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中 语文 一年级 答司马谏议书(1)学习目标1、初步了解王安石生平及写作背景。2、仔细听读,校正字音,能够准确停顿,熟练朗读课文。3、通过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文章结构。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江西省)。他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仁宗嘉祐三年(1058)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改变宋朝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政策。神宗熙宁三年( 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在神宗的支持下,制定并推行新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司马光执政后尽废新法(除置将法外),王安石忧愤去世。因封荆国公,故称“王荆公”。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一、走进作者 王安石的诗文多
2、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但风格高峻。 主要作品有答司马谏议书伤仲永游褒禅山记等散文名篇;诗歌泊船瓜洲 登飞来峰等。有临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存世。 一、走进作者二、题目解析答 司马谏议 书“答”即“答复、回复”之意。“谏议”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司马光当时任谏议大夫。“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答司马谏议书”即“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三、写作背景北宋中期,社会矛盾尖锐。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实行变法,力图通过整军理财以求富国强兵。保守派代表人物当时任右谏议大夫的司马
3、光多次致书王安石,要求罢黜新法,恢复旧制。王安石读了司马光的第一封信,颇不高兴,出于礼节,只回了一封短信,没有就司马光的意见作实质性答复。司马光心有不甘,又写了第二封信,进一步阐明变法(青苗法)的不当之处,其意仍在说教。王安石接信后,又回了封信,就司马光第一封信作了较为具体的答复,这就是后来闻名于世的答司马谏议书。四、“政敌”与“诤友”司马光王安石和司马光,既是朋友又是政敌,两人的政治主张针锋相对,彼此都认为对方的执政方针荒谬至极。王安石大权在握,皇帝询问他对司马光的看法,王安石大加赞赏,称司马光为“国之栋梁”,对他的人品、能力、文学造诣都给了很高的评价。正因为如此,虽然司马光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4、,但是并没有因为大权旁落而陷入悲惨的境地,总而得以从容地“退江湖之远”,吟诗作赋,锦衣玉食。四、“政敌”与“诤友”神宗死后,司马光担任宰相。皇帝询问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时,司马光说:“王安石嫉恶如仇胸怀坦荡,忠心耿耿。”皇帝说了一句话“卿等皆君子也!”1086年,王安石去世。司马光预感到王安石身后,可能会遭受世俗的鄙薄和小人的凌辱。他立即抱病作书,告诉右相吕公著:“介甫文章节义,过人之处甚多.方矫其失,革其弊,不幸介甫谢世,反复之徒必诋毁百端,光意以谓朝廷宜优加厚礼,以振起浮薄之风 。”司马光对王安石的评价甚为怡当、王安石的文章在气势上常人所不能及,所发议论多带锋芒、无平庸之气。朝廷根据司马光
5、的建议,追赠王安石为太傅,赠谥号为“文”。五、课文朗读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ch)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chng)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五、课文朗读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见教者,以为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bng)也。某则以谓受命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朝廷,以授之于有司,不为(wi)侵官;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wi)生事;为(wi )天下理财,不为(wi)征利;辟(p )邪说,难(n n)壬(rn)人,不为
6、(wi)拒谏。至于怨诽( fi)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也。五、课文朗读 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x)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上乃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之,则众何为而不汹(xing)汹然?盘庚之迁,胥(x)怨者民也,非特朝廷士大夫而已;盘庚不为(wi)怨者故改其度(d),度(du)义而后动,是而不见悔故也。如君实责我以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五、课文朗读 无由会晤,不任区区向往之至。五、课文朗读 某启: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ch)相好之日久,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虽欲强聒,终必不
