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重量分析法s课件_第1页
-第九章重量分析法s课件_第2页
-第九章重量分析法s课件_第3页
-第九章重量分析法s课件_第4页
-第九章重量分析法s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章 重量分析法9.1 概述 一、重量分析法:通过称量被测组分的质量来确定被测 组分百分含量的分析方法 二、分类: 挥发法利用物质的挥发性 萃取法利用物质在两相中溶解度不同 沉淀法利用沉淀反应 电解法利用电化学反应 三、特点: 准确度高, 费时,繁琐, 不适合微量组分9.2 沉淀重量法一、几个概念1. 沉淀重量法:利用沉淀反应将待测组分以难溶化合物形式沉淀下来,经过滤、洗涤、烘干、灼烧后, 转化成具有确定组成的称量形式,称量并计算被测组分含量的分析方法。2.沉淀形式:沉淀的化学组成称3.称量形式:沉淀经烘干或灼烧后,供最后称量的化学组成称二、沉淀重量法的分析过程和要求(一)分析过程 待测离子

2、 沉淀剂 沉淀形式 处理过程 称量形式 过滤 8000CBa2+ + SO42- BaSO4 BaSO4 洗涤 灼烧 过滤 烘干Ca2+ + C2O42- CaC2O42H2O CaO 洗涤 灼烧 过滤 烘干试样溶液 + 沉淀剂 沉淀形式 称量形式 洗涤 灼烧注:称量形式与沉淀形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二)要求1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a溶解度小 b易过滤和洗涤 c纯净,不含杂质 d易转化成称量形式2对称量形式的要求 a确定的化学组成 b性质稳定 c较大的摩尔质量一、溶解度及其溶度积1.固有溶解度和溶解度固有溶解度S0:微溶化合物的分子溶解度称为 MA(固) MA(水) M+ + A-沉淀平衡 以分

3、子形式溶解 进一步解离又因为溶液中此时离子强度很小,所以(MA) MA=S09.3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溶解度S:难溶化合物在水溶液中的浓度,为水中分子浓度和离子浓度之和。2. 活度积和溶度积3溶解度与溶度积关系4. 条件溶度积四、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1.同离子效应2.盐效应3.酸效应4.配位效应5.其他因素1.同离子效应:当沉淀达平衡后,若向溶液中加入组成沉淀的构晶离子试剂或溶液,使沉淀溶解度降低的现象称为构晶离子:组成沉淀晶体的离子称为讨论: 过量加入沉淀剂,可以增大构晶离子的浓度, 降低沉淀溶解度,减小沉淀溶解损失 过多加入沉淀剂会增大盐效应或其他配位副反应,而使溶解度增大 例如,25

4、时,BaSO4 在水中的溶解度: S = Ba2+=SO42- = (1.110-10)1/2 = 1.0 10-5 mol/L 若沉淀平衡时, 溶液中SO42-=0.10mol/L 则 S = KspSO42- = 1.1 10 9 mol/L 一般沉淀剂以过量50%100%为宜; 对非挥发性沉淀剂,一般过量20%-30%为宜。解:例:用BaSO4重量法测定SO42-含量时,以BaCl2为沉淀剂,计算等量和过量0.01mol/L加入Ba2+时,在200ml溶液中BaSO4沉淀的溶解损失。2. 盐效应:溶液中存在大量强电解质使沉淀溶 解度增大的现象讨论:注:沉淀溶解度很小时,常忽略盐效应 沉淀

5、溶解度很大,且溶液离子强度很高 时,要考虑盐效应的影响3. 酸效应:溶液酸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称为讨论: 酸度对强酸型沉淀物的溶解度影响不大,但对弱酸型或多元酸型沉淀物的溶解度影响较大 pH,H+,S注: 因为酸度变化,构晶离子会与溶液中的H+或OH-反应, 降低了构晶离子的浓度,使沉淀溶解平衡移向溶解,从而使沉淀溶解度增大溶液酸度对CaC2O4溶解度的影响 CaC2O4 Ca2+ + C2O42-C2O42- + H+ HC2O4-HC2O4-+ H+ H2C2O4例:试比较 pH = 2.0和 pH = 4.0的条件下CaC2O4的沉淀溶解度。 解:4. 配位效应:存在配位剂与构晶离子形成

