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药理学》课件第4章-血液循环药物_第1页
《兽医药理学》课件第4章-血液循环药物_第2页
《兽医药理学》课件第4章-血液循环药物_第3页
《兽医药理学》课件第4章-血液循环药物_第4页
《兽医药理学》课件第4章-血液循环药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血液循环系统药物强心药 促凝血药与抗凝血药抗贫血药 第一节、强心药 1、定义:能提高心肌兴奋性,增强心肌收缩力,从而改善心脏功能的药物称为强心药。 2、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指在各种病理因素影响下心肌舒缩功能受损,导致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而产生的临床综合征。急性心功能不全发病急剧,临床表现主要为心率疾速,静脉瘀血,呼吸困难,很快发生肺水肿,甚至发生昏厥,休克。慢性心功能不全,发展缓慢,早期可通过一些代偿机制如心肌增生,提高前负荷,反射性兴奋交感神经,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精氨酸加压素系统,使机体还能维持循环稳定。但这些代偿机制的功能有限,而且过强的代偿机

2、制反而会加重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形成恶性循环,因此不久后就使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静脉系统血液瘀积,终成“充血性心力衰竭”即慢性心功能不全(CHF)。临床表现以呼吸困难,水肿及紫绀为主的综合症状。 家畜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多由于毒物或细菌毒素、过劳、重症贫血、维生素B1缺乏、心肌炎症及瓣膜病损等原因,使心肌受到损害所致。对本病的临床治疗,除消除原发病外,主要使用改善心脏功能,增强心肌收缩力的药物。强心苷至今仍属首选药物。临床常用的强心苷类药物有洋地黄毒苷、地高辛、毒毛旋花苷K等。临床主用于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慢性心功能不全。 对心功能不全患畜的治疗,目的在于加强心肌收缩力,增加输出量,从而克服静脉系统的淤

3、血状态。同时还应改善饲养管理,让患畜适当休息,减轻心脏负担。为消除水肿,积水,还应限制喂食盐,并使用利尿剂。 3、强心药分类(1)、强心苷类:洋地黄、毒毛旋花子苷等植物成分以及多巴酚丁胺,对心脏有较高选择性,对机体其它组织在治疗量时无影响。(2)、非强心苷类:肾上腺素类、咖啡因、樟脑等。本节主要讲解强心苷类,其它药物在其它章节讲解。强心苷【来源】主要来源于植物,洋地黄、夹竹桃、羊角拗、铃兰及蟾蜍皮肤也含有强心苷成分。【分类】快作用类:地高辛、毒毛旋花子苷,作用迅速而短暂; 慢作用类:洋地黄毒苷,作用缓慢而持久。【化学】强心苷由苷元(配基)和糖两部分组成,由苷元发挥强心作用,它是由一个甾核和一个

4、不饱和内酯环构成,糖的种类和数目能影响强心苷水溶性、穿透细胞的能力和作用持续时间,以三糖苷作用最强。【体内过程】 根据药物的脂溶性高低排列顺序为洋地黄毒苷、地高辛、去乙酰毛花苷、毒毛花苷K。可表现如下特点:从口服制剂到注射剂应用;从在肝脏代谢到以原形肾脏排泄;从长效到短效。洋地黄毒苷生物利用度较高(90%100%),有肠肝循环故作用持久;地高辛的代谢有赖于肠道细菌的存在,一些抗菌药物对细菌产生抑制作用,减少了地高辛的代谢,可提高地高辛的血药浓度。 洋地黄【作用】1、加强心肌收缩力(正性肌力作用)(1)强心苷可选择性直接作用于心肌细胞,使心肌收缩力增强。(2)缩短心肌收缩期,而舒张期延长,有利于

5、静脉血回流,增加每搏输出量。(3)降低心肌耗氧量,心肌耗氧量可因心肌收缩力、心率及心室壁张力的增强而增加。(4)提高衰竭心脏工作效率,强心苷不能增加正常动物的心输出量。但正常家畜应用后由于提高血管运动中枢的兴奋性和直接刺激血管而使外周阻力增加,抵消了正性肌力作用,另外正常心脏无更多回心血量供提高心输出量。2、负性频率作用由于心缩力加强,心输出量增加,强的脉搏刺激,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从而抑制窦房结减慢心率。3、对心脏电生理特性的影响(1)对传导性影响:小剂量因迷走神经兴奋使房室结的传导减慢,可被阿托品对抗。大剂量直接抑制,不被阿托品对抗。(2)对不应期影响:可延

