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英翻译主题主句主语 文献标识码 A引言在汉英翻译教学中 , 经常会发现一些十分令人担忧的情况 , 如不分 析原文 , 词对词换过来就万事大吉 ; 不管词语的内涵意义、 搭配意义等 捡顺手的用 ;不管主谓搭配 , 有主语无谓语、有谓语 无主语 ; 分不清主 从关系 ,全部译作并列单句等。面对这些问题, 教师该怎样引导学生 ?翻译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 涉及方方面 面的因素 , 要考虑权衡的东西 包括选词造句组篇这样一个由下至 上的梯级过程。这篇文章将通过对汉 英翻译实例的观察和分析 , 探讨汉英翻译中主句和主语确定与篇章主题 之间的关系 , 以期对 汉英翻译学习者有一定借鉴作用。主题高级汉语
2、词典 对“主题”的解释有四个义项 :1. 文艺作 品中 所表现的中心思想 ;2. 文艺创作的主要题材 ;3. 音乐中重 复的并由它扩 展的短曲 ; 主旋律( 如奏鸣曲或交响曲中者 );4. 题 目(金山词霸 ,2006 ) 除第三义为专有名词外 , 其他三个义项都和 本文的讨论相关。 The American Heritage College Dictionary ( Third Edition ) 中列出了四个 同义词表示主题这个概 念 :subject 、matter 、topic 、theme:These nouns denote the principal idea or point
3、of a speech, a piece of writing, or an artistic work. Subject is the most general. Matter refers to thematerial that is the object of thought or discourse. A topic is a subject of discussion or argument. Theme refers especially to an idea, a point of view, or a perception that is developed in a work
4、 of art(2000: 1352)。而对于“ subject ”, 该词典的解释为 :a. One concerning which something is said or done;B. Something treated or indicated in a work of art(ibid) 。也就是说 , “ subject ”属于泛称词 , 内涵很宽泛 , 既可以表示“ matter ”, 又可以表示“ topic ”, 还可以 表示“ theme ”。而“ matter ”专指题材 ,有时候也用“ subject matter ” ; “ topic ”是人们常说的话题或题目;
5、“ theme ”则指通过对对象的描写、对问题的探讨,作者或说话人最终要表达的思想、 观点 , 即主题思想 , 但人们对一部作品的 主 题思想的看法却可能见仁见智。 就拿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水浒传为 例。水浒传的题材(matter)就是农民起义,话题(topic)就是梁山英 雄好汉 , 作者表达的主题思想 (theme) 是“忠义”。 再以红楼梦 为例, 题材是封建贵族大家庭 ,话题主要为贾宝玉和 林黛玉、薛宝钗的 爱情婚姻悲剧 , 主题思想有人认为是怀金悼玉 的爱情故事 , 有人认为是 悼明反清的政治小说 , 还有人认为它是 反抗封建礼教的民主意识小说。 在以下的篇幅中 , 笔者将讨论广 义的
6、主题 (即“ subject ”,包括话题和主题思想 )和汉译英中主 语或主句确定的关系。主题和主句长句的翻译 , 无论是英译汉还是汉译英,都是一大难点。在 英汉对比研究中 , 连淑能对英汉互译的长句处理作了一番归纳: “一般说来 , 句中若有叙事部分和表态部分 , 英语常常是表态 部分(判断、结论 等)在先,叙事部分(事实、描写等)在后,即先总提后分述 , 或先讲结 果后追述过去 , 汉语的顺序往往相反 ; 句中若有长短部分 , 英语常常 是先短后长,即头轻脚重(end-weight ),汉语的顺序则往往相反;汉语的时间顺序和逻辑关系常常按照由先 到后、由因到果、 由假设到推 论、由事实到结
7、论这样的次序排列 , 而英语可以借助形态变化和丰富的 连接词语 , 根据句子的意思和 结构的需要灵活排列 , 顺序往往与汉语不 同。”(1993:12 )但是,除了这些一般规律之外,在把汉语的长句翻译成英语的时候 , 还需要注意句子的主从关系 (从属关系包括从句和 -ing 形式、介词短语等) , 而主从关系的确定往往就和文章的话题密切 相关。中国现代大翻译家杨宪益夫妇翻译的鲁迅先生的一件小 事(AnIncident )中有这样一句话 :车夫已经让开道 , 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 , 微风吹着 , 向外展 开 ,所以终于兜着车把。.although the rickshaw manhad ma
8、deway, her tattered jacket, unbuttoned and fluttering in the wind, had caught on the shaft.(鲁迅 ,2002:121 )原句是一个带“但”字的转折句 , 而作者要表达的着重点却 是“但”字后面的内容 ,因为正是“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 , 微风吹着 , 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老女人才摔倒的;老女人的摔倒才引出了文章的话题“一件小事”车夫已经让开 道”只是一条附加信息。因此 ,译者将“伊的破棉背心 兜着车把”处理为主句正是为了突出话题 , 与话题相呼应。再来看杨宪益夫妇翻译的鲁迅先生的 阿 Q 正传
