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畜禽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唐中林课件_第1页
我国畜禽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唐中林课件_第2页
我国畜禽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唐中林课件_第3页
我国畜禽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唐中林课件_第4页
我国畜禽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唐中林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畜禽养殖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李 奎 博士/教授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2013-10-24内容摘要一. 我国肉产品生产和消费现状二. 我国畜禽养殖行业发展现状三. 我国畜禽养殖行业未来展望一.我国肉产品生产和消费现状我国肉类生产现状我国是肉类生产第一大国,国际肉类组织公布,中国畜禽肉类生产量约占世界生产总量的29%,连续21年居世界第一。其中猪肉(占47%)、羊肉(28%)产量居第一位,禽肉(17%)位居第二,牛肉(10%)居第三。我国肉类的供给对世界肉类市场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肉类生产现状我国是世界上肉类生产消费第一大国,2010年我国的猪肉产量占到世界肉产量的47%的,是我

2、国主要消费的肉类品种。我国肉类生产现状1985-2010年,猪、牛、羊和禽肉产量分别上涨了2.5、16.5、5.8和10.0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1、12.1、8.0和10.5。1996-2010年,禽肉年均增长速度最快,达到4.9%,其次是牛肉3.2%、羊肉2.3%、猪肉2.2%。我国各项肉类产量和增长状况,2010年我国肉类生产总量已接近8000万吨,其中猪肉产量达到5000万吨。我国肉类生产现状我国肉类生产结构一直维持以生猪生产为主的格局。1978年后,我国草食畜牧业得到大规模的发展,禽肉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快速发展,肉类生产逐渐由一元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经过多年的调整,肉类产品结构

3、有所变化,肉类生产逐步向蛋白质含量高而耗粮低的品种转移。猪肉所占比重显著下降,其他产品比重上升。我国肉类生产结构 与世界肉类生产结构相比,我国禽肉和牛肉生产比重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猪肉生产水平高出世界平均水平27个百分点,羊肉生产水平基本一致。说明我国的肉类生产结构正趋于合理化。我国肉类生产结构我国肉类生产结构逐年变化图,牛羊肉和禽肉在肉类生产中的比例逐渐增加。我国肉类生产结构我国肉类消费现状根据CHNS居民肉类消费调查,2009年全国人均消费量106.6克/日,其中猪肉71.2克、其他畜肉(主要以牛、羊肉为主)8.3克、禽肉(鸡、鸭、鹅等)22.4克,动物内脏(猪肝、鸡心等)4.7克。年均消

4、费肉类49.6公斤,其中猪肉34.7公斤,牛羊肉4公斤,禽肉10.9公斤。我国肉类消费现状我国各项肉类人均消费量,猪肉是我国居民目前的主要消费肉种。禽肉的消费水平在稳步提升。我国肉类消费现状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随着我国政府对于节粮型畜禽养殖的鼓励和扶持,猪肉在全国肉类总产量中所占的比例日渐下降,猪肉比重日渐下降,猪肉消费由1989年的74.8%下降到2009年的66.8%,下降了8个百分点。我国肉类消费结构逐渐发生变化,猪肉在肉制品消费中的比例逐渐降低。我国肉类消费现状80年代至今,猪肉在我国肉产品结构中所占比重逐渐降低,牛羊肉所占比例逐步升高。但猪肉仍然是我国国民主要的肉制品消费。我

5、国肉类消费结构我国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肉类消费量和消费水平有很大的不同,总体来看,四类社区人均肉类消费量比较,城市郊区县城农村。我国肉类消费结构我国肉制品生产和消费现状图:中国农村和城镇居民各项食物消费人均占有量我国肉类消费现状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我国城镇居民之间的肉类消费水平差距在逐渐缩小。 就畜产品而言,中国肉类产量能够保持自给,且净出口量占到国内消费量的 1-3。2012年中国仍进口猪肉大约60万吨,这一进口量在全球780万吨的猪肉贸易总量下显得十分巨大。 近年来,由于中国三聚氰胺事件的爆发以及牛奶和乳制品加工部门的结构调整,奶制品的进口也大幅增加。我国肉制品生产和消费现状中国畜

