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鲁迅小说研究)(0812)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本课程是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的专业课,其考试是按照全日制普通高校相同层次的要求进行的水平合格考试。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全面理解鲁迅小说学习作家作品研究的方法。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引言(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鲁迅的世界观、文艺观的理解,要了解鲁迅前后期自然观、历史观的不同之处,理解鲁迅前后期文艺观的不同之处。(二)章节内容1、鲁迅获得的国际声誉,毛泽东对鲁迅的评。价2、鲁迅前后期世界观、文艺观的不同。3、茅盾、巴金对鲁迅的评价。(三)考核知识点1、鲁迅的世界观即自然观
2、、历史观前后期的不同。2、鲁迅的文艺观前后期的不同。3、鲁迅多样化的艺术方法。4、茅盾、巴金对鲁迅的评价。5、瞿秋白对鲁迅的评价。识记鲁迅获得哪些国际声誉。毛泽东对鲁迅的崇高评价。鲁迅思想前后期的时间划分。茅盾、巴金、瞿秋白对鲁迅的评价。领会鲁迅的文艺观。多样化的艺术方法:以“为人生”文学主张为主干,接受了拜伦“等摩罗”派诗人的浪漫主义,果戈理、显克微支的现实主义,乃至安特莱夫“使的象征、印象主义与写实主义相调”和的思想。第一章鲁迅小说崇高的历史地位(一)学习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鲁迅小说的现代化内容与现代化形式的理解。要深刻理解鲁迅小说为什么是真正称得上现代化的作品。理解小说叙述方式与叙事角
3、度概念。理解鲁迅为现代小说提供了什么艺术经验,了解鲁迅对乡土文学的影响。(二)章节内容1、从我国小说发展史的角度看,他的呐喊彷徨无论在内容和形式上,都称得上是一次深刻的革命。2、鲁迅小说画出了现代中国人的魂灵在,有限的篇幅中塑造出具有无限生命力的艺术典型。3、鲁迅小说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丰富的艺术经验,给中国现作家的创作以深刻的影响。(三)考核知识点1、鲁迅小说的现代化内容:“人”的觉醒。2、鲁迅小说的现代化艺术形式:白话小说;横断面写法;人物性格中心;多样化叙述方式和叙述角度。3、鲁迅小说中的“我”的不同作用。4、鲁迅继承与借鉴中外文学的经验,创作方法的多样化。5、鲁迅与中国现代“乡土文学”
4、。识记沈雁冰(茅盾)对鲁迅小说“新形式”的评价。领会鲁迅与现代乡土小说流派。综合应用鲁迅小说真正称得上是现代化的文学作品。A、首先表现在作品思想内容的现代化方面,其标志是的觉醒。B、其次表现为鲁迅小说在艺术形式上对中国旧小说进行了全面革新五四”开始的小说创作能以现代化的崭新面貌呈现在读者面前。具体说:1、鲁迅是中国现代化文学史上用白话文进行小说创作并获得巨大成就的第一人。2、鲁迅小说采用“横断面”手法,截取生活的片断,来显示现实的全貌。不是传统小说从头道来的的流水帐式结构方式。3、鲁迅小说突破了古代小说着重叙述故事情节的模式,强调人物性格的刻划。4、突破了旧小说单一的线性叙事和全知全能视角,叙
5、事方式和叙述角度多样化。第二章鲁迅小说创作的准备(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理解鲁迅小说创作的理论准备,要理解摩罗诗力说的主要内容及重要意义,理解鲁迅创作呐喊前的思想准备,了解鲁迅创作的知识准备情况。(二)章节内容1、鲁迅为振邦兴国而立志从事新文艺运动的思想发展过程。2、鲁迅创作呐喊前的思想准备。3、鲁迅创作的理论准备。4、鲁迅创作的知识准备。(三)考核知识点1、鲁迅在日本期间与好友许寿裳探讨国民性问题。2、摩罗诗力说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3、鲁迅创作的理论准备的几篇重要文艺论文。4、鲁迅整理的古代小说集:古小说钩沉、唐宋传奇集、小说旧闻钞。5、鲁迅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域外小说集。识记了解
