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太阳能电池基础与应用课程学习资料2_第1页
西安交大太阳能电池基础与应用课程学习资料2_第2页
西安交大太阳能电池基础与应用课程学习资料2_第3页
西安交大太阳能电池基础与应用课程学习资料2_第4页
西安交大太阳能电池基础与应用课程学习资料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七章光伏发电系统概述7.1光伏发电系统(PV system)基本构成对太阳能电池来说最小的发电单元是太阳能电池组件,但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直接提供给负荷使用。将太阳能电池组件经过控制单元以及电能存储和变换环节后,构成的可以直接提供给负荷端的发电和电能变换系统称为光伏发电系统。图7-1给出了典型光伏发电系统的构成示意图,同其他发电系统一样,也是由发电设备、电能控制、储存和变换系统以及电网或 用电端三大部分组成。、电能控制、存储和变换图7-1光伏发电系统的基本构成 一、光伏阵列及保护二极管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发电设备并不仅仅是光伏组件,光伏发电系统根据负荷需求,可以采用单块或多块组件串并联使用,由太阳能

2、电池组件串、防止逆流元件、旁路元件和接线箱等构成的太阳能电池组件集合体也被称为太阳能电池阵列,而大型(100K以上)光伏电站由多组太阳能电池阵列构成。二极管是光伏阵列中最常用的的保护器件,根据用途不同有以下一些种类。 旁路二极管:短路掉不发电的组件, 避免产生热点效应, 实际应用时,由于设置旁路二极管要增加成 本和损耗,对于组件串联数目不多并且现场工作条件比较好的场合,也可不用旁路二极管。 二极管要求同组件中的旁路二极管一致; 阻塞二极管:阻塞二极管置于组件和蓄电池之问的正极性线路上,在某些低压系统中,阻塞二极管产 生的电压降不容忽略,造成损耗,因此一般选用正向电压降非常低的专用二极管。硅整流

3、二极管管压降为 0.6-0.8V,大容量硅整流二极管的管压降可达1-2V,若用肖特基二极管,管压降可降低为0.2-0.3V ,但肖特基二极管的耐压和电流容量相对较小,选用时要加以注意。 它的主要作用是避免蓄电池短路,或者在夜间或阴天时防止蓄电池电流回流到方阵,防止蓄电池通过太阳能漏电;阻塞二极管可以集成在光伏控制器中,也可以用 N沟道MOSFET器 件(充电控制器用)兼用防止反冲电功能来替代; 隔离二极管:当方阵工作电压高于 48V时,应该安装隔离二极管。 当方阵其中一串组件或支路发生故 障时,隔离二极管可将正常支路与故障支路隔离,从而防止正常支路组件电流的下降。 稳压管:并联在光伏阵列的输出

4、终端,限制过电压。也叫二极管限压器, 保证蓄电池不会给负载提供过多的电压。系统设计者选择的二极管额定电流,至少是预期通过的最大电流的2倍。二极管的耐压至少能承受2倍的反向工作压。 二、光伏发电系统分类光伏发电系统根据是否需要并入主电网可以分为独立型光伏发电系统(Stand-alone PVsystem)和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 Grid-Connected PV system)两大类,微电网中的光伏系 统特征更趋向于独立光伏系统。独立光伏系统是不同常规电力系统相连而孤立运行的发电系统,主要建设在远离电网 的偏远地区,或者作为野外,例如荒山、 海面、道路等地理条件特殊场合的独立或移动式供 电系统使

5、用。由于太阳能发电的限时性和不定性,独立光伏系统的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必须带有蓄电池储能系统,或配备其他电源作为补充,因此系统相对复杂。kW级以上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也称为离网型光伏发电系统或电站(Off-grid PV system) o独立光伏系统的组成部件可以简单描写为下面几项。? 太阳能电池阵列(包括安装支架);? 直流汇流箱、交直流电路(熔断器、断路器、电缆导线、防雷保护、接地故障保护 命守,)_? 蓄电池组(储能系统)? 太阳能电池控制器? 逆变器? 远程监控;? 电器控制柜;? 其他附加电力来源(风电、柴油等);? 负荷;在独立光伏系统中,由于由光伏发电直接提供能源,因此负荷的动作特性

