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元养心汤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肾功能不全的影响技术报告2(共37页)_第1页
补元养心汤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肾功能不全的影响技术报告2(共37页)_第2页
补元养心汤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肾功能不全的影响技术报告2(共37页)_第3页
补元养心汤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肾功能不全的影响技术报告2(共37页)_第4页
补元养心汤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肾功能不全的影响技术报告2(共37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补元养心汤对扩张型心肌病心肾功能不全的影响(yngxing)技术(jsh)报告扩张型心肌病(DCM)是一类既有遗传又有非遗传原因造成的复合型心肌病,以左室、右室或双心腔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等为特征,通常经二维超声心动图诊断。DCM导致(dozh)左室收缩功能降低、进行性心力衰竭、室性和室上性心律失常、传导系统异常、血栓栓塞和猝死。DCM是心肌疾病的常见类型,是心力衰竭的第三位原因。 第一部分 现代医学对扩张型心肌病的研究 1、流行病学调查 扩张型心肌病可发生于世界各地。由于认识提高,发现本病的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并发现在热带、亚热带地区高发,个别地区本病占心脏病的首位。目前

2、有关本病发病率和患病率的资料甚少,因此真正的发病率和患病率尚不清楚。DCM在20-40岁之间多发,40岁以下者约占全部患者的56%,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是3.4:1.黑人多于白人,发病率比为2.5:1。 扩张型心肌病在我国的发病情况尚缺乏系统的报道,在流行病学研究中,关于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病率和患病率的报道有很大的差异。1978年广西南宁通过对6个县抽样检查66632例,年龄在7-93岁,确诊为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者为56例,患病率为84.0/10万人,占该地区各种心脏病自然发病率的第4位。根据哈尔滨医科大学4000例尸解结果,DCM的检出率为0.45%。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广泛采用超声心动图的方法调

3、查全国9个地区8080例患者,发现我国DCM患病率为19/10万人。 2、临床表现 在DCM的多种临床表现中,其最主要的临床特征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动脉栓塞、胸痛以及猝死。DCM早期患者症状轻,起病缓慢,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心功能不全。有些患者在体检或是因其他疾病就诊时发现有心脏的扩大或心电图异常(ychng),进一步检查才确诊。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可出现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咯血等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表现。严重的患者在晚期可发生肺水肿。通常左心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和病程与左心室扩张程度呈正比。出现右心衰竭症状时,多已进入病程后期,此时因右心收缩功能不全导致右心搏出量减少,肺淤血

4、减轻,患者的呼吸困难可以减轻。同时病人可出现肝脏增大、下肢水肿、腹胀等体循环淤血症状。在晚期,常出现严重的全心衰竭。一旦出现顽固性心力衰竭,约半数的患者存活时限小于1年。3、诊断(zhndun)与治疗DCM的诊断尚无明确的指标,其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早期临床表现隐匿或不典型,因此(ync)临床上早期诊断困难。目前其诊断主要根据临床表现如心力衰竭的症状和体征,胸部X线片、超声心动图发现心脏扩大和心室收缩活动普遍减弱,伴或不伴心电图异常,并排除其他继发性心肌病而做出。扩张型心肌病原因未明,西医治疗尚无特殊的防治方法。对于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原则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各种心律失常以及预防

5、肺、体循环栓塞,延长患者寿命。治疗目的:纠正血液动力学异常,缓解症状;提高运动耐量,改善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保护心脏,延长存活时间。其主要的药物治疗包括强心、利尿、扩血管等,地高辛可以(ky)改善心功能,利尿剂可以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和螺内酯可以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但是ACEI和ARB常常恶化肾功能,螺内酯会导致高钾血症。因此对于扩张型心肌病心肾综合征的患者应在治疗心衰的基础上注重保护肾功能,但是这样又限制了西药对心力衰竭的治疗。4、心肾综合征的提出(t ch)4.1概念(ginin)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可出现

6、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 syndrome,CRS),是西医所定义的进行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引起的肾功能下降的病症,最终导致心脏和肾脏功能的共同损害,是病变发展到终末期的表现,以心力衰竭和(或)肾功能恶化和(或)利尿剂抵抗等进展性心肾功能调控障碍为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相关数据显示,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肾功能不全者很常见。在超过10万的急性失代偿心衰患者中几乎1/3的人伴有肾功能不全。另有研究显示,肾小球滤过率每下降1ml/min,死亡率增加1%。因此肾功能不全是心力衰竭患者的一个独立预后指标。另有研究表明,在一个充血性心衰的门诊患者的研究中,纽约心功能级中39%的患者和纽约心功能级中31

7、%的患者都有严重的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30ml/min)。同样,肾衰可加重心衰,在终末期肾衰患者中有44%的人死于心血管疾病。2006 年一个荟萃分析也同样指出终末期肾衰患者大多数死于心血管疾病而不是肾衰本身1。4.2病理(bngl)生理机制扩张型心肌病CRS的病理生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心-肾的相互作用源于循环(血流动力学)因素或与之(心、肾或二者)关联的内源性激素或外源性因素。血流动力学及神经内分泌信号或介质的双向性导致心和肾之间互为因果的恶性循环是其主要的病理生理特征(tzhng)。通常情况下,肾血流量是心排血量的1/4。肾脏对于肾血流量的改变非常敏感。容量超负荷常常是肾脏疾病恶化心脏功