6、禽产品基本达到自给水平我国肉制品生产和消费现状二.我国畜禽行业发展现状我国畜禽行业发展现状2010年,我国的猪肉出栏量占到世界总存栏量的49%,牛羊的出栏量也占到了世界总存栏量的比例偏低。我国畜禽行业发展现状2010年,我国的猪肉出栏量占到世界总出栏量的一半左右,羊的出栏量也占到了世界总出栏量的30%左右。我国畜禽行业发展现状我国生猪生产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 1949-1970年代末)我国养猪业恢复时期,养猪生产是农民的一种家庭副业,目的是为了积肥与肉食品自给,养猪业的主体形式是千家万户的分散型养猪。第二阶段( 7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我国养猪业快速发展时期,养猪生产已开始由传统分散型向现代集

7、约型转变,规模化猪场已成为发展趋势,但传统养猪仍占很大比例。 我国生猪生产的发展历程第三阶段(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我国养猪集约化、 现代化、 标准化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农业产业结 构的调整, 养猪业已成为我国农牧业的一项支柱产业。1) 养猪设施现代化2) 养猪工艺流程化3) 养猪饲料系列化4) 养猪育种配套化5) 养猪生产体系化猪肉市场已于国际接轨国内猪肉市场已与国际市场接轨,但是大米、牛肉、鸡肉市场尚未实现一体化。牛肉和鸡肉的贸易量较小,占国内产量的比重不足1%。注:图中数据为1995年1月-2012年12月的月度价格数据。国内价格来源于农业部的批发市场价格,国际价格来源于FAO的主要生产国

8、价格我国生猪行业现状2013年7月份生猪存栏量达到4.68亿头。能繁母猪存栏量为5076万头我国生猪行业现状2010年,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为38公斤,在过去10年内增长了13%。 中国养猪业概况及特点-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 数据来源:农业部/中国畜牧业协会我国生猪行业现状我国生猪行业现状我国生猪行业现状我国生猪出栏率逐年升高,由1996年的113.6%到2008年的131.8 %,2006年的出栏率最高,达146.3%,但与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段距离,仍低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139.7%),与世界先进水平相距甚远(德国,205.7%)。中国生猪养殖主要集中于沿江沿海,分布于长江沿

9、线、华北、沿海以及部份粮食主产区。其中,长江流域占42.61%、华北区22.5%、东南沿海16.84%2008年,全国出栏猪2000万至5000万头以上的有12个省,猪肉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中国养猪业现状-区域布局 数据来源:农业部 / 中国畜牧业协会我国生猪行业现状中国养猪业概况及特点-规模养殖的发展 数据来源:农业部我国生猪行业现状35规模化养猪的人工成本、生猪能耗和原材料消耗远远低于散养户。2008年规模养猪场育肥1头生猪的平均周期为139天,比散养户缩短30天。与规模化养猪相比,散养模式下生猪日增重较慢、饲养周期较长。我国生猪行业现状我国生猪行业现状中国生猪胴体接近英国生猪

10、胴体,但与美国等一些养猪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我国生猪产业主要问题技术力量弱, 生产水平低 。疫病复杂,兽医防控薄弱。猪肉质量下降,安全有待规范。品种利用不合理 ,保种需要加强。规模养猪比例较低,生产需要规范。环境污染突出,粪污需要治理。我国生猪产业发展趋势一.规模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竞争速度加快。农户散养比例下降,规模化养猪比例上升。预测2020年后,规模化养猪比例有望上升到70%比例。由农户养猪主导的大起大落的养猪市场经济将转为较为平缓的由工厂化主导的养猪市场,将使养猪业稳定、健康发展。我国生猪产业发展趋势二.布局发生重大变化。过去通过传统的饲料产业的发展带动生猪产业发展的状态,已经调整为

11、南方呈现下降趋势,产业企业加速在东北布局的新局势三.生猪产业链在拓展。饲料企业拓展到养殖、屠宰、食品等,产业链在不断拉长。我国生猪产业发展趋势四. 养猪的品种优质化,地方猪种的优势逐步显现。外来优良品种将逐渐取代地方品种,并向着外三元和专门化品系发展,向外来杂交组合结合中国优秀地方猪血液,改善肉质和繁殖性能,向着优质高产的风味肉方向发展。我国地方猪种具有:繁殖力高、肉质好、耐粗饲等特点,是培育新品种和配套系的良好素材。地方猪逐渐形成的品牌意识荣昌猪:成了川菜“回锅肉”的最佳首选,“荣昌猪比荣昌人有名”。丹东黑猪:丹东市种畜场首创让猪快乐的“康乐福利”养猪法。莱芜猪:“中国华北第一猪”,具有繁殖

