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0)_第1页
宁波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0)_第2页
宁波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0)_第3页
宁波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0)_第4页
宁波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宁波市及下辖各区县经济财政实力与债务研究(2020)公共融资部张雪宜经济实力:宁波市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工业发展历史较悠久,临港及制造业优势较突出,目前已跻身万亿 GDP 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但工业及服务业仍有转型升级需求,近期内外需增长有所波动。2019 年,全市基建及工业投资增速明显回升,消费市场相对平稳,外贸增长有所弱化,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11985.1 亿元,增长 6.8%,增速与全省持平、高于全国水平 0.7 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结构为 2.7:48.2:49.1,三产占比首次超过二产。2020 年前三季度,在新冠疫情冲击后,宁波市经济加快恢复,当期地

2、区生产总值为 8762.3 亿元,增长 1.9%,增速已较一季度回升 8.9 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度回升 2.5 个百分点,但内外需增长仍有所承压。宁波市区县经济较为发达,城乡差距相对较小。2019 年,鄞州、北仑、慈溪、海曙、余姚和镇海经济总量均突破千亿元;下辖区县经济增速差距有所收窄,但其中象山和奉化增速相对有限,仅 5.5%和 5.4%。2020 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影响,宁波下辖区县经济基本处于低速增长状态,其中余姚、慈溪、奉化、江北四地增速在全市水平之上,其中余姚市以 4.1%的水平居增速首位,海曙区和象山县增速仅 0.2%和 0.1%,列于增速末两位。财政实力:2019 年及 2020

3、 年前三季度,宁波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1468.51 亿元和 1247.2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6.4%和 1.9%,主要受减税政策影响,2019 年增速有所放缓,2020 年以来叠加疫情影响,增速进一步降低;同期宁波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为 1951.57 亿元和 1137.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 95.3%和-25.0%,增速波动较大,主要系 2019 年一次性因素影响,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同期分别为 1227.8 亿元和 1083.5 亿元,增幅分别为 36.7%和 29.0%。宁波市下辖区县中,中心城区及主要工业布局地的财政收入水平及质量相对突出。2019 年,鄞

4、州区和北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 212.40 亿元和 195.64亿元,规模较显著地领先于其他地区,慈溪市、海曙区和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亦超百亿元,宁海县、奉化区和象山县列末三位。2019 年,奉化区、象山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同比提升,鄞州区基本维持,其余地区增速有所放缓。近年奉化区的增势较突出,但收入增量构成的稳定性值得关注。2020 年前三季度,疫情冲击对北仑、镇海和余姚等工业重区财政收入的负面影响相对明显,其中北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转负。受出地量差异及一次性核算因素影响,宁波市下辖区县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情况差异较大,其中海曙区和江北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下滑,其余区县政府性基

5、金预算收入实现增长。就土地出让收入看,鄞州区的体量最大,2019 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 157.20 亿元,象山县和宁海县体量相对较小,2019 年分别为 45.72 亿元和 42.12 亿元,其余地区体量相近,当年镇海区和鄞州区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增幅最为显著。2020 年前三季度,仅北仑区土地出让成交金额同比小幅减少,宁海县的增幅相对有限,其余地区仍实现较快增长。债务状况:2019 年以来,宁波市政府债务有所增长,但该类债务管理严格遵循限额原则,仍是浙江省下辖市中未使用债务限额比例最高的地区。截至 2019年末,全市政府债务余额为 1921.5 亿元,较 2018 年末增加 114.2

6、亿元,低于债务限额 236.85 亿元。从下辖区县情况看,各地政府债务增量主要为新增债券。其中,海曙区、镇海区分别因区划扩大、棚改需求而获得了相对较多的新增额度,慈溪市和奉化区当年新增额度较小;主要得益于财政收入的较快增长,奉化区政府债务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率有所改善,而同期末象山县、宁海县的政府债务负担仍相对较重。宁波是浙江省内的发债大市之一,2019 年及 2020 年前三季度城投债发行额分别为 448.50 亿元和 379.52 亿元,同比增长 53.12%和 9.37%,市级、余姚市、宁海县和北仑区平台是其中最主要的发行主体。同期,宁海县和北仑区的城投债发行额实质性增长最为显著,慈溪

7、市发债增速相对较低。综合考虑债券及其他带息债务,除市级平台外,余姚市城投债务负担最重,象山县、宁海县、慈溪市、奉化区的债务负担也相对突出,其中 2019 年以来宁海县的城投债务增速最为显著;鄞州区、海曙区及北仑区的城投平台债务负担相对较轻。一、宁波市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一)宁波市经济实力分析宁波市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工业发展历史较悠久,临港及制造业优势较突出,已跻身万亿 GDP 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处于领先水平,但同时工业及服务业存在转型升级需求,内外需增长有所波动,经济增速及三产结构处于调整期。2019 年,全市三产占比首次超过二产,经济增长基本平稳,基建及工业投资增速明