6、配位体,使沉淀的溶解度增大的现象称为讨论: 1)配位效应促使沉淀-溶解平衡移向溶解一方, 从而增大溶解度 2)当沉淀剂本身又是配位剂时,应避免加入过多;既有同离子效应,又有配位效应,应视浓度而定 3)配位效应与沉淀的溶解度和配合物稳定常数有关,配合物越稳定,溶解度越大,配位效应越显著 例:计算 AgI 在0.01mol/L的NH3中的溶解度解:例:计算PbC2O4在如下介质中的溶解度:pH=4.0,溶液中过量根离子浓度为0.1mol/L,未与Pb2+络合的EDTA总浓度为0.01mol/L,已知:KSP,PbC2O4 = 10-9.7lgKPbY=18.0lgaY(H)=8.4不考虑离子强度的

7、影响Ka1=5.910-2, Ka2= 6.410-55. 其他因素:A温度: T ,S ,溶解损失 (合理控制)温度对沉淀溶解度的影响注: 根据沉淀受温度影响程度选择合适温度过滤、洗涤沉淀温度影响大的沉淀冷至室温再过滤洗涤温度影响小的沉淀趁热过滤洗涤B.溶剂Solvent 大多数无机盐沉淀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有机溶剂中大一些。 例如:PbSO4 S=45 mg / L (水) S=2.3 mg / L (30%乙醇水 溶液)溶剂极性 ,S,溶解损失 (加入有机溶剂)C. 沉淀颗粒 Diameter of particle 同一种沉淀,晶体颗粒大,溶解度小; 晶体颗粒小,溶解度大. 通常采用陈化

8、获得大颗粒的沉淀。 例如: SrSO4 沉淀 大颗粒 S = 6.210-4 mol/L 0.05m S = 6.710-4 mol/L 增大8% 0.01m S = 9.310-4 mol/L 增大50%D. 沉淀的形态Form and structure 初生成时,“亚稳态”的溶解度大,放置后,“稳定态”的溶解度小。 例如 “亚稳态” -CoS Ksp=410-20 “稳定态” -CoS Ksp=7.910-249.4 沉淀的类型和形成过程一. 沉淀的类型(1)晶形沉淀:颗粒直径0.11m,排列整齐,结构紧密, 比表面积小,吸附杂质少,易于过滤、洗涤。如:BaSO4(细晶形沉淀);MgNH

9、4PO4(粗晶形沉淀)(2)无定形沉淀:颗粒直径0.02m,结构疏松,比表面积大,吸附杂质多,不易过滤、洗涤。例: Fe2O32H2O(3)凝乳状沉淀:颗粒直径界于两种沉淀之间 例:AgCl晶核的形成均相成核(自发成核):过饱和溶液中,构晶离子通过相互静电作用缔和而成晶核异相成核:构晶离子借助溶液中固体微粒形成晶核二、沉淀的形成过程晶核的生长 影响沉淀颗粒大小和形态的因素: 聚集速度:构晶离子聚集成晶核后进一步堆积成沉淀微粒的速度 定向速度:构晶离子以一定顺序排列于晶格内的速度注:沉淀颗粒大小和形态决定于聚集速度和定向速度比率大小聚集速度 定向排列速度 晶形沉淀 聚集速度 定向排列速度 无定形

