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美国的新闻媒介批评 第一章 矛盾的叙事美国新闻媒介批评的性质 第一节 媒介批评与叙事 第二节 作为叙事的媒介批评与科学研究的区别 第三节 作为叙事的媒介批评与科学研究的联系 第四节 批评叙事的道德评价与标准 第五节 叙事与媒介批评研究 在美国媒介批评的话语丛林中探索越深入,越能够体会到一种深刻的矛盾性。 第一种矛盾来自批评本身。第二种矛盾来自人们对于媒介批评的认知与态度。 叙事就是讲故事,但不仅仅是讲故事,它是传统知识话语的典型之一。人们不仅通过叙事来了解世界和了解自我,也通过叙事来讲述自己对世界的理解。第一节 媒介批评与叙事 叙事的属性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 :(1)叙事是对被破坏的规范
2、和社会秩序的修补。 (2)叙事具有工具性。(3)叙事具有社会性。(4)叙事具有累积效果。 媒介批评的叙事性更体现在与科学研究的区别中。在美国,大量存在的经验主义新闻媒介研究为媒介批评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但从本质上看,作为叙事的批评与科学的研究有着根本的不同。第二节 作为叙事的媒介批评与科学研究的区别 在科学主义的语境中,“科学”的传播研究就是经验主义研究。上文的分析,充分显示了作为叙事的媒介批评与作为科学的传播研究的区别。但是,二者又无法截然分开。一方面,批评的效应与功能为科学研究提供了合法性的基础;另一方面,科学研究也能为媒介批评提供参照与证据。 第三节 作为叙事的媒介批评与科学研究的联系 将
3、媒介批评理解为一种社会叙事,就无法回避叙事的道德性问题。正如H.怀特(White,1987)所说,叙事、社会和道德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一部分。第四节 批评叙事的道德评价与标准 媒介批评与道德评价 不同于科学研究的客观中立、远离价值评价的要求,作为叙事的媒介批 评本身就是一种评价,而且是基于一定价值标准(道德体系)的评价。 媒介批评的道德标准 批评叙事的道德属性要求对其有不同于科学研究的批评标准。根据著名的伦理学家麦金太尔(Alasdair MacIntyre)和传播学者菲希尔(Walter R Fisher)的理论,美国新闻伦理学者兰贝斯和奥库安(Lambeth and Au coin,1993
4、)提出了新闻学和新闻媒介批评的要求。 将媒介批评视为一种叙事,厘清了媒介批评与科学研究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也为有关媒介批评自身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 第五节 叙事与媒介批评研究 第二章 没有控制的管理美国新闻媒介批评的主体第一节 内外之争第二节 媒介批评:制度化的尝试与困境第三节 媒介批评:公众的责任? 将媒介批评视为一种社会叙事和道德话语,媒介批评实质上体现了人们对于媒介的期待与要求,而媒介批评的矛盾则反映了社会角色的利益冲突与现实矛盾,包括批评者与被批评者之间的冲突与矛盾,也包括批评者和被批评者各自的冲突与矛盾。 理论上,媒介批评应当是社会角色的一个对话空间,在这一空间,不同的社会角色互动协
5、商,探求共同发展的可能性。但实际上,美国新闻业对于来自圈外的批评一直心存芥蒂,要么贬低其重要性和可行性,要么视其为施加控制的企图。第一节 内外之争 媒介批评的话语主体 从理论上说,每一个公民都有权批评媒介,因为服务公众就是新闻媒介的社会合法性基础。但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批评者的声音总是不可避免地与其社会身份、地位、职业等特征联系在一起,这些社会特征将影响其批评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因此,有必要对媒介批评的主体加以区分。 媒介批评的空间 话语需要空间,批评需要媒介针对媒介的批评以何种媒介公开? 这是媒介批评实践中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新闻媒介承担着监视环境、联系社会、传承文化的功能,批评社会、监督权
