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共40页)_第1页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共40页)_第2页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共40页)_第3页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共40页)_第4页
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练习题(共40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4年兽医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模拟(mn)试题(35%)A1型题答题说明(shumng)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题卡上将相应题号的相应字母所属(sush)的方框涂黑。1最易破坏囊膜病毒感染活性的因素是 ( )。2009年真题 A抗生素 B干扰素 C脂溶剂 D紫外线 E缓冲液2属于细菌基本结构的是( )。2009 年真题 A鞭毛 B荚膜 C菌毛 D核体 E芽孢3细菌抵抗不良环境的特殊存活形式是 ( )。2009年真题 A芽孢 B荚膜 C菌毛 D鞭毛 E细胞膜4细菌生长繁殖过程中对抗生素最敏感的 时期是( )。2009年真题 A对数期 B迟缓期

2、 C稳定期 D衰亡晚期 E衰亡早期8耐热橡胶制品最适的灭菌方法是 ( )。2009年真题 A焚烧 BY射线照射 C紫外线照射 D热空气灭菌 E高压蒸汽灭菌9肠杆菌科细菌鉴定的主要依据是 ( )。2009年真题 A形态(xngti)特征 B菌落(jnlu)特征 C生化(shn hu)特性 D染色特性 E动物试验10个体体积最小的微生物是( )。 2009年真题 A病毒 B细菌 C支原体 D衣原体 E立克次体 11可引起禽类肿瘤性疾病的双股DNA病 毒是( )。2009年真题 A鸡痘病毒 B新城疫病毒C禽流感病毒 D马立克氏病病毒 E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1 2无血凝素纤突但有血凝性的病毒是 ( )

3、。2009年真题 A禽流感病毒 B猪圆环病毒 C鹅细小病毒 D猪细小病毒 E犬瘟热病毒 5属于鉴别细菌的培养基是( )。 2009年真题 A营养肉汤 B疱肉培养基 C麦康凯培养基 D血琼脂培养基 E半固体培养基6细菌在组织内扩散,与其相关的毒力因 子是( )。2009年真题 A菌毛 B荚膜 C外毒素 D内毒素 E透明质酸酶7采用022 1xm孔径滤膜过滤小牛血清的 目的是( )。2009年真题 A防腐 B消毒 C抑菌 D除菌 E杀菌(sh jn)1 3属于同种异型抗原(kngyun)的物质是( )。 2009年真题 A血型(xuxng)抗原 B免疫球蛋白 C灭活的细菌 D异嗜性抗原 E病毒衣壳

4、蛋白 14在机体抗感染免疫早期,发挥最主要作 用的抗体是( )。2009年真题 AIgA BIgD CIgE DIgG EIgM 1 5输血反应属于典型的( )。2009年 真题 A移植物排斥反应 B迟发型变态反应 C细胞毒型变态反应 D过敏反应型变态反应 E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 1 6可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免疫原是 ( )。2009年真题 A佐剂 B类毒素 C内毒素 D外毒素 E抗毒素2 1不属于球菌排列方式的是( )。 A双球菌 B链球菌 C六联球菌 D八叠球菌 E葡萄球菌22杆菌大小的表示方法是( )。 A长度 B宽度 C长和宽 D长或宽 E高23衡量细菌大小的单位是( )。 A微米(wi

5、 m) B纳米(n m) C毫米(ho m) D厘米 E分米241 mm=um( )。 A1 O B 1 OO C1 000 D1 0000 E10000017规模化鸡场禽流感灭活疫苗免疫首选途 径是( )。2009年真题 A滴鼻 B点眼 C饮水 D刺种 E注射1 8参与凝集试验的抗体主要是( )。 2009年真题 AIgA和IgM BIgA和IgG CIgG和IgM DIgG和IgE EIgM和IgE 1 9最适于对混合抗原组分进行鉴定的方法 是( )。2009年真题 A免疫电泳 B絮状沉淀试验 C环状沉淀试验 D琼脂双向双扩散 E琼脂双向单扩散20细菌的基本形态有( )。 A球形 B杆菌

6、C螺旋形 DA+B EA+B+C25螺旋菌中菌体有两个以上弯曲,捻转呈 螺旋状,较为坚硬的菌称为( )。 A螺菌 B弧菌 C球菌 D杆菌 EL型细菌(xjn)26螺旋菌中菌体只有一个(y )弯曲,呈弧状或 逗点(dudin)状的称为( )。 A螺菌 B弧菌 C球菌 D杆菌 EL型细菌27细菌的基本结构不包括( )。 A细胞壁 B细胞膜 C细胞质 D质粒 E核体281微米=毫米( )。 A10 BO1 CO001 DO0001 EO0000133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特有的成分 是( )。 A肽聚糖 B磷壁酸 C脂多糖 D蛋白质 E分枝菌酸34关于细菌细胞核描述正确的是( )。 A没有核膜 B有核

