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环境合作论文_第1页
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环境合作论文_第2页
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环境合作论文_第3页
全球环境问题与国际环境合作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全球环境问题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指导教师:陈凯班级:食工103班学号:2010051031姓名:马雪岩一、全球环境问题酸雨污染 酸雨是本世纪5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环境问题。50年代以后随着工业生产 的发展和人口的激增,人类使用化石燃料越来越多。现在全世界有三大酸雨区:欧洲、北 美和中国长江以南地区。在工业生产、交通、人类生活中都需要使用大量的煤和石油等化 石燃料,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硫在空气中可以缓慢地转化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与大气中的 水汽接触,就生成硫酸。硫酸随雨雪降落,就形成酸雨。这些燃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硫, 如煤一般含硫0.5%5%,汽油一般含硫0.25%。这些硫在燃烧过程中90%都被氧

2、化成二 氧化硫而排放到大气中。另外,酸雨还会使农作物减产。温室效应或气候变暖 1989年环境日主题为“警惕全球变暖”。为什么要警惕全 球变暖?全球的气候为什么会变暖?变暖又有什么危害?是因为二氧化碳有一个特性,就 是对于来自太阳的短波辐射开绿灯,允许它们通过大气层到达地球表面。短波辐射到达地 面后,会使地面温度升高。地面温度升高后,就要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向外散发热量。而二 氧化碳对于来自地面的长波辐射则能吸收,不让其通过,同时把热量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又 反射给地面。这样就使热量滞留于地球表面。这种现象类似于玻璃温室的作用,所以称为 温室效应。人类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能产生温室效

3、应的气体还有 甲烷、氧化亚氮等。向大气排放的二氧化碳越来越多,使温室效应不断加剧,从而使全球 气候变暖。如果人类不及早采取措施,不防患于未然,将会后患无穷。臭氧层破坏1985年,英国南极考察首次发现现南极上空的臭氧层有一个空洞,当 时轰动了世界,也震动了科学界。臭氧层空洞一下成为当时的热点。那么臭氧层对人类究 竟有多重要呢?大家都知道在太阳辐射中有一部分是紫外线,它对生物有很大的杀伤力, 医学上用紫外线杀菌。在距地表2030千米的高空平流层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 99%的 紫外线,就像一层天然屏障,保护着地球上的万物生灵,免受紫外线的杀伤。因此臭氧层 也被誉为地球的保护伞。近年来,科学家又进行

4、调查,发现全球的臭氧层都不同程度的遭 到破坏。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破坏最为明显,有一个相当于北美洲面积大小的空洞。臭氧层 空洞会导致到达地面的紫外线辐射增强,人类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幅度上升。土地沙漠化土地沙漠化是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沙漠化已经影响到了一百多个国家 和地区。地球上的沙漠在以一种惊人的速度扩展。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统计,现在每年 有600万公顷的土地变为沙漠。现在世界各地都是沙进人退,土地不断被蚕食。科学家们 呼吁,如果人类再不制止沙漠化,半个地球将成为沙漠。那么沙漠为什么会如此无情地向 外扩张呢?本来沙漠是气候干旱的产物,在半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是不应该出现沙漠化的, 因为沙漠化是干旱的产

5、物,在半干旱地区应该是草原景观。但是现在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也出现了大片的沙漠。森林面积减少 森林可以说是人类的摇篮,人类的祖先正是从森林里走出来的。由 于人类对森林的过度采伐,现在世界上的森林资源在迅速的减少。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 计,现在全世界每年就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就是说平均每分钟就有20公顷的森林 化为乌有。现在全世界森林锐减的地区都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贫困所迫,他们不得已, 用宝贵的森林资源换取外汇,除了砍伐森林之外,森林锐减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亚非拉的 一些发展中国家大约有20多亿农村人口,他们是用木柴作生活燃料。为了得到薪柴,他们 年复一年的砍树,最后连草皮也不放过。森林