12、力高、肉质好、耐粗抗病、杂交优势明显等特点。培育出1个专门化新品种 鲁莱黑猪,2个优质肉猪配套系 欧得莱猪配套系、鲁农1号猪配套系。莱芜猪在省内外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品牌效应,每千克猪肉达到120元,是普通肉猪的6倍。推动我国生猪产业发展主要措施扶持龙头企业 ,推进产业化进程 加强种猪选育,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立和完善科学的饲养管理体系切实抓好种猪防疫及安全生产 生产安全、卫生的优质猪肉产品我国肉牛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放宽了牛的屠宰政策,实行自由购销,促进了肉牛市场的建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肉类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加快了肉牛产业的发展壮大。当前牛肉已成为我国居民消费的第三大肉

13、类食品,仅次于猪肉和禽肉。我国肉牛发展现状 我国的肉牛产业在短时期内实现了从传统的以役为主向肉用为主的商品生产方式的根本性转变,肉牛的产出的地域也出现了由牧区向农区的重大转移。在肉牛生产上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存栏量、 出栏量和出栏率增长较快。我国肉牛发展现状1980年初牛的存栏量为 7 134.6 万 t,出栏量为 332 万头, 出栏率仅为 4.7%。到 2008 年年初我国牛的存栏量已经达到 10594.8 万头,出栏量为 4 446.1 万头, 出栏率为 42.0%,分别比 1980 年增长了 1.5 倍,13.4 倍和 9.4 倍。我国肉牛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牛肉进出口量都比较少,牛肉

14、的人均占有量基本上与人均消费量相当,我国牛肉的产量由 1985 年的46.7万吨,增长到 2008 年的 613.2万吨, 增长了13倍.我国肉牛发展现状我国牛产品进出口数量变化趋势图,2008 年出口牛产品 3.67 万 吨,其中,鲜冷冻牛肉和加工牛肉占 95%以上。 年进口数量为3.29万吨, 其中牛杂碎的进口占了 40%左右。(1) 牛肉选育改良缺乏科学规划和统一部署,牛肉良种覆盖率低,个体贡献率不高。我国有着丰富的黄牛资源,黄牛的分布从南至北,有东到西极为广泛,形成了蒙古牛,华北牛以及华南牛带。但是由于其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不十分理想,我国并没有对其进行规范而系统的改良或保护其品种。而从

15、70年代起,我国先后到国外引进了海优特,安格斯,肉短角,夏洛来,利木赞等肉用品种,但这些品种的覆盖率不高。我国肉牛生产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2)基母牛群缺乏保护措施,“杀青弑母”现象较为严重2006年以来,由于肉牛市场价格一路上升,带动力育肥牛市场价格的上涨,而由于母牛育肥期短肉质差而价格低,部分厂家因牛源紧张而将屠刀挥向母牛。(3)产业组织化体系不健全,肉牛生产的整体水平和效益偏低,根据 2008年中国畜牧年鉴,我国肉牛散养户(10 头以下)的牛出栏量占总出栏量的60%左右,养殖规模在10-49 头的饲养户出栏牛数量占总出栏量的22.35%,100 头以上的养殖者肉牛出栏所占比例不到18%。我

16、国肉牛生产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4)城乡居民的饮食结构和消费水平有待提高,加之肉牛品质,分级标准,追溯体系等方面的不足,优质优价的市场基础尚未形成。(5)肉牛供应总量不足,人均只有量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且中低档牛肉居多,高档牛肉所占比重不足5%,仍需从国外大量进口。(6)肉牛企业普遍起点不高,产业与金融资本缺乏结合点,市场拉动作用还没有上升为产业发展的主导动力。我国肉牛生产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趋势良种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方式不断转变,规模化养殖逐渐成为主体。优势区域布局正在形成,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 增值环节分配将更为均衡。纵观我国近些年肉牛产业的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的增加带来

17、的肉牛需求增加是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因此,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目前我国人均的肉牛消费水平都说明了我国肉牛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我国奶牛行业现状奶业是节粮、高效、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能够很好的改善居民膳食结构。2010年,全国奶牛存栏1260万头,牛奶产量3575万吨,分别比2006年增加17.9%和11.9%。然而我国60%的奶牛由存栏20头以下的小规模户饲养,和现代化的乳品加工业很不匹配。我国奶牛行业现状中国奶业从1998年到2010年经历了高速发展的10多年,快速发展中积累了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奶牛养殖规模小、养殖分散、管理水平低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改善,因此,加快奶牛养殖规模化进程