6、和容量非常 重要,某些时候甚至决定了独立光伏系统的构架。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是与电力系统连接在一起的光伏发电系统,同其他种类的发电站 一样,可以为电力系统提供有功和无功电能。并网型光伏发电系统发电直接上网,可分为单向和双向两种情况,前者只是向电网输出电能,后者同时可以由公共电网补充自身发电的不足。可以不采用储能设备,或者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储能装置来补偿峰值期用电等,但需要并网逆变控制器,系统相对较为简单,组成部件有:?光伏电池方阵;? 汇流箱(有防雷装置等);?并网逆变器(包括控制器);? 监控设备;? 计量电表;? 配电室;? 电网。典型的并网光伏系统组成如图7-2所示。光伏并网系统对电网的电能

7、质量及稳定性的影响是目前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随着光伏发电应用的普及,电网对光伏发电的容纳能力是一个关键。独立光伏系统和并网光伏系统的大部分结构是一致的,系统中的电能控制、存储和变换单元在很多时候都可以通用,下面以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为例,介绍系统中的电能控制、存储和变换等设备。光伏方阵防雷保护-运行显示屏图4, 6-2并网系统运行原理图图7-2 一个典型的并网光伏系统组成7.2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电能控制光伏发电系统中常用的电能控制装置是光伏控制器。光伏并网系统中如果不采用储能设备,光伏控制器主要功能是保证电池板的最大功率输出,一般同负责电能转换的光伏逆变器集成在一起,独立光伏系统中带有储能设备及负载

8、,其中的光伏控制器比较复杂,需要控制储能设备的充放电,可以同逆变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分开。一、独立光伏发电系统中的光伏控制器独立系统中的光伏控制器主要有以下几点功能:有效隔离蓄电池和光伏阵列,控制太阳能电池对蓄电池的充电以及蓄电池向负载的放电,放在过充过放,随时检测蓄电池工作状态,自动切换其他电源, 它的控制性能直接影响蓄电池使用寿命和系统效率;有效利用太阳能电池输出、降低损耗,防止组件阵列的热斑效应。通过使用最大功率追踪技术,光伏控制器能保证太阳能阵列全天时、全天候的最大效率的工作;具有数据采集功能,具有串行通信数据传输功能,可用于远程监控和管理。(一)充放电控制对带有储能和负载的独立光伏系统

9、来说, 储能单元的充放电控制是光伏控制器的首要功 能。不仅需要提供最佳的充放电电流电压, 而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蓄电池供电和光伏直接供 电的切换。图7-3给出了一个最简单的充放电控制流程图。图7-3光伏系统中的充放电控制示意图最常用的充放电控制模式有三种,串联型、并联型以及PWM型。并联型的开关元件并联在光伏组件两端。控制检测器电路,监控蓄电池端电压,当充电电压超过蓄电池设定的充满断开值(HVD )时,开关元件接通,将蓄电池旁路。当蓄电池端电压下降到设定的恢复充电电压值时,开关元件断开,接通充电回路。切断充电回路,恢复蓄电池供电。该模式线路简单,价格便宜。但缺点也非常明显。 在蓄电池充满保护而光

10、伏组件还在发电时会让光伏组件产生较大的短路电流,加速老化,且光伏电能浪费。一般仅适用于微小型要求不高的光伏系统(要求不高的微小型光伏系统)。图7-4(a)为并联型充放电控制原理图。光伏组件光伏期件开关元件控制 单元蓄电池h_图7-4 (a)并联型充电控制原理(b)串联型充电控制原理串联型是在光伏组件和蓄电池直接串联一个开关元件。控制检测器电路监控蓄电池端 电压,当充电电压超过蓄电池设定的充满断开值( HVD)时,切断充电回路,恢复蓄电池 供电。 串联型充电控制器多采用功率场效应管( MOSFET)、IGBT、固体继电器等。还可 以兼做防反二极管。由于串联在充电回路中, 电路电压损失较大,适用于

11、小型系统。图7-4(b) 为串联型充放电控制原理图。在光伏系统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具有脉宽调制(PWM )的充电控制模式。PWM模式以脉冲方式开关光伏组件的输入。当蓄电池趋向充满时,随着其端电压的逐渐升高,脉冲的频率或占空比发生变化,使导通时间缩短,充电电流逐渐趋于零。 当蓄电池电压下降到远低于充满电时,充电电流又会逐渐增大。也就是说可以根据蓄电池剩余电量自动调整充电模式,例如蓄电池非常缺电时,是快速充电阶段。利用最大功率点跟踪,尽可能充分利用光伏输出,但充电电流控制在 1C以内,可充至80%90%;蓄电池接近满充时采用恒压充电, 可充至97%以上;蓄电池已充满或非常接近充满时采用浮充充电。图

