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四年级上册9《题西林壁》-导学案-部编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401f59c5f7295823553e7ea112276d/39401f59c5f7295823553e7ea112276d1.gif)
![语文四年级上册9《题西林壁》-导学案-部编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401f59c5f7295823553e7ea112276d/39401f59c5f7295823553e7ea112276d2.gif)
![语文四年级上册9《题西林壁》-导学案-部编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401f59c5f7295823553e7ea112276d/39401f59c5f7295823553e7ea112276d3.gif)
![语文四年级上册9《题西林壁》-导学案-部编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401f59c5f7295823553e7ea112276d/39401f59c5f7295823553e7ea112276d4.gif)
![语文四年级上册9《题西林壁》-导学案-部编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9401f59c5f7295823553e7ea112276d/39401f59c5f7295823553e7ea112276d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题西林壁学习目标:.有感情地朗诵古诗,会默写古诗。.正确理解诗句的意思,联系生活体会诗中所蕴涵的哲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鉴赏能力,练习仿写。学习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语言的节奏和音律美。学习难点:体会诗中所含的道理,激发自己学习、积累古诗的兴趣。【情境导入】这里山高水长,这里云雾弥漫,这里古树参天,这里鸟语花香,这里流泉飞 瀑,这里吸引了无数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宋代大诗人苏轼来到这里写下了脍炙 人口的一首诗一一题西林壁。,经典诵读|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第一行诗中有一个多音字,你读准了吗? “
2、横”念作h6ng,在这里“横看” 就是“从正面看”的意思。想要读好这首古诗,就要注意“侧、各、真、此”这 几个字要重读。现在小朋友们根据停顿再来读一遍古诗吧!要读出古诗的韵律美 来哦!J知人蛇世I理解文题:“题”是什么意思呢?没错,就是书写、题写的意思。那“西林壁”呢?哦, 西林寺的墙壁。那你能连贯地解释下题目的意思吗?对,就是题在西林寺墙壁上 的一首诗歌。那西林寺和庐山有什么关系呀?嗯,小朋友们说对了,西林寺就在 庐山上。我们在读题目的时候,注意“题”字后面要停顿哦!(题/西林壁)了解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专精 诗、文、书、画,是“唐宋八大家”之
3、一(唐宋八大家,顾名思义,肯定是唐宋 时期的八位文学大家,那是谁呢?我们作为一个小拓展来了解一下吧!他们是唐 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与父亲 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他在诗、词、散文的创作上都有很大的成就,对 词的发展更是做出了突出贡献,是豪放派的代表之一。其诗歌善于从常见的事物 中揭示深刻的道理。创作背景:题西林壁就是苏轼赴汝州时经过九江,与友人同游庐山时所作。瑰丽的 山水触发了诗人的逸兴壮思,让我们一起好好品味诗歌包含的哲理。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从正面、侧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 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
4、不同的样子。)难点问题解析:“岭”和“峰”各有什么特点呢?明确:横看成岭,连绵起伏。岭的特点是连绵不断、层峦叠嶂,所以,我们 常说“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看成峰,高耸巍峨。“峰”的特点是直插云天、高 耸入云,我们常说“孤峰耸峙”,说明峰一般是独立的。拓展迁移:画杨桃一文中我们应该还记得老师说过的话吗? “看的角度 不同,杨桃的样子也就不一样,有时候看起来真像个五角星。因此,当我们看见 别的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 的。”这句话让我们知道了看的角度不同,所观察的物体的样子也就不同。正如作 者站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庐山,所以看的结果就不同:从正面看,
5、 庐山是一条山岭,连绵不断;侧着看却变成了一座山峰。从远看、从近看、从高 看、从低看,看到的庐山景色各不相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之所以辨不清庐山真正的面目,是因为我人身处在庐山之中。)难点问题解析: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呢?明确:“识”是认识、辨别的意思,“真面目”是庐山的真正面目。为什么 不能认清庐山的真正样子呢? “缘”是“因为”的意思。只是因为自己处于庐山 之中。庐山是那样的雄奇、壮丽、险峻,相比之下,诗人乂是那么的渺小,只能看 到自己眼前的那片景象,视野就变得狭窄,一时认不清庐山的真面目。如果想看 清庐山的真面目就得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看、低看,在胸中凝聚了局部
