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篇章教材巩固主题一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试题0_第1页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篇章教材巩固主题一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试题0_第2页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篇章教材巩固主题一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试题0_第3页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篇章教材巩固主题一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试题0_第4页
2018年中考历史总复习第一篇章教材巩固主题一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试题0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题一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考点梳理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迄今为止,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远古人类是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距今约7020万年的是北京人,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还保留猿的某些特征,制造和使用打制石器,北京人能够使用天然火。化石是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依据。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河姆渡聚落距今约7000年)位于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村;种植水稻,使用磨制石器,居住干栏式建筑。半坡聚落距今约6000年)位于黄河流域的陕西西安半坡村;种植粟,使用磨制石器和彩陶,居住半穴式建筑;这两个聚落反映的是农耕文化,经济来源主要靠农业,过着定居

2、生活。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3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黄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神农氏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创始人,成就:农业、医药、陶器、集市;黄帝(轩辕氏)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衣裳。黄帝之后,尧、舜、禹(治水英雄)成为黄河流域的首领。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叫禅让制。传说与史实:被考古资料证明的即是史实,否则仍是传说。4简述夏朝建立的史实,知道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一夏朝,启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从此王位世袭制袭制代替了禅让制。5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

3、主要内容。王朝起止时间夏朝前2070前1600商朝前1600前1046西周前1046前771开国君禹商汤周武王亡国君夏桀商纣王周幽王事件启,王位世袭制,家天下殷商、甲骨文、司母戊鼎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西周分封制背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内容:周天子授予诸侯土地和人民(授民授疆土)诸侯义务:治国、朝见、纳贡、服兵役分封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奴隶封国:齐、鲁、晋、燕、宋、吴作用: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6知道春秋争霸和战国七雄的史实。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周平王东迁洛邑,周王室权力一落千丈,诸侯崛起。春

4、秋五霸: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尊王攘夷、葵丘会盟)、晋文公(退避三舍)、楚庄王(问鼎中原)宋襄公、奏穆公。战国七雄:齐、楚、燕、秦、韩、赵、魏朝秦暮楚7通过商鞅变法等史实,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商鞅变法:战国时期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背景:战国时期,铁器、牛耕技术的推广,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指导思想:法家思想;目的:富国强兵;性质:地主阶级改革;商鞅变法内容:富国:1、承认土地私有2、奖励生产强兵:奖励军功。加强中央集权:1、编制户口,加强刑罚。2、推行县制。3、统一度量衡。作用: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为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启示: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8以司母戊鼎

5、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我国最大的青铜器:商朝司母戊鼎。夏商西周被称作青铜时代。9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我国最早的文字:商朝甲骨文,尚书:惟殷先人,有典有册。记载祭祀、田猎、征战、天象。汉字演变:(商朝)甲骨文(周朝)金文(秦朝)小篆隶书(竹木简)纸(东汉蔡伦)10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大变革的春秋战国时期:出现诸子百家、百家争鸣的局面,是先秦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学派儒家人物孔子儒家孟子法家韩非子道家老子道家庄子墨家墨子思想仁和礼仁政、民贵君轻以法治国、中央集权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节俭、兼爱、非攻孔子:春秋末期鲁国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6、。论语孔子的核心思想:仁和礼,为政以德,以礼治国。孔子教育思想:有教无类。因材施教。11以都江堰、编钟等为例,体会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在四川岷江修建都江堰,使成都平原变成天府之国。评价都江堰: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是伟大的生态工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丨音乐:曾侯乙编钟。战国时期出土于湖北随州,表明两千多年前我国音乐已达到很高水平线索导引直击中考1.下列图片符合北京人生活特征的是()A半地穴房屋B打制石器C稻谷D彩陶器(2.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师教学用书2016年第1版)中写到:“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