8、能的主要原因,而肾灌注不足和肾静脉淤血均导致肾功能恶化。在CRS已经发现多种炎性介质,炎症反应在心-肾双向交互作用的恶性循环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2。神经激素激活如交感神经系统(SNS)、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内皮缩血管肽和精氨酸血管加压素系统的激活可造成身体异常。RAAS使血管收缩、水钠潴留,增加心脏前后负荷(fh)。另外,在CRS患者中,RAAS最重要的负性作用之一为通过血管紧张素使NADPH-氧化酶激活,使反应性氧自由基(reactiveoxygen species,ROS)形成。体内ROS蓄积,使一氧化氮( nitric oxygen,NO) 生物利用度降低,血管内皮

9、功能损伤。NO/ROS 失平衡,加剧CRS 进展。炎性反应主要是氧化应激通过促炎因子的激活,特别是白细胞介素-1、6、C 反应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等在动脉硬化的病理生理学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这些细胞因子的负性变力作用还可致心肌重构,血栓并发症,导致心肾结构和功能改变3。内皮素可刺激去甲肾上腺素、醛固酮、血管紧张素的分泌,造成血管收缩和心肌细胞肥大。精氨酸加压素在CRS的进展中有负性作用,加压素V1受体的刺激与血管收缩、血小板聚集和心肌增殖有关,V2受体刺激促进电解质-自由水重吸收。使液体潴留及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的作用,刺激心肌细胞肥大。腺苷在肾压力下局部释放。作用于入球

10、小动脉受体,使血管收缩,减少肾血流。也能增加肾小管的钠潴留,进一步导致水钠重吸收。SNS的过度激活可诱发心肌细胞凋亡、心肌肥大和局灶性心肌坏死。心衰和肾衰患者SNS长期过度激活致 肾上腺素受体不敏感,引起压力感受器反射失调、心律稳定性降低及心律失常易感性增加。长期SNS过度激活对肾内血管壁有促生长作用,使肾素释放增加。另外,医源性因素也不容忽视,如大剂量的利尿剂或利尿剂的联合使用而出现的利尿抵抗。 4.3临床表现及分型 CRS是一组多种病因、多种状态的症候群, 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目前根据心、肾发病的急、慢和先后, 普遍(pbin)将CRS分为五种亚型4,5。CRS1 型(又称为急性(jxng

11、)CRS,acute cardio-renal syndrome)是指心脏功能的急性恶化导致急性肾损伤或功能不全,此型恶化的肾功能常常并发于急性心力衰竭(acute heart failure,AHF)和/或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1型可以细分为4个亚型6:(1)初发急性心脏(xnzng)损伤导致初发急性肾损伤;(2)初发急性心脏损伤导致慢性肾功能损伤的急性加重;(3)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失代偿导致初发急性肾损伤;(4)慢性心功能不全急性失代偿导致慢性肾损伤的急性加重。CRS2 型(又称为慢性CRS,chronic cardio-renals

12、yndrome)是指慢性的心脏功能不全导致慢性肾损伤或功能不全,此型是指一种更为慢性的肾脏疾病状态并发于慢性的心脏疾病。CRS3型(又称为急性肾-心综合征,acuterenal-cardiac syndrome)是指肾脏功能的急性恶化导致急性心脏损伤或功能不全,此型是指心脏功能异常继发于急性肾损伤。CRS4型(又称为慢性肾-心综合征,chronic renal-cardiac syndrome)是指慢性肾脏疾病导致心脏损伤、疾病或功能不全,此型是指心脏的病变或功能不全继发于慢性肾脏病。CRS5 型(又称为继发性CRS,secondary cardio-renal syndrome)是指系统性疾

13、病同时引起心脏和肾脏的损伤和/或功能不全,此型心脏和肾脏的功能不全无原发和继发之分,而是同时由急性或慢性的系统性疾病所致。4.4诊断(zhndun)与治疗4.4.1诊断(zhndun)CRS的诊断也缺乏统一(tngy)的诊断标准711:(1)对于心脏和肾脏损伤的程度无一致的标准;(2)对心脏和肾脏损害进展的程度无一致的标准。诊断包括心脏功能的评价、肾脏功能的评价及预示心肾功能恶化的指标。传统的肾脏功能评价指标有血肌酐、尿素氮、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有创指标是肾活检。评价心脏病变及功能的传统方法包括:超声心动图、心脏核医学、冠状动脉造影、左

