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上》以读促写仿句课_第1页
《松花江上》以读促写仿句课_第2页
《松花江上》以读促写仿句课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吸课文营养,写我的文章 作文教学之:以读促写仿句课教案宜宾市二中 李静一,教学设计初想:新课的讲授已经结束,我班进入期末复习阶段。利用课后练习中的一首感人的歌词松花江上为导线,带领学生从品读中学习仿写。仿写一些带有修辞手法、抒情角色等的句子,体会词人爱国深情的抒情方式,学着自己创作一首爱国爱家乡的歌词或者一段爱国爱家乡的文字。在品味歌词时领悟方法,从而了解一些仿写的基本方法(品悟写),训练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流畅性,提高学生语言应用和表达能力,并自觉灵活地迁移到 HYPERLINK /index.asp t _blank 作文实践中。二、教学目标1、从品味中明白作者的抒情方式,领悟作者的情感2、

2、揣摩、欣赏精彩句子,了解语言运用的技巧3、练习仿写三、教学重点:1、揣摩、欣赏精彩句子;2、了解语言运用技巧并能做以仿写四、教学难点:品味作者直率的抒情五、教学用时:一课时六、教学手段与教具:多媒体演示七、教学步骤:(一)导入:聆听着,思考着看图听歌曲松花江上,边听边默读边思考以下问题:歌曲给人传递一种什么样的感情?歌词里是如何传达这感情的?(提示:从修辞,人称等不同的角度思考)(二)思考着,诉说着师生合作解决以上问题师小结:词人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修辞手法的运用,起到反复咏叹的作用,有节奏感,表达强烈的思乡之情,国难之痛;选用第人一称这样的抒情角色直率抒发内心感受;选典型的物象作为基点进行抒发

3、,充满了生活气息,拉进了与读者的距离。以此方式给咱们传递了深切悲愤的爱国之情。(三)诉说着,抒写着1、回到歌词里看看,找一两句典型句,作为例子进行分析例:“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仿写: “我的家在那里有还有”2、由歌词里的句子,让学生回忆已学课文土地的誓言里的类似的句子。例:当我躺在土地上的时候,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桦林,标直漂亮的白桦林在原野上呻吟;我看见奔流的马群,深夜嗥鸣的蒙古狗;我听见皮鞭滚落在山涧里的脆响明确:用第一人称“我”为抒情角色;选当地有特色的典型的物象为抒情点。3、仿此句式: 当我.的时候,我想起;我看见;我听见4、学生交流仿写句子

4、,并点评5、老师写段下水文,学生做点评(四)诉说着,感受着1、思考:松花江上的词作者和土地的誓言的作者能创作出如此震撼人心灵的作品,除了以上这些技巧外,还源于一种什么样的创作情感呢?师小结:这首歌曲和这篇课文都有着同样震撼人心的作用。词人和作者是如何做到的呢?“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源于他们相同的爱国深情。文章合为时而作,面对内忧外患的祖国,他们发出了同样的呐喊,唤起了更多爱国仁人的觉醒。2、情感品味,萌生爱国情回忆本单元里学过的热爱祖国的一首歌词知识迁移:还能想到哪些爱国爱家乡的诗文 (师引入:艾青我爱这土地)(五)抒写着,成长着在今天欣赏到的佳作中任选择一篇你喜欢的,按照所学的仿写技巧进行片段仿写。要求:1、内容为描写家乡,赞美家乡,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结合以前所学过的仿写技巧,将之与今天所学的技巧相结合完成(六)课堂小结:作文仿写技巧: 1、融入创作情感 2、选定抒情角色 3、选择典型物象 4、巧用修辞手法(七)作业布置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