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的生态意蕴及落实建议_第1页
“双减”政策的生态意蕴及落实建议_第2页
“双减”政策的生态意蕴及落实建议_第3页
“双减”政策的生态意蕴及落实建议_第4页
“双减”政策的生态意蕴及落实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双减”政策的生态意蕴及落实建议刘霞摘要义务教育阶段的“双减”政策,是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教育领 域的呈现,能有效抵制过度竞争,缓和“人一社会一自然”之间的紧 张关系;在促使教育回归其公共属性的同时,能有效遏制消费异化; 强调学校教育育人的主体功能,有助于培养具有道德关怀能力的人。 指向生态教育的“双减”政策的落实,要围绕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和 考核评价管理等方面进行改革,提高全体师生的生态意识;重视道德 教育生态化转向的改革;重视生态教育与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 有机融合。关键词“双减”政策;生态价值;生态教育;落实建议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编码A文章编号 2095T183 (2022) 0

2、5-0017-04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当下,我国围绕生态 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布局,将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渗透到社会生活的 方方面面。“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生态与发展问题 能力的关键” 1,建设生态文明离不开教育的深度参与和积极助力。 “双减”政策是生态文明治理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呈现,具有鲜明的生 态意蕴。在落实“双减”政策时,必须认识其生态教育的价值,从而 整体谋划,有效落实。一、“双减”政策的生态意蕴(一)抵制过度竞争,有助于缓和“人一社会一自然”之间的紧张关 系 过重的学业负担,过于重视分数潜移默化地催生了竞争式思维。竞争 式思维以分数为核心,强调名次的排他

3、性,鼓励个体化努力,摒弃合 作学习和团队学习。当学业上的过度竞争成为一种超越性病态,一旦 裹挟极端利己主义,则很容易形成强烈的“内卷”,不仅造成参与竞 争的学生之间的紧张关系,而且辐射到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和家长之 间,引发教育的异化。人、社会、自然是一个复合生态系统。“人们 对自然界的狭隘的关系制约着他们之间的狭隘的关系,而他们之间的 狭隘的关系又制约着他们对自然的狭隘的关系” 2,马克思清晰地 说明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与人与人之间紧张关系的相互迁移 性。工业化以来,科学技术日益发达,人类抛弃了传统农业文明时期 仰仗自然、依赖自然的价值观,借助工具理性,将自然看作供人类生 存和发展的资源库

4、,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紧张关系。人凌驾于自然之上, 为自然立法,对自然资源过多攫取,侵犯其他物种的生存空间而贪婪 开发,并大量浪费、肆意排放,打破了生态系统原有平衡,引发资源 能源短缺、生物多样性减退、全球升温、气候变化等一系列生态危机。“人类已经通过现代科技征服了自然的信念鼓励了对于地球上许多 生物的共同利益漠不关心的态度,我们或许会在将来为此付出沉重的 代价。” 32022年8月,IPCC第六次气候变化评估报告向全球发出 红色警报: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全球变暖的世界,并且用前所未有的确 定性的语气认为,人类自身的活动造成了全球变暖。4人类这种为 了自身利益而对其他物种的漠不关心,迁移到人类内部,就

5、是一种排 他性的竞争,同样造成紧张的人际关系,产生一系列社会生态问题。 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可以帮助学生摆脱过度竞争,让教育回归正 常状态,让学校成为儿童美好生活的重要场域。美好生活的鹰然状态 就是人与人之间和谐共处,并伴随着关怀、谦让、呵护、尊重等美好 情感体验。美好学校生活也就意味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家校之间 彼此是“有感觉的”,他们共同体验学习生活,协同共赢,进行美好 的情感交往和真挚的精神互动。对他人有感才会对自然生态有感,关 爱他人才能呵护自然生态。摒弃竞争,强调合作,是“双减”回归学 校育人主体功能的目的,而这本身也是一种生态思维,能有效应对人 类对自然的过度攫取、对其他生命物

6、种的漠然以及对代际公正的关注 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二)回归教育的公共属性,有效遏制消费异化消费本来是彰显人的主体性自由,满足人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途径。然 而,一旦消费被操控,消费者失去自由选择的权利,其本来的意义就 会被弯曲和异化。家长对子女课外培训的消费看似是自由的选择,实 际上被商业机构掌控,是一种被动的消费。培训机构在利益最大化下 驱动下,通过铺天盖地的广告,精心设计消费模式,制造虚假需求, 制造焦虑,掌控着家长的选择和消费。此外,商家的饥饿营销、“奢 侈品”思维等商业运作手段,也用在课外培训上,导致培训种类之多、 费用之高令人咋舌,催生了家长、学生之间的攀比性消费、炫耀性消 费。培训班的

