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意识感觉和知觉知识讲述_第1页
消费者意识感觉和知觉知识讲述_第2页
消费者意识感觉和知觉知识讲述_第3页
消费者意识感觉和知觉知识讲述_第4页
消费者意识感觉和知觉知识讲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消费者意识感觉和知觉知识讲述案例分析:星巴克咖啡 1971年4月,位于美国西雅图的星巴克创始店开业。1987年3月,星巴克的主人鲍德温和波克决定卖掉星巴克咖啡公司在西雅图的店面及烘焙厂,霍华舒兹则决定买下星巴克,同自己创立于1985年的每日咖啡公司合并改造为“星巴克企业”。现在,星巴克已经在北美、欧洲和南太平洋等地开出了6000多家店,近几年的增长速度每年超过500家,平均每周超过10000万人在店内消费。目前,星巴克是一个把店面开遍四大洲的世界性咖啡品牌。 “不花一分钱做广告 ” “ 重视顾客体验 ”第一节 消费者的意识一.消费者的意识1.意识的概念意识指人的神经系统对自己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

2、因素等变化的知觉和认识.意识分自我意识和对周围事物的意识。2.意识的水平无意识:个体对其内在身心状态或外界环境的变化没有觉知的意识状态.前意识:保持在人脑中平时未觉知而在需要时可复现或提取而达到觉知的意识状态.潜意识:指蕴涵在意识层之下的欲望、 情绪等经验被控制或压抑而未被个体觉知的意识状态.边意识:对注意范围边缘刺激物所获得的模糊不清的意识.半意识:在不注意或略微注意的情况下所得到的意识.二.消费者心理活动的构成1.消费者的心理过程 认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2.消费者的个性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第二节 消费者的注意与注意与感觉一、注意1、注意的含义 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没

3、有注意伴随一切心理活动应停止。2、注意的种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 和有意后注意。 二者区别:目的性、疲劳性、制约性。3、注意与企业营销活动 刺激物因素:运用无意注意:强度、对比、变化、新异 刺激。 运用两种注意交替使用的规律。个体因素:需要、动机、个性等情境因素4、注意的特性选择性 集中性表现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持久性注意的转移性二、感觉1、含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2、感觉分类(1)感觉系统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2)根据感受物来源及感受器所处位置外部感觉:五大感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来自外部环境的感觉信息:如在收音机里听到一首歌曲,假

4、若收音机的歌曲能勾起某个年轻人对第一次跳舞的回忆,使他回忆起跟他约会女孩,记起了一起走过的点点滴滴,这种外部感觉信息就能引发内部情感体验。这种被再次忆起的过去曾经发生的事情被称为“历史性意象”,而“幻想性意象”则是对感觉信息产生的一种崭新的、想象性体验的反应结果。这些反应是享乐主义消费(hedonic consumption)的重要组成部分。 视觉刺激与感情反应产品、包装、品牌、广告、商面及店内陈列展示等的设计,都必须重视觉因素的处理。色彩在完成视觉刺激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色彩将激发不同的感情反应。形状、光线、空间、结构、大小、人员等也都是重要的影响视觉因素:如建筑对审美情感的激发等。

5、返回嗅觉刺激与感情反应嗅觉刺激的作用:如气味可使人的情绪激动,也可使情绪缓和;可勾起人们的回忆,也可缓解人们的压力。人们对嗅觉刺激的反应往往与早期的经历有关:如对婴儿粉型香味的喜爱。人们对某些气味(香味)的喜爱本身就创造了巨大的市场:如香水市场、家用香料市场(百花香盒、空气清新剂、带香味的抽屉衬里、香包、香味蜡烛等)。营销含义在某些情况下,将产品定位于香料市场可能是可行的:香味刺激可以用来作为实现产品位或促进销售的手段:如杂志定位;咖啡香味与新书气息混合在一起是令人愉快的;面包房的香味可以起到刺激食欲和提醒购买的作用。 返回听觉刺激与感情反应听觉刺激的作用:如雷鸣声可能会使人产生一种身处大自然

6、并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一首歌可能会使人再现过去某种永远无法忘怀的幸福时光。人们对某些听觉刺激的喜爱本身也造就了一个巨大的市场:如音乐唱片市场、乐队演出市场、音响设备市场、“音乐贺卡”和“录音贺卡”市场等,甚至长途电话市场也不无受到它的影响。返回触觉刺激与感情反应触觉刺激的作用可以用来促进产品的销售。如宾馆和超市的实验。触觉信息可以形成一定的象征意义在购买布料、服装、家具等产品,消费者往往通过触觉信息来判断它的质量和档次。织物像丝一般的光滑感觉,将被解释为高档、豪华。斜纹棉布的质感,一般会被解释为结实耐用。轻柔精致的织物具有女性的象征意义,因此粗糙一般为男士所欣赏、光滑为女士所追求。返回味觉

7、刺激与感情反应味觉刺激的作用:可以帮助消费者形成对某些产品的感觉。“品尝促销”的作用:形成感觉和评价;通过经验建立产品知识。返回3、感觉的一般规律(1)感受性的产生感受性: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域限:衡量感受性的指标。绝对感受性:刚刚能觉察出的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绝对阈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差别阈限:刚刚产生差异感觉所需刺激的最小变异量。差别感受性 :区别出同种刺激最小差异量的能力。韦伯定律: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恩斯特韦伯发现人们感觉的差别域限与原始刺激强度成正向变化。即原始刺激越强,则引起察觉所需的刺激变化越大(韦伯定律)。 如等离子彩电的降价,宝马降价2%,晨报降

