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5蒸馏一、单选题1蒸馏是分离()混合物的单元操作。BA气体;B液体;C固体;D刚体。2蒸馏是利用各组分的()不同的特性实现分离的目的。CA溶解度;B等规度;C挥发度;D调和度。TOC o 1-5 h z3在二元混合液中,()的组分称为易挥发组分。AA沸点低;B沸点高;C沸点恒定;D沸点变化。4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低的组分称为()组分。CA可挥发;B不挥发;C易挥发;D难挥发。5在二元混合液中,()的组分称为难挥发组分。BA沸点低;B沸点高;C沸点恒定;D沸点变化。6在二元混合液中,沸点高的组分称为()组分。DA可挥发;B不挥发;C易挥发;D难挥发。7()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
2、件之一。AA液相回流;B进料;C侧线抽出;D产品提纯。8液相回流是保证()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BA吸收;B精馏;C传热;D过滤。9在()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CA冷凝器;B蒸发器;C再沸器;D换热器。10在再沸器中溶液()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CA部分冷凝;B全部冷凝;C部分气化;D全部气化。11在再沸器中溶液部分气化而产生(),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可少条件。DA上升物料;B上升组分;C上升产品;D上升蒸气。121314151617181920212223再沸器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
3、的()流。DA上升物料;B上升组分;C上升产品;D上升蒸气。()的作用是提供一定量的上升蒸气流。CA冷凝器;B蒸发器;C再沸器;D换热器。()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AA冷凝器;B蒸发器;C再沸器;D换热器。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BA塔顶气相;B塔顶液相;C塔底气相;D塔底液相。冷凝器的作用是提供塔顶液相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回流。BA气相;B液相;C固相;D混合相。在精馏塔中,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CA浮阀板;B喷射板;C加料板;D分离板。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AA精馏段;B提馏段;C进料段;D混合段。在精馏塔中,加料
4、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BA精馏段;B提馏段;C进料段;D混合段。在精馏塔中,加料板()的塔段称为精馏段。AA以上;B以下;C以外;D以内。在精馏塔中,加料板()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提馏段。BA以上;B以下;C以外;D以内。()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CA浮阀板;B喷射板;C理论板;D分离板。理论板是指离开这种板的()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DA气固两相;B液固两相;C气液固三相;D气液两相。24理论板是指()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A离开;B进入;C混合;D接触。A
5、25理论板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BA混合;B成平衡;C接触;D分离。26回流比的()值为全回流。AA上限;B下限;C平均;D混合。27回流比的上限值为()。CA内回流;B外回流;C全回流;D最小回流比。28回流比的()值为最小回流比。BA上限;B下限;C平均;D混合。29回流比的下限值为()。DA内回流;B外回流;C全回流;D最小回流比。30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100kmol/h,x=0.6,要求塔顶x不小于0.9,则塔顶最大产量为()。FDBA60kmol/h;B66.7kmol/h;C90kmol/h;D100kmol/h。二、填空题蒸馏是
6、分离()最常用的方法。液相混合物2蒸馏是利用溶液中各组分()的差异,使各组分得到分离。沸点3利用溶液中各组分沸点的差异而将其分离的操作称为()。蒸馏4溶液被加热到鼓起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称为()温度。泡点5气相混合物被冷却到有第一滴液滴析出时的温度称为()温度。露点6对于二元理想溶液,若轻组分含量越高,则泡点温度()。越低7对于二元理想溶液,若轻组分含量(),则泡点温度越低。越高8对于二元理想溶液,若重组分含量越高,则泡点温度()。越高9对于二元理想溶液,若重组分含量(),则泡点温度越低。越低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对于二元理想溶液