8、显回升,消费市场相对平稳,外贸增长有所弱化。2020 年前三季度,在新冠疫情冲击后,宁波市经济加快恢复,但内外需增长仍有所承压。宁波市是浙江省东部的沿海城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南翼,北临杭州湾,西接绍兴,南靠台州,东北临舟山群岛,是我国 15 个副省级城市和 5 个计划单列市之一。全市陆域总面积为 9816 平方公里,海域总面积为 8355.8 平方公里,海岸线总长为 1594.4 公里,现辖海曙、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奉化 6 个区,慈溪、余姚 2 个县级市以及宁海、象山 2 个县,2019 年末户籍人口 608.5 万人,常住人口 854.2 万人,城镇化率 73.6%。从浙江省内看,宁波市

9、属环杭州湾城市群,是省内的中心及重点城市,与杭州、温州、金义同列为浙江省四大都市区,定位于发展高端产业。2018 年,浙江省全面启动大湾区建设,该建设的总体布局是“一环、一带、一通道”,即环杭州湾经济区、甬台温临港产业带和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宁波市在其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全国范围看,宁波市是我国东部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枢纽作用,依托交通、劳动力、产业资源等优势,宁波已经发展成为我国华东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基本确立了长三角南翼经济中心的地位。宁波市经济发展在浙江省及全国范围均处于相对领先水平,由于经济动能处于调整期,近年来经济增速存在一定波动,但总体处于合理区间。目前,宁波市

10、年度经济体量已突破万亿元,在浙江省内仅次于省会杭州市,在全国城市中亦属规模上游。2019 年,宁波市保持了较强的产业实力,当年地区生产总值为 11985.1 亿元,超过青岛、跃居 5 个计划单列市第二;同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为 6.8%,与全省水平持平,虽较 2018 年放缓 0.2 个百分点,但仍高于全国水平 0.7 个百分点;常住人口人均 GDP 为 14.32 万元,为全国水平的 2.02倍,为全省水平的 1.33 倍。2020 年前三季度,新冠肺炎疫情对宁波市经济运行造成影响,当期地区生产总值为 8762.3 亿元,增速为 1.9%;但随着复工复产及统筹疫情防控的步伐加快,宁波市经济运行

11、持续恢复,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已较一季度回升 8.9 个百分点、较上半年度回升 2.5 个百分点。宁波市支柱产业包括石化、汽车及零部件、纺织服装、电工电器等,同时贸易、旅游、会展等产业发展迅速,第三产业对经济同样具有重要贡献。作为典型的中后期工业化城市,宁波市工业及服务业存在转型升级需求,经济增速及三产结构处于调整期。2019 年,宁波市三产占比首次超过二产。当年全市实现第一产业增加值 322.3 亿元,增长 2.3%;第二产业增加值 5782.9 亿元,增长 6.2%;第三产业增加值 5879.9 亿元,增长 7.6%。其中,第二产业增速维持 2018 年水平,第三产业增速较 2018 年下降

12、0.5 个百分点, 三次产业结构由 2018 年的2.7:49.2:48.11调整为 2.7:48.2:49.1。1 为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我国 GDP 核算制度规定的修订数。图表 1. 2010-2019 年宁波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情况2资料来源:2010-2019 年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世纪评级整理图表 2. 2019 年宁波市与全国其他副省级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对比数据来源:相关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世纪评级整理宁波市是我国华东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及制造业基地,优势产品包括汽车零 部件、注塑机、模具、输变电产品等。同时,宁波市服装产业基础良好,尤以男

13、装产业著称。此外,宁波市具有发展临港工业的良好条件,宁波港是集内河港、河口港和海港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现代化深水大港;宁波舟山港已发展成 为我国主枢纽港之一,是我国大陆重要的集装箱远洋干线港、国内最大的铁矿石 中转基地和原油转运基地、国内重要的液体化工储运基地和华东地区重要的煤炭、粮食储运基地。经过多年发展,全市已形成以汽车、石化、家电、纺织服装和绿 色能源为支柱的工业产业体系,并在逐步推进由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为主导向 以资本密集型的临港工业为主导的转变。在现有区位优势及产业基础上,宁波市 规划打造“246”万千亿级产业集群,计划到 2025 年培育形成绿色石化、汽车 2个世界级的万亿级

14、产业集群,高端装备、新材料、电子信息、软件与新兴服务 4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五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关键基础件(元器件)、智能家电、2 2018 年 GDP 为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我国 GDP 核算制度规定的修订数。时尚纺织服装、生物医药、文体用品、节能环保 6 个国内领先的千亿级产业集群。在工业方面,宁波市传统优势产业基础相对稳固,战略引领产业持续发展。全市传统优势产业由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临港工业加快向“集群化、循环化、高端化”发展,成功引进上海大众、中国南车等重大项目。但新旧动能 转换持续,且随时间推移,前期落地的汽车制造等大型项目带动效应有所弱化、汽车制造等进入调整期,全市