6、长心室结及浦氏纤维的有效不应期,对心房肌则缩短不应期。(3)对自律性影响:治疗量通过迷走神经兴奋,降低窦房结自律性。中毒量可直接抑制浦氏纤维的Na+-K+-ATP酶,使最大舒张电位降低,使其自律性升高。4、对心电图的影响5、利尿作用【作用原理】 1、心肌收缩过程 心肌基本收缩单位为肌节,它是由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以部分重叠肌丝方式排列组成,这两种蛋白质是引起肌纤维收缩的主要物质,它们的活动受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的调节,舒张期原肌球蛋白阻断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作用部位,当Ca2+与肌钙蛋白结合后,原肌球蛋白变形使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相互作用,产生收缩。2、Ca2+的来源 Ca2+在兴奋-收缩偶联中起关

7、键作用,但心肌细胞收缩,Ca2+主要来源于细胞外,通过Na+-Ca2+交换进入细胞外,心肌肌浆网小泡贮Ca2+少,释放Ca2+能力差3、强心苷的作用 治疗量时,强心苷可抑制Na+-K+-ATP酶,使细胞内Na+出胞减少,相应代偿增加Na+-Ca2+交换,使心肌内Ca2+量增加,心肌收缩增强。【不良反应】 敏感性比较值:猫1、兔2、蟾蜍400、大鼠671。1、胃肠道反应:较常见如厌食、恶心、呕吐、腹泻等。应注意与心衰时胃肠道不适的区别。2、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如头痛、疲乏、眩晕及黄、绿视症等视觉障碍。3、心脏反应:是较严重的反应,可导致死亡。(1)、兴奋异位自律点导致心律失常,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以

8、室性早搏为多见早见,致命的是心室纤维颤动。(2)、抑制房室传导。(3)、抑制窦房结。【中毒解救措施】1、可内服氯化钾或将其溶于5%的葡萄糖静脉注射。因葡萄糖可将K+带入细胞内,K+还可激活Na+K+ATP酶,用谷氨酸钾更好。2、用依地酸二钠络合Ca2+,减轻洋地黄毒性。当出现室性心率失常、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及胃肠道反应时应用。3、当出现房性心动过速,伴有房室传导阻滞、室性早搏,应用苯妥英钠。4、利多卡因用于中毒引起房室传导阻滞。5、阿托品适用于中毒引起窦性心动过缓。【药物相互作用】(1)红霉素,四环素类通过杀灭肠内腐物寄生菌,使强心苷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血药浓度可升高5%12%。(2)保泰松

9、、香豆碱类均可使强心苷血药浓度升高15%,可致中毒。(3)肝药酶诱导剂苯巴比妥、苯妥英钠、螺内酯、乙胺丁醇、异烟肼、利福平等均可增加肝药酶活性,加速强心苷的代谢,使其浓度降低5%。(4)抗真菌药二性霉素B可使钾丢失增加,两药联用时应及时纠正钾不足。(5)排钾利尿药呋喃苯胺酸、氢氯噻嗪引起钾丢失可增加洋地黄的毒性。(6)钙剂可使强心苷的作用增强,故应用强心苷的患者应避免静脉注射钙剂。(7)应用强心苷患畜给予琥珀胆碱可出现严重心律失常,机制不清。(8)抗结核药(利福平、异烟肼、对氨水杨酸钠)均可降低地高辛血药浓度。【应用注意】(1)强心苷安全范围窄,应用时应监测心电图变化,以免发生毒性反应。用药后

10、,一旦出现精神抑郁、厌食、呕吐、腹泻、脱水和心律不齐等症状时,应立即停药。(2)若在过去10天内用过其他强心苷,使用时剂量应减少,以免中毒。(3)肝、肾功能障碍患畜应酌减。(4)低血钾能增加强心苷药物对心脏的兴奋性,引起室性心律不齐,亦可导致心脏传导阻滞。高渗葡萄糖、排钾性利尿药均可降低血钾水平,须加注意。适当补钾可预防或减轻强心苷的毒性反应。(5)除非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处于休克、贫血、尿毒症等情况下动物亦不应使用此类药物。(6)在用钙盐或拟肾上腺素类药物(如肾上腺素)时,使用强心苷应慎重。(7)心内膜炎、急性心肌炎、创伤性心包炎等情况下慎用强心苷类药物。 【用法】 强心苷的传统用法常分为两