7、蒙见察,故略上报,不复一一自辨。重(chng)念蒙君实视遇厚,于反覆不宜卤莽,故今具道所以,冀君实或见恕也。六、结构梳理答司马谏议书一、交代写信的原因和目的二、驳斥谬论 分析原因三、书信常规的结尾驳 “侵官”驳 “生事”驳 “征利”驳 “拒谏”受命于人主议修于朝廷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为天下理财辟 邪 说难 壬 人1、熟读全文。2、完成第一课时作业。七、作业感谢大家2020.4 高中 语文 一年级 答司马谏议书(2)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的文言知识,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3、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 补
8、充:立论与驳论 立论:针对客观事物或问题,直接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阐明其理由,表明自己的态度就是立论。换一个角度来说,立论就是运用充分有力的证据从正面直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性的论证形式。 驳论:是通过驳斥敌对论点,证明它是错误的、荒谬的,从而证明自己观点正确性的一种论证方法。驳论可分为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三种。 第一段 某【作者在信稿上用来代替自己的名字】启:昨日蒙教【承蒙赐教。指接到司马光的来信】,窃以为与君实游处【同游共处,交往】相好之日久,而表转折议事每【常常】不合,所操【持】之术多异【不同】故也。虽欲强聒【强作解说。】,终必不蒙见察【谅解】,故略上报【古今异义:回信】,不复一一自辨【
9、“辨”同“辩”,辩解】。重【又】念蒙君实视遇【对待】厚,于在反覆【书信往来】不宜卤【卤:同“鲁”,鲁莽】莽,故今具道所以【.的原因】,冀【希望】君实或见【见: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怎么样】恕也。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 第一段译文 我的陈述:昨天承蒙来信赐教。我私下认为与您同游共处、交往相好时间已经很久了,可是讨论起事情常常意见不合,是因为(我们)所持的见解(治国之道,政治主张)有很大的不同的缘故。即使想强作解说,(可想到)终究一定不被(你)谅解,所以想简略地写此回信,不再一件一
10、桩地替自己辩解。又想到承蒙您很看重我,在书信往来中不应草率无礼。所以现在详细说明(我这样做)的原因,希望您或许会原谅我。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2阅读第一段,并说说本段的行文思路。文本探究 主要阐明写这封信的原因和目的。因为两人之间有分歧,所以写信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态度。本段出于礼貌,先叙酬答的话从初拟“不复一一自辨”,说到在书信往来中不应该草率粗疏,现在则要“具道所以”详细说明一下原因,由此转入正文。1.王安石在书信第一句表达了几层意思? 王安石在第一句写了三层意思:第一层“昨日
11、蒙教”是礼貌性套语;第二层提到与司马光“游处相好之日久”,感情色彩很浓,使司马光听了心里感到舒服;第三层急速转到“而议事每不合,所操之术多异故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直接点明二人政治上不投合的原因所在。这三层意思集中在一句话里显出高度的概括力,亮出了分歧的焦点所在。不伤感情,态度坦率。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第二段 盖儒者所争,尤【尤其,这里是“主要”的意思】在于名实【名义和实际】。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今君实所以【用来】见教者,以为侵官【侵犯职权】生事【滋生事端】征利【搜
12、刮钱财】、拒谏【拒绝进谏】,以因此致天下怨谤也。某则表转折,却以谓受命于从人主,议法度而修之于在朝廷,以把授之于有司,不为【算是】侵官;举【推行】先王之政,以来兴利【形容词作名词;有利的事业】除弊【形容词作名词;弊端,有害的事情】,不为生事;为替天下理财,不为征利;辟【排除,驳斥】邪说,难壬人【壬人: 指巧言谄媚、不行正道的人】,不为拒谏。至于怨诽之多,则这固本来前预先知其如此也。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第二段译文 原来读书人要争辩的,主要是名义和实际(是不是相符的问题)。名义和
13、实际明确了,那么天下的道理也就搞明白了。现在您用来指教我的,认为(我是)侵犯职权、滋生事端、搜刮钱财、拒绝进谏,致使天下人怨恨咒骂。我却认为:从皇帝(那里)接受旨意,在朝廷上讨论法令制度来修订它,(而后)把它交给主管官员去执行,不算是侵犯职权;推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令来振兴有利的事业,铲除弊端,不算是滋生事端;替国家理财,不算是搜刮钱财;驳斥谬论,批驳奸邪谄媚的人,不算是什么拒绝进谏。至于怨恨咒骂这么多,这本来是(我)预先知道会这样的。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2作者在第二段中,作者
14、主要批驳了司马光的什么观点?这样有什么好处?文本探究 观点:“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 好处:抓住要点、驳倒要点,司马光信中其他的细支末节也就不攻自破。言简意明,要言不烦,理足气盛,毫不枝蔓。1.第二段首句写“名实”之争有什么作用? 先提出一个双方均认可的道理,“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为下文“正名”提供了推理前提。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文本探究3.作者是如何针对司马光的观点一一进行批驳的? 司马光:王安石:侵官 生事 征利 拒谏天下怨谤难壬人辟邪说 为天下
15、理财以兴利除弊举先王之政授之于有司修之于朝廷受命于人主前知其如此怨诽之多,对强加给自己的罪名一一反驳,连用“不为”四个不容置疑的判断句,显示了王安石作为政治家、改革家的风度。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感谢大家2020.4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 高中 语文 一年级 答司马谏议书(3)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部编版高一语文下