7、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材料说明北京人()会制造石器会种植粟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BCD3.居住在右图所示房屋的原始居民,属于()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聚落D河姆渡聚落4.某同学绘制了一幅我国原始居民生活场景的想象图,下列内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相符的是()生活在黄河流域种植水稻住干栏式房子挖井饮水ABCD5.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平的生产工具是()A打制石器B磨制石器C铁农具D曲辕犁6.考古学家在西安附近的原始农耕村落遗址中发现大量的粟粒,据此,该处原始居民可能()A种植

8、粮食作物B制造陶器C发明舟车D铸造青铜器7.央视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2时节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加工工艺。假设该剧组想拍摄有关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你认为最符合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8.在北京人、山顶洞人的择洞而居到半坡、河姆渡人的建造房屋过定居生活,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人们居住条件改变中起决定因素的是()A生产工具的改进B种植技术的发展C建筑技术的进步D饲养水平的提高9.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9、”其中,“选贤与能”指的足我国古代的什么制度?()A分封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宗法制10.传说4000多年前,炎帝、黄帝结盟打败蚩尤,后来又与九黎族经过长期发展融合,形成了华夏族。后为尊奉的华夏族祖先是()A炎帝、尧B炎帝、黄帝C黄帝、尧D尧、舜11.他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他治理洪水,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结束了中国原始社会的部落联盟状态,创造了奴隶制国家,他还划定中国版图为九州,这里的“他”是指()A黄帝B舜C禹D启12.传说禹治理水患三过家门而不入,最终治水成功,深得众望。舜年老后,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传给了禹。这一传说反映的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科举制、13.

10、古代中国的“天子”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所封之地称为“诸侯国”“封国”或“藩国”等。这种政治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14.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如: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等。从这些成语中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哪一时代特点?()A奴隶制开始形成B封建制开始确立C生产力飞速发展D诸侯兼并争霸不断”15.“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16.史记:“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宗室国君家族)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列入家族名册)。”材料反映的是()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文景之治D北魏孝文帝改革17.据

11、史记载,商鞅治秦,集小都、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商鞅此举()A促进军事力量的强大B加强了对地方的管辖C保护了世袭贵族的利益D加大了地方长官的权力18.秦孝公即位时,秦国“兵弱”,而商鞍变法后,秦国人“勇于公战”。这是因为商缺变法()A奖励农耕B按军功授爵位C推行县制D抑制商业贸易19.“东流不尽秦时水,润泽天府两千年”,这幅对联赞美的是我国古代哪一项著名工程?()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赵州桥20.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斗星)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的思想家是()A老子B孔子C韩非子D庄子高效提能创新是推动国家强盛和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技术创新】材

12、料一(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那时是应用何种农业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在春秋战国时期引发了怎样的社会变革?【制度创新】,材料二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七年级中国历史(2)材料二反映了哪一事件?最能反映该事件性质的内容是什么?(3)材料二事件在行政制度方面的创新措施是什么?【教育创新】材料三2015年10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英国期间,在伦敦出席了全英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年会开幕式,并与安德鲁王子共同为全球第1000所孔子课堂奥特利尔中学孔子课堂揭牌。(4)材料三现象的出现是因为孔子在哪一领域的

13、突出贡献?在办学上孔子有什么创新?【思想创新】材料四学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代表人物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5)材料四反映了战国时期学术思想方面的何种局面?这种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6)诸子百家学说中哪些积极的东西仍值得现代社会吸收与利用?主题一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直击中考1-5BACBB6-10ACCCB11-15CABDA16-20BBBAB高效提能【解析】本题以创新为主题考查学生识图和分析材料回答问题的能力。第(1)题在审题时注意关键信息“农业耕作方式”并识读材料一,从而正确回答第一问;在此基础上回答第二问。第(2)题通过识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回答第一问;第二问审题时注意抓住关键词“性质”,根据商鞅变法是地主阶级性质的改革,从而做出正确回答。第(3)题在审题时注意抓住“行政制度”这一关键词,可知这一创新是“推行县制”。提取材料三的有效信息“孔子课堂”,可以回答第(4)题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第二问。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回答第(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