12、7-5给出了 pwm模式 充电控制的原理图。图7-5具有脉宽调制(PWM )的充电控制模式PWM模式应用范围广泛,最大的优点就是可以充分利用光伏电能,维护蓄电池寿命。 多用于野外独立光伏系统,例如光伏路灯,基站等,也常用于大、中型光伏发电。该方式可 以提高蓄电池寿命,而且可以同时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功能。充电控制器还有其他一些功能,例如深放电保护,蓄电池温度补偿,熔断器,断路器, 防反二极管保护器件,针对不同蓄电池用户可以自行设定工作点等。(.)最大功率跟踪光伏控制器的第二项重要功能是保证光伏发电能量得到充分的利用。光伏发电是一种 非稳态的发电方式,光伏阵列的输出是非线性的,而且受到光照强度、环

13、境温度和负载的影响。光伏电池可以工作在不同的输出电压,但只有在某一输出电压时,其输出功率最大,这一工作点被称为最大功率点(Maximum Power Point, MPP)。在光伏系统中,实时调整光伏电池的工作点,使之始终工作在最大功率点附近,被称为最大功率点跟踪 (MaximumPower Point Tracking , MPPT )。最大功率点跟踪器用来匹配光伏电池最大输出,或者将太 阳能板的输出电压从其瞬时最大功率点,调整为符合系统负载或充电工作要求的电压(升压、稳压等)。当然,跟踪器本身的损失要尽可能小,转换效率要高。卜面再次复习一下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式7-1是光伏电池的输出特性,

14、可以看出,光生电流和饱和电流都受到温度的影响。 温度的关系。7-2是光生电流同温度的关系,式 7-3是饱和电流同V + IRsRSH7-1赢)+57-7-27-3电池和组件本身的寄生电阻对电池输出特性的影响是比较固定的,温度和光强对光伏输出的影响不仅非常大,而且没有时间规律可循,必须时时跟踪。图7-6(a)和(b)分布给出了光强和温度对最大输出功率点的影响。可以看出温度升高,光伏输出功率下降很大,最大功率点变化也非常大。光强对最大功率点的影响较温度的影响弱,光强非常弱的情况下变化才较为明显。因此功率跟踪需要特别注意温度的变化。(3)常温不同日照(b)相同日照不同温度图7-6(a)常温下光伏输出

15、同光强关系(b)温度光强下光伏输出同温度关系实现最大功率跟踪有不同的跟踪控制模式和算法。常用跟踪模式目前有恒电压控制(CVT : Constant Voltage Tracking )和所谓的最大功率点跟踪模式(MPPT : Maximum PowerPoint Tracking )恒电压模式的算法较为简单,是通过将光伏阵列端电压稳定于某个值的方法,确定系统功率点。该模式在光伏阵列和负载之间通过一定的阻抗变换,使系统成为一个稳压器,使阵列的工作点稳定在选定的Um附近。其优点是控制简单,系统稳定性好,但当温度变化较大时,CVT方式下的伏阵列工作点将偏离最大功率点,Um必须重新设定。图7-7给出了

16、该工作模式的原理图。MPPT模式是目前使用 最为广泛的 最大功率跟踪模式和光伏阵列功率点控制策略。它通过实时改变系统的工作状态,跟踪阵列的最大工作点,从而实现系统的最大功率输出。它是 一种自主寻优方式,动态性能较好,但稳定性不如 CVTo MPPT中控制算法较为复杂,其常 用算法有“上山”法、干扰观察法、电导增量法等。目前对MPPT的研究集中在简单、高稳定性的控制算法实现上,如最优梯度法、模糊逻辑控制法、神经元网络控制法等,也都取得了较显著的跟踪控制效果。恒电压控制的原理与实现I-imw/mSOOW/ni1SOOW.m电K/V当忽略温度效应时,硅型光伏阵列的输出特性如图所示光伏阵列在不 同光照

17、强度卜的城 大功率输出点广 b c d和S总是 近似在某一个恒定 的电压值口皿附近.图7-7恒压工作模式跟踪最大功率输出MPPT模式采用了脉宽调制来控制光伏输出,其基本算法原理是在一个规定的周期内, 微处理器定期地主动调节 PWM的占空比D,改变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流,从而引起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变化, 检测太阳能电池输出电压及输出电流,计算出太阳能电池阵列的输出功率,然后根据最大功率点跟踪策略,即跟踪算法来寻找最大功率点的位置。它在本质上是一个DC/DC转换器。图7-8是一个MPPT原理图。等低口1拉NpM曲X图2 MPPT硬件买坟原理图7-8 MPPT工作原理框图最大功率点的常用追踪算法有下