14、心室射学分数、肌钙蛋白( troponin,cTn)、脑钠肽(B-type natriureticpeptide,BNP)等。液体负荷的准确判断是CRS诊断和治疗的一个关键。最基本的传统判断方法包括症状和体征。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静息呼吸困难、端坐呼吸)、肺部罗音和奔马律可以很好地反映肺内液体增多,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水肿和腹水、体重增加可以很好地反映体循环静脉系统液体负荷增加。胸部X 线平片的表现可以早于肺部听诊。静脉压则可以量化反映体循环静脉内的液体压力。心音图可以作为心脏听诊的补充。肺超声是近年发展的一项新的检查方法,对于判断肺内液体负荷更为可靠。目前还

15、有数种测定生物阻抗的方法了解肺内液体负荷,对临床有帮助。利用心脏再同步治疗的起搏导线系统监测阻抗的方法已经积累了较多临床经验。心房利钠肽(atrial natriuretic peptide,ANP)和BNP 可以检测液体负荷状态。4.4.2治疗(zhlio)CRS的传统治疗包括利尿剂、 促尿排泄激素、血管扩张剂、 正性肌力药物等治疗。在治疗中应仔细评估患者的容量状态,在容量超负荷时,襻利尿剂是最常使用的药物。长期使用利尿剂可出现药物抵抗, 也可合并严重的副作用(zuyng), 包括:电解质紊乱、 低血压和肾功能恶化。应避免单用一种利尿剂, 可以间断、 交替使用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如噻嗪类

16、、美托拉宗、 螺内酯等 )。口服治疗无效时可采用持续静脉用药, 也可加用多巴胺、 正性肌力或扩血管药物。ACE I和 /或 ARB也是治疗 CHF的基本用药,ACEI可以减少CHF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延缓 CRF的进展,但其会引起血肌酐和血钾升高, 是 CRS治疗中的常见矛盾。因此, 对于 CRS患者, 无持续的进行性肾功能减退和高钾血症,在严密的监护下应继续使用 ACE I类药物。第二部分(b fen) 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1、中医(zhngy)对本病病名归属 中医(zhngy)古籍中无“扩张型心肌病”之名,据临床主要表现(bioxin)归属于中医“胸痹”“心悸”“喘证”“饮证”和“水肿”之范

17、畴。 2、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 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医学家多有论述。曹玉山12认为,该病主要由于心脾肝肾亏虚,复受外邪疫毒之气侵袭,客于上焦,痹阻胸阳,阻滞心脉。日久耗伤气血,致心气阴(血)两虚,甚则阴损及阳,而致心脾肾阳气虚衰,或阳气虚脱、阴阳离决而危及生命。廖蔚茜等13对临床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中医征候特点进行分析发现,在证型分析、各临床症状、体征和不同级别心功能与证型的关系中,均表现为气虚证和血瘀证为主。李艳萍14在“八味通络颗粒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血浆BNP的影响”中提出淤血痹阻是导致该病的最主要病理环节。邓海文等15提出扩张型心肌病病位在心,与脾肾相关,乃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

18、肾虚,标实为血瘀水湿泛滥,肾虚之中阳虚多见。王仁平等16认为,心气不足,外邪侵袭致使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热结闭塞心络为其病机。陈伟强等17认为扩张型心肌病导致的心衰乃正气虚损心血淤痹所致,以益气固本、活血化瘀、安神定志、助阳通脉立法组方。总之,中医认为该病主要因先天禀赋不足加之后天失养所致。主要为心气虚、心阳不振。心脾肾阳虚为本,外邪、瘀血、痰浊、水饮为标。外感毒邪及内生毒邪趁虚而入,侵犯心肺而发为咳喘、心悸;心阳不足,心脉痹阻,则为胸闷心痛。脾阳不运,运化失权,或肾阳虚损,失于湿化,均可致水湿停聚,则发为水肿,或上凌心肺而见咳喘、心悸。其病位在心,涉及脾、肾、肺等诸脏。病情严重的可发展为

19、心阳暴脱,甚至阴阳离绝而猝死。张仲景对于辨病以及辨病机相结合是相当重视的,提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乃本虚标实之证18。 3、关于(guny)本病的辨证分型:目前对扩张型心肌病的辨证分型报道较少, 尚无完整统一的分型标准。对临床诊断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中医证候特点进行分析时发现(fxin),在各临床症状、体征和不同级别心功能与证型的关系中,证型分布以气虚证和血瘀证为主19。根据扩张型心肌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病机,可分发作期、缓解期两期进行论治:在发作初期主张以生脉散合桂枝甘草(gnco)汤治疗,发作晚期主张以真武汤加参、芪,方中白芍换赤芍,全方温肾祛寒,健脾利水;缓解期

20、则长期服用参苓白术散散剂20。但在分期上,亦有分为3期的,即早、中、晚3期,病机以正虚为主,邪毒、瘀血、水湿为标,并应早期诊断、早期干预。早期以邪毒入侵为主,治疗应着重清泄邪毒,佐以扶正驱邪;中期以正虚邪恋为主,病性多为虚实夹杂,治宜虚实兼顾,着重补气化瘀、宁心复脉或补气温阳、化瘀行水;晚期正气虚衰,标实加重,且常累及肺、脾、肾诸脏,治疗以调整脏腑功能,祛除病理产物为主21。 4、关于本病的治疗: 关于本病的中医治疗则需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以及对病因病机进行分析,以辨证分型论治。对心悸善惊,少寐多梦,气短乏力,动则心悸,心神不安,舌淡苔厚,脉象细数或沉细无力等心气不足者,以补益心气,养心安神为主