7、,a大,说明该物系()。容易分离对于二元理想溶液,相对挥发度大,说明该物系()。容易分离对于二元理想溶液,x-y图上的平衡曲线离对角线越近,说明该物系()。不容易分离在相同的外压及温度下,沸点越低的物质其饱和蒸气压()。越高在相同的外压及温度下,沸点越低的物质()挥发。容易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和塔底上升蒸气。塔顶液相回流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蒸气。塔顶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回流和塔底上升蒸气。液相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和塔底上升蒸气。回流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蒸气完成一
8、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上升蒸气。塔底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蒸气。上升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液相回流和塔底上升()。蒸气为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在()设置冷凝器。塔顶为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在塔顶设置()。冷凝器为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在()设置再沸器。塔底为完成精馏操作,需要在塔底设置()。再沸器设计一精馏塔时,回流比选的大,则塔板数()。少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的上限称为()。全回流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的下限称为()。最小回流比精馏操作中,全回流时塔顶的产品量()。为零精馏操作中,再沸器相当于一块()板。理论板32用逐板计算法求理论板层数时,
9、用一次()方程就计算出一层理论板。相平衡33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时,()代表一层理论板。一个梯级34精馏操作中,当q=0.6时,表示进料中的()含量为60%。液相35对于正在操作中的精馏塔,若加大操作回流比,则塔顶产品浓度会()。提高三、简答1简述简单蒸馏与精馏的区别。简单蒸馏是一次部分气化与部分冷凝,而精馏则是多次部分气化与部分冷凝。2完成一个精馏操作需要哪两个必要条件?需要塔顶液相回流与塔底上升的蒸气。3精馏塔的塔顶和塔底为什么要分别设置冷凝器和再沸器?冷凝器提供液相产品与液相回流,再沸器提供塔内上升的蒸气。4设计一精馏塔时,回流比选取的大小对塔板数有何影响?回流比越大,达到要求的分离精度
10、所需要的塔板数越少。5精馏操作中,回流比的上、下限各是什么情况?上限是全回流,下限是最小回流比。6精馏操作中,在下限操作时,能否达到所要求的分离精度?为什么?不能,若要达到所要求的分离精度需要有无穷多块理论板,实际上是不可能的。7精馏操作中,在上限操作时对实际生产有无意义?一般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在上限操作时,产品量为零,对实际生产无意义,一般在科研、装置开工期间或紧急停工时采用8什么是理论板?理论板是指离开这种板的气液两相相互成平衡,而且塔板上的液相组成也可视为均匀的。9为什么再沸器相当于一块理论板?在再沸器中,物料又一次部分气化,气液两相达到平衡,与理论板的效果相同。10用逐板计算法求理论板
11、层数时,为什么用一次相平衡方程就计算出一层理论板?使用一次相平衡方程,就意味着物料达到一次气液平衡,就相当于越过一块理论板。11用图解法求理论板层数时,为什么一个梯级代表一层理论板?每一个梯级与平衡线相交一次,表示汽、液两相达到一次平衡,因此代表一层理论板。12对于正在操作中的精馏塔,若改变其操作回流比,对塔顶产品浓度会有何影响?回流比越大,塔顶产品浓度越高。13设计一精馏塔时,进料量对塔板层数有无影响?为什么?进料量对塔板层数无影响,影响塔板层数的因素主要有进料和产品的浓度、进料热状况以及回流比。14用q代表进料热状况,说明q=0,q=1,0q1时的意义。q=0表示饱和气相进料,q=1表示饱
12、和液相进料,0q1表示气液混合进料。15塔板的作用是什么?塔板的作用是提供气液接触的场所。四、计算1.苯和甲苯在92C时的饱和蒸气压分别为143.73kN/m2和57.6kN/m2。求:苯的摩尔分率为0.4,甲苯的摩尔分率为0.6的混合液在92C时各组分的平衡分压、系统压力及平衡蒸气组成。此溶液可视为理想溶液。解:由拉乌尔定律P=143.73X0.4=57.492kN/m2,P=57.6X0.6=34.56kN/m2AB系统压力P=P+P=57.492+34.56=92.052kN/m2AB平衡蒸气组成Y=P/P=57.492/92.052=0.625,Y=P/P=34.56/92.052=0
13、.375AABB将含24%(摩尔百分数,下同)易挥发组分的某液体混合物送入一连续精馏塔中。要求馏出液含95%易挥发组分,釜液含3%易挥发组分。送至冷凝器的蒸气量为850kmol/h,流入精馏塔的回流液为670kmol/h。求:每小时能获得多少kmol的馏出液?回流比为多少?(3)塔底产品量?解:(1)V=L+D,D=V-L=850-670=180kmol/h(2)R=L/D=670/180=3.72F=D+W,FX=DX+WXFDW即F=180+W,0.24F=0.95X180+(F-180)X0.03解得F=788.6kmol/h,W=788.6-180=608.6kmol/h每小时将150