15、工业增长面临一定压力。2019 年宁波市实现规模 以上工业增加值 3991.5 亿元,增长 6.4%,增速较 2018 年上升 0.1 个百分点。其 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 16.5%,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 业增长 16.5%,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 11.9%,增长相对较快;汽车制造业,石 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速 分别为 3.6%、3.6%、4.9%和 0.7%,增速相对有限;金属制品业负增长 1.3%。 2019 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同比增 长 8.7%和 7.4%,均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

16、加值平均增速;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 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6.2%,略低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其中值得关注 的是,作为宁波核心工业之一的汽车制造,2015-2019 年增加值增速分别为 32.2%、 29.9%、18.3%、11.6%和 3.6%,行业增速从高值回落,对工业增长的拉动有所减 弱。2020 年前三季度,宁波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为 2857.3 亿元,增长 2.4%,增速低于 2019 年同期水平 3.1 个百分点。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烟草制品等产业产值增速相对较快,增速分别为 18.3%和 12.0%,金属制品业增长较 2019 年改善,增速为 9.7%,而

17、汽车制造业产值增幅仍相对较小,为 3.8%。在服务业方面,2019 年宁波市第三产业增加值 5879.9 亿元,增长 7.6%,占 GDP 的比重为 49.1%,较 2018 年提高 3.2 个百分点。当年营利性服务业、非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 9.9%和 9.3%,合计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达 44.6%。同期全市商品销售额 29792.2 亿元,增长 11.9%;金融业增加值增长 7.6%;港口物流的增长有所放缓,2019 年宁波港域货物吞吐量 5.8 亿吨,增长 1.3%,增速较 2018年下降 3.2 个百分点;宁波港域集装箱吞吐量 2617.0 万标箱,增长 4.3%,增速较 2018

18、年下降 2.2 个百分点。2020 年前三季度,宁波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较上半年提高 2.1 个百分点,但较 2019 年同期放缓 4.3 个百分点,其中金融业、房地产业、营利性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分别增长 10.2%、3.7%、3.4%和 3.1%。从三大需求看,投资和消费是宁波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最主要构成,同时净出口也占有一定份额。长期来看,宁波市经济发展的协调性有所增强,主要表现为投资拉动的特征逐步弱化,三大需求对经济的拉动率发展为相对接近的状态。但短期内考虑到国际环境不确定性增加、新冠疫情冲击、车市等消费有待促进等影响,宁波市外需及消费的增长或将出现一定波动,投资拉动需求或有所回升。

19、2018年宁波市外需有所回暖,内需转而增长乏力,其中投资放缓至低速,消费增长相对平稳,但势头不强。2019 年,宁波市投资增速明显回升,消费市场相对平稳,进出口总额增长放缓。2020 年前三季度,疫情影响下,宁波市投资、消费与外贸增速均有所回落,餐饮等消费的回暖相对缓慢,当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呈负增长。2019 年,宁波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 8.1%,增速较 2018 年提升 4.5 个百分点。其中,基础设施和工业投资分别增长 7.5%和 10.5%,增速分别较 2018 年回升 5.9 和 10.8 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 7.3%,增速较 2018 年放缓 8.2个百分点;高新技

20、术产业投资增长 13.3%,增速较 2018 年进一步提升 3.1 个百分点,保持较快增长。2020 年前三季度,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落至 4.1%,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基础设施投资及工业投资增速分别为 6.0%、7.7%和 8.5%。消费方面,2019 年宁波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4473.7 亿元,增长 7.7%,增速较 2018 年微降 0.4 个百分点;全市完成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563.7亿元,增长 2.6%,增速较 2018 年下降 1.6 个百分点。从销售渠道看,宁波市传统商品销售稳步发展,网络销售快速增长,2019 年全市完成网络零售额 1934.5亿元,较 20

21、18 年增长 20.1%。在限额以上企业销售的商品类值中,粮油、食品类零售额增长 4.7%,服装、鞋帽及纺织品类增长 6.6%,增速较 2018 年有所提升;家用电器和音像制品类下降 4.5%,降幅较 2018 年进一步扩大;汽车类增长 0.8%,继续呈现低速增长状态。2020 年前三季度,宁波市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894.6 亿元,同比下降 3.7%,降幅较上半年收窄 2.0 个百分点,但较 2019年同期下降 11.1 个百分点。宁波市是外向型港口城市,进出口规模列浙江省各下辖市首位,且显著领先于排名第二的杭州市。2019 年,宁波市完成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 9170.3 亿元,较

22、2018 年增长 6.9%,增速同比下降 6 个百分点,其中出口 5969.6 亿元,增长 7.6%;进口 3200.6 亿元,增长 5.8%。从贸易伙伴看,2019 年宁波市对欧盟、美国和东盟进出口额合计占全市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的 43.66%,2019 年分别同比增长 3.7%、-7.6%和 20.5%,对美贸易量受贸易摩擦的影响较为明显,当年转为负增长,增幅同比降低 19.4 个百分点,对殴贸易仍有增长,但增幅收窄 11.4 个百分点,与东盟贸易量保持较快增长;同年,宁波市对“一带一路”沿线 65 国进出口额同比增长 17.0%,占全市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的 28.72%。2020 年前三