21、;对心悸气急,活动加剧,头晕乏力,颧红盗汗,心烦失眠,舌质红苔薄,脉象细数或结代等气阴两虚者,以益气养阴为主;对胸闷胸痛,痛有定处,心悸气短,舌质暗或紫,或有瘀点瘀斑,苔薄白,脉象微细或弦者,以理气活血化瘀为主;对气短乏力,腹胀纳差,不思饮食,身寒肢冷,浮肿尿少,舌淡苔白,脉象细无力等心脾阳虚者,以养心温脾为主;对心悸气短,咳嗽喘息,动则加剧,痰多白腻,恶心纳呆,舌苔白厚而腻,脉象滑数等痰浊中阻者,以健脾祛痰为主;对怔忡倦怠,畏寒肢冷,腰酸背痛,夜尿频多,尿少浮肿,面色苍白,舌淡苔薄,脉象细弱或结代肾阳不振者,以温阳利水为主;对重度气急,不能平卧,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尿少浮肿,舌淡苔

22、薄,脉微细或伏脉等阳气虚脱者,以回阳救逆为主。 4.1中医(zhngy)治疗该病的单方、验方:根据扩张型心肌病的不同病机,选用不同的治法,以基本方为主加减治疗,疗效显著。药理研究表明,黄芪、淫羊藿、巴戟天、附子、黄精(hun jn)等可增强心肌收缩,增加冠脉血流且增加机体免疫力22。姜兴俊等23采用辨证与用药相对应的方法,根据心悸、怔忡、胸闷、气促、下肢水肿、面色紫绀和咳嗽(k su)咯痰等症状分别用药论治,总结出临床经验。尚莉莉等24则采用益气活血,温阳利水之法治疗本病。周爱明等25提出大剂量黄芪联合常规抗心衰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衰疗效较佳。王庆高等(godng)26采用益气养阴法, 以炙

23、甘草汤为主加味进行(jnxng)治疗。崔学龙等27采用温补心肾、化气行水法,选用(xunyng)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化裁治疗;李成林等28选用真武汤加味方配合西医常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对于气虚血瘀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尤琼敏等29则运用补阳还五汤随证加减治疗。而对于血瘀兼有痰浊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包继廉等30则选用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桃红四物汤加减进行治疗,均取得良好效果。 4.2关于本病的自拟方治疗: 临床上也有不少医家根据自己的经验,自拟方药加减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如采用自拟靖心汤、自拟缩心汤、自拟心肌活力饮、益气养阴汤、益气强心饮、健心汤等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也有一定效果33-35

24、。 4.3关于本病的其它治疗: 4.3.1中成药治疗由于中成药多为经过一定特殊加工浓缩而成的制成品,便于携带,方便使用,较易被大众所接受,故临床上常用中成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中成药有麝香保心丸、通心络胶囊、心复力冲剂、参乌冠心冲剂、健心颗粒等37-41。 4.3.2中药注射液治疗中药注射液是利用现代制剂技术和工艺对中药加工提取而成的一种崭新的中药剂型,它将中药融入了现代药品管理和使用模式,有缩短(sudun)医-药间隔、起效迅速等优点。主要用的有黄芪注射液、参麦注射液、生脉注射液、参芪扶正(f zhn)注射液、 丹参注射液、参附注射液、银杏叶注射液等。 由上可知,各家虽对于(

25、duy)中医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论述不尽统一,但均从病因入手,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治法及方药,但是各自的治法都不是很完善,对心肌病的治疗缺乏系统性,治疗方法相对单一,尤其是对伴发的其他各系统无明确的治疗方法。本研究课题针对这种情况,从理论研究到临床病变规律的发现展,针对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肾综合征的患者进行中医治疗。这些治疗方法为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5、我院对扩张型心肌病的相关研究:我院心肌病专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管局“十二五”重点心血管病专科,设有病床近90张,是科研、教学、临床基地,配备有进口超声心动图机、呼吸机、心电图机、心电监护机等先进的诊疗仪器和设备,结合石家

26、庄长城中西医结合医院生化检验室,形成了较好的科研条件。科室以心肌病为主要研究方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总结治疗经验,提出了“正气免疫学说”,认为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初期正气不足,毒邪伤心,渐至毒邪充盛,毒伤心络,邪气蕴结不解,复加内生毒邪,血虚血瘀,变证丛生,所以在发病初期,治疗以益气活血,解毒宁心为主,采用院内自拟“心肌活力饮”等方剂,后期则以益气活血,解毒调免为根本大法,采用 “抗纤保心汤”、“补元养心汤”等。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在正气免疫学说指导下研制出的心肌活力饮等方药对心肌病的疗效是肯定的。 为进一步探讨系列方药的作用机理,开展(kizhn)了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心肌(xnj)活力饮”