14、00kg含苯40%(质量%,下同)和甲苯60%的溶液在连续精馏塔中进行分离,要求釜残液中含苯不高于2%,塔顶馏出液中苯的回收率为97.1%。求馏出液和釜残液的流量和组成,以摩尔流量和摩尔流率表示。(苯的分子量为78,甲苯的分子量为92)40门心解:进料组成X-=0.44r40/7B+60/92釜残液组成原料液的平均分子量M=0.44X78+0.56X92=85.8kg/kmolF进料量F=15000/85.8=175kmol/h由题意Dx/Fx=0.971DF所以Dx=0.971X175X0.44D(a)全塔总物料衡算为D+W=175(b)全塔苯的衡算为Dx+0.0235W=175X0.44D
15、(c)联立式a、b、c,解得W=95kmol/hD=80kmol/hx=0.935D4在连续精馏塔中分离由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所组成的混合液。已知原料液流量F为4000kg/h,组成x为0.3(二硫化碳的质量分率,下同)。若要求釜液组成x不大于0.05,馏出液中二硫化碳的回收率Fw为88%,求馏出液的流量和组成,分别以摩尔流量和摩尔流率表示。(二硫化碳的分子量为76,四氯化碳的分子量为154)解:进料组成釜残液组成原料液的平均分子量M=0.4648X76+0.5352X154=F117.75kg/kmol进料量F=4000/117.75=33.97kmol/h由题意Dx/Fx=0.88DF所以D
16、x=0.88X33.97X0.4648D(a)全塔总物料衡算为D+W=33.97(b)全塔苯的衡算为Dx+0.0964W=33.97X0.4648D(c)联立式a、b、c,解得W=19.65kmol/hD=14.32kmol/hx=0.97(摩尔分率)D5氯仿(CHCl)和四氯化碳(CCl)的混合物在一连续精馏塔中分离。馏出液中氯仿的浓度为0.9534(摩尔分率),馏出液流量为50kmol/h,平均相对挥发度比=1.6,回流比R=2。求:(1)塔顶第二块塔板上升的气相组成;(2)精馏段各板上升蒸气量V及下降液体量L(以kmol/h表示)。氯仿与四氯化碳混合液可认为是理想溶液。解:(1)由题知,
17、y=x=0.95,R=21D由相平衡方程,得即由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则(2)V=L+D,L/D=R,V=(R+1)DV=3X50=150kmol/h,L=2X50=100kmol/h6连续精馏塔,泡点进料。已知操作线方程如下:精馏段y=0.8x+0.172提馏段y=1.3x-0.018求原料液、馏出液、釜液组成及回流比。R1解:由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卩皑=市显十wnD,得R=4;,得x=0.86D将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与对角线方程y=x联立解得x=0.06,艮卩x=0.06w将两操作线方程联立解得x=0.38因是泡点进料,q=1,q线垂直,两操作线交点的横坐标即是进料浓度,x=0.38F7某连续精馏操作中
18、,已知操作线方程为:精馏段:y=0.723x+0.263提馏段:y=1.25x-0.0187若原料液于露点温度下进入精馏塔中,求原料液、馏出液和釜残液的组成及回流比。解:由精馏段操作线方程,得R=2.61;,得x=0.95D将提馏段操作线方程与对角线方程y=x联立解得x=0.07,即卩x=0.07w将两操作线方程联立7=0.723x-bO.263y=1.25-O.O1S7解得x=535y=65因是露点进料,q=0,q线水平,两操作线交点的纵坐标即是进料浓度,x=0.65F8用一连续精馏塔分离由组分A、B所组成的理想混合液。原料液中含A0.44,馏出液中含A0.957(以上均为摩尔分率)。已知溶液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2.5,最小回流比为1.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地热能利用项目场地调研服务费用协议
- 口腔门诊护士规划方案
- 体育素养面试题及答案
- 温州瑞南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报告表
- 精装修公寓水电费分摊管理服务合同
- 公寓销售外包方案
- 资质工作考核方案
- 化工厂吊装方案
- 涂装安全考试题及答案
- 平邑幼教面试题及答案
- 军人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 新成立传媒公司策划方案
- 全麻术后病人的护理
-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质量评价标准(2024年)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厨房显示系统(KDS)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高考湖北卷物理真题(解析版)
- 专题:任务型阅读30篇 中考英语高分提升之最 新题速递第三辑(答案+解析)
- 中国隐身材料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2025年浙江省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官方标准答案及解析)
- 译林版(2024)七年级下册英语期末复习综合练习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