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辽宁省锦州市2013年中考化学试卷、选择题(本大题包括 12个小题,共16分.1-8题每小题1分,9-12题每小题1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选项前的字母填在下表内)(1分)(2013?帛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D.蔬菜清洗A.西瓜榨汁B.米饭腐败C. |黄瓜切段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解答:解:A、西瓜榨汁的过程中,只是把西瓜中的汁液压榨出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物理变化.B、米饭腐败的过程中,米饭中的有机物发生缓慢氧化,生成水、二氧化碳等物质, 属于化学变化
2、.C、切断黄瓜的过程中,只是黄瓜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 化.H清洗蔬菜的过程中,只是把蔬菜上的灰尘等物质洗下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 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化学变化常常伴随一些实验现象,例如,发光、放热、状态和形状变化等,但是这些现象只是判断化学变化的辅助手段,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直接依据,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直接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1分)(2013?帛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B.测溶液pHC.点燃酒精灯D.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加热器皿-酒精灯;溶液的酸碱度测定.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化学药品不能直接用手
3、接触;B、测定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直接伸入待测试剂内,会对试剂造成污染;C、点燃酒精灯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H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会引起试液污染或腐蚀胶头.解答:解:A、取用固体药品时应用镣子或药匙,故A错误;B、测定溶液的pH时,pH试纸不能直接伸入待测试剂内,会对试剂造成污染,正确的 方法是将一张pH试纸放在洁净干燥的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到 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pH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得出溶液的pH值,故B错误;C、点燃酒精灯用火柴,自下而上点燃,故 C正确;H将残留试液的滴管倒持,会引起试液污染或腐蚀胶头,故D错误.故答案为:C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
4、自然科学,关于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考查是考试的重点内容.(1分)(2013?帛州)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石墨、氯酸钾、石油B.铜、氧化镁、铁锈C.臭氧、二氧化硫、冰水混合物D.液态氧、干冰、空气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解答:解:A、石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氯酸钾是由氯、钾、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石油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
5、合物,故A错;B、铜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氧化镁是由镁、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属于混合物,故 B对;C、臭氧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二氧化硫是由硫、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冰水混合物只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错;H液态氧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态,是由碳、 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 合物,故D对.故选BD.点评:应抓住概念的要点来判断物质的类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1分)(2013?帛州)下列各组气体,不能用燃着的木条区分的是()A
6、.氧气和空气 B.甲烷和氮气C. |二氧化碳和氮气D. 一氧化碳和氧气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根据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空气、甲烷、一氧化碳这些气体遇到燃着的木条所呈现 的不同现象来回答.解答:解:A、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空气没有变化,故A正确;B、甲烷遇到燃着的木条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氮气使燃着的木条熄灭,故 B正确;C、二氧化碳和氮气都能使人着的木条熄灭,故 C错误;H 一氧化碳遇到燃着的木条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氧气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故D正确.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可知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空气使燃着的木条无变化,
7、一氧化碳、甲烷都能遇到燃着的木条能燃烧发出蓝色火焰.(1分)(2013?帛州)从分子或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其中正确的是()A.搜救犬通过闻气味找到搜寻的目标-分子在不断运动B.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体积改变C.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原子种类发生改变D. 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构成物质的分子相对分子质量不同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原子的基本特征: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微粒间有间隔;微粒是在不断运动 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 可.解答:解:A搜救犬通过闻气味找到
