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PPT精选课件_第1页
普通心理学-PPT精选课件_第2页
普通心理学-PPT精选课件_第3页
普通心理学-PPT精选课件_第4页
普通心理学-PPT精选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普通心理学隋光远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7/19/20221普通心理学主要内容普通心理学学科概述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认识过程意识和注意需要和动机情绪、情感和意志能力和人格7/19/20222第一章 绪论 普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人的心理的本质 心理学发展的简单历史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7/19/20223一、 普心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心理学概述 普通心理学的内容7/19/20224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普通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最基础的学科。普通心理学所总结出来的规律对心理学各个分支的研究都具有指导

2、的意义。7/19/20225普通心理学的内容 认知 情绪和意志 需要和动机 能力和人格7/19/20226二、 人的心理的本质 1、心理是脑的功能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是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4、心理学是界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或叫边缘学科 7/19/20227三、 心理学发展的简单历史科学心理学的建立 :1879学派的纷争 构造心理学派 行为主义学派 格式塔心理学派 机能主义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 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取向 人本主义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 7/19/20228四、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研究心理学的原则 客观性原则 辨证发展原则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心理学的研

3、究方法 观察法 调查法 个案法实验法 7/19/20229第二章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巴甫洛夫学说简介 7/19/202210一、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功能神经元及其功能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7/19/202211神经元及其功能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功能单位和营养单位。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神经元具有接受刺激(信息)、传递信息和整合信息的功能。 7/19/202212外周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神经系统就是由遍布全身的神经组成的。外周神经系统是联系感觉输入和运动输出的神经机构

4、,它包括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的躯体神经系统及自主神经系统。脑神经有12对 脊神经有31对 7/19/202213中枢神经系统及其功能 大量的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称作神经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脊髓和大脑。脊髓脑干 间脑 小脑 7/19/202214大脑皮层的结构与功能 大脑由左右两个半球组成,以沟和裂为界线,可把大脑皮层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四个部分。大脑皮层的不同区域有不同的机能。大脑大致可分为3个机能区,即皮层感觉区、皮层运动区和皮层联合区。皮层感觉区又分为视觉区(枕叶后端)、听觉区(颞叶的颞上回)和躯体感觉区(顶叶的中央后回)。皮层运动区位于额叶的中央前回。皮层联合区是不直接与感觉过程和

5、运动过程相联系,而是起着联络、综合作用的结构和机能系统,它在大脑皮层中执行着高级的心理功能。7/19/202215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 大脑两半球的解剖结构基本上是对称的,但其功能又是不对称的,这种不对称性叫做“单侧化”。大脑两半球的分工和生活中用手的习惯有关。 7/19/202216二、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组成。它受自主神经系统支配,各腺体之间又有互相支配的关系。 7/19/202217三、 巴甫洛夫学说简介基本概念兴奋和抑制 反射、反射弧和反馈 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 动力定型 7/19/202218第三章

6、 认识过程 感觉 知觉 记忆 思维、言语及想象7/19/202219第三章 感觉一、感觉及其种类 二、感受性及感觉阈限三、感觉现象四、视觉 五、听觉 六、其它感觉 7/19/202220一、感觉及其种类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按照刺激的来源可把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是由外部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皮肤感觉又包括触觉、温觉、冷觉和痛觉);内部感觉是由身体内部来的刺激所引起的感觉,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机体觉(机体觉又叫内脏感觉,它包括饿、胀、渴、窒息、恶心、便意、性和疼感觉)。7/19/202221二、

7、感受性及感觉阈限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受性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二者成反比,阈限值低感受性高,阈限值高感受性低。 韦伯定律:II=K。I是差别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就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叫韦伯常数,或者叫韦伯分数。 费希纳定律:心理量和刺激的物理量的对数成正比,即刺激的强度按对数级数增长,它所引起的心理的强度却只按算术级数在增长,这就是费希纳定律 。7/19/202222三、感觉现象1、感觉适应2、感觉后象 3、感觉对比 4、联觉 7/19/202223四、视觉视觉的适宜刺激 视觉器官 颜色视觉 7/19/202224视觉器官

8、眼球是一个透明的球体,外界光线从瞳孔通过前房,再通过玻璃体射到视网膜上。视网膜是一个由视觉神经细胞组成的薄膜,分为三层,最外边一层是视细胞层。视细胞层上有两种视觉神经细胞:锥体细胞和杆体细胞。 7/19/202225五、听觉听觉的适宜刺激 听觉器官 听觉的特性 7/19/202226听觉的适宜刺激 20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是听觉的适宜刺激,我们把这个范围的空气振动叫声波。比20赫兹小的次声,以及比20000赫兹大的超声人们都听不到。7/19/202227听觉器官 听觉器官由耳廓、外耳道和内耳组成。内耳中的科蒂氏器官是听觉神经细胞集中的地方。空气的振动传到科蒂氏器官,刺激了科蒂氏器官里的纤毛

