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生态文化建设探索_第1页
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生态文化建设探索_第2页
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生态文化建设探索_第3页
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生态文化建设探索_第4页
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生态文化建设探索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津滨海新区:海洋生态文化建设探索滨海新区位于天津市的东部临海地区,由天津港、开发区、保税区三个功 能区及塘沽、汉沽、大港三个行政区组成。于1994年组建,2010年正式挂牌 成立滨海新区政府,是中国第二个国家级新区、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天 津滨海新区海洋产业门类齐全,有港口运输、渔业、海滨旅游、海盐业、海洋 石油、造船及海水利用等。天津滨海新区用占全国0.8%的大陆岸线,创造了 全国4%的海洋经济总量,经济岸线比位居全国第一。发展目标是依托京津冀、 服务环渤海、辐射“三北”、面向东北亚,努力建设成为我国北方对外开放的 门户、高水平的现代制造业和研发转化基地、北方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

2、心,逐步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环境优美的宜居生态型新城区。他们从 2007年就出台通过了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并将滨海新区 列为生态示范区,规划了五大工程建设,包括三条生态廊道、两个生态组团, 分别是:建设海河下游两岸300米至1000米宽的生态廊道,形成东西走向的风 景林、观光农田和森林公园相配套的生态绿化带,并与城市绿地和风景名胜相 连接,构成天津港全中心市区之间的景观生态带。建设海岸带生态廊道,重点 建设天津港南北两侧32公里长的休闲旅游岸线,恢复沿海岸盐生植被、滩涂湿 地和河口生态。控制天津沿海岸开发和利用,形成海岸带生态走廊。建设沿独 流减河、永定新河、唐津高速公路生态

3、廊道,通过种植防护林,沟通生态组团, 提高防洪能力。建设大港化工区、汉沽精细化工区、海河下游现代冶金工业区 外围生态绿化带,形成工业区生态组团。建设官港森林公园、开发区森林公园、 塘沽森林公园,形成森林生态组团。多年来,滨海新区可以说一直在生态文化 建设的道路上稳扎稳打地前进着。而同时,建设的过程中也难免遇到种种问题, 也为它将来的发展带来了挑战。滨海新区与传统海洋产业体现在许多方面,如旅游业、渔业、港口运输业 及海洋化工业等。首先从旅游业来看,它可以说是承载了一个城市的文化主体。 沧桑厚重的历史遗址、渔家特色的民俗风情、悠久的造船和海战历史,构成了天 津滨海新区特有的海洋与海防文化。该区通过

4、发掘历史文化遗产资源,将点状分 布的旅游景点“串”成线,让新区旅游产业透出了浓浓的文化味。天津滨海新区 传承灿烂的海洋文化,天后宫的建立与天津自古以来就处于重要的政治、经济 地位密切相关,天津东临渤海,北倚盘山,背负九水,海河直流入海,大运河 南下,自古就是舟车汇集的水陆交通枢纽,特别是运河与海上漕运的发展,奠 定了天津的重要经济地位。天后宫初建时仅为船夫、商贾祈求海神天后娘娘保 佑航海安全之用,后扩展成百姓求福祈顺、消灾免疫之所,并以此为中心成为 天津最早的居民聚落点,是天津城市形成和发展的摇篮。这种浓厚的海洋氛围 也正是滨海新区吸引游客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2010年中国第一座国家级的海 洋

5、博物馆经多方考虑后最终选址在天津滨海新区,也体现了天津的海洋文化实 力。文化元素的加强对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城市文化的推广都有着巨大的推 动作用。然而,文化创造与开发离不开生态环境,在追求与创造特色文化的同 时,也切不可忽视目前没有引起广泛重视的生态文化危机,这种危机将伴随着 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而加剧,导致生态文化系统失衡。同其他产业一样,滨海 新区旅游业的发展在传统发展观的影响下也存在着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的问题, 突出表现为旅游资源破坏,旅游景点畸形扩张,和旅游产品的粗放式经营。旅 游景点数量多但档次比较低。总体而言旅游开发中缺少科学的市场调研和可行 性研究,有盲目追求旅游接待的豪华且呈愈演愈