11、步,即首先在短期内(2448h)应用足量的强心苷(如洋地黄毒苷),使血中迅速达到预期的治疗浓度,称为洋地黄化,所用剂量称全效量,然后每天继续用较小剂量以维持疗效,称为维持量。全效量的给药方法有两种。(1)缓给法 将全效量分为8次内服,每8h一次。首次剂量应占全效量的1/3,第2次占1/6,以后各次均占1/12。本法适用于病情不太严重的患畜。(2)速给法 首次内服全效量的1/2,每6h一次,第二次为1/3,以后各次均为1/8。本法适用于严重病畜。速给法也可选用强心苷注射液,首次缓慢静注全效量的1/2,以后每2h静注一次,剂量为全效量的1/81/10,待呈药效后,改用维持量。洋地黄毒苷【来源】洋地

12、黄毒苷为玄参科植物紫花洋地黄的干叶或叶粉的提纯制剂。【性状】白色或黄白色微结晶粉末,无臭,味极苦,不溶于水,溶于乙醇、氯仿,微溶于乙醚。 【用途】洋地黄毒苷具有严格的适应症,兽医临床主用于治疗马、牛、犬等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房纤维性颤动和室上性心动过速等。【药物相互作用】【应用注意】参见强心苷。洋地黄等强心苷的安全范围狭窄,治疗量与中毒量之间距离小,易于中毒。由于它在体内停留时间较长,消除缓慢,中毒多由蓄积作用所引起。毒毛花苷K【来源】毒毛花苷K为夹竹桃科植物绿毒毛旋花的干燥成熟种子中得到的各种苷的混合物。【药理】药效学同洋地黄毒苷。药动学 内服吸收很少,不宜内服给药。静脉注射作用快,310mi

13、n即显效,0.52h作用达高峰,作用持续时间1012h,以原形经肾排泄。维持时间短,蓄积性小。【用途】主用于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相互作用】【应用注意】参见强心苷。不宜与碱性溶液配伍。第二节 促凝血药与抗凝血药 血液凝固系统 瀑布学说:参与血液凝固的因子有23种之多,以非活化形式存在,当血管或组织受损,启动凝血系统,开始一系列活化反应。 血液凝固过程的三个阶段 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 2、凝血酶原转变为凝血酶。 3、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血液凝血因子 抗凝物质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包括各种凝血因子:抗凝血酶(AT ),肝素和蛋白质C系统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 纤维蛋白溶解酶 纤维蛋白溶解酶原

14、激活物纤维蛋白溶解酶原抑制物凝血因子 纤维蛋白原 前激肽释放酶 凝血酶原 高分子激肽原 组织凝血激素 血小板的磷脂 Ca 2+ 前加速素 前转变素 抗血友病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 Stuart-Prower因子 血浆凝血激酶前质 接触因子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内源性凝血系统外源性凝血系统 Ka a HMW-KHMW-K Pre-KI Ia aCa2+ + + PF3 aa +Ca2+ PLaCa2+ (凝血酶原) a(凝血酶)I (纤维蛋白原) I (可溶性)I (难溶性纤维蛋白)+ Ca2+一、促凝血药定义:能促进血液凝固或影响小血管正常结构与收缩功能从而制止出血的药物。分类:1、促进凝血因子活性:

15、钙制剂、止血敏、维生素K、仙鹤草素。2、抗纤维蛋白溶解:6-氨基己酸、氨甲环酸、对羟基苄胺。3、作用于血管的止血药:安络血。维生素K【来源】维生素K为萘醌化合物 K1 由绿色植物和谷物所得 K2 肠道细菌合成 K3 人工合成,亚硫酸氢钠甲萘醌 K4 人工合成,乙酰甲萘醌。 K1、K2为脂溶性,K3、K4为水溶性。【药动学】K1、K2口服吸收同脂类,与胆盐密切相关,肌肉注射均易吸收。吸收后在肝脏内浓集很短时间,被药酶氧化,与葡萄糖醛酸结合后排出。【作用】维生素K促进肝脏合成凝血酶原:维生素K为合成凝血酶原的一种酶的辅基,维生素K并不影响凝血酶原多肽部分合成,而影响糖与蛋白质结合为糖蛋白的过程。还