10、沉淀成核作用均相、异相生长过程扩散、沉积聚集定向排列构晶离子晶核 沉淀微粒 无定形沉淀晶形沉淀 冯 韦曼经验公式V:形成沉淀的初始速度(聚集速度)Q:加入沉淀剂瞬间生成沉淀物质的浓度S:沉淀溶解度Q-S:沉淀的过饱和度(Q-S)/S:沉淀的相对过饱和度K:比例常数,它与沉淀的性质,温度,溶液中存在的其他因素有关。沉淀的聚集速度和相对过饱和度成正比。问:如何获得较小的聚集速度?对沉淀形式的要求 a溶解度小 b易过滤和洗涤 c纯净,不含杂质 d易转化成称量形式9.5 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1共沉淀现象2后沉淀现象3提高沉淀纯度的措施一、共沉淀现象1、表面吸附 吸附共沉淀:沉淀表面吸附引起杂质共沉淀 吸

11、附规则 第一吸附层:先吸附过量的构晶离子,再吸附与构晶离子大小接近、电荷相同的离子,浓度较高的离子被优先吸附。 第二吸附层:优先吸附与构晶离子形成的盐溶解度小的离子离子价数高、浓度大的离子,优先被吸附。 减小方法制备大颗粒沉淀或晶形沉淀适当提高溶液温度 洗涤沉淀,减小表面吸附BaSO4晶体表面吸附示意图 沉淀表面形成双电层:吸附层吸附剩余构晶离子SO42- 扩散层吸附阳离子或抗衡离子Fe3+ 2、混晶:存在与构晶离子晶体构型相同、离 子半径相近、电子层结构相同的杂质离子,沉 淀时进入晶格中形成混晶。 减小或消除方法将杂质事先分离除去;加入络合剂或改变沉淀剂,以消除干扰离子例:BaSO4与PbS

12、O4 ,AgCl与AgBr 同型混晶 BaSO4中混入KMnO4(粉红色) 异型混晶3、吸留或包夹:沉淀速度过快,表面吸附的杂质来不及离开沉淀表面就被随后沉积下来的沉淀所覆盖,包埋在沉淀内部,这种因吸附而留在沉淀内部的共沉淀现象称吸留,如果包埋在沉淀内部的是母液,则称为包夹。减少或消除方法 改变沉淀条件,重结晶或陈化二、后沉淀(继沉淀)现象:溶液中被测组分析出沉淀之后在与母液放置过程中,母液中其他本来难以析出沉淀的组分(杂质离子) 在该沉淀表面继续沉积的现象称注:继沉淀经加热、放置后会更加严重消除方法缩短沉淀与母液的共置时间例:草酸盐的沉淀分离中例:金属硫化物的沉淀分离中三、提高沉淀纯度措施1

13、、选择适当分析步骤,测少量组分含量时,首先沉淀含量少的组分2、改变易被吸附杂质的存在形式,或降低其浓度分离除去,或掩蔽 3、选择合适的沉淀剂4、改善沉淀条件:温度,浓度,试剂加入次序或速度,是否陈化5、及时进行过滤分离,减少后沉淀6、选择合适的洗涤剂: 溶解度小,不易生成胶体的沉淀蒸馏水 溶解度较大的沉淀沉淀剂稀溶液(母液) 易发生胶溶的无定形沉淀易挥发电解质溶液 洗涤方法:少量多次7、再沉淀: 有效减小吸留或包埋的共沉淀及后沉淀现象9.6 沉淀条件的选择1晶形沉淀2无定形沉淀3均匀沉淀法 一、晶形沉淀 特点:颗粒大,易过滤洗涤; 结构紧密,表面积小,吸附杂质少 条件: a稀溶液降低过饱和度,

14、减少均相成核 b充分搅拌下慢慢滴加沉淀剂防止局部过饱和 c热溶液增大溶解度,减少杂质吸附 d加热陈化生成大颗粒纯净晶体 陈化:沉淀完成后,将沉淀与母液放置一段时间, 这一过程称为(加热和搅拌可以缩短陈化时间)二、无定形沉淀 特点:溶解度小,颗粒小,难以过滤洗涤; 结构疏松,表面积大,易吸附杂质条件:a浓溶液:降低水化程度,使沉淀颗粒结构紧密b热溶液:促进沉淀微粒凝聚,减小杂质吸附c搅拌下较快加入沉淀剂:加快沉淀聚集速度 d不需要陈化:趁热过滤、洗涤,防止杂质包裹e适当加入电解质:防止胶溶三、均匀沉淀法利用化学反应,在溶液中逐步、均匀地产生所需沉淀剂,避免局部过浓现象,降低相对过饱和度,使沉淀在