18、已经成为业界的共识。我国奶牛行业现状我国奶牛行业现状2011年,我国奶牛存栏数达到1440万头,奶类产量达到3827万吨,其中牛奶产量占到奶牛产量的95%以上,乳制品产量也有较大的提升。我国奶牛行业现状以1980年为比较基数,中国奶牛单产在1980年至2000年的20年间徘徊,2000年后持续提高。10年提高了0.63倍。我国奶牛行业现状但和奶牛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奶牛单产量偏低,韩国和美国的奶牛单产是是我国的3.51倍和3.33倍。差距仍然较大。我国肉羊行业现状2004-2008 年我国羊的存栏数大致呈逐年减少趋势,山羊和绵羊存栏总数减少了2341.1 万只,年平均负增长率为 1.67% 。

19、山羊、绵羊存栏数的减少趋势和羊总数减少趋势基本一致,年平均负增长率分别是1.36%和3.70%。我国肉羊行业现状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具名的羊肉消费量基本稳定,农村消费量有所提高,但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人均羊肉消费水平整体偏低。因此羊肉市场进步空间依然很大。我国肉羊行业现状我国肉羊行业现状专用肉羊品种缺乏、良种化程度低饲草缺乏 经营方式粗效、科学饲养水平低规模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滞后、产业化程度不高,龙头与基地相脱节。肉羊产业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使我国肉羊生产存在安全隐患国家的禁牧政策与养殖户利益之间的冲突我国肉鸡行业现状 中国年人均鸡肉消费量也从1984年1.03kg发展到2007年的8.

20、7kg,增长了8倍,鸡肉在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肉类消费品。2008年中国鸡肉生产占总肉类产量的17.2%,比1984年的6.2% 提高了11个百分点。数据来源:FAO网站和2009年中欧家禽高峰论坛我国人均鸡肉消费量还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增长潜力巨大。 我国肉鸡行业现状白羽肉鸡五大主产省:山东;辽宁;吉林;河南;河北;合计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63。根据农业部统计我国肉鸡行业现状我国肉鸡行业现状我国的鸡肉总产量由1984年的135.8万吨增长到2007年的1062万吨,并以每年5%10%的速度持续增长,这使得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鸡肉生产国。 1997-2009中国商品肉鸡饲养量,2009年

21、我国的肉鸡饲养量已经超过34亿只。 我国肉鸡行业现状虽然我国养鸡产业持续发展,鸡肉产量提升很快,但仍然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出口数目仍远远小于进口的数目,肉鸡业发展任重道远。国产鸡肉量出口量进口量进出口量差表观消费量人均消费量每日人均人口吨吨吨吨吨公斤/年/人克/年/人亿19966,184,000 303,985 308,124 -4,139 6,188,139 5.06 13.85 12.2419977,294,265 303,264 205,237 98,027 7,196,238 5.82 15.95 12.3619988,004,721 285,899 191,934 93,965

22、7,910,756 6.34 17.37 12.4819998,218,721 315,069 760,112 -445,043 8,663,764 6.89 18.87 12.5820009,075,861 372,681 799,741 -427,060 9,502,921 7.50 20.55 12.6720019,118,974 359,966 646,363 -286,397 9,405,371 7.37 20.19 12.7620029,324,373 286,996 498,703 -211,707 9,536,080 7.42 20.33 12.8520039,077,909

23、234,907 565,083 -330,176 9,408,085 7.28 19.95 12.9220049,944,620 98,534 180,737 -82,203 10,026,823 7.71 21.13 13200510,196,501 331,524 475,418 -143,894 10,340,395 7.91 21.66 13.08200610,350,000 223,248 578,180 -354,932 10,704,932 8.14 22.30 13.15200711,291,000 231,446 785,673 -554,227 11,845,227 8.9

24、7 24.57 13.21200811,840,000 157,569 799,480 -641,911 12,481,911 9.40 25.75 13.28200912,100,000 158,615 731,989 -573,374 12,673,374 9.49 26.01 13.35我国肉鸡行业现状1996-2005年世界主要肉类生产国肉类产量数据来源:FAO鸡肉产量的增长是世界性的、长期的大趋势低成本扩张Low-cost expansion生产性能低Low performance鸡舍条件差Poor conditions sheds 效益差Less production我国肉鸡行业现