7、仁 C有核膜 D真核 E有组蛋白35质粒是一种编码特定性状的( )。 ADNA B蛋白质 CRNA D糖类 E脂质 36细菌的特殊结构不包括( )。 A荚膜 B质粒 C菌毛 D芽孢 E鞭毛(binmo) 37芽孢属于(shy)细菌的( )。 A基本(jbn)结构 B休眠体 C繁殖器官 D运动器官 E超微结构 3 8鞭毛属于细菌的( )。 A繁殖器官 B运动器官 C基本结构 D超微结构 E休眠体 29细胞壁缺损或没有细胞壁的细菌变形称 为( )。 AL型细菌 B球形菌 C弧形菌 D螺形菌 E杆形菌30G+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 )。? A脂多糖 B黏肽 C磷壁酸 D脂蛋白 E分枝菌酸3 1青霉素

8、的抗菌作用机理是( )。 A干扰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B抑制细菌的核酸代谢 C抑制细菌的酶活性 D破坏细胞壁中的肽聚糖 E以上都不是32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特有的成分? 是( )。 A肽聚糖 B磷壁酸 C脂多糖 D蛋白质 E分枝菌酸39菌毛的作用是( )。 A细菌的运动器官 B延长细菌的寿命 C保护细菌 D吸附作用 E繁殖(fnzh)器官 40关于荚膜的叙述(xsh),正确的是( )。 A可增强(zngqing)细菌的毒力 B抵抗吞噬 C具有抗原性 D具有粘附作用 E是细菌的运动器官41关于芽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一般在体外才能形成 B是所有细菌生命周期中的一种生命 形式 C不是细菌的繁殖

9、方式 D一旦污染环境,其传染性可保持 多年 E其形态、大小及位置有助于细菌的 鉴定45适合大多数细菌生长的pH范围 是( )。 A5264 B6466 C7276 D8O9O E849246细菌的生长曲线中,细菌生长最旺盛的 阶段是( )。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B+C47细菌的生长曲线中,最具有代表菌属特 性的两个阶段是( )。 A对数期和稳定期 B迟缓期和对数期 C稳定期和衰亡期 D迟缓期和衰亡期 E对数期和衰亡期48必需在有充足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的细 菌是( )。 A专性需氧菌 B微需氧菌 C兼性厌氧菌 D厌氧菌 EA+B 49兼性厌氧菌在生长(shngzhng)过程

10、中,对的 要求(yoqi)不高( )。 A二氧化碳(r yng hu tn) B硫化氧 C氧气 D氢气 E氮气50细菌生长曲线中,细菌在数量上没有改 变的阶段是在( )。 A迟缓期 B对数期 C稳定期 D衰亡期 EA+C42对外界抵抗力最强的细菌结构 是( )。 A细胞壁 B荚膜 C芽孢 D核质 E细胞膜43从雄性细菌向雌性细菌传递质粒的特殊 器官是( )。 A性纤毛 B普通纤毛 C鞭毛 D荚膜 E芽孢44大多数病原菌的最适生长温度 为( )。 A1 O B28 C50 D37 cC E40 CC5 1属于专性需氧菌的是( )。 A葡萄球菌 B肺炎球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大肠埃希菌 E沙门氏菌

11、52在破伤风梭菌的培养过程中,需 要( )。 A严格厌氧 B兼性厌氧 C普通(ptng)需氧 D严格(yng)需氧 EA+B53属于细菌(xjn)分解代谢产物的是( )。 A酸类 B毒素 C色素 D维生素 E抗生素54属于合成代谢产物的是( )。 A热原质 B酸 C醇 D硫化氢 E尿素55属于细菌的生化试验的是( )。 A糖发酵试验 B半固体培养基穿刺接种 C细菌的染色 D沉淀试验 E以上都不是56外毒素的主要成分为( )。 A肽聚糖 B蛋白质 C鞭毛 D脂多糖 E脂质 61下列关于机体内的正常菌群,正确的 是( )。 A无任何作用 B具特异性的免疫防护作用 C全是副作用 D能为宿主合成多种有

12、益维生素 E以上都不是 62外毒素的主要特点为( )。 A主要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不耐热、 毒性强、抗原性弱 B主要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耐热、 毒性弱、抗原性强 C主要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不耐热、 毒性强、抗原性强 D主要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耐热、 毒性弱,抗原性弱 E主要(zhyo)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耐热、 毒性(d xn)强、抗原性强63关于(guny)外毒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多由革兰氏阳性菌产生 B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C耐热,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仍不能 将其破坏 D经甲醛处理可制备成类毒素 E可刺激机体产生抗毒素64内毒素的化学本质是( )。 A蛋白质 B糖类 C脂类 D脂多糖