18、列几种:? 扰动观察法-:通过不断扰动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工作点来许找最大功率点的方向,先扰动输出电压值然后测量其功率变化,与扰动前的功率相比,如果功率值增加,则 表示扰动方向正确,否则则重新设置扰动电压值;? 增量电导法-:dP/dV=0 时为最大功率点(dP/dV=I+V dI/dV=0);? 恒定电压法:Vmpp/Voc=常数;? 短路电流法:Impp/Isc=常数;?自适应算法;模糊逻辑控制;滞环比较法;神经元网络控制法,最优梯度法等等。图7-9给出了电压扰动法的框图流程作为例子。图3 MPPT控制流程图图7-9电压扰动算法框图总之,光伏控制器中充电控制和最大功率跟踪通常集成在一起,采用脉

19、宽调制的脉冲信号作为驱动彳t号,图 7-10是其原理框图。在选择光伏控制器时,选择必须遵循以下一些原 则。控制器的工作电压需要同光伏系统电压匹配,同时根据光伏阵列以及负载的最大电流选择合适的容量。光伏阵列输出测量PWM驱动信号蓄电池充电测量图7-10光伏控制器原理框图并网光伏系统中的光伏控制器因为不需要进行充放电控制,最大功率跟踪是主要任务,因此一般同逆变器集成在一起,成为并网逆变器的主要功能之一。7.3光伏发电系统中的电能变换通常,把将交流电能变换成直流电能的过程称为整流,把完成整流功能的电路称为整流电路,把实现整流过程的装置称为整流设备或整流器。与之相对应,把将直流电能变换成交流电能的过程

20、称为逆变, 把完成逆变功能的电路称为逆变电路, 把实现逆变过程的装置称为 逆变设备或逆变器。 光伏发电系统是直流发电系统, 在交流电网和以交流电驱动为主的现阶 段必须变换为交流电,因此必须采用光伏逆变器。一、 光伏逆变器概述光伏系统中的逆变器不仅具有直交流变换功能,还具有最大限度地发挥太阳电池性能的功能和系统故障保护功能等,根据逆变器种类和应用场合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附加功能。由于光伏发电的特殊性,用于光伏系统的逆变器有以下几个基本要求。(1)要求具有较高的效率。由于目前太阳能电池的价格偏高,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电池,提高系统效率, 必须设法提高逆变器的效率。(2)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目前光

21、伏电站系统主要用于边远地区,许多电站无人值守和维护,这就要求逆变器有 合理的电路结构,严格的元器件筛选,并要求逆变器具备各种保护功能,如:输入直流极性 接反保护、交流输出短路保护、过热和过载保护等。(3)要求输入电压有较宽的适应范围。由于太阳能电池的端电压随负载和日照强度变化而变化。特别是当蓄电池老化时其端电压的变化范围很大,如 12V的蓄电池,其端电压可能在10V16V之间变化,这就要求逆变器在较大的直流输入电压范围内保证正常工作。二、光伏系统用逆变器的常用指标.输出电压的稳定度在光伏系统中,太阳电池发出的电能先由蓄电池储存起来,然后经过逆变器逆变成 220V或380V的交流电。但是蓄电池受

22、自身充放电的影响,其输出电压的变化范围较大, 如标称12V的蓄电池,其电压值可在 10. 814. 4V之间变动(超出这个范围可能对蓄电池 造成损坏)。对于一个合格的逆变器,输入端电压在这个范围内变化时,其稳态输出电压的 变化量应不超过额定值的土 5%,同时当负载发生突变时,其输出电压偏差不应超过额定值 的土 10%。.输出电压的波形失真度对正弦波逆变器,应规定允许的最大波形失真度(或谐波含量)。通常以输出电压的总波形失真度表示,其值应不超过5% (单相输出允许10%)。由于逆变器输出的高次谐波电流会在感性负载上产生涡流等附加损耗,如果逆变器波形失真度过大,会导致负载部件严重发热,不利于电气设

