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铃课件 (2)_第1页
雨霖铃课件 (2)_第2页
雨霖铃课件 (2)_第3页
雨霖铃课件 (2)_第4页
雨霖铃课件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柳 永雨霖铃词出现于唐、五代时期宋词豪放派婉约派(写对社会生活的种种观察与感受)(以写闺情、离愁为主)苏轼 、辛弃疾柳永、李清照 柳永(约987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q )卿。与兄三复、三接并有文名,时称柳氏三绝。福建崇安人。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其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有乐章集。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

2、。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 柳永1.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各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怎样理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个千古名句?自主探讨离别环境离别场面此去行程寒蝉长亭骤雨烟波暮霭楚天离别难离别时难分难舍的心情无绪催发 泪眼无语凄切悲凉难分难舍惆怅伤感融情入景(实)(虚)上阕:想象中的别后情景思念苦今宵酒醒此去经年杨柳晓风残月好景虚设风情难言酒醒伤情惨不成欢过 渡伤离别 清秋节因情造景情景交融下阕:“流泪眼看流泪眼 断肠人对断肠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写

3、宝玉受贾政鞭笞之后黛玉去看他时,有这样一段描写:“此时林黛玉虽不是嚎啕大哭,然越是这等无声之泣,气噎喉堵,更觉得利害。听了这番话,心中虽然有万句言词,只是不能说得,半日,方抽抽噎噎的说道:你从此可都改了罢!”虽然后来黛玉终于说出了一句话,但这段描写正可以说明为什么会“无语凝噎”的道理。 怎样理解“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个千古名句?1把杨柳、风、月这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中成为一幅鲜明的画面。名句欣赏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2.此画面出现在特定的时刻 “酒醒”之后分析“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中出现了哪些意象?有什么作用?酒“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

4、,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离愁)“抽刀断水水更流,举酒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 楼饯别校书叔云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身世之愁,亡国之恨)愁象征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谐音古人有折柳送行的风俗。折柳赠人是希望对方留下来。离别的人一见杨柳,就会想起离别时依依不舍的场面,心中就会涌起一缕缕离愁。留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月是离合的象征,何况是残缺不全的月,最易引起词人的愁思。象征离愁月琵琶行几个地方写到月: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风“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古语有云: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天是特别让人伤感的季节。晓风轻拂,带来的并不是快意,而是凉意,凄凉的感觉。悲凉寓意“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史记刺客列传 除了以上的意象外,这首词还运用了哪些意象? 寒蝉、长亭、兰舟、暮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