6、鲁迅生平思想发展脉络。鲁迅留日时期与好友许寿裳探讨国民性问题。摩罗诗力说的创作时间与文艺观点。领会鲁迅创作的知识准备,博览群书。古小说钩沉中国小说史略翻译出版域外小说集简单应用:摩罗诗力说的基本文艺观点和重要意义。1、鲁迅针对中国的现实和历史情况提出了文艺家必“撄须人心”。2、鲁迅认为文艺是以触动人的情感为其特征的。3、文艺不仅以触动人的情感为特征而且它同样能显示生活的规律、人生的真理。4、鲁迅指出文艺是为人生的。1907年写的长篇文艺论文摩罗诗力说,深刻阐述了伟大的诗人(文艺家)、文艺作品对一个国家、民族的重大作用,是鲁迅从事文学创作之前写的第一篇文艺论文。第三章斯巴达之魂与怀旧(一)学习的
7、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斯巴达之魂与怀旧的创作特色的理解。要理解斯巴达之魂与怀旧各是使用了什么样的创作方法,理解斯巴达之魂艺术表现上的突破,理解怀旧的第一人称手法。了解斯巴达之魂的基本内容、语言特色和它的思想意义,了解怀旧的基本内容、思想意义、语言特色。(二)章节内容1、斯巴达之魂与怀旧的两次写作所取得的经验为呐喊的创作奠定了若干基础2、斯巴达之魂的基本内容、创作特色、语言特色、思想意义。3、怀旧的基本内容、创作特色、语言特色、思想意义。(三)考核知识点1、斯巴达之魂、怀旧的创作时间、各用署名、主人公名字。2、斯巴达之魂对旧小说的突破。3、斯巴达之魂的浪漫主义风格。4、怀旧的新颖构思。5、怀旧的
8、艺术特点:现实主义。识记斯巴达之魂的创作时间。斯巴达之魂基本情节。怀旧的创作时间。怀旧的基本情节。怀旧的艺术特点。女主人公埃烈娜形象。领会斯巴达之魂的浪漫主义风格。简单应用:斯巴达之魂与怀旧的比较分析:1、斯巴达之魂是一出动人心弦的壮美的悲剧,怀旧是一出令人忍俊不禁的讽刺喜剧。2、从斯巴达之魂中,可以明显感觉到古典诗词及红楼梦的某些影响。从怀旧中,又可以看到儒林外史对作者创作的某些启示。3、斯巴达之魂是以浪漫主义为主,其调中不乏现实主义因素,怀旧是以现实主义为主 调,但某些情节富有传奇色彩。第四章呐喊、彷徨的基本内容(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呐喊彷徨基本内容、总主题、文学史意义。要理解
9、鲁迅小说基本内容的多层面概括,深刻理解鲁迅小说中悲剧的几种类,理型解鲁迅的悲剧观,理解鲁迅的喜剧观。(二)章节内容1、呐喊彷徨的基本内容、创作时间、总主题、社会内容、文学史意义。2、对鲁迅小说基本内容的多层面概括。3、鲁迅小说对悲剧的选择及双重的悲剧性质。4、鲁迅的悲剧观、喜剧观。(三)考核知识点1、呐喊彷徨基本内容、创作时间、总主题、思想核心。2、鲁迅小说中几种悲剧类型。3、觉醒者悲剧的两种类型。4、奴隶、觉醒者双重的悲剧性质。5、鲁迅的悲剧观、悲剧产生的深刻的历史和现实的社会根源。6、鲁迅的喜剧观及两部喜剧作品。识记呐喊的创作时间。呐喊所收录的14篇作品的篇名。彷徨的创作时间。彷徨11篇作
10、品的篇名。简单应用对鲁迅小说基本内容的多层面概括1、从鲁迅小说与中国现代革命的关系看,可以概括为中国现代革命的一面镜子。2、从文学与社会人生的关系看,鲁迅小说揭露“上了流社会的堕落和下层社会的不”幸。3、从鲁迅小说创作动机看,主要“是改变”“愚弱的国民”的“精神”,“攻打国民性的病根”。4、从小说的哲理意蕴来看,是希望与绝望的双重演变。5、从美学范畴看,是悲剧艺术高峰。综合应用鲁迅的悲剧观鲁迅的喜剧观鲁迅小说三种悲剧类型:1、觉醒者的悲剧或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剧。狂人(在酒楼上)、疯子(长明灯)、夏瑜(药);吕纬甫(在酒楼上)、魏连殳(孤独者)、子君、涓生(伤逝)。2、奴隶的悲剧或想作奴隶而不得
11、的悲剧。祥林嫂(祝福)、闰土(故乡)、华老栓(药)、单四嫂子(明天)。3、旧的封建主义世界的殉葬者的悲剧。孔乙已(孔乙已)、陈士成(白光)鲁迅小说的喜剧类型肥皂、高老夫子第五章鲁迅与果戈理(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理解果戈理狂人日记与鲁迅狂人日记的异同。要深刻理解果戈理狂人日记与鲁迅狂人日记的异同,理解鲁迅对果戈理的评价,理解鲁迅狂人日记中的狂人形象。(二)章节内容1、外国文艺对鲁迅的影响。2、鲁迅对果戈理的评价。3、果戈理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三)考核知识点1、鲁迅对果戈理作出了怎样的评价。2、果戈理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3、果戈理狂人日记与鲁迅狂人日记的异同。4、果戈理笔下狂人与