8、搜寻的目标,是因为人体中含有的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向四周扩散,使搜救犬闻到气味.故 A正确;B、原子间有间隔,间隔受热变大,遇冷变小.所以,温度计中的水银热胀冷缩.原子的体积不变.故 B不正确;C、铜在空气中加热变黑是由于铜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铜,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故 C不正确;D由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一氧化碳有毒,二氧化碳无毒.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微粒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微粒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 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分)(2013?帛州)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原子的排列方式
9、相同B.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物理性质相同D. 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物理变化考点:碳元素组成的单质;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金刚石、石墨和 C6o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B、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C、金刚石、石墨和 G0的物理性质不完全相同;H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解答:解:A、碳原子以不同的排列方式,构成了金刚石、石墨和C60等物质.不正确.B、金刚石、石墨和 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时都生成二氧化碳.正确.C、金刚石、石墨和 C60的物理性质不完全相同,例如通常情况
10、下都是固体,但是颜色 不相同.不正确.D石墨和金刚石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成金刚石是化学变化.不正确.故选:B.点评:碳元素有金钢石、石墨、无定形碳等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由于结构不同,即原子 排列不同,彼此间物理性质有差异;但由于是同种元素形成的单质,所以化学性质相 似.(1分)(2013?帛州)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中,一元币为钢芯镀馍合金,伍角币为钢芯 镀铜合金,一角币为铝合金或不锈钢, 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A.金属的硬度B.金属的导热性C.金属的耐腐蚀性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考点: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在选择铸
11、造硬币的材料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金属的硬度、金属的耐腐蚀性、金属价 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解答:解:在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金属的硬度、金属的耐腐蚀性、金 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至于金属是否导热不需要考虑.故答案为:B点评:此题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了化学学习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1分)(2013?帛州)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升高的是()A.浓硫酸B,硝酸俊C.蔗糖D.食盐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物质在溶解时经常伴随有吸
12、热或放热现象,氢氧化钠固体、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 的热,温度升高;硝酸俊固体溶于水吸热,温度降低;氯化钠、蔗糖等溶于水,温度 变化不大.A、浓硫酸溶于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明显升高,故选项正确.B、硝酸俊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明显降低,故选项错误.C、蔗糖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H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分)(2013?帛州)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用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保鲜鱼肉等食品B.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碘酸钾,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C.发霉的大米
13、,煮熟后安全使用D.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化学与生活健康.分析:A、根据甲醛有毒进行解答;B、根据碘元素是人体所需的元素进行解答;C、根据发霉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进行解答;H根据地沟油含有致癌物质进行解答.解答:解:A、甲醛有毒,所以不能用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保鲜鱼肉等食品,故A错误;B、碘元素是人体所需的元素,所以在食盐中添加适量碘酸钾,补充人体所需的碘元素,故B正确;C、发霉的大米含有黄曲霉毒素,所以发霉的大米,煮熟后也不能使用,故C错误;H地沟油含有致癌物质,所以不能利用地沟油制售食用油,故D
14、错误.故选:B.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 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2分)(2013?帛州)下列关于电解水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一乙A.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B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H2OH VC2 TC.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质量之比为1: 2考点:电解水实验.专题:空气与水.分析:二一电解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bO2H4+QT;可观察到: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边产生较多的气体,该气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罩在火焰上方冷而干燥的烧杯壁有水出现,可说明为氢气;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边产生气体