13、E磷壁酸65隐性感染是指( )。 A动物已经感染病原但未有临床症状 B动物在即将感染病原前的状态 C动物已经感染病原并有临床症状 D动物未感染病原也未有临床症状 E以上都不是66在一定时间内能使特定动物在感染后全 部死亡的最小微生物量或毒素量,称 为( )。 A最小致死量 B半数致死量 C最小感染量 D半数感染量 E最大致死量67在一定时间内能使特定动物发生半数感 染的最小微生物量或毒素量,称 为( )。 A最小致死量 B半数致死量 C最小感染量 D半数感染量 E最大致死量57下列物质中, 是营养培养基中常 需加人的营养物质( )。 A蛋白胨 B氯化钠 C血液 D水 E牛肉浸膏 58可供营养要

14、求(yoqi)较高的细菌生长的培养基 是( )。 A鉴别(jinbi)培养基 B基础(jch)培养基 C营养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E厌氧培养基 59用来观察细菌生长后的变化的培养基属 于( )。 A鉴别培养基 B基础培养基 C营养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E厌氧培养基 60用来筛选某种细菌,而对另一种细菌起 到抑制作用的培养基是( )。 A鉴别培养基 B基础培养基 C营养培养基 D选择培养基 E厌氧培养基68用高压蒸汽灭菌的条件是( )。 A1 213 cC,1530min B1 oo3,3040min C粗糙、湿润、边缘不整齐 D粗糙、干燥、边缘不整齐E光滑、干燥、边缘整齐69适用于血清培养基的

15、灭菌方法 是( )。 A干热灭菌法 B巴氏消毒法 C高压蒸汽灭菌法 D流通蒸汽灭菌法 E紫外线照射法70干热灭菌的条件是( )。 A1 2 13,1 530min B1 OO3,3040min C1 60,2h D140,5 h E65,30min7 1湿热(sh r)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是( )。 A高压(goy)蒸汽灭菌法 B流通蒸汽(zhn q)灭菌法 C间歇灭菌法 D巴氏消毒法 E煮沸法75引起断奶仔猪水肿病的病原体 是( )。 A大肠杆菌 B沙门氏菌 C多杀性巴氏杆菌 D轮状病毒 E布鲁氏菌76引起鸡白痢的病原体是( )。 A禽腺病毒 B禽流感病毒 C鸡新城疫病毒 D沙门氏菌 E多杀性

16、巴氏杆菌77引起禽霍乱的病原体是( )。 A禽腺病毒 B禽流感病毒 C多杀性巴氏杆菌 D沙门氏菌 E鸡新城疫病毒78下列细菌属于革兰氏阴性菌的 是( )。 A炭疽杆菌 B葡萄球菌 C丹毒杆菌 D布鲁氏菌 E链球菌79下列病原体中,能引起羊流产的 是( )。 A布鲁氏菌 B大肠杆菌 C结核分枝杆菌 D嗜血杆菌 E沙门氏菌80下列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的 是( )。 A炭疽(tnj)杆菌 B.大肠杆菌(d chn n jn) C沙门(shmn)氏杆菌 D巴氏杆菌 E布鲁氏菌 8 1炭疽杆菌在感染的动物体内,形态上通 常是( )。 A有荚膜、无芽孢 B有鞭毛、有芽孢 C有荚膜、有芽孢 D无荚膜、无芽孢

17、 E无鞭毛、有芽孢 82在肉毒梭菌的培养过程中,需 要( ). A严格厌氧 B兼性厌氧 C普通需氧 D严格需氧 E以上都不是 83下列细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的 是( )。 A布氏杆菌 B沙门氏菌 C大肠杆菌 D结核分枝杆菌 E巴氏杆菌 84猪痢疾的病原体属于( )。 A细菌 B真菌 C螺旋体 D病毒 E支原体 85支原体是( )。 A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无细胞壁的原 核单细胞微生物 B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有细胞壁的原 核单细胞微生物 C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无细胞壁的原 核多细胞微生物 D介于细菌和原虫之间有细胞壁的原 核单细胞微生物 E真核单细胞微生物72化脓性球菌中,常见的革兰氏阴性球菌 是( )。

18、 A葡萄球菌(p to qi jn) B铜绿(tngl)假单胞菌 C肺炎(fiyn)链球菌 D奈瑟氏球菌 E甲型溶血性链球菌73下列细菌中,属于革兰氏阳性菌的 是( )。 A葡萄球菌 B大肠杆菌 C多杀性巴氏杆菌 D嗜血杆菌 E布兰汉球菌74典型的大肠杆菌菌落的性状为( )。 A光滑、湿润、边缘不整齐 B光滑、湿润、边缘整齐 C沙门氏菌 D巴氏杆菌 E布鲁氏菌86不属于原核型微生物的是( )。 A细菌 B放线菌 C立克次氏体 D真菌 E螺旋体87属于真核型微生物的是( )。 A真菌 B螺旋体 C支原体 D霉形体 E立克次氏体88孢子是的繁殖方式之一( )。 A真菌 B细菌 C霉形体 D炭疽杆菌