6、烈的态势。这些过度开发的现 象所产生的最直接最快的负面效应便是对环境的影响:大量旅游者的活动会使 海洋资源环境退化,产生垃圾难以回收处理,废弃物危及动植物生存安全等问 题。造成鱼类资源减少,海洋垃圾污染。其次,旅游服务经营者往往为了追求 收入和利润,有意迎合外来游客的不当甚至不法要求。这些现象无疑助长了来 津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对城市的社会文化也带来不良影响。可见这些纯粹为 了商业利益而开发并缺乏科学规划管理的“文化旅游项目”对海洋环境以及新 区未来发展不仅没有好处,反而会带来一定的灾难。所以,生态文化视域下的 旅游业要牢牢树立“生态全上”的概念,坚持“开发和保护并重”,在合理开 发的同时,维

7、护好海洋生态环境,处理好旅游和污染治理、人群和海洋生态环 境的关系。切忌一味强调经济利益优先、效率优先,尽力实现海洋文化、旅游 休闲、经济社会发展的多向整合。长此以往,生态文化概念也会随着旅游业的 良性发展深入人心,真正促进本地海洋生态文化建设。旅游业之外,渔业也是滨海新区重要海洋产业之一,天津拥有的海岸线 长度153km,海域面积约3000km2,尤其是有可供开发利用的滩涂面积343km2, 为滨海新区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土地资源和空间,有充足的海水资源,可用于制 盐、养殖和海水直接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渤海还湾曾 是名副其实的“蓝色粮仓”,名贵海鲜多达30余种。然而,近十几年

8、来,由于 受环境污染、人类捕捞生产的压力、入海河流径流量的变化、陆源排污的污染、 环境水文的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该水域在生物资源的群落结构、生物多样 性、数量与分布、鱼卵仔稚鱼数量与组成等方面,均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渤海湾渔业资源由过去的95种减少到目前的75种,渔业生物种类向小型化和 低值化发展,资源衰退严重。所以近年来,滨海新区也采取了众多恢复和保护 渔业资源的措施:天津渔业部门从2006年就开始增殖放流,截至去年已累计增 殖放流各类海淡水苗种30多亿尾;其次投放人工鱼礁、重建“海底森林”,逐 步恢复改善海域生态环境,促进水产品生长;此外,强化伏季休渔、捕捞强度 控制等渔业管理措施,提

9、高捕捞科学化、产业化水平。这些措施不但能够增加 渔民收入,更可以改善渤海整体水生态环境,这对于提高天津滨海渔业资源承 载力,确保渤海海洋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有巨大的好处并取得了明显的成就。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如何将生态渔业的观念传达并普及给广大渔民与群众, 将生态保护与建设上升全文化层面,可能是滨海新区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的问 题。在我国,将生态保护与文化活动相结合的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象山、舟 山等地开展的“开渔节”活动,它不仅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为当地带来经 济效益,更将促使“生态全上“的观念在民间形成并广泛流传,有利于一个海 洋城市生态文化的进一步建设与开展。而滨海新区近年来也实施了一些

10、渔文化 推广的举措:如北塘小镇的建设,这是一个依据历史资料,仿照有着近600年 历史的古镇北塘建设起来明清风格古典小镇,重点展示中国北方传统文化、天 津地域特色和北塘地区民俗风情。这也是滨海新区在做大北塘海鲜和做 一日渔民两个知名旅游品牌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的新项目。小镇的开街仪式 上演了集中展现渔业古镇乡俗风情的“滨味儿吆喝”以及再现渔镇风情的渔工 号子合唱。此外,今年在滨海新区寨上街蔡家堡村,12位经验丰富的老渔民历 时50天纯手工制造了古风船“弘顺号”,完全仿照600年前的古风船所建,也 向人们展示了蔡家堡村600年的渔家文化和历史变迁。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 也都弘扬了天津古老的渔文化,让