15、可以使带火星的木 条复燃,可说明为氧气;两边气体体积比为 2: 1;由实验可得出水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结论;根据以上现象或结论,对题中叙述进行判断,选出错误的判断.解答:解:A、实验说明水是由由氢氧元素组成,故A错误;诵申B、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2HO2H4+O4,故B错误;C、甲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小,为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 C正确;H甲、乙两试管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为1: 2,而不是质量比,故 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电解水的实验, 学生应注意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并学会利用气体的性质来检验气体是解答的关键.11. (2分)(2013?帛州)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此项
16、物质杂质除杂质的方法ACOCO点燃BFeFeQ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CFeCl 2溶液CuCl2溶液加入足量的Zn粉,过滤DNaCl溶液NaCO溶液加入适量的CaCl2溶液,过 滤A. AB. BC. CD |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 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酸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 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加入的试剂只 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点燃,
17、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 误.B、Fe和FezQ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 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C、FeCl2溶液和CuCl2溶液均能与Zn粉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 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 NaaCO溶液能与适量的 C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能除去杂质且没 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故选D.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 件(加入的试
18、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2分)(2013?帛州)下列各组物质能在pH=1.5的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A. NaCl BaCl 2 Na 2SOB ICUSQ KNO3 NaClC. NazSQ Na 2CO NaNO3D. NazSO NaCl HNO 3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pH为1.5的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若物质之间相互交换成分不能生成水、气体、沉淀,则能够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本题 还要注意能得到无色溶液,不能含有明显有颜色的铜离子、铁离子和亚
19、铁离子等.解答:解:pH为1.5的溶液显酸性,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H+.A、BaCl2和NaSO在溶液中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钢沉淀,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B、三者之间不反应,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但CuSO溶于水呈蓝色,故选项错误.c、n*co中的碳酸根离子和和 H在溶液中能结合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 故选项错误.D三者之间不反应,能在酸性溶液中共存,且不存在有色离子,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共存问题,判断物质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水;还要注意在酸性溶液中共存及特定离子的颜色.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 5个小题
20、,每空1分,共18分)(4分)(2013?帛州)请从 H。S、C Mg五种元素中选择适合的元素,按下列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3个硫酸根离子 3SQ分析:(1)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 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 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 前,数字在后.(4)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由离子的表示方法,
21、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硫酸根离子可表示为:3SO2,(2)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氢原子表示为:2H.(3)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氧化镁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JgO.(4)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 专题:空气与水.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 分类等方面的知识,解答时要从物质的性质方面进行分析、
22、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7. (4分)(2013?帛州)如图所示,依据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 tJ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乙甲=丙(或甲=丙乙)(用、或屋示.(2) 13c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 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1 : 2: 3 (填最简比)(3)甲中含有少量的乙,若要提纯甲,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的方法.(4) 12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降温到tJC时,所得溶液质量的关系是 丙乙甲(或甲乙丙) (用、或=表示).2个原子 2H(3)写出氧化镁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4)最简单的有机物CH4
23、.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2)已知某钾盐可发生如下反应,4&Cr2。-4K2Crd+2X+3Q T ,则生产物 X的化学式是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钙原子结构示意图,则可知:硫元素 的原子序数、得失电子情况、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可求 x的数值.(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原子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反应物、 生成物中各原子的种类及个数进行分析、计算,最后确定X的化学式.解答:解:(
