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难奋进 勇攀新高_第1页
克难奋进 勇攀新高_第2页
克难奋进 勇攀新高_第3页
克难奋进 勇攀新高_第4页
克难奋进 勇攀新高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政府、社区、公民的良性互动对镇江推进城市社区管理创新的考察分析镇江市民政局谭金生(2011 年 9 月)近几年来,镇江面对城市社会发展的新变化,着力加强 社区建设,先后下发关于加强城市社区管理、和谐社区建设 和社区党的建设等意见,逐步实现社会管理由单位制向社区 制的转变。一、镇江城市社区管理“三方互动”的现状考察分析这几年镇江城市社区管理创新,我认为其基本 模式是政府、社区、公民的“三方互动”,实现途径是政府 主导、社区自治、社会参与,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一)优化社区布局,完善管理体制按照2000-3000户的规模,对社区布局进行有计划的调 整,将原来主城区的201个城市居委会和城中村、城郊

2、村整 合为现在的149个社区,每个社区配备了 4-9名工作人员。 同时,建立了社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社区管理新体制, 即:社区党组织全面领导、社区居委会负责民主自治、社区 事务工作站承担公共管理和服务、社区综治办维护基层稳 定。为探索城市化进程中社会扁平化管理方式,在镇江新区 平昌新城等大型安置型社区中,开展了 “中心社区+基本社 区”的管理试点,减少了街道行政管理层级。(二)夯实社区基础,激发管理活力完善管理服务设施,按照每千人150和85平方米的标 准,将社区管理服务用房纳入新建小区和旧城片区改造规 划,并按照“五室两站”的要求,开展社区管理服务用房达 标建设,目前平均超过了 300平

3、方米。提供经费保障,按照 每个社区10万元工作经费和正职1800元/月、副职1600元 /月的基本报酬,列入区级财政预算。提升队伍素质,按照 “双强”标准,公开招聘社区工作人员,实行社区“两委会” 成员公推直选,推行“五定一规范”管理,开展三年轮训和 社工职业资格考试,目前这支队伍平均年龄46岁,大专以 上文化占60%,初中级社工师有84人,居民代表满意度评价 超过70%。(三)健全社区服务,推行管理叠加将管理寓于服务之中,积极实施社区服务工程,普遍建 成了具有“6+X”(民政救助、社会保障、就业创业、卫生计 生、综合治理、党群组织及其他特色项目)功能的社区一站 式服务大厅,初步建立了政府公共

4、服务、志愿者公益服务、 居民互助服务、社会组织市场化服务四大服务体系,并通过 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基本形成了社区15 分钟生活服务圈。目前,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 已实现全覆盖,物业管理服务有望年底实现全覆盖,万人拥 有公共文化活动面积达740平方米,注册志愿者有11.2万 人,家庭健康服务队有224支,各类社会组织有1468个。为 提高社区管理服务的精细化水平,今年以来,镇江创造性地推 行了社区网格化管理,按照200-300户左右的标准,共设置 社区管理服务网格893个,每个网格聘请一名志愿网格长, 组建一个集警务、社保、保健、维稳等于一体的志愿服务团 队,促进四大服务

5、在网格中实现叠加,在家庭中得以体现。(四)推进社区自治,增强管理自觉在政府层面,推行了政府部门与社区结对共建、在职党 员到社区报到和驻社区单位社区建设联席会议制度。在社区 层面,普遍实行了民主选举制度,第四届社区居委会选举一 户一票直选率达90%以上;普遍规范了民主决策程序,通过 党群议事会议事、居民代表会议决议、居务监督委员会监督, 实现社区公共事务大家定;普遍健全了民主管理制度,“135” 民主议事、“三报告一评议”、“两公开一监督”等制度已成 为常态;普遍开展了自我管理实践,如以兴趣为纽带组建各 种社区协会、以文化为载体设立社区(广场)大舞台、以和 谐为愿景组织“邻里节、街巷运动会、平安

6、巡逻、文明户评 比”等活动,所有这些,增强了社区管理的社会自觉,促进 了公民社会的发育成长。(五)培树社区示范,引领管理和谐市政府把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管理的综合平台,从居民自 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 特色明显等七个方面,制定了和谐社区的33项指标体系, 并坚持不懈地组织开展和谐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打牢和谐社 会的基层基础。通过创建,全市涌现出了一大批平安型、生 态型、文化型、服务型、自治型特色示范社区。京口区、大 港街道和江滨新村第一社区、西津渡社区、港南花苑社区分 别被命名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街 道”、“全国和谐示范社区”。这些特色示范社区

7、、先进示范 社区充分发挥了引领辐射作用,带动了社区管理水平的全面 提高。多年来,镇江社会之所以能够保持和谐稳定,与和谐 社区的建设密不可分。镇江城市社区管理“三方互动”创新模式,是社会治理 理论在镇江的生动实践。治理理论的主要创始人之一罗森瑙 认为:治理是一种由共同目标支持的管理活动,目的在于最 大限度地追求公共利益;这些管理活动的主体未必是政府, 也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实现;治理以多元的调和为基 础,这种多元性,表现在政府与社会、市场之间的分权和相 对的独立自主,分散于政府与非政府的各个领域和层级;治 理通过由公民社会组织、NGO与政府部门、私营经济部门等 多元治理主体间,建立合作、协商

8、、伙伴关系来共同实现对 公共事务的更有效率的管理。二、完善深化社区管理“三方互动”模式的对策面对镇江“加快转型升级,推进跨越发展,率先基本实 现现代化”的新要求,镇江社会结构、社会环境的新变化, 以及镇江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把城乡社区打造成政府社会 管理的平台、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的新目标,如何进一步完善深化社区管理“三方互动”模式, 实现更有效率的社区管理和最大限度的公共利益,我建议:一是要树立社区治理理念。核心是树立自治、互助、共 建、分享的理念。自治,即让社区有更多的独立性、自主性, 让居民有更多的知情权、话语权、选择权、参与权、决策权; 互助,即让更多的社会组织发

9、育成长起来,让更多的居民熟 悉起来,形成“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共建, 即让政府、社区、公民之间的更好地实现良性互动,共同建 设美好家园;分享,即让发展成果更多地惠及全体社区居民。二要改革社区治理结构。逐步取消政府对社区的行政管 理职能,强化政府对社区的指导支持职能。政府主要应建设 好社区服务平台,并根据财力状况,加大购买社区组织、社 会组织、社工人才对居民群众服务的投入,这样政府的公共 服务才更有效率。应该逐步取消街道管理体制,推行“中心 社区+基本社区”的体制,让更多人力、财力投入社区治理。 同时,要不断提高社区自治水平,进一步完善民主选举、民 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制度,放

10、开支持社区公益性社 会组织的发展,培育成熟的社区公民社会,建立政府、社区 组织、社会组织、公民良好的合作、协商、伙伴关系。三要坚持把社区治理与社区服务有机结合。社区社会秩 序不是管控出来的,而是在公民参与下自我建立的。社区治 理需要公民的认同,而认同是建立在良好的社区服务基础之 上的。所以,社区组织要善于整合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不 断增强为居民群众的服务功能,在服务中取得治理的主动 权。要创新方式方法,动员和组织党员干部、各级党代表、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到群众中去、听群众意见、与群众交朋 友,畅通民间诉求渠道;进一步做实社区网格化管理,真正 为群众提供“零距离”服务;组织更大规模的社区志愿者队 伍,引进培育更多社会工作者人才,为群众提供公益性、专 业性服务;创设经常性的社区交流平台,推进社区居民互助 服务,提升民生幸福指数。四要实行社区治理信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