23、季度,宁波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为 7109.7 亿元,同比增长 4.3%,增速较 2019 年同期下降 2.5 个百分点。从进出口额规模看,宁波市与美国、欧盟的贸易量仍占主要份额,全市对外贸易增长一定程度上依赖于美欧及“一路一带”沿线国家,而中美贸易摩擦持续、全球新冠疫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宁波市未来的外贸环境仍存在较大的变动因素。(二)宁波市财政实力分析2019 年以来,宁波市财政收入的规模及质量在浙江省及全国同等级行政建制城市中仍保持相对优势。但主要受减税政策影响,2019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有所放缓,而同期教育、医疗、科技、环保等投入增加较多,全市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有所降低。2020

24、年前三季度宁波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低速增长,但支出缩减,自给率回升。2019 年以来全市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波动较大,主要系一次性因素影响,宁波市土地出让市场总体处于较高热度,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以良好的产业基础为依托,宁波市具有较强的财政实力,在浙江省内排名第二,在全国范围内也具有相对优势。2019 年宁波市可支配财力3为 4583.49 亿元,同比增长 34.23%,较大增幅主要是由政府性基金收入带动。2017-2019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总计占可支配财力的比重分别为 64.84%、61.69%和 50.78%;政府性基金收入总计占可支配财力的比重分别为 34.94%、37

25、.93%和 48.83%。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对可支配财力的贡献占主要地位,但 2018 年以来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合计对宁波市可支配财力的贡献度呈上升趋势。图表 3. 2017-2019 年宁波全市和市本级财力规模及结构(单位:亿元)科 目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全市市本级全市市本级全市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1919.88917.612106.48934.132327.54922.91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5.29142.901379.69146.021468.51127.41转移性收入403.55399.38467.63421.79777.95597.95地方政府一般债

26、券收入271.04271.04259.16259.1681.0981.09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合计1034.59411.501295.09377.442238.25595.86其中: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748.31160.73999.24109.121951.57275.01上级转移支付收入4.814.814.704.703.733.73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161.05161.05165.48165.48144.53144.5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合计6.613.4713.197.5917.7010.36其中: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5.011.9311.766.6814.527.30总计2961.0

27、81332.583414.751319.164583.491529.13数据来源:公开资料,宁波市政府债券评级报告,新世纪评级整理在一般公共预算方面,近年来宁波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持续增加,但主要受3 可支配财力=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合计+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合计。减税政策影响,2019 年收入增幅有所收窄。2019 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1468.51 亿元,增长 6.4%,增速较 2018 年放缓 4.4 个百分点。宁波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以税收收入为主,收入质量高,近年来全市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处于较高水平,但 2019 年随税收收入增幅的收窄及非税收入的

28、扩张而略有弱化。2019 年宁波市税收比率为 82.91%,较 2018 年下降 2.52 个百分点。主要税种中,2019 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分别为 541.60 亿元、234.67亿元和 86.01 亿元,占当年税收收入的比重合计为 70.82%,前两者分别同比增长 3.88%和 10.60%,个人所得税同比减少 20.82%。此外,2019 年契税及耕地占用税由 78.54 亿元增至 121.53 亿元,也是当年税收收入的主要增量之一;城市维护建设税为 93.83 亿元,基本维持上年水平;其他地方各税合计 139.93 亿元,同比减少 14.66%。非税收入中,2019 年行

29、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和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有所增加,带动当年非税收入增长 24.84%至 250.93 亿元。图表 4. 2019 年宁波市与全国其他副省级城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及税收占比情况数据来源:相关城市财政局网站及其他公开资料,新世纪评级整理2019 年宁波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 1767.89 亿元,增长 10.9%,增速较 2018年降低 2.1 个百分点,当年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 83.07%,较 2018 年下降 3.48个百分点,但仍属良好水平。在支出结构方面,2019 年宁波财政对公共安全、教育、科学技术、文化体育与传媒、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节能环保

30、、城乡社区、农林水和住房保障等民生领域的支出为 1390.77 亿元,占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 78.67%;同期,全市对科学技术、资源勘探信息及商业服务业等扶持产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领域的支出为 208.01 亿元,占当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 11.77%。其中,当年宁波市城乡社区支出的增量最为显著,此外科学技术、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的增量也较大,而资源勘探信息及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同比有所缩减。2020 年前三季度,宁波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1247.2 亿元,增长 1.9%,增速较 2019 年同期下降 4.2 个百分点,其中税收收入 1042.7 亿元,占比处于 83.60%的

31、较优水平。当期宁波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为 1246.6 亿元,下降 9.1%,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为 100.0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能够覆盖相应支出。宁波市政府性基金收入主要来源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近三年增长较快,且结余情况良好。2019 年宁波市土地出让情况仍然较好,同时一次性收入清缴较多,其他基金收入大幅增长,使得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增长 95.31%至 1951.57 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 1227.83 亿元,增长 36.69%。同年全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1713.62 亿元,增长 75.9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 921.31