24、1)由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可知硫的原子序数是 16;根据“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6=2+8+x,解得x=6;由硫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 子数为6可知,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故答案为:16;得;6;(2)根据原子种类、原子数目在反应前后不变可以判断:生成物X中有2个Cr原子、3个氧原子,因此 X的化学式是 CrzQ;故答案为:Cr2O3.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元素周期表来解答问题,学生应学会获取直接信息,明确一个小格中的元素符号、名称及不同位置的数字来解答接即可,同时考查了有关质量守恒定律 的应用,要抓住要点:五个一定不变,一个一定变.15. (4分)(2013
25、?锦井I) 2013年3月22日是第二H一届“世界水日”,地球的表面虽然70.8%被水覆盖,但能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却很少.让我们爱护水,从了解水开始.(1)居民生活所需净水,主要靠自来水厂供给,自来水厂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加入明矶的目的是 吸附悬浮物,使之沉降(或吸附沉降)(2)饮用硬度过大的水不利于人体健康,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的物质是 肥皂水 ,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煮沸.(3)人类不仅面临淡水资源紧缺的问题,而且面临水体污染的危害,下列做法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R C E (填选项)A.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B.生活中城镇垃圾的随处堆积C.农业上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D
26、.退耕还林,恢复湿地生态E.在河两岸兴建化工、造纸等重污染工厂.考点:自来水的生产过程与净化方法;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分析:(1)根据明矶的特性分析;(2)根据硬水、软水的鉴别及转化方法分析回答;(3)根据水的污染源分析判断.解答:解:(1)由于明矶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具有吸附性.所以,自来水厂在净化水的过程中,加入明矶的目的是:吸附悬浮物,使之沉降;(2)检验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肥皂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 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生活中使硬水软化的常用方法是煮沸;(3) A.工业废水经过处理,达到标准后再排放,不会造成水的污染;B.生活中城镇垃圾的随处堆积,会造成水
27、的污染;C.农业上农药、化肥的过量施用,会造成水的污染;D.退耕还林,恢复湿地生态,不会造成水的污染;E.在河两岸兴建化工、造纸等重污染工厂,会造成水的污染.故答为:(1)吸附悬浮物,使之沉降;(2)肥皂水,煮沸;(3) R C、E.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净化水和和防止水污染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16. (2分)(2013?帛州)6月12日端午节,妈妈带小凤去市场购物,在选购衣服时,小凤 用自己学过的化学知识很轻松地帮妈妈区分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三种不同材质的衣料.她使用的是燃烧闻气味 的方法.在妈妈购买的纯棉 T恤、塑料整理箱、顺丁橡胶底运动鞋、睛纶背包等
28、物品中,小凤指出其中不含有机合成材料的是纯棉T恤.考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棉纤维燃烧时,能够产生燃烧纸张的气味、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 时有烧焦羽毛的味道、合成纤维灼烧时有特别气味;纯棉T恤属于天然材料进行解答.解答:解:棉纤维燃烧时,能够产生燃烧纸张的气味、羊毛纤维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 时有烧焦羽毛的味道、合成纤维灼烧时有特别气味,所以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 成纤维三种不同材质的衣料.可使用的是燃烧闻气味的方法;纯棉T恤属于天然材料,而塑料整理箱、顺丁橡胶底运动鞋、睛纶背包都含有有机合成材料.故答案为:燃烧闻气味;纯棉 T恤.:固体
29、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1)根据某一温度时物质溶解度的比较方法考虑;(2) 12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考虑;(3)根据固体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考虑;(4)根据12c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 100g,分别降温到tC时溶解度减小的幅度进行分析.:解:(1)从tJC向上做垂线,与曲线的交点在上面的溶解度就大,所以 tJC时它们的 溶解度大小顺序是乙 甲 =丙(或甲=丙 乙);(2) 13c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甲,所以12c时, 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之比为:50g: 100g:
30、 150g=1: 2: 3;(3)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 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由于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所以提纯甲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的方法;(4)由于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降温后溶解度变大,不会析 出晶体,溶液质量不变,所以仍然是100g,从12c降到t1C时,甲的溶解度减小的幅度大,所以甲析出的晶体比乙析出的晶体多,所以降温后甲溶液的质量最小,乙次之,丙溶液质量最大.故答案为:(1)乙甲=丙(或甲二丙乙);(2) 1: 2: 3; (3)冷却热饱和溶液(或 降温结晶);(
31、4)丙乙甲(或甲乙丙)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解度大小的比较方法,能够根据溶解度定义解决一些问题,知道溶液中析出晶体的方法,熟悉物质提纯的方法.三、简答题(本大题包括 3个小题,每空1分,共18分)Inu(1)铝、铜、铁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铝、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图实验:在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Fe+CuSO=Cu+FeSO .将A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 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铜,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铁 .为了进一步确定可能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同学们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结果没有