12、鲁迅笔下狂人的异同。5、果戈理创作对形成鲁迅“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主张的影响。6、果戈理狂人日记与鲁迅狂人日记艺术风格的不同。7、果戈理狂人日记与鲁迅狂人日记创作方法的不同。识记鲁迅怎样评价果戈理。简单应用狂人形象分析综合应用比较鲁迅与果戈理同名小说狂人日记的异同。1、两篇作品虽同样具有反封建意义,但是内容侧重点以及它们的深度、广度有别。2、两篇作品都以狂人为主人公,但两个狂人的思想境界不同。3、两篇作品虽然同样是以内心独白的日记形式展开情节,但两者的创作方法不尽相同。4、两篇作品的艺术风格不同。第六章鲁迅的药与俄国文学(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理解鲁迅小说药整体上高于工人和白手的、
13、人齿痛、默等作品。要深刻理解为什么说药是鲁迅先生在艺术上的一个创造。理解工人和白手的人与药的异同。理解安特莱夫的阴冷对鲁迅的影响,了解黯淡的烟雾、里默与药的异同。(二)章节内容1、屠格涅夫的工人和白手的人与药的异同。2、安特莱夫的齿痛、黯淡的烟雾里、默与药的异同以及安特莱夫的阴冷对鲁迅的影响。3、药在整体上高于工人和白手的人、齿痛等作品,是鲁迅先生在艺术上的一个创造。(三)考核知识点1、与药相关的俄国文学作品。2、工人和白手的人与药的异同。3、齿痛与药的异同。4、安特莱夫的“阴冷”对鲁迅的影响。5、为什么说药在整体上高于上述作品,是鲁迅先生在艺术上的一个创造。识记鲁迅小说药的基本情节。与药相关
14、的俄国文学作品。屠格涅夫的工人和白手的人。安特莱夫的齿痛、黯淡的烟霭里和默。简单应用比较鲁迅小说药与上述作品的异同。1、药的思想格调高于上述作品。2、药比上述作品概括深广,内容丰富、寓意深刻。 - -第七章阿Q正传与胜利者巴尔代克炭画(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理解鲁迅Q正传与显克微支小说的异同点。要深入理解Q正传与显克微支的胜利者巴尔代克的共同点。理解分析形象。理解PQ正传与炭画的共同点。了解胜利者巴尔代克的基本内容。(二)章节内容1、鲁迅与显克微支出身、教养、生活经历、思想倾向的共同点。2、显克微支的胜利者巴尔代克的基本情节。3、阿Q正传精神胜利法的分析。4、阿Q正传与胜利者巴尔代克
15、艺术风格的共同点及比较。5、阿Q正传与炭画的共同点。(三)考核知识点1、阿Q形象分析。2、比较鲁迅小说与显克微支小说的共同点。3、阿Q正传与胜利者巴尔代克艺术风格的异同。4、显克微支小说胜利者巴尔代克基本情节。识记鲁迅小说阿Q正传基本内容。显克微支小说胜利者巴尔代克基本情节。领会鲁迅为什么喜爱波兰作家显克微支的作品。简单应用阿Q形象分析:综合应用比较阿Q正传与显克微支小说的共同点:1、它们都以农民作为主人公,而且都以农民的性格被扭曲作为小说描写的重点。2、在艺术风格上,两者大的共同点都是以喜剧性的讽刺笔调,刻划悲剧性的性格。在人物的喜剧性冲突中,往往潜伏着人物深刻的悲剧危机。他们的共同之处在“
16、用于滑,稽的笔法写阴惨的事迹”。第八章鲁迅的长明灯与迦尔询的红花(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理解长明灯与红花的异同。要深刻理解长明灯与红花的异同点,理解长明灯中疯子与红花中疯子的异同点,理解鲁迅对迦尔询红花的译介了解长明灯基本情节,了解红花基本情节。(二)章节内容1、鲁迅对迦尔询红花的译介。2、长明灯与红花的共同点。3、长明灯对红花的借鉴与创新。(三)考核知识点1、长明灯与红花的共同点。2、长明灯中疯子与红花中疯子的异同点。3、长明灯对红花的与创新。4、鲁迅怎样评价红花。识记鲁迅对迦尔询红花的译介。领会长明灯基本情节。红花基本情节。综合应用比较长明灯与红花1、两篇作品都以一个具体事物象征
17、反动势力。2、两篇作品都以疯子为主要人,并写出他们奋不顾身、坚韧不拨的共同品质。3、两篇作品都是短篇小说中的珍品,都具有单纯、集中、精炼的特色。4、长明灯在思想内容与艺术方法上对红花的超越。第九章鲁迅小说与阿尔志跋绥夫(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理解鲁迅小说与阿尔志跋绥夫小说精神相通处。要深刻理解鲁迅小说中表现改革者要救群众而反被群众所迫害并由此引起改革者的孤寂、悲哀。理解鲁迅译介工人绥惠略夫的两点原因。理解鲁迅小说创作中“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剧性。了解工人绥惠略夫基本情节。(二)章节内容1、鲁迅对阿尔志跋绥夫小说的译介。2、鲁迅小说与阿尔志跋绥夫小说精神相通之处。3、鲁迅与阿尔志跋绥夫