11、人们能够在怀古中铭记海洋带来的恩惠,树 立保护海洋,珍惜资源,发扬渔文化的思想。天津港是我国最大的人工港,也是滨海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担负着北 京、天津两个大城市和华北、西北地区各省市的海上进出口任务,是欧亚大陆 桥的起点。天津港1952年10月正式开港,历经数次扩建,到目前为止已拥有 各类码头140余个,内含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50个,岸线总长度20000米,与 世界上16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个港口有贸易往来,是国际集装箱运输枢纽 港口之一。一直以来,滨海新区秉承着“建设生态港口、共享碧海蓝天”的环 保理念,不仅注重港口规模的发展,在环境治理上也实现了同步跨越。天津港 从昔日一个盐碱荒滩

12、发展成今天货物吞吐量达3亿吨的大港,一直坚持“不以 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天津港的发展”,并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据 统计,天津港全年在绿化、净化、靓化、设施等环境中的投资达 4.6亿元。 2007年,全年用于绿化投资建设就高达1亿元人民币,经过近一年的绿化建设, 天津港在重点港区和码头实施大规模的绿化工程和苗圃建设,港区环境发生了 显著变化,道路周边呈现绿色景观,场道更加规范清洁,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 制,环境死角和污染点逐步消除。但是,天津港生态港口的建设也存在着一定 制约因素,如水资源匮乏、可利用的岸线资源有限、岸线发展的相互制约、人 工造陆导致新老地质条件单一且不利于植物生长、沿海化

13、工业及支柱货类煤炭 带来的海域环境及空气质量污染等等。所以,建设生态港口,滨海新区除了要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继续不断做好环境改善及治理工作以外,还要加 强认识,对各港口运输、化工企业做好生态环保宣传;广泛开展生态保护的岗 位和技术培训,使相关从业人员接受良好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和技术教育,从 而成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化宣传的主力军。另一方面,“生态”所包含的也不仅仅是环境生态,也包含了文化生态。 文化生态指的是一个文化形态多元,文化价值多维,各种文化在相互关联、作 用、影响中形成的动态有效系统。它是人类社会各种文化群体从事文化创造、 传播及其他文化活动的基本条件。所以“文化生态”也与“

14、环境生态” 一样, 必须保持良性状态,才能对各类经济、政治活动以及人类社会起到辅助和推动 作用。专家认为,在当代中国,构建良性文化生态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发 展文化产业。生态文化产业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优秀传统,也体 现了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国情需要和全球潮流。同时,它 致力于生态文化的传播与创新,为环保领域提供重要的文化载体,也能同时促 进环境生态的保护与建设。党的十七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和经济建 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高度,我国也提出了文化大发展大 繁荣的要求。所以,在这个背景下,天津滨海新区也在不断推进文化产业的建 设,而海洋文化产业

15、作为生态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近两年发展最快 的一项。2011年,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中国旅游产业园、国家滨海广告产业园、 国家海洋博物馆、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中国天津3D影视创意园区、国家 影视网络动漫试验园、国家影视网络动漫研究院等8个国家级项目相继落户滨 海新区。在此基础上,新区再投资415亿元,撬动了 70个文化产业项目,初步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文化产业体系。根据新近公布的天津市生态市建设“十二 五”规划,天津市将从继承传统文化脉络、推行生态文化教育等方面推进生 态文化建设,而滨海新区则将依托国家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亚洲文化产业园、 天津滨海文化产业示范区等,加快动漫游戏、创意设

16、计、数字传媒等新兴文化 业态的集聚,着力打造环渤海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高地。文化产业不像传统工业, 对人才、资金、环境、设施等有很强的依附性,滨海新区作为一个具有良好海 洋文化底蕴的地区,将有望成为海洋文化产业的新阵地和生态文化建设的排头 兵。当然,海洋文化产业的发展如同旅游业一样,也需要避免海洋文化资源破 坏性开发和低层次开发所造成的产业落后和资源浪费。应当进行全方位的规划, 从长远利益全局利益出发,避免重复建设,过度开发等。在保证经营效应的基 础上兼顾公益责任,充分发挥其构建良性文化生态的作用。从天津滨海新区的生态文化建设可以看出,建设海洋生态文化,浅层地来 说就是要坚决避免和治理各种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切忌先污后治;防止城市 建设过度扩张而引起的海洋生态问题;针对性建立生态环境维护的指标体系, 发展生态保护技术,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制订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