9、中的一段 话:阿 Q 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睛里,甚而至于对 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夫文童者 , 将来恐怕要变秀 才者也 ;赵太爷 ,钱太爷大受居民的尊敬 ,除有钱之外 , 就因为都是文童 的爹爹,而阿 Q 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 ,他想: 我的儿子会阔得 多啦 !Ah Q, again, had a very high opinion of himself. He looked down on all the inhabitants of Weichuang, thinking even the two young “ scholars ” not worth
10、 a smile, though most young scholars were likely to pass the official examinations. Mr. Chao and Mr. Chien were held in great respect by the villagers, for in addition to being rich they were both the fathers of young scholars. Ah Q alone showed them no exceptional deference, thinking to himself,“ M
11、yson may be much greater! ” (ibid: 213)两相对比 , 发现译者并没有拘泥于原文的标点符号。 原文中 句号只用了一个 ,末尾用了一个感叹号。如果我们把分号也看 作分割句子意思的手段 ,那么这段话可算作三个句子 , 而译者这一段文字划分成八层意思。 )阿 Q 又很自尊,Ah Q, agai n, had a very high op inion of himself.所有未庄的居民 ,全不在他眼睛里, 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夫文童者,将来恐怕要变秀才者也 ;He looked down on all the inhabitants o
12、fWeichuang, thinking even the two young“ scholars ” notworth a smile, though most young scholars were likely to pass the official examinations赵太爷,钱太爷大受居民的尊敬,除有钱之外,就因为 都是文童的爹爹 ,Mr. Chao and Mr. Chien were held in great respect by the villagers, for in addition to being rich they were both the fathers
13、 of young scholars.而阿 Q 在精神上独不表格外的崇奉 ,他想 :我的儿子会阔得多啦 !Ah Q alone showed them no exceptional deference, thinking to himself,“My son may be much greater! ”译者为什么把原文的第一个小分句给独立了出来?其实, 这一段汉语的表述顺序和英语的惯常表述顺序正好吻合。前面已经讲到英语是“先总提后分述” ,这里的第一句话正好就是英语段落中常见的主题或话题句 (topic sentence)在句2中,为什么把小句作为主句?在句4中,为什么把 处理成主句、把处理为
14、-ing形式?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可以从篇章语言学 中的语篇模式入手。根据篇章语言学,语篇可以分为若干模式 ,女口问题一解决模式 (problem-solution pattern)、主张反主张模式 (claim-counterclaim pattern)、叙事模式(narrative pattern) 、概括具体模式 (general-specific pattern)等等(刘辰诞,1999:129-137) 。不难看出 , 这里的选段属于“概括一具体模式”。 其实,概括的部分就是主题,具体的部分 就是支撑主题的内容。该模式 的宏观结构大致有两种情况 :概括陈述一具体陈述1 具体陈述2 具体陈
15、述3概括陈述具体陈述 -更具体陈述 -更具体陈述(ibid: 138)在结构 A 中,所有的具体陈述都是并列关系 ,共同支撑概括 陈述; 在结构 B 中,各个具体陈述层层支撑,环环相扣,就像一个螺旋体。上面的选段属于结构B:小句是概括陈述,为具体陈述,用以支撑概括陈述,为更具体陈述,用以支撑具体陈述。其 余 部分,每一层意思都是前一层意思的更具体陈述 , 为前一个更 具体陈述 提供依据。选段中概括陈述就是主题句 (topic sentence), 也就是句 1 句 2 的 行文模式可表述为:具体陈述一更具体陈述一更具体陈述。正如语篇有语篇的大主题,一个句子也有它的小主题。这句话的主题(或曰话题
16、)就是具体陈述,所以译者把它放在最显著的位置 , 处理成主句 , 正体现了英语中“先总提后分述”的 表达习惯句3和句4的主句选择和句2属于同一种情况。在句 3中,是概 括陈述,是具体陈述,前者为主,后者为支撑;在句4中,是概述, 是支撑。概述为主句,支撑部分为从句或从属部分。所以 , 在选择用哪一部分作句子的主句的时候 , 一定要分析主题 , 篇章的大主题要重视 , 句子的小主题也不能忽视。 一般说来 , 用表示主 题的部分作主句 , 这就是主句体现主题的原则。主题和主语确定了主谓结构或主句以后 , 就到了主语确定的时候了。主 语的 确定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就是直接使用原句子的主语 , 英汉