27、等系列中药制剂,有明显杀伤病毒或抑制病毒吸附(xf)或抑制病毒增生而具有抗柯萨奇B组3型病毒的作用,方中黄芪对干扰素系统有激活作用,在淋巴细胞中可诱发-干扰素,增加心肌细胞抗病毒能力,此外还有清除氧自由基的作用。大量临床实验资料证明,黄芪对心肌炎的治疗具有抗病毒和保护心肌作用,在心肌炎和心肌病的治疗中是一种不可或缺也不可多得的“上品”。参考文献1Tonelli M,Wiebe N,Culleton B,et al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mortality risk:a systematic reviewJJ Am Soc Nephrol,2006,17(7):20

28、34-20472Rosner MH,Ronco C,Okusa MD.The role of inflammation inthe cardio-renal syndrome:a focus on cytokines and inflammatory mediatorsJ.Semin Nephrol,2012,32(1):70-78.3Bongartz LG,Cramer MJ,Doevendans PA,et al The severe cardiorenal syndrome:guyton revisitedJ Eur Heart J,2005,26(1):11-174Ronco C,Ha

29、apio M,House AA,et al.Cardio-renal syndromeJ.J Am Coll Cardiol,2008,52:1527-1539.5 Ronco C,McCullough P,Anker SD,et al.For the acute dialysisquality initiative (ADQI)consensus group.Cardio -renalsyndromes:report from the consensus conference of the acutedialysis quality initiativeJ.Eur Heart J,2010,

30、31:703-711.6Ronco C,Cicoira M,McCullough PA.Cardiorenal syndrome type 1:pathophysiological crosstalk leading to combined heart and kidney dysfunction in the setting of acutely decompensatedheart failure J.J Am Coll Cardiol,2012,1860(12):1031-1042.7Iyngkaran P,Schneider H,Devarajan P,et al.Cardio -re

31、nalsyndrome:new perspective in diagnosticsJ.Semin Nephrol,2012,32(1):13-17.8 Ronco C,Kaushik M,Valle R,et al.Diagnosis and managementof fluid overload in heart failure and cardio -renal syndrome:the 5B approach J.Semin Nephrol,2012,32(1):129-141.9 Ronco C,Cruz D,Noland BW.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

32、iatedlipocalin curve and 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lipocalin extended-range assay:a new biomarker approach in the early diagnosis of acute kidney injury and cardiorenal syndromeJ.Semin Nephrol,2012,32(1):121-128.10 Cruz DN,Fard A,Clementi A,et al.Role of biomarkers inthe diagnosis and manageme

33、nt of cardio -renal syndromes J.Semin Nephrol,2012,32(1):79-92.11 Aspromonte N,Cruz DN,Ronco C,et al.Role of bioimpedance vectorial analysis in cardio-renal syndromes J.Semin Nephrol,2012,32(1):93-99.12马鸿斌曹玉山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经验J中医(zhngy)研究,2000,13(6):6-713廖蔚茜,房莉萍,丛鹏45例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特点(tdin)分析J中医研究,200518(5):431

34、4牛天福,李娟,刘朋云,祁慧霞,耿强,王建平,杨小燕八味通络颗粒对扩张型心肌病患者(hunzh)血浆BNP 的影响J山西中医,2010,26(4):44-4615邓海文,王强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1例J中国(zhn u)中医急症,2010,19(4):69016王仁平,段素红,马芳菲,吕志信,张敏,侯喜,金淑文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45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学报, 2004,19(12): 59-6017陈万强,薛成相,马慧,李德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观察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1999,20(4):286-28718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35、: 14319廖蔚茜, 房莉萍, 丛鹏. 45例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证候特点分析J.中医研究,2005,18(5):43.20帅 敏.浅识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J.江西中医药,2000,31 (2):26.21谭元生,邓圣明.扩张型心肌病治疗思路探讨J.中医杂志, 2003,44(10):784.22邓海文,王强中西医结合治疗(zhlio)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1例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4):69023姜兴俊,李健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辨证方法(fngf)与用药经验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1,16(11):16-1724尚莉莉,赵惠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0例临床观察(gunch)J中医

36、药信息,2005,22(1):25-2625周爱明,吴雄杰,陈卫朝,袁洁青,张建强大剂量黄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1, 46(1):26-2726王庆高.炙甘草汤加味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远期疗效及对心室重构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8,6(5):510.27崔学龙,李瑞兰,饶德祥,等.真武汤合苓桂术甘汤治疗扩张性心肌病24例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23(4):76.28李成林,王庆高,朱智德.真武汤加味方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9,43(5):21.29尤琼敏.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6例J.四

37、川中医,2007,25(3):66 .30包继廉,王亚斌,曾世虎.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20 例临床观察J.甘肃中医,2008,21(8):37.31李 靖.靖心汤治疗扩张性心肌病60 例J.陕西中医,2008,29(2):148.32李伟明.自拟缩心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00例J.中国当代(dngdi)医学,2005,4(11):97.33张 敏,王 雷,王仁平.心肌(xnj)活力饮治疗扩张型心肌病116 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8,30(9):954.34侯建平.益气养阴汤治疗扩张性心肌病58例疗效观察J.中外健康(jinkng)文摘(医药学刊),2008,5(2):101.35董