32、气泡产生, 那么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是(填写序号).Al3+Al3+、Fe2+Al 3+、Fe3+ Fe2+、CiTAl3+、Fe2+、CiT(2)据有关资料报道,世界上每年因腐蚀而报废的金属设备或材料相当于年产量的20%,40%稀盐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Q+6HCl=2FeCl3+3HO ,保护金属资源,人人有责,请写出一条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在铁制品表面涂保护层, 例如涂油漆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 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根据铝、铜、铁金属活动顺序以及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
33、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 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进行解答;(2)根据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以及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 水进行解答.解答:解:(1)铝、铜、铁金属活动顺序是铝铁铜;依据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在A实验中铁粉不和硫酸铝溶液反应,只能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4=Cu+FeSO;将A实验结束后、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说明实验没有反应的铁粉又和实验中剩余的硫酸铜溶液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所以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渣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铜,可能含有剩余的铁;向滤渣中滴 加
34、稀盐酸,结果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没有金属铁,所以当铁恰好和硫酸铜 反应时,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Al3+、Fe2+;当硫酸铜有剩余时,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是 Al3+、Fe,Cu2+;故答案为:Fe+CuSO=Cu+FeS&铜;铁;(2)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氧气和水同时接触,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Fe2Q+6HCl=2FeCl3+3H2Q防止铁制品生锈的方法在铁制品表面涂保护层,例如涂油漆.故填:Fe2Q+6HCl=2FeCl3+3HQ在铁制品表面涂保护层,例如涂油漆.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的活动顺序,完成此类题目,要根据物质的不同性质加以分
35、析鉴别, 所以要求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主要物质性质的记忆,以便能够灵活应用.(5分)(2013?帛州)(1)能源问题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化石燃 料有煤、石油、天然气等.(2)氯化俊固体受热易分解为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此过程需要不断吸收热量,两种产物均 不支持燃烧,舞台上的幕布常用浓氯化俊溶液浸泡,可起到防火的作用.此幕布能防火的两点原理是氯化镂固体受热易分解需要吸收热量,是温度降到着火点一下和氯化镂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不支持燃烧,使幕布与空气隔绝.(3)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急增以及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引起温室效应加剧.同时产
36、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 溶于雨水,形成酸雨,对人类造成不容忽视的危害.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能源.:(1)根据化石燃料的种类回答;(2)根据氯化俊的性质,燃烧的条件分析回答;(3)根据空气中二氧化碳增加、酸雨形成的原因分析回答.:解:(1)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天然气等;(2)由题意可知,氯化俊受热易分解生成了氨气和氯化氢气体,此反应需要吸收热 量,生成的气体不支持燃烧.所以此幕布能防火的两点原理是:氯化俊固体受热易分 解需要吸收热量,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一下和氯化俊分解生成的两种气
37、体不支持燃烧, 使幕布与空气隔绝;(3)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急增以及森林遭到严重破坏,造成大气 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引起温室效应加剧.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 氮等污染物溶于雨水,形成酸雨,对人类造成不容忽视的危害.故答为:(1)石油;(2)氯化俊固体受热易分解需要吸收热量,是温度降到着火点一3)二氧化碳,酸下,氯化俊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不支持燃烧,使幕布与空气隔绝( 雨.本题考查化石燃料的种类、 钱盐性质、物质燃烧条件,酸雨的形成等知识. 难度不大, 是化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体现化学与生活的联系.(1)甲物质与稀硫酸反应时生成物中有2 (请填写两种不同类别物质的化
38、学式) 式 H2SQ+Cu (OH 2=CuSO2h20 .(2) A- H都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其中(7分)(2013?帛州)张老师在指导学生记忆化学方程式时指出很多反应可以归纳,如: 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等与盐酸反应时生成物中都含有氯化钙和水.同学们兴趣很高, 也进行了归纳:CuS/口 H20,则甲物质可以是 CuO和 Cu (OH;写出上述转化过程中,属于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D为蓝色沉淀,A E是组成元素相同的两种气体,F、FEH为黑色固体.他们之间转化关系如下图(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S 澄清石灰水 E 1反应F-B属于置换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C的化学式是CuSO .F