32、亿元,增长 6.47%;当年结转下年支出为 260.95 亿元。2020 年前三季度,宁波市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 1137.7 亿元,同比下降 24.96%,主要当期系一次性因素影响减弱所致,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为 1083.5 亿元,增长 28.97%。相较于全市的财力结构,宁波市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规模相对较小,债务收入和上级补助收入是本级可支配财力的重要支撑,此外金融业改征增值税等区代收的三税收入、市级分享税收收入也占有一定份额。2019 年宁波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127.41 亿元,同比减少 12.74%,其中税收收入 82.52 亿元,除企业所得税外,

33、其他主要税种收入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372.45 亿元,增长 6.79%。同年,宁波市本级以下级上解收入及上级转移支付为主的转移性收入为 597.95 亿元,转移性支出(未含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支出)为 474.98 亿元。此外,2019 年宁波市地方政府一般债券收入 81.09 亿元,也是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合计的主要来源之一,同年市本级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和转贷支出分别为 21.96 亿元和 53.52 亿元。2019 年宁波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为 275.01 亿元,增长 152.03%,主要是得益于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和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的增加;同

34、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 183.10 亿元,增长 69.95%,增量主要为征地和拆迁补偿支出。此外,2019 年宁波市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收入为 144.53 亿元,成为市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合计的主要来源之一,同年市本级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和转贷支出分别为 7.81 亿元和 108.72 亿元。二、下辖各区县经济与财政实力分析宁波市下辖海曙、江北、镇海、北仑、鄞州、奉化 6 个区,慈溪、余姚 2个县级市以及宁海、象山 2 个县,其中慈溪、余姚和象山居百强县之列。2019年 7 月,宁波前湾新区获批成立,空间范围包括现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面积约 353.2 平方公里),以及与其接壤的余姚

35、片区(面积约 106.6 平方公里)和慈溪片区(面积约 144.2 平方公里),与钱塘新区、绍兴滨海新区和湖州南太湖新区并列为浙江省新规划的四大新区。其中所涉慈溪、余姚等区块将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布局地,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此外,临空经济示范区、南湾新区(宁海、象山)、东钱湖区域以及“三江六岸”、文创港(江北)、镇海新城、滨江新城(北仑)等也是宁波市规划建设的重要片区。近年来通过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宁波市中心城区品质有所提升,与下属县市的联通有所强化。图表 5. 宁波市行政区划概况资料来源:民政部网站(一)下辖各区县经济实力分析宁波市区县经济较为发达,城乡差距相对较小,20

36、19 年鄞州、北仑、慈溪、海曙、余姚和镇海经济总量均突破千亿元;下辖区县经济增速差距有所收窄,但其中象山和奉化增速相对有限。2019 年,多数区消费增速放缓,而投资及外贸增速的表现则分化明显。2020 年前三季度,受疫情影响,各区县经济基本处于低速增长状态。2016 年,宁波市实施行政区划调整,原江东区并入鄞州区,奉化撤市设区,原鄞州区下辖部分乡镇、街道划归海曙区,调整后,市辖区的资源分布相对更为均衡。宁波市下辖区县中,鄞州的综合经济实力最为突出,慈溪、北仑、余姚、镇海工业较发达,海曙第三产业基础良好,以上地区经济总量优势相对显著;江北属面积较小的市辖区,是宁波老城区之一,由工业区转型为滨水居

37、住区,产业结构优化但经济总量较小;宁海、奉化、象山经济发展水平相对一般,经济体量相对有限。图表 6. 2019 年宁波市各区县主要经济指标4地区地区生产总值(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进出口总额(亿元)鄞州区2211.07.014.6948.21991.6鄞州本级1931.86.914.8878.91698.8北仑区1961.56.66.2270.42834.1北仑本级1383.06.94.0245.71507.1慈溪市1898.66.211.4669.6885.1慈溪市级1264.46.813.3704.2海曙区1170.16.1-4.983

38、9.3732.5余姚市1166.37.910.6506.7942.8镇海区1021.67.121.2194.6496.8宁海县701.16.14.2251.2303.0奉化区645.35.418.8190.1211.4江北区639.67.9-10.2371.2564.3象山县548.65.516.0232.5201.9数据来源:宁波市下辖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世纪评级整理从全口径经济总量情况看,鄞州区 2019 年地区生产总值超 2000 亿元,位列第一,北仑区和慈溪市分别列规模二、三位,2019 年地区生产总值在 1900 亿元左右,鄞州区的总量优势相对明显,后两者的总量差异不大

39、;海曙区、余姚市和镇海区 2019 年地区生产总值略超 1000 亿元,属经济总量排名的第二梯队,其中镇海区是当年新入千亿 GDP 序列的地区;宁海县 2019 年地区生产总值为 701.08亿元,排名第七;奉化区和江北区经济总量相近,2019 年在 640 亿元左右;象山县 2019 年经济总量排名最末,为 548.59 亿元。若剔除特殊功能区的影响,宁波下辖区县经济总量序列情况较全口径数据比较结果一致,但前三位的差异有所扩大。鄞州区(不含高新区)2019 年地区生产总值为 1931.80 亿元,较显著领先于其他地区,而慈溪市(不含杭州湾新区)、北仑区(不含大榭开发区和宁波保税区)的经济总量