9、,引起神经冲动。神经冲动沿听神经传至大脑皮层颞叶的颞上回,引起听觉。7/19/202228听觉的特性 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性质。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振幅越大声音越响;音色是由声波的波形决定的。 7/19/202229六、其它感觉嗅觉 味觉 皮肤感觉 平衡觉 运动觉 内脏感觉 痛觉 7/19/202230第四章 知觉一、知觉的定义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三、知觉的种类 7/19/202231一、知觉的定义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7/19/202232二、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 选择性 恒常性 理解性 7/19/202

10、233三、知觉的种类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 3、运动知觉 4、错觉 7/19/202234第五章 记忆 一、记忆及记忆过程 二、表象 三、三个记忆系统 7/19/202235一、记忆及记忆过程1、什么是记忆 2、记忆的种类 3、记忆过程 7/19/202236记忆的种类记忆按其内容可分为:形象记忆:对感知过的事物形象的记忆情景记忆:对亲身经历过的事件的记忆情绪记忆:对自己体验过的情绪和情感的记忆、语义记忆:又叫语词逻辑记忆,即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动作记忆:对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动作技能的记忆7/19/202237记忆过程 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知识经验在

11、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叫回忆;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但在它重现时却能有一种熟悉感,并能确认是自己接触过的材料,这个过程叫再认。识记是记忆的开始,是保持和回忆的前提;保持是识记和回忆之间的中间环节;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 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的现象叫遗忘。 7/19/202238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都可以以映象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在一定条件下,这种映象又可以从大脑中提取出来,这个过程就是记忆。7/19/202239遗忘曲线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示保持量与间隔时

12、间关系呈负加速型的曲线,。 7/19/202240二、表象什么是表象 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可叫表象。表象的作用 表象既具有直观形象性,又具有一定的概括性。 7/19/202241三、三个记忆系统 认知心理学把记忆看作是人脑对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过程,并按信息的编码、储存和提取的方式的不同,以及信息储存时间长短的不同,将记忆分作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系统。 7/19/202242第六章 思维、言语及想象一、思维二、语言和言语三、想象7/19/202243一、思维思维的定义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思维的种类 概念的形成 问题解

13、决的思维过程 7/19/202244思维的定义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7/19/202245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 1、分析与综合: 2、抽象与概括: 3、比较与分类:7/19/202246思维的种类 根据思维的形态,可以把思维分为: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形象思维: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的思维过程 抽象思维: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 按照探索问题答案的方向的不同,可将思维分为: 辐合思维: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 发散思维:沿着不同的方向探索问题答案的思维 按照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可把思维分为 再造性思

14、维:用已知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 创造性思维:用独创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思维7/19/202247概念的形成 1、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2、概念形成是指个体学会某个概念的过程。3、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 7/19/202248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问题解决就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用认知心理学的术语来说,问题解决就是在问题空间中进行搜索,以便从问题的初始状态达到目标状态的思维过程。 7/19/202249二、语言和言语语言与言语 言语活动的形式:外部言语、内部言语 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言语

15、运动中枢 言语听觉中枢 视觉性言语中枢 书写性言语中枢 7/19/202250语言与言语 语言是以语音或文字为物质外壳,以词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语言又是人们用以思维和交际的工具。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语言是社会现象,言语则是人的心理活动的过程。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7/19/202251三、想象 想象是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想象的种类 无意想象: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例子。幻觉是在异常精神状态下产生的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有意想象又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幻想是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并指向未来的想象。7/19/202252第七章

16、 意识一、意识概述 二、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7/19/202253一、意识概述 意识是在觉醒状态下的觉知,它既包括对外界事物的觉知,也包括对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既涉及觉知时刻的各种直接经验,也包括我们对这些内容和自身行为的评价。 意识的形态可以分为不同的层次和水平,因为从无意识到意识是一个连续体。而且一般的意识形态也会转化为其他的形态,如睡眠、梦和幻觉等。 潜意识和无意识 潜意识是指在当前并没有意识到的信息,但它却保持在记忆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把它从记忆中提取出来。 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指个体没有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心理过程。 7/19/202254二、几种不同的意识状态 1、睡眠:根据

17、脑电波的变化,可以将睡眠分为4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大约要经过90分钟左右。此后便进入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这一阶段波消失,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脑电波出现,眼球开始快速上下左右移动,梦境开始出现。2、梦: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实验证明,如果对快速眼动的睡眠进行剥夺,即只要发生快速眼动的现象就把睡眠者叫醒,几天内就可使被实验者记忆力下降,情绪低沉,进而会影响到健康。弗洛伊德用精神分析的观点来解释梦,他认为梦是压抑到潜意识里的冲动或愿望的反映。 7/19/202255第八章 注意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不是一种心理过程,而只是伴随着心理活动的一种状态。 注意可分为不

18、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和随意后注意。 注意的特征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分配 7/19/202256第九章 需要和动机需要动机7/19/202257一、需要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需要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需要的种类:自然需要和社会需要 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需要层次理论7/19/202258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1968年提出了他的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可把人的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生理需要:人对食物、空气、水、性和休息的需要; 安全的需要:人对生命