6、 的诸多认识而对庐山有了全面深刻的印象。拓展迁移:现在我们就把题西林壁和登飞来峰两首古诗所蕴含的哲 理对比一下。登飞来峰中含有哲理的句子是: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不 畏”是不害怕的意思。不怕浮云会遮住我的视线,“自缘:自然是因为只因为 如今我身在最高层。)“不畏”的原因是“身在最高层”,这两句诗告诉我们: 站得高,看得远。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就不会被事物 的假象迷惑。题西林壁中含有哲理的诗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不 识”是指不能辨识,之所以“不识”,就是因为“身在此山中”。这句诗蕴含的 哲理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观察效果也不同。当局者迷,旁观者
7、清,对事物应全 面全析,不能片面理解。y典例精析诵读了诗歌,理解了诗句,相信你一定可以轻松完成这道题啦!请你写一写 吧。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 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宋代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 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明的就是这个道理。小朋友,你做对了吗?素养提升i庐山秀丽的风景引无数文人墨客吟诗作文,赞颂不已。今天老师再给你推荐 首古诗,大家一起来欣赏吧!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一个“生”字,不仅把香炉峰写“活” 了,也
8、隐隐地把山间的烟云冉冉上升、袅袅浮游的景象表现出来了。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山前。“挂”字化动为静,惟妙惟肖地表现出 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飞”字,把瀑布喷涌而出的景象描 绘得极为生动;“直下”,既写出山之高峻陡峭,乂可以见出水流之急,那高空 直落,势不可挡之状如在眼前。巍巍香炉峰藏在云烟雾霭之中,遥望瀑布就如从云端飞流直下,临空而落, 这就自然地联想到像是一条银河从天而降。这一比喻奇特而自然,使得整个瀑布 的形象变得更为雄奇瑰丽。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 的无限热爱。(答题时间:10分钟)【基础知识达标
9、】一、形近字组词。)峰()庐()锋()芦() TOC o 1-5 h z 题()侧(提()则(二、选择下列加点的词语正确的解释。.题西林壁()A.问题 B.题写.只缘身在此山中。()A.因为 B.原因 C.缘分三、品读古诗,回答问题。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中有三组反义词,分别是:( )( ) ( )( ) ( )( ).根据对诗歌的理解,进行填空。这首诗的作者是,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原因是。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诗中说明这个道理的诗句是解析:本题考查对诗句意思的理解,以及诗句所蕴含的道理。【素养能力提升】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鹿柴(唐)王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注释:鹿柴:王维辆川别墅之一(在今陕西省蓝田县西南)。柴:同“寨”、“碧”, 用树木围成的栅栏;但:只;返景:同“返影”,太阳将落时通过云彩反射 的阳光;复:乂。.这首诗描写的是()时分的幽静景色。. “但闻人语响”中的“闻”的意思是()A.不过,可是 B.用耳朵听见C.用眼睛看见.鹿柴一诗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题目侧面山峰庐山提出寓言两则锋利芦苇解析:本题考查对形近字的区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房产抵押借款合同范本
- 2025年贷款抵押合同
- 三人餐饮合作合同及入股协议
- 专业化植物健康管理服务合同
- 中外经贸合作框架合同
- 事业单位临时工劳动合同文本示例
- 亲属间借款合同范本
- 不动产行政赠与合同书
- 创业公司合伙人简单协议书
- 砂石料买卖简单的合同范本
- 2025年合资经营印刷烟包盒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天津市五区县重点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联考试题 化学 含答案
- 吉林省吉林市普通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二模试题 生物 含答案
- 2025年湖南省通信产业服务限公司春季校园招聘76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电影之创战纪》课件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五年级(上)英语寒假作业(一)
- 开题报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学校教育研究
- 2025届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二中学高三适应性调研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浙江省五校镇海中学2025届高考考前模拟数学试题含解析
- 2024-2025学年度高三年级11月联考试题及答案
- 公司2025年会暨员工团队颁奖盛典携手同行共创未来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