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大学生中西方文化价值观_第1页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大学生中西方文化价值观_第2页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大学生中西方文化价值观_第3页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大学生中西方文化价值观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大学生中西方文化价值观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研究大学生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研究方法1.数据来源本研究数据来源分为三部分,根据数据来源,构建了大学生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偏好模型。第一部分数据源自半开放式网络问卷大学生文化价值观调查,使用问卷星网络平台向全国高校大学生搜集数据。借助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工程平台,向全国286所高校做调查,调查总体约4万5万名本科大学生,随机抽取样本680个,共收回有效问卷673份,回收率为98%。问卷共10个题目,涉及被试者性别、年龄、所在学校、年级4个人口学变量指标及6个中西方文化价值观比较题目。第二部分数据来自网络社交媒体数据的关键词抓取,在腾讯QQ、新浪微

2、博、微信、知乎、百度贴吧等大学生常用网络社交平台上,抓取关键词进展词频分析及典型相关分析。第三部分数据来自网络社交媒体的个人访谈。为了更准确地把握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笔者采用构造化访谈的方式,利用腾讯QQ、微信随机抽取了10名大学生做访谈,对他们的文化价值观进展深化理解分析。2.研究框架本研究使用信息技术在网络平台上搜集数据,数据分为大学生的人口学变量和文化价值观偏好两类,结合文化价值观偏好包括本文由论文联盟搜集整理的3个文化价值观载体为主要维度共同构建了大学生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研究框架如图1。通过就大学生对上述3种文化载体的喜欢偏好进展分类分析、方差分析和质性研究,讨论了大学生的中西方文化价值

3、观比较研究,以期为大学生文化价值观教育提供更明晰的引导方向。3.分析方法1SPSS统计方法: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tatistialPakagefrtheSialSiene的简称,是一种集成化的计算机数据处理应用软件。SPSS主要针对社会科学研究领域进展开发,因此更适用于教育科学研究。本研究使用SPSS19.0对网络问卷和数据挖掘结果进展了处理分析。2关键词词频分析:词频指某一个给定的词语在该文件中出现的次数。常见关键词匹配用BFBruteFre算法、KPKnuth-rris-Pratt算法等。本研究使用BF算法,设有主串S和形式串T,分别利用计数指针i和j指示主串S和形式串T中当前正待比较的字

4、符串。该算法的根本思想是:从主串S的第ps个字符起和形式的第一个字符比较,假设相等,那么继续逐个比较后续字符;否那么从主串的下个字符起重新和形式的字符比较。本研究设定主串为关键词,设置为文化载体的详细名称。首先,抓取关键词节日过节,与详细的节日名称如春节、情人节等进展词频分析;其次,抓取电影电视剧与相关电影名称,进展语义分析,然后确定被试者对这部电影的爱好程度;最后,抓取书小说文学作品等词语及相关评价做语义分析,确定样本被试者的爱好程度。3语义分析:对构造上正确的文本程序进展上下文有关性质的审查,如进展类型审查。语义分析是对社会网络进展分析以获得和理解文本信息的技术。本研究使用一种基于语义分析

5、的主题爬虫算法,用文本分类器,将与主题词相关的内容抓取出来进展分析。4网络个人访谈:调查人员利用网络社交平台模拟面对面交谈来理解受访者的心理和行为的方法。其做法是把传统的访谈法应用于网络社交平台,并针对调查问卷和数据挖掘已获得的数据结果,结合网络访谈结果,进展归纳及讨论。研究结果本研究在数据挖掘分析关键词词频和语义分析数据导出后使用SPSS19.0软件进展典型相关分析,确定了3种文化载体的分类。详细结果如下。1.中西方节日文化比较中国传统节日与西方节日的喜欢程度差异显著F=3.93,P0.001,大学生喜欢传统节日4.960.03的程度远远高于对西方节日的喜欢程度0.610.03。从那些承载了

6、文化价值观符号的节日来看,大学生最喜欢的是春节,然后是中秋节,接着是七夕节,可见传统文化中的团聚、家庭责任等因素影响深远,并且他们普遍认为亲情更于爱情如图2。笔者根据方差分析结果还发现,男性和女性对中西方节日的爱好程度根本一致,没有明显的区别。2.中西方影视作品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中国、英美、日韩的影视作品爱好程度差异显著F=3.93,P0.001,大学生喜欢国产影视作品3.290.06的程度远远高于对英美影视作品的喜欢程度0.980.05,对日韩影视作品的喜欢程度最低0.780.04,且三者配比照差异均到达显著程度。从图3可以发现,大学生最热衷的是内地国产影视作品,这是因为内地影视作品

7、往往反映当下的时代特征,更能与大学生的文化价值观产生共鸣。另一个有趣的结果是,大学生对日剧的爱好程度最低,这应该与近代的日本侵华历史所承载的文化价值观有关。3.中西方文学作品比较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中西方的文学作品爱好程度主效应差异显著F=726.27,P0.001。总体来看,大学生对中国文学作品的爱好程度远远高于对西方文学作品的爱好程度。详细而言,就是大学生爱好中国文学的排序为中国古典文学近现代文学流行文学,而对西方文学作品的偏好顺序刚好相反,依次为西方流行文学近现代文学古典文学。讨论与对策作为大数据的消费者,网络社交平台为高校信息技术工作提供了根底数据源。根据节日文化、影视文化及文学作品

8、的调查结果可知,大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爱好远远超过对西方文化的爱好。大学生仍然以集体主义观念、合作共赢理念等传统文化观念作为处事的根本价值观,在受到西方价值观念影响的情况下,会更加尊重个体,注重实效,使社会与个体利益得到更优化的结合。笔者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大学生文化价值观教育的对策。1.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精准传承中国文化价值观当前,使用率最高的腾讯QQ、微信社交平台已成为大学生文化价值观传播的主要网络社交平台。大学生在网络社交平台传承了现实社会的熟人关系形成的强关系圈,同时,受到网络环境虚拟性及群众性等因素的影响,又打破了传统强关系圈,形成陌生人文化的弱关系圈。因此,完全可以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教育

9、大学生精准传承文化价值观。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内隐引领强文化圈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准确推送弱文化圈的创新文化价值观。首先,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大学生的网络社交强文化圈的规律,如大学生个体与父母、教师、同学的联络频率,预测大学生孝敬父母、尊师重教、仁义友善的现状,推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认同程度,方便以大数据挖掘结果为根底,制订行之有效、贴近实际的传统文化价值观教育对策。其次,对于陌生人关系的弱文化圈,可以利用數据信息流进展宏观控制。再次,弱关系圈是大学生期望拓展的社交圈,反映了他们好奇、期望理解的文化价值观。正如孟母三迁,择邻而居,网络文化环境对大学生文化价值观的形成、塑造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利用语义分析和传播途径分析解构大学生弱关系圈的社会关系,如挖掘微信公众号关注、微博传播途径等,分析大学生个体的文化需求偏好、文化价值观载体的积极安康程度,精准推送大学生爱好的文化价值观载体,管控消极文化价值观载体的传播与负面影响。2.把握时代脉搏,交融创新文化价值观元素互联网环境中的大学生具有挣脱传统文化价值观克己的约束倾向,也更加注重自身如何凸显个性、追求创新、平等交流、主动沟通等。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了将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优秀元素进展交融的良好平台,满足了大学生打破现实社会的格局,走出熟人圈子,探究陌生人文化圈子的需求,使大学生可以在网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