39、 p if)oiinn写出反应A z HE化学方程式FezQ+3CO2Fe+3CO答出G的一种用途做建筑材料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 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常见的酸 酸的通性.分析:(1)依据金属氧化物和碱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规律分析解答;(2)依据D为蓝色沉淀,则D是氢氧化铜进行逆推, 可知C是硫酸铜,H是黑色固体, 则H是氧化铜,同时也可知 B是铜,以此为突破口对物质进行推导分析即可;解答:解:(1)由于金属氧化物和碱(碳酸盐等也可)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能够生成硫酸铜和水的物质可以为Cu
40、O和Cu (OH 2;中和反应的要求是酸与碱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所以属于中和反应的方程式为:HSO+Cu (OH 2=CuS02H2。;(2)由于D为蓝色沉淀,则D是氢氧化铜进行逆推, 可知C是硫酸铜,H是黑色固体, 则H是氧化铜,同时也可知 B是铜,A和氧化铜能够生成铜且 A是气体,所以A是一 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能够生成与之元素相同的二氧化碳,所以E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够和澄清石灰水反应能够生成沉淀碳酸钙G,黑色固体F能够和H氧化铜反应生成铜,所以 F是碳;反应F-B是碳的单质与化合物氧化铜反应生成单质铜和化合物二氧化碳,所以该 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由分析知C是CuSQ反应AF03E化
41、学方程式为:Fe2Q+3CO同侬 2Fe+3CO.G是碳酸钙常用做建筑材料等(合理即可);故答案为:(1) CuO Cu (OH 2; H2SO+Cu (OH 2=CuSO+2H2O;(2)置换反应;CuSO*Fe2Q+3COrrniiniL2Fe+3CO;做建筑材料等;点评:此题是对物质性质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够对常见物质间反应规律的掌握;四、实验与探究题(本大题包括3个小题,每空1分,共20分)(5分)(2013?帛州)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初中化学课上做过许多实 验,根据下列三个实验,回答问题:再点燃氢气,以免发生爆炸.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A实验中先检验氢气的纯度式是汕Q42
42、HOB实验中开始时U型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液面a端上升(填a或b),其原因是 铁钉生锈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使试管内压强低于大气压.C实验中将氯化钠溶液蒸发至出现较多的固体后,应停止加热,并用玻璃棒继续搅拌,利用余热将余下溶液蒸发至干.考点:氢气的化学性质与燃烧实验;蒸发与蒸播操作;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1)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氢气燃烧生成水进行分析解 答.(2)铁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消耗了密闭试管内的氧气,使其压强减小.(3)根据蒸发操作停止加热的时机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氢气具有可燃性,为防止发生爆炸
43、,点燃氢气前应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氢气点燃在点燃的条件下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屋+。Z、 2屋0.(2)铁钉处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消耗了密闭试管内的氧气,使试管内压强减小, 外界大气压不变,故 U型管b端液面下降,a端侧液面上升.(3)进行蒸发操作时,C实验中将氯化钠溶液蒸发至出现较多的固体后,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余下溶液蒸发至干.占燃故答案为:(1)检验氢气的纯度;2H2+O2屋0; (2) a;铁钉生锈消耗了试管内的氧气,使试管内压强低于大气压;(3)出现较多的固体.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氢气的化学性质与验纯、铁锈蚀的条件、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等 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4、(8分)(2013?帛州)我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和方法,请利用下列装 置回答相关问题.ABCDE图-(1)写出图一中a和b的仪器名称:a 试管 b 锥形瓶 ;(2)实验室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原理是2KMn0 K2Mn0+Mn0+Q T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主要实验步骤有:固定装置装入药品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收集.其正确操作顺序为(填编号).若要用排水法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收集的最佳时机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3)利用图一中的装置也可制取和收集二氧化碳气体,那么应选择的装置是BD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CaC0+2HCl=CaCl2+hbO+COT.若要用
45、图二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则气体应从d (填c或d)端通入.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 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练掌握常见的化学仪器名称和用途;(2)用高镒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物是高镒酸钾,生成物是镒酸钾、二氧化镒、氧气, 反应条件是加热,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书写方程式;根据加热高镒酸钾制氧气 的实验步骤及并用排水法收集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3)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 生
46、装置,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方法;并写出反应原理;根据二氧化 碳的密度选择进气口 .解答:解:(1) a是试管;b是锥形瓶;(2)用高镒酸钾制氧气时,反应物是高镒酸钾,生成物是镒酸钾、二氧化镒、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因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 K2MnOMnOQ T ;该法制取氧气的步骤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并在试管口处放一小团棉花、固定试 管、加热,收集氧气,故正确的操作顺序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 时机是: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收集,以防收集的氧气不纯;(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属于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因此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因为二氧
