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t01如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学习资料_第1页
test01如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学习资料_第2页
test01如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学习资料_第3页
test01如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学习资料_第4页
test01如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学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test01如何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论文选读原文:我国政府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摘要:本文根据凯恩斯理论分析框架,采用OLS法,对1985-2003年间我国政府购买支出与转移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这一时期政府购买支出与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相关,而政府转移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不显著,但在1998年前政府转移支出与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对这一结果我们给出了一定的解释。关键词:经济增长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出Differenteffectsoffiscalpurchas

2、ingandtransferringexpenditureonChinaseconomicgrowth:anempiricalanalysisAbstract:ThispaperstudiesempiricallytheeffectsoffiscalpurchasingandtransferringexpenditureonChinaseconomicgrowthduringtheperiod1985-2003.UsingaKeynesianframeworkandtheOLSmethod,wehavefoundthatChinasfiscalpurchasingexpenditurehadp

3、ositiveeffectsonGDPandfiscaltransferringexpenditurehadnosignificanteffectsonGDP,butbefore1998thetransferringexpenditurehadsignificantnegativeeffectsonGDP.Wesupplysomeexplanationsfortheseresults.Keywords:Economicgrowth,fiscalpurchasingexpenditure,fiscaltransferringexpenditure一、相关理论与经验研究近20年来,关于政府支出规模

4、和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规范式研究层出不穷,但对两者的关系至今没有形成一致的定论。Barro(1990)将政府支出引入简单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认为政府消费性支出对经济增长有负的影响。沿着Barro的思路,经济学家们从不同角度研究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Devarajan(1996)等将政府支出区分为生产性(productive)和非生产性(nonproductive)问题,并着重研究了生产性支出促进更高经济稳态增长率的条件。GlommandRavikumar(1994)、娄洪(2004)认为政府提供的拥挤性公共基础设施的程度对经济增长作用不同。在实证研究方面,Landau(1983)采用115个

5、国家(24个OECD国家)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人均GDP与政府消费支出/GDP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Devarajan等(1996)通过使用43个发展中国家20年(1970-1990)的数据,得到经常性支出对经济增长存在正效应,而资本性支出则与经济增长负相关,并认为生产性支出过度使用对经济增长有负影响。JonasAgell等(1999)用OECD国家的25年数据(1970-1995)对公共部门规模与经济增长进行考察,发现统计上不显著。在国内,庄子银、邹微(2003)利用时间序列分析认为由于我国公共支出中存在大量的调整成本结果使得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的总体效应下降,甚至出现负效应。孟淑芳(2004)

6、根据我国政府支出的功能性质,将政府支出分为: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费、国防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5项,并以1978-2000年的数据为基础进行实证分析。郭杰(2003)通过改革开放20年的数据分析认为政府的转移支出和购买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影响。而刚猛,张得让(2003)利用1978-2000)的时间序列数据,发现政府购买支出对GDP有正向影响,而转移支出对GDP有负向影响。对于政府购买支出,两者存在一致看法,都认为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对于政府转移支出,则存在截然不同的结论。本文采用郭杰的分析框架,利用1985-2003年19年的样本,对政府转移支出与购买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

7、。二、回归模型及数据考虑根据凯恩斯理论中国民收入恒等式方法计算政府支出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Y=C+I+G+NX=C+I+G+XM(1)应该将g1与g2影响私人消费与私人投资的经济机制说明地更清楚些其中,Y、C、I、NX、X、M分别代表国民收入、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出口、进口。政府支出按是否直接增加社会财富可分为购买支出g1和转移支出g2,其中购买支出g1亦称消耗性支出(exhaustivepublicexpenditure),因而直接构成GDP,g2通过影响私人消费C和私人投资I,间接地影响GDP。因而我们可以假设C=C(g1,g2,y,)(2)I=I(g1,g2,y,)(3

8、)M=M(y,)(4)在投资函数中,我们略去了利率r的影响,因为受发展阶段的制约,我国的市场体制尚不健全,利率等传导机制受到诸多管制,也就是说居民和企业的储蓄和投资对利率几乎是无弹性的(刘成,1999;周军民、杨义群、赵旭,2000;张大龙,2001)。另外,我们假设出口是不受Y与财政支出影响的变量。把(2)、(3)、(4)式代入(1)式并对Y求微分可得(5)从上式中可以求出政府购买支出g1和转移支出g2对GDP的影,据此分析,我们建立模型如下:lnY=a0+a1lng1+a2lng2+a3lnX+U其中g1,g2,X为解释变量,Y为被解释变量,取对数后各变量的系数表示的是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

9、替代弹性,如政府购买支出g1增长1%,GDP增长a1%。正所谓“数据乃计量之灵魂”。我们有必要对数据的可靠性加以说明。表1中,名义GDP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4,以美元计算的出口额和我国价格指数来自中国经济贸易统计资料2004,美国CPI摘自美国劳工网站,政府购买支出和转移支出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04计算所得。其中购买支出主要包括基本建设支出,挖潜改造资金和科技三项费用,增拨企业流动资金,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地质勘探费,工、交、商业部门事业费,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和各项农业事业费,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其中前三项为政府投资支出,后六项为政府消费支出。转移支出包括“国家财政主要支出项目”一栏中的