6、锐减的第三个原因就是毁林开荒。由于人多 地少,当地农民把坡度很陡的山坡都开垦为耕地。按规定坡度在25度以上就不能作为耕地 了,必须退耕还林,但是当地农民一方面是愚昧,另一方面是人口太多,他们在坡度很陡 的,甚至50度以上的地方耕种。6。物种灭绝与生物多样性锐减 在地球的历史上,由于自然环境的变迁,发生过5 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其中我们知道的6500万年前中生代末期,地球上不可一世的庞然大 物恐龙灭绝了,这是一次大规模的物种灭绝。目前,地球正在经历着第六次大规模的物种 灭绝。这一次同前几次物种灭绝不同的是导致这场悲剧的正是人类自己。由于人类对野生 生物的狂捕滥杀,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使得地球

7、上越来越多的物种已经或正在遭到 灭顶之灾,由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大量砍伐热带雨林,可能有很多物种还没有被人 类发现和鉴定,就已经从我们地区上灭绝了。这种情况是非常危险的,人类对动物的保护 意识很淡漠,如果这些动物不加以保护,在未来这些野生动物在地球上就绝迹了。物种的 不断灭绝,将会导致生态的不平衡,或食物链的破坏,这种危害是人类所无法估计的。水环境污染与水资源危机 地球表面有71%的面积被水覆盖。有人说,不应该叫地 球,叫水球才更加恰当。可是就是在我们居住的这个水球上,水资源危机却越演越烈,现 在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在闹水荒。那么我们这个水球为什么会闹水荒呢?在许多人看来水资 源是取之不尽,用

8、之不竭的。但地球上的水虽然多,其中97.5%却属于咸水,只有2.5% 的水才是淡水。而且这2.5%中,70%被冻结在南北两极。因此全球水资源只有不到1 %可 供人类使用。而且这有限的淡水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很不平衡。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激增, 人类对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现在全世界对水消耗的增长率超过了人口增长率。水资源问 题不久将成为深刻的社会危机,世界上能源危机之后的下一个危机就是水危机!水土流失由于人类大规模的破坏森林,使全世界的水土流失异常严重,据联合国 环境署的不完全统计数字,全世界每年流失土壤达250亿吨。例如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尼泊 尔,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一到雨季,大量的表

9、土就被洪水冲刷到印度和 孟加拉国,使得尼泊尔耕地越来越贫瘠,人民越来越贫困。土壤被带入江河、湖泊,又会 造成水库、湖泊的淤积,从而抬高河床,减少水库湖泊的库容,加剧洪涝灾害。因此,我 们说森林破坏所造成的生态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城市垃圾成灾 与日俱增的垃圾,包括工业垃圾和生活垃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都 感到棘手的难题。尤其发达国家高消费的生活方式,更使得垃圾泛滥成灾,有一个外号是“扔东西的社会”,什么东西都扔。世界上的垃圾无害化处理一般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焚 烧,用来发电。目前发达国家多采用这一方法。另外一种方法是卫生填埋;还有一种就是 堆肥。垃圾未经处理而集中堆放,不仅占用了耕地,而且污染环境,破

10、坏景观。一刮大风, 垃圾中的病原体和微生物等随风而起,污染空气;一下雨,垃圾中的有害物质又会随雨水 渗入地下,污染地下水。因此垃圾如果不处理,将会对我们生存环境造成严重的危害。除 了占地之外,还可能发生垃圾爆炸的事件。还有白色污染问题。近年来人们大量地使用一 次性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快餐盒、农用塑料地膜等。这些一次性塑料制品被人随意丢弃, 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塑料垃圾不像纸张、果皮、菜叶等有机物垃圾这样易于被自然降 解。它不能被微生物降解,因此会长时间地留存在自然界中。这种污染是长期的,非常严 重。有时出差,可以看到铁路两旁的垃圾场,塑料袋又轻又薄,被风吹挂在树上,白白的 一片、就像进了殡葬场