19、财产的安全、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人要求与他人建立情感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的需要,隶属于某一群体并在群体中享有地位的需求; 尊重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尊重,这种需要得到满足会使人体验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增强他的信心。这种需要得不到满足会使人产生自卑和失去信心; 自我实现的需要:人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层次的需要,但各人达到自我实现的途径和方式可以是各不相同的。7/19/202259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Once our lower-level needs are

20、 met, we are prompted to satisfyour higher-level needs.7/19/202260二、 动机 动机是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一种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内部的动力。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除需要之外,内驱力、诱因和情绪也都可激发活动的动机。 动机的种类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原始动机和习得动机 有意识的动机和无意识的动机 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 7/19/202261第十章 情绪、情感和意志 情绪和情感概述 情绪理论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其两极性 情绪情感的种类 意志 7/19/202262一、 情绪和情感概述一、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21、二、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三、情绪和情感的功能 7/19/202263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外界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 1、情绪和情感是以人的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它反映的是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的关系。 2、情绪和情感是主体的一种主观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内心的体验。 3、情绪和情感有其外部表现形式,即人的表情。表情包括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语表情。表情既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又有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 4、情绪和情感会引起一定的生理上的变化。7/19/202264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情绪指的是感情反映的过程,也就是

22、脑的活动过程。情绪这一概念既可以用于人类,也可用于动物。情感则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如对祖国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对美的欣赏,对丑的厌恶等。所以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即感情的体验和感受。和情绪相比,情感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7/19/202265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 动机功能 组织功能 信号功能 7/19/202266二、 情绪理论 情绪的外周理论 (美)詹姆斯(丹)兰格强调情绪与机体变化的关系,强调植物性神经系统在情绪发生中的作用 情绪的丘脑理论 (美)坎农 激发情绪的刺激由丘脑进行加工,丘脑所产生的神经冲动向上传至大脑皮层,引起情绪的主观体验;向下传

23、至交感神经系统,引起机体的生理变化 情绪的认知理论 (美)沙赫特任何一种情绪的产生,都是由外界环境刺激、机体的生理变化和对外界环境刺激的认识过程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而认知过程又起着决定的作用。 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汤姆金斯伊扎德 汤姆金斯直接把情绪看作是动机。伊扎德进一步指出,情绪的主观成分,即体验就是起动机作用心理机构,各种情绪体验是驱动有机体采取行动的动机力量。情绪的分化是生命进化过程的产物,只有情绪的分化,才使得情绪具有了多种多样的适应功能,也只有这样情绪在生存和适应中才起到了核心的作用。7/19/202267三、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及其两极性 情绪情感变化的维度是指对情绪情感所固有的特

24、征的度量,这种度量可以从情绪情感的动力性、激动度、强度和紧张度这几方面来进行。而每一种特征的变化都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也就是说,每一种特征都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状态,这就是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7/19/202268四、 情绪情感的种类情绪的种类 从情绪的内容来分:基本情绪和复合情绪 从情绪的状态来分:心境、激情和应激情感的种类道德感 美感 理智感 7/19/202269第二节 意志 什么是意志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 意志的品质 7/19/202270一、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为,并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7/19/202271二、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准备阶

25、段: 1、双趋式冲突; 2、双避式冲突: 3、趋避式冲突: 4、双重趋避式冲突: 执行阶段: 7/19/202272三、意志的品质 意志的自觉性 意志的果断性 意志的坚韧性 意志的自制性 7/19/202273第十一章 能力一、能力概述 二、能力结构理论 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7/19/202274一、能力概述 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理特征。 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和概括;技能是通过练习而获得和巩固下来的完成活动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但和知识、技能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能力的分

26、类 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把能力分作为能力、才能和天才 按能力的构造可把能力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可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按创造程度划分可把能力分为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7/19/202275二、能力结构理论 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论 塞斯顿的群因素理论 吉尔福特的智力结构理论 7/19/202276三、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有高低的差异,但就全人类来说,能力的个体差异呈正态分布。 能力类型的差异:不同的人在能力的不同方面上所表现出来的差异也是很大的,这包括感知觉能力、想象力,以及特殊能力方面的明显差

27、异。 能力发展早晚上的差异 :7/19/202277四、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遗传的因素:指的是一个人的素质或叫天赋。环境和教育的因素: 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的可能的范围或限度,而环境则决定了在遗传所决定的范围内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 7/19/202278第十二章 人格一、人格概述二、气质三、性格 四、人格理论 7/19/202279 二、气质 气质是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气质相当于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脾气、秉性或性情。 气质类型学说 体液说(希波克拉特 ) 体型说 (克雷奇米尔) 血型说 (古川竹二 )激素说 (伯曼 ) 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学说(见

28、下表):1、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2、高级神经活动类型 :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3、气质的特性:感受性和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情绪的兴奋性、指向性。4、气质类型的外在表现: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5、如何看待气质类型 (1) 气质的稳定性与可塑性。 (2)气质类型没有好坏之分。 (3)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能影响工作的效率。 (4)气质类型影响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和对环境的适应。 (5)气质类型能影响健康。 7/19/202280一、人格概述 人格是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性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