6、利,是媒介的本分与职责。然而,当媒介自身的权力越来越大的时候,新的问题随之出现:谁来批评批评者?谁来监督监督者? 第二节 媒介批评:制度化的尝试与困境 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自律 一般来说,处理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有三种模式:消费者控制、第三方控制和同行控制,政府控制属于第三方控制,而专业主义则是同行控制。因此,专业化的核心是该专业从业人员对其工作的控制程度而非消费者控制或政府、企业管理者控制。“律”包括三个方面:(1)立法制定适当的规章制度;(2)实施对违规者采取行动;(3)判决裁定违规行为是否发生,并采取适当的制裁措施。 媒介批评与专业协会 作为专业自律组织的美国新闻专业协会早在1887年
7、,美国就成立了报纸发行人协会,但该协会只关心经营问题,对于新闻、评论等漠不关心,算不上新闻专业组织。 哈里斯(Harris,1992)在分析了美国不同版本的伦理规范以后,总结出四类受益人群: (1)报刊的读者(2)新闻来源(3)采访对象(4)新闻从业人员 科恩和埃里尔特(Cohen and Elliot,1997)即指出新闻职业规范具有三个方面的积极作用:(1)为新闻从业人员提供一种专业认同感,并标志着一种专业的成熟;(2)为自我管理提供框架,从而促进专业自治;(3)为从业人员的伦理决策提供指导。 媒介批评与新闻评议会 新闻评议会是新闻行业自律的监督与仲裁机构,其基本职能和主要任务是负责处理新
8、闻业内部或新闻业与社会间的新闻纠纷(即因新闻传播行为所引发的矛盾纠纷)。 密苏里大学布里格诺鲁(Donald Brignolo)教授在评价地方新闻评议会时,将其贡献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1)使报纸负责人更明白他们所担负的社会责任;(2)发挥了高度有效的公共关系的功能;(3)可以增进评议委员和人民对新闻媒介的尊敬与了解。 媒介批评与新闻督察员 督察员最初起源于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它们的行政督察员是护民官,专门负责“民告官”案件。新闻界引入督察员制度,反映了新闻界直面公众批评的需要和勇气,但是,它与新闻评议会制度不同,不是外在的、独立的机构,也没有复杂的组成和程序。 媒介批评与专业批评期刊 最活
9、跃的媒介批评阵地专业期刊一直是媒介批评最活跃的阵地。早在19世纪末,新闻专业期刊就开始出现了,如1884年创刊的新闻记者(Journalist)周刊被认为美国的新闻媒介批评是美国最早的专业期刊,1901年创刊的编辑与发行人直到现在还是业内较有影响的刊物。 媒介的生命在于公众。在传统的美国民主理想中,媒介担负着为公民的政治决策提供信息的重要作用,否则“知理的民主”(informed democracy)无法实现。在具体的政治运作中,媒介也号称代表人民充任独立的第四势力。第三节 媒介批评:公众的责任? 媒介批评家 能够在公众当中产生影响的媒介批评家,主要来自新闻界和知识界。在新闻界,总有一些熟知新
10、闻操作而又不满于现状的从业者,他们或著书立说,或开设专栏,以一手的内部资料和辛辣的批评赢得众多的受众。 公共组织 组织也是一种媒介,作为个体的延伸完成个体所无法实现的目标。当大众传媒的力量越来越强大时,任何个体在其面前都显得弱小无力,只有借助组织的力量才能与之一搏。 公众媒介素养教育 几乎在每个时代,当新闻媒介面临品位低下等批评时总是会如此自我辩护:媒介并不乐意如此低俗,但是受众喜欢,媒介应该也必须满足受众的需求言下之意是,媒介的低俗应当归咎于受众的低俗,即所谓有什么样的受众就有什么样的媒介。第三章 协商规范美国媒介批评与新闻专业主义交互发展的历史第一节 专业主义:对抗商业主义 第二节 客观性