38、天宝,董 波,付 晓.益气强心饮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观察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9,23(5):50.36刘文玉,李玉红.健心汤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45例疗效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9,30(4):24.37王庆春.麝香保心丸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J.光明中医,2007,22(1):57.38丁永光.通心络胶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06,28(10):775.39马丽红,焦增绵,由家珍,等.心复力冲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60 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8):469.40孙元莹,郭茂松.参乌冠心冲剂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观察J . 辽宁中

39、医药大学学报,2007,9(1):32.41许彦来,李富玉,李军艳.健心颗粒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观察J.中医药学刊,2004,22(12):2326.42党润芳,马春芬.黄芪治疗(zhlio)扩张型心肌病66例疗效观察J.延安大学学报,2005,3(4):15.43罗汉(luhn)民.加用黄芪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36例J.广西中医药,2007,30(2):22.44李兴国(xn u).参麦注射液治疗扩张性心肌病17例临床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2008,6(18):77.45冯春林.参脉注射液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2008,23(2):221.46王 辉.生脉注射液治疗扩张

40、型心肌病的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6,21(4):29.47段 颖,张永利.参芪扶正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疗效观J .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6,8(17):67.48孙振华,李会同,李伦念.中西医结合治疗扩张型心肌病20例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2):1853.49单既良.参附注射液辅助治疗扩张型心肌病49例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07,47(29):103.50叶兴文,谷 翔,罗余生,等.卡维地洛联合银杏叶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8(11):676.第三部分(b fen) 理论与临床研究研究(ynji)方法 选

41、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科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按心力衰竭指南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加稳心颗粒,实验组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补元养心汤。4周为一疗程。对比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 LVDd)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心胸(xnxing)比率、脑钠素(BNP)、CRP、血肌酐、尿素氮、尿酸等指标,观察补元养心汤的治疗效果。扩张型心肌病患者技术路线理化检查剔除不符合病例扩张型心肌病伴心肾功能不全者符合纳入标准者且中医辨证属心肾气虚,血瘀水停者随机对照组(100例)实验组(100例)详细记录患者临床体征,进行中医证候

42、评分详细记录患者临床体征,进行中医证候评分稳心颗粒+常规西药治疗补元养心汤+常规西药治疗治疗四周后复查各项心肾功能指标并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资料不全者或疗程不够者剔除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评定疗效。报告文本设计方案 1、资料(zlio)与方法 1.1、临床(ln chun)资料1.1.1 诊断(zhndun)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心肌病诊断与治疗建议(2007年)及肾功能不全标准1。 扩张型心肌病诊断标准(1)症状:最初在劳累后出现心悸、气急、咳嗽、胸闷,以后轻度劳动或休息时出现气急或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下肢水肿、腹水及胸水。(2) 体征:心率加快、心脏扩大、听诊可出现第三心音和

43、第四心音,心脏杂音,心率快时呈奔马律、低血压,超声心动图异常、脑钠肽升高。(3)病毒性心肌炎病史或阳性家族史。(4)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5.0cm(女性),和5.5cm(男性)。左室射血分数(LVEF)45%和(或)左心室缩短率(FS)2.7cm/m2,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1529,更为保守的评价LVEDd年龄和体表面积预测值的117%,即预测值的两倍SD+5%。(6)在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时需要排除引起心肌损害的其他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酒精性心肌病、心动过速型心肌病、心包疾病、系统性疾病、肺心病和神经

44、(shnjng)肌肉性疾病等。(7)临床上主要(zhyo)以超声心动图作为诊断依据、x线胸片、心脏同位素、心脏计算机断层扫描有助于诊断,磁共振检查对于一些心脏局限性肥厚的患者具有确诊意义。 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xuhu)( NYHA) 心功能分级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即引起上述的症状。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活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衰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肾功能水平

45、分期 肾功能代偿期: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值1/2时, HYPERLINK /subview/9994/9994.htm 血尿素氮和肌酐不升高、体内代谢平衡,不出现症状血肌酐(Scr)在133177mol/L(2mg/dl)。 肾功能不全期:肾小球滤过率(GFR)7.0mmol/L(20mg/dl),病人有乏力,食欲不振,夜尿多,轻度 HYPERLINK /subview/88997/5061585.htm 贫血等症状。 肾功能衰竭期:当内生肌酐清除率(Ccr)下降到20ml/min以下,BUN水平高于17.921.4mmol/L(5060mg/dl),Scr升至442mol/L(5mg/

46、dl)以上,病人出现 HYPERLINK /subview/88997/5061585.htm 贫血,血磷水平上升,血钙下降, HYPERLINK /subview/280637/280637.htm 代谢性酸中毒,水、电解质紊乱等。 HYPERLINK /subview/992/992.htm 尿毒症终末期:Ccr在10ml/min以下,Scr升至707mol/L以上, HYPERLINK /subview/485821/485821.htm 酸中毒明显,出现各系统症状,以致昏迷。症候诊断(1)心气虚弱,邪毒淫心证:心悸、气短,动则尤甚,乏力自汗,容易感冒,心神不安、咽红或有滤泡,舌淡苔薄黄