23、备的安全,并且严重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额定输出频率对于包含电机之类的负载,如洗衣机、电冰箱等,由于其电机最佳频率工作点为50Hz,频率过高或者过低都会造成设备发热,降低系统运行效率和使用寿命,所以逆变器的输出频率应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值,通常为工频50Hz,正常工作条件下其偏差应在土1%以内。.负载功率因数表征逆变器带感性负载或容性负载的能力。正弦波逆变器的负载功率因数为0.7-0.9,额定值为0.9。在负载功率一定的情况下,如果逆变器的功率因数较低,则所需逆变器的容 量就要增大,一方面造成成本增加,同时光伏系统交流回路的视在功率增大,回路电流增大,损耗必然增加,系统效率也会降低。.逆变器效率逆

24、变器的效率是指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其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以百分数表示,一般情况下,光伏逆变器的标称效率是指纯阻负载, 80%负载情况下的效率。 目前主流逆变 器标称效率在80%95%之间,对小功率逆变器要求其效率不低于 85%。在光伏系统实际设计过程中,不但要选择高效率的逆变器,同时还应通过系统合理配置,尽量使光伏系统负载工作在最佳效率点附近。.额定输出电流(或额定输出容量)表示在规定的负载功率因数范围内逆变器的额定输出电流。有些逆变器产品给出的是额定输出容量,其单位以VA或kVA表示。逆变器的额定容量是当输出功率因数为1(即纯阻性负载)时,额定输出电压为额定输出电流的乘积。 7.保护措施

25、一款性能优良的逆变器, 还应具备完备的保护功能或措施,以应对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使逆变器本身及系统其他部件免受损伤。(1)输入欠压保户:当输入端电压低于额定电压的85%时,逆变器应有保护和显示。(2)输入过压保户:当输入端电压高于额定电压的130%时,逆变器应有保护和显示。(3)过电流保护: 逆变器的过电流保护,应能保证在负载发生短路或电流超过允许值时 及时动作,使其免受浪涌电流的损伤。当工作电流超过额定的150%时,逆变器应能自动保护。(4)输出短路 保户:逆变器短路保护动彳时间应不超过0.5s。(5)输入反接保护:当输入端正、负极接反时,逆变器应有防护功能和显示。(6)防雷

26、保护: 逆变器应有防雷保护。(7)过温保护等。对无电压稳定措施的逆变器,逆变器还应有输出过电压防护措施,以使负载免受过电压的损害。.起动特性表征逆变器带负载起动的能力和动态工作时的性能。逆变器应保证在额定负载下可靠启 动。.噪声电力电子设备中的变压器、滤波电感、电磁开关及风扇等部件均会产生噪声。逆变器正常运行时,其噪声应不超过 80dB ,小型逆变器的噪声应不超过65dB。三、光伏逆变器的分类及几种典型的光伏逆变器光伏逆变器种类非常多,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面介绍几种典型的逆变器种类。1、按照功率大小分类。根据功率大小光伏逆变器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微型逆变器/转换器,属于功率比较小的,在 200

27、W-600W之间,可以直接装 在太阳能电池板上,可以说微型逆变器与组件一同构成了一台交流发电机。由于输出功率小工作电压低,要求逆变器有较高的转换效率。微型逆变器是随着分布式发电技术的推广而成为现阶段瞩目的对象, 相比传统的集中型逆变器,微型逆变器能够在面板级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可以通过对各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行优化从而使得整体输出功率最大化。微型逆变器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点,就是当电池板中有一块不能良好工作时不会影响其他组件的性能, 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局部遮档造成的阴影对输出功率的影响,在日照不均、光伏组件多样化、 安装条件复杂,如城市 BIPV、农村屋顶多树荫等情况下,微型逆变器具有广阔市场空间。

28、 此外,与通信功能组合,还可用于监视各个模块的状态,检测出出现故障的模块。微型逆变器一般采用隔离拓扑,不会向电网注入DC偏置电流,DC侧和AC侧隔离,机器损坏、电池板不会影响电网,目前微型逆变器的隔离结构是研究重点之一,光耦合器件的隔离使用寿命较短,微型变压器隔离是发展方向。总之,一台微逆逆变器损坏,不影响系统发电;无直流高压,不会有电击危险、无电弧;每个光伏电池板单独发电, 抗阴影特性好, 安装便利,这对于欧美国家昂贵的光伏安装成本是个巨大的优势。但微型逆变器能否同电池板一样具有长达25年的寿命是一个大问题,因为数量多维修更换是比较困难的。第二种叫组串型逆变器,主要在1KW-20KW 之间,