19、 E螺旋体89下列微生物中,属于严格细胞内寄生的 是(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酵母 E螺旋体90属于(shy)非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是( )。 A细菌(xjn) B真菌(zhnjn) C病毒 D衣原体 E螺旋体95绝大多数病毒必须用才能看 见( )。 A光学显微镜 B电子显微镜 C油镜 D普通放大镜 E肉眼96组成病毒的核酸是( )。 ARNA BDNA CDNA或RNA DDNA和RNA E二者都不是97无囊膜病毒的主要保护抗原成分 是( )。 A衣壳蛋白 B核酸蛋白 C脂蛋白 D脂多糖 E结构蛋白98目前已知动物病毒中形体最大的病毒 是( )。 A痘病毒 B口蹄疫病毒 C新城疫病毒

20、D禽流感病毒 E猪瘟病毒99目前认为与鼻咽癌病因有关的病毒主要 是( ). A鼻病毒 B单纯植疹病毒 C麻疹病毒 DEB病毒 E流感病毒1 00下列病毒中,以产蛋下降为主要致病 特征的是( )。 A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B鸡马立克氏病病毒(bngd) C鸡瘟(jwn)病毒 D鸡减蛋综合征病毒(bngd) E新城疫病毒1 01下列病毒中,无囊膜的是( )。 A小鹅瘟病毒 B马立克氏病病毒 C新城疫病毒 D鸭瘟病毒 E禽流感病毒1 02下列病毒中,无囊膜的是( )。 A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B马立克氏病病毒 C新城疫病毒 D禽流感病毒 E鸭瘟病毒103下列病毒中,属于副黏病毒科成员的 是( ). A

21、痘病毒 B口蹄疫病毒 C新城疫病毒 D禽流感病毒 E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91病毒感染细胞的关键物质是( )。 A核衣壳 B核酸 C衣壳 D纤突 E囊膜 92衡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 )。 A毫米 B纳米 C微米 D厘米 E分米93遗传物质只是DNA或RNA一种核酸的 微生物是( )。 A细菌 B支原体 C立克次体 D病毒 E多杀性巴氏杆菌94下列微生物中,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 是( )。 A衣原体 B立克次体(l k c t) C噬菌体 D支原体 E放线菌1 04内基小体可用于辅助诊断(zhndun)的疾病 是( )。 A鹦鹉热 B麻疹(mzhn) C狂犬病 D植疹 E痘病毒 105关于狂犬病

22、病毒描述正确的是( )。 A有囊膜,核酸为DNA B有囊膜,核酸为RNA C无囊膜,核酸为DNA D无囊膜,核酸为RNA E有囊膜,核酸为DNA和RNA 106在下列病毒中,具有凝集鸡红细胞特 性的是( )。 A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B鸡马立克氏病病毒 C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D禽流感病毒 E新城疫病毒 107关于禽流感病毒描述正确的是( )。 A有囊膜,核酸为DNA B有囊膜,核酸为RNA C无囊膜,核酸为DNA D无囊膜,核酸为RNA E有囊膜,核酸为DNA和RNA 1 08下列病毒中,有囊膜的是( )。 A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B小鹅瘟病毒 C禽流感病毒 D犬细小病毒 E猪细小病毒 1 0

23、9下列病原体中,可以引起怀孕猪流产 的是( ). A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B大肠杆菌 C传染性胃肠炎病毒 D传染性腹泻病毒 E猪圆环病毒1 10下列(xili)病毒中,无囊膜的是( )。 A鸡马立克氏病病毒(bngd) B鸡新城疫病毒(bngd) C口蹄疫病毒 D禽流感病毒 E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1 1 1疯牛病的病原体属于( )。 ADNA病毒 BRNA病毒 C病毒 D噬菌体 E真菌 11 6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中抗原性最好 的是( )。 A多糖 B脂肪 C蛋白质 D核酸 E激素 11 7存在于远缘不同种属中的共同抗原, 称为( )。 A异种抗原 B同种抗原 C自身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

24、类属抗原 118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 胞的特性称为( )。 A免疫原性 B反应原性 C抗原性 D异原性 E特异性 11 9下列物质中,一般不能引起免疫应答 的是( )。 A多肽 B多糖 C类脂 D核酸 E药物分子 1 20不能增强物质的免疫原性的是( )。 A皮内注射 B高速离心除去沉淀物 C注射抗原一佐剂乳剂 D将种属发生较远的抗原注射(zhsh)到免疫 的动物(dngw) E以上(yshng)都不能1 2 1关于佐剂,叙述错误的是( )。 A是一种特异性免疫增强剂 B可延长抗原在体内的存留时间 C可改变抗体产生的类型 D可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E增强机体对胞内感染细胞的有效免

25、 疫反应1 22接种牛痘疫苗后可产生对天花的抵抗 性,这反映了( )。 A抗原的特异性 B抗原的交叉反应 C先天免疫 D主动保护 E以上都不是123抗原与抗体结合发生交叉反应,是因 为( )。 A抗原与抗体性状相似 B抗原与抗体大小相近 C不同抗原有相同或相似决定簇 D不同抗体有相同或相似可变区 E以上都是1 24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具有的抗原称 为( )。 A异种抗原 B同种异型抗原 C独特型抗原 D异嗜性抗原 E自身抗原125代表Ig不同类型的抗原决定簇称为Ig 的( )。 A同种型 B同种异型 C独特型 D异嗜性抗原 E自身抗原1 12下列关于抗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抗原一定是外来物