15、溶液中缓慢、均匀析出,形成易滤过洗涤的大颗粒沉淀。优点: 避免了局部过浓或相对过饱和度过大现象注: 均匀沉淀法制成的沉淀,颗粒较大,结构紧密,表面吸附杂质少,易过滤洗涤仍不能避免混晶共沉淀或后沉淀现象Ca2+ + (NH4)2C2O4 CaC2O4 细小沉淀 中性弱碱性 Ca2+ + (NH4)2C2O4 CaC2O4 酸效应增大S H+ 酸效应 CO(NH2)2 + H2O CO2+ 2NH3 900C 水解 H2C2O4 HC2O4-+ H+ NH3均匀分布,pH值 HC2O4- C2O42- + H+ C2O42- ,相对过饱和度Ca2+ + C2O42- CaC2O4缓慢析出CaC2O

16、4粗大沉淀9.8 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一、称量形式与被测组分形式一样二、称量形式与被测组分形式不一样例: 待测组分 沉淀形式 称量形式 F Cl- AgCl AgCl Fe Fe(OH)3 Fe2O3 Fe3O4 Fe(OH)3 Fe2O3 FeS2中的Fe BaSO4 BaSO4 Na2SO4 BaSO4 BaSO4 As2O3 Ag3AsO4 AgCl沉淀的过滤、洗涤、烘干或灼烧1过滤:将沉淀与母液中其他组分分离滤器的选择滤纸的选择 过滤方法:倾泻法2洗涤:洗去杂质和母液选择洗涤液原则: 溶解度小,不易生成胶体的沉淀蒸馏水 溶解度较大的沉淀沉淀剂稀溶液 (母液) 易发生胶溶的无定形沉淀易挥发

17、电解质溶液 洗涤方法:少量多次3烘干或灼烧:除去沉淀中吸留水分和洗涤液中挥发 性物质,将沉淀形式定量转变为称量形式第八章 沉淀滴定法 8.1 概述一、沉淀滴定法:以沉淀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二、沉淀滴定法的条件:(1)沉淀的溶解度必须很小(2)反应迅速、定量(3)有适当的指示终点的方法(4)沉淀的吸附现象不能影响终点的确定 本章重点难溶性银盐的沉淀滴定分析一、银量法的原理及滴定分析曲线1. 原理2. 滴定曲线 Ag+ + X- AgX8.2 银量法3. 影响沉淀滴定突跃的因素(比较)4. 分步滴定(一)铬酸钾指示剂法(Mohr法,莫尔法)原理:滴定条件:适用范围:A.指示剂用量 过高终点提前

18、; 过低终点推迟 控制510-3 mol/L恰成Ag2CrO4(饱和AgCl溶液)B.溶液酸度: 控制pH = 6.510.5(中性或弱碱性)C.注意:防止沉淀吸附而导致终点提前 措施滴定时充分振摇,解吸Cl- 和 Br-可测Cl-, Br-,Ag+ ,CN-,不可测I- ,SCN- 且选择性差二、指示终点的方法(二)铁铵钒指示剂法(佛尔哈德法 )1直接法原理:滴定条件:适用范围:A.酸度: 0.11.0 mol/L HNO3溶液B.指示剂: Fe3+ 0.015 mol/LC.注意:防止沉淀吸附而造成终点提前 预防:充分摇动溶液,及时释放Ag+酸溶液中直接测定Ag+2间接法原理:滴定条件:A.酸度:稀HNO3溶液 防止Fe3+水解和PO43-,AsO43-,CrO42-等干扰 B.指示剂:Fe3+ 0.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