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_第1页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_第2页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_第3页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_第4页
第九课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框我们的共同理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框 我们的共同理想【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目标:结合无数中国共产党人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不断奋斗的历史,确立为共产主义奋斗的价值目标;结合我国人民衣、食、住、行、用等实现由贫困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增进对社会主义的情感;培养艰苦奋斗的精神。能力目标:结合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奋斗的历史,感悟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巨大精神力量;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人们的精神境界等方面把握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内在关系;培养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既要看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这一历史性成就,又要看到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

2、很不平衡的小康;认识到艰苦奋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我们青少年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角度,体会发扬艰苦创业精神的重要性。知识目标:我们的最高理想,现阶段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精神;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力倡导和弘扬艰苦创业的精神。【教学重、难点】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之间的关系;为什么说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如何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教学方法和手段】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

3、确立,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在教学过程中,请结合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共产主义理想前仆后继、流血牺牲的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感悟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的激励作用,引导学生逐步确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请教师注重从生动的、富有启发性的材料中引出令学生信服的科学结论。善于从学生能接受的角度解答学生的疑惑、消除一些误会。理想的确立、艰苦奋斗精神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不必求一时之功,而宜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的场合将教学内容生动地渗透在学生的日常活动中,以收到潜移默化的效果。【课前准备】对自己的未来有

4、哪些想法?对于未来社会有什么样的向往?美好的向往如何才能变成现实?可以围绕这些理想、信念等问题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以便在课堂上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了解学生的生活情况,如家庭大致收人情况、父母亲对自己生活方面的要求、自己一个月的花销等,以利于在讲述艰苦奋斗等内容时启发学生进行交流、探究【教学过程】第一框 我们的共同理想一、讲授新课1、导入新课 小康最早出自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大意为:等到人民的劳苦也停止了,就接近小康生活水平了),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目标,邓小平首先提出。理想是什么样子呢? 阅读教材P110一位中学生、一位老太太、一位女士和一位老

5、大爷的回答。 谈谈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谈)2、讲授新课 第九课 实现我们的共同理想第一框 我们的共同理想、我们的共同理想1、走进共同理想【活动一】你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经济上: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人眉开眼笑,过上清闲殷实的日子;政治上:民主制度极大完善,人民当家作主,政通人和,过上安居乐业的日子;文化上: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精神生活充实,过上快乐幸福的日子;教育上:每个人都自由而全面发展,享有更加良好接受教育的机会。目的是通过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心目中的理想社会是什么样子,激发学生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之情,从而为过渡下文要讲的最高理想做准备。 我们的最高理想是

6、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活动二】无数革命先烈英勇奋斗的历史启示我们:对共产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胜利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共产主义理想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奋斗目标;共产主义是我们的最高理想,它始终是激励无数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不断奋斗的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认识体现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目的是让学生明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成为中华民族的中流砥

7、柱,就在于它所具有的不可替代先进性。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才凝聚起无数优秀分子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洪流之中,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领导核心。 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必要准备和必经阶段。只有实现了共同理想,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充分显示出来,从而为实现共产主义准备好物质条件和打好思想基础。、实现最高理想,是实现共同理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在现阶段,我们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也就是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2、同绘小康蓝图 我们的生活实现了由贫困

8、到温饱、再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从居民住房、生活环境、汽车汽车进入寻常百姓家、祖国重大建设成就等四个方面提供的一组照片和说明材料,从提供的反映人们的服装、饮食、住房、电视等四个方面的一组老照片,感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在衣(今天他们所穿的服装是什么样子?)、食(买牛奶要不要排上长长的队?)、住(住的房子如何?)、行(?)、用(是不是几家围坐在一起看电视?)等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请尝试制作一组照片,再切实感受一下。目的是让他们更好地体会“纸上得来终觉浅”的道理,更好地体会书本上的知识。【活动三】联系你所在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找出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答:A、民主法制还不尽如人意。B、用电、

9、饮水、看电视等还没有很好地解决。C、家庭开支过大,支付教育费用还很困难等等。 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是什么样的小康?我国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引导学生体会目前我国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小康这一现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1世纪头20年我们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跨入新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含义或目标):在21世纪的头20年,党领导全国人民,集中力量,同绘小康蓝图,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0、【活动四】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用文字、图画,描绘美好的未来。 经济方面: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等。 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更加良好;各民族更加团结、和睦等等。 文化方面:享有更加良好的接受教育的机会;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完善;全体社会成员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等等。 环境方面:生态环境会得到明显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资源将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等等。美好理想社会的实现需要那些条件?答:A、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B、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奋斗。C、良好的周边环境和国际环境。D、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E、构