26、质 B抗原分子量越大,结构越复杂,其 抗原性越强 C抗原物质与机体亲缘关系越远,抗 原性越强 D抗原(kngyun)特异性由其表面的抗原决定簇 决定(judng) E不同(b tn)物理状态的抗原的免疫原性 不同1 1 3抗原特异性取决于( )。 A抗原分子的物理性状 B抗原分子量的大小 C抗原分子表面特殊的化学基团 D抗原分子结构的复杂性 E以上都不是1 14半抗原是指( )。 A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 B只有免疫原性,而无反应原性 C只有反应原性,而无免疫原性 D只有与蛋白质载体结合后才能与相 应抗体结合 E既没有免疫原性,也没有反应原性1 15抗原特异性的主要决定因素是( )。 A抗

27、原的化学性质 B抗原决定簇 C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D抗原的物理状态 E抗原的分子量大小1 26抗原表面能与相应抗体结合的特殊化 学基团称为( )。 A抗原决定簇 B异嗜性抗原 C共同抗原 D类属抗原 E半抗原 1 27异嗜性抗原是一种( )。 A共同抗原 B自身抗原 C半抗原 D同种异型抗原 E超抗原 1 28动物血清中含量最高的免疫球蛋白 是( )。 AIgG BIgM CIgA DIgD EIgE 1 29能引起I型变态反应的抗体是( )。 AIgG类抗体(kngt) BIgM类抗体(kngt) CIgA类抗体(kngt) DIgD类抗体 EIgE类抗体 1 30参与黏膜局部抗感染的Ig类

28、型 是( )。 AIgA BIgM CIgG DIgD EIgE 1 3 1所有抗体的基本结构都是( )。 A单体 B二聚体 C四聚体 D五聚体 E多聚体 1 32IgG的重链是( )。 Aa链 BB链 Cu链 D.8链 EY链1 33抗体中与抗原结合有关的部位 是( )。 A重链的V区 B轻链的V区 C重链和轻链的V区 D重链和轻链的C区 E重链的V区和轻链的C区1 34慢性寄生虫感染时,动物机体的免疫 球蛋白升高最为显著的是( )。 AIgE BIgD CIgA DIgG EIgM139抗体的独特型决定簇位于( )。 AVHCH BVLC L C VHVL DC HCL E以上都不是1 4

29、0感染(gnrn)后最早出现的抗体是( )。 AIgG BIgM CIgA DIgE EIgD14 1IgG分子(fnz)的补体结合位点在( )。 AVH BCHl CCH2 DCH3 ECH4142幼畜易患呼吸道感染,主要(zhyo)是抗体 不足( )。 AIgM BIgG CSIgA DIgE EIgD143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 )。 AVH BC H CVHVL DC HCL EC HVH144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 A浆细胞 B肥大细胞 CT细胞 DNK细胞 EB细胞145免疫球蛋白(Ig)分子的基本结构是 由( )。 A2条相同的H链和2条相同的L链 以链间二硫键连接组成 B4

30、条多肽链组成 C轻链区连接的2条多肽链组成 D二硫键连接的H链和L链组成 E以上都不是1 46下列具有ADCC作用的一组细胞 是( )。 AT细胞和B细胞 BK细胞和NK细胞 CTc细胞和B细胞 DT细胞(xbo)和NK细胞 EB细胞(xbo)和NK细胞1 47受抗原刺激后,特异性淋巴细胞增殖(zngzh) 分化的主要部位是( )。 A血液 B骨髓 C胸腺 D皮肤和黏膜 E淋巴结和脾脏1 48属非特异性免疫组成因素的是( )。 A抗体 BT细胞 C补体 D淋巴细胞 EB细胞1 35IgG分子中能与巨噬细胞上Fc受体结 合的功能区是( )。 ACHl BCH2 CCH3 DC L ECH4 1

31、36分子量最大的Ig是( )。 AIgE BIgD CIgM DIgG EIgA 1 37下列细胞中能与IgG的Fc片段结合的 是( )。 A红细胞 B树突状细胞 CNK细胞 D中性粒细胞 E肥大细胞1 38IgE分子与肥大细胞膜上受体结合的部 位是( )。 ACH2功能区 BCH3功能区 CFab段 DFc段 ECH,功能区149成熟T、B细胞主要定居场所 是( )。 A骨髓( su) B胸腺 C腔上囊 D黏膜(ninm)相关淋巴组织 E脾脏(pzng)和淋巴结1 50下列免疫器官中是中枢淋巴器官的 是( )。 A扁桃体 B法氏囊 C哈德氏腺 D脾脏 E淋巴结 1 5 1下列免疫作用中,在无

