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4 河中石兽124CD新知积累基础练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5637DA(1)靠近。(2)终了,最后。(3)拖。 (4)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5)主观地判断。(6)只是,仅仅。(1)经过,经历(2)这 (3)事物的道理、规律D8(1)阅微草堂笔记晓岚 (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91012131415语言建构能力练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161117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山门圮(q)于河棹(zho)数小舟,曳(y)铁钯B僧(sng) 募(m)金重修 是非木杮(sh),岂能为暴涨携(xi)之去C湮(yn)于沙上可据理臆(y)断欤D如是再啮(ni),石又再
2、转 遂(su)反溯(sh)流逆上矣【点拨】A项“圮”应读p;B项“杮”应读fi;D项“溯”应读s。C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沧州南一寺临河干_(2)竟不可得_(3)曳铁钯_(4)如是再啮_(5)可据理臆断欤_(6)但知其一_靠近。终了,最后。拖。咬,这里是冲刷的意思。主观地判断。只是,仅仅。3写出下列加点的古今异义词的古义。(1)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古义:_;今义:看(文字)。(2)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古义:_ ;今义:判断动词。经过,经历这(3)尔辈不能究物理古义: _ ;今义:物理学。事物的道理、规律4下列加点词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尔辈不能究物理寻根究底B湮于沙上 湮没无
3、闻C转转不已 争论不已D一老河兵闻之 博学多闻D【点拨】A项两个“究”都是“研究、探求”的意思;B项两个“湮”都是“埋没”的意思;C项两个“已”都是“停止”的意思;D项两个“闻”分别是“听说”“见闻”的意思。5. 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B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C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D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A【点拨】A项正确的节奏划分应该为: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6. 下列句子的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A寻十余里无迹。译文:寻找了十多里,也没有找到石兽的踪迹。B尔辈不能究物理。译文:你们这些
4、人不能探求事物的道理。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译文:依照老河兵的说法去找,果然在上游几里外找到了石兽。D然则天下之事。译文:然而这样天下的事。【点拨】D项正确的翻译应为“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答案】 D7.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先写寺僧寻石兽未得,再写讲学家的议论令众人信服,最后写老河兵的分析及众人据其推断终得石兽。B文章语言简洁。如写寺僧沿河打捞石兽,仅用“棹”“曳”“寻”三个动词领起的三个短句,简述打捞经过,以“无迹”交代结果。C文章寓理于事。作者借人们寻找石兽的经过及令人惊讶的结局,引出天下事不可“据理臆断”的深层思考。D文章人物各具特点。在打捞石兽一事上,
5、寺僧不切实际,认识片面;讲学家不深思熟虑就盲目行动;老河兵综合考虑,实事求是。【点拨】寺僧不深思熟虑就盲目行动,讲学家不切实际,认识片面。【答案】 D8. 按要求填空。(1)河中石兽选自_,此书主要讲述各种狐鬼怪谈、奇闻逸事。作者纪昀,字_,清代学者、文学家。(2)本文的主旨句是:_,_,_,_?然则天下之事阅微草堂笔记晓岚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一、课文研读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88页第9-13题。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山门圮于河_(2)阅十余岁_(3)一讲学家设帐寺中_(3)湮于沙上_(4)遂反溯流逆上矣_倒塌。经过,经历。设馆教书。埋没。于是。10. 下面句中加点词没
6、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狼)B岂能为暴涨携之去C不蔓不枝(陋室铭)D棹数小舟B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求二石兽于水中。(2)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在河中寻找两个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而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难道能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12“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一句中,老河兵的笑表现了他怎样的心理状态?嘲笑讲学家的错误认识、众人轻信讲学家的糊涂,以及自己多年与河流打交道,认为自己得出正确结论的自信。1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事物的变化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凭常情去主观判断。正确分析,综合考虑,才
7、能得出合乎事实的结论。二、拓展阅读请同学们看点拨训练第88页第14-17题。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1)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_(2)如其言_(3)群小妇人聚观而笑之_(3)异哉,人之颈也_(4)吾乡之人皆然_坑洞。按照。聚集。奇怪。这样。15. 下列对【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B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C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D南岐在秦蜀山谷中/其水甘而不良凡饮之者/辄病瘿C16.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2)吾乡之人皆然,焉用去乎哉!这(石兽)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河水(或:大水)带走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基础摄影》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央财经大学《物理化学F》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理化学选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15《白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筑性能模拟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中医药大学《徽州建筑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理论教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师范大学《企业形象(CS)》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陕西经济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热工基础理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南医科大学《商务统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医针灸治疗肋间神经痛病案分析专题报告
- 防止化学污染管理制度
- 五年级上册英语Module6Unit1Youcanplaybasketballwell外研社课件
- 工程施工派工单
- 编纸条 市赛获奖 完整版课件
- 玩具公司职位说明书汇编
- 平面设计创意与制作课件
- 化学专业英语元素周期表
- 新湘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全册)
- Q∕SY 06349-2019 油气输送管道线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实验心理学课件(周爱保博士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