16、能促进凝血因子、的合成。所以称、为维生素K依赖因子。【用途】 主要用于治疗因维生素K缺乏所引起的出血性疾病。(1)用于家畜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2)预防幼雏的维生素K缺乏及治疗禽类维生素K缺乏所致的出血症。(3)防治因长期内服广谱抗菌药引起的继发性维生素K缺乏性出血症。(4)治疗胃肠炎、肝炎、阻塞性黄疸等导致的维生素K缺乏和低凝血酶原症,牛、猪摄食含双香豆素的霉烂变质的草木樨,以及由于水杨酸钠中毒所致的低凝血酶原血症。(5)解救杀鼠药“敌鼠钠”中毒,宜用大剂量。 维生素K参与凝血蛋白的活化过程凝血蛋白前体维生素K(氧醌型)激活的凝血蛋白(、)维生素环氧化物维生素K(醌型)羧化酶CO2环氧化

17、物还原酶醌还原酶来源【药物相互作用】(1)巴比妥类药物在肝脏能增加药物代谢酶的合成,促使维生素K代谢而迅速失效,二者不宜合用。(2)维生素K可增强糖皮质激素的抗炎效应,并减轻激素撤停后“反跳现象”。(3)维生素C可还原破坏维生素K3,混合用药时两药作用效果降低,故不宜同时服用或混合注射。(4)庆大霉素和克林霉素可使静脉注射维生素K降低凝血酶原血症治疗无效。【注意】(1)维生素K3可损害肝脏,肝功能不良应改用维生素K1。(2)临产母畜大剂量应用,可使新生仔畜出现溶血、黄疸或胆红素血症。(3)维生素K3和K4则因具有刺激性,长期应用可刺激肾而引起蛋白尿。(4)维生素K3注射液遇光易分解,遇酸碱易失

18、效,宜避光防冻保存。酚磺乙胺(止血敏)【药理】能使血小板数量增加,增强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促进凝血活性物质的释放,缩短凝血时间,从而产生止血作用。此外,尚有增强毛细血管抵抗力及降低其通透性作用。本品作用快速,静注后1h作用最强,一般可维持46h。毒性低,无副作用。可与其他类型止血药如氨甲苯酸、维生素K等联用。【用途】适用于各种出血,如内脏、子宫出血及手术前预防出血和手术后止血。【注意】(1)预防外科手术出血,应在术前1530min用药。必要时可每隔2h注射1次,也可与维生素K3或6-氨基己酸等配合应用。(2)止血敏在碱性溶液中变色(氧化反应),并降低止血效力(如加入维生素C,既可防止变色、又能

19、保持止血效力)。安络血(安特诺新或肾上腺素腙)【药理】安络血并无拟肾上腺素作用,故不影响血压和心率。具有增强毛细血管对损伤的抵抗力,促进断裂毛细血管端的回缩,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血液外渗等作用。【用途】用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产生的出血,肺出血、胃肠出血、血尿、子宫出血等。因疗效可疑,目前少用。【注意】(1)安络血含水杨酸,长期反复应用可产生水杨酸反应。(2)抗组胺药物能抑制本品作用,联合应用应间隔48h。(3)安络血不影响凝血过程,对大出血、动脉出血疗效差。氨基己酸( 6-氨基己酸)【药理】氨基己酸可抑制纤维蛋白溶酶原的激活因子,从而减少纤维蛋白的溶解,达到止血的目的;高浓度时对纤维蛋

20、白溶酶有直接抑制作用。【用途】适用于纤维蛋白溶解症所致的出血,如外科大型手术出血、子宫出血、肺出血及消化道出血等。对一般出血不要滥用。【应用注意】(1)对泌尿系统手术后的血尿,因易发生血凝块阻塞尿道,故忌用之。(2)作用弱而短。排泄较快,需给维持量,以保证有效血药浓度。氨甲环酸(凝血酸)抗纤维蛋白溶解药药理作用竞争性阻断纤溶酶原与纤维蛋白结合,起抗纤溶作用。临床应用1、用于纤溶系统亢进引起的各种出血。2、也可用于链激酶和尿激酶过量所致的出血纤溶酶原 +纤维蛋白纤溶酶原激活物(PA)氨甲环酸()纤维蛋白溶解止血药的合理选用1、大血管出血必须用结扎或烧烙止血。2、体表小血管、毛细血管出血可用明胶海

