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鱼,我所欲也孟子学习目标1文言实词 翻译2本文中心论点3本文论证方法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政治研究的形成时期,出现了众多的学派和思想家 ,主要学派和代表人物如下: 儒家: 法家: 道家: 墨家: 阴阳家、名家、纵横家、兵家 孔子、孟子、荀子商鞅、韩非老子、庄子墨子诸子百家“儒”及“儒家”“儒”指以相礼为业的知识分子。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由此形成一个以孔子为核心的学派。后世称为“儒家” 。儒家学派的影响 儒家学派在漫长的历史中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对陶冶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做出过光辉的贡献,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儒家思想长期被封建统
2、治者利用,逐步变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孟子共七篇,记述孟轲的言行。此书的写作与论语不同,是他本人和门徒共同完成的。从体制上说,孟子基本上仍属于语录体,但较论语已有很大发展。这不但是因为它的篇幅加长,议论增多了,而且很多段落都围绕着一定的中心,结构完整,条理清楚,只添上题目,就可单独成篇。 孟子的文学性,还表现在它善于用形象帮助说理。有时是短小的比喻,有时是完整的小故事、寓言。如“揠苗助长”、“五十步笑百步”、“出尔反尔”“出类拔萃”“绰绰有余”“怨天尤人”等等,都成为后世常见的成语。孟子的名言孟子的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老吾老以及人之
3、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1听读课文课前预习一箪食( ) 一豆羹( ) 蹴尔( ) 不屑( ) dn gng c xi2注音3通假字*故患有所不辟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 *所识贫乏者得我与?( )( )*乡为身死而不受( ) “避”,躲避“辨”,辨别“德”,恩惠,感激“欤”,吗“向”,先前,从前4主要内容 本文提出了“生”和“义”不能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取义的观点,并进一步指出这是每个人都有的“本心”,那些在“义”上有亏的人不过是丧失了他们的“本心”罢了。释词:第一段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
4、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命 大义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胜过、超过比 因此 做 苟且偷生 厌恶 祸患 “避”、躲避 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避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假如 没有 那么 凡是 可以用来 采用某种手段 可是 因此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不 只是,仅仅 这种 本心、本性 不 丧失 译文:第一段 鱼,
5、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 者 不 可 得 兼 ,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二 者 不 可得 兼 ,舍 生 而 取 义 者 也。 鱼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得到,那么我就舍弃鱼选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大义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这两样东西不能同时具有,那么我就舍弃生命选取大义。生 亦 我 所 欲 , 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 , 故 不 为苟 得 也 ; 死 亦 我 所 恶 ,所 恶 有 甚 于 死 者 ,故 患 有 所 不 辟 也。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可是我所想要的有胜过生命的东西(义),因此我不做苟且偷生的事;死亡也是我所厌恶
6、的,可是我所厌恶的有胜过死亡的东西(不义)因此有的祸 患 我不躲避。如 使 人 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 ,则 凡 可 以 得 生 者 何 不 用 也 ? 使 人 之 所 恶 莫 甚 于 死 者 , 则 凡 可 以 辟 患 者 何 不 为 也 ?假如人们所想要的东西没有胜过生命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求得生存的手段为什么不采用呢?假如人们所厌恶的东西没有胜过死亡的,那么凡是可以用来躲避祸患的坏事为什么不干呢? 由 是 则 生 而 有 不 用 也 , 由 是 则 可 以 避 患 而 有 不 为 也 。 是 故 所 欲 有 甚 于 生 者 , 所 恶 有 甚 于 死 者。采用某种手段就能够活命可是有的
7、人不肯采用;采用某种办法就能够躲避祸患可是有的人不肯采用。因此我们所想要的有胜过生命的东西(义),所厌恶的有胜过死亡的东西(不义)。非 独 贤 者 有 是 心 也 , 人 皆 有之 ,贤 者 能 勿 丧 耳 。 不仅仅贤人有这种本性,人人都有这种本性,只是贤人能够不丧失罢了。释词:第二段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木质饭碗 没有礼貌地吆喝 给 用脚踢 因轻视而不肯接受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贫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
8、识贫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高位厚禄“辨”,辨别对益处为了“德”,恩惠,感激“欤”,吗“向”,从前这停止,放弃天性,天良译文:第二段一箪食,一豆羹, 得 之 则 生,弗得 则 死 。 呼 尔 而 与 之 , 行道 之 人 弗 受 ; 蹴 尔 而 与 之 ,乞 人 不 屑 也。一碗饭,一碗汤,吃了就会活命,不吃就会饿死。没有礼貌地吆喝着给他,过路的饥民也不肯接受;用脚踢着给他,乞丐也不肯接受。 万 钟 则 不 辩 礼 义 而 受 之 , 万 钟 于 我 何 加 焉 ! 为 宫 室 之 美 ,妻妾 之 奉 , 所 识 贫 乏 者 得 我 与 ? 乡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9、, 今 为 宫 室 之 美 为 之 ;(可是有的人)见了高位厚禄却不去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高位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大老婆小老婆的侍奉、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自己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万钟); 乡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妻 妾 之 奉 为 之;乡 为 身 死 而 不 受 ,今 为 所 识 贫 乏 者 得 我 而 为 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自己饿死也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大老婆小老婆的侍奉却接受了(万钟);先前(有人为了“礼义”)宁肯自己饿死也