7、消费差异又引发阶层矛盾,触碰教育公平,威胁社会公 正,制造紧张的社会关系。被裹挟的课外培训造成的过重的经济和精 力负担,使全社会对教育产生了不满和怨恨。异化消费还表现在家长 以商品消费代替亲子关系的经营,甚至代替家庭教育,造成了亲子关 系紧张、家庭教育失败。过重的课外培训负担既是消费异化在教育中 的呈现,又与中国传统文化中“望子成龙”和现代社会中产阶级焦虑 等相叠加,成为教育领域独特的消费异化现象并在其他社会生活领域 凸显。消费异化会带来一系列生态后果。个体满足和幸福的体验一旦被引向 了商品消费领域,人类就会在寻找满足中对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必然 造成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不可持续的发展

8、模式。故而人 类异化的消费满足方式会引发一系列生态问题,“会对人们作为人的 完整性,以及维持我们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关系产生越来越大的严重威 胁” 5o在艾伦杜宁看来,消费必须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产生 严重的生态问题,“我们消费者在地球上广大的地区投下了生态阴影。 在消费者社会的零售区,每件商品都留下了它自己的生态痕迹” 6o 对此,鲁洁先生深刻地指出:“现代的人被绑在它的战车上,近乎疯 狂地、不由自主地去追逐种种的征服和占有。由此而引发了资源短缺、 物质占有不均、利益冲突、人与自然的矛盾等等的当代性危机。人对 于外部世界的征服、改造跟人自身的发展、完善、解放日趋对立。” 7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

9、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树立 节能就是增加资源、减少污染、造福人类的理念,努力形成勤俭节约 的良好风尚。” 8 “双减”政策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对理性消费行 为的正确引导,对有效制止消费异化具有重要作用。当然,“双减” 政策还通过高质量的课后服务引导学生从自我精神需要等角度,寻求 正确、健康的需要的满足方式,这也为从更为长远的角度解决消费异 化问题,进而解决生态危机提供了正确引领。(三)回归育人的本体功能,培养具有道德关怀能力的人工业化以来,人类尝到了借助科学技术而成为自然主人的“甜头”, 因而对知识的学习和技术的掌握充满激动和热情,但却对使人关心他 人、关心其他物种、关心未来他者的

10、道德教育十分抵触。教育的短视 化、功利化,使得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被用于学科知识的学习,而 不是道德活动和道德实践。学生的学业负担越来越重,道德品格尤其 是道德关怀能力越来越弱。但教育”不是去告诉人:外部的世界是怎 样的,如何去征服和占有它;而是引导人懂得:人自身应该是怎样的, 人如何不断去提升做人的境界” 9。道德教育被遮蔽、道德实践被知识学习取代,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 能力得不到培养,不仅造成了人际道德的衰落,也影响了学生生态道 德素养的形成。生态道德是新时代需要的道德境界,强调人对自然的 道德责任和道德关怀能力。“生态道德是关于人和自然的道德学说, 旨在确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关系,把道德

11、行为的领域扩大到人与自 然之间,从道义上确立人类在与自然的关系上所承担的权利和使命, 提倡人与自然的平等性、兼容性、和谐性。” 10人只有认识到自然的内在价值,承担作为生命共同体,才能成为道德代理人,对自然负 道德责任,才不会对自然进行肆无忌惮的掠夺和排放,也才能真正将 绿色生活作为道德自觉,时刻规范着自己的生态行为。“双减”政策的颁发,就是要克服办学中的功利化、短视化行为,减 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把儿童从“太苦太累”的学业中解放出来,回归 学校教育育人的本体功能,为指向健康人格养成和道德品格形成的道 德教育赢得时间和空间。道德关怀能力的提高,不仅有助于建立良好 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而