21、绵局部止血。毛细血管损伤引起的出血也可用安络血,以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3、手术前后预防出血可用止血敏。4、防治幼雏出血性疾病用维生素K3为合适。 二、抗凝血药定义:能防止或延缓血液凝固的药物称抗凝血药。分类:主要影响凝血酶和凝血因子形成的药物:肝素、双香豆素。体外抗凝血药:柠檬酸钠。促进纤维蛋白溶解药:尿激酶、链激酶用于急性血栓性疾病。抗血小板聚集药:阿司匹林用于预防血栓形成。肝素【来源与性状】从肝脏中发现而得名。由肥大细胞产生。肝素存在于许多组织中,以肺中含量最丰富,药用的是从猪小肠黏膜,牛肺中提取所得,为一类直链粘多糖硫酸酯,白色粉末,强酸性,并带有大量负电荷,易溶于水,每1mg肝素效价

22、不低于140IU(以延长羊血凝时间为标准)。【体内过程】 肝素药动学十分复杂,在不同个体以及个体本身也存在差异。口服不吸收,只能注射给药。皮下注射吸收缓慢。吸收后与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和血浆蛋白结合,不能进入胎盘和乳汁中,大部分在网状内皮系统中代谢,肾脏排出。【作用】 肝素在体内、体外均有较强的抗凝血作用。机制在于肝素与血浆中抗凝血酶(AT)形成复合物。 抗凝血酶为2球蛋白,是激活型凝血因子a、a、a、a、a的抑制剂,抗凝血酶的精氨酸反应中心与丝氨酸为活性中心的上述凝血因子以11比例结合,而产生不可逆复合物使酶失活,其中对a作用最强。肝素可加速这一反应达千倍以上。【作用】肝素为一种催化剂,可加速

23、抗凝血酶灭活激活型凝血因子的作用而本身不被消耗。肝素与AT 所含赖氨酸结合后引起AT 构象改变,使AT 所含的精氨酸残基更易与凝血酶的丝氨酸残基结合。一旦肝素-AT 凝血酶复合物形成,肝素就从复合物上解离,再次与另一分子AT 结合而被反复利用。AT -凝血酶复合物则被网状内皮系统所消除。抑制凝血酶活性的作用与肝素分子长度有关。分子越长则酶抑制作用越大。还具有防止血小板集聚和黏附的作用,以及增加纤溶酶原激活因子的浓度作用。肝素1、与抗凝血酶 (AT ) 结合,增强 AT 与凝血酶的亲和力。 AT 可抑制丝氨酸蛋白酶:a a a a a 肝素AT-aAT-a肝素+2、体内体外均具有迅速而强大的抗凝

24、作用-a【用途】(1)马和小动物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2)各种急性血栓性疾病,如手术后血栓的形成、血栓性静脉炎等。(3)输血及检查血液时体外血液样品的抗凝。(4)各种原因引起的血管内凝血。【药物相互作用】(1)羟苄西林、氨苄西林、青霉素等可影响血小板功能,在大剂量用药时联用肝素有可能增加出血。(2)强心苷、抗组胺和烟碱类药物均可降低肝素临床效应。(3)维生素K可颉抗肝素抗凝作用。(4)水杨酸钠、阿司匹林、对氨水杨酸钠、保泰松、布洛芬和消炎痛与肝素联用可增加出血倾向。(5)头孢菌素可增加肝素致出血危险(相加作用),应避免头孢菌素与2万单位/天以上的肝素联用。(6)右旋糖酐可增强肝素抗凝作用

25、,两药联用时可减少肝素用量1/21/3。(7)碳酸氢钠和乳酸钠可纠正酸血症,促进肝素抗凝作用。(8)丙磺舒可加强肝素作用,易发生出血。(9)大剂量吩噻嗪类可降低肝素的抗凝效果。(10)本品同氯化筒箭毒碱、毛花苷丙等伍用时降效。【注意】(1)肝素口服无效,肌内注射刺激性强可致局部血肿,应酌量加盐酸普鲁卡因溶液。本品同普鲁卡因伍用时(混合注射)可减轻疼痛,不影响抗凝作用。(2)用量过多可致自发性出血,表现为全身黏膜出血和伤口出血等,如引起严重出血可静脉注射硫酸鱼精蛋白进行对抗。通常1mg鱼精蛋白在体内中和100单位肝素钠。用量需与所用肝素(最后一次使用量)相当,由静脉缓缓注入。(3)禁用于出血性素

