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6260101)(高级证书) 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9年修订)一、专业名称及代码专业名称: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代码:510113二、入学要求普通高级中学毕业、中等职业学校毕业或具备同等学力三、修业年限高职学历教育修业年限以3年为主。四、职业面向本专业主要职业面向如表1。表1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职业面向所属专业大类(代码)所属专业类(代码)对应行业(代码)主要职业类别(代码)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职业资格(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农林牧渔大类(51)农业类(5101)农业类(5101)大气环境监测工(6-25-01-01)水环境监测工(6-25-01-02)土壤环境
2、监测工(6-25-01-03)环境生物监测工(6-25-01-04)化学检验工农产品质量分析检测岗、环境监测岗、农业投入品检验岗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岗、农产品加工岗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员(高级证书)农产品食品检验工(高级证书)食品检验工(高级证书)动物检疫检验员(高级证书)土壤采样工饮料制作工(高级证书)食品检验工(6260108)饲料检验工(6260109)畜禽产品检验工(6260110)动物检疫检验员(5-03-05-03)罐头食品加工工(6-02-03-03)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一)培养目标理想信念坚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科学文化水平,良好的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和法纪、
3、职业、创新意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较强的就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具备农产品生产加工、检测分析、品质管理、农业投入品及生产环境监测、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等核心课程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能在生产、服务、技术、管理等第一线从事农产品质量分析检测、品质控制、安全监督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二)培养规格素质(1)坚定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2)崇尚宪法、遵纪守法、崇德向善、诚实守信、尊重生命、热爱劳动,履行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社会参与意识。(3)具有质
4、量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工匠精神、创新思维。(4)具有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勇于奋斗、乐观向上。 具有健康的体魄、心理和健全的人格,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42项运动技能,养成良好的健身与卫生习惯,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142项艺术特长或爱好。知识具有与大学专科毕业生相当的政治理论和文化基础知识;具有专业背景知识,具有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熟悉国家、行业、企业检测标准,具备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农产品微生物检测技术、分析化学、药物残留检验技术等核心课程及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专业知识和专业理论,为掌握专业技能和提高专业
5、能力以及综合职业能力奠定基础;掌握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和微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微生物检验、农产品生产环境监测及肥料检测的基础理论知识;熟悉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光谱等分析仪器的基本检测原理,具有仪器维护与使用的基本知识;掌握农产品安全控制与管理、动植物检验检疫的专业知识;了解农产品行业发展动态,熟悉国家有关农产品安全的政策、标准与法规、认证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绿色食品安全生产技术;(10)熟悉农产品网络营销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11)熟悉创业流程和企业管理的基本方法。能力具有较强的学习、写作和沟通能力;具备勤思、善问、明辩、躬行,诚实、守信、吃苦、敬业的
6、基本职业能力;具有一定的外语(英语)应用和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掌握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化学基本操作训练、常用定量分析仪器的使用、有机化合物基本性质分析技能训练);(5)掌握微生物学实验训练能力(无菌操作、培养基配制、微生物分离培养及鉴定技术、病原微生物检测技术训练);(6)能进行分析仪器设备的使用、检查和维护(常用分析仪器、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原子荧光、液相和气相色谱仪的使用和维护等);(7)能利用理化分析、现代仪器分析、微生物检验和感官分析等技术,完成农产品或食品中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各项指标的检验(样品的采集、运输、制备与保存,待测成分的提取、净化、浓缩、检测等),能够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7、和正确编制检验报告;(8)掌握农产品安全性检测技能训练能力,能够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和正确编制检验报告(农药残留、硝酸盐含量、重金属含量检测等);(9)熟知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能应用质量控制技术对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贮运过程进行全程质量管理,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10)能针对农产品的特点,运用专业知识,制定营销策略、方案。六、课程设置及要求(一)公共基础课程根据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将思想政治理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育、军事理论与军训、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列入公共基础必修课,并将党史、国史、语文、外语、化学、劳动教育、创新创业、信息技术、健康教育、职业素养