11、原则:专业范式的建构 第三节 社会责任论:规范的修补 第四节 公共新闻学:规范的补充 美国社会对新闻媒介的批评由来已久。但是,政党报刊时期的批评主要集中在新闻媒介的政治观点上,与其说是媒介批评,不如说是政治批评。真正针对媒介专业表现的批评,是在商业报刊出现以后,尤其是19世纪末的新式新闻业形成以后。第一节 专业主义:对抗商业主义 堪萨斯大学新闻系主任索普(Merle Thorpe)在1915年时总结了当时媒介批评的四个主题:(1)处理新闻时的严重疏忽;(2)为了某种利益而压制新闻;(3)与广告主同谋误导购买者;(4)通过黄色新闻诱导人们的反社会本能。 批评者的建议:捐赠基金报纸与政府管制 对于
12、媒介的煽情主义和商业主义,只有少数批评家提出了解决方案,其中创办理想报纸和政府管制成为当时讨论的两个焦点。 妥协与折中:新闻专业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专业主义逐渐成为这一时期讨论的中心。美国学者班宁(Banning,19981999)甚至认为,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专业化的希望早在19世纪中期即已出现。 弗莱克斯纳(Abraham Flexner)即归纳出专业的六个基本要素:(1)庞大而复杂的知识体系;(2)科学的理论基础以及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能力;(3)专业知识的应用;(4)专业训练与教育; (5)自我组织与自我管理;(6)利他主义精神。 专业管理模式之争 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美国,将新
13、闻业视为一种专业并按照专业的要求予以规范,越来越成为批评者的共识。这反映在专业期刊的创办以及在专业期刊和其他场合关于专业管理模式的讨论之中。 面对激烈的媒介批评,专业主义作为一种解决方案,在市场博弈与公共选择中,得到较大多数从业人员的认可,并很快被付诸实施。但是,后来被视为专业意识形态的客观性原则并非一开始就获得了认同,而是在批评与协商之中逐步明晰起来,成为新闻专业的核心理念。第二节 客观性原则:专业范式的建构 客观性理念的起源 客观性理念起源于何时尚无定论,有研究认为,早在19世纪中期即出现了客观报道的端倪。新闻史学家莫特(Frank Luther Mott)认为,客观性原则是从诸如普利策这
14、样的发行人中发展起来的。 客观性理念的完善 李普曼有关客观性的阐述实质上表明了客观性的理想主义性质,同时,也意味着客观性理想的脆弱性。被美国新闻业视为核心传统的客观性理念在批评中诞生,此后其自身也一直未能避免批评与挑战。 客观性理想的挑战 真正对客观性原则造成威胁的是20世纪50年代的麦卡锡事件和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新新闻学”(new journalism)。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充分利用媒介操作常规客观性程序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客观性意识形态批判 对客观性理念的批评,一直是新闻传播研究的中心议题之一。概括起来,批评的主要观点有以下三点:一是现实的新闻并不客观;二是新闻不可能客观;三是新闻没有
15、必要客观。 “责任”并非什么新名词,早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著作中就有提及,而在弥尔顿之后又不断有人重复。但是,将其作为一种理论、一种专业意识美国的新闻媒介批评形态提出,却是20世纪中叶以来的新发展,是社会各界对新闻媒介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的批评和要求,也是新闻专业主义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体现。 第三节 社会责任论:规范的修补 媒介批评与责任概念 彼德森在分析社会责任论产生的背景时,指出了四种推动力量:一是技术和工业革命改变了报刊的性质;二是各方面对报刊的尖锐批评;三是新的知识气候;四是报刊专业精神的增长(转引自施拉姆等,1980)。媒介批评与公共新闻学运动的兴起 公共新闻学是20世纪80年代末9