26、质和伴有血液凝固延缓的各种疾病,慎用于肾功能不全动物,孕畜,产后、流产、外伤及手术后动物。(4)肝素化的血液不能用作同类凝集、补体和红细胞脆性试验。(5)肝素钠稀释于5%葡萄糖时活性可能会降低。柠檬酸钠(枸橼酸钠)【药理】枸橼酸钠含有的枸橼酸根离子能与血浆中钙离子形成难解离的可溶性络合物,使血中钙离子减少,从而阻滞了钙离子参与血液凝固过程而发挥抗凝血作用。枸橼酸钠在体内不能产生抗凝作用,如用静滴输血时,其中所含枸橼酸钠并不产生血钙过低反应。因为枸橼酸钠在体内易氧化,机体氧化速率已接近于其输入速率。若输入过快或量太大,机体来不及氧化,可能招致中毒,出现血钙过低,此时可静注氯化钙解毒。【应用】仅用

27、于体外抗凝血。本品可用于输血或化验室血样抗凝。一般配制成2.5%40%灭菌溶液,在每100mL血中加10mL,即可使血液不再凝固。【注意】大量输血时,应注射适宜钙剂,以预防低钙血症。双香豆素【来源】双香豆素、华法林(苄丙酮香豆素)和新抗凝(硝苄丙酮香豆素)都具有4-羟基香豆素的基本结构,总称香豆素。原从黄零陵香草提取双香豆素,现用人工合成。【性状】双香豆素为白色或乳黄色结晶性粉末,微有香气。味稍苦,在水中几乎不溶,在强碱溶液内易溶,开环成可溶性盐。 【药理】 双香豆素为口服抗凝药,在体外无效。与肝素相比,其作用特点是缓慢、持久。双香豆素主要在肝脏内抑制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和的合成,对已合成

28、的因子无效,故用药后必须待血浆中存在的凝血酶原和其他因子耗竭后才能显效。同样停药后各凝血因子的形成尚需要一定时间,因而作用时间持久。四种凝血因子转变为激活型需要维生素K催化。双香豆素阻碍维生素K代谢时,致使维生素K缺乏,从而使具有凝血活性的四种凝血因子的合成显著减少。【用途】主要用于预防与治疗血管内栓塞、术后血栓性静脉炎等。法华令还是抗凝血杀鼠药。【应用注意】应用本品时,应定期测定凝血酶原活性,凝血酶原活性降至25%时应停药。口服过量可引起自发性出血(尿血、脑或体腔出血),此时须停药,并注射维生素K或输血解救;禁忌症同肝素。【用法与用量】内服:犬、猫第一日4mg/kg,以后每日2.5mg/kg

29、。每日用量分23次内服。第三节、抗贫血药定义:能补充造血物质,增进造血机能,用于治疗贫血症的药物。贫血:指循环血液单位容积中红细胞数或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病理状态。分类:(1)、出血性贫血:外伤大出血或内脏长期内出血所引起的贫血,主要是对因治疗。(2)、溶血性出血:主要是红细胞被大量破坏超过机体造血补偿的能力,造成的贫血。原因有三种:、中毒型:由细菌毒素、蛇毒、酚类中毒所引起。、传染型:由血孢子虫、马传染性贫血等传染病所引起。、抗原抗体反应型,如异型输血、初生骡驹溶血性黄疸等,应对因治疗。 (3)、营养性贫血:、缺铁性贫血:血红蛋白是由亚铁血红素与珠蛋白组成,而亚铁血红素有铁和原卟啉组成,当

30、缺铁时可引起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但红细胞数量减少不明显,应补充铁制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红细胞的形成是从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红细胞,在成熟红细胞之前均可合成HB,由于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使不成熟的红细胞增殖受阻,而出现巨大的红细胞,对此因补充维生素B12和叶酸。(4)、再生障碍性贫血:为骨髓造血机能受到损害引起各种细胞的生成障碍,发生全血细胞减少症。原因有多种:重金属中毒、氯霉素、X射线、细菌毒素、尿毒症、肿瘤及白血症等。硫酸亚铁【药理】(1)药效学 铁是血红蛋白、肌红蛋白、细胞染色质及组织酶(细胞色素酶、细胞色素氧化酶、过氧化酶等)的组成部分,并从而使它们具有携氧和