47、、脉细数。(心功能EF降低,或C-反应蛋白高。)(2)气阴两虚,毒瘀互结证:临床表现心悸、气短,乏力,自汗,口干舌燥,舌红少津,舌苔花剥,有瘀点瘀斑,脉细数或结代。(心功能EF降低,心肌回声顺应性差。)(3)心肾气虚,血瘀水停证:心悸、气短,乏力,自汗(z hn),腹胀痞满,尿少浮肿,下肢明显,舌淡苔薄,或舌暗红,脉沉细数或结代。(心肌僵硬,EF降低,或C-反应蛋白高。)(4)阳气虚脱,邪毒内陷证:临床表现心悸、气喘,大汗淋漓(d hn ln l),烦躁不安,神志恍惚,四肢湿冷,不能平卧,尿少浮肿,面色苍白,舌质紫暗,脉沉细欲绝。1.1.2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zhndun)及中医辨证属心

48、肾气虚,血瘀水停证者;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研究者。1.1.3除外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1.4疗效判定标准1.4.1中医疗效标准治疗后两组进行评分,采用尼莫地平法5:疗效指数(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治疗前得分100。疗效评定:显效:症状全部消失,积分为0或治疗前后证候积分之差70%者;有效:治疗前后证候积分之差50%而70%者;无效:治疗前后证候积分之差50%者,或治疗后证候积分超过治疗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1.4.2西医疗效标准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心功能纠正至NYHA级,各项检查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有效(yuxio):症状、体征好转,心功能改善1级或以上,各项检查指标

49、有所改善。无效:症状(zhngzhung)、体征、心功能NYHA分级以及各项检查指标基本无明显变化。加重(jizhng):症状、体征加重,心功能NYHA分级加重1级或以上,各项检查指标无改善或恶化。1.1.4一般资料:选2010年1月-2013年1月在我科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心肾综合征患者,符合诊断标准和纳入标准,共200例,男154例、女46例,年龄28岁-57岁(40.51岁8.96岁)。 1.2、治疗方法 对符合上述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地高辛、呋塞米、螺内酯、培哚普利、美托洛尔等)加稳心颗粒,实验组在给予常规西药的基础上加服补元养心汤(10

50、0ml 2/日),处方:黄芪30g 党参30g 白术10g 茯苓10g 葶苈子 30g淫羊藿 15g 桂枝10g 当归10g 益母草30g。4周为一疗程。 1.3、观察指标1.3.1一般性指标: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肝功能、血糖、血脂等1.3.2疗效性指标左室内径、射血分数、心胸比率、脑钠素、CRP、血肌酐、尿素氮、尿酸。1.3.3中医(zhngy)证候 中医疗效(lioxio)评价标准:参照中医心病诊断疗效标准与用药(yn yo)规范的心肌病疗效标准对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后进行证候积分评定,见表1。 表1 中医证侯积分项目 4分 3分 2分 1分 0分 心悸 经常持续出现,影响工作和生活 经常

51、出现,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间断出现 偶尔出现 上述症状消失气短 经常持续出现,影响工作和生活 经常出现,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间断出现 偶尔出现 上述症状消失乏力胸闷胸满胸痛 经常持续出现,影响工作和生活 经常出现,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间断出现 偶尔出现 上述症状消失 浮肿 经常持续出现,影响工作和生活 经常出现,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间断出现 偶尔出现 上述症状消失心烦失眠尿少喘促不得平卧舌脉 经常持续出现,影响工作和生活 经常出现,不影响工作和生活 间断出现 偶尔出现 上述症状消失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左室大小、射血分数、心胸比率、BNP(对

52、数转换后)、CRP(对数转换后)采用配对t检验;血肌酐、尿酸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尿素氮经对数转换后也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为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2、结果 治疗期间实验组出现2例轻度腹泻,对症处理后好转。对照组有1例资料不全,剔除。 2.1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改善相关(xinggun)统计指标如表2所示,实验组显效32例,有效64例,总有效率96%,对照组显效18 例,有效56例,总有效率74.7%,实验组优于对照组( P0.05)。表2 两组临床(ln chun)症状统计组别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实验组(100例)对照组(

53、100例)3218645612596%*74.7%注:组间比较(bjio),*P0.05。 2.2 对心功能的影响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LVEF 均有不同程度提高( P0. 05,P0. 01),LVDd 和BNP有所下降( P0. 05,P0. 01);心胸比缩小(P0. 05,P0. 01);CRP有明显的改善(P0. 05,P0. 01);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更显著( P0. 05)。见表3。表3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组别实验组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LVD(mm)LVEF(%)心胸比率BNP(pg/ml)CRP(g/l)74.3511.3