10、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政策性补贴支出,我们把国内债务支出也划入转移支出,特别注意的是,从2000年起,财政支出中已包括国内外债务付息支出,因而在计算总支出应减去国外债务付息部分。此外,转移支出还包括企业亏损补贴,企业亏损补贴形式上列在“国家财政分项目收入”一栏中,以负数形式抵消税收收入,实质上属于政府的间接支出,因而不能忽视这部分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表11985-2003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政府支出、出口及价格指数年份名义GDP名义出口(美元)美国CPI价格指数购买支出转移支出19858964.4273.5100.01001711.31806.93198610202.2309.4101.91

11、06.51911.85633.51198711962.5394.4105.6114.31930.18736.3198814928.3475.2109.9135.82132.62839.22198916909.2525.4115.2160.22400.631048.56199018547.9620.9121.5165.22647.751135.91199121617.8719.1126.6170.82945.531117.91199226638.1849.4130.4181.73354.111191.36199334634.4917.4134.3208.44267.731032.86199446

12、759.41210.1137.7258.65383.011168.02199558478.11487.8141.6302.86343.371614.79199667884.61510.5145.8327.97355.612170.49199774462.61827.9149.2337.18539.462910.2199878345.21837.1151.5334.49914.83493.19199982067.461949.3154.8329.712310.152987.09200089468.12492160.033113051.373086.3200197314.82661164.6333

13、.315886.663231.652002105172.343256167.2330.618471.983745.352003117251.94382.3171.0334.620581.614219.06三、模型估计结果我们首先对数据进行平减,以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GDP、政府购买支出、政府转移支出用国内CPI缩减,出口以美国的CPI缩减。然后我们对表1的数据进行OLS估计,结果如下:lnY=4.91+0.26lng1-0.13lng2+0.54lnX(6)(16.79)(3.25)(-1.72)(12.29)R2=0.988615D-W值=0.87可以看出,a0、a1、a3系数的T统计量比较

14、显著,模型整体拟合程度也比较高,R2达到0.988615。然而DW值低于下届,说明残差之间还序列相关。为消除这种自相关,我们利用广义差分法对模型进行调整,重新估计结果如下:lnY=1.13+0.41lng1-0.03lng2+0.27lnX(7)(6.90)(4.09)(-0.33)(3.08)R2=0.858703D-W值=1.71序列相关消除后,回归方程的解释程度有所降低,拟合程度R2下降到0.858703,其中a1、a3系数的T统计量仍然比较显著,且后者小于前者。从1985-2003年整体来看,政府购买支出比转移支出对GDP增长有更显著的影响,即政府购买支出增长1%,GDP增加大约为0.

15、407%左右,而转移支出回归结果对GDP存在负相关性,但很不显著。下面我们重新取样,以1985-1998年数据为样本,对政府支出组成对GDP的贡献做回归分析,结果如下:lnY=2.92+0.59lng1-0.13lng2+0.47lnX(8)(7.09)(7.23)(-3.15)(15.90)R2=994244D-W值=2.18从以上估计来看,a0、a1、a2、a3的T统计量比较显著,都通过了1%显著水平的检验,拟合程度接近1。特别是政府转移支出,在1985-99年期间与GDP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政府转移支出增加1%,GDP将下降0.13%。在这一阶段,政府购买支出对GDP的贡献大于出口对GDP

16、的贡献,大约相差0.1%。我们也可以从图1中直观地看出不同性质政府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变动情况。从1985年到2003年,购买性支出增长比较稳定,与GDP增长整体上都具有正向变动关系,转移性支出则表现出阶段性,1985-1998年,明显地负相关,1998年之后,又呈现出另一种趋势弱正相关,于是总体上看转移支出与GDP增长率之间的联系不显著。图1我国GDP、政府购买支出、转移支出增长率比较(1985-2003)四、对模型估计结果的解释与分析下面我们对以上实证研究结果进行分析。(一)政府购买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根据有关统计资料,我国的政府购买支出项目很多,其中以文教、科学、卫生事业费,基

17、本建设支出,行政管理费三项支出所占比重最高,其结构基本稳定,图2显示了这三项支出的增长情况。图2我国政府购买支出主要项目(1985-2003年)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的政府购买支出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这一点与一般经济理论是基本相符的。根据凯恩斯理论,政府购买支出对GDP具有乘数效应,即政府支出的增加会引起国民收入成倍数的增加,前文式(5)中政府购买系数大于1。但式(7)表明,在1985-2003年间,我国的政府购买系数大约为0.4。这种状况除了与政策效果的时滞有关外,一方面可能是政府支出对私人支出的挤出效应造成的,另一方面,也说明我国政府购买支出的效率不高。但是在中国经济迅速增长的过程中,