40、与第二梯队城市相近。从经济增速看,2019 年,余姚市、江北区、镇海区、鄞州区的经济增速处于全市平均水平(6.8%)之上,其中余姚市和江北区以 7.9%的经济增速并列第一;其余地区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奉化区的经济增速最低,为 5.4%。当年,各地经济增速之间的差距较 2018 年有所缩小,镇海区和鄞州区的经济增4 鄞州区本级口径不含高新区,北仑本级口径不含大榭开发区和宁波保税区,慈溪市级口径不含杭州湾新区。速由 2018 年的低速水平明显回升,其余地区经济增速同比有所放缓。镇海区增速从 2018 年的 3.1%回升 4 个百分点,是增速提升最显著的地区,鄞州区增速较2018 年提升 2

41、个百分点;慈溪市经济增速下降最为明显,较 2018 年下降 3.6 个百分点至 6.2%,从 2018 年的增速第一弱化至增速中游;江北区、宁海县、象山县增速同比降幅超过 1 个百分点,也相对显著,但江北区仍有相对较高增长水平,而宁海县及象山县经济增速偏低,仅优于奉化区。图表 7. 2018-2019 年宁波市下辖区县地区生产总值及增速数据来源:宁波市下辖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世纪评级整理从人口分布看,宁波市辖区、县(县级市)的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 53.34%和 46.66%。各区县中,仅象山县常住人口低于户籍人口,奉化区和宁海县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的比例在 10%以下,

42、其余地区常住人口超过户籍人口的比例超过 40%。从以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来看,北仑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最为领先,2019 年超过 40 万元,江北区、镇海区超过 20 万元,鄞州区亦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4.32 万元);其余地区低于全市水平,其中象山县、宁海县和余姚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对较低,2019 年分别为 10.35 万元、10.23万元和 10.03 万元。从三大需求看,投资对宁波下辖区县的经济发展仍有重要作用,另外消费对海曙区及江北区的经济贡献度相对较高,外贸对北仑区的经济贡献度相对较高。 2019 年,多数区消费增速放缓,而投资及外贸增速的表现则分化明显。图表 8. 2

43、019 年宁波市下辖区县投资、消费、进出口规模及增速数据来源:宁波市下辖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世纪评级整理固定资产投资方面,2019 年,镇海区、奉化区、象山县、鄞州区、慈溪市 和余姚市的增速达两位数,属相对较快水平。其中镇海区投资增速最高,为 21.2%,较 2018 年进一步提高 2.7 个百分点;奉化区和象山县居增速的二、三名,但增速较 2018 年分别放缓 6.3 和 9.4 个百分点;主要受基础设施及民间投资的拉动,鄞州区和余姚市扭转了 2018 年投资大幅下滑的局面,当年增速的提升幅度最为显著、超过 30 个百分点;慈溪市增速较 2018 年提升 7.9 个百分点至 1

44、1.4%,改善了上年低速增长的情况。2019 年,北仑区、宁海县、海曙区和江北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低于 10%,其中海曙区和江北区固定资产投资转为负增长,增速分别较 2018 年下滑 18.0 和 30.1 个百分点至-4.9%和-10.2%,弱化最为明显,海曙区主要受房地产开发投资和民间投资下降影响,江北区主要由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公共设施投资减少所致。在房地产开发投资方面,宁波下辖区县的增速波动很大,在经历了 2018 年的快速增长后,各地增速总体明显回落。2019 年,余姚市投资增速未得,其余地区中,海曙区、象山县、江北区、镇海区投资增速转负,海曙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减少 29.9%,是

45、增速最低的地区。奉化区、北仑区(不含大榭开发区和宁波保税区)、鄞州区(不含高新区)呈高速增长状态,增幅超过 20%,慈溪市和宁海县的增速分别为 12.4%和 9.5%。图表 9. 2017-2019 年宁波市下辖区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情况5数据来源:宁波市下辖区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新世纪评级整理消费方面,2019 年鄞州区、海曙区、慈溪市和余姚市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位居规模前四,分别为 948.20 亿元、839.30 亿元、669.64 亿元和 506.72 亿元,较显著地领先于其他区县;其余地区规模在 400 亿元以下,镇海区和奉化区分别以 194.60 亿元和 190.10 亿

46、元的规模位列末两位。2019 年,除北仑区、镇海区和宁海县增速有所提升外,宁波市其余下辖区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 2018年放缓。从增速绝对水平看,宁海县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较高,为 10.0%,较 2018 年提高 0.8 个百分点;象山县和江北区增速分别为 9.7%和 8.8%,列于二、三名,但已较 2018 年放缓 1.5 和 2.5 个百分点,是增速同比下降最明显的两个地区;余姚市、慈溪市、海曙区和北仑区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7.7%),北仑区增速为 5.8%,虽是增速同比提升最明显的地区,但仍为最低水平。进出口方面,北仑区凭借辖区内的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梅山保税港区等已有产业