54、124.108.750.630.082.220.540.680.5271.0510.68*31.019.52*0.590.07*1.980.52*0.430.44*74.1311.2524.038.870.620.092.320.510.670.5473.2210.9628.699.430.600.082.130.520.520.49注:与治疗(zhlio)前比较P0.01,P0.05,组间比较(bjio),*P0.05 2.3对肾功能的影响(yngxing) 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血肌酐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 05,P0.01);尿素氮4周后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 05,P0.01);血尿

55、酸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 05,P0.01)。实验组优于对照组(P0. 05)。见表4。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组别实验组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治疗前 治疗后肌酐(umol/L)尿素氮(mmol/L)尿酸(umol/L)157.8448.131.090.20518.50198.83113.1326.08*0.950.35*374.51157.98*155.8950.021.070.21519.04201.22121.4332.241.020.27402.13164.53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P0.05,组间比较,*P0.053、讨论CRS是2008年由Ronco等24

56、提出的,指心脏和肾脏中一个器官的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可以导致另一个器官发生急性或慢性功能障碍的心肾功能障碍症候群。心肾综合征是慢性心力衰竭(CHF)发展到终末期的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病情危重、预后极差。目前本病的发生机理不甚明了,多数学者一致认为主要是CHF过程中交感神经系统、RAAS系统过度激活,使肾血流量明显减少,高水平的儿茶酚胺、血管紧张素造成肾血管损伤和肾小球硬化,最终导致肾功能损害5, 6。肾脏是一个血流丰富的器官,占心输出量的2025,心衰时由于RAAS系统及交感神经系统过度激活、NO与活性氧的平衡破坏、内皮功能紊乱等因素,可导致肾血管收缩,肾小球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血管平滑肌细胞的

57、炎症反应而造成肾微循环灌注减少,同时CRS患者顽固心衰、大剂量利尿剂的应用及ACEI或ARB类药物的应用使肾灌注不足、肾毒性,加重了肾功能的损害,CRS和CHF共存时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加重,导致心肾功能急剧恶化,产生放大、叠加的病理损害效应,进一步加速了心、肾及其他重要器官的衰竭,形成恶性循环、互为因果,最终导致心肾共同损害,病死率增加。 随着医学发展,心肾综合征日益引起重视,心衰和肾功能损害之间的交互作用可使病情(bngqng)加重并且与心衰症状的进展相关,这种“心-肾”联系在诊断、病理生理、治疗及预后方面(fngmin)的指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7。在心肾综合征的治疗上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利尿剂

58、、ACEI、ARB类药物为治疗心力衰竭必不可少的药物,但是这些药物又可以使肾灌注不足,增加(zngji)肾毒性,引起肾功能障碍,导致肾功能衰竭,在使用这些药物治疗心肾综合征中有一定的限制。因此目前在治疗上除积极纠正心力衰竭外,还要兼顾保护肾功能8。祖国传统医学并无“心肾综合征”这一病名,根据其相关表现,多将其归属于水气病、心悸、痰饮、水肿、喘促、胸痹等范畴。传统医学认为CHF的基本病机属本虚标实,气虚是病理基础,血淤是中心病理环节,而痰饮、水湿是主要病理产物。心力衰竭早期主要表现为气虚或阳虚虚血瘀,随着病情发展,气虚阳衰或阳损及阴,迁延日久,形成虚实夹杂之证9。本研究所筛选的200例多表现为胸

59、闷、气短、乏力、肢冷、汗出、水肿、尿少、舌质暗,或边有齿痕或有瘀斑、苔薄白或厚、脉沉细等一派心肾气虚,血瘀水停之征象,而通过温阳利水、益气活血治疗,症状明显改善,心脏有所缩小,心功能显著提高,同时肾功能亦明显改善,血肌酐、尿素氮、尿酸明显下降。 心气的活动又依靠肾阳的气化,肾阳充足,心的阳气鼓动有力,才能发挥作用。然心肾两脏、一阴一阳,络脉相连,相互协调才能发挥维持阴阳平衡、和谐脏腑功能的作用。慢性心力衰竭,反反复复,耗气伤阴,心肾俱损,心肾阳虚,不能温养于肾,导致肾不气化,则水湿泛滥,肾主纳气,肾虚则肿喘加剧,由此可见CRS的发生体现(txin)了病变由心及肾,心肾同病的过程。瘀血是CHF过

60、程中主要的病理产物,瘀血内停,稽留不去,阳气不能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导致气血运行不畅则瘀。脏腑失于温煦,肾阳失其气化、肾虚水泛,导致水湿加剧,心衰加重。因此瘀血水湿不仅是CHF时的主要病理产物,也是CRS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我们自拟的补元养心汤正是基于此理念,通过温肾阳、利水湿、益心气,活心血,心肾同治,改善心肾功能。 自拟补元养心汤是温阳行气活血利水方,由黄芪、党参、葶苈子、益母草、白术、茯苓、桂枝、当归、淫羊藿等药物组成。主治扩张型心肌病、心肾功能不全,症见心悸气短(qdun)、咳喘、尿少、水肿等证属心肾阳虚,痰瘀互结之证。方中黄芪是中医补气要药,具有补气固表、益气补中、利尿排毒、托疮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