8、、美育等列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军事理论与训练以国防教育为主线,通过军事课教学与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军事理论与军事技达能到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加强组织纪律性和良好习惯养成,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体育与健康通过体育基本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使学生全面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自觉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通过对自我意识、情绪管理、人际关系、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等心理知识的学习,帮助学生掌握应对成长和发展中问题的技能和方法,加深自我了解,增进人际交往,提升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促进学生
9、全面健康发展。大学生安全教育通过国家安全、突发公共事件、治安安全、网络安全、心理健康、消防、用电、交通、运动、生产实训等安全问题入手,阐述如何应对此类安全事件及急救常识,增强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技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确保大学生身心安全。形势与政策帮助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及时准确把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增强大学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自信心和责任感。在理论与实际、历史与现实的结合中,力求达到知识传授与思想深化的双重效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重点,通过马克思
10、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使学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原理,正确认识新时代我国基本国情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四个自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为基本内容,帮助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引导青年学生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14.大学英语 职业素质与职业生涯规划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育为核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成长成才作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既能掌握熟练技术,又坚守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通过对生涯理论、自我认知、专
11、业认知和职业认知等基础理论学习,让学生能够进行自我分析,选定合适的目标岗位及职业,利用科学方法进行规划,进而达到并实现个人人生目标。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对创业、创业团队、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计划、新企业开办等内容进行讲解介绍,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植入创业基因,为学生创业提供理论及方法支持。10.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学业、职业和就业的关系,使学生学有目标,学有动力,努力完成学业,提升职业能力。帮助学生顺利就业、成功就业,使学生掌握求职必备的知识、能力和技巧。11.美育教育(书法、音乐、绘画等)通过对中国书法、世界各国绘画艺术、世界各国音乐艺术的鉴赏,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12、接受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民族自豪感、自信心。12.计算机应用基础培养学生利用办公软件进行文档排版和数据处理能力。主要学习计算机的基本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文档排版、数据处理、演示文稿的制作和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等知识软件要求Windows7+office2010。13.大学语文对演讲、口才、交际、写作等基本理论的概述。以有声、态势语言,社交、求职口才,即兴说、写等内容训练为依托,以学生说、练、评、写为核心,着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能力。以培养学生在职业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为目标,内容包含听、说、读、写四方面。该课程要求学生能就日常话题进行简单交流,基本读懂一般题材的英文
13、资料,能书写简短英语应用文。15.劳动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情感,养成劳动的习惯,形成以劳动为荣,以懒惰为耻的品质。抵制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劳而获、奢侈浪费等恶习的影响。(二)专业(技能)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主要包括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基础、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等。表2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序号专业基础课程名称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1分析化学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定量分析的基础理论,酸碱滴定,配位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分光光度法,沉淀滴定和重量分析法。熟悉各化学分析的特点及应用范围;了解误差传递、统计和控制的知识;
14、了解各种滴定法的特点和原因,及相关的计算;运用化学平衡的理论和知识,处理和解决各种滴定分析法的基本问题,包括滴定曲线、滴定误差、滴定突跃和滴定可行性判据。熟悉常用玻璃仪器、辅助设备和计量器具的原理、结构、性能、维护、检定要求和方法。(2)能力目标:熟悉掌握各种样品或产品的容量分析操作、并能根据国家标准的相关资料掌握各种分析技术;对常用的分析仪器能熟练安装、调试、校正、验收及编写使用操作规程。能及时判断和解决分析中的疑难问题;能制定分析操作中的安全规程,并能正确处理各类事故。能发现、判断和排除常用玻璃仪器、辅助设备较复杂的故障。全面掌握常用分析检测的计算方法。(3)素质目标: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
15、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具有化工生产、一般化学品的各种危险性(易燃、易爆、剧毒、腐蚀等)及其防治等方面的安全意识。具有全面质量、计量管理及分析标准化管理常识。主要教学内容化学基础与基本操作模块主要包括溶液、有机化合物、定量分析基础知识和化学实验基本知识和基本操作等教学单兀;基本分析技术模块主要内容是以企业典型的分析检验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化学定量分析和基本仪器分析的能力为着眼点,选取食用白醋中总酸的测定、矿泉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胆矶中铜含量的测定、生理盐水中氯化钠含量的测定和自来水中全铁含量的测定等五个典型工作任务和化学