11、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创新型的社会主义国家等等。目的是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更深刻地体会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同时,有利于从多个方面把教材知识贯穿起来。 我们应该如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我们应该立足中国的基本国情,着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关注世界共同的问题,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3、共创和谐伟业和谐社会的提出“和谐”的“和”是由一个“禾苗”的“禾”字和一个“口”字组成。禾:代表庄稼,即表示人人有地种,今天的说法就是人人有事情做。“口”字呢代表人人有饭吃。在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的今天这

12、个问题实现了。“谐”字是由一个“言”字旁和“皆”字旁组成的。“言”代表有话说,“皆”代表了“都是”的意思,即代表人人都有话说。只有人人有饭吃,人人有话说,才是一个美好的和谐社会的真正的定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非常丰富。“和”被广泛地应用于描述家庭、国家、天下等内部治理良好、上下协调一致的状态;“谐”,有协调、融洽的含义。比如,孔子提出“和而不同”,认为“和”的本质在于统一和协调多种因素的差异;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认为只要内部和谐,上下齐心合力,就能无往而不胜;荀子提出“和则一,一则多力”,认为在一个组织内部人们和谐相处,就能取得一致,增大力量。中国传统文化

13、中有各种和谐社会的理想,而最具代表性的是“小康社会”和“大同社会”。“小康社会”指一种生活宽裕、上下有序、家庭和睦和讲究礼仪的社会,而更高级的社会则是一种公有共享、其乐融融的“大同社会”。 西方的和谐思想也源远流长。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最早把“和谐”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赫拉克利特在肯定和谐价值的基础上提出“对立和谐观”,认为自然是从对立的东西产生和谐,而不是从相同的东西产生和谐。从苏格拉底开始,“和谐”被引入政治和社会领域。柏拉图阐述了“公正即和谐”的观点,提出统治者、军人和劳动者三个等级应各司其职、互不干扰、都有节制,这就是“理想国”。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一个国家的政权应该由中等阶层来掌握,这

14、样就能很好地协调贫富两个阶层的利益,避免矛盾和冲突,从而实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16世纪后,随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出现贫富分化严重、阶级矛盾突出、政治秩序混乱和社会生活极不和谐等现象。这种混乱的社会状态使一些思想家提出反对资本主义、向往理想社会的空想社会主义。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和傅立叶把他们设计的理想制度称为“和谐制度”。傅立叶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合理、不公正的,将被新的“和谐制度”所代替。欧文对“和谐制度”进行了长期的实验,试图建立一种人与自然、工作与生活和谐的社会。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和谐社会”是根据抽象的伦理道德和理性原则设计出来的,脱离现实社会的经济基础,因而不能不以失败而告

15、终。马克思、恩格斯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为理论武器,通过剖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和剥削的秘密,指明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找到了变革资本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的道路,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为科学,并提出了关于未来和谐社会的设想。其一,实现和谐社会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其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其三,未来和谐社会表现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设之间相适应,其矛盾通过自身的调整来解决。阶级对立消失,阶级消亡,社会关系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等。其四,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各种能力和潜能充分发挥,人的多

16、样性需求不断得到满足,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展。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同志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发表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认为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的诸多矛盾,可以通过自身制度的完善来加以解决。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一系列关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综合平衡,不能搞单打一,强调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等。江泽民同志强调“三个文明”协调发展,认为社会主义是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探索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

17、,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等。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着眼于新世纪新阶段的战略发展,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古往今来,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人们一直在追求社会的平等、安定、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理想的历史。 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容十分丰富。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政治

18、基础。所谓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发扬,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得到贯彻落实,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得到保证,这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本质要求。民主法治既是其他五个方面的前提,又是它们形成和确立的基本要素和基本保障。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所谓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得到有效处理,社会公平和公正得到切实维护,使大多数社会成员都能享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成果。 诚信友爱是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我们知道,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诚信友爱又是实现人际关系和谐的前提条件。没有诚信,就不会有爱;没有爱,人际关系就紧张;没有人际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就不会有社会的和谐。 充满活力是和谐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