32、抗体时仍可发 生的是( )。 AN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作用 B病毒中和作用 C毒素中和作用 DADCC作用 E吞噬和杀伤作用 1 52禽类特有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 A骨髓 B腔上囊 C胸腺 D脾脏 E哈德氏腺 1 53下列关于T淋巴细胞的描述中错误的 是( )。 A是一种免疫活性细胞 B根据表面标志的不同可分为不同 亚群 C来源于骨髓的多能造血干细胞 D在电镜下观察可见其表面较为粗 糙,有较多绒毛突起 E前体T细胞进入胸腺发育为成熟的 T细胞 1 54哺乳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 )。 A胸腺和淋巴结 B骨髓和脾脏 C胸腺和骨髓 D骨髓和皮肤免疫系统 E骨髓和淋巴结 155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33、是( )。 A骨髓 B法氏囊 C胸腺 D淋巴结T细胞(xbo)区 E脾脏(pzng)1 62B细胞(xbo)识别抗原的受体是( )。 ATCR BCR CBCR DFcR E以上都不是1 63关于补体系统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 是( )。 A补体成分大多数是以非活性的酶前 体存在于血清中 B补体系统的激活具有放大效应 C补体性质不稳定,经56 30分钟 处理即可灭活 D在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中发挥 作用 E-以上各项叙述均有错误164T细胞和B细胞发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是( )。 A骨髓 B周围免疫器官 C中枢免疫器官 D胸腺 E血液165中枢免疫器官与外周免疫器官的区别 是( )。 A中枢免疫器

34、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 部位 B外周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 场所 C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分化成熟 的部位,而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 胞分布、定居及发生免疫应答的 、场所 D外周免疫器官是T细胞分化成熟的 场所 E中枢免疫器官是B细胞分化成熟的 场所1 66外周免疫器官不包括( )。 A骨髓 B淋巴结 C黏膜免疫系统 D哈德氏腺 E脾脏(pzng)1 67下列(xili)属于免疫活性细胞的是( )。 AT淋巴细胞 B吞噬细胞(tn sh x bo) C肥大细胞 D嗜酸性粒细胞 E嗜碱性粒细胞1 68下列细胞不参与体液免疫应答的 是( )。 ATh细胞 BB细胞 C巨噬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中性

35、粒细胞169补体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是( )。 A免疫粘附 B溶解细胞 CADCC作用 D炎症反应 E调理作用1 56哺乳类B淋巴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 是( )。 A法氏囊 B骨髓 C胸腺 D淋巴结B细胞区 E脾脏1 57新生动物切除胸腺,淋巴结中缺乏的 细胞是( )。 A巨噬细胞 BB细胞 CT细胞 D浆细胞 ENK细胞1 58关于淋巴结的功能,错误的是( )。 A免疫细胞定居的场所 B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C淋巴细胞再循环的场所 DT细胞进行阴性选择的场所 E过滤和清除异物1 59关于中枢免疫器官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的场所 B发生免疫(miny)应答的场所 C骨

36、髓( su)诱导B细胞分化成熟 D胸腺诱导T细胞(xbo)分化成熟 E包括骨髓、胸腺、法氏囊1 60关于补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清中多数补体成分均以无活性的 酶前体状态存在 B补体各成分对热稳定 C多数补体成分属于Y球蛋白 D含量因抗原刺激而显著增加 E含量与抗原刺激有关1 61NK细胞通过ADCC杀伤靶细 胞( )。 A需补体介导 B需IgG参与 C需IgM参与 D需IgE参与 E以上都不是1 70干扰素能非特异地抑制的复 制( )。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支原体 E放线菌1 7 1细胞因子不包括( )。 A干扰素 B白细胞介素 C过敏毒素 D肿瘤坏死因子 E集落刺激因子172

37、TNF-a主要由产生( )。 A树突状细胞 B单核一巨噬细胞 CB细胞 D红细胞 ET细胞173不属于造血生长因子的是( )。 AG-CSF BGM-CSF CIL-3 DTNF-a EM-CSF1 74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作用特点 是( )。 A多效性 B协同(xitng)性 C拮抗(ji kn)性 D特异性 E网络(wnglu)性1 75关于细胞因子的描述中错误的 是( )。 A一种细胞因子可由不同类型细胞 产生 B细胞因子具有激素样活性作用 C细胞因子的作用专一性很强 D多数细胞因子以自分泌和旁分泌 形式发挥效应 E细胞因子均为低分子质量的分泌型 蛋白1 80下列物质进入动物机体,不引起免

38、疫 应答的是( )。 A细菌 B病毒 C异种红细胞 D肾上腺素 E眼晶状体蛋白1 8 1外源性抗原主要提呈给( )。 ACD8+Tc细胞 BCIM+Th细胞 CB细胞 D破骨细胞 E肺泡细胞1 82外源性抗原在抗原递呈细胞内消化降 解的部位是( )。 A蛋白酶体 B吞噬溶酶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E线粒体1 83内源性抗原在抗原递呈细胞内消化降解的部位是( )。 A蛋白酶体 B吞噬溶酶体 C内质网 D高尔基体 E线粒体184没有抗原递呈作用的细胞是( )。 A中性粒细胞 B树突状细胞(xbo) CB淋巴细胞 D巨噬细胞 E纤维(xinwi)母细胞1 85与TCR组成复合物,转导(zhun d