16、分析综合实训项目作为学习内容,培养学生会使用化学定量分析的方法和简单的仪器设备,进行常用化工产品中常量组分的化学分析与检测。教学要求课程理论联系实践,注意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以专业需要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2有机化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介绍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的分子组成、结构特点、要理化性质以及在生产及生活中的应用;介绍醇、酚、醛酮、羧酸的结构、f质及应用;介绍油脂、糖、蛋白质的结构、性质及应用。能力目标:学会有机化合物的分馏、蒸馏、重结晶等分离提纯技术;会学鉴别醇、酚、醛酮、羧酸、油脂的方法。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培养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培养学生
17、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主要教学内容烷烃、烯烃、炔烃和芳香烃的分子组成、结构特点、命名、主要理化性质以及在生产及生活中的应用;醇、酚、醛酮、羧酸的结构、性质及应用。教学要求课程理论联系实践,注意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以专业需要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3基础生物化学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主要介绍蛋白质、糖类、脂类、核酸四类大分子物质的分类、特点、作用以及四类物质的代谢特点。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四类物质的检验方法,为学生后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德,包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相关的法律
18、法规等;激发学生的创新精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学生联系实际的意识;培养良好的团队协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创业和就业能力。主要教学内容主要学习蛋白质分类、蛋白质性质、蛋白质结构、蛋白质的分离鉴定,糖的分命名、糖的性质、作用及糖分测定,脂的分类、特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及测定,核酸的结构、分类、特点及检验。教学要求课程理论联系实践,注意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以专业需要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4微生物学基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主要介绍各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微生物的营养、代谢、生长以及遗传变异、基因重组和生态分布等方面的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微生物对于人类日常生活的
19、影响;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药卫生、食品加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并介绍研究微生物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操作技能的理论识。能力目标:掌握微生物学的制片、染色和观察技术;掌握微生物细胞大和数量的测定方法;掌握微生物的分离、培养技术;了解环境条件对微生牲长的影响。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际关系的能力;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创业和就业能力。主要教学内容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病毒、微生物培养基配制技术(培养基的配制、灭菌与消毒技术)、微生物培养技术、微生物的分
20、离技术微生物的测定技术、微生物育种与菌种保藏技术。教学要求课程理论联系实践,注意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以专业需要为主线组织课程15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田间试验的基本要求和原则,熟悉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试验资料统计分析的基本原理,掌握实验报告的撰写。(2)能力目标:能根据试验要求进行田间试验的设计实施、数据收集整理和验资料统计分析及实验报告的撰写。(3)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热爱农业、尊重科学、注重实践的学风,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创新意识和刻苦钻研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为现代种业及相关专业发展乐于奋斗的精神主要教学内容
21、本课程主要介绍田间试验的设计、实施和试验资料的收集整理,统计假设方差分析、直线回归和相关、卡平方测验等统计分析方法,实验报告的撰写。常用计算机统计软件知识和技能。教学要求课程理论联系实践,注意与后续课程的衔接,以专业需要为主线组织课程1专业核心课程主要包括现代仪器分析、理化分析技术、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产品贮藏与加工、肥料检测技术、农产品生产环境检测、微生物检测技术、现代绿色食品管理与生产技术。表3专业核心课程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序号专业核心课程名称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1现代仪器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主要掌握仪器分析的历史,与化学分析的异同;理解光学仪器的原理、构造特点并针对典型仪
22、器如分光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原子吸收光度计等的结构、特点及应用。电化学分析方法及应用色谱分析方法的原理、结构、方法等。(2)能力目标:能够掌握常用的分光光度计、紫外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电泳仪、酸度计、液相色谱等仪器的使用与维护,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3)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创业和就业能力。主要教学内容仪器分析的历史,与化学分析的异同;讲解光学仪器的原理、构造特点并针对典型仪器如分光