10、不接受(施舍),现在(有人)为了所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却接受了(万钟)。这种做法不也是可以让它停止了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廉耻之心(天性、天良)。探究:第一段1、本文的论点是什么?2、本文可分哪几部分?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四部分 提出“舍生而取义”的论点 正反两方面分析阐述论点 指出人人都有向善之心(本心)从正反两方面举例论述“本心”3第一部分是怎样提出论点“舍生取义”的 比喻论证:作者以鱼和熊掌不可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是“舍鱼而取熊掌”的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得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 舍生而取义 ”的论点。“鱼”喻“生”、
11、“熊掌”喻“义”鱼和熊掌比较怎么样?熊掌是比鱼更为珍贵的食品 道义比生命更为珍贵(引喻提出观点)4第二部分如何论证论点“舍生取义”的? 正反对比论证:先正面论证“舍生而取义”的论点(“生亦我所欲故患有所不辟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是指“义”,“所恶有甚于死者”是指“不义”,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也不做“不义”的事。后反面论证“舍生而取义”的论点(“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者”)。不为苟得不避祸患不择手段求生不择手段避患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正面反面舍生取义所欲莫甚于生所恶莫甚于死所欲甚于生所恶甚于死有不用 有不为为义可舍生对比论证5第三部分得出什么结论?“心”指什么
12、?人人都有“是心”(本心、天性、天良、向善之心),只是贤者能够保持它。人人都有向善之心,之所以只有“贤者”才能做到“舍生而取义”,是因为“贤者”能够保有“本心”而已。结论非独贤者 人皆有 贤者能勿丧孟子主张“性善论”,他认为人的本心是美好的,是善良的。它包括四种“本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仁也;义也;礼也;智也。6第四部分是怎样论证人人都有“本心”的观点? 采用举例论证、正反对比论证:第一层(从开头到“乞人不屑也”):是举例论证,又是正面论证作者举行道之人和乞人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从正面证明人人都有“本心”。“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这微不足道的“一箪食
13、,一豆羹”,当它关系到一个人生死与品德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呼尔”“蹴尔”而与之,“行道之人”“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第二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此之谓失其本心):是举例论证、反面论证、对比论证举有的人“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的事例,从反面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还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对比,“一箪食,一豆羹”比“万钟”更重要,因为“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是生命,“弗得则死”;“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贫乏者得我”。对比可知:抛弃礼义、贪求富贵的行为不值,更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过程,人应反省自己。 由是
14、避患不为 甚于死者 万钟受义丧失(反面举例)举例论证一箪食一豆羹弗受不屑义存在对比论证7、文中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比喻论证、正反对比论证、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作者以鱼和熊掌不可能同时得到的情况下,一般是“舍鱼而取熊掌”的生活常理为喻,自然地得出在生和义无法同时兼顾的情况下应该“ 舍生而取义 ”的论点。 举例论证:第四部分第一层(从开头到“乞人不屑也”):是举例论证,又是正面论证,作者举行道之人和乞人都不肯接受“嗟来之食”的故事,从正面证明人人都有“本心”。“一箪食,一豆羹”的例子告诉我们,这微不足道的“一箪食,一豆羹”,当它关系到一个人生死与品德的时候,应该怎么办?“呼尔”“蹴尔”而与之,“行道
15、之人”“乞人”都不屑受之,这就是人没有丧失“本心”的表现。 举例论证:第四部分第二层(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此之谓失其本心):是举例论证、反面论证、对比论证举有的人“不辩礼义”而接受“万钟”的事例,从反面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还用了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一箪食,一豆羹”与“万钟”对比,“一箪食,一豆羹”比“万钟”更重要,因为“一箪食,一豆羹”决定的是生命,“弗得则死”;“万钟”决定的是“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贫乏者得我”。对比可知:抛弃礼义、贪求富贵的行为不值,更让人醒悟到“本心”的丧失是一个渐变过程,人应反省自己。 正反对比论证。如第二部分:先正面论证“舍生而取义”的论点(“生亦我所欲故患
16、有所不辟也”),“所欲有甚于生者”是指“义”,“所恶有甚于死者”是指“不义”,为了“义”,可以“舍生”,即使死,也不做“不义”的事。后反面论证“舍生而取义”的论点(“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所恶有甚于死者”)。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那么在我们现代社会,面对愈来愈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我们应当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拓展延伸巩固练习1、文章开端没有直接进入议题,而是先从生活中人们可能遇到的事情写起,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给所要论述的问题增加了通俗性,为下文论议正题作好了铺垫。2、最能体现孟子“人之初,性本善”思想的句子: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大型环保工程大包工程施工合同
- 2024年赡养补偿协议标准3篇
- 商业综合体工程合同模板
- 2024年度物业管理服务合同(综合版)3篇
- 教育改革记者站管理办法
- 2024年美发店加盟合同模板下载2篇
- 湿地公园石材铺设施工合同
- 矿山开发招投标政策摘录
- 基于云计算的2024年度企业信息化管理系统定制开发合同2篇
- 2024年环保型商品混凝土购销合同2篇
- GB/T 29194-2012电子文件管理系统通用功能要求
- GB/T 16895.21-2020低压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
- GB/T 16293-2010医药工业洁净室(区)浮游菌的测试方法
- 2019高中英语Unit5RhythmSectionⅦWriting如何写音乐会评论课件北师大必修210111168
- 医学遗传学表观遗传学-课件
- 配电居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课件
- 船舶动力装置(二类轮机员)理论考试题库大全-下(判断题汇总)
- 2人退伍老兵表演军人小品《照相》台词
- 教师帮扶学生记录范文(5篇)
- 远景培训学习1-风机电气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