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制图讲义点线面投影篇7_第1页
土木工程制图讲义点线面投影篇7_第2页
土木工程制图讲义点线面投影篇7_第3页
土木工程制图讲义点线面投影篇7_第4页
土木工程制图讲义点线面投影篇7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三章(7) 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王雷二、辅助平面法1.一般位置直线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K 引入辅助平面P 过已知直线作投影面的垂直面,则转化为垂直面与一般位置平面相交问题。 包含直线MN作辅助平面P。 辅助平面P与平面ABC的交线。 求交线与直线MN的交点 即为直线与平面的交点。作图步骤:XOnmabcanmbc根据重影点、可判别出正面投影的可见性;根据重影点、可判别出水平投影的可见性。PH212kk343(4)( )551过mn作铅垂面作 图例1:求平面ABC与直线MN的交点。求铅垂面与ABC交线判别可见性求交线与MN交点K利用重影点 nmabcanmbckk45kk 交点是线

2、与平面投影重叠部分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点。 在每个投影上分别选一对重影点判断。可见性判断XOnmabcanmbcPH212kk343(4)( )5512.两一般位置平面相交(1)线面交点法 在一平面内任取两条直线,作出它们与另一平面的交点,将所得交点连成直线即为所求。XOadbefcdaefcb分析:视平面DEF的两边DE、DF为空间一般位置直线,分别求出它们与ABC的交点K、M,连接KM即为所求。XOadbefcdaefcb1212k3434kmm(1)线面交点法 利用辅助面法求DE与ABC的交点K 利用辅助面法求DF与ABC的交点M 连接KM,即ABC与DEF的交线作图:PVRVXOadbe

3、fcdaefcb1212k3434kmm55( )667(7)(1)线面交点法 利用辅助面法求DE与ABC的交点K 利用辅助面法求DF与ABC的交点M 连接KM,即ABC与DEF的交线作图: 利用重影点判断可见性 完成ABC与DEF各边的轮廓注意: 所做的辅助面为垂直面 辅助面所包含的直线是任选的 交线在两平面图形的公有区内 若所做的辅助面与交线平行,交点在无穷远处,应重选辅助面PVRVXOadbefcdaefcb2m43mnn566(7)mnmn交线是两相交平面投影重叠部分可见与不可见的分界线。在每个投影上分别选则一对重影点判断。同面的异侧,异面的同侧可见性相反。可见性判断(2)三面共点法

4、求两面交线时,作一辅助平面P1,该辅助平面与两已知平面产生交线,两条交线的交点即为三面共有点。即两已知平面共有点。P1VP2Vefgefgacbdabdc1234k1k212345566k1k2例:求ABC与 DEFG的交线。 利用辅助面法求水平面Pv1与及 的交线和 作图: 交线和 的交点K1即为共有点 同理求出K2,连线即可。 37 垂直问题垂直问题 直线与平面垂直 平面与平面垂直包括 直线与直线垂直直角投影定理: 空间垂直的二直线,其中有一条直线平行与某一个投影面时,则两直线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仍保持垂直。直线与直线垂直2. 直线与平面垂直 若一直线垂直于属于某平面的任意两条相交直线,则此

5、直线垂直于该平面。反之,如果在某平面内过任意点,均能作出两相交直线与空间已知直线垂直,则此平面与该直线垂直。几何条件:例:过点S作直线垂直于平面ABC。sabcabcs1212ll根据直线垂直平面的投影规律,作属于ABC的正平线A、水平线A。然后由点S(s,s)作l a 1 ,l a2,则直线L(l ,l)即为所求。作图:例:过点S作平面垂直于直线AB。a b s sabcc d d作图:根据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投影规律,过点S作水平线SC,使其水平投影scab;再过点S作正平线SD,使其正面投影s d a b ,则相交两直线SCSD所确定的平面即为所求。3.平面与平面垂直几何条件: 若一直线垂直

6、于某平面,则包含这条直线的一切平面都垂直于该平面。 反之,若两平面互相垂直,则由属于第一个平面的任一点向第二个平面作垂线,此垂线必属于第一个平面。PPABRQQAK例:过点S作一平面垂直于平面ABC。a b c abcs s11 2 2d de e分析:根据两平面垂直的几何条件,首先过点S作ABC的垂线SD,再任作一条直线SE与SD相交,所组成的平面即为所求。作图:1)在 ABC内任作一条正平线C和一条水平线C。 2)自点S作SD ABC。 3)过点S任作一直线SE,与SD构成一平面即为所求。有多少解?有无数解例:过点S作一平面垂直于平面ABC。a b c abcs s空间及投影分析 平面AB