18、的区别差异。(三)考核知识点1、鲁迅小说与阿尔志跋绥夫小说精神相通之处。2、鲁迅翻译工人绥惠略夫的原因。3、鲁迅小说中的孤独、寂寞的改革者形象。4、魏连殳与绥惠略夫的异同。5、如何理解鲁迅小说创作中“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剧性。6、鲁迅小说与阿尔志跋绥夫小说中改革者对待不觉悟群众的态度的差异。识记工人绥惠略夫基本情节。领会鲁迅翻译工人绥惠略夫的两点原因。综合应用鲁迅小说与阿尔志跋绥夫小说的精神相通处。1、在表现改革者要“救群众,而反被群众所迫害”,并由此引起改革者的孤寂、悲哀这一点上,鲁迅与阿尔志跋绥夫的创作有相通的地方。2、工人缓惠略夫中的阿伦加姑娘“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剧,引起鲁迅的共鸣。类
19、似的悲剧,在鲁迅创作中也留下某些痕迹。3、鲁迅与阿尔志跋绥夫一样,都为不幸者“残的酷的娱乐”和可耻的健忘症而倍感痛心。第十章鲁迅小说与中国古典小说(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理解鲁迅的小说创作在思想内容上与我国古典小说的密切联系,要深刻理解鲁迅在反封建上与我国古典小说的联系以及他的发展提高。(二)章节内容1、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中国古典小说对鲁迅创作的影响。2、鲁迅在反封建上既与我国古典小说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又有所发展,有所提高。(三)考核知识点1、孔乙已、陈士成、四铭的形象分析。2、鲁迅对古典小说的评价。3、鲁迅小说在科举制度的揭露批判上与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的异同。4、鲁迅在反
20、封建上既与我国古典小说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又有所发展提高。识记鲁迅对我国古典小说的评价。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鲁迅小说揭露科举的篇什及其中的人物。理解与分析鲁迅小说对封建科举制的揭露批判与聊斋志、异儒林外史和红楼梦。孔乙已、陈士成、四铭的形象分析。第十一章鲁迅小说与中国古典小说(二)(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理解鲁迅小说与红楼梦的关系。要深刻理解鲁迅在创作中对红楼梦现实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理解鲁迅对红楼梦的评价。理解鲁迅对儒林外史的评价。理解鲁迅小说对传统才子佳人小说的突破。理解鲁迅小说与儒林外史的共同点。理解鲁迅小说的诗境特色和以性格为中心的创作方法。(二)章节内容1、鲁迅小说对红楼梦的评
21、价。2、鲁迅在小说创作的艺术实践上继承并发展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3、鲁迅对儒林外史的评价以及鲁迅与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的共同点。(三)考核知识点1、鲁迅怎样论红楼梦。2、鲁迅在小说创作的艺术实践上继承并发展红楼梦的现实主义精神。3、鲁迅小说的诗境特色和以性格为中心的创作方法。4、鲁迅论儒林外史。5、鲁迅的小说与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的共同点。识记鲁迅论儒林外史。鲁迅论红楼梦。简单应用一,鲁迅小说与红楼梦1、打破了流行的才子佳人小说公、案小说“千部一腔、千人一面”的公式化,概念化旧框框,充分分提示了人物性格的复杂性。2、打破了旧小说迎合小市民趣味的才子佳“大人团圆”的俗套,敢于写出现实生活中大量存在
22、的悲剧。3、打破了古典小说以传奇性故事情节取胜的写法,而是对普通的日常生活进行精心选择与提炼,达到寓意深刻于平凡之中。二,鲁迅小说与儒林外史1、戚而能谐的讽刺艺术在鲁迅小说中的体现。2、婉而多讽的讽刺艺术在鲁迅小说中的体现。3、鲁迅小说的对比艺术。第十二章鲁迅小说特色(一)(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对鲁迅小说构思特色的理解要。深刻理解鲁迅小说艺术构思的特点理。解一件小事的艺术构思。理解分析终身大事与伤逝艺术构思的不同点以及思想差距。理解鲁迅小说开掘深、立意新的原因。(二)章节内容1、鲁迅小说构思的显著特色。2、鲁迅小说开掘深、立意新的原因在于他在构思时高瞻远瞩、熔古铸今。(三)考核知识