23、光度计、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原子吸收光度计等的结构、特点及应用。电化学分析方法及应用。色谱分析方法的原理、结构、方法等,以及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等基本技能。教学要求课程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本着知识学习、实岗实训循序渐近,以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项目,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来组织教学内容。2理化分析技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主要介绍农产品检测样品的采集与处理方法、感官检测的要求和评价方法、物理检测(密度计、折光仪)的检测原理、农产品水分的检测原理和方法、农产品营养物质检测的基本原理,掌握营养物质的含量与农产品质量的关系。并对检测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讲述。能力目标
24、:能进行样品采集与处理,对初级农产品进行感官检测、物检测及营养成分检测等。能正确解读国家或行业检测标准,根据检测任务选择检测方法并制定检测实施方案、实施检测。能正确处理检测数据,编写检测报告。能正确分析并处理检测过程出现的异常情况。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实际岗位的适应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包括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较强的事业心、工作责任感和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工作态度;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主要教学内容检测基础知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解读、
25、各种初级农产品样品的米集与处理、感官检测、物理检测、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灰分等)检测的原理操作。干燥箱、密度计、折光仪、索氏提取仪、凯氏定氮仪、紫外可见光光度计等农产品理化分析常用设备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等基础知识,以及操作使用、维护保养等基本技能。教学要求课程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本着知识学习、实岗实训循序渐进,以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项目,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来组织教学内容。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悉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目的意义,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测的国家标准,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常规项目及方法。能力目标:掌握国标中农产品重金属的检测的方法技能,掌握国标中关农产品
26、中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技能。素质目标:养成敬业爱岗、吃苦耐劳的良好职业道德;具有遵纪守法、公正廉洁、忠于职守,遵守规程、实事求是、勤奋好学的职业守则,团结协作;培养具有爱护环境,注意安全的工作习惯;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教学内容农产品中重金属的危害、分布及特点,及农产品中锌的检测、铅的检测、铜的检测、铬的检测方法步骤。农产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及步骤。教学要求课程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本着知识学习、实岗实训循序渐进,以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项目,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来组织教学内容。4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熟悉农产品贮藏加工的基本理论,
27、理解主要农产品贮藏方加工技术,了解农产品贮藏加工领域的新进展,具备农产品加工工职业技能卷要求。能力目标:农产品贮藏、保鲜与加工基本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力,知识更新创新能力,具备果蔬加工职业技能考核要求。素质目标:养成敬业爱岗、吃苦耐劳的良好职业道德;具有遵纪守法、公正廉洁、忠于职守,遵守规程、实事求是、勤奋好学的职业守则,团结协作;具有爱护环境,注意安全的工作习惯;培养学生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主要教学内容农产品贮藏保鲜基本技术、主要果蔬贮藏技术;以果蔬为原料的罐头制品、干制品、糖制品、腌制品、速冻制品等典型果蔬产品的配方设计、工艺流程、工艺参数、操作要点、安全标准及品
28、质控制、安全生产管理等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教学要求课程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本着知识学习、实岗实训循序渐进,以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项目,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来组织教学内容。5肥料检测技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肥料检测标准体系(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掌握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和有机-无机肥料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原则与方法;掌握各种测定项目的实验原理,理解并掌握各个测定项目所用仪器的工作原理。(2)能力目标:能够科学正确的采集肥料样品,并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选相应的样品制备和预处理方法,完成样品前处理和保存工作;掌握化肥的检测原理和方法;掌握有机肥料的消解方法,有机肥料养分测定原理和方法
29、;具劭析数据的处理和评价能力;具备检测报告的编写能力。(3)素质目标:强调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和责任感,坚持实事求疋、体现诚信意识和质量意识;培养学生规范意识、标准意识,提高学生与人沟通、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学生安全、环保、经济意识;培养学生国际标准意识;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搜集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主要教学内容主要介绍化学肥料、有机肥料和有机-无机肥料的质量和安全性检测,包括肥料标准资料的查找-样品米集-制备-预处理-实验室检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评价的整个流程,并结合肥料检测的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构建教学框充架,教学内容。整合知识,技能和素质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培