8、价2%。但韦伯定律只能在有限范围内工作:10元价格降低到9.99元(2)感觉的相互作用同一感觉的相互作用:适应与对比。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对某种刺激物的感受因其它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发生变化的现象。4、感觉与企业营销活动(1)提高营业员素质,给消费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2)精选商品包装颜色,给消费者以良好的感觉刺激。(3)利用现代化宣传手段,增强视听效果。(4)给消费者提供良好的适宜刺激。(5)利用感觉激发消费者的良好情绪体验。“360”免费杀毒营销“2010第三届时代营销盛典”在世界第一大高尔夫球会观澜湖揭晓。360 公司凭借“免费杀毒”系列整合传播被评为年度十大营销事件。“当刘仪伟拿着小

9、喇叭夸张地高喊:360永久免费时,这段不到30秒的广告在中央电视台密集播出。在免费的大环境下,互联网基础服务中还有最后一个收费的暴利产品-杀毒软件。360大手笔投入推广免费革命,这一营销创意不仅让360名声更盛,更让同行们不得不开始加入免费阵营。”评委会在颁奖词中写到。专家们指出了“免费杀毒革命”引发的市场剧变:“免费已经是大势所趋,连360的做那些收费杀毒软件的对手也如此认为,但能不能免费得了,却并不容易,商业模式毕竟不同。但360这次央视广告营销,让收费厂商的生存空间再次压缩,不得己开始走上免费之路。但这一举动,却恰好证明了免费的正确,也成就了360的市场领导者地位。”外部环境因素消费者内

10、在因素市场营销因素消费者行为思考题2:结合下图分析消费者感情因素的研究对消费者行为研究的重要性 返回第三节 消费者知觉一、知觉含义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过程图二、知觉的特征(1)知觉的相对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恒常性:亮度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4)知觉的理解性(5)统觉:知觉的内容和性质不仅与客体有关,而且受到人的主观状态的影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经验、情绪及个体的一般倾向,这种依赖性称为统觉。三、知觉与商品销售过程1、利用知觉的特性扩大商品销售2、利用一系列手段减少知觉风险功能风险、物质风险、经济风险、社会风险

11、、心理风险、时间风险。3、潜意识诱导(阈下知觉) 潜意识知觉 潜意识营销4、选择性注意、选择性解释、选择性记忆消费者的感觉(续)阈下知觉与阈下广告阈下知觉:在听觉、视觉或其他感觉阈限值之下产生的知觉。阈下广告:在其他媒介背景上呈现极微弱或极短暂的广告信息,如在电影中快速闪现某产品的信息。其设想是,消费者虽然没有意识到广告的出现,但能够受到广告信息的影响。最早产生这一想法的是美国的一家电影院老板,此人名叫詹姆斯维克瑞(James Vicary)。20世纪50年代末,他在放影电影时在银幕上打出“喝可口可乐,吃爆玉米花”的字样,由于这些文字只是一闪而过,观众根本就没有察觉到。但是,他声称此举使电影院

12、中可口可乐的销售提高了17%,爆米花的销售提高了58%。但后来的研究并没有支持这一声明。同时有人警告,试图使用阈下广告控制消费者可能是十分危险的。 使用阈下广告的风险巴塞尔和古德斯坦(Barthol、Goldstein,1959)在一篇评论中指出,“喝可口可乐”的信息,如果以阈下刺激的形式出现,就可能被读作“喝百事可乐”,或是喝“可可”,甚或是“安全驾驶”。他们由此得出结论,认为消费者是安全的,由于“我们不完全的神经系统、偏见、注意力不集中、不可剥夺的完全误解的权利、错误的解释以及会忽视我们看不清的东西,使我们得到了强有力的保护。” 例如隐藏在听觉制品中可能的信息效果也吸引了许多消费者, 一种

13、被称为“心理声音劝诱”(psycho-acousticpersuasion)的听觉技巧在美国1000多家商店中播放,测试者希望用这种方法来阻止商店失窃。微妙的听觉信息是“我很诚实,我不会偷窃,偷窃是不诚实的。”在一种几乎听不到的可听水平上播放。通过9个月的测试,一家六层连锁店的失窃损失减少近40%,公司损失降低额达600,000美元。尽管临床心理学的一些研究表明,人们在非常特定的情形下的确受到潜意识信息的影响,但用于企业营销中的证据却不太多。2.社会知觉偏差 消费者在感知事物的时候,还有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即社会知觉。人们在社会知觉中由于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能全面的看问题,往往造成认知上的偏

14、差,即社会认知方面的错觉。主要包括如下几种。 (1)首因效应首因效应,是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的效应。 (2)近因效应近因效应指当人们识记一系列事物时对末尾部分项目的记忆效果优于中间部分项目的现象。 (3)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晕轮效应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 其他品质的现象。这容易产生“一好百好,一坏百坏”的以偏概全的认知偏差。(4)投射效应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障碍。思考题1:消费者研究人员有权调查消费者的无意识吗?这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还是搜集购买动机深层知识的另一途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