可从最简单的、最有把握的选项去分析。由球被踩瘪,我们首先可以判断出乒乓球的体积减小了,即球内气体体积减小了;然后根据没有破裂和质量的定义判断出球内气体的质量不会发生变化;最后根据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判断出球内气体密度、压强变化情况。【解答】A.乒乓球恢复了球形,过程中温度升高,应选项A错误;B.质量是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当球被踩瘪时,虽然球内的气体体积减小,但由于球没有破裂,球内气体的分子数量没有增多也没有减少,所以球内气体的质量

14、没有发生变化,应选项B正确;C.当球被踩瘪时,球内气体质量不变,但由于气体体积减小,所以球内气体的密度会变大,应选项C错误;D.质量一定的气体,压强与体积有关,体积减小,压强增大由于球被踩瘪,质量不变,体积减小,应选项D错误;应选B。如下图,两透明容器中密封着等质量的空气,实验过程中不向外放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A. 该实验装置中通过并联控制电阻丝两端的电压一样B. 该实验中用到的物理实验方法只有控制变量法C. 该实验装置可探究电流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D. 该实验装置是利用U形管中液体的热胀冷缩来反映电阻放出热量的多少【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对“电流通过导

15、体产生的热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运用,同时考察了学生对焦耳定律变形公式的理解和掌握,难度较大。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可知通过它们的电流关系,根据Q=I2Rt比较两电阻产生的热量关系,密闭空气吸收热量后,体积不变,压强变大,U形管内两液面的差值变大,据此进展解答。【解答】A.由于两个电阻丝是串联的,故不能由于两个电阻丝的电阻值不同,不能控制电压一样,故A错误;B.该实验中用到的物理实验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等效法,故B错误;C.通过测量的数据及Q=I2Rt可以得出通过电阻丝产生的热量与电阻的关系,故C正确;D.该实验装置是利用U形管中气体

16、的热胀冷缩来反映电阻放出热量的多少,故D错误。应选C。二、实验探究题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给具有重要的意义。为研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某研究小组进展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和仪器:生理状况一样的安康大鼠30只、桑叶提取液、蒸馏水、血糖测定仪等。实验步骤:a随机选取10只大鼠作为A组,另外20只制备成实验性糖尿病的大鼠随机均分成B组和C组。b测定各组大鼠实验开场时的血糖浓度,并进展数据统计。cB组大鼠灌喂桑叶提取液2mL,A组和C组大鼠灌喂_连续灌喂4周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定量正常小鼠每日摄食的量供给食物。d4周后,再次测定该数据,并进展统计分析。实验

17、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 数量只 实验开场时血糖浓度mmolL 4周后血糖浓度mmolL A 10 3.85 3.94 B 10 19.62 10.12 C 10 19.46 21.00 请写出实验结论_。评价与交流:为了进一步确定桑叶提取液能否治愈糖尿病,你对该实验的改进建议是_。【答案】等量的蒸馏水或2ml蒸馏水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降血糖有效果延长实验时间,继续实验或换用其它动物继续实验或加重桑叶提取量继续实验【解析】【分析】此题以实验的形式考察血糖的调节及实验设计分析,意在考察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才能,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展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展初步探究的才能,包

18、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才能。血糖浓度上升时,葡萄糖感受器承受刺激产生兴奋,通过下丘脑血糖调节中枢,最终由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另外葡萄糖可直接与胰岛B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结合。【解答】研究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的降血糖效果,实验开场时应测定各组大鼠的血糖浓度,A组和C组大鼠应灌喂等量蒸馏水,期间各组大鼠均饲喂普通饲料,定量正常小鼠每日摄食的量供给食物;从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桑叶提取液对糖尿病大鼠降血糖有效果;评价与交流:为了进一步确定桑叶提取液能否治愈糖尿病,可延长实验时间,继续实验或换用其它动物继续实验或加重桑叶提取量继续实验。保俶塔实验学校的科学兴趣小组对“一氧化碳复原氧化铜的实验进展拓展研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并完成了该实验。 【查阅资料】制取CO的方法:加热碳酸镁和锌粉的混合物,反响原理为:MgCO3+ZnMgO+ZnO+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