12、且也有助于建立与自然和谐共生 的良好生态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这能为生态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 思路。同时,“双减”也为青少年学生真正走进生活世界,走向真正 的大自然提供了时空上的保障。亲近自然才能对自然产生道德情感, 也为学生尊重自然、呵护自然打下基础。二、指向生态教育的“双减” 政策的落实建议 落实“双减”政策要关注其生态教育价值,不仅要以“双减”推动基 础教育系列变革,还要抓住“双减”改革的契机,促进生态教育体系 的建立,为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战略贡献教育的力量。首先,要围绕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变革和考核评价管理等方面进行改 革,提高全体师生的生态意识。“双减”改革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 全面发展、

13、健康成长、重塑基础教育良好生态、切实培养时代需要的 建设者和接班人。所以,教育部把落实“双减”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 部党组和教育督导的“双一号工程。11时代新人一定是重视生态 环境保护,具有生态素养的生态公民。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 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抓起来, 将来付出的代价会更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没有别的选择” 12, 并明确要求,”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把珍惜生态、保护资源、 爱护环境等内容纳入国民教育和培训体系”。1332022年,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会融入世界: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报告,呼 吁围绕地球的未来重构教育,”所有的课程和教学都要牢

14、固地建立在 生态意识的基础上。14所以,落实“双减”必须关注国家的重大 关切和教育改革的根本方向。“双减”需要高效的课堂教学,高效的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材解读、教学设计和考核评价等系统的变革和研究。 要借助高效课堂研究的机会,重视挖掘学科教材中的生态教育元素, 提高师生对生态环保的认知,进行指向生态素养提升的活动设计、作 业设计和考核评价标准的设计。其次,要重视道德教育生态化转向的改革。生态道德以人与自然是生 命共同体为原则,强调人对自然的道德关怀,明确人的行为应该对自 然生态负责,是生态文明新时代人类道德关怀领域的扩大,是人类道 德的新境界。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明

15、确提出“培育生态道德和行为准则”,这是对道德力量参与生态文明 建设的重要指示,也为新时代道德教育指明了方向。2022年,中共 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实施纲要也明确提出“绿 色发展、生态道德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学校道德教育要挖掘“双减”政策的生态意蕴,为新时代公民生态道德素养的习得探索新 路径。“双减”后的学校道德教育既要强调传统人际道德的生态向度, 将生态正义、环境的代际公正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态责任等列入 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和主题。同时,要重视对指向人与自然道德关系 的生态道德的培养,强调培养青少年儿童的生态道德素养,培养指向 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的文明素养,引导青

16、少年学生以实际 行动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第三,要重视生态教育与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机融合。在“双 减”之前,很多学校贯彻落实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关 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 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劳动教育有很多与生态相关的主题,比如 每年植树节组织学生植树,就是非常好的生态教育的契机。习近平总 书记明确指出,“植树造林,种下的既是绿色树苗,也是祖国的美好 未来。要组织全社会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通过参加植树活动,亲近自然、 了解自然、保护自然,培养热爱自然、珍爱生命的生态意识” 15。 再比如,学生参与生活垃圾分类,既是劳动实践,也是参与生态环

17、保。 学校要借助“双减”改革,尤其是高品质课后服务和家校社协同育人 的机会,充分挖掘劳动教育中的生态环保行为,总结、归纳和提升, 开发出独特、有效的生态教育方案。此外,落实“双减”政策,家庭 教育的优势更为明显,“家庭教育必须发挥自身优势,为学生接受学 校教育提供经验支撑。家庭教育除了关注道德教育之外,应高度重视 自然教育、生活教育、社会教育” 16,也为学校生态教育提供了资 源和支持。道阻且长,行则将至。2022年9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向国际社会 作出了 “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中国承诺。 生态文明建设和“双碳”目标都要求教育的尽快参与和变革,学校教 育要借助“

18、双减”政策的落实,抓紧行动,科学规划,切实提高中小 学生的生态文明素养。参考文献:1国家环保局.二十一世纪议程国.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 12.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 版社,2022: 534.3 5威廉莱斯.满足的限度M.李永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22: 42, 57.4魏科.红色警报拉响,全球携手进入“碳中和节奏N.文汇报,2022-8-19.6艾伦杜宁.多少算够一一消费社会与地球的未来M.毕聿,译. 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22: 31.9鲁洁.边缘化-外在化-知识化一一道德教育的现代综合征 J.教育研究,2022 (12): 11-14.1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 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 118, 3.10周国文,李霜霜.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与实践仃.中国林业教育, 2022 (3): 1-5.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