17、语的句 子表达在很多时候具有一致性 ; 第二种就完全是因为 语言表达的差异引 起的 , 要么是因为行文的需要 , 要么是因为主 题的要求 , 有必要另立 主语。第二种情况比较复杂 , 比方说行文的 需要,就有泛称词“ it ”、 “ we”、“ they ”作主语的情况 (如: 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 It happened during the winter of 1917.); 还有“ there be ”句型(如:大风之后 ,外面也不见人。 Because of the high wind, there was no one outside. );已知信息作主语的情况等。举一个已知信息作主
18、语的例子 :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 , 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 所谓 国家大事 , 算起来也很不少。 Six years have slipped by since I came from the country to the capital. During that time I have seen and heard quite enough of so-called affairs of state. ( 鲁迅 ,2002:119)这一段话的第二句 , 原文的主语是“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 家大 事” , 但译文却用的“ I ”作主语 , 就是因为第一句中已经有 了这条 信息。正如功
19、能语法所说 , 人们的认知习惯是从旧到新 , 即已知信息 + 新信息 , 让已知信息作主位 (theme), 作信息的出发 点 ; 让新信息作述 位 (rheme), 成为话语的核心内容 , 这是人们说 话、传递信息的一般规 律。译者遵循这个习惯 , 译文前后连贯 , 互相呼应 , 阅读时不会感到跳 跃性太大。下面将重点讨论由于主题关系而须另立主语的情况。孤独我的最大爱好是沉思默想。 我可以一个人长时间地独处而感 到愉 快。独享欢乐是一种愉快 , 独自忧伤也是一种愉快。孤独的 时候,精神 不会是一片纯粹的空白,它仍然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情绪上的大 欢乐和大悲痛往往都在孤独中产生。孤独中 ,思
20、维可以不依照逻辑进行。 孤独更多地产生人生的诗情激昂 的和 伤感的。孤独可以使人的思想向更遥远更深邃的地方伸展 , 也能使你对 自己或环境作更透彻的认识和检讨。My greatest avocation is musing. I can stay by myself for a long time without feeling disconsolate in the least. Happiness enjoyed alone is a pleasure, so is sorrow tasted privately. In solitude, the mind is not a comple
21、te blank; it remains a rich and colorful world. Solitude often induces ecstasy or anguish, and allows thinking to wander in a random way. She inspires the moodfor poems, passionate or pathetic. She also enables people to think further and deeper and to have a more thorough understanding and examinat
22、ion of themselves and their environment. ( 居祖 纯,1998:11)对照原文和译文发现 : 除了画线部分以外 , 其他句子都保 留了 原来的主语。为什么画线的部分例外呢?这就涉及到本文讨论的问题了。 从汉语的角度来分析 , 划线句中 , “情绪上的大欢 乐 和大悲痛”是主语,“在孤独中”是状语;而在中,“思维”应该是 主语 , “孤独中”是状语。译者没有按照原文的成分关系处理, 而是把状语“孤独”抽离出来作主语 , 原因有二 :(1) 突出 讨论的话题孤 独 (标题即点题 , 正文中“孤独”一共出现了 5 次);(2) 和后文相衔接。 这是一段内心独白式的散文 , 讲的是作者 对孤独的认识、 体会和咀嚼 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三次采油采出液絮凝剂合作协议书
- 出货合作协议书范本
- 端午安全主题班会课件
- 童装设计说课课件
- 借用消防证协议书范本
- 公司集体降薪协议书范本
- 2025年钨板、棒、丝材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中大型重载轴承项目发展计划
- 二零二五年二手手机维修及售后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个人隐私录像使用授权合同书
- 《动物营养学》全套教学课件
- 常用护理评估表及注意事项 2
- 2025年上海市安全员B证题库
- 2023水轮发电机组状态在线监测系统技术条件
- 幼儿园食堂财务管理制度
- 2025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专题知识培训
- 2024咸阳市专职消防员招聘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浙教新版高一数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圆弧形板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高等教育心理学复习试题附答案(一)
- 骨科降低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医院护理质量QCC改善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