30、养技能、积累经验。教学要求课程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本着知识学习、实岗实训循序渐进,以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项目,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来组织教学内容。6农产品生产环境检测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植物生产环境检测的内容;掌握环境标准体系(国家标准、地方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掌握土壤污染的途径、特点及其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土壤肥力指标的测定;掌握水体污染物的来源、类别;掌握水质监测的常用指标(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内涵:掌握水体监测断面的布设原则;掌握大气采样点的布设原则以及采样频率的确定方法。(2)能力目标:能够科学正确的采集环境样品,并根据检测项目的不同选择相应的样品制备和预处
31、理方法,完成样品前处理和保存工作;能够制定农产品环境监测方案,拟定环境监测项目进行相关检测的试验设计与数据处理分析能够完成农产品生产环境质量评价与监测报告。(3)素质目标:强调专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和债感,在分析检验、数据记录及结果分析中,坚持实事求是、体现诚信意识和质量意识;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主要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介绍影响农产品生产环境因素土壤、水质、大气的质量检测,包括环境监测工作收集资料勘察-布点-取样-预处理实验室检测-数据处理结果分析-评价的整个流程,并结合环境监测的必须具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构建教框架,填充教学内容。整合知识,技
32、能和素质目标,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技能、积累经验。教学要求课程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本着知识学习、实岗实训循序渐进,以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项目,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来组织教学内容。7微生物检测技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和掌握无菌操作技术要点,掌握细菌、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和病毒五大类微生物类群的形态特征;细菌的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和方法光学显微镜的工作原理和技术要点;食品微生物检验中常用检样的制备技术熟悉微生物检验的基本程序和要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等的含义和卫生学意义及检验程序;各种常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熟悉检验程序,能在食品检验中进行致病菌的鉴别。能力目标:能在微生物检验
33、过程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会正确使用光学显微镜、高压蒸汽灭菌锅、干燥箱、均质器、超净工作台等微生物检验有关仪器和设备;能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培养基制备技术、消毒灭菌技术分离纯培养和接种技术、染色技术、菌种保藏技术等微生物基本操作技能;通过对微生物进行个体形态和群体形态的观察,会辨别细菌、酵母菌、霉菌等各类微生物;能掌握各类检验样品中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乳酸菌、霉菌和酵母菌、致病菌等常规项目的检测技术;能掌握罐头食品商业无菌的检验技术会分析总结实验结果,并做出正确、规范的实验报告。素质目标:培养学生自觉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获取信息、语言表达、团队合作、社会交
34、往等综合素质;拓展创新等可持续性发展能力;严谨求实、自律、吃苦耐劳、热爱专业的优良品质和细心、耐心、克服困难的良好职业素养。主要教学内容食品微生物检验室建设与官理、食品微生物检验基础操作技术、食品微生物检验总则、食品卫生细菌学检验技术、真菌学检验技术、食品中常见病原微生物检验技术、发酵食品微生物检验技术、罐装食品商业无菌检验技术。教学要求课程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本着知识学习、实岗实训循序渐进,以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项目,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来组织教学内容。8现代绿色食品管理与生产技术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绿色食品的概念、标心等基础知识;掌握一品标的异同点;了解绿色食品的发展现状及趋势;掌
35、握绿色食品产地选择及产地环盍质量评价方法;掌握绿色食品的认证程序;了解绿色食品的相关国家标准及系;熟悉绿色食品种植业生产技术、养殖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熟悉绿色1品加工、包装和贮运等技术;掌握绿色食品的检测与安全控制技术。能力目标:能够进行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评价;学会绿色食品的认证报及材料准备;合理选择绿色食品在种植、养殖、加工过程中的投入品;熟悉绿色食品对包装、贮藏、运输的基本要求;全面掌握常用食品分析检测的方法。素质目标: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热爱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具有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环境保护意识。主要教学内容
36、主要介绍绿色食品的基本知识、发展现状及趋势,“三品一标”的异同点,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的选择及评价,绿色食品认证与管理,绿色食品国家标准与体系,种植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养殖业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绿色食品加工技术绿色食品的包装和贮运技术,绿色食品的检测与安全控制。教学要求课程注重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本着知识学习、实岗实训循序渐进,以工作过程设计学习项目,遵循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来组织教学内容。专业拓展课程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包括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食品标准与法规、企业管理。表4专业拓展课程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序号专业拓展课程名称教学目标与主要教学内容1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国内