25、状我国蛋鸡产业现状2011年禽蛋产量2811万吨,按85估算鸡蛋产量约2389万吨。另据FAO统计,2010年中国鸡蛋产量已达2383万吨,约为美国产量的44倍,印度的7倍,占世界总产量近40。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总结(一)畜产品产能大,需求增长放缓;(二)供求基本平衡,某些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三)畜产品产量总体保持增长,未来发展需要结构性调整;我国畜牧业发展现状总结(四)规模化程度提高,对配合饲料依赖性强;(五)养猪生产大量使用非常规饲料;(六)家禽生产几乎全部使用配合饲料,对饲料原粮的价格和供应量波动非常敏感。我国畜禽行业存在的问题一. 我国畜牧业的资金投入依旧不足 畜产品良种繁育的基础设

26、施总体薄弱,而且对外国的优良品种的依赖性依旧很高。二. 疫病问题日益突出 重大动物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疫病风险大,对人们消费畜产品的信心影响较大,进而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发展。而整个动物防疫体系建设还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威胁着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畜禽行业存在的问题三. 畜牧业生产方式仍然落后目前国内散养农户比重较大,饲养水平低,没有预防意识。从近来发生的动物疫病看,大多发生在小规模的散养户,而规模化养殖场和养殖小区发病机率较低。四. 我国畜产品流通的“绿色通道”还没有完全建立 畜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1)应该从国家的政策抓起,加大对畜牧业的扶持力度,让畜牧业在农业发展道路上发挥

27、巨大的作用,推广培育优良品种,加大对畜牧业的资金投入,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方式、管理理念以及产品质量。(2)应该大力的推进升级我国的动物疾病的防治体系建设,避免流行性的动物疾病对我国畜牧业造成打击。畜牧业发展问题的解决对策(3)推广畜牧业养殖方式的转变,以适度养殖的理念为主,加快畜牧业的规模化,专业化的建设步伐,有效地利用高科技畜牧养殖手段,使畜产品的质量及产量更加完善。(4)努力建设及完善我国畜产品的“绿色通道”,扩大出口,使畜牧业的经济效益更进一步,激发农民对养殖畜产品的热情,带动我国畜牧业的整体发展。三.我国畜禽养殖行业展望2012年畜牧业发展情况及特点肉类总产量:8384万吨,比上年增长5

28、.4%。猪肉产量:5335万吨,增长5.6%;牛肉产量:662万吨,增长2.3%;羊肉产量:401万吨,增长2.0%;禽肉产量:1823万吨,增长6.7%。2012年畜牧业发展情况及特点禽蛋产量:2861万吨,增长1.8%。牛奶产量:3744万吨,增长2.3%。水产品产量:5906万吨,增长5.4%。未来我国肉制品生产展望经合组织-粮农组织预计,为应对快速增长的需求,2022年,中国肉类的总产量将达到9300万吨,未来十年年均增长率为1.5%,低于前十年平均2.3%的增速。未来我国肉制品生产展望预计猪肉产量年均增长1.6%,家禽和羊肉的产量将分别年均增长1.9%和0.5%。牛肉年均增长1.7%

29、。但是肉价高涨抑制了消费的增长,每一种肉类的增长速度都比过去十年慢。在肉类总产量中,按胴体重计算,猪肉所占比重仍然是最高的,为65%;其次是禽肉,为23%;牛肉为8%,羊肉为5%。未来肉类产量 猪肉继续占主导未来我国肉制品生产展望我国未来各种肉类产量推算未来我国肉制品生产展望中国猪肉生产和消费的发展目标发展的目标可以定为保持目前的人均猪肉消费量,即每年增长0.5%的产量,约合25-30万吨猪肉,其中国产猪肉20万吨,净进口猪肉10万吨。 中国鸡肉生产和消费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的发展的目标人均鸡肉每日消费量达到50克(一两鸡肉)中国鸡蛋生产和消费的发展目标 保持人均鸡蛋消费量,稳定在50克/日/人; 着力提高单产水平和种鸡生产水平; 鸡蛋消费结构中,蛋制品和土鸡蛋的比例将增加。我国肉制品消费展望 2010年,中国人均猪肉消费量为38公斤,在过去10年内增长了13%。预计未来十年,猪肉消费量仍将保持上升趋势,年均增长率为1.6%。在未来十年,中国生猪存栏量将增加到5.5亿头,对周边城市环境造成很大压力。我国肉制品消费展望按胴体重计算,肉类消费总量每年将增加1.6%,低于过去十年2.5%的年均增长率。人均肉类消费每年增加7公斤。猪肉占未来十年新增肉类消费比重的66%,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