47、布局优势,在宁波市外贸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2019 年北仑全区外贸进出口总额为 2834.07 亿元,显著领先于其他地区。鄞州区次之,2019 年进出口总额为 1991.60 亿元,规模位列第二。余姚市、慈溪市和海曙区进出口也具一定规模,2019 年分别为 942.84 亿元、885.11 亿元和 732.53 亿元。奉化区和象山县进出口总额相对有限,2019 年仅略超 200 亿元。从增速水平看,2019 年宁海县的水平最高,为 26.6%,余姚市次之,为 14.9%,两者增速分别较 2018 年提升 14.7和 0.7 个百分点,宁海县的较大增幅主要得益于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增加。其

48、余地区 2019 年进出口增速低于 10%,其中北仑区、慈溪市和江北区增速分别为 4.0%、3.9%和 2.3%,处于偏低水平,较 2018 年的收窄幅度较大,分别为 9.3、8.8 和 30.4 个百分点。2020 年前三季度,宁波市下辖区县经济总量序列变化不大,余姚市经济总5 鄞州区、北仑区增速为本级口径。量以 29.8 亿元的优势超越海曙区,规模排名较 2019 年上升 1 位。受疫情影响,各区县经济基本处于低速增长状态,余姚、慈溪、奉化、江北四地增速在全市水平(1.9%)之上,其中余姚市的增速相对突出,以 4.1%的水平居于区县第一,慈溪市次之,当期增速为 3.1%;宁海县增速与全市持

49、平;北仑、镇海、鄞州、海曙和象山五地增速低于全市水平,其中海曙区和象山县增速仅 0.2%和 0.1%,列于末两位。(二)下辖各区县财政实力分析6下辖各区县一般公共预算分析宁波市下辖区县中,中心城区及主要工业布局地的财政收入水平及质量相对突出。2019 年,奉化区、象山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同比提升,鄞州区基本维持,其余地区增速有所放缓。近年奉化区的增势较突出,但收入增量构成的稳定性值得关注。2020 年前三季度,疫情冲击对北仑、镇海和余姚等工业重区财政收入的负面影响相对明显。2019 年,鄞州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 212.40 亿元,规模最大,北仑区、慈溪市、海曙区和余姚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亦超

50、百亿元,其中北仑区的收入规模相对突出,为 195.64 亿元,慈溪、海曙、余姚三地收入规模相近,在 100-115 亿元。镇海区和江北区 2019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分别为 84.23 亿元和 78.17 亿元,位列规模第六和第七。宁海县、奉化区和象山县列末三位,其中象山县 2019 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46.26 亿元,为最弱水平。从一般公共预算增速7来看,2019 年,奉化区、象山县增速同比提升,鄞州区基本维持,其余地区增速较 2018 年有所放缓。奉化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已连续三年保持两位数增长,主要由于耕地占用税、契税及罚没等非税收入的增长, 2019 年增速较 2018 年进一步提升

51、6 个百分点至 21.29%,位列第一;当年象山县增速次之,较 2018 年提升 8 个百分点至 12.83%,成为宁波下辖区县中增速提升最显著的地区,上年低速增长的状态得到明显改善,但当年增量主要来自行政事业性收费和专项收入;其余地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较为相近,处于 6%-8%,其中余姚市增速最低,为 6.56%,北仑区增速弱化幅度最大,同比下降 8 个百分点至 7.16%,其余放缓地区的增速同比降幅在 3-5 个百分点。6 宁波市下辖区县财政及债务数据根据公开资料整理,本报告以尽可能统一口径的数据进行分析,但不排除相关指标计算及可比性仍存在一定瑕疵。北仑区财政收入口径不含大榭开发区和宁波

52、保税区;鄞州区财政收入口径不含高新园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慈溪市财政收入口径不含杭州湾新区。7 该部分内容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以当年及上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绝对数计算而得,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速同。图表 10. 2018-2019 年宁波市下辖区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数据来源:新世纪评级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绘制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看,市辖区的财政收入质量总体高于县(县级市),但 2019 年主要受减税政策影响,除江北区基本维持外,其余地区税收比率均有所降低。2019 年江北区、北仑区和鄞州区税收比率处于 88%以上,仍属优异水平;余姚市和海曙区税收比率分别为 85.70%和 83.39%,高于宁波

53、全市水平;慈溪市和奉化区税收比率略超 80%,在宁波下辖区县中处于中下游水平;象山县、宁海县和镇海区税收比率分别为 79.25%、73.22%和 72.99%,列于末三位,其中象山县和镇海区税收比率较 2018 年分别下降 9 和 11 个百分点,两地税收收入增长均相对乏力,其中镇海区 2019 年所得税及其他税收同比下滑,而非税收入中的专项收入大幅增加,使得当年税收比率降幅较大;象山县 2019 年税收收入基本维持上年水平,非税收入同比扩张,与镇海区同为税收比率弱化较明显的两个地区。从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对支出的覆盖程度看,2019 年宁波下辖区县情况差异明显,鄞州、海曙、江北三区的一般公共预算