37、、国际食品安全现状,掌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所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方法。掌握食品毒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食品安性评价程序、评价方法,以及危险性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影响食品全的主要因素(生物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学会用基本理论分析整个品链过程中不安全因素的产生原因。掌握S090012015质量控制体系、ISO22000:2018食品安全质量体系、SC市场准入制度的基础知识。理解HACCP原理在不同种类食品中的应用;掌握危害分析方法和关键点确定的流程。掌握GMP、SSOP的内容,以及在食品实际生产中的应用;理解MP、SSOP和HACCP三者之间的关系。熟悉粮油果蔬类农产品的安全性与质量控
38、制、饮料类的安全性与质量控制、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与质量控制、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与质量控制等。理解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品的概念并掌握其标志及管理。(2)能力目标:掌握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技术方法,并能应所学质量控制技术对食品质量和安全性进行管理和控制,从而解决工作中的融际问题。(3)素质目标:掌握职业道德、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本行业职业道德规范的容及要求;树立敬业精神、质量意识、服务意识、公正意识、奉献意识,良好职业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打下基础。职业道德基本规范和行业职业道德规勺内容和要求;运用所学知识对职业行为进行道德评价;在实习和各种实践中,搜集整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行
39、业职业道德规范,进行职业道德体验。主要教学内容食品安全基础知识:食品安全概述;植物源性食品的安全性;动物源性食品勺安全性;加工食品的安全性,IS0900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PDCA循环在食品质量管理的应用;因果图和排列图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散布图和直方图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调查表、分层法和控制图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质量检验在食品质量管理的应用;质量管理体系(09000:2015)的建立与实施,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食品企业良好操作规范MP)的建立与实施;卫生标准操作程序SSOP);危害分析及关键控制点HACCP)的建立与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ISO22000)
40、的建立与实施,管理体系的审核;管理体系审核概论;审核的启动与准备;现场审核活动的实施;审核后续活动的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食品生产许可制度的建立与实施;食品可追溯体系的建立与实施;食品召回制度的建立与实施。教学要求课程以国家食品安全质量管理体系为指引,结合典型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实现课程教学目标。2食品标准与法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主要介绍食品标准、标准化、法规、认证等的基本概念,定我国食品标准和法律法规的方法,了解并熟悉我国和发达国家的食品法律体系、标准体系,食品质量管理体系、食品认证程序和要求等。能力目标:使学生加深理解和巩固理论知识,并能初步掌握与食品相关的国内、外标准与重要
41、法规,使学生对食品行业标准及法规有不冋程度能了解,现实中的案例进行分析和判断。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创业和就业能力。主要教学内容食品标准与法规的概念与作用、食品企业标准的编制程序与要求、食品企业标准化与标准体系的内容和要求、我国主要的食品标准与法规、食品生产许可的条件和申办程序、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保健食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条件和认证程序。教学要求课程以国家食品标准与法规为指引,结合典型案例,理论联系实际,实现课程
42、教学目标。3企业管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企业管理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知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进展和未来方向等。理解逆学科的主要概念、基本原理和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能力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具备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能力,能胜任检测业企的经营、管理、运营等工作。素质目标: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协调人际关系的能力;培养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与创新能力;具有创业和就业能力。主要教学内容企业经营方式,管理与组织,企业经营战略,企业经营决策,企业经营计划,企业的合冋管理,企业文化,
43、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资金管理,物力资源与技术资源管理,产品生产管理,产品市场分析,产品营销,成本利润及效益评价。教学要求课程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的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适当插入源于现实的典型案例,把概念、原理融于案例之中,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相关理论知识,掌握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七、教学进程总体安排教学进程设置及说明。(一)学时要求每学年为52周,其中教学时间40周(含复习考试),假期12周。跟岗实习安排20周(根据不同教学组织模式)。课内周学时一般为2628学时,实践教学周和校外顶岗实习按每周25学时计算。三年总学时数约为2826学时,其中,公共基础课总学时为750学时
44、。每1618学时折算1学分,总计162学分。实践教学时数占54.4%,其中,顶岗实习累计时间为6个月,各类选修课程学时累计不少于总学时的10%。(二)教学进程安排表5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学安排表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课程性质学分学时分配各学期课程安排计划备注总学时理论实践一二三123456公共基础课程1#军事训练与国防教育必修2362军事技能训练2周2体育与健康必修81442222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修236114大学生安全教育必须118集中讲授5形势与政策必修23611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必修472227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354218职业素质
