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检测题(训练时间:60分钟,赋分:60分)一、积累与运用:(18分)1.默写:(5分)鸟向檐上飞, 。(山中杂诗吴均) ,弹琴复长啸。(竹里馆王维)峨眉山月半轮秋 , 。(峨眉山月歌李白)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李白) 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岑参)2.下列加点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磐石(pn) 含蓄(x) 白皙(x) 钦佩不已(qn) B.荒漻(mi) 筹划(chu) 赫然(h) 兀兀穷年(w) C.彷徨(png) 暑名(sh) 深邃 (su) 迥乎不同(jing) D.涉猎(sh) 迭起(di) 彭湃(bi) 义愤填膺(yn
2、g)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A.为了避免今后再发生类似错误,我们应当吸取教训,努力改进工作. B.老战友来拜访他十分激动. C.他现在学习成绩还不错,但要考上大学,要看他以后能不能改进学习方法.D.古往今来,青青翠竹吸引了无数诗人和画家,竹画成为我国诗画的传统题材,象征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性格,不卑不亢的气概.4.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好一个安塞腰鼓 !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沉醉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 , 使人叹为观止。 B. 托尔斯泰的作品不会放过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 ,同样也能全面关注社会变革的现实。 C.十六岁是人生的花季 , 我们正在走进五彩
3、缤纷、朝气蓬勃的青春花季。 D. 好的书需要多读 ,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 , 每读一次都会让你觉得开卷有益。 5.下列说法中与课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2分)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选自人民日报,作者臧克家,是我国现代著名诗人,主要作品有烙印桔红等。B.贝多芬是德国作曲家、钢琴家,也是世界著名的音乐家,其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C.莫泊桑在着力刻画四位著名作家形象时,插入一些抒情和议论,其作用是让渎者更深刻地认识四位作家,有助于提示人物的性格特征。D.孙权劝学节选自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迁编的资治通鉴。6.下列各项中标语符合语境,使用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2分)A.某县政府门前标
4、语:热烈祝贺我县被列入国家级贫困县。 B.饭店门口标语:室内不准吸烟,严禁随地吐痰。C.八宝山烈士陵园门口标语:经济要发展,人口降下来。D.幼儿园门口标语:一切为了孩子,为了一切孩子,为了孩子一切。7.给下列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不超过 25个字。(3分)据新浪网2014年 4月12日消息,中国出境旅游交易会在此间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以近1亿人次的出境游客和1020亿美元的境外消费,出境游人数和购买力均跃居世界第一。中国出境旅游交易会项目总监马特汤姆逊在第十届中国出境旅游交易会上说,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数据,2013年中国以近1亿人次出境旅游,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境客源市场。同时,中国也以境外旅游
5、消费1020亿美元,超过美国和德国,成为世界第一。 二、文言文阅读理解:(13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8.解释加点的词。(4分)(1)孰若孤?( ) (2)治经为博士邪( )(3)即更刮目相待( ) (4)及鲁肃过寻阳 ( )9.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诗书礼易春
6、秋。 B.当涂:应当糊涂;涂,糊涂。 C.涉猎:浏览群书,不作深入研究。 D.见事:认清事情,识别事势。10.解释文中出现的成语。(1分) 11.翻译下列各句。(4分)(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12.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2分) 三、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答题:(15分)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
7、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宣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
8、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13请用“|”给上面文字划分为两层,并概括层意。(3分) 第一层_ 第二层_ 14.选文一、二两段起什么作用? (1分) 15.概括选文所写的三件事。(每件不超过8个字) (3分) 16.“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这句话表明了闻一多先生 的精神。(用
9、一成语填写) (1分)17.文善于用典型的语言和神态表现人物性格,请从选文中选出相应的语句。(2分)语言: 神态: 18.最后一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9.对于是先言后行还是先行后言,你是如何看的?对于言和行最重要的一点是什么?(2分)_ _ 四、课外阅读:(15分)点燃一个冬天 山村的冬天就是来得早,寒气在十月刚过就开着队伍铺天盖地地卷过来。村里的人似乎都有些怕了,早上八点还没有多少人起床。只有几根玉米杆子被寒气冻得瑟瑟地颤抖。孙老师和自己的女人却早早地起床了。 “瘟天,又是下雨。”女人没好气地骂着,“一连倒了这么多天,天上的水也该倒得差不多了。” 孙老师笑了笑。大块大块的谋早就堆在
10、了操场的角落。孙老师说:“生火吧,我已经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了。” 女人望天,叹气。“瘟天!”女人又咧咧地骂。走路的时候一步比一步用力,只差把地踏出一个坑。女人用了几块木炭放在了煤的中央,然后嗤地划了根火柴。“瘟天,还下雨,我们这冬天就无法过了。”女人说。 孙老师知道,女人说的是煤。这点煤是女人用背篓一块一块背回来的,女人背煤背得很辛苦。女人想用这些煤度过这个冬天。孙老师不说话,他听见了孩子们的脚路着水的声音。这声音渐行渐近。孙老师就想起他们沾满黄泥的裤腿,露出脚趾的胶鞋,贴着脸皮的头发和准备钻进嘴里的鼻涕孙老师说:“但愿这是最后一个雨天。” 这时孩子们来了。整整齐齐的叫了一声老师好。孙老师喂喂
11、的应着,说放下书包,快来烤烤,烤干身上我们马上上课。【A】学生们就如一群鱼儿一样游在那堆火旁边,一边伸出湿漉漉的裤腿和鞋,一边在雾气里说着谁早上没等谁,谁昨天放学后看见了孙老师做什么了。孙老师笑着招呼,都来烤烤,别冻着了。 女人在一边默默地看着。半晌,女人说,我有事先走了,你们慢慢烤。女人挎着背篓慢慢地被雾帘遮住。远处渐渐的有了狗叫或者一两声鸟儿的私语。 下午放学了,雾还没怎么散。孙老师和孩子们挥手,不断说着再见。孙老师说:“天黑得早,早点回。住远一点的,要走两个多小时呢。”孩子们点头。 看孩子们走远,女人放下背篓。背篓里是满满的一背姜干柴。 “哟,原来你是在弄柴,有了柴我们不就没事了吗?”