54、自给率在 100%以上;由于当年吉利公司获得的中央节能减排补助资金较多,且教育、卫生健康、科学技术等支出仍有增长,北仑区自给率同比下降 7.45 个百分点至 93.73%;慈溪市、镇海区、余姚市自给水平次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虽不能完全覆盖支出,但自给率也处于 80%以上,其中镇海区当年城乡社区支出增量较多,慈溪市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等领域支出增量较多,是自给率下滑幅度最显著的两个区县;奉化区、宁海县和象山县一般公共预算自给率相对偏低,2019 年分别为 72.93%、72.74%和 59.72%,列各区县末三位。2020 年前三季度,北仑区、鄞州区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依旧保持规模优势,宁海县、奉

55、化区和象山县仍列末三位。增速方面,各区县的分化较为明显,江北区、奉化区、象山县列前三位,当期增速分别为 8.9%、6.8%和 5.3%,北仑区(含宁波保税区和大榭开发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减少 5.6%,是唯一负增长的区县,除此外镇海区和慈溪市增速也相对有限,分别为 0.7%和 0.4%。下辖各区县政府性基金预算分析2019 年,受出地量差异及一次性核算因素影响,宁波市下辖区县的政府性基金收入增长情况差异较大,其中海曙区和江北区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滑,其余区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实现增长。就土地出让收入看,鄞州区的体量最大,象山县和宁海县体量相对较小,其余地区体量相近,当年镇海区和鄞州区的

56、土地出让金收入增幅最为显著。2020 年前三季度,仅北仑区土地出让成交金额同比小幅减少,宁海县的增幅相对有限,其余地区仍实现较快增长。2019 年,宁波市下辖区县中,余姚市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最高,为 245.86亿元,同比增长 158.17%,较大增幅主要由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贡献,系一次性因素,若考量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019 年余姚市为 84.07 亿元,仅同比增长 0.72%。鄞州区、北仑区、镇海区、慈溪市、奉化区 2019 年政府性基金收入超过 100 亿元,分别为 163.77 亿元、138.89 亿元、125.84 亿元、111.13 亿元和106.77 亿元,其中鄞州区和镇

57、海区的增幅突出,分别为 112.00%和 263.38%,鄞州区的增量主要系土地出让收入支撑,镇海区的增量由土地出让收入和一次性核算的其他政府性基金收入共同支撑。海曙区、江北区、象山县和宁海县的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小于 100 亿元,其中受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减少影响,海曙区和江北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下降 12.14%和 7.46%至 87.03 亿元和 72.91 亿元,象山县和宁海县的基金规模总体有限,2019 年分别为 48.43 亿元和 45.61 亿元,其中象山县土地出让较快增长,基金收入同比增长 44.09%,规模超过宁海县。从相对规模看,以 2019 年政府性基金收入与一般公共预

58、算收入的比率为参考指标,余姚市该比率为 229.28%,超过奉化区列于首位,但当年一次性因素的影响较大;奉化区该比率为 177.95%,列于第二,政府性基金收入对财力的贡献度与 2018 年相差不大,是宁波市下辖区县中财力对政府性基金收入依赖度较高的地区;在政府性基金收入较快增长后,镇海区和象山县 2019 年政府性基金收入规模超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慈溪市和江北区政府性基金收入对财力的贡献也相对较高,2019 年该比率分别为98.41%和93.27%;其余地区该比率在80%以下,宁海县当年该比率最低,为 69.09%。从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情况看,宁波市下辖区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基本能够对相应

59、支出形成良好覆盖,2019 年仅宁海县、象山县和江北区政府性基金预算自给率低于 100%,但均高于 90%。图表 11. 2019 年宁波市下辖区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情况数据来源:新世纪评级根据公开资料整理、绘制2020 年前三季度,宁波市下辖区县中,仅北仑区土地出让成交金额同比小幅减少,宁海县的增幅相对有限,其余地区实现较快增长。具体来看,鄞州区土地出让金规模最大,为 432.68 亿元,同比增长 28.10%;海曙区、奉化区、江北区土地出让成交额相近,分别为 200.18 亿元、181.42 亿元和 172.83 亿元,其中奉化区的增幅较高,为 132.62%;慈溪市和余姚市土地出让成交额

60、也在 100 亿元以上,分别同比增长 55.60%和 38.72%;其余区县当期土地出让金规模在 100 亿元以下,其中象山县土地出让成交金额最小,为 35.62 亿元,但同比增幅为各区县最高,为 164.05%。三、宁波市及下辖区县债务状况分析(一)宁波市债务状况分析2019 年以来,宁波市政府债务有所增长,但政府债务管理严格遵循限额原则,仍是浙江省下辖市中未使用债务限额比例最高的地区。目前宁波市年度财政收入可对预算内债务形成覆盖,风险整体可控。自国务院关于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的意见(国发201443 号)实施以来,宁波市不断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严控债务规模,是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