16、0年代初在美国新闻界兴起的一个社会运动,是新闻界面对社会批评和信任危机而提出的解决方案。它强调由公众而非新闻工作者来设置新闻报道的议程,对传统新闻规范形成了强烈挑战。第四节 公共新闻学:规范的补充 公共新闻学的社会与思想基础 公共新闻学的思想先驱:杜威虽然有人把杰弗逊、洛克和密尔看做是公共新闻学的思想根源,但对于大多数公共新闻学的支持者来说,杜威的思想才是公共新闻学的真正基础。 公共新闻学面临的批评与困境 公共新闻学运动本身在美国也变成了一个公众问题:一方面,它本身就是在有关媒介及其困境的公共对话中产生、发展的。新闻媒介进行了大量的实践,学者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而且,公民激进分子、社区建设者
17、、相关组织也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公共新闻学得到了有意识、有目的地推广,一些项目从头开始即有完整的记录,被制作成纪录片播放。 第四章 社会期待与拯救的想象美国新闻媒介的社会角色批评第一节 真实与幻象新闻媒介政治角色批评 第二节 艺术与娱乐新闻媒介社会文化角色批评第三节 诱惑与救赎反思媒介批评的神话 新闻报道是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真相?对于视真实为生命的新闻业而言,这个问题无异于刺向心脏的匕首。令美国新闻界难堪的是,人们对于新闻的真实性的现状甚为不满,常被指责为“自由主义偏见”或者是“保守主义大本营”。第一节 真实与幻象新闻媒介政治角色批评 美国新闻业的真实性标准 新闻媒介诞生之初,报纸的党派
18、偏见、恶作剧和歪曲事实等,都是媒介批评的目标。戈尔茨坦(Goldstein,1989)则将美国百年新闻媒介批评概括为五个方面,“新闻工作者及其偏见”名列第二。 幻象之一:政治偏见 由于新闻业在促进“知理的民主”过程中所担负的重要责任,新闻信息的真实、准确、客观、公正就有着格外重要的政治意义。因此,监视媒介的政治倾向、批评影响真实报道的意识形态偏见就成为媒介批评的首要任务。 政策调控 一些媒介批评家,甚至媒体人自己,认为美国媒介的“右倾风”与“公平原则”(the Fairness Doctrine)的废除有关。仅次于拉什林堡的广播脱口秀主持人汉尼迪也将美国广播节目的“右倾”盛行归功于里根政府时期
19、对新闻媒体的“松绑”政策。 政治环境变化 舒德森(Schudson,1995)认为,20世纪80年代,政治经济思潮的右倾以及诸如“媒介准确性”组织之类的右翼媒介批评组织的共同作用促使了媒介的右转。 新媒体应用 新媒体,尤其是互联网的应用,开辟了新的舆论空间,使得各种各样的意见、观点可以绕过传统媒介“把关人”的控制得到传播,甚至反过来进一步影响传统媒介的观点。 幻象之二:新闻倾向 美国新闻媒介批评以政治偏见为核心,这在美国著名政治传播学者班尼特看来是夸大其词且遮蔽了更重要的信息问题。 从真实与幻象的矛盾展开的批评,隐含了一个有关媒介的想当然的假设:媒介是传递信息的工具;只要新闻媒介以正确的方式运
20、作,就能够准确无误地传递事实。然而,越来越多的批评者反对这种媒介信息观。第二节 艺术与娱乐新闻媒介社会文化角色批评 文化大众化 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大众传播媒介面临的最大指责就是使文化大众化,而大众文化本身又是各类学术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 麦克唐纳的大众文化批评 麦克唐纳是最早明确提出“mass culture”并加以批判的理论家之一,在西方大众文化批评领域也有较大影响。 大众文化的社会基础:大众社会与日常生活 麦克唐纳没有像利维斯那样歌颂“少数人”,而是小心翼翼地区分了“大众”与“民间”,以期保护美国的民粹主义哲学。 甘斯的趣味文化 如果说麦克唐纳的大众文化批评反映了右翼的保守主义思想,甘斯以