18、要求政府提供充分的基础设施、社会秩序、行政管理、教育、文化、科学、卫生等公共产品与服务,政府支出不仅有利于为市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与制度环境,而且有利于资本的形成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因此我国政府购买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依然很大。1997年下半年东亚、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我国出现社会投资和消费增长乏力,出口需求疲软,政府采取积极财政政策,利用政府购买支出的乘数效应,刺激国内需求,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许多研究表明,人力资本积累是经济长期增长的潜在动力。根据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政府通过实施促进技术进步、增加人力资本的支出政策,可以实现经济的持续增长(GlommandRavikumar,

19、1992,1998)。此外,公共教育支出通过鼓励私人投资也可间接影响经济增长(Zhang,1996;Milesi-FerrettiandRoubini,1998)。从1985-2003年的数据来看,文教科卫支出占我国政府购买支出的比重年均为22%,从图2中可以明显看出文教科卫支出增长迅速,据此,我们倾向认为我国政府购买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有一定的增长空间。(二)政府转移支出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从对数据的回归情况来看,1985-2003年间我国政府转移支出增长对GDP增长的作用不显著,而1998年前政府转移支出增长与GDP增长负相关。下面我们结合对我国政府转移支出结构的分析对这一结果做出解释。

20、政府转移支出直接表现为资金的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西方国家的政府转移支出以社会保障支出为主,经济理论认为其增长将挤出社会投资,与GDP增长负相关。从我国情况看,如图3,属于社会保障支出的抚恤和社会保障救济费在转移支出中只占很小的比例,且增长比较稳定,故其对GDP增长的影响可以暂时忽略不计。而就政府转移支出的主体来看,1996年前政府转移支出以财政补贴为主,但财政补贴在政府转移支出中的比重趋于下降,1996年后,政府转移支出又以国内债务支出为主。1998年前后实证分析结果的不同应该与政府转移支出结构的差异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以下我们就区分1998年前后两个时期进行分析。图3我国政府转移支出各主要项

21、目的构成情况(1985-2003年)(1)基于1985-1998年的分析如图3,1998年以前补贴支出(包括企业亏损补贴和价格补贴)在我国政府转移支出中占大头,因此回归结果显示1985-1998年政府转移支出增长与GDP增长负相关主要应归因于这一时期的财政补贴支出。有些学者认为在我国的市场化进程中,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有助于实现“帕累托改进”意义上的效率提高。但是,企业发生亏损除了可能是国家政策导致的,还可能由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若长期对各类企业亏损都给予补贴,则不利于促使企业形成利润最大化的经营目标,不利于推动企业间的公平竞争和市场机制的建立,客观上对经济增长将起到阻碍作用。改革开放以

22、后,价格补贴成为我国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物价上涨超出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客观上需要价格补贴起到一种“润滑剂”的作用。但长期以价格补贴来支撑价格的稳定,会使价格不能准确地反映供求关系,也不利于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和经济的稳定增长。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由于价格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对经济增长产生了负影响,导致回归结果显示1998年前我国政府转移支出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反作用。(2)基于1998年之后的分析图3还显示了我国国内债务支出占政府转移支出比重的变化情况。我国从1986年开始国债的还本付息,最初仅7.98亿元,1994年之后一路飙升,到1998年达2245.79亿元,之后几年回落,

23、2003年又高达2876.58亿元,以至1998年以后国内债务支出已在政府转移支出中取代财政补贴占大头。从理论上讲,国内债务支出增加了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对于私人投资与消费都有一定的扩张作用,进而将推动GDP的增长。因此,伴随着政府转移支出结构的变化,总体上政府转移支出增长对GDP增长的影响也会发生变化。由于1998年以后的样本过少,我们无法进行严格的实证分析,但从图1直观地看,政府转移支出增长和GDP增长已呈现出一定的正相关。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已可以看出,由于在1998年前后我国政府转移支出的结构不同,相应地影响经济增长的方向不相同,因此在1985-2003年的研究期间内,总体上政府转移支出增

24、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参考文献:郭杰:政府支出对GDP的影响,财经科学2003年第4期;刚猛、张得让:我国政府购买支出对宏观经济增长贡献动态实证分析,财政研究2003年第11期;康锋莉、郑一萍:政府支出与经济增长:近期文献综述,财贸经济2005年第1期;庄子银、邹薇:公共支出能否促进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分析,管理世界2003年第7期;欧阳志刚:我国政府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的经验研究,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年第5期;娄洪:长期经济增长中的公共投资政策,经济研究2004年第3期;孟淑芳:政府支出和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分析,经济论坛2004年第10期;Barro,R.J.,1990,Gove

25、rnmentSpendinginaSimpleModelofEndogenousGrowth,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98,S103-S125.Glomn,G.,Ravikumar,B.,1992,PublicversusPrivateInvestmentinHumanCapital:EndogenousGrowthandIncomeInequality,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Vol.100,No.4,pp.818-834.Glomn,G.,1994,Ravikumar,B.,PublicInvestmentinInfrastructureina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