31、运氧的机能。血红蛋白铁占全身含铁量的60%,对全身总铁量的影响最大。红细胞每日都有相当数量被破坏与生成,虽然红细胞破坏所释放的铁几乎均可被骨骼重新利用来合成血红蛋白,机体每日可失去少量的铁,故每日若能补偿失去的少量铁,即可维持体内铁的平衡。 饲料中含有丰富的铁,动物在一般情况下不会缺铁。初生仔猪贮铁量较低,而且在三周内体重增长很迅速,如不补充铁,易发生缺铁性贫血,每天须口服大约15mg铁。 (2)药动学吸收 内服铁盐以二价的亚铁离子(Fe2+)的形式吸收。胃酸有助于铁的离子化,维生素C等还原性物质可促进饲料中三价的正铁离子(Fe3+)还原为亚铁离子(Fe2+),故有利于铁的吸收。铁剂主要从十二

32、指肠吸收,缺铁时,也能在胃和小肠下部吸收。亚铁离子吸收后,大部分经门静脉进入血流,小部分在肠黏膜细胞内氧化,并与去铁铁蛋白结合成铁蛋白储存于细胞内,当细胞脱落入肠腔时就被排出。转运 亚铁离子进入血液,立刻氧化为三价铁离子,与血浆中的转铁蛋白(1球蛋白)结合成为血浆铁,血浆铁以转铁蛋白为载体,转运到机体各贮藏组织,并供骨髓造血使用。分布 机体各组织均含有铁,但肝、脾、骨髓为机体的贮铁组织,血浆铁主要运到这些组织,与这些组织的去铁铁蛋白结合成铁蛋白贮存之。过多的铁则形成比铁蛋白含铁量还要高的含铁血黄素。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的全部铁均可通过转铁蛋白的运转,供骨髓造血利用。排泄 铁每日排泄量很少。肠道、

33、皮肤的含铁细胞脱落是铁的主要排泄途径。胆汁、尿、汗排出微量。【用途】用于缺铁性贫血。【药物相互作用】(1)稀盐酸可促进Fe3+转变为Fe2+,有助于铁剂的吸收,对胃酸分泌不足的患畜尤为适用。(2)维生素C为还原物质,能防止Fe2+氧化而利于吸收。(3)含钙、磷酸盐、鞣酸以及抗酸药均可使铁盐沉淀,妨碍其吸收。(4)铁剂与四环素类可形成络合物,互相妨碍吸收。(5)新霉素可减少铁剂和葡萄糖胃肠道吸收。铁剂亦降低新霉素活性。(6)四环素类可与铁离子形成难溶性络合物,影响两药吸收。(7)氯霉素抑制红细胞对于铁的吸收和摄入,可使铁剂药效减弱或完全消失。(8)喹诺酮类药物与铁形成复合物,使喹诺酮类药物的抗菌

34、活性降低。铁剂可使环丙沙星的生物利用度下降48%。【注意】(1)铁剂有较强的刺激性,肌内注射常引起疼痛,静脉注射可引起静脉炎,大量内服可引起肠坏死、出血,严重时可致休克,宜饲后投药。(2)铁与肠道内硫化氢结合,生成硫化铁,使硫化氢减少,减少了对肠蠕动的刺激作用,可致便秘,并排黑粪。(3)禁用于消化道溃疡、肠炎、肝、肾损害等患畜。(4)注射剂量超过血液中1球蛋白结合限度时,过剩的铁呈非结合性毒物,发生毒性反应。急性中毒可见发热、呼吸困难、大汗,甚至休克等反应。解毒时可肌内注射去铁敏,剂量20mg/kg体重,每4h一次。枸橼酸铁铵【性状】棕红色透明的棕褐色颗粒或棕黄色粉末,无臭,味咸。有引湿性,在

35、潮湿空气中逐渐潮解,遇光易变质。易溶于水,不溶于乙醇及乙醚。【药理】药理作用同硫酸亚铁,由于是三价铁,必须还原成亚铁盐才能被吸收,因此,不如硫酸亚铁易于吸收,但无刺激性。【用途】常配成10%溶液内服。用于轻度缺铁性贫血治疗。【用法与用量】枸橼酸铁铵溶液,内服:一次量,马、牛510g,猪12g,1日23次。 富马酸亚铁【性状】橙红色至红棕色粉末;无臭。在水或乙醇中几乎不溶。【药理】药理作用同硫酸亚铁。特点是含铁量高,吸收好,很难被氧化成三价铁。内服后血清铁迅速上升,并能保持稳定。【用途】适用于营养性、出血性、传染病或寄生虫等所致的缺铁性贫血,以及孕畜、哺乳仔猪的缺铁性贫血。【用法与用量】富马酸亚