16、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的文言知识,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2、能够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探究文章中所包含的信息。3、体会作者坚持改革,决不为流言俗议所动的决心。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 人习于苟且【得过且过】非一日,士大夫多以把不恤【顾念】国事、同俗自媚于众【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媚: 形容词用作动词,谄媚】为善【形容词作名词,好事】。上乃才欲变此,而某不量敌之众寡,欲出力助上以抗【对抗】之,则众何为为什么而不
17、汹汹【这里指反对新法的吵闹之声】然?盘庚之放在主谓之间,取独迁,胥怨【相怨。多指百姓对上的怨恨。胥: 互相】者民也,非特【不只是】朝廷士大而已。盘庚不为【因为】怨者故改其度【计划,主张】。度【考虑】义【合乎情理】而后动,是【认为正确】而不见可【值得】悔【后悔】故也。如君实责【责备】我以用、拿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来膏泽斯民【使老百姓得到幸福。膏泽: 名词作动词,给予好处】,则某知罪矣;如曰今日当【应当】一切不事【名词作动词,做】事【名词,事情】,守前所为【墨守以前的陈规旧法】而已,则非某之所敢知【领教,接受】。 无由【机缘, 机会】会晤【会面】,不任【不胜】区区【古义:诚心,情意诚挚:今义
18、:今常用作数量极少】向往之至【仰慕到了极点】。第三、四段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 人们习惯于得过且过,不是一天两天了。大小官员大多把不关心考虑国家大事、附和世俗讨好众人当作上策。皇上才想改变这种情况,而我不估量政敌的多少,想出力协助皇上来对抗他们,那么他们为什么会不声势汹汹?(当年) 盘庚迁都,怨恨的是老百姓,不只是朝廷里的官员罢了。盘庾不因为人们怎恨的缘故,就改变他的计划;考虑得合情合理之后才行动,认为正确就看不出有什么后悔的。如果你责备我在职的时间很久,不能帮助皇上有大的作为
19、,来使老百姓得到幸福,受到恩泽,那么我承认自己的罪过;如果说现在应当不做任何事情,只是墨守以前的陈规旧法罢了,(这)就不是我所敢于领教的了。 没有机会(和您)见面, (我对您)情意诚挚仰慕到了极点。第三、四段译文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2实施变法时,出现了怎样的情形?文本探究 天下“怨谤”; 众“汹汹然”。1.根据第三段概括,王安石为什么要进行这场变法? 人“习于苟且” 士大夫“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 皇帝“上乃于变此”他们认为是王安石在变法中,“侵官、生事、征利、拒谏”造成的
20、。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4第三段两个两个假设句(如君实责我;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有何作用?文本探究 两句内容上退中有进,前句看似在退,王安石说自己“错”在“在位久,未能助上大有为,以膏泽斯民”,实际上是认为自己改革还不够坚决,不够迅速,不够彻底,这也使后句的驳斥更显柔中有刚。3.作者使用“盘庚之迁”的用意是什么 意在说明“怨诽之多”并不是评定是非的唯一标准;只要确认自己做得对,就不会因为别人的毁谤而放弃推行新法;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会力排众议,坚持变法,表达了自己坚持变法的决心。
21、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文本探究5、作为“11世纪的改革家”。王安石在本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他非凡的政治胆略?(1 )至于怨诽之多,则固前知其如此”,改革前就已经将这种情况洞明于心,却敢于挑战,体现非凡的胆略。(2)“人习于苟且非一日,士大夫多以不恤国事、同俗自媚于众为善”,直斥当时苟且偷安,不思进取,墨守成规的现象,不回避,不妥协,不遮掩,体现一种直言不讳的勇气。(3)明知寡不敌众,却“欲出力助上以抗之”(4)在论辩中面对司马光这样的政敌,使用“何为而不汹汹然?”之类的强烈反诘语
22、气。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主旨归纳 全文论点是针对司马光认为新法“侵官,生事,征利,拒谏,以致天下怨谤也”的指责,指出“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名实已明,而天下之理得矣”,从而说明变法是正确的,司马光的攻击名实不符,全是谬论。文章逐条驳斥司马光的谬论,从而批驳了保守派不恤国事、墨守成规的弊端,表现出作者坚持改革、绝不为流言俗语所动的决心以及坚持变法的坚决态度。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部编版高一语文下册课件-15.2答司马谏议书 课件 (共39张PPT)写作特点 行文简洁,结构严谨。作为书信体议论文首要特点是行文简洁,结构严谨,没有枝蔓,全文除开头和结尾段用几句酬答的礼貌语言以外,紧紧扣住保守派的几个主要论点进行驳斥,只驳论点不涉及其他事情,结构非常严谨,驳斥时针对其要害,言简意明,使文章短小精悍。论证方法多样。本文的论证方式是驳论,批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知识产权前沿问题》课件
- 《支气管哮喘防治》课件
- 地理(河南)-【八省联考】河南、山西、陕西、内蒙古、四川、云南、宁夏、青海八省2025年高考综合改革适应性演练
- 《对标管理咨询》课件
-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2章《中国的自然环境》教案
- 小学数学二年级数学加减法练习题
- 一模阅卷语知作文评分说明南京市一模阅卷语知阅读评分细则
- 上杭一中届模拟试卷语文试题
- 宠物用品设计师职位概述
- 促进学生学业成绩提高的班级计划
- 车间现场安全培训内容课件参考
- 油藏工程-油藏物质平衡方法-1课件
- 三上书法《撇》教学课件
- 河北省廊坊市药品零售药店企业药房名单目录
- 超星尔雅学习通《三国志导读》章节测试(含答案)
- 简单的个人原因辞职报告(通用17篇)
- 交响曲欣赏-完整版PPT
- 公司软件销售管理制度
- micro810可编程控制器用户手册
- CVC导管维护技术评分标准
- 东风7C型(DF7C)内燃机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