39、o)T细胞活化 信号的分子是( )。 ACD2 BCD3 CCD4 DCD8 ECD80 1 86下列能够提呈抗原的细胞,应排 除( )。 A肿瘤细胞 B巨噬细胞 C红细胞 D上皮细胞 E树突状细胞1 87淋巴结中能提呈抗原的细胞有( )。 A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 BT细胞和巨噬细胞 C巨噬细胞 D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E巨噬细胞和Th细胞188抗原提呈细胞包括( )。 AB细胞 B巨噬细胞 C树突状细胞 D郎格罕氏细胞 E以上细胞均是1 76细胞因子所不具备的生物学功能 是( )。 A免疫调节作用 B刺激造血功能 C介导炎症反应 D免疫粘附作用 E免疫应答作用 1 77关于细胞因子的产生和

40、分泌,错误的 是( )。 A多细胞来源 B短暂的自限性合成 C短距离局部作用 D多为内分泌产生 E一般无前体状态的储存178细胞因子的作用(zuyng)不包括( )。 A调节(tioji)细胞免疫 B促进T、B细胞(xbo)增殖 C特异杀伤肿瘤细胞 D抗病毒作用 E促血管生成1 79免疫应答是指( )。 A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 B机体清除自身损伤、衰老细胞的一 种功能 C机体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对机 体都是有利的 D机体消除和杀灭自身突变的细胞 E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物质的功能1 89再次应答特点不包括( )。 A潜伏期较短 B维持时间长 C抗体效价高 D抗体种类以IgM为主 E抗体种类以I

41、gG为主190再次免疫应答能迅速产生抗体是因为 机体内存在( )。 A活化的巨噬细胞 B效应T细胞 CADCC效应细胞 D树突状细胞 E记忆细胞1 91初次应答的特点是( )。 A所需抗原浓度低 B抗体主要为低亲和力IgM C维持时间长 D潜伏期短 E抗体含量高l 92与初次抗体产生的反应相比较,再次 抗体反应的特点是( )。 A由高浓度抗原激发 B主要为IgG类抗体,产生迅速 C反应后期出现IgM型抗体 D抗体产生前有一段较长的诱导期 E以上均不正确1 93当患者需要注射抗毒素,而又对其过 敏时,可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 A脱敏注射 B减敏疗法 C先小量(xioling)注射类毒素,再大量

42、注射抗 毒素(d s) D同时(tngsh)注射类毒素和足量抗毒素 E先服用抗过敏药物,再注射抗毒素194参与I型变态反应的抗体是( )。 AIgG BIgM CIgA DIgE EIgD1 95临床上常见青霉素过敏反应属 于( )。 AI型变态反应 B型变态反应 C型变态反应 D型变态反应 E以上都不是196防止对某种食物再次过敏的最好方法 是( )。 A脱敏 B吃这种食物后立即服用抗组织胺药 C避免吃这种食物 D只吃很好烹饪后的这种食物 E减敏197肥大细胞脱颗粒主要发生于( )。 AI型变态反应 B型变态反应 C型变态反应 D型变态反应 E以上都不是 205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错误

43、的 是( )。 A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 B与生具有,动物皆有之 C对某种细菌感染的作用针对性强 D对入侵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 E对抗病原微生物的第一道防线206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不包括( )。 A与生俱来 B具有专一性 C作用具有广泛性 D具有遗传性 E是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 种天然防御功能 207关于(guny)干扰素的描述不正确的选项 是( )。 A其本质是糖蛋白 B可参与(cny)免疫调节 C由机体(jt)的细胞产生 D干扰病毒复制 E干扰细菌繁殖208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机制是( )。 A作用于受感染细胞后,使细胞产生 抗病毒作用 B直接灭活病毒 C阻止病毒体与细胞表面受体

44、特异 结合 D抑制病毒体成熟释放 E增强体液免疫209下列不属于特异性免疫应答特点的 是( )。 A特异性 B先天性 C记忆性 D自限性 E识别异己2 1 O抗体破坏病毒感染细胞的机制 是( )。 A直接中和细胞内的病毒颗粒 B阻止病毒的脱壳 C诱导干扰素的释放 D与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病毒相关抗 原表位结合并激活补体 E以上都不是2 11下列关于抗感染免疫的描述中正确的 是( )。 A抗胞内菌感染免疫中细胞免疫起决 定作用 B抗胞外菌感染免疫中体液免疫起决 定作用 C真菌感染常发生在不能产生有效免 疫的个体,以细胞免疫为主 D预防病毒再次感染主要依靠体液 免疫 E以上都是2 12属于人工主动免疫