36、铁片,内服:一次量,马、牛25g,羊、猪0.51g。 右旋糖酐铁【药理】药理作用同硫酸亚铁,但右旋糖酐铁是一种可溶性的三价铁剂,能制成注射剂供肌内注射。右旋糖酐铁肌注后,首先通过淋巴系统缓慢吸收。注射三天内吸收约60%,13周后吸收90%,其余可能在数月内缓慢吸收。【用途】右旋糖酐铁注射液适用于重症缺铁性贫血或不宜内服铁剂的缺铁性贫血。兽医临床常用于仔猪缺铁性贫血。【药物相互作用】【注意】参见硫酸亚铁。(1)右旋糖酐铁需冷藏,久置可发生沉淀。(2)右旋糖酐铁不主张同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去铁胺曾名去铁敏。由链球菌的发酵液中提取的天然产物。【性状】白色结晶粉末,易溶于水,水溶液稳定。【药理】与游离或

37、蛋白结合的铁和铝形成稳定无毒的水溶性铁胺和铝胺复合物(在酸性条件下结合作用加强),由尿排出。本品能清除铁蛋白和含铁血黄素中的铁离子,而对转铁蛋白中的铁离子清除作用不强,更不能清除血红蛋白、肌球蛋白和细胞色素中的铁离子。本品在胃肠道中吸收甚少,可通过皮下、肌内或静脉注射吸收,并迅速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在血浆和组织中很快被酶代谢,其代谢机制尚未阐明。【用途】主要用于急性铁中毒的解毒药。由于本品与其他金属的亲和力小,故不适于其他金属中毒的解毒。维生素B12 【来源与性状】 维生素B12结构复杂,是钴内络盐衍生物。按与钴结合的基团R的不同,有氰钴胺、羟钴胺、硝钴胺、氯钴胺等。药用的维生素B12一般是指氰

38、钴胺。植物性饲料中基本不含维生素B12。但成年反刍兽瘤胃的微生物可以合成维生素B12,其它草食兽肠内微生物也可合成。目前药用的维生素B12是从放线菌属抗菌素发酵液中分离取得。本品为深红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无臭无味。引湿性强在水中或乙醇中略溶。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稳定,在碱性或强酸性溶液中,会逐渐失效。受光照射易分解,应遮光密封保存。【体内过程】 维生素B12肌肉或皮下注射可迅速吸收。口服时可与胃粘膜壁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或称内因子)相连结,形成复合物,保护维生素B12不被肠液消化,该复合物至回肠处,与绒毛的特殊受体结合,才与内因子离解而进入血液。人类的恶性贫血,即因患者胃粘膜萎缩缺乏内因子,

39、造成维生素B12缺乏所致,但这种病在家畜难以发生。维生素B12吸收后,与血浆中蛋白质结合,再转运至肝和全身其他组织。肝脏中贮量最多,当机体维生素B12缺乏时,其可释放入血,供机体利用。注射的维生素B12主要经尿排出。肠中未吸收的维生素B12由粪排出。【作用】 维生素B12有广泛的生理作用,它是机体生长发育、造血功能、上皮细胞生长及维持神经髓鞘完整所必须的物质。维生素B12主要参与以下生化代谢过程:1.使含巯基酶维持具有活性的还原型,参与广泛的蛋白及脂肪代谢,缺乏时则影响蛋白、脂肪的正常代谢。2.促进尿嘧啶核苷酸转变为尿嘧啶脱氧核苷酸,进而合成DNA。缺乏时,则障碍了DNA的合成。3.同型半胱氨

40、酸变成蛋氨酸的反应,需维生素B12作辅酶。若缺乏维生素B12,则蛋氨酸形成受阻;维生素B12能帮助四氢叶酸循环利用,叶酸代谢循环受阻(出现叶酸缺乏症);DNA合成受阻。4.使脂肪酸中间代谢产物甲基丙二酸转变为琥珀酸,参与三羧酸循环。【用途】 主要用于治疗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病症,如巨幼红细胞性贫血、幼畜生长迟缓等。也可用于神经炎、神经萎缩、再生障碍性贫血、放射病、肝炎等的辅助治疗。在畜牧业中,常用维生素B12或含维生素B12的抗菌素残渣喂猪、鸡,以促进其生长、增加鸡产卵率及孵化率。【药物相互作用】(1)叶酸与维生素B12联用治疗恶性贫血可提高疗效。(2)氯霉素可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可降低维生素B12的抗贫血疗效。(3)维生素C可破坏维生素B12,两药联用应相隔23h。(4)对氨基水杨酸、多黏菌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