21、 “通俗文化”取代“大众文化”概念而展开的批评则体现了左翼自由主义的倾向。每一种趣味文化都包括以下要素:(1)有关不同文化形式可取性(desirability)的价值;(2)文化形式本身(例如音乐、美术、文学、电影等);(3)表现这些文化形式的媒体(例如图书、报纸、唱片和电影);(4)不同文化偏好的政治价值或政策含义。 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 贝尔对于美国的社会形态和社会构成的深刻洞察为其文化批评建立了基础。 杰姆逊: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与贝尔的保守主义文化批评不同,杰姆逊(Fredric Jameson)从左派激进立场对后现代文化逻辑展开了分析与批评。 信息娱乐化 大众文化的批评者,虽然
22、大多将矛头直指大众传媒,但是在许多情况下批评的对象是现代艺术,或更确切地说,是媒介化的现代艺术,如后现代文化批评。 美国近现代报纸煽情主义的三次浪潮 1833年创刊的纽约太阳报被看做是开创了美国新闻业的新纪元,因为由它开始的便士报运动掀开了报纸大众化的新时代。 美国当代新闻媒介的煽色腥现象 与英国同行似有不同,美国的报纸并没有出现泾渭分明的严肃报纸和小报之分,有人认为这是因为美国的电视系统不像英国那样走公共路线,而是一开始就以商业原则运作,因此美国的电视承担了英国小报的娱乐功能。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未必全面。 无论是视媒介为信息渠道还是文化形式,无论是批评媒介内容不真实还 是不高雅,美国社会
23、对于新闻媒介的批评大多隐含了一个共同愿望:对于媒介救赎力量的期待以及救赎媒介自身的期待。第三节 诱惑与救赎反思媒介批评的神话 批评预设的批评 媒介批评是一种叙事。因此,研究媒介批评就不能像聆听故事一样,只足于知道故事中谁是好人谁是恶人、如何惩罚恶人拯救好人,而是首先要判断故事讲述者区分好坏的标准与意图。 批评者批评 将媒介批评视为叙事,批评者自身的心理、社会动因也成为检视的对象。对于一些批评话语反复出现的原因,有人用传播学的“第三者效果”加以解释;而有人则将批评话语和批评者的社会地位联系起来。 第五章 谁能决定新闻(一) 美国新闻生产的政治经济学批判 第一节 媒介政治经济学关注的主要问题第二节
24、 媒介垄断与唯利是图的社会政治后果 媒介的产权集中与寡头垄断 媒介的产权集中与寡头垄断始终是美国媒介政治经济学批判所关注的焦点之一。其中贝戈蒂克安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直关注美国媒介的垄断现象,其名著媒介垄断多次修订再版,而媒介垄断现象也随着时间的推移愈发严重。第一节 媒介政治经济学关注的主要问题 媒介的唯利是图与广告支配 媒介企业热衷于合并,源于媒介企业唯利是图的本性,而媒介联合所带来的巨额增益则是众多媒介企业乐此不疲的直接原因。 介全球化 上述媒介垄断的现象并非局限于美国国内,事实上,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部分,媒介行业伴随着产权合并与寡头垄断,在全球范围内拓展市场。 威胁民主 在美国新闻媒
25、介批评者看来,媒介垄断最为严重的后果是对于民主政治的威胁。这是一个老话题,早在20世纪初讨伐“报阀”的著述中即已出现。第二节 媒介垄断与唯利是图的社会政治后果 分裂社会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看到,媒介产权集中被认为对于民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为它消解了意见的自由市场、取消了多元的声音,制造了舆论一律。但是,有另外一种批评意见似乎与之相反。 侵蚀新闻 媒介的唯利是图,也直接影响了媒介的新闻生产过程及其产品,这同样被认为严重威胁了美国的民主政治和社会发展。第六章 谁能决定新闻(二) 美国新闻生产的社会组织网络分析 第一节 组织常规与限制第二节 新闻记者与新闻来源 所谓常规,是指“模式化的、常规化
26、的、重复进行的实践形式,媒介工作者运用这些形式从事其工作”(Shoemaker and Reese, 1996:105)。第一节 组织常规与限制 作为组织产品的新闻 社会组织的一般特征与要求 作为一种知识形态,新闻古已有之;但是,作为专门的职业和组织行为,新闻却是工业化之后的产物。 作为组织及其代表的“把关人” “把关人”对于说明新闻生产常规是一个非常形象的概念,生动地再现了新闻业所受限制及其所起作用。 新闻媒介组织的冲突与控制 将新闻视为一种组织产品,突出的是组织在新闻生产中的作用。如上所述,组织对于稳定和效率的追求,导致了新闻生产中诸多常规机制的形成。然而,即使有典型化、常规和社会化,新闻