47、化碳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故收集装置D (向上排空气法);其中的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 方程式:CaCO+2HCl=CaCl2+HaO+COT ;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会聚集在集气 瓶的下方,故进气口是长管d.故答案为:(1)试管;锥形瓶;2KMnO、MMnO+MnO+Q T ;;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BD; CaCG+2HCl=CaCl2+HO+COt ; d.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常见气体的制取原理的书写、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选择以及实验 的步骤等,综合性比较强.关键是明确发生装置、 收集方法选择的依据及相关的知识, 是中考常考的题型,也是重点掌握的知识.(
48、7分)(2013?帛州)某化学课堂上同学们正在进行酸、碱、盐知识的探究,以下是教 学片断,请你参与其中并认真填写空格.与大气相通气球挤压枝头氢氧化钠溶港-二氧化碳气体【学生实验】 将二氧化碳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 后者无明显现象.【学生板演】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原理CO+Ca(OHCaCOj+HbO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提出问题】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假设】猜想:两者发生了化学反应;猜想:两者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实验探究】(1)小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 A、B两个实验.实验现象:A中软塑料瓶变瘪,B中 气球膨胀变大(合理
49、说法均可)(2)小红认为小华的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使容器 内压强降低.小明同学却对此提出质疑,他认为小华的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二氧化碳能 与水反应,也能使容器内压强降低,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 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进行对比(3)小宁设计的是通过检验生成物来验证猜想,请帮她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有气泡厂生(或后白色沉淀生验证了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 液反应1)_成等)【实验结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反思拓展】通过此探究实验
50、,我们发现,对于没有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证明反应的发生, 这两个角度是 可以通过检验反应物减少证明反应发生; 可以通过检验生成物证明反应发生.考点:碱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学生板演】据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实验探究】(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瓶内气压减小,大气压将空气压入气球,气球变大;(2)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也能使容器内压强减小,所以还需设计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再重复实验与放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现象进行对比从而推导结论;(3)
51、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还可以检验其反应生成物来验证,碳 酸钠可与酸反应生成气体,与可溶性的钙盐、根盐反应生成沉淀,与氢氧化钙溶液、 氢氧化钢溶液反应生成沉淀,据此设计实验;【反思拓展】通过以上实验设计分析证明反应的发生的可行实验途径.解答:解:【学生板演】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的主要成分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方程式是: CO+Ca (OH 2CaCGU +H2Q【实验探究】(1)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减小,大气压将空气压入气球,所以气球变大;(2)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也能使容器内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所以小华的设计不 严密;要验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确实发生了反应,还需设计对比实验,将氢氧 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再重复实验与放入氢氧化钠溶液的现象(软塑料瓶变瘪的程度是否相同、气球膨胀的大小是否相同)通过对比推导出正确的结论;(3)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还可以检验其反应生成物来验证,可 向实验后的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或氯化钙溶液,若观察到有气泡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三方债权债务转移与人力资源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上海国际社区商品房预售合同模板
- 2025年度沿街门面房租赁合同(含租赁双方合作开发及共赢机制)
- 2025年度法律服务机构律师劳动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账户变更补充保密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因经济困难解除劳动合同证明
- 二零二五年度股东律师合作协议书:企业知识产权运营与保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员工股票期权购买及行使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广告公司聘用创意总监合同
- 2025链家房屋买卖定金协议范本及操作流程
- 玉米杂交种制种技术汇总
- T∕ACSC 01-2022 辅助生殖医学中心建设标准(高清最新版)
-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性质
- 化妆品批生产记录
- Excel数据透视表培训PPT课件
- 化工车间布置原则
- 硬笔书法纸(A3)
- 【公开课课件】高三英语二轮复习polish writing
- 项目部安全生产组织机构网络图(共3页)
- 观音灵签签词解(1-100签)
- 工程造价鉴定申请书120112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