45、与职业生涯规划必修23629就业指导必修236210创新创业教育限修236211美育教育(书法、音乐、绘画等)限修236212计算机应用基础限修3542213大学语文限修4722214大学英语限修3542215#劳动教育必修230#1周小计42750407343151746专业1分析化学必修472403242有机化学必修4727243微生物学基础必修472403244基础生物化学必修47262104课程5现代仪器分析必修472561646农业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必修472462647现代绿色食品管理与生产技术必修4727248肥料检测技术必修472264649微生物检测技术必修472403241
46、0农业环境学选修23636211农产品安全控制与管理选修4726216412理化分析技术必修4724032413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必修4724032414农产品生产环境检测必修4722646415化验室管理选修23636216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必修4724032417动植物检验检疫必修4724032418食品标准与法规必修23636219农产品市场营销选修2362610220企业管理选修236362小计72129690239414102422综合实训实习1*分析化学必修25252*现代仪器分析必修15153*农业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必修15154*肥料检测技术必修25255*微生物检测技术必修25
47、256*农产品贮藏与加工必修25257*动植物检验检疫必修25258*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必修25259*农产品生产环境监测必修252510*理化分析技术必修252511*微生物学基础必修252512*农产品安全控制与管理选修151513跟岗实习必修3050050014顶岗实习必修18300300小计48800800公选课123超星通识课程25门任选非限修小计总计16228261289153729272828注:1.全校非限定性选修课程:教务处提前公布;2.“#”表示课程集中时间完成教学,不占周学时;3.“*”表示课程安排有综合实习周,实训学时包括在课程总学时中。八、实施保障(一)师资队伍学生数
48、与本专业专任教师数比例农产品加工与质量检测专业学生数与本专业专业教师数比例不高于25:1,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教师比高于80%,专任教师队伍职称、年龄的梯队结构合理。专职教师中具有中、高级职称人员比例达80%以上,教师职称结构合理,老、中、青三结合,梯队结构合理。专任教师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和本专业领域有关证书;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具有检测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扎实的本专业相关理论功底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每5年累计不少于6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专业带头人具有高级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农产品加工与检测行业及相关专业的发
49、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检测专业人才的需求实际,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组织开展教科研工作能力强,在本区域或本领域具有一定的专业影响力。兼职教师主要从检测企业聘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工匠精神,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具有中级及以上相关技术职称。能承担专业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指导和学生职业发展规划指导等教学任务。(二)教学设施主要包括能够满足正常的课程教学、实习实训所需的专业教室、实训室和实训基地1。.专业教室本专业配备黑(白)板、多媒体计算机、投影设备、音响设备,互联网接入或WiFi环境,并具有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安装应急照明装置并保持良好状态,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逃生通道畅通无阻。2.校内实训室(基地)(1)化学分析实验室主要配置有滴定管、三角瓶、容量瓶等,分光光度计等设备,主要完成分析实验的基本操作。(2)植物生产环境实验室配置有电热板、远红外加热装置、紫外分光光度计、火焰光度计、凯氏定氮仪等设备用于土壤养分,水环境的测定和肥料的检测等实验。(3)农产品质量检测实验室配置了索氏抽提仪、折光仪、糖度计、烘箱、精密电子天平等仪器,主要完成农产品品质的测定。(4)精密实验室配制了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凝胶色谱、原子吸收、原子荧光光度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非木材植物人造板》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泸县二中2025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山西药科职业学院《邮政快递软件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商务职业技术学院《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及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2024-2025学年初三5月考英语试题含答案
- 重庆市七中学2025年初三下学期联考综合试卷含解析
- 2024北京九洲科瑞科技有限公司招聘人力专员岗测试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浙江工商大学《俄语视听说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省定州市2025年高三第四次四校联考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湖南省怀化中学方县市级名校2025年初三第二次联考(4月)生物试题含解析
- 眼科急救知识培训课件
- 留置胃管技术操作
- 幼儿园安全制度
- 2025届苏锡常镇四市高三二模试题英语试题试卷含解析
- 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2022-2023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期中检测练习卷
- 探讨DeepSeek对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支持
- 管理学基础-形考任务二-国开-参考资料
- 2025年江苏淮安市涟水县安东控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参考试题库100题(含答案)
- 物资出入库管理制度范本
- 世界地图矢量图和各国国旗 world map and flags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