45、的是( )。 A接种抗毒素得到的免疫 B传染病后得到的免疫 C通过胎盘(tipn)和初乳得到的免疫 D接种类毒素得到(d do)的免疫 E接种(jizhng)免疫血清得到的免疫198能与肥大细胞结合的Ig是( )。 AIgA BIgD CIgE DIgM EIgG 1 99参与I型变态反应的成分不包 括( )。 A过敏原 BIgE抗体 C肥大细胞 D嗜碱性粒细胞 ET细胞200新生畜溶血性贫血属于( )。 AI型变态反应 B型变态反应 C型变态反应 D型变态反应 E以上都不是201可以引起型过敏反应的物质 是( )。 AIgE类免疫球蛋白 B中等大小的抗原抗体复合物 C小分子药物半抗原 D异种

46、血清 E结核菌素202属于型过敏反应的疾病是( )。 A花粉症 B新生儿溶血 C变态反应鼻炎 D血清病 E肉芽肿203下列变态反应中由细胞介导的 是( )。 AI型变态反应 B型变态反应 C型变态反应 D型变态反应 E以上都不是204下列临床试验中,原理为型超敏反 应的是( )。 A结核菌素试验(shyn) B青霉素皮试 CABO血型(xuxng)鉴定 D肥达试验(shyn) E以上都不是2 1 3病愈后获得的对这种病的抵抗力 为( )。 A人工被动免疫 B天然主动免疫 C人工主动免疫 D天然被动免疫 E非特异性免疫214接种疫苗获得的对某种疾病的抵抗力 为( )。 A人工被动免疫 B天然主动

47、免疫 C人工主动免疫 D天然被动免疫 E非特异性免疫215给鸡接种禽流感疫苗预防禽流感的方 法属于( )。 A人工主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天然主动免疫 D天然被动免疫 E非特异性免疫216动物注射活病毒疫苗后使机体获得免 疫保护作用,这属于( )。 A人工主动免疫 B人工被动免疫 C天然被动免疫 D天然主动免疫 E非特异性免疫2 1 7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主要生物制品有( )。 A高免血清 B类毒素 C死疫苗 D活疫苗 E禽流感疫苗218给初生雏鹅注射抗小鹅瘟病毒高免血 清,属于( )。 A人工主动免疫 B天然主动免疫 C天然被动免疫 D人工(rngng)被动免疫 E非特异性免疫(miny)

48、219幼小动物(dngw)通过母源抗体获得的特异性 免疫力属于( )。 A天然主动免疫 B天然被动免疫 C人工主动免疫 D人工被动免疫 E非特异性免疫224将外毒素转变为类毒素,( )。 A可增强毒素的免疫原性 B可降低毒素的免疫原性 C可改变毒素的特异性 D可脱去毒素的毒性 E可增强毒素的致病性225世界上最早研制成功三大弱毒疫苗的 科学家巴斯德是( )。 A法国人 B德国人 C美国人 D英国人 E西班牙人226有可能引起免疫失败的因素是( )。 A畜舍消毒后马上进行灭活疫苗的 免疫 B长途运输后马上进行灭活疫苗的 免疫 C监测母源抗体后选择合适的时间进 行灭活疫苗的免疫 D清晨进行灭活疫苗

49、的免疫 E以上均可227抗原物质经下列途径进入体内,其中 免疫效果最好的是( )。 A口服 B皮内注射 C静脉注射 D肌肉注射 E气雾228属于细胞免疫检测技术的实验方法 是( )。 A抗原制备 B抗体纯化 C淋巴细胞计数与分类 D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PCR229抗原(kngyun)抗体反应所不具有的特征 是( )。 A分子表面(biomin)的可逆结合 B具有(jyu)高度特异性 C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需要适当的 比例 D二者结合后,立即出现可见反应 E二者反应受电解质、酸碱度和浓度 的影响230抗原抗体反应最适宜的pH值 为( )。 A445 B455 C56 D68 E8923 1抗原抗体

50、的结合力不包括( )。 A库仑吸引力 B范德华引力 C氢键结合力 D疏水作用力 E共价结合力232免疫学技术的发展趋向包括( )。 A反应的微量化和自动化 B试剂的标准化和商品化 C方法的快速简易和家庭化 D技术的敏感、特异和精密化 E以上都是233检测可溶性抗原不能用( )。 A正LISA B单向琼脂扩散 C直接凝集反应 D反向间接凝集反应 E协同凝集试验234不能够用来检测可溶性抗原的试验 是( )。 A直接凝集试验 B间接凝集试验 C协同凝集试验 D琼脂免疫扩散试验 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220给易感鸡紧急注射高免卵黄液的方法 属于( )。 A人工(rngng)主动免疫 B人工(rngng)被动免疫 C天然(tinrn)主动免疫 D天然被动免疫 E非特异性免疫22 1关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错误的 是( )。 A接种物为抗原 B仅用于治疗疾病 C接种一段时间后获得免疫力 D免疫力维持时间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