尘埃管制规定_第1页
尘埃管制规定_第2页
尘埃管制规定_第3页
尘埃管制规定_第4页
尘埃管制规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尘埃管制规定应呈报工程的管制规定工地平整工程如属工地平整工程,须符合第III及IV部列出的有关规定。填海工程如属填海工程一若易生尘埃物料的存料堆高于1.2米,并位于任 何邻接道路、街、供维修用通道或其他公众可达范围 的工地边界50米以内,则该存料堆须以橡胶浆、乙 烯树脂、沥青或其他适合的土面坚固剂妥善处理或密 封;及须符合第III及IV部列出的有关规定。建筑物的拆卸工程 如属建筑物的拆卸工程拆卸工程进行的范围须在紧接进行拆卸之前和 之后,并在进行拆卸期间,以水或尘埃抑制化学剂喷 洒,从而维持整个表面湿润;就任何靠紧或朝向街、供维修用通道或其他公众 可达露天范围并要拆卸的建筑物的墙壁而言,须使用

2、 不渗透的隔尘板或隔尘布围蔽整幅墙壁,而围蔽的高 度须超出被拆卸构筑物的最高水平至少1米;在移走存料堆后剩余的任何易生尘埃物料须以 水弄湿,并须清除留在道路或街的表面上的该等物 料;及须符合第III及IV部列出的有关规定。在隧道的通往露天地方的任何出口 100米以内的部分中进行的工程如属在隧道的通往露天地方的任何出口 100米以内的部分中进行的工 程,须符合第III及IV部列出的有关规定。建筑物的地基建造工程如属建筑物的地基建造工程,须符合第III及IV部列出的有关规定。建筑物的上盖建造工程 如属建筑物的上盖建造工程凡在建造中的建筑物周围竖设有棚架,须设置有 效的隔尘板、隔尘布或隔尘网,将该棚

3、架从该建筑物 的地下围蔽至该棚架的最高水平;如一楼设有檐篷, 则该隔尘板、隔尘布或隔尘网须将该棚架从一楼围蔽 至该棚架的最高水平;任何用作运输物料的吊斗吊重机须以不渗透的 隔尘布完全围蔽;及须符合第III及IV部列出的有关规定。道路建造工程 如属道路建造工程,须符合第III及IV部(第13(c)条除外)列出的有关 规定。第II部规管工程的管制规定在建筑物的外墙外部表面或屋顶上部表面进行的翻新 如属在建筑物的外墙外部表面或屋顶上部表面进行的翻新一凡在翻新中的建筑物周围竖设有棚架,须设置有 效的隔尘板、隔尘布或隔尘网,将该棚架从该建筑物 的地下围蔽至该棚架的最高水平;如一楼设有檐篷, 则该隔尘板、

4、隔尘布或隔尘网须将该棚架从一楼围蔽 至该棚架的最高水平;任何用作运输物料的吊斗吊重机须以不渗透的 隔尘布完全围蔽;在移走存料堆后剩余的任何易生尘埃物料须以 水弄湿,并须清除留在道路或街的表面上的该等物 料;及须符合第III及IV部列出的有关规定。道路开掘或重铺工程 如属道路开掘或重铺工程,任何挖掘出来的易生尘埃物料或易生尘埃物料 的存料堆均须一以不渗透的隔尘布完全覆盖;或以水喷洒从而维持整个表面湿润,并须在挖掘或卸下的24小时内移走或回填或修复;易生尘埃物料的存料堆不得延伸超越行人道栏 障、围栏或交通圆筒;在移走存料堆后剩余的任何易生尘埃物料须以水弄湿,并须清除留在道路或街的表面上的该等物 料

5、;及须符合第III及IV部列出的有关规定。斜坡巩固工程如属斜坡巩固工程,须符合第III及IV部列出的有关规定,但以下条 款除外一第 13(a)条;第13(b)条;及(如工地边界邻接任何附有或没有行人径的供车辆使用的道路)第13(c)条。其他规管工程如属第8、9及10条均没有涵盖的规管工程,则须符合第III及IV部 列出的有关规定。第III部一般管制规定一般规定本附表的任何条文所规定的空气污染控制系统、设备或措施在每当 有关装置或工序运作或有关活动进行时,均须妥善和有效地操作或实施 (视属何情况而定)。如任何空气污染控制系统或设备不能正常运作或发生故障,有关装 置、工序或活动须在切实可行的范围内

6、尽快停止,直至该空气污染控制 系统或设备回复正常运作之时为止。除在混凝土灌浆之前用作清洁板模或其他接受混凝土的表面,或在 混凝土喷浆之前用作清洁斜坡外,压缩气流不得用作清洁任何车辆、设 备、其他物料或人,亦不得用作清除任何车辆、设备或其他物料上或人 身上的尘埃。-(5)(由1997年第238号法律公告废除)工地边界及入口除非属道路开掘或重铺工程,或属在以硬填料完全铺设或完全覆盖的建 造工地内进行的建造工程,否则一须于每个可辨别的或指定的车辆出口处提供包 括高压水柱的车辆清洗设施;清洗车辆的范围和介乎清洗设施与出口处之间 的该段道路须以混凝土、沥青物料或硬填料铺设;凡有工地边界邻接道路、街、供维