11、的感觉。这种塑料垃圾在环境中是几百年都不能分解的。大气环境污染 我国的城市大气污染非常严重。我国现有600多座城市,其中大气 质量符合国家一级标准的不到1%。烟尘弥漫、空气污浊在许多城市已是司空见惯。城市大 气污染之所以如此严重,有两个主要原因。一个就是因为我国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煤炭是 一种非常肮脏的能源,燃煤要排放大量的污染物,如氮氧化物、烟尘等等。我国的能源结 构是以煤为主的,冬季采暖要烧煤,工业发电要烧煤,有些地方居民做饭要烧煤,而燃烧 大量的煤会给大气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第二个就是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现在由于我 国城市汽车拥有量越来越多,这一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汽车尾气都是低空排放,对

12、人体的 危害特别大。汽车尾气中含有许多对人体有毒的污染物,主要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 铅。人体长期吸入含铅的气体,就会引起慢性铅中毒,主要症状是头疼、头晕、失眠、记 忆力减退。儿童对铅污染特别敏感,铅中毒会损伤儿童的神经系统和大脑,造成儿童的智力低下,影响儿童的智商,有时甚至会造成儿童呆傻。目前的环境现状可是人的生态环境需求是全面的,而不是单一的。一方面,人要在生态环境系统中获 取物质和能量,其实质是对生态系统物质能量的需求;另一方面,也是人更为重要的需求, 则是满足人自身的生理、生活和精神消费的生态环境需求即人自身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需求。 这两个方面,是同时并存、相互制约和有机结合的整体。随

13、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 会的文明进步,人的生态环境需求的这种整体性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人类社会进入知识信息生态社会之前,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很长时期内, 是建立在过分强调对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需求的基础上的。这种单一的生态环境需求, 使人对自然生态资源的压力不断增加;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被破坏,自然环境质量下降; 人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客观需求也受到威胁。因此,现代经济社会的进步除了消耗自然资源、 消耗环境质量以外,满足人自身的生理、生活和精神的生态环境需求就显得非常迫切。现 代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了人的劳动和生产条件,使人的需求范围不断扩大,人不仅有物质需 求,而且有精神需求,同时也强调生态环境

14、需求。随着人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对生活 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态环境需求的满足也就成为人的福利水平的重要标志。生产的 现代化,必然带来人的生活的现代化,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大城市居民的现代生活已 经出现了一种脱离自然环境而过分依赖人造生活环境的倾向,这种倾向不利于人的自由全 面发展,因而创造一个适合于人的本性的良好生态环境,鼓励人们对自然景观、历史文化 遗产以及保持生物资源库的科学研究价值的追求,比以往任何历史时期都显得更为重要。 总的来说,面对当代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环境恶化的全球普遍性的尖锐问题,人们对洁净 的空气、清洁的淡水和绿色食品等生态条件和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迫切。由此可见

15、,生态环境需求是现代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它是随着现代生产力一起发展起 来的,并不纯粹是自然需求,而是随着现代经济社会进步而变化的自然需求,其本质上是 一种社会需求,是对现代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自然生态系统完善的优美环境 的一种依赖和渴求。人的生态环境需求与可持续发展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这种生态环 境需求不可能成为,也不应成为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力。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无废 物工业、污染物资源化、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现代社会生态化和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的科 学技术革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其目标是为了实现生态与经济、社会与环境、人与自然 界的和谐互补,构建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际合作的必要性而环境问题与国际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等关系愈加紧密;新的环境问题不断涌现并逐步 成为重要的国际环境问题。拓展和深化国际环境合作,是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他指出,一要坚持在国际合作中共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合作才能取得共识,合作才有力 量,合作才能共谋发展。合作就是要正视各国的国情,尊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权利,坚持“共 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采取务实态度和灵活方式,在合作中共同解决全球环境问题。二 要加强现有国际环境机构间的组织与协调,提高国际环境合作的效率和水平。全球环境管 理为解决国际和各国环境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急需加强现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