23、点1、鲁迅艺术构思的显著特点。2、一件小事的艺术构思特点。3、终身大事与伤逝艺术构思的不同点以及思想差距。4、鲁迅小说之所以开掘深、立意新的主要原因。识记鲁迅小说艺术构思的特色:高瞻远瞩,炼古铸今;以“吃、人“”立人”为中心,着眼于人们心灵的改造,所以,开掘深、立意新。简单应用分析一件小事的艺术构思第十三章鲁迅小说特色(二)(一)教学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理解鲁迅小说艺术表现上的特色。要深刻理解鲁迅小说艺术表现上的特色。理解鲁迅小说艺术表现上的五个类型。理解鲁迅小说创作的中心问题是写出现代中国人的魂灵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性格。理解鲁迅创造典型化的方法。理解鲁迅小说谋篇布局特点是善于以小见大,以
24、实写虚。(二)章节内容1、鲁迅小说艺术表现上的整体特色。2、鲁迅小说艺术表现上的五种类型。3、鲁迅小说创作的中心问题:写出现代中国人的魂灵,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性格。4、鲁迅创造典型人物的方法。(三)考核知识点1、鲁迅小说艺术表现上的整体特色。2、鲁迅小说艺术表现上的五种类型及其代表性作品。3、鲁迅小说创作的中心问题:写出现代中国人的魂灵,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物性格。4、鲁迅对人物的外形描写强调神似,以形写神,达到形神兼备。5、从平凡的生活素材进行提炼、加工,使人物典型化的方法。6、鲁迅对从生活原形到艺术典型的熔铸、升华过程的概括。7、鲁迅小说景物描写的特点与作用:景随人出,景人相映。8、鲁迅谋篇布
25、局的特点:善于以小见大,以实写虚。识记鲁迅小说艺术表现特色:打破旧套、力求创新;写真实、抒真情,着力于人物性格刻划,强调神似,以形写神,以小见大,以实显虚。博采众长,自成大家。领会鲁迅小说艺术类型。1、重叙述,含有杂文式的讽刺类:阿Q正传孔乙已肥皂高老夫子离婚幸福的家庭。2、偏重抒情,含有较多的诗的因素:故乡伤逝孤独者在酒楼上3、兼有杂文与诗的因素:一件小事祝福社戏狂人日记4、以人物性格为中心的环绕人物性格的发展来展开故事情阿Q正传白光孔乙已狂人日记祝福孤独者5、以事件为发展线索,在故事情节开展中着力刻划人物药:示众长明灯风波肥皂社戏鲁迅创造典型人物的方法“: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简单应用鲁
26、迅小说创造典型人物的方法。鲁迅小说着力于人物性格刻画:1、塑造富有生命力的典型人物,强调神似,以形写神,达到形神兼备。2、大量通过富有个性特征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来揭示人物的神态。第十四章鲁迅小说特色(三)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的重点在于理解鲁迅小说的语言特色。要深刻理解鲁迅小说语言凝炼、冷隽、贴切、传神的特色。理解鲁迅小说语言的独创性。了解鲁迅凝炼、冷隽、贴切、传神的原因。(二)章节内容1、鲁迅小说语言的总体特色。2、鲁迅小说语言的凝炼、以少胜多的特点及其分析。3、鲁迅小说语言的贴切、传神及其分析。4、鲁迅小说语言的独特性。(三)考核知识点1、鲁迅小说语言总体特色。2、举例分析鲁迅小说语言的
27、凝炼性特点。3、举例分析鲁迅小说语言独创性的特点。4、小说语言凝炼、冷隽、贴切、传神的原因。识记鲁迅小说语言特色:善于千锤百炼,以少胜多。凝炼、冷隽、贴切、传神、精粹。简单应用从鲁迅创作中举例分析鲁迅小说的语言特色。从鲁迅创作中举例分析鲁迅小说的语言的独创性。1、极善于挑选恰当的动词以增强描绘的形象性。2、有些极普通的字眼经他精心选用,确有点石成金的特殊功效。3、鲁迅语言的匀称和节奏美。4、作者往往采取某一语句多次重复、照应的形式,以增强作品内在的节奏感。第十五章鲁迅小说的新开拓(一)(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理解鲁迅对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开拓。要深刻理解不周山在鲁迅小说创作中的开拓性。理