29、组串型太阳能电池板输出电压的形式分成很多的串联和并列的方式。组串逆变器是基于模块化概念基础上的,每个光伏组串 (1-5kw)通过一个逆变器,在直流端具有最大功率峰值跟踪,在交流端可以并联接负载或并 网,已成为现在国际市场上最流行的逆变器。许多大型光伏电厂使用组串逆变器。优点是不受组串间模块差异和遮影的影响,同时减少了光伏组件最佳工作点与逆变器不匹配的情况, 从而增加了发电量。技术上的这些优势不仅降低了系统成本,也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 同时,在组串间引人主-从”的概念,使得系统在单串电能不能使单个逆变器工作的情况下,将几组光伏组串联系在一起,让其中一个或几个工作,从而产出更多的电能。第三种是中央

30、/大型逆变器,主要是应用在太阳能电站这些方面,主要是 30KW-500KW 的范围。中央集中逆变技术是若干个并行的光伏组串被连到同一台集中逆变器的直流输入 端,一般功率大的使用三相的IGB T功率模块,功率较小的使用场效应晶体管,同时使用DSP转换控制器来改善所产出电能的质量,使它非常接近于正弦波电流,一般用于大型光 伏发电站(10kW)的系统中。最大特点是系统的功率高,成本低,但由于不同光伏组串的输出电压、电流往往不完全匹配(特别是光伏组串因多云、 树荫、污渍等原因被部分遮挡时), 采用集中逆变的方式会导致逆变过程的效率降低和电户能的下降。同时整个光伏系统的发电可靠性受某一光伏单元组工作状态

31、不良的影响。最新的研究方向是运用空间矢量的调制控制以及开发新的逆变器的拓扑连接,以获得部分负载情况下的高效率。2、根据是否并网分类。根据是否并网可以分为并网逆变器和离网逆变器。离网逆变器结构相比较为简单,直接提供交流电供负载使用, 小功率时单相居多,不能够用于并网系统。 并网逆变器所需功能较 多,例如防孤岛效应功能等。并网逆变器大多数经过重新设定可以用于离网系统。离网和并网逆变器也有多种分类。 根据输出相数分类, 可以分为单相和三相逆变器。中小功率的时候采用单相居多,大功率采用三相居多。并网逆变器还可以根据功率流向分类,可以分为单方向功率流和双方向功率流逆变器。单向功率流逆变器只做并网发电,而

32、双向功率流逆变器除了可用作并网发电外, 还可以用作整流器, 改善电网电压质量和负载功率因素,是未来并网逆变器的发展方向。并网逆变器由于联接在电网上,除了上述功能外,还具有自动电压调整,直流检测,直流接地检测,防孤岛效应(防单独运行)等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各种保护功能。这里重点介 绍一下孤岛保护功能。“孤岛效应”是指在电网失电情况下,发电设备仍作为孤立电源对负 载供电这一现象。孤岛效应对设备和人员安全存在巨大隐患,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 当停止电网供电对电网进行检修时,如果并网光伏系统的逆变器继续供电,会对检修人员造成伤亡;其次,当电网因故障停电后若并网光伏系统逆变器继续供电,那么一旦电网恢复供电

33、, 电网电压和光伏系统逆变器输出电压在相位上可能存在巨大差距,在一瞬间产生很大的冲击电流,损坏电气设备。因此逆变器必须随时检查电网端的运行情况反馈给逆变器,通知逆变器是否停止电能输出。.根据是否带有隔离光伏逆变器分隔离式和非隔离式两类,其中隔离方式不同又分为工频变压器隔离和高 频变压器隔离。所谓隔离,就是直流输入端和交流输出端之间通过变压器等磁性元器件或光 耦合式元器件等进行电气连接的,最简单的理解就是直流输入端和交流输出端不同地。对于非隔离的光伏逆变器,由于没有变压器因此体积相对较小,重量轻,价格也比较便宜,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受到了许多用户欢迎,但是非隔离的光伏逆变器存在发电安全性问题,例如并入交流电网中的直流分量大等问题。更重要的是,非隔离变压器的直流输入端不能接地,因为无隔离逆变器直流正负输入端轮流同AC输出端接通的,这对于防止PID现象时必须要求的逆变器输入端负极接地是不可行的,因此隔离逆变器逐渐成为目前的主流逆变器,同时, 工频变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