7、C是一般位置平面,过点s作正平线垂直于平面内一般位置直线AC的 投影ac,再过点s作水平线垂直于ac,则两相交直线所示平面即为所求。综合作图举例一 解题的一般步骤 1、 题意分析主要分析题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判断题中所给或要求的几何元素是否处于特殊位置,明确题目要求求解的几何元素或几何量;2、 空间分析分析题示已知条件与待求几何元素、几何量之间有何几何关系,以明确解题思路,确定解题方法及方案。综合作图举例 3、 投影作图根据解题思路及解题步骤,找出相应的各种基本作图原理和作图方法进行投影作图;4 、题解讨论必要时,还应对题解进行讨论,证明答案确能满足题目要求的几何条件或解答的存在性,是唯一解还是

8、多解等。二 举例1 已知矩形ABCD的一边两投影和其邻边一投影,完成矩形投影图。分析:矩形相邻两边相交成90角。所以BC必属于过B点并垂直于AB的平面P。因此,只要作出该平面P,因bc已知,问题转化为面上取线,然后根据对边互相平行的性质,即可完成矩形的投影。1)过B作平面B垂直于AB。2)bc交12于3求出3。3)连b3并延长,据c求c。4)作cd/ab; ad/bc; ad/bc;cd/ab。XObabac121233cdd2求点S到直线AB的距离。ssababddcckkskSKpASKB题意分析:由S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为K,则SK实长为所求。空间分析:AB为一般位置直线,过点S作P面

9、垂直AB(作平行线),求出垂足K,再求垂线SK实长。投影作图:1)sdab,sd/OX,scab ,sc/OX。2) 求P平面与AB交点K。3)直角三角形法求SK实长。3 求两平面的距离。分析: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为两平面的公垂线。因此,只要过一平面上任一点,作一直线垂直平面,则该直线必定与另一平面垂直。1)过k作kfkm,过k作kfkn,则kf 平面MKN。2)求直线KF与ABC交点G,则KG即为所求。XOnnmkbacmkacbgg1212kg实长ff分析:所求的直线MN平行AB,MN一定属于与AB平行的平面P,MN与交叉两直线CD、EF相交,则平面P应包含其中一直线CD(或EF),平面P与

10、另一直线EF(或CD)相交,交点为M,过M作直线AB的平行线与CD(或EF)相交于点N,即为所求的直线MN。4 已知三直线AB、CD、EF,求作一直线MN与CD、EF相交且与AB平行。ababcdefcdefpp2121mnnmBACNMFEPD分析:所求的直线MN平行AB,MN一定属于与AB平行的平面P,MN与交叉两直线CD、EF相交,则平面P应包含其中一直线CD(或EF),平面P与另一直线EF(或CD)相交,交点为M,过M作直线AB的平行线与CD(或EF)相交于点N,即为所求的直线MN。5已知直角三角形ABC的直角边AB,其斜边BC属于直线BM,求作此直角三角形。分析:由于直角三角形ABC

11、的BAC是直角,所以与AB边垂直的另一直角边AC必在过点A且与AB垂直的平面P内,而点C即为P与BM的交点。PMBCAmabmabeedd1212cc 4 已知三角形ABC和距该平面为L 的一点 M的正面投影m,求作点M的水平投影m。分析: 符合条件的点的轨迹是距三角形ABC为L的一个平面,设为Q,可先将此轨迹平面作出,所求点M一定属于该平面,根据从属性,按面内作点的方法便可作出点M的水平投影m。macbacbL1122ddadA0E0Lee作图:1)过点A作平面ABC垂线;2)在垂线上任取点D;3)求出AD实长;4)在实长上量取L,求出所对投影长度;即E点距平面ABC为L; 4 已知三角形ABC和距该平面为L 的一点 M的正面投影m,求作点M的水平投影m。macbacbLddadA0E0Leeggffhkhkm5)过E点作面EFG平行与ABC;6)M属于平面EFG,面上求点M。1.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与平面上任一直线平行 直线与平面平行2.平面与平面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