7、修用通道或其 他公众可达范围,须沿该工地边界的该部分全长(工 地出入口除外)设置由地面起计不矮于2.4米的围 板。通路除非属道路开掘或重铺工程,否则一每条主要运输通路须一以混凝土、沥青物料、硬填料或金属板铺 设,并须保持没有易生尘埃物料;或以水或尘埃抑制化学剂喷洒,从而维持整 个道路表面湿润;任何只通往某建造工地的道路其中位于可辨别 的或指定的车辆入口或出口 30米以内的部分,须保 持没有易生尘埃物料。在本条中,主要运输通路(main haul road)指在建造工地内 车辆流量高于每30分钟4架次的任何路线。水泥及干粉煤灰每批超过20包的水泥或干粉煤灰存货须以不渗透的隔尘布完全覆 盖或放置于

8、在顶部及3面均有遮蔽的范围内。散装运送的水泥或干粉煤灰须贮存在装配了有声高度警报器的封 闭筒仓内,而该警报器须是与物料加添管联锁,令致当筒仓接近满溢的 状况时,即触发有声警报器而物料的加添在一分钟内停止。用作贮存水泥或干粉煤灰的筒仓不得满溢。除非属第25(2)条描述的情况,否则一装卸、运送、处理或贮存散装水泥或干粉煤灰; 或在拆袋的工序期间或之后装卸、运送、处理或贮 存任何水泥或干粉煤灰,须在完全围蔽的系统或设施内进行,而任何通风孔或排气装置须装配有 效的纤维隔滤器或具同等功能的空气污染控制系统或设备。泥地泥地须在其所在的建造工地或该建造工地部分中进行最近一次建造活 动后6个月内,藉压土、铺草

9、皮、喷草、栽种草木或以橡胶浆、乙烯树 脂、沥青、喷浆混凝土或其他适合的土面坚固剂作出密封而予以妥善处 理。(1997年第238号法律公告)易生尘埃物料由纤维隔滤器或其他空气污染控制系统或设备收集到的水泥、粉煤灰或 任何其他易生尘埃物料,须放在完全围蔽的容器内处置。第IV部个别活动的管制规定堆存易生尘埃物料任何易生尘埃物料的存料堆须一以不渗透的隔尘布完全覆盖;放置于在顶部及3面均有遮蔽的范围内;或以水或尘埃抑制化学剂喷洒,从而维持整个表面 湿润。装卸或运送易生尘埃物料除非属水泥及粉煤灰和除非属易生尘埃物料的水分含量是值得关注的 情况,否则所有易生尘埃物料须在紧接任何装卸或运送作业之前,以水 或尘

10、埃抑制化学剂喷洒,从而维持该易生尘埃物料湿润。使用输送带系统运送易生尘埃物料每条用作运送易生尘埃物料的输送带均须在顶部及2面围蔽。每个介乎2条输送带之间的转运点须完全围蔽。在每条输送带的主滑轮的位置须安装有效的输送带刮板或具同等 功能的器件,以清除可能紧附在输送带表面的微细颗粒和减少带回在回 送带上的微细颗粒,而输送带刮板或具同等功能的器件须装有底板或其 他同类设施以防止物料从回送带堕下。每条堆存用的输送带须设有机械装置以调校其水平令致输送带出 口与物料的卸落点之间的垂直距离维持不超过1米。从输送带出口卸下易生尘埃物料到任何存料堆、贮存箱、卡车及驳 艇的范围均须在顶部及3面围蔽。使用车辆在紧接

11、离开建造工地之前,每部车辆均须经清洗以除去车身及车轮 上的易生尘埃物料。凡离开建造工地的车辆载有易生尘埃物料,该等物料须以清洁和不 渗透的隔尘布完全覆盖,以确保该等物料不会从该车辆漏出。以气动或电力推动进行钻孔、切割及磨光凡以气动或电力推动进行钻孔、切割、磨光或进行其他机械碎破作业而 导致尘埃排散,除非该工序是连同有效的吸尘过滤器件的操作,否则须 不断地在进行该等钻孔、切割、磨光或其他机械碎破作业的表面喷洒水 或尘埃抑制化学剂。处理碎屑 (1)任何碎屑须以不渗透的隔尘布完全覆盖或贮存于在顶部及3面均有 遮蔽的碎屑收集范围内。每个碎屑槽须以不渗透的隔尘布或同类的物料围蔽。碎屑在倾倒入碎屑槽之前,

12、须以水或尘埃抑制化学剂喷洒,使其在 倾倒时保持湿润。挖掘或翻动泥土任何挖掘或翻动泥土的作业的工作范围须在紧接该作业之前和之后,并 在该作业期间,以水或尘埃抑制剂喷洒,从而维持整个表面湿润。生产混凝土如使用散装水泥或干粉煤灰作原料以生产混凝土,须符合第15(2)、及(4)条列出的规定。如使用装于标准袋(不超逾50公斤)的袋装水泥或干粉煤灰以生产 混凝土或任何其他物质,拆袋、分配和混合的工序须于在顶部及3面均 有遮蔽的范围内进行。清理工地连根拔除树木、灌木或草木的工作范围,或除去大石、杆柱、墩柱 或暂时性或永久性构筑物的工作范围,须在紧接该作业之前和之后,并 在该作业期间,以水或尘埃抑制化学剂喷洒,从而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