27、组织与其他科层组织一样,也存在着大量的矛盾冲突,其中许多矛盾冲突直接围绕新闻生产而展开。 赫伯特甘斯(Gans, 1979)认为,没有单一或简单的因素可以解释新闻的产生,但如果一定要选出几种,那么在所有的因素中,新闻来源的因素最重要。第二节 新闻记者与新闻来源 新闻来源的偏向与依赖 所谓新闻来源偏向,指新闻记者在选择新闻来源时,系统地偏袒某些人物、团体或组织,而忽略其他人物、团体或组织。 新闻来源与能见度制造 新闻记者对于新闻来源的依赖并不必然导致偏向,只有当这种依赖与一定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的时候,系统的偏向才会产生。 新闻媒介与新闻来源的共生关系 上文主要分析了新闻媒介和记者对于新闻来源的依
28、赖及由此所造成的偏向,但这并非意味着新闻记者与新闻来源的关系就是依赖与被依赖、控制与被控制的关系。二者之间既合作又对抗、协商控制的共生关系。第七章 谁能决定新闻(三)美国新闻生产的文化批评 第一节 新闻价值与意识形态霸权第二节 作为文化形式的新闻:基本要素分析 新闻价值常常被新闻从业者视为一种神秘的自在之物,存在于事实当中,只需要记者编辑具备足够灵敏的“新闻嗅觉”,就能够发现这种价值。第一节 新闻价值与意识形态霸权 新闻的解释框架 托德吉特林在其名作全世界在观看中译本名为新左派运动的媒介镜像)一书中,详细描述了美国新闻媒介如何对待新左派运动,特别是如何对待20世纪60年代曾名噪一时的“学生争取
29、民主社会运动”,并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意识形态对于新闻生产的影响体现了文化霸权的作用。不过,舒德森曾经明确指出,新闻与意识形态有关,但不是意识形态;新闻与信息有关,但不是一种信息;新闻有可能成为一种社会势力,但不是直接的社会势力。第二节 作为文化形式的新闻:基本要素分析 新闻中的人物 人物对于新闻异常重要,它不仅影响了新闻的叙事模式,而且限定了新闻的内容。对于“何人”的文化考察,具体可以从下列问题入手:新闻报道哪些人?谁是新闻来源?新闻以何种方式呈现特定群体? 新闻中的事件 何为新闻?这是新闻记者们自以为熟知却令人生疑的问题。由于专业化程度不高,新闻业对于新闻标准并没有一个权威依据,从
30、业者的阐释也是五花八门,比如“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等经典表述最多只是一个比喻而已。 新闻中的时间 时效性是新闻报道的一项重要要求,对于时效性的追求已成为新闻竞争的一个主要内容,也在客观上使得新闻记者高度依赖新闻来源。 新闻中的地点 地点似乎是一个简单事实,直截了当、毫无趣味,有些记者马马虎虎地提及,有的干脆不加说明。但事实上,它并非看起来那样简单。记者通过地点有时回答“何因”,有时回答“何人”的问题。 新闻中的原因 新闻报道缺乏深度、很少将事件置于广阔的社会语境中加以解释,这是美国新闻业最常见也是最为人诟病的问题。但是,在卡瑞(Carey, 1986)看来,这种批评不免有些自以为是
31、。它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深度如何与何因很少存在于单篇新闻当中。第八章 对错之间媒介的 伦理道德批评第一节 多元的价值主张与冲突的伦理规范 第二节 新闻采集的伦理问题 第三节 新闻呈现的伦理问题 在美国的媒介批评中,有关媒介的社会角色和新闻生产的分析与批判,大多来自学界。如果说媒介社会角色的批评体现了学者们的社会关照和人文关怀,那么,新闻生产的批评则更多地显示了扎实的学术训练。 伦理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面对人生的各种选择,无数哲人先贤提出各自的解决方案。伦理学也是一门模棱两可的学科,拿起任何一本伦理学著作美国的新闻媒介批评我们都可以发现,其中充满了矛盾与冲突。第一节 多元的价值主张与冲突的伦理规