28、解弗洛伊德对鲁迅小说的影响。理解不周山的意义。理解鲁迅创作不周山的原意。了解鲁迅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批评。(二)章节内容1、鲁迅的小说创作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的联系。2、鲁迅小说对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开拓。3、鲁迅对弗洛伊德学说的批评。(三)考核知识点1、不周山创作的时间和基本情节。2、不周山的意义。3、鲁迅有意借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所创作的小说。4、鲁迅运用精神分析学说创作的小说对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开拓。5、鲁迅创作不周山的原意。识记不周山的创作时间、基本内容。领会不周山的意义。鲁迅自叙不周山的“原意,是在描写性的发动和创造,以至衰”亡是的“。取了弗洛伊德学说,来解释创造人和文学的缘。起”综合
29、应用以下小说中所蕴含的精神分析学内容:1、不周山(补天)2、肥皂3、白光4、弟兄第十六章鲁迅小说的新开拓(二)(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对故事新编的基本内容的理解。要深刻理解故事新编的基本内容:“发扬民族正气,刨坏种的祖坟”的含义。理解不周山艺术上的独特之处。理解故事新编处理古代题材的三种类型。(二)章节内容:1、鲁迅创作不周山的意图和独特之处。2、故事新编的出版时间、基本内容和属于什么性质的作品。3、故事新编处理古代题材的三种类型。(三)考核知识点1、故事新编的出版时间及八篇作品和其主要内容。2、不周山的创作意图和艺术上的独特之处。3、故事新编的基本内容。4、故事新编属于何种类型的小
30、说。5、故事新编处理古代题材的三种类型。识记故事新编出版时间。故事新编八篇作品篇名及主要内容。领会故事新编处理古代题材的三种类型。一类是史料的“铺排,没有改动。”如铸剑。一类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铺成一。篇如”起死。一类是“古今交融,”将神话、传说、史实与现实熔为一炉。如理、水采薇等。领会故事新编属于何种类型的小说。鲁迅自己认为,它“是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简单应用故事新编的基本内容:可用这样两句话概括“:发扬民族正气,刨坏种的祖坟”。1、热情讴歌了神话传说及历史记载中中华民族的脊梁女娲、弈、大禹、墨子、宴之敖者通过这些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群众及其代表者的赞颂。2、深刻地揭露了伯夷、
31、叔齐、老聃等历史人物思想中的消极面给,现实社会中某些错误思想、消极现象以形象的批评。第十七章“只给铺排,没有改动”(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理解铸剑的创作方法。深刻理“只解给铺排,没有变动”的含义。理解分析宴之敖者形象。理解铸剑的创作在作者的思想和创作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了解铸剑中虚构的重要意义。(二)章节内容1、铸剑的创作方法:“只给铺排,没有变动。”2、对铸剑中眉间尺、宴之敖者等人物形象分析。3、铸剑的创作在作者的思想和创作发展中的重要意义。(三)考核知识点1、铸剑取材于何处。2、铸剑创作方法及其含义。3、铸剑的基本情节。4、眉间尺、宴之敖者形象分析。5、铸剑的创作在作者的思想和创作
32、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识记铸剑的小说取材于列异传及搜神。记铸剑的基本情节。领会铸剑的创作方法,对史实“只给铺排,没有改。动”简单应用理解分析宴之敖者形象。第十八章“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对起死创作方法的理解。要深刻理解“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的含义。理解作品从哪几方面入手来刻划庄子的。理解起死与故事新编中的其它作品相比较的独特之处。了解起死的基本内容。(二)章节内容1、起死创作方法及其基本内容。2、作品从哪三方面入手展开对庄子的刻划的。3、起死与故事新编中的其它作品相比较的独特之处。(三)考核知识点1、起死创作方法及其基本含义。2、起死是作者虚构的“独幕喜剧,