12、女人给了孙老师一个白眼。女人说:“你早早地就把学生放回家了,人家还不是在路上贪玩?” “谁说的?他们可都是听话的孩子,放学就回家了呀。”孙老师说。 “你不相信?我今天上山遇到了一个家长,他说你们怎么老留学生的课呀。可我们放学很早的。你想想,学生们是不是没听话?枉你还那么热心。”女人愤愤地说。 女人说完,就看见孙老师已经出了学校的门,脚步把寒气撞得哗啦哗啦响。 傍晚的时候,女人做好了饭菜。孙老师才回来。回来的时候抱了一大捆干柴。 “看到啥了?”女人问。 孙老师放下柴火,说:“看见了。他们在路上的一个草坪里玩。我批评了他们几句,放学是得早点回家。” 女人说:“你看你。唉。”女人摇摇头,想说什么,但
13、没说出来。 这天晚上,寒风又把村庄哗哗破破摇了一个晚上。女人和孙老师在床上翻来翻去。女人说:“听见没有,下雪了。”孙老师说:“听见了,下就下吸。” “可我们没有煤了,准备着冻死?” “我们不是有干柴吗?怕什么呢。” “那点干柴能维持多久?” 孙老师翻了翻身:“能维持多久就多久。睡觉,睡觉,明天还有课。” “你”女人已经听见孙老师的呼噜声了。 第二天一大早,【B】大地上到处插满了白旗,空气里仅有的一点暖气算是彻底投降了。寒气四掠,厚厚的积雪很刺眼。孙老师和女人还蒙在被子里,就听见了有人踩着积雪扑哧扑哧的声音。接着有人走进学校。 孙老师一个骨碌爬起来,难道是学生们来了?这么早? 女人跟着起了床。女
14、人看见孙老师打开门,站在那里不动了。 “咋了,咋了?”女人赶紧跑过去。 门口,齐刷刷地站着孙老师的学生们。他们手中都提着一袋木炭,正一个接一个地把木炭往孙老师的门口放。门口已经堆了好大一堆木炭。 “老师。”孙老师还没来得及说话,已经有人说话了。“这些都是我们自己在放学后烧的,这种木炭特别耐烧。” 原来 这时学生们又说:“老师,够你们烧了吗?不够我们继续烧,我们能烧。” 孙老师的眼里已经有了泪水,他回头看了看女人。女人的脸红扑扑的。 女人眼里也闪着东西,她嘴里冒着热气,一个劲儿地说:“够了够了。都可以点燃一个冬天了。”20.请按时间顺序将小说的主要内容补充完整。(2分)早上:_ 下午放学后:孙老
15、师夫妇以为学生贪玩,放学不及时回家。晚上:_ 第二天清早:学生送来自己烧的木炭,孙老师夫妇深受感动。21.从全文看,孙老师是一个_而较少考虑自家生活的人;他的妻子嘴上爱抱怨,实际上却是一个心地善良、_、_的好女人。(3分)22.文中【B】处划线句环境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回答。(3分) 23.请对【A】处划线句作简要点评。(3分) 24.请写出本文题目“点燃一个冬天”的两层含义。(4分)表层含义: 深层含义: 2015年春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检测题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8分)1.(5分)云从窗里出 独坐幽篁里 影入平羌江水流 谁家玉笛暗飞声 凭君传语报平安2.(2分)A(B荒漻mi
16、应为荒谬miC.暑sh应为署sh D. 彭湃bi应为澎湃pi)3.(2分)A(B项有歧义,C项肯否不照应,D项“竹画成为”“题材”搭配不当,删去“画”字)4.(2分)B(“ 小巧玲珑 ”形容东西小而精致 , 用在此与语境不合。 )5.(2分)D(“司马迁”为“司马光”)6.(2分)D7.(3分)数据显示中国出境游人数和消费均跃居世界第一二、文言文阅读(15分)8.(4分)(1)孰:谁 (2)邪:通“耶”,语气词 (3)更:重新 (4)及:到了的时候9.(2分)B 10.(1分)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11.(4分)(1)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而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吗? (2)只是应当粗略的
17、读,了解历史罢了。12.(2分).从以下几方面去谈即可 开卷有益: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增长才干。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不能总拿老眼光看待人和事。不能找借口轻言放弃。三、阅读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答题(15分)13(3分) | 答:第一层写闻先生说了就做,言行完全一致,表现了他作为革命家的一面;第二层总结全文,高度评价闻一多先生。14.(1分)起过渡或引出下文的作用15.(3分)起稿政治宣传单;进行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队16.(1分)视死如归17.(2分)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语言)昂首挺胸,长须飘飘(神态)18.(2分)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19.(2分)看问题不能太绝对,具体情况具体对待,不论先后,最重要的是要言行一致。四、课外阅读(15分)20孙老师夫妇为学生生火,学生烤火取暖。 孙老师的女人担忧没有足够的燃料过冬,孙老师却不在意。(2分,每处1分,概括合理均可)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