32、范 对立的道德观念 在美国的新闻实践中,伦理道德观念的矛盾和冲突沿着不同的焦点形成一系列的二元对立,比如个人与社会,动机与效果等。 多元的伦理准则 具体而言,指导美国新闻实践的伦理学准则十分复杂多样,约翰梅里尔(Merrill, 1996)曾经罗列出10余种伦理学规范,包括德性主义伦理学、文化相对主义伦理学、主观主义伦理学、宗教伦理学、自我主义伦理学、马基雅维利式伦理学、功利主义伦理学、绝对主义伦理学、唯信仰主义伦理学、情境主义伦理学、直觉主义伦理学、社会契约伦理学、存在主义伦理学,等等。 作为一项社会活动,新闻记者的采访过程涉及记者与采访对象的交往互动。在新闻生产批评的相关章节中,我们从政治
33、学、社会学层面探讨了新闻记者与新闻来源的关系,即新闻来源的控制或相互依赖。第二节 新闻采集的伦理问题 记者的承诺与特权 在美国的新闻伦理规范中,明确交代新闻来源是一项基本要求,比如,美国职业新闻工作者协会的伦理规范第一部分“追寻与报道真相”第三条:“尽可能交代新闻来源,公众有权全面了解新闻来源的可信度。” 与采访对象的利益瓜葛 在美国的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中,维护新闻工作的独立自主是一项重要责任。但是,这并非易事。 不择手段的采访 尽一切努力获得消息,是新闻记者的一项专业素质,但是为获取消息而不择手段,又常常成为公众批评媒介的一个重要内容。 冷酷无情 当面对采访对象时,记者除了需要考虑法律界限,还
34、经常需要平衡情感态度,甚至不得不考虑放弃采访,以表示最起码的同情与人道。否则,记者就会被指责为冷酷无情。 作为大众媒介,涉及面广、影响力大的特点使其可能造成的伤害也被放大,一个拼写错误、一次漫不经心的披露,都可能产生广泛的影响,不仅影响到报道对象,而且波及其亲友、社区,甚至所有受众。第三节 新闻呈现的伦理问题 造假与差错 对于报道失实、差错甚至是故意造假的批评源远流长,并且经常是媒介批评的一个主要内容。 人文关怀的缺失 还有一些情趣问题涉及同情和人文关怀,这里主要是指媒介如何呈现灾难或者普通人的缺陷。 隐私问题 新闻报道与个人隐私永远是一对矛盾,因为新闻报道的功能与价值在于公开,而个人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理由希望隐藏一些东西。第九章 建构权威美国新闻媒介批评的功能解读第一节 媒介批评:专业权威的建构策略 第二节 媒介批评:专业叙事的组织模式 美国新闻媒介的形象面临着严峻的考验。近20年来,公众对媒介的批评越来越激烈,新闻媒介的公信力越来越弱化。 新闻媒介批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四年度租赁合同-办公设备2篇
- 2024年产权保证及不动产抵押权益协议版B版
- 江南大学《法理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四年度版权质押合同著作权质权设立与行使3篇
- 2024年国际邮政快递服务合同
- 2024年吊车短期租赁标准协议稿版B版
- 佳木斯大学《成本会计》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保密协议范本汇编
- 暨南大学《大数据分析的Python基础》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济宁学院《歌曲伴奏与弹唱》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行桥、机耕桥施工方案
- 物理化学重要概念公式总结
- 蒂莉和高墙1PPT课件
- 特种设备作业人员作业种类与项目目录资料
- 二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全册
- Oracle数据库开发规范
- 《全面质量管理》学习心得(一)
- Drager呼吸机使用
- 七浦路商圈场调研
- 母子关系证明[共1页][共1页]
- 医院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培训班)管理规定(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