33、”讽刺了庄子的“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无是非观。3、作品从哪三个具体问题入手展开对庄子的刻划的。4、起死与故事新编中的其它作品比较的独特之处。5、起死的基本情节内容。识记起死是作者虚构的“独幕喜剧,”讽刺了庄子的“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的无是非观。简单应用起死从哪三个方面入手,展开对庄子的刻划的。起死与故事新编中的其他作品比较,有什么独特的地方。1、就其内容看,颇似一个借古讽今的寓言故事。2、就其形式看,又似一个独幕讽刺喜剧。第十九章将历史与现实融为一炉(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理解理水的创作方法。要深刻理解理水“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写法的含义。理解分析禹这位中国脊梁式的古代英
34、雄。理解“文化山”描写的讽刺作用。理解理水的重要特色。了解理水的基本情节。(二)章节内容1、理水的创作方法“将古代和现代错综交融”的含义及理水的取材特点。2、理水的基本情节和禹的形象分析。3、概括理水创作的重要特色。(三)考核知识点1、理水的创作方法及其基本含义。2、理水的取材特点。3、理水的创作时间。4、分析禹这位中国的脊梁式的古代英雄。5、鲁迅笔下“文化山”描写的讽刺作用。6、理水的借古讽今的作用。7、理水的重要特色。识记理水取材源自哪些古籍。理水的创作时间。理解与分析分析大禹这位中国脊梁式的古代英雄。鲁迅笔下的“文化山”描写的讽刺作用。第二十章故事新编的特色(一)学习的目的与要求本章重点在于理解故事新编的特色。要深刻理解故事新编的两大特色。理解“油滑”的基本含义及如何评价“油滑。”理解故事新编的浪漫主义特色。理解故事新编从哪三方面突出理想正面人物。(二)章节内容1、故事新编的一大特色“油滑,“”油滑”的基本含义及如何评价“油滑。”2、故事新编的另一大特色:浪漫主义。(三)考核知识点1、“油滑”的基本含义。2、如何评价“油滑。”3、故事新编的浪漫主义特色。4、故事新编从哪三方面塑造理想正面人物形象。识记“油滑”的含义。领会故事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规划临时用地租赁协议2篇
- 2025年度智能车位共享平台租赁合同模板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内地居民离婚后财产分割法律援助合同
- 2025年度美容院美容院连锁品牌形象设计与推广合同
- 2025年度土地承包经营权租赁与农业机械化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喷漆工职业危害告知与培训实施合同
- 2025年无子女离婚抚养权协议范本子女抚养费用明细12篇
- 二手车交易协议范本2024年度版版B版
- 二零二五年度变压器租赁与电力系统优化设计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仿古茶具展览展示与推广服务合同3篇
- 广西桂林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卷
- 财务指标与财务管理
- 2023-2024学年西安市高二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附答案解析
-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绿色小卫士》全部教案
- 【京东仓库出库作业优化设计13000字(论文)】
- 保安春节安全生产培训
- 初一语文上册基础知识训练及答案(5篇)
- 劳务合同样本下载
- 血液透析水处理系统演示
- GB/T 27030-2006合格评定第三方符合性标志的